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壹、 研究背景

我國勞工董事的制度源於 2000 年 7 月 19 日修正公布,2001 年 5 月 1 日開始施行的「國營事業管理法」第 35 條第 2 項,規定國營事業中代表政 府股份的董事或理事應有工會推派之代表,此類勞工董事或理事比例且不 得低於五分之一席次,勞工董事條款的增訂實可謂台灣產業民主的一大突 破。

2015 年 3 月,有部分立法委員提案 ,「上市櫃公司應設置勞工董事:

增訂證券交易法第 14 條之 7」,以保障勞工權益,落實分配正義。各工會 及社團亦組成台灣工會大聯盟,希冀透過工會組織與勞工集體力量的串 連,致力推動一系列有利於公司治理透明化、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的制度性 革新,而聯盟成立後即首先宣示將以推動上市公司勞工董事制度之證券交 易修法作為首波推動目標。

2016 年 3 月,立法院財委會將審查證交法第 14 條之 7 修正案,要求 增訂「勞工董事」。金管會於 2015 年 6 月調查證交所與櫃買中心 1531 家上 市櫃公司設置勞工董事之意見,其中高達 76%公司反對設置勞工董事,認 為勞工董事僅具形式意義,實質效果有限,且恐造成經營困擾;此外,我 國上市櫃設有工會,占全體上市櫃 12.2%,在工會未普及之下,若由全體 員工直選勞工董事代表,在實務辦理上較為複雜,且勞工如何推派或選舉 具有公平性、代表性之董事,及相關紛爭處理機制都需要多加考量。

貳、 研究動機與目的

我國於民國 2001 年首度引進勞工董事制度,儘管勞工董事制度率先於 國營事業中實施,但仍為我國產業民主之一大進步,在我國,勞工董事制 度已實施將近 16 個年頭,除了國營事業有勞工董事制度外,少數的民營企 業在工會的努力下亦有此制度的存在。在 2016 年立法院審查證交法第 14 條之 7 修正案,要求增訂「勞工董事」法案,引發研究動機。

究竟我國實施將近十六年的勞工董事制度實施的情況如何?加上近年來 社會快速變遷、新的工作模式、新的工作職場、新的資訊傳遞方式導致貪 腐與經營失敗案件時有所聞,長期勞資資訊不對稱、不透明的公司治理機 制,造成勞資不信任與衝突,勞工董事的加入是否能加強公司治理,改善

2

勞資關係?近年來勞動意識提高,勞工開始關注自身勞動權益,並且積極投 入勞動參與,而企業為了增加企業形象,亦開始重視企業社會責任,讓企 業不僅只對股東負責,更應對利害關係人包括員工權益、社區參與、生態 環境等有所貢獻,於上市公司設置勞工董事的展望是否為我國勞資雙方期 待?

因此,期望透過本研究了解我國勞工董事制度運作現況及其對勞資關 係與勞動權益之影響,研究問題分為以下幾項:

一、我國勞工董事制度實施現況

二、我國勞工董事制度對勞資關係的影響

三、我國勞工董事制度對勞動條件與勞動權益的影響 四、對勞工董事制度普遍實施於上市公司之看法

希望透過文獻蒐集與深入訪談,分析我國勞工董事對勞動權益貢獻、

勞工董事面臨的衝突困境、勞工董事制度與勞資關係的影響等,最後對勞 工董事制度的檢討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運用「文獻分析法」及「深度訪談法」來探討勞工董事制度理 論與實施經驗之研究。

壹、 文獻分析法

文獻分析是指根據研究目的,透過文獻蒐集、分析與研究來提取所需 資料之方法,並對文現做客觀且有系統的描述的一種研究方法。文獻分析 可以幫助研究者釐清研究背景事實、理論的發展架構,而全面地、正確地 了解掌握本研究之研究問題。

本研究主要蒐集國內外有關勞工董事制度的理論與實務經驗資料,蒐 集和本研究相關之專書、期刊論文、博碩士論文、會議文集、網路資訊等 資料,首先蒐集勞工董事制度的起源,了解勞工董事制度的理論基礎與意 義,藉由勞工董事制度起源之背景了解勞工董事應具備何種功能;另外,

蒐集德國、美國兩種不同勞工董事、公司治理制度之先進國家相關經驗,

了解勞工董事制度的現況與影響。本研究分別分析「勞工董事制度之理論 建構」及「國內外實施勞工董事制度之經驗」,以期在此基礎上探討勞工董 事制度之研究。

3

貳、 深度訪談法

深度訪談法是由面談者使用非結構性、直接的方式與受訪者接觸,是 一種單獨的、個人的互動方式,用來發覺受訪者基本的動機、信念、態度 等。在深度訪談的過程中,訪談者應儘可能使用最少的提示和引導問題,

