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語

第三節 結論與建議

本文以「理由」作為探究運動與美學的中介連結,一方面因為多數運動美學 相關研究只把焦點放在觀賞運動的層面,而忽略了對於運動員親身投入運動的美 感經驗;另一方面,談運動的理由比起只談運動經歷本身,多了價值與意義的討 論,因為理由本身就是一種價值與意義的選擇。

筆者相信運動的最高價值在其純粹性。康德美學中,與純粹相對的是私趣或 目的,在這個意義底下,運動的最高價值莫過於人可以無私趣、無目的的投入運 動。運動中的審美理由,正是在探討這種價值。

然而本文發現,運動的本質其實就是審美的,只是身處現代社會的我們習慣 用實用的觀點去看待事物,因此常在考慮一件事情之前,總是要先問它是否有用?

是否對我有利?這使得原本美的運動,不再容易美麗。其實這犯了預設前提的錯 誤,我們不該預設實用的觀點對一切的事物評價。審美的意義告訴我們,除了實 用的意義之外,還存在其他不同意義等著我們去體驗與感受。運動就是讓我們去 感受這些意義的最佳方式之一,人類通過審美理由投入運動,生命的意義也在其 中被創造與開顯。

另外,運動和美學仍然有許多探討方式等著我們發掘,例如運動與藝術、運 動中的美感經驗、運動與崇高……等。而美學的理論也不僅止於康德美學,其他 美學理論如黑格爾美學、當代美學、後現代美學,都非常值得與運動一起做探討。

運動與美學相同之處,在於兩者都屬於感性的對象,卻可以透過知性的方式加以 討論。這不意味著我們要用知性去壓抑感性的一面,毋寧說是將兩者的調和。正 如康德所認為,美感的愉悅裡知性與想像力處在和諧愉悅的狀態;運動亦是如此,

人在運動中感性與知性調和融洽。連結知性與理性,是運動與美學最大相同之 處。

國內運動與美學相關的研究甚少。在哲學的領域裡鮮少人以美學談論運動;

在運動的領域裡則鮮少人深入美學的理論。本文期待透過對運動與審美理由的探 討,能為運動美學提供不同的視角,期待將來有更多人重視運動美學的課題。另 一方面國內的運動員也不重視美感的價值,越是高層級的運動員,越容易迷失在 功利主義與成績主義的漩渦之中,本文希望透過探究審美理由的意義能夠喚醒運 動員重視美感的價值。

文末,以筆者撰寫本文之初的一段日誌做為結尾,其代表了本文最初的動機,

也代表了本文最終期待能夠傳達訊息:

運動之所以迷人,之所以讓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投入進去、走入其中,

是因為它讓我們懷抱希望,然後絕望;卻又讓到了谷底的我們看到天堂。

這一路之中,會發現自己的懦弱,發現自己很渺小,

這一路之上,開始會跟自己對話,深刻的智慧將會萌芽。

孤獨有時候會席捲而來,但寂寞的美好卻往往出現在這些安靜的時刻;

你看到了身邊一些人溫暖的力量,就像深夜微笑的月光一般,你才相信你 不再懼怕跌倒。

或許,到最後,峰迴又路轉,你不一定會到達原本渴望的山峰,

但一定會找到一個出口,一片為之讚嘆的美好風景,

你知道自己比自己想像中還要堅強。

然後,人生,就在這一片美好風景裡面!

(引自本筆者 2012.11.20 日誌)

引用文獻

中文部分

文哲(Christian Wenzel),《康德美學》(李淳玲譯),臺北市:聯經出版,2011。

王丁財、程峻,〈運動美學之探討〉,《大專體育》,85(臺北市,1996. 8):86-91。

加納(S. Gardner),《康德與純粹理性批判》(劉育兆譯),臺北市:五南出版,

2009。

包姆嘉特納(M. Baumgartner),《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導讀》(李明輝譯),臺北市:

聯經出版,1988。

石明宗,《運動哲學—愉悅+智慧之旅》,臺北市:師大書苑,2009 年。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上卷》,臺北縣:頂淵出版,2001。

朱光潛,《談美》,臺中市:晨星出版社,2003。

佛格林(R. Fogelin),《維根斯坦》(劉福增譯),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94。

沃爾夫(Robert Paul Wolff),《哲學概論(About Philosophy)》(郭實渝、但昭偉、

蘇永明、林逢祺、林建福合譯),臺北市:學富文化,2001。

林火旺,《倫理學》,臺北市:五南出版,2004。

林火旺,《基本倫理學》,臺北市:三民出版,2009。

孫振青,《哲學概論》,臺北市:唐山出版,1972。

康德(Immanuel Kant),《純粹理性批判》(鄧曉芒譯),臺北市:聯經出版,2004。

康德(Immanuel Kant),《實踐理性批判》(鄧曉芒譯),臺北市:聯經出版,2004。

康德(Immanuel Kant),《判斷力批判》(鄧曉芒譯),臺北市:聯經出版,2004。

張成林,〈運動美學初探〉,《光武學報》,16(臺北市,1986. 12):101-120。

曹俊峰,《康德美學導論》,臺北市:水牛出版,2003 年。

許立宏,《運動哲學教育》,臺北市:冠學文化,2005。

陳定雄,〈運動美學之研究〉,《體育學報》,10(臺中市,1981. 6):231-259。

麥欽納力(Peter K. McInerney),《哲學概論》(林逢祺譯),臺北市:桂冠出版,

1996。

彭孟堯,《哲學入門—想想哲學》,臺北市:洪葉文化,2006。

彭孟堯,《知識論》,臺北市:三民出版,2009。

彭孟堯,《哲學方法論》,臺北市:新學林出版,2015。

曾文誠,《棒球驚嘆句》,臺中市:好讀出版,2005。

賀瑞麟,《今天學美學了沒》,臺北市:商周出版,2015。

黃芳進,〈運動美學詮釋—高達美的藝術理論與世界之對話〉,臺北市: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7。

黃振華,《論康德哲學》,臺北市:石英出版,2005。

劉一民,《運動哲學研究—遊戲、運動與人生》,臺北市:師大書苑,1995。

劉文潭,《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臺北市:聯經出版,1989。

歐尼爾(William O’Neil),《世界級體壇菁英成功故事》(枝椏譯),臺北市:智 庫出版,2005。

英文部分

A. Lesser, “Aesthetic Reason for acting”,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86(Oxford, Jan, 1972): 19-28.

Allen. W. Wood, Kantian Eth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2008.

Anthony Kenny, The Rise of Modern Philoso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2006.

Clive Cazeaux, The Continental Aesthetics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Daniel Herwitz, Aesthetics: Key Concepts in Philosophy, London: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8.

David Hume, An enquiry into the Principle of Morals, South Australia: eBooks@

Adelaide, 2014.

Hegel,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translated by Mille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1977.

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the Pure Reason (translated by Paul Guyer),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1998.

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the Power of judgment (translated by Paul Guyer& Eric Matthew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2000.

Michael Novak, The Joy of Sport, New York: Rowman& Littlefield, 1993.

Paul Guyer,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