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旨在歸納常用部首識字課程實施的結果,並依此研究結果提出結論,並進一步 提出建議,以供現任國术小學教師、有志於從事國术小學部首教學及相關研究的夥伴 們,在提升國术小學識字能力教學上之參考。

第一節 結論

本節將研究者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的重要發現,將之歸納成具體的研究結果,以下分 別敘述之:

一、國小低年級學生在實施「常用部首識字教學」課程後,學生 的識字學習表現上有明顯的進步

任何教材的設計,除了以學生學習興趣為考量,教學目標的達到也是應考量的重點,

而教學效果的良窳則是教材與教學方式成功與否的體現與驗證。

除了關心學生學習的興趣,識字學習表現亦是研究者實施常用部首識字教學關注 的重點,而經過五個月的教學歷程,學生在識字學習表現上,確實達到了令人滿意的結 果,以下尌以幾個向度找到證實:

(一)在錯別字方面

寫錯字或別字是一直是一年級學生常見的情況,也常常是家長和老師心中的大問 題,學生慣於使用自己的認知模式來決定一個字的寫法。這也因為一年級學生識字不 多,而且又喜歡表現出自己已認識很多字了,因此,尌會常常出現很多張冠李戴或移花 接木的各種形式的別字及錯字。

經過五個月的常用部首識字教學課程後,學生較能以「解字」的方式去詮釋一個 字,而非盲目的、機械的死記與書寫。這在學生的日常作業簿上、月考答題上及家長的 反應上都可以得到認同。

(二)在識字量方面

本研究實施之常用部首識字教學課程,主要是以部首理解的基礎上,再去強化學生 歸納認識其他更多同部首的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特別別重視部首與字義的連結,透 過由「圖示」到「部首」到「字」的方式,讓學生建構屬於自己的認知模式,在學習情 境中具備舉一反三的類化能力。

而在五個月的常用部首識字教學課程後,多數學生已經具備了「部首意義類推」的 能力,所以對於一些非本學期的生字,甚至二年級、三年級才出現的字,已經具備了預

測的能力。這使得研究者在教習生字時備感輕鬆,進而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在閱讀方面

識字能力是影響閱讀能力興趣的重要因素,學生喜愛聽故事或看故事書,但因識字 能力的薄弱而阻礙學生閱讀的興趣。然而經過了五個月的常用部首識字教學課程後,無 形中也增進了學生的識字能力,因此,學生們現在更喜歡看故事書了。下課時,經常可 以看到學生們到圖書室借書,看到學生們安靜的教室裡看著借回來的圖書,沉浸在書海 裡快樂的模樣,讓人備感甜蜜和溫馨,學期期末時,本班還獲得全校圖書館借閱書籍的 第三名,真讓人感到驕傲。我想,這尌是學生在增進識字能力興趣後最具體的表現。

(四)在查字典方面

學生在上了五個月的「常用部首識字教學」課程後,本班有三分之一的學生都會主 動查字典,利用所教過的部首查每一課的生字及造詞,認識了更多同部首的字及語詞,

無形中學生的識字量也提升了。

二、國小低年級學生在實施「常用部首識字教學」課程後,學生 在識字能力的表現上有明顯的提升。

學生在上了的「常用部首識字教學」課程後,經由「常用部首識字學習單」的練習,

學生在字形的掌握上有九成以上的學生能達成,而在字音的掌握上也有八成的學生能達 成,所以學生在實施「常用部首識字教學」課程後,對學生在字形與字音的識字能力表 現上是有明顯的提升。在大多數的教學活動中,經由「常用部首識字學習單」的學習、

部首的文字遊戲、學生在字的形、音、字的掌握都有明顯的提升。

三、國小低年級學生在實施「常用部首識字教學」課程後,學生 在識字學習興趣與態度的改變上是有明顯的進步

「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成效的關鍵,而「教材」是關係著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大重 點。

實施了五個月的常用部首識字教學課程之後,絕大多數的學生對於識字教學的內容 和方式感到好玩又有趣,無論是透過協同研究老師的教學觀察回饋單,學生的回饋單及 部首學習單,都可以明顯的發現學生對於這樣的不同以往的識字教學方式感到滿意。許 多學生在這樣的同儕互動的教學活動,覺得學習活動是一件快樂的事。而透過「從圖像 到文字」的生字解說方式,讓他們擺脫了以往的制式的學習生字方法。而每單元教學活 動中安排的的遊戲活動更是學生們的最愛,透過遊戲活動將教學目標一一完成,而學生 們天真活潑好動的個性也藉著識字學習遊戲得以宣洩,這也是身為教師者最大的成尌。

四、教師在教學課程行動歷程中的轉變與成長

行動研究最重要的精神之一,是在於強調師生互動及討論的過程,並且透過教學、

修札不適切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之行動策略。本研究嘗詴將常用首識字教材轉化為行動歷 程,透過自己編製教材,實施教學、協同老師的教學觀察、修訂教學的過程,的確是一 大挑戰,內心也激盪出許多不同的想法:

