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綜合討論

一、 靜思語教學後,對學生環境知識的表現無明顯提升

(一)、學生喜歡整個靜思語的教學方式,且有 88%的學生滿意自己的上課 表現,有 65%以上的學生認為自己的環境知識有進步。實施靜思語教學教學方 案後,環境知識的表現雖未達顯著差異,但是可以提升學生的信心,對自己的表

103

現更滿意,與葉鶯(2009)和曾錫閩(2011)的研究結果相符,顯示靜思語教學 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改善上課的學習態度。

(二)、環境知識方面,發現學生因為滿意自己的表現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

所以雖然目前的環境知識沒有明顯的進步,但並沒有降低學生環境知識的表現,

而且因為透過靜思語讓學生感受到要珍惜有限的地球物資,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 性及萬物皆平等的慈悲心,這份愛護環境的心,有助於改變學生對地球環境的態 度、提升學生對環境的關注,並能主動搜尋求教,其環境知識當可提升。

小結: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對環境知識的攝取是有幫助的。而要達到環境 知識學習真正的成效,透過調查、訪問、動手操作、動腦去想等主動學習的方式,

其實能教學更具成效(引自美國俄亥俄州環境教育委員會環境教育的原則,

1996)。但本次教學方案的主軸是靜思語,在教學設計中融入相關的環境議題,

在時間的運用上,除了不夠充裕,且在十四次教學中,訪問課程只佔兩次,分組 報告只進行一次,主動學習成份較少造成環境的知識未能明顯上升,唯環境態度 卻明顯改善,值得重視。

二、 靜思語教學後,對學生環境態度的表現有改進

(一)、環境態度量表有三個面向,包括環境價值觀及責任與角色、環境敏 感度和環境信念都有進步,而環境敏感度更達到顯著差異。並且,在本研究中發 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有關環境被破壞或汙染的課程會顯得積極關注,並會 針對相關問題的後續發展提出疑問及見解。所以,研究者以為,靜思語教學的上 課方式,可以改善學生對環境的態度,學生會主動積極的關心周遭的環境。與宋 宗明(2004)、除永能(2006)、溫安榮(2007)、許志昌(2008)和曾錫閩(2011)

研究的結果一致,顯示靜思語教學能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環境態度。

104

(二)、課程設計多元,包含體驗活動、影片欣賞、戶外參訪、闖關活動及 分組報告,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而分組競賽讓學生培養團隊的精神,也經由相 互討論、合作學習,更深入課程的內容。所以,靜思語教學的上課方式,讓學生 感覺學習的氣氛溫馨愉快上課的態度也變得更好。與陳蓓燕(2007)、呂禎娟

(2009)、廖美菁(2010)和曾錫閩(2011)研究的結果一致,顯示靜思語教學 可以提升學生對環境議題的興趣,所以在環境態度量表的環境敏感度有顯著差 異。

小結:研究者以為,以靜思語教學的方式融入環境教育的議題,環境知識的 成效雖無法立竿見影,但學生對環境的態度有明顯改善,且學生對環境知識也確 實有提升,所以就推廣環境教育而言,靜思語教學是一種可行的教學方式。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