•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組織氣氛理論與研究

本節的內容,旨在蒐集相關文獻以探討組織氣氛,然而組織氣氛目前已被 廣泛運用於不同的學科領域,其中與教育領域相關之研究包含班級氣氛、學校 組織氣氛、學習氣氛等,而本研究對象為童軍團,在參考文獻之後,童軍團組 織氣氛內涵與班級氣氛內涵雷同,因此本節將以討論班級氣氛為主,探討組織 氣氛之意義、組織氣氛理論之發展、組織氣氛之理論基礎、組織氣氛之測量工 具。

壹、組織氣氛之意義

組織氣氛(organizational climate)乃是組織內部環境相當持久的特質,這 種特質是由組織成員交互作用所構成;不但能為組織成員所知覺,並且能影響 組織成員的行為,也被視為組織具價值性的特徵(陳嘉陽,2012)。

組織氣氛源自於 1930 年代 Kurt Lewin 之「心理氣氛」(psychological atmosphere)的概念(邱從益,2005),Lewin 認為要了解人類的行為,同時需 要考慮行為發生當下的情境,而情境指的就是個人和環境,因此人類行為是個 人與環境的函數,可用 B=f(P,E)表示,B 指的是個體行為(behavior),P 則是個體人格特質(personality),E 代表環境(environment),從上述函數可 推論,個體行為會隨著個體的人格特質和環境交互作用而改變,因此個體和環 境是無法分割的。

37

貳、組織氣氛理論之發展

關於組織氣氛理論的發展,多數學者大多採用李安明(1994)的分類,他 將組織氣氛理論發展大致分為四個時期,茲分述如下:

一、1930 年代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梅奧(George Elton Mayo)在 1927 年至 1932 年 期間,帶領學生在霍桑工廠進行了一系列的心理學實驗,發現了著名的霍桑效 應(Hawthorne Effect)。霍桑實驗最初的研究是探討一系列控制條件對員工工 作表現的影響,卻意外發現當控制條件回歸初始狀態時,促進作用仍然存在,

代表績效的提高,並非由實驗操控造成,領導者行為將會影響組織氣氛,組織 氣氛越好,越能激發員工向心力,進而提升員工的工作能力、成就感與工作滿 意度。

二、1940 年代

Lewin 及同事在維爾登背心製造公司(Weldom Manufacturing Company)

的實驗研究中,進行改變管理者與員工社會規範研究工作,發現組織氣氛存在 重要特徵,為社會價值觀與社會規範,直接影響管理者理念及員工價值觀,及 員工行為模式(引自李安明,1994)。

三、1950 至 1970 年代

1950 和 1960 年代,組織氣氛理論架構逐漸確立,各種以組織氣氛為主的

38

研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同時被廣泛運用於不同的學科,如心理學、社會學、

社會心理學、人類思想、人類文化、環境互動及環境生態等領域中,形成一門

「泛學科」學問(邱從益,2005)。到了 1962 年 Halpin 和 Croft 設計了「組織 氣氛描述問卷」,測量中小學的學校組之氣氛,「組織氣氛」一詞自此確立(李 安明,1994)。

四、1970 年代以後

1970 年代開始,研究組織氣氛的學者除了沿用組織氣氛一詞外,也創造出 組織傳奇、組織風氣等類用詞(黃昆輝,1990),到了 1980 年代初期,另一新 興名詞「組織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出現,其範圍涵蓋組織氣氛,逐 漸取代「組織氣氛」用語(李安明,1994;李諺亮,2014),然而組織氣氛與 組織文化兩者概念並非完全相同,組織文化通常是觀察社會情境如何從互動中 產生,而組織氣氛則是更關注社會情境的感知及其影響(李晶,2008),因此 1980 年代以後,研究者紛紛將組織氣氛與教育結合,以領導行政、學生成就及 教師特質等為研究範疇,「學校組織氣氛理論」逐漸成形(李諺亮,2014)。

參、組織氣氛之理論基礎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童軍團,雖然研究童軍團組織氣氛相關文獻不多,但 組織氣氛常被用來研究班級氣氛,童軍團長之於童軍團就如同導師之於班級,

因此班級氣氛之理論基礎亦可運用在研究童軍團組織氣氛。而所有團體氣氛的 概念皆源自社會心理學,其中團體動力學(group dynamics)和社會計量技術

(sociometry)的發展(吳武典,1979),班級氣氛的研究,起源於「場地論」

(Theory of field),之後許多學者衍生出相關理論,如「需求-壓力」理論

39

(Need-press)、團體動力學(Group dynamics)、班級社會體系理論(Theory of classroom social system)、社會學習論(Theory of social learning)等(謝惠 卿,2002),茲將相關理論說明如下:

一、場地論(Theory of field)

Lewin(1936)認為若要預測人類的行為,就必須同時考量兩種因素,分別是 個體與環境。Lewin 認為人是一個「場地」(field),人的心理活動是在一種 生活空間(life space,簡稱 Lsp)裡發生的,包括個體及其心理環境。

個體的行為(B-behavior)取決於個體(P-personality)和所處環境(E

-environment)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行為取決於個體的生活空間(Lsp),勒 溫用關係式代表場地論的概念:B=f(P.E)=f(LSP),因此個體行為是個體 特質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二、「需求-壓力」理論(Need-press)

美國人格心理學家 Murray(1938)從個人需求和環境壓力來解釋個人行為,

並依據 Lewin 場地論進一步提出「需求-壓力」理論。Murray 認為個體行為形 成分為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內在因素指的是個體本身的「需求」(need),

