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

6.1 結論

1. 對於人物圖像的偏好與美感判斷,性別並未造成差異

國中階段男女生對於同年齡人物圖像的偏好與美感判斷並未產生顯著差 異,依據表4-1-2;表4-1-4;表4-2-2;表4-2-4,性別並沒有造成影響,不管是 對女生圖像的偏好與美感,還是對男生圖像的偏好與美感,男女生的選擇都 趨近一致。不管是從生物學觀點或是文化理論,男性與女性都要受到異性選 擇標準的影響。其中從文化理論中更指出媒體形塑的影響,對於人物圖像的 偏好與美感判斷與媒體形塑之性別形象相符合,女性對於自我形象的認同容 易被男性宰制的主流媒體所形塑之形象影響。因此,女性對於人物的審美往 往受到男性宰制的媒體文化所影響,媒體的大力型塑人物形體美的標準媒,

會成為一面「鏡子」,使得人們得以「照見/找尋」自我所欲的影像,進而 從自我想像到自我轉換,將自己形塑成自我想要的形象(張玉佩,2005),

可能是造成本研究中男女生對於人物圖像審美與偏好產生一致性的原因。

2. 頭身比與圖像性別在喜歡偏好與美感評價上皆有顯著的交互作用

頭身比與圖像有顯著的交互作用,依據表4-1-5;表4-2-5。所有參與者對 於男女生圖像的偏好與美感判斷產生差異。對於女生圖像的偏好與美感判斷 依序都為7頭身、9頭身、5頭身、11頭身、3頭身。對於男生圖像的偏好與美 感判斷依序都為9頭身、7頭身、11頭身、5頭身、3頭身。

3. 頭身比偏好與審美符合男女性別的社會期望,並受到東西方美學影響 男生圖像的頭身比相較於女生圖像來的偏高,這與男女生的生理特質與

社會期望相符合,男生應該高大挺拔,能夠保護女生;女生則應該要嬌小可 愛,甜美順從,依附在男性的保護之下,因此女生圖像的頭身比前三名都比 男生圖像前三名來的較低。此外對於人物圖像的偏好與審美,台灣青少年也 長期接受日本動漫文化的視覺刺激,因此對於圖像的喜好與審美容易受到 日本動漫的影響,對於西方人體比例的美學並沒有全然的接收,對於女生 圖像喜歡5頭身這種較為像小女孩比例的圖像可能是受到日本漫畫中萌少 女風格的影響。

4. 立體度與頭身比在偏好與美感上皆有顯著的交互作用

國中男女生在不同的頭身比時,對於「立體切面」的表現方式的偏 好與美感評價都一致性的給了最高,其次為「素描寫實」,而「平面填 色」則較不受國中生青睞。但其實「立體切面」與「素描寫實」兩種風 格的差距不大,「素描寫實」只略低於一點點給「立體切面」,有時甚 至沒有差距。女生在對5頭身圖像時,會出現「平面填色」風格的偏好 高於其他。與其他頭身比的趨勢不同。

頭身比較高的(7頭身、9頭身、11頭身)圖像配上「素描寫實」的 分數會比配上「平面填色」的圖像來的平均較高,頭身比較低的(3頭 身、5頭身)配上「平面填色」時平均分數會提高,可能較可愛型的比 例會容易讓人想要配上平面式的上色方式,與日系卡通可愛風格接近有 關。

5. 青少年的偏好與美感判斷皆有顯著中度相關

透過 Person

r

檢測發現,參與者對女生圖像的「美感評價-喜歡偏好」

之間的關係都有中度以上的相關性,對於男生圖像的「美感評價-喜歡偏

好」之間的關係也都有中度以上的顯著相關性。國中階段男女生對於人圖 像的喜歡偏好與美感判斷相關性很高。

6.2 研究建議

在研究的過程當中,刺激物中的人物圖像風格設定是最難決定的,人物造型 的設定會影響施測結果,在與專家討論和資料的收集後,決定將人物風格設定 為,較接近真人風格,去除掉過於簡化,誇張五官的卡通漫畫風格。而將人物 五官定為與真人較為接近的畫法,年齡設定為青少年,髮型、服裝的設定也盡 量避除掉有職業和身份暗示的設計,頭身比的設定則從現在國二學生頭身比與 市面上流行的日本漫畫中取樣,並化整為3、5、7、9、11頭身。圖像的空間表現 也經過多次的討論與修改,希望能避免參與者在選擇時誤判。但是本研究刺激 物的「寫實素描」風格空間反差較不夠明顯,輪廓的邊線不夠清晰,有可能造 成參與者在選擇寫實素描時產生誤差。之後研究時可再做修正。

在頭身比的計算,本研究採取頭長固定,改變身體比例的做法。亦可以改 變計算方式,固定身長,改變頭長的比例,也就是頭的大小會跟著比例而改變。

這樣會造成人體比例在視覺上的不同。應該會有不同的視覺刺激。

另外,在進行研究的同時,因受限於時間、精力有限,有些部分受到一些 限制,本研究參與者皆為北部地區的國二學生,未能含括不同年齡,因此未能 得知年齡在圖像的偏好與審美上的影響,兒童、青少年與成人的發展趨勢是否 一致?

