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共分五節:分別就研究背景和動機、研究目的、待答問題、名詞釋義、

研究範圍和限制分節敘述。

第一節 研究背景和動機

教師的功能角色是指「經師」而言,良能角色則是指「人師」而說,「經師」

要具備豐富的學識與涵養,而「人師」則是要具備良好的人格與特質。兒童入學 後,對於其自我概念之影響的重要人物,除父母外,尚有教師與同儕(賈馥茗,

1997),教師在兒童的成長過程裡不但扮演著傳授學識的「經師」角色,更是以 人格、品德、做人處事等的「人師」角色影響著兒童諸多層面,顯現具備良好教 師人格特質的重要性。劉福鎔(1996)根據文獻探討發現,無論是學生的行為表 現、學習態度或教師所採行的教室管理方式,對學生的管理行為、管理態度、教 學效能等,均與教師的人格特質間有明顯的相關,顯見教師的人格特質既影響自 己的行為,更影響學生的表現。

特殊教育的基本精神是因材施教,注重個別化的教學。為滿足特殊教育學生 的特殊需要,需在課程與教材上講求特殊的設計,並注重啟發思考的教學方法與 策略,甚至需要具備特定的人格特質(林寶貴,1997)。鄭媛文(2005)也指出 一位稱職的資源班教師除了需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能與教學效能外,更需擁有正向 的人格特質。

吳瑞侯(2001)訪談台北縣十四位辦理過國小特教教師甄選的學校教評會委 員,以及十二位參加過國小特教教師甄選的特教班教師,訪談結果為教評會委員 與特教班教師對於特教教師甄選方式的看法相當一致,認為特教教師甄選應該要 口試與試教同時實施,才能較為全面的瞭解到應試的特教教師之人格特質、特教 理念、專業素養以及其特教教學能力,由此可見特教教師的人格特質在甄選過程 中受到相當的重視。對於教育界而言,甄選錄用適任的教師,不但有助於學校的 本位發展,亦能發揮教師專業自主的能力,而在人力運用方面,若能適才適性適 用,並針對發展學校特色為目標,依教師不同內在需求,給予適當的教育訓練,

不但能有效提昇教育品質,降低教師的流動率,更可以促進組織的氣氛與和諧(陳 志陽、張瓊文、陳銘漢,2005)。

由上述文獻觀之,教師的人格特質不論是對學生、對教師自己本身,甚而是 對整個教育界甄選教師而言,皆佔極其重要的一席之地,此為研究動機之一。

各行各業皆有其工作上的壓力存在,更何況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業,教師肩 負著任重道遠的責任,所承受的壓力應不在話下。特殊教育是一門極具專業的領 域,從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師們常需要面對行政、鑑定、教學與諮詢溝通等各項 工作壓力,研究指出特殊教育教師的工作壓力,比一般教師有較高的情緒疲憊及 較低的成就感(Beck & Gargiulo, 1983;Murphy, 1986)。Weiskopf(1980)認為 特殊教育教師扮演著多重的角色,比普通班的教師感到更多的工作壓力和倦怠(引 自詹美春,2002)。研究者擔任資源班教師六年生涯中,曾創設三個資源班,從 無到有的創班過程含括班級空間規劃、選購所需物品、篩選學生、課程設計、編 擬教材…等,過程中無不感到重大壓力。在從事教學的六年裡,也經驗到資源班 教師在學校的生活中所需面臨既多且雜的「人」、「事」、「物」,例如,校內 要面對的「人」有各種障礙類別的學生、級任導師、科任教師、學校行政人員,

校外的則有家長、專業團隊的各種治療師、特教課、其他相關專業人員…等;面 臨的「事」有各項會議、教學、課程與教材準備、鑑定與篩選、接受評鑑…等;

接觸的「物」則有資源班的空間佈置物品、設備、教具…等,諸如此類的「人」、

「事」、「物」亦無一不是研究者所感到壓力之來源。廖光榮(2001)指出在資 源班已是目前特殊教育的主流,且資源班教師必須扮演多元角色的情形下,資源 班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是值得探討的。李榮妹(2003)認為資源班教師因 處於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整合的角色中,明顯的擔負更多來源的工作壓力,加上 特殊教育環境的改變,如身心障礙鑑定更為普及,特殊需求學生之服務量變多、

融合班的推動、為因應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後的課程改變和教材多樣化,以落實 適性教育和補救教學所造成的新挑戰等等,都加重資源班教師的工作負荷,因而 成為資源班教師的工作壓力。張美華、簡瑞良(2006)發現諸多的研究文獻中指 出教師壓力問題不僅影響到教師本身的健康,也會影響到他們教學的效能與學生 的人格發展、心理情緒及學習表現。因此,教師壓力的問題是一項很值得關注的 課題,此乃研究動機之二。

