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四節 綜合討論

教保服務人員身為學前教育的關鍵人物,其自身內在的靈性如何面對這劇變 的社會,在工作與生活中獲得內心的平靜,有助於教保人員內在靈性成長與提 升。由於教保服務人員在工作職場中,時常面臨同事人際關係、工作負荷繁重、

薪資低、教學困境等問題,以下透過研究結果,綜合討論教保服務人員面對職場 困境時,是如何透過個體、團隊與組織這三種層次的職場靈性經驗以轉化職場環 境。

壹、賦予意義與建立組織價值之重要性

一、帶著歡喜心主動承擔與奉獻

許多研究均指出,幼兒教師的工作負荷量太大,若無法紓解將令教師萌生去 意(陳佩汝,2002;簡楚瑛,1996),尤其工作過度負荷為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

(Harris , 1985;Hipps & Halpin , 1992;程一民,1996;陳貞芳,1996;蔡金田,

1998;葉龍源,1998;黃義良,1999;陳聖芳,1999;李菁菁,2003)。整體而 言,三所幼兒園工作時間長、工作事項繁多與壓力沉重,但沒有受訪者願意離職,

而且對於工作壓力與負荷量大都願意帶著歡喜心主動承擔與面對,其要回歸到選

擇此份工作的原因,以及賦予這份工作的意義,方能理解為何受訪者願意接受時 間長、體力負荷重的工作。因為受訪者在回顧與審思自己的生命現狀後,希望選 擇與佛法相關的工作職場,認為同樣花費時間工作,但是在一般工作職場固定與 平穩的環境對自己的生命並沒有太大的幫助,無法改善與調整自己的個性習氣,

進而希望能夠選擇延續佛法學習與結合工作內容的職場環境,以能逐漸改善與調 整自己的生命品質,因此是以奉獻的態度面對工作職場,因為對自己的生命意義 與目標非常清楚,不想浪費時間與寶貴的身體在無意義的事物上,認為這一生就 是要多努力付出與多學習,將長時間待在學校,視為有價值的付出,幫助別人也 是在饒益自己的生命,自利利他,所以工作與生活完全結合在一起,將工作視為 自己生命的一部份。

而這如同 Elkins 等人 (1988)發現高靈性特質的人深信生命使命,基於某種 天職或使命感,成為個人行動的至高動機,並且相信生命的價值在於:活著是為 了某種重要的原因,此原因乃是超越一般物質性的需求。因此追尋生命意義與生 命高遠宗旨,以及在教學崗位上盡心盡力付出,透過正向思考,學習轉化與昇華 生命困境,在職場環境中觀察內心,檢查起心動念、回歸內在,突破舊有的生命 狀態以讓生命品質更好。

二、落實簡樸生活、低物欲

許多研究皆顯示,幼兒教師的薪資福利極為不合理,造成教師生活上很大的 壓力(Fiene , 1997;楊筱雲、蘇建文,1994;柯華威,1995;張美雲,1998;江 麗莉、鍾梅菁,1997;孫立葳,2000;陳佩汝,2002;陳國泰,2003),所得薪 資與付出不成比例,無法得到合理的報酬。Pucel 與 Persico(1987)研究發現老 師離開工作崗位的原因跟工作被剝削、工時長與薪資低有關,不合理的薪資福利 導致教保人員感受不到園所的關懷,產生工作倦怠萌生退意。目前臺灣幼兒園從 業人員除了公立國小附設幼兒園享有教師待遇與福利外,多數私立園所大多是超 工時、低薪資、工作壓力與負荷大的職場環境。

其中在薪資報酬與福利方面,三所幼兒園的福利薪資也是屬於偏低,乃至於 物價連年上漲,讓受訪者直言明顯感受到薪資壓力,如果有經濟上的壓力就會提 出調薪的需求。由於受訪者選擇此一職場環境,多是為了追尋生命意義與目標,

想要轉化與調整內心,不被外在環境的負面力量所干擾與影響,因此重視靈性勝 於物質需求,對物質需求較低,而能正向落實儉樸生活、克制物慾,加上基金會 成員間的物質分享讓受訪者尚可接受目前的薪資,甚至是反省檢討自己的金錢規 劃與運用不妥適。

雖然三所私立幼兒園的薪資不高,但在田野蹲點期間,研究者觀察到園內老

師周一到週六的午餐與晚餐都由基金會免費提供有機餐飲,同時每個月都有禮 卷,住宿員工宿舍也是免費,同時基金會有彈性薪資制度,若老師有醫療需求、

成立家庭或是任何突發狀況,皆是可以提出調高薪資的需求,亦即幼兒園提供的 薪資不高,但教保服務人員享有的福利與待遇並不差。而目前臺灣薪資所得倒退 回十六年前的水準,青年人普遍領 22K 薪水的情況下,在此種大環境中,受訪 者認為自己享有的福利待遇比起一般受薪階級並不屬於低薪。