插畫人物圖像的造型風格不同,應該也會有不同的結果。東西方青少年生 理發展也有差異,台灣國二青少年有的還沒開始發育,外形與小學生一致,西 方青少年應已發育的較為成熟,對於是否與自身發育有相關性?也是一個可以 討論的方向。期待後續相關研究能補全這些方面的學術成果。

參考文獻

Alexander, G. M., & Hines, M. (2002). Sex differences in response to children's toys in nonhuman primates.

Evolution and Humman Behavior , 23

, 467-497.

Bendura, A.(1977)。

社會學習理論

﹝Social Learning Theory﹞(周曉虹譯)。台 北:桂冠。(原著出版於 1995)

Berger, J.(2005)。

觀看的方式

﹝Ways of Seeing﹞(吳莉君譯)。台北:麥田。

(原著出版於 1972)

Blaikie, F., Schönau, D., & Steers, J. (2003). Students’gendered experiences of high school portfolio art assessment in canada, The Netherlands, and England.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4

(4), 335-349.

Boyatzis, C., & Eades,J. (1999). Gender differences in preschoolers’and

kindergartner’artistic proguction and preference .

Sex Roles

,

41

, 627-638.

Chalmers, F. G. (1977). Women as Art Viewers: Sex differences and aesthetic preferenc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18

(2),49-53.

Connellan, J., Baron-Cohen S., Wheelwright, S., Batki, A., Ahluwalia, J. (2001). Sex differences in human neonatal social perception.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 23

(1),113-118.

Dasha(2006)。漫畫同盟-童稚的迷戀,動漫羅莉風。

誠品好讀月報

69

(9),

94-95。

Doidge, N.(2008)。

改變是大腦的天性

-

從大腦發揮自癒力的故事中發現神經可 塑性

﹝The Brain That Changes Itself: Stories of Personal Triumph from the Frontiers of Brain Science﹞(洪蘭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 2007)

Feldman, D. H. (1985). The concept of non-universal developmental domains:

Implications for artistic development.

Visual Arts Research, 11

(1), 82-89.

Havelock E.(2002)。

性心理學

(潘光旦譯),台北:左岸文化。(原著出版 於 1947)

Hebdige D.(2005)。

次文化風格的意義

(Subculture the mesning of style)(蔡宜 剛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 2003)

Iijima, M., Arisaka, O., Minamoto, F., & Yasumasa, A. (2001). Sex differences in children’s free drawings.

Hormones and Behavior, 40

, 99-104.

Jary, D. & Jary, J.(2005)。

社會學辭典

﹝T h e H a r p e r C o l l i n s D i c t i o n a r y o f So cio lo g y ﹞ (周業謙、周光淦譯)。臺北市:貓頭鷹。(原著出版於 1991)

Kurzban, R. & Leary, M. R. (2001).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stigmatization: The functions of social exclusion

. Psychological Bulletin , 127

, 2, 187-208.

Leonard ,S.(2006)。

養男育女調不同

﹝Why gender matters:what parents and teachers need to know about the emerging science of sex differences﹞(洪蘭譯)。台 北:遠流。(原著出版於 2005)

Lowenfeld, V.(1991)。

創造與心智之成長

﹝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王 德育譯)。台北:啟源。(原著出版於 1966)

Machotka, P. (1966). Aesthetic criteria in childhood: justifycatons of preference.

Child Development, 37

, 877-885.

Maestripieri, D. (2004).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ary aspects of female attraction to babies.

Psychology Science Agenda , 18

(1), 1-3. Retrieved Nov. 26, 2007, from http://www.apa.org/science/psa/sb-maestripieri.html

McCare, E. B. (2000).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sex differences in facial expression processing and their development in infants,children,and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 126

(3) , 424-453.

Michael, G., Henley, P., & Trueman, T.(2003)。

性別優勢學習法-為男孩女孩 打造理想教室

﹝Boys and girls learn differently : a guide for teachers and parents﹞(丁凡、許琳英譯)。台北:城邦文化。(原著出版於 2001)

Pakkenberg, B., Pelvig, D., Marner, L., Bundgaard, M. J., Gundersen, H. J. G., Nyengaard, J. R., & Regeur, L. (2003). Aging and the human neocortex.

Experimental Gerontology , 38

, 95-99.

Parsons, M. (1987).

How we understand art. .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Rehnman, J., & Herlitz, A. (2007). Women remember more faces than man do.

Acta Psychologica , 124

(3), 344-355

Rice, F. P., & Dolgin, K. G.(2004)。

青少年心理學

﹝The Adolescent:

Development,Relationships,and Culture﹞(黃俊豪、連廷嘉譯)。台北:學 富文化。(原著出版於 2002)

Salkind, L., & Salkind, N. J. (1997). Gender and age differences in perference for works of art.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 38

(4), 246-256.

