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1

第六章 結論

本文將 2009 年至 2015 年中共推行的鐵道外交戰略作了詳加的分析與整理,

其目的有三:一是希望能解釋中共的鐵道外交戰略目的,中共鐵道外交是如何形 成的?該如何走出去?怎麼走出去?走出去所遇到的挑戰以及政策建議等;二是 地緣政治學作為國際關係重要的理論應證,資訊化與全球化逐漸將國界消弭,但 作為國家行為者仍然操縱著世界地緣政治的格局,雖然技術革命已對地緣政治學 產生影響與改變,但對於現今而言,仍發揮其作用;最後則是希望能給予台灣有 所啟發,對於中共的崛起應有所大戰略來應對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格局,而非繞過 中國大陸這塊市場。

第二章透過對於地緣政治學的理論與實踐方面進行回顧與反思,我們了解 到用地緣政治看重國與國之間的利益衝突,傾向於以零和的角度看問題,都會認 為鄰國的經濟發展有可能對本國構成威脅,1因此中共的鐵道外交其中的互利共 贏概念也是打破過去歷史中崛起的地緣大國鐵律。

當前的中共鐵道外交研究主要聚焦三個方面,第一類主要偏重於安全與野 心,外交手段有所作為,創中國夢外部安全環境,以期國際格局的掌握;第二類 則是偏重於利益與形象,輸出鐵道技術、鞏固經濟利益,以求良好的國際形象;

最後則是資源與建設,保障海外資源需求,鐵道建設聚焦資源型國家。

鐵道大戰略在過去的美俄間都有成功的典範,而國父更早在中華民國創立之 初就對於全國的鐵路網進行設計與評估,國父實為中國第一位重視周邊地緣政治 的政治家,美俄的野心更不用說了。

第三章揭示當前中共周邊的地緣政治情勢,在「一超多強」的國際格局上,

中共周邊仍處與不穩定的情況,戰略向西或向東都各受到制約與限制,但向西的

1 「高柏:在一帶一路戰略中如何打理中印關係?」,搜狐評論,2015 年 5 月 15 日,

http://star.news.sohu.com/20150515/n413094919.shtml。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2

戰略較易成功,但也仍需長時間的觀察;同樣的鐵道外交被認為是一帶一路戰略 重要的基礎與前導,沒有鐵道的基礎連通,更別想到未來的貿易聯繫,因此,鐵 道不僅在速度提升,在戰略上也是世界趨勢。

在第四章的當前鐵道外交的實際情況介紹中,鐵道外交的發展絕非偶然,

這也是醞釀多年的成果,不僅在經濟層面的盤算,也是地緣政治的考量,兩者合 而為一,難分難離,更為中共未來的國際地位鋪下穩定的周邊,也為美國帶來壓 力。

最後則鐵道外交的評估與分析,在鐵道外交中與到不少的困難與挑戰,如 何克服並保障中共企業的海外利益,這是需要風險評估的,而日本正是一面很好 的借鏡,如何有效的走出去而避免風險,這是中共的必修課。

一、地緣政治學的「變與不變」

地緣政治學的研究對象主要是國際政治與地理環境的互動關係,探索的重 點為國家行為在不同類型地域的地理空間分佈、組合及發展規律,其中包括海陸 位置及權力分佈對國家地位和國際格局的影響。2地緣政治看重國與國之間的利 益衝突,傾向於以零和的角度看問題,認為鄰國的經濟發展有可能對本國構成威 脅。3

地緣政治被認為是:為實現權力、利益和安全為核心的特定權力,透過國家 行為者對於地理環境的控制與利用,在地理空間進行競爭與協調,包含過程所形 塑的關係。

而在地緣政治的規律上,我們可以發現,人對於地緣政治的影響不容小覷,

人可以透過行為來形塑新的地緣政治,同樣的,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技術革命 反而開啟地緣政治的新空間,但海權與陸權仍是構成世界格局的組成部分,而利

2 李義虎,地緣政治學:二分論及其超越 兼論地緣整合中的中國選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年),頁13。

3「高柏:在一帶一路戰略中如何打理中印關係?」,搜狐評論,2015 年 5 月 15 日,

http://star.news.sohu.com/20150515/n413094919.shtml。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3

益影響著與地緣政治的關係。

資訊化與全球化的過程中,傳統的地緣政治學正在改變,不僅如此技術的革 命因不斷地昇華地緣政治的理論,技術革命不僅重塑社會、經濟與政治封面,重 新改變了世界進行溝通的方式,跨國聯繫變得更加方便,跨境旅行、運輸革命對 於國家間對於邊界和主權的概念也進行的重塑,與此同時,國際間共同的問題也 層出不窮,舉凡糧食議題、環保議題、跨境安全、流行疾病等問題都再再地對於 地緣政治學進行挑戰,也同樣造成矛盾、衝突與對抗,地球的南北差異似乎沒有 縮小,反而增大,不同文化和意識型態間的較勁與衝突,沒有融合,更衍生出不 少的問題,可見地緣政治學源自地理學的分析方法,差異的分析法與區域的分析 法使得該理論仍有繼續有所活力;同樣的,可以肯定的是國家之間經濟利益的維 持,相互依賴與合作成了國際體系的標準,可見今後,國際間的地緣政治關係能 由過去的競爭關係過渡到合作行的地緣政治,地緣政治也會隨著時間與國際局勢 的發展賦予更新的意涵。