鼓勵受訪者在一個沒有限制的環境裡,針對訪談主題儘可能談論自己的意 見。

為何要利用深度訪談法來獲取資訊,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五、國內對於勞工董事制度之文獻探討甚少,希望藉由對企業與勞工董事 之深度訪談,了解我國實施勞工董事制度之經驗與待檢討之處。

六、透過訪談可了解我國勞工董事制度的實務經驗,了解勞工董事、工會 及勞工對勞工董事制度運作的看法與意見。

本研究將根據文獻探討蒐集之資料,擬定訪談大綱,藉由深度訪談了 解我國勞工董事制度之經驗與意見,最後進行分析與建議。透過勞工的角 度,了解其對勞工董事之期待與感想,並且訪談勞工董事,了解其擔任勞 工董事的實務經驗、面臨的困難與維護勞工權益之實例;訪談工會,可了 解工會制定勞工董事推選制度設計及推派流程等,並了解工會與勞工董事 間的關係、運作與協助。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根據本研究之目的,研究範圍國內的部份,限定在已實施勞工董事制 度之企業與勞工董事本身,國外的部份則限於德國與美國之勞工董事制 度。

本研究訪談對象為勞工董事、工會及勞工,由於資方訪談邀約困難,

並未訪談資方,因此僅蒐集勞工董事、工會及勞工之意見,無法透過資方 的意見了解勞工董事制度對企業經營決策等影響;另外,本研究僅針對三 個較具有代表性之個案公司進行訪談,其中為中油、台電及擁有公股及民 股勞工董事之台灣中小企業銀行,並未訪談我國目前實施勞工董事制度之 所有企業,因此無法完整反映我國勞工董事制度之現況。

4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安排

壹、 研究流程

一、確立研究主題與方向,並蒐集與閱讀與主題相關之相關文獻 二、決定研究主題,形成研究動機、目的、問題與範圍

三、廣泛蒐集國內外有關勞工董事制度相關文獻,並蒐集國內個案公司 之背景資料

四、根據相關文獻編制本研究之訪談大綱

五、與個案公司之勞工董事、工會、勞工進行訪談 六、依據訪談結果進行資料整理與分析,歸納研究結果 七、撰寫研究報告

圖 1-1 研究流程圖 擬定研究主題與方向

提出研究目的與問題

選定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蒐集國內外相關文獻

訪談勞 工董事

訪談 工會

訪談 勞工

資料整理與分析

提出結論與建議

5

貳、 章節安排

本研究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研究之背景與目的、研究方 法、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流程安排。

第二章說明勞工董事制度概論與影響,概述勞工董事制度的起源的核 心概念,進而說明勞工董事的意義,藉由勞工董事的勞工參與概念,及其 在公司治理的地位,說明勞工董事的角色與功能,最後說明勞工董事制度 對勞資關係和勞工權益之影響。

第三章說明德國、美國以及我國的勞工董事制度與影響,首先介紹實 施勞工董事制度最具代表性的德國,了解德國的勞工董監事制度規範及影 響,再介紹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美國的勞工董事制度,了解其透過工會爭 取的勞工董事及其影響,最後說明我國的勞工董事制度,整理我國勞工董 事制度的發展沿革、運作實況及未來政策動向,並整理相關文獻,了解我 國勞工董事制度之問題與影響,藉由德國、美國及我國之經驗,比較不同 國家的勞工董事制度的背景及影響。

第四章為訪談發現與分析,透過第三章德國、美國及我國之實務經 驗,整理勞工董事制度之影響及問題,整理出訪談大綱,向我國已實施勞 工董事制度之企業進行訪談,本研究之個案公司為中油公司、台電公司及 台灣中小企業銀行,針對其勞工董事、工會及勞工進行訪談,蒐集其對勞 工董事制度的運作實況及意見,並分析訪談結果。

第五章為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綜合上述介紹及分析後,作出總結,

從文獻探討及訪談分析中對於我國勞工董事制度之現況、勞工董事制度對 勞資關係的影響、勞工董事制度對勞工權益的影響、勞工董事制度之未來 發展作出結論,並針對結論提出相關建議,希望讓勞工董事制度更完善,

更能平衡勞資關係且維護勞工權益。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