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金大中政府底下的政商關係

第一節 總統與國會的關係

本章將重點放在政府對財閥結構改革與外部合併重整的措施上,以及財閥 和具有資金往來的銀行的關係。以往韓國的金融體系被稱之為具有壓抑性格的

「官治金融」,受政府之命提供企業低利貸款。1980 年代因為民營化與自由化 的緣故金融機構除了繼續提供政策貸款以外,對企業的監督機制並不健全。25 直到金融危機發生之後許多財閥破產需要援助,同樣受到政府重整的金融機構 在政府的監督下以「倫敦模式」(London Approach)進行銀行主導的企業復甦 計畫。銀行獨立性的提升促成了兩者之間關係的質變。政府難以再藉由干預金 融體系的運作來提供企業援助,反而後來是金融機構對企業的監督權提升,使 得財閥必須考慮營運透明化和獲利能力。

文章的第一節吾人先交代金大中與國會之間的互動關係。第二節開始討論 金大中的「5+3」原則,以及政府提高了對金融機構的監管機制,切斷後者和 財閥之間不良的關係。第三節則討論政府對非五大財閥以外的企業集團的重整 計畫以及成效。 第四節結論將指出金大中底下的政商關係出現了什麼樣不同以 往的變化。

第一節 總統與國會的關係

一、「JDP」聯盟的形成與執政過半

延續第三章的國會內部情況,由自民黨改名的「新韓國黨」,金泳三出任黨

25 金泳三政府由於自由化之故,對金融機構的監督十分鬆散。特別是第二金融圈的部份,1994 年之後准許設立的總金社,其中有三家在核准設立時即已破產(Haggard 2000:37)。而銀行的 貸款對象長期以來就是財閥,在核貸的方式主要是相互債務保證。非銀行金融機構也大多為財 閥用以支援旗下子企業,特別是獲利不佳的企業。金融機構對企業營運的信用評價是在改革之 後才逐漸上軌道。

總裁,在國會當中得到過半的席次。 其餘三大在野黨基於不合作難以問鼎總統

京畿道與江原道。(倪炎元,1995:266-268)

27金大中所帶領的國民會議在1999 年 7 月 23 日宣佈將聯合各界專家、菁英人士創建一個全國 性的改革政黨。希望能夠將支持領域擴散到湖南與首都圈以外的地方。基本成員是原本國民會

泌領導自民聯與金大中分道揚鑣,兩者的合作關係破裂,結束了兩年又三個月

自由民主聯盟(United Liberal Democrats) 5 12

民國黨(National Party) 1 1

撓,金大中使用了議員租賃的方式,讓自身的黨員加入自民聯以達成交涉團體 的人數限制。民主黨因此又能和自民聯合作,推動金大中的「強政府、強執政 黨」。不過,兩黨的合作再度因為提名地方候選人以及兩黨的資源、制度、責任 不清的關係日生齷齪。地方選舉平平讓大國黨坐收漁翁之利。292001 年 9 月,

自民聯在不理會民主黨的警告,附和了大國黨提議解除統一部長官的職務。在 統一部長官解職案生效之後,自民聯租賃的4 位民主黨議員立刻退出,自民聯 籍的部長也宣佈辭職。兩黨的合作關係宣告破裂。自民聯也喪失了組成交涉團 體的資格。

三、以結盟為主的府會關係

金大中的五年任期內為了重整國內經濟不振的頹勢,極為需要國會的力量 推行許多經濟改革措施。金大中任內初期首先面臨到的是第十五屆國會選舉結 果所造成的朝小野大的局面,所幸由於經濟危機的壓力順利通過相關改革法 案。不過接下來為了避免跛腳,執政黨除了利用吸收其他議員的方式增加國會 議席,也與自民聯維持長期合作。儘可能縮短朝野僵局的時間。總統任期後半 的下一波國會選舉,選民對新千年民主黨並不支持。金大中只好採租賃議員的 方式邀請自民聯進行第三次合作。 在五年之內, 金大中主導的兩段合作時間 總共是2 年又 11 個月。國會選舉而產生的兩次跛腳期,讓金大中所領導的國民 會議與新千年民主黨面臨到席次上佔優勢的大家國黨的杯葛,變得十分辛苦。

57

29 在 6 月 13 日的地方選舉當中大國家黨獲得 16 個全國廣域自治團體當中的 11 個。接下來的 國會補選當中大國家黨獲得 11 個席位。大國家黨藉此推出了本黨籍的國會議長,掌握了國會 主導權。(鄭繼永,200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