二、中共陸權的崛起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葉自成教授向亞洲財經這樣表示:「中國成為世界大 國的進程,它在地緣政治上也必將表現為陸權第一的發展趨勢,它的本質就是一 個陸權發展的問題。中國和平發展的問題,主要是陸地空間中的發展問題,中國 將復興陸權的概念,同時也將更新陸權的內容。4

過去中國大陸曾有多年以來的海權與陸權的討論,鐵道外交的戰略提出,

其中包含一帶一路的支持與規劃,是對於海權與陸權討論的終結,在新近平的主 政下,對於中共未來在國際格局中的新定位,應是以海陸兼具的國家作為目標,

但中共與美國和東南亞各國的衝突,也再再凸顯出中共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一籌 莫展,其問題始於南海當前形勢與中共自身戰略格局的矛盾,在陸上的戰略已積

4「中國鐵路網重塑世界地緣政治」,亞洲財經網,2015 年 3 月 3 日,

http://www.asft.cc/china/20150303-wangmingyuan-china-railwa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4

極快速,但海上則毫無進展。5

中共目前較易成功的路線主要是向西戰略為主軸,因為向西而言,首先會進 入區域大國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但近年,烏克蘭危機以拖垮俄羅斯的經濟財政,

透過中共的金援紓困,才能免強挽救俄羅斯疲軟的經濟,習近平也多次訪問俄羅 斯,並為至今訪問最多次的國家,可以看出俄羅斯與中共的密切程度,且政治上 也共同的假想敵美國,雖然俄羅斯隊與中共仍有所並信任,但對於中共的鐵道外 交仍有所禮讓,甚至與其對接,現行最具可能性的三大走廊所涉及的國家:蒙古、

俄羅斯、孟加拉、緬甸、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多為中共交好國家,雖然緬甸與 印度對於中共仍有所排斥,但普遍被認為是最有望成功的三條經濟走廊,而透過 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的演講中我們可以窺探一二:

「圍繞一帶建設的三大經濟走廊,即北線的中蒙俄經濟走廊、中線的中巴 經濟走廊和南線的孟中緬印經濟走廊,將會首先吸引大量人口帶動城市 建設和工業園區建設。同一經濟走廊上的節點城市之間,以及腹地城市 與輻射都市之間的城際鐵路建設和市域軌道交通需求,將隨著一帶一路 的推進而 漸次增長。」 6

透過相關數據發現已經有 60 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響應「一帶一路」戰略,

這些國家的總人口約 44 億,經濟總量約 21 萬億美元,分別約佔全球的 63%和 29%。在過去五年中,「一帶一路」國家 GDP 平均增速為 4.7%,而同期歐盟增 長為-0.5%,美國的經濟增長率一直在 2%左右。7

5「陸拚海上絲路 南海戰略降溫」,中時電子報,2015 年 6 月 8 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8000442-260108。

6 筆者親自參加 2015 年 4 月 8 日由「上海市交通委員會」舉辦的「2015 一帶一路軌道交通發展 與合作高峰論壇」節錄自「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演講」。

7「一帶何來,一路何去」,北京新浪網,2015 年 5 月 12 日,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50512/14356918.html。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5

2010 年中共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經濟快速發展 30 年後,

大陸經濟步入轉型,由世界工廠逐漸變成世界市場。OECD 估算全球 GDP 比重 報告,中共到 2030 年將上升到 28%,幾乎是美國與歐盟的總和。8台灣應該如何 因應?這端看台灣把中共視為「威脅」還是「機會」。

應將注意力放在陸權國家的機遇上,尋求台灣融入的可能性,不能再像過去 一樣,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美國與西歐,不能只有海洋視野而沒有大陸視野,應試 圖尋找屬於台灣的機會。

2015 年中共外交的關鍵詞是一個重點、兩條主線。一個重點是全面推進一 帶一路,兩條主線是要做好和平與發展這兩大主軸,9中共外交部長王毅這樣表 示。習近平上台以後,中共的外交格局基本形成了。鄭永年把它稱為「兩條腿一 個圈」。第一條腿,是和美國;第二條腿,是和新興發展中國家;核心就是周邊 國家,這一點非常重要。10

中共對於鐵道外交與一帶一路戰略是有所邏輯的先後順序,首先是輸出過內 過剩的經濟產能,而鐵道外交主要集中發展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這兩類國家一 個是對於經濟發展的需求,另一個是對於和技術水準的提升,產生供給和需求,

透過強大的經濟力量輻射成為區域大國乃至世界強國,提升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透過強大的經濟力量輻射成為區域大國乃至世界強國,提升負責任大國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