三、內在寧靜安穩,教學工作不斷進步成長

在課程設計、教學資源、教學技巧與方法、學生學習、學生行為、應付孩子 的需要等方面,教保服務人員都會感受到諸多壓力,尤其是無法按照自己的理想 去進行教學,易使得教師感到不被尊重,不被信任及失控感(孫立葳,2000;陳 國泰,2003)。加上幼兒人格培養都在此階段蘊孕而成,要顧及幼兒在遊戲中快 樂的學習,就得苦心思索及搜尋課程與教學設計。同時研究也指出教師的壓力及 困擾,有一部分來自於課程教學與家長要求壓力(李青松、陳若琳,1999)。然 而受訪者指出若能回歸到自己內在,清楚知道自己應如何思維、用何種想法與觀 點去面對教學現場,包括透過基金會的文教課程研習,了解基金會的教育理念、

建立教育觀點與想法,融合在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中,進而不斷反省與檢視自己 的教育理念,也即是 Milliman, Czaplewski 與 Ferguson(2003)認為在組織層次 可以一致的個人與組織價值觀來進行衡量。

加上老師跟家長都是因為學習《廣論》後,追求生命意義與靈性提升而進入 幼兒園的學習環境,受訪者體認到若是內心不斷成長進步,就不會注重外在表象 上的成就與績效,而是幫助老師觀察內心,清楚知道工作表現是為了自己的生 命,而非為了主管或家長的肯定與讚賞。如同 Milliman et al.(2003)認為當個 體生命與組織價值具有一致性時,員工不僅會成為好的企業公民,還會尋求一個 更高的道德規範或是正直的觀念。因此當老師對組織產生認同與歸屬感時,將提 升更大的工作效能,除了透過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不斷反省與檢視自己的教育理 念,培養老師的能力外,也讓老師認知到自己的生命品質可以更加提升。

貳、團隊成員正向互動之重要性

一、增強團隊互動與討論的連結感

學者 Ashmos & Duchon(2000)與 Harrington, Preziosi & Gooden(2001)曾 提出,個人在職場中發展內在生活,自工作中經驗並發現意義,並與工作社群產 生連結感,便是職場靈性。而三所幼兒園透過園內老師共同研討廣論等經典,一 天當中至少有一個時段可以學習佛法經典,有集體學習與靈性提升的機會,每天

都有機會分享彼此的想法、相互學習優點、欣賞彼此的付出,並能夠檢視與觀察 自己的內心,提醒自己維持良善言行、約束負向言行。

二、正向思維團隊人際互動

諸多研究皆指出幼兒園中人際關係互動,是幼兒園教師與教保服務人員的主 要困擾,包括上級的行事及領導風格是形成工作壓力的來源(葉龍源,1998)、

與幼稚園理念不合及與上司無法達成共識(郭碧唫,1995),而在與同事互動方 面,年輕、資淺的教保服務人員因獨自帶班及自行摸索的壓力,若資深教師不能 給予支持協助其職業倦怠較高,同時因為採取輪流搭班,若一同帶班的兩位教師 理念不同、相處不和諧所帶給彼此的挫折與壓力也會讓人無法承受(劉妙真,

2004)。而此種與主管或同事互動上的不和諧或是挫敗,在三所幼兒園中雖然也 會發生甚至造成人事紛爭,但是重要的是關注自己在職場中有否讓自己的靈性更 加提升與成長,盡量不讓自己捲入人事紛爭中,不去在意這些紛擾。同時受訪老 師都認為工作職場中重視靈性氛圍時,對整體人事互動上的幫助包括:同事間更 能夠相互待人著想、彼此打氣與相互成長、盡量去看同事的優點,比較能夠避免 掉摩擦後的誤會與誤解,用更正向的方式來因應同事間的互動;即使有競爭與比 較,仍會以佛法來轉化與調整自己的心,透過正向思考,化解掉負向競爭比較心 態,讓整體團隊成員互動氣氛更加良好。因為不管是帶給自己順境或是逆境苦受 的同事,都是在幫助自己學習,從而促進彼此間的正向連結。

同時多數老師對於人際互動上的困擾都會回歸省思自身,磨掉以自己好惡作 為標準的判斷準則,若是雙方互動關係與品質不好,應該是自己要多鍛鍊心智與 找出更多不同的方法來與同事互動得更好,而非將矛頭指向對方。因此受訪者多 數認為只有當自己靈性有所進步成長時,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在處理人際關係互 動上的情緒,同事也不用花時間照顧關懷自己的情緒,如此對自己、同事、幼兒 都會有所幫助。並會期許自己內心層面的穩定性更好,以能帶給別人溫暖和煦的 感受,進而讓週遭的環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