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旨在透過資訊科技融入閱讀教學引領學生延伸閱讀,開啟閱讀視野,

在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並探究研究者在實施教學研究歷程中的省思 檢討,作為日後推行與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參考。

回顧第二章文獻探討與第四章行動三部曲,綜合行動三循環階段中所收集的 資料結果與分析來回應研究者所探究的問題提出以下的結論。

一、引領學生延伸閱讀,以開啟學生閱讀視野

(一) 以科技情境模式和科技整合模式融入於閱讀教學

在研究者的閱讀教學活動主要目的是開啟學生的閱讀視野、提升閱讀行為,

在行動歷程中發現教學資源模式雖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學生參與度不深,在 閱讀行為上無明顯的轉變。科技情境模式和科技整合模式的閱讀教學,學生參與 度深,在教學歷程中學生為主體,教師從旁提供協助,對學生的閱讀行為有實質 的助裨,因此在行動的定調期採以科技情境模式和科技整合模式融入於閱讀教學。

(二) 科技情境模式在學習任務的情境下擴展學生的閱讀廣度

科技情境模式是提供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情境,學生為了達成學習任務主動 與科技產生了互動,透過網際網路以關鍵字去蒐尋符合專題資料閱讀及資料的重 組,因此藉由任務性專題探究的學習活動中進行延伸閱讀。學生的閱讀廣度,在

「透過資訊科技融入閱讀的教學中哪一種對於你的閱讀幫助最大?」問題中選「網 際網路」對自己的閱讀幫助最大的最多,再其次是科技整合模式的專書共讀「布 落格」閱讀發表,然而選「學習網站」也不少。從學生的反應中我們瞭解到教師 的教學活動中建立一個任務學習情境,讓學生主動操弄科技,網際網路即成為多 元多樣的閱讀起點,誘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提升學生的閱讀行為

(一) 科技整合模式融入閱讀教學提升學生閱讀行為的成效

行動研究之前教室布置了班級圖書角落學生閱讀率低,固定二三位學生會主 動找書閱讀,帶學生到圖書室自由閱讀,換書次數頻繁,無法專心閱讀一本書。

行動研究的實施,除了科技情境模式的閱讀教學活動設計下,讓學生主動閱讀所 蒐尋的資料,增廣閱讀視野,誘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之外,在科技整合模式的閱讀 教學活動,以小組專書共讀,由學生主導閱讀討論活動以及架起blog 閱讀學習平 台,老師從旁指導學生閱讀後的心得發表,學生在這閱讀「輸入」與閱讀「輸出」

之間,產生閱讀行為的變化,其變化說明如下:

1.提高閱讀的專注力

書的內容大部分為文字是需要有好的閱讀專注力,閱讀專注力的培養研究者 以選學生有興趣的,具有故事性的、科幻懸疑的、符合生活經驗做二階段的專書 閱讀,除了書身本引人入讀、小組自律性的規範閱讀進度、小組討論增進閱讀理 解以及閱讀討論後blog 心得發表皆在強化閱讀專注力。在第二階段行動定調期小 組專書共讀的閱讀教學設計之下,學生能看完大部分都是文字的書籍「沒問題」

和「應該可以」有九成,因此,在閱讀能力上能閱讀大部分是文字書籍已大幅提 升。第三階段行動發展期的小組專書共讀的閱讀教學活動後,學生的閱讀能力上 能閱讀大部分是文字書僅1 人無法做到,其中達成閱讀完研究者所指定三本專書 則有七成,因此從學生閱讀能力上能閱讀大部分是文字書籍的提升,反應出學生 的閱讀專注力也提高。

2.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科技整合模式的閱讀教學在合作學習小組中,學生透過專書的談書論書的形 式進行閱讀教學,在老師提供的一個學習閱讀討論的鷹架,讓學生能透過組員們 互動中學習各種閱讀策略,在組員的相互回答之中澄清自己的概念並精緻化的重 新組織文章的內容,有助於深度的閱讀理解,並且從組員不同的理解觀點中,充 實理解的廣度。blog 學習平台則強化學生小組討論不足之處,對於不善於發表的 學生提供作品楷模學習,順利進行寫作方式的心得發表,也讓閱讀與寫作交互學 習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第二階段學生的blog 閱讀發表的文件分析中,學 生發表內容的語意流暢性第二回比第一回進步;在第三階段學生對書末的問題討 論所發表blog 心得,文件分析中學生回答問題清楚且完整的百分比也有提高。無 論在不同類型的專書下所呈現不同blog 閱讀發表風貎,每個階段在閱讀理解上皆 有明顯的進步。