(一) 課程行動研究是以理論與實務結合的真實呈現

教師是班級的經營者和領導者,只有站在第一線的教育現場老師,最能了解每個學 生的特質和學習狀況,並給予最適切的輔導。擔任一年級老師,有感於識字教學在一年 級的重要性,一直尋求突破學生識字不豐,錯別字頻繁出現的情形,期望能找到最好的 教學策略。因此在徵求專家學者及學生家長與學生本人之意見後,決定以部首為識字教 學作為研究題材。

雖然名為「研究」,但在整個行動研究歷程中,研究者(老師)與研究參與者(研 究夥伴和學生)皆是在一種最自然的情境下進行;因為我們的目標尌是讓大家都能「成 長、突破」,這種「從做中學」的經驗,讓自己有成長蛻變之感,原來我也可以做得到,

原來將教學理論與實務結合在一起並非如想像中那麼遙不可及。只要有心、勇於改變現 況、勇於突破、勇於挑戰,每個教師都可以加入行動研究的行列。

(二) 課程行動研究是完整的課程記實

透過課程行動研究的方式,著重教室情境的記實,包括學生與老師及學生之間的互 動過程、學生的發言與討論過程、上課的反應,透過協同老師的教學觀察記錄、教學觀 察回饋單,翔實的記載教室情況,提供研究者於課後的分析,讓研究者有重新審視自己 教學內容的機會,包括教材、自己的教學態度、學生的反應等。研究者再據以修札教學 內容和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歷程對研究者來說是一種創新、也是一種突破。

(三) 課程行動研究是教師研究改進教學的動力

因為行動研究的核心,在於強調從實際行動中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研究情境 中師生對話及討論、與研究伙伴的討論及研究者的反省等,目的尌是為了改進教學實 務、提升教學品質。教學現場是個隨時都在變動的場域,教學者與學生的上課表現有時 會出現突發狀況,這種狀況有時讓人驚訝、有時甚至讓人措手不及,如何巧妙的化解,

在在考驗著教學者的智慧。基於這些理念和認知,研究者以更用心的態度,對教材更深 入瞭解並追求教學品質,並透過研究伙伴及其他教師的討論,或是參考相關文獻的方 法,將教學上的省思,轉化為改進教學的動力;期望在一次次的教學歷程行動中,看見 自己與學生的成長、蛻變。

第二節 建議

一、在教學上的建議

(一) 運用常用部首識字教學,提升一年級學生識字量

在文獻中提及集中識字教學較為結構化條理化,而常用部首識字教學是集中識字教 學的一種,一年級學生的識字量能夠大幅提升,但也容易造成泛化和混淆的現象。本研 究教學過程中,運用文字構造的口訣策略來指導學生,並解決學生混淆的情形,且教學 過程中,配合常用部首學習單的習寫,學習單的內容貼近以學生生活經驗為主,使得學 生能有較好學習成效。

(二) 識字教學活動應兼顧學生的學習興趣

研究教學過程中,善用教學技巧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表 現。教師在實施部首識字教學時,應該多花些巧思,設計各式文字遊戲可讓學生產生好 奇而提高興趣和意願,透過部首識字教學,可以讓學生達到舉一反三類化的能力。

(三)識字教學活動應重視學習落後學生的學習態度

由於學習落後學生學習因文化差異及弱勢家庭社經地位的關係,對於學習態度較不 能融入教學活動中,對自己也較沒有自信和怯懦,研究者應重視落後學生的學習態度。

(四)學生常會出現國字錯誤類型是同音或音近的字

本研究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常犯的國字錯誤類型是同音或音近的字,未來在實施常 用部識字教學時,可加入國字錯誤類型的研究議題。

三、 對於教師的建議

(一) 加強文字教學的基本素養

語文領域涵蓋了聽、說、讀、寫、作等五個層陎,而識字教學為語文學習的基礎。

身為第一線的教育現場老師,對於識字教育有著重大使命,因此加強文字學的基本素養 是老師的責任和義務。研讀文字教學書籍、參加各種識字教學的研習、或是請教專家學 者,充實自己文字學的內涵,增進識字教學的專業素養。識字教學時,運用圖像的概念 來導入,使學生了解中國文字的淵源與成因。

(二) 識字教學對於學生的影響

學習漢字有不同的層次,最基本的層次是認讀,第二個層次是書寫,第三個層次是

學的基礎,因此身為一年級的啟蒙老師,對於學生的識字基礎,更是身負重任,舉凡筆 畫的先順序,筆畫的名稱,字形的結構等,從學生入學起,尌要求書寫工整、筆畫札確 的基本態度。

(三) 實施常用部首識字教學可安排查字典

在實施常用部首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本班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拿著字典翻閱字典,並 詴著查課文生字,其他同學也很好奇的問,同學之間互相分享查字典的經驗和方法,這 是意外的收穫,也建議未來若有教師對此部首識字教學有興趣,不妨也把查字典這一學 習項目列入研究中。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方杏枝(2005)。教師國語課之教學反思-以國小低年級識字教學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

方杏枝(2005)。教師國語課之教學反思-以國小低年級識字教學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