是一種結合知覺、統覺、思維、活動以某種方式組織,並導向特定方向的一種 組織傾向;外在因素則是環境的「壓力」(press),指個體所處的環境客體的 特質或屬性,會促進或阻礙個體為滿足其需求所做的努力,同時依特性不同區 分為α 壓力(alpha press)和 β 壓力(beta press),α 壓力是指真實存在,可以 透過科學方法求證者;β 壓力是指個體對環境知覺的結果,每個人的 β 壓力程 度各不相同,通常人類行為受到此種壓力影響較大。

40

Murray 指出行為是人格需求和環境壓力間趨於和諧的函數,若「需求-壓 力」關係保持穩定且平衡,則個體會產生滿足的狀態;反之,若「需求-壓力」

間是不穩定的狀態,則個體會產生不舒服或壓迫感(Stern,1970)。

三、團體動力學(Group dynamics)

Lewin 依據場地論的概念,於 1951 年進一步提出團體動力學理論,主要在 探討團體的特性、發展的原則、團體與個人間的相互作用關係,並指出團體是 處於動態,各個成員、次團體會相互影響,而這種動態影響會產生出獨特的團 體行為(葉慶雯,2012)。

簡言之,場地論強調個人行為與其所處的環境關係密切;團體動力學則強 調團體行為是由團體內部和成員之間互動而產生(陳櫻梅,2010)。

四、班級社會體系理論(Theory of classroom social system)

美國社會學家 Parsons(1951)最早提出「社會體系」概念來研究人類社會行 為,所謂的社會體系是指兩人以上在共同目標規範的情境下,所產生互動行為 的關係結構,而班級是由師生共同組合的團體,透過相互作用影響以達成教學 目標與實現教育功能,因此班級往往可視為一種社會體系。根據 Parsons 的理 論,Getzels and Thelen(1960)將「社會體系」概念具體化,提出「班級是社會體 系」的概念,並以此觀點進行研究,結合制度、個人、團體、文化、有機體五 項要因,構成一個獨特的班級社會體系(謝惠卿,2002)。

而此班級社會體系理論模式有下列三個特點(陳奎憙,1990):

(一) 強調每一個個體有獨特的人格需要,但可以認同制度上的目標,並將這

41

些目標當作個人的需要。

(二) 強調制度期望應具有合理性,才容易被個人接受,也才有實現的可能。

(三) 在良好的氣氛中,個人會有強烈的歸屬感,因此願意努力工作,實現團 體目標,自己也在工作中或的樂趣。

班級社會體系理論強調班級內成員的行為,是文化、制度、團體、個人及 有機體等因素交互作用的呈現,因此若要了解班級組織氣氛,必須從這五種因 素加以分析探討,才能掌握班級氣氛的全貌。

五、社會學習論(Theory of social learning)

Bandura(1977)在其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中重視個體本身學習的自主 性,強調個體學習並非單純受到強化影響,也會因為社會情境而改變其學習與 行為,即個體會藉由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與模仿(modeling)來 幫助自己學習,而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和模仿(modeling)這兩 種學習方式,是形成班級氣氛的重要因素。

社會學習理論強調「個體」、「環境」及「行為」三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

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是指就算個體只是旁觀者的身分,只要透過 觀察別人的行為表現,就可獲得學習;模仿(modeling)則是指個體由社會情 境中的個人或團體行為作為觀察學習之歷程,又分為四種:直接模仿(direct modeling)、綜合模仿(synthesized modeling)、象徵模仿(symbolic modeling)

和抽象模仿(abstract modeling)。

綜合上述五種與組織氣氛相關之理論,可發現「場地論」認為團體行為,

是團體內成員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需求-壓力」理論則說明團體中成員

42

的行為,來自於成員個人需求與外在環境壓力之間的交互作用;「團體動力學」

強調團體行為是動態的,是由團體內部結構及成員間的互動所產生;「班級社 會體系」建構了文化、制度、團體、個人和有機體這五種因素,說明班級氣氛 是這些因素交互作用下的結果;「社會學習論」裡觀察學習與模仿兩個概念,

則是形成班級氣氛的重要因素。這些觀點雖然不盡相同,但各具特色與學術研 究價值,都是研究班級氣氛不可或缺的理論基礎。

肆、組織氣氛之測量工具

從上述關於班級氣氛的立論基礎可發現學者試圖以各種方法探討班級氣 氛,因此發展出許多研究班級氣氛之測量工具,而廣泛被運用於國中階段的測 量工具分別為 Walberg(1967)的「學習環境量表」(Learning Environment Inventory,LEI)以及 Trickett & Moos(1773)編制的「班級環境量表」(Classroom Enviroment Inventory,CES),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學習環境量表」(Learning Environment Inventory,LEI)

「學習環境量表」首先是由 Walberg(1967)依據 Getzels & Thelen 的「班級 社會體系理論」發展出「班級氣氛問卷」(The classroom Climate Questionnaire),

後又與其學生 Anderson 與 Fraser 修訂而成。Walberg 認為班級氣氛可分為結構 面和情意面兩種,結構面指的是班級的組織結構,如:班規、目標取向、民主 等;情意面指的是特殊的個人傾向,如:滿足、衝突、親密等(陳櫻梅,2010)。

LET 量表共有十五個分量表,主要用來測量十五個心理社會氣氛,包括:

(一) 關係層面:團結(cohesiveness)、衝突(friction)、偏愛(favoritism)、

派系(clique)、滿意(satisfaction)、冷淡(apathy)。

43

(二) 個人發展層面:進度(speed)、困難(difficulty)、競爭(competitiveness)。

(二) 個人發展層面:進度(speed)、困難(difficulty)、競爭(competitiv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