(二) 學生在資訊科技融入閱讀教學活動中,習得不同的閱讀策略

學生在資訊科技融入閱讀教學活動起初大部分學生趨向以瀏覽和記憶的方式 學習,後來研究者依據學生的學習情境修改教學步驟後,學生逐漸獲得閱讀策略,

學習也趨於深度且具有意義,詳述如下:

1.網路資料大海茫茫,輸入「關鍵字」鎖定資料閱讀

學生在五年級上學期電腦課程有認識網際網路、網路資料蒐尋,老師的操作、

示範、講解,學生再按照教材去操作學習是沒問題的。但五下所按設計的科技情 境的閱讀教學,在模擬解說任務的情境中,不少同學反應找不到資料,經過研究 者的指導輸入「閱鍵字」鎖定資料和同學小組合作互相幫忙下完成資料的蒐尋。

2.資料下載閱讀,刪除次要資料,精簡做摘要

學生科技情境模式下學習遇到困難才會聽進老師的指導,無論是簡報的製作 過程中或簡報上台發表後的評論,學生對於資訊繁多的整理過程或發表後才瞭解 到閱讀、刪減次要或不重要、摘取重要,這是讓閱讀使其有意義的必經過程。

3.故事的預測驅使閱讀,找真象

閱讀前的預測在小組同共從書名預測內容;從人物介紹預測兇手是誰;從章 節名稱預測故事內容,在小組組員七嘴八舌、天馬行空的亂猜測後啟動學生的閱 讀動機,打開書本各看各的書籍,準備看完書後下次討論發表己見。

4.從唸故事到會講故事的重要情節

讀書小組的討論初期學生不知如何進行,雖有討論的流程,對不善於發言的 學生就從看著書唸一段故事做為初步討論的形式,慢慢在同儕的相互指導學習,

進而能翻書講故事重要情節的進展。

5.略讀和精讀交互運用

學生在專書上的閱讀原先是略讀,但在故事中讓讀者感到印象深刻的地方,

藉由討論或blog 心得發表,再次的翻到要發表的部分加以詳細閱讀而達到精讀。

書有精彩或感人的地方,學生在這閱讀教學活動中學會略讀與精讀交互使用的策 略。

6.提問、回答、質疑、再澄清

提問在小組討論中產生搶答增加趣味化,也讓組員們對故事情節加深印象。

回答是讀者對故事的解讀內容,有時其他組員認為答案不對而產生質疑,提出不 同的答案,遇到爭論時,翻書找解答是有助於閱讀理解不清楚的地方再次澄清。

三、資訊科技融入閱讀教學歷程困境與解決

(一) 教師在資訊科技融入閱讀教學的實施歷程中遭遇的困境與解決

資訊科技融入閱讀教學歷程中,每個行動階段中有不同的困境,而能解決的 部分有:

1.資訊設備不黯操作與軟硬體不合之苦

研究者在職的學校為資訊科技融入各領域教學種子學校,與其他學校比較之 下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有了資訊設備的資源但不黯操作及教學前花許多時間 設備,甚至遇到軟體不足無法立即支援而無法順利教學,對一般教師不會排除電 腦問題的人,即使有設備也是不願意使用。在第一階段初期研究者對電腦稱得上 懂的人仍然花了不少時間去架設單槍和排除影音問題,到了後期學校在教室架設 了固定式的單槍與電腦連線後,才感受到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便利與優勢。六年 級換教室又回到不便之苦,常與活動單槍、notebook 奮戰、重新瞭解性能和操作 後才順利教學,期中找到空教室固定式單槍才再次感受到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便 利與優勢。

2.小組閱讀討論環境受限,討論難暢談

小組的專書討論原本安排在圖書室旁的閱讀角落,由於地方在走廊狹長難以 掌握各組討論情形,會形成圍在一起聊天,因此回到班級教室內討論。教室內分 組專書討論能觀察到各組討論的情形,但小組討論熱烈無法控制聲量,各組的討 論聲是彼此互相干擾的,只要不認真聆聽組員的發表是很容易聽不清楚,相對參 與討論的意願會降低。在第二階段研究者只是消極的組間巡視督促討論並時時提 醒他們的音量;在第三階段研究者指導各組討論的方式加入複述的方式,主持人 複誦組員的回答除了能讓其他人聽清楚外,另一方回也能透過複述能確認發表者 所要表達的意思。

3.blog 心得發表用於午休時間非長久之計

blog 心得發表指導學生的閱讀發表是對學生有幫助的,但用於午休時間同事 們看了都認為太累了!真辛苦!從他們的看法也讓研究者覺醒到行動研究是改善 自身的教學,不是累壞自己,達成教學效果,電腦課應納入資訊科技融入各領域 教學的一環,既然電腦課是資訊枓技融入的一環,在教學上有需電腦課配合融入 理應主動尋找協助支援,因此第三階段blog 心得發表請上電腦課的教師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