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論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156-15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藉由國際組織 ICF 的評選架構,以及智慧城市的概念、內涵、特徵與定義、

蒐集全球獲選 ICF 智慧城市首獎的共同成功經驗等相關文獻,建立臺灣推動智慧城市 發展之策略,並針對符合臺灣在地適宜性,故以區域方式分為兩個階段進行專家問卷 調查,應用分析層級程式法,求得發展構面與推動策略之優先排序。因此,透過本研 究以上的研究程式,總結國際組織 ICF 的重點、如何贏取 ICF 首獎之發展策略、專家 們的觀點分析,以推動臺灣智慧城市發展策略之優先順序,可得以下之幾點結論:

一、入圍 ICF 智慧城市的發展重點

透過獲選 ICF 首獎成功案例中,根據 ICF 所制訂的五個指標去做深入分析探討,

入圍 ICF 的智慧城市不一定在每項指標上都有完善規劃,但依照 ICF 所制訂的年度主 題就會入圍,獲選首獎的城市就是明顯例子,至於其他獎項入圍的城市(Smart 21、Top 7)就不一定會依照主題。在這些獲獎的城市中發現,有許多不是國際知名的大城市,

而有許多城市長年入圍 Smart 21 或 Top 7,但始終都無法入圍年度首獎,或者是在隔 年獲獎。從文獻得出只要符合 ICF 的年度主題,並在各項指標上能達到 ICF 的評選重 點,如能在寬頻應用上使當地的人民與企業獲得好處,並帶來城市的就業成長與經濟 上的繁榮,政府能緊密的與企業和人民合作,並從城市中不同面向去凸顯重點與特 色,導入 ICT 的創新應用來強化該城市的競爭優勢,這就有可能入圍獲獎。

二、如何贏取 ICF 首獎之發展策略

而本研究蒐集全球獲選 ICF 智慧城市首獎的分析結果發現,2006~2012 年獲選 ICF 智慧城市首獎,都是依照 ICF 每年所訂的主題而得獎,他們共同成功發展策略分 別以五大構面進行如下所示:

(一)寬頻連接基礎建設:發展策略為「資訊化公共服務」、「政府行政自動化」。 基於互聯網的資訊網路,提供公共服務,並將區域網路連接政府辦事處,以互聯

網為基礎工具,來管理所有層面運作,並把日常行政工作自動化,而到公眾資訊服務。

(二)知識型人力開發:發展策略為「資訊教育」、「合作關係網」。

建立大學、企業、和政府之間的合作關係網,並政府需資助在資訊科技教育的開 發與培訓,提供互聯網技術的電腦教室、學校設施,以及在 IT 技能上廣泛應用在小 學、高中、大學和企業中。

(三)鼓勵創新措施:發展策略為「企業創新」、「技術研發」。

投資在企業的發展上,強化中小型企業的競爭力,並鼓勵企業建立創新的公司和 提供創新增長培育所。政府使用資訊科技以減低營運成本及改善人民服務。

(四)數位包容性與內涵:發展策略為「資訊培訓課程」、「遠端醫療」、「社區服務學習 中心」。

提供成人電腦和全球資訊網的課程。廣泛設立地點的互聯網服務站,給公民線上 服務。透過當地的合作夥伴計劃與社區服務連接,設立社區服務學習中心。建置遠端 醫療,提供老年人、幼兒以及身心障礙者醫療服務。

(五)市場行銷和宣傳:發展策略為「推動策略小組」、「推動智慧節能設備」。

透過寬頻連接,發展ICT的方案以應付社會的挑戰,並改造城市的經濟。市政府 投資在節能設備上,達到永續發展,是智慧型城市的主要決策方向。

三、臺灣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策略之優先順序

本研究依據歸納贏取 ICF 首獎發展策略之架構,共計五大構面與十一策略因子,

以建立臺灣推動智慧城市發展之策略,利用層級程式法之專家問卷調查,求得構面之 間與策略因子之間的權重排序,因考量推動策略之在地適宜性,故本研究之問卷調查 以臺灣「區域」分為二部分,依專家意見針對都會區與一般城鎮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策 略之構面排序,分別如下所示:

(一)在都會區其構面排序為:寬頻連接基礎建設>知識型人力開發>市場行銷和宣傳 >數位包容性與內涵>鼓勵創新措施等共計五項。

(二)在一般城鎮其構面排序為:寬頻連接基礎建設>市場行銷和宣傳>數位包容性與

內涵>知識型人力開發>鼓勵創新措施等共計五項。

由上述構面優先發展順序結果,專家一致認為在都會區與一般城鎮推動智慧城市 的首要任務為寬頻連接基礎建設,應優先發展,並採用具有遠見的寬頻建設策略。其 次,依在都會區構面排序,知識型人力開發、市場行銷和宣傳等兩項構面,與在一般 城鎮構面排序,市場行銷和宣傳、數位包容性與內涵等兩項構面,為權重重值較低順 序,專家認為是為後續發展之面向。最後,都會區排序,數位包容性與內涵、鼓勵創 新措施兩項,與一般城鎮排序,知識型人力開發、鼓勵創新措施兩項,為權重最低之 構面,其中,鼓勵創新措施在都會區與一般城鎮的構面排序上,都為權重最後之構面,

可能專家認為發展鼓勵創新措施需要寬頻連接基礎建設成熟以及健全的整體規劃 後,才得執行與進展,所以此項構面之發展順序建議放在最後推動。而在五項構面下 各策略間權重結果,針對都會區與一般城鎮推動策略,並依五大構面分別論述如下:

(一)在都會區其五項構面下各策略間排序為:

1. 寬頻連接基礎建設:資訊化公共服務>政府行政自動化 2. 知識型人力開發:合作關係網>資訊教育

3. 鼓勵創新措施:企業創新>技術研發 4. 數位包容性與內涵:資訊培訓課程>社區服務學習中心>遠端醫療

5. 市場行銷和宣傳:推動智慧節能設備>推動策略小組 (二)在一般城鎮其五項構面下各策略間排序為:

1. 寬頻連接基礎建設:資訊化公共服務>政府行政自動化 2. 知識型人力開發:資訊教育>合作關係網

3. 鼓勵創新措施:企業創新>技術研發 4. 數位包容性與內涵:社區服務學習中心>遠端醫療>資訊培訓課程 5. 市場行銷和宣傳:推動策略小組>推動智慧節能設備

確立五項構面與構面下推動策略的權重後,再將都會區與一般城鎮之策略因子整 合,進而得到整體的權重排序,如下所示:

(一)在都會區整體策略因子權重排序為:

權重值較高者依序為資訊化公共服務>政府行政自動化>合作關係網>推動智 慧節能設備>企業創新>資訊培訓課程>資訊教育>社區服務學習中心>推動策略 小組>技術研發>遠端醫療等共計十一項。

(二)在一般城鎮整體策略因子權重排序為:

權重值較高者依序為資訊化公共服務>政府行政自動化>推動策略小組>遠端 醫療>社區服務學習中心>合作關係網>推動智慧節能設備>資訊教育>企業創新

>技術研發>資訊培訓課程等共計十一項。

綜合此上述的篩選結果,反應在區域之適宜性與在地需求,提供在未來上能符合 國際潮流,並能配合地方特色之發展策略與目標,建立有效且客觀之臺灣推動智慧城 市發展策略體系。而由於最後檢討在整合各專家權重比較決策的問題上,透過雷達圖 顯示,在五大構面上的排序中,只有都會區共識度會受到極端值的影響,而在一般城 鎮與各十一項的推動策略之區域優先排序上,共 識度都是呈現一致性,因此,本研究 對智慧城市之推動策略具有參考性。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15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