花蓮縣位處台灣教育資源缺乏的東部地區,又因地形狹長之故,目前仍有許 多學校無法設立資源班,在這樣先天不足的地形環境限制與後天教育資源缺乏的 條件之下,每位資源班教師仍需身兼心評教師,為疑似身心障礙學生進行篩選與 鑑定,然而全台灣大部分縣市在疑似鑑定方面則是由心評小組教師來進行,因此 在疑似身心障礙學生篩選與鑑定上是否也成為本縣資源班教師的一項工作負荷壓 力,乃成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研究者從事特殊教育工作的年資尚淺,為了增進自己的教學專業與降低工作 壓力,時常請益特教工作的諸多前輩、同儕、伙伴們,彼此分享教學現場工作的 甘苦談。在分享過程中,觀察到有些自己視為是壓力的事,對其它特教教師而言 卻恰好相反;另外有些特教教師會因為苦於尋求教學策略不著,且學生行為問題 嚴重而難以處理時,而認為自己不適合特教教師這個角色,因此時常影響自己教 學的情緒,視工作為苦差事;但有一些特教教師雖然感覺到工作上的壓力,卻將

每天工作所遇到的困難視為一項挑戰,樂於教學工作。研究者也觀察到,將工作 視為苦差事的特教教師,大多有著自我要求高、易緊張的人格特質;而能面對與 挑戰每天工作的特教教師,卻是有著精力充沛、熱情明朗的特質。許多研究指出 教師的人格特質關係著學生的學習、班級經營效能、教學效能(陳志陽等人,2005;

黃淑寬,2005;劉宗明,2006),也攸關著自身面對諸多教學工作時的滿意度(許 原嘉,2002)及所感受到壓力的程度。黃鈴雅(2005)以五大人格特質向度,針 對桃園縣國小資源班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的研究顯示,若越具正面人格特 質,則感受工作壓力的程度就會相對的降低,並認為在面對學校生活中各種教學 工作壓力時,教師能擁有優良的人格特質來因應環境的變化是很重要的。花蓮縣 不同人格特質的國中小資源班教師會如何面對每天繁重且忙碌的特教工作壓力,

乃形成了本研究的第四個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花蓮縣國中小資源班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之關係,以供 國中小資源班教師、教育行政機構及師資培育機構及未來研究之參考。基於以上 研究動機,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如下:

一、 瞭解花蓮縣國中小資源班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現況。

二、 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花蓮縣國中小資源班教師在人格特質、工作壓力上之差 異情形。

三、 瞭解花蓮縣國中小資源班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兩者間之相關情形。

四、 瞭解花蓮縣國中小資源班教師人格特質之集群類型與其在不同背景變項、人 格特質、工作壓力之差異情形。

五、 瞭解花蓮縣國中小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之集群類型與其在不同背景變項、人 格特質、工作壓力之差異情形。

六、 瞭解花蓮縣國中小資源班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之集群類型與其在不同背 景變項、人格特質、工作壓力之差異情形。

第三節 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提出下列各項具體待答問題:

一、花蓮縣國中小資源班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現況。

1-1 花蓮縣國中小資源班教師人格特質之現況為何?

1-2 花蓮縣國中小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之現況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花蓮縣國中小資源班教師在人格特質、工作壓力上之差異情形。

2-1 不同背景變項的資源班教師在不同人格特質上是否有差異?

2-2 不同背景變項的資源班教師在不同工作壓力上是否有差異?

三、花蓮縣國中小資源班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兩者間之相關情形。

3-1 花蓮縣國中小資源班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之間的相關為何?

四、花蓮縣國中小資源班教師人格特質之集群類型與其在不同背景變項、人格特 質、工作壓力之差異情形。

4-1 花蓮縣國中小資源班教師其人格特質集群類型為何?

4-2 不同人格特質集群類型的資源班教師在不同背景變項上是否有差異?

4-3 不同人格特質集群類型的資源班教師在不同人格特質上是否有差異?

4-4 不同人格特質集群類型的資源班教師在不同工作壓力上是否有差異?

五、花蓮縣國中小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之集群類型與其在不同背景變項、人格特 質、工作壓力之差異情形。

5-1 花蓮縣國中小資源班教師其工作壓力集群類型為何?

5-2 不同工作壓力集群類型的資源班教師在不同背景變項上是否有差異?

5-3 不同工作壓力集群類型的資源班教師在不同人格特質上是否有差異?

5-3 不同工作壓力集群類型的資源班教師在不同人格特質上是否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