Salyer, D. L., Lund, T. D., Fleming, D. E., Lephart, E. D., & Horvath, T. L. (2001).

Sexual dimorphism and aromatase in the rat retina.

Developmental Brain Research , 126

(1), 131-136.

Taunton, M. (1980). The influence of age on preferences for subiect matter,realism,and spatial depth in painting reporoduc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 21

(3), 40-53.

Tricarico, D. (1991). Fashioning an Italian-American youth style.

The Journal of Ethics Studies , 19

(1), 41-66.

Van Meel-Janen, A. (2006). The magic number five in art appreciation.

Empircal Studies of the Arts , 24

(1),107-118.

Winner, E.(1997)。

創造的世界-藝術心理學

﹝Invented Worlds-The Psychology of the Arts﹞(陶東風譯)。台北:田園文化。(原著出版於 1982)

大英百科公司(2004)。

大英簡明百科

。臺北市:遠流。

少年事件處理法(2005)。全國法規資料庫入口網站。搜尋於 2010.6.5,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C0010011

日本電腦軟體倫理機構(2005)。コンピュータソフトウェア倫理機構,搜尋 於 2010.1.5,自 http://www.npa.go.jp/safetylife/syonen29/6-siryou4.pdf

王孟惠、伊彬(2005)。高中學生年級與性別對於圖畫書插畫風格偏好之探討。

中華民國設計學會主辦:

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十屆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 論文集(上)

(pp. 469-474)。台北:大同大學。

王孟惠(2004)。

台灣高中生圖畫書插畫風格偏好之趨勢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

王秀雄(1998)。

觀賞、認知、解釋與評價-美術鑑賞教育的學理與實務

。台北:

史博館。

王瑍琛、柯華葳(2003)。

青少年心理學

。台北:心理。

伊彬(2008)。

插畫與電視廣告之實徵美學:世代間的美感和偏好

。台北:Airiti Press。

伊彬、林演慶、張琬琪(2006)。流行文化圖像與台灣青少年的審美與偏好—

互為因果的糾結,

傳播研究簡訊,45

,10-13。

伊彬、張琬琪(2007)。青少年對當代流行圖像風格偏好與審美判斷初探。中 華民國設計學會主辦:

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 12 屆學術研討會-前瞻設 計:科技與人文的整合論文集(下)

(pp.1003‐1008)。高雄: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工業設計學系。

吳隆榮(1990)。

造型與教育-美術教育之理論及其實踐

。台北:千華。

呂雲(2010)。日本動漫產業打造日本全球文化影響力。

廣洲日報

。搜尋於 2010.7.20.自

http://big5.china.com.cn/culture/2010-07/14/content_20497958.htm 呂燕卿(1996)。兒童繪畫發展之認識與實際 。

美育,96

,11-26。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2010)。全國法規資料庫入口網站。搜尋於 2010.6.5,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01

周愫嫻(2001)。蛻變的青春-青少年自我概念形成原因之兩性差異。

台北市 立師範學院學報

32

,375-396。

林玉山(1993)。葛德納兒童繪畫發展研究與認知發展之探討。

國教月刊,39

, 60-68。

林邦傑(1982)。我國國中及高中學生認知發展之研究。

科學教育月刊

51

, 12-22。

祈藹嵐、劉婉珍、菲爾塞、文德博(2003)。台加繪畫發展與審美評鑑跨文化 研究。

藝術教育研究,5

,23-47。

袁汝儀(1998)。國小學童兩性現象之觀察與意義。

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

,15-29。

馬藹屏(1997)。青少年次文化出探。

學校衛生,30

,55-59。

高強華(1993)。青少年次級文化的瞭解和運用。

臺灣教育,511

,11-15。

崔光宙(1992)。

美感判斷發展研究

。台北:師大書苑。

張玉佩(2005)。從媒體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

新聞學研究,

82

,41-85。

張玉佩、葉孟儒(2008)。美貌的詛咒:男性凝視在網路相簿的權力探索。

資 訊社會研究,15

,249-274。

張春興(1987)。

青少年的認同與迷失

。台北市:台灣東華書局。

張慧中(2007)。日本動漫產業啟示錄。

日本新華僑報

  。搜尋於 2010.2.10,自 http://big5.chinanews.com.cn:89/hr/hrlt/news/2007/11-20/1082823.shtml

張德聰(1997)。從青少年次級文化談校園危機處理,

教育資料與研究,14

, 37-52。

曹鵬程(2006)。日本:佔領六成全球動畫市場 動漫成第三產業。

人民日報

。 搜尋於 2010.2.10,自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6-05/22/c ontent_4582054.htm

梁福鎮(2001)。

審美教育學-審美教育起源、演變與內涵的探究

。台北:五南 許信雄(1994)。兒童對國畫的偏好之研究。

海峽兩岸兒童藝術教育改革與研

究論文集

(pp. 27-38)。台北:中華民國美術教育學會,兒童美術教育

究論文集

(pp. 27-38)。台北:中華民國美術教育學會,兒童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