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美感教育與教學藝術

在 1960 年代後,基於美國對教育的改革將每一門學科學習內容結構化,也深刻影 響藝術教育領域的變革,朝向立基在學科本位的美術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簡稱 D.B.A.E.)轉變發展,美術教育的課程方面重點就包含藝術創作(Art Making 或 Art Studio)、美學(Aesthetics)、藝術評論(Art Criticism)及藝術史(Art History)四大項目,而美感教育就被認為已被涵蓋在之下進行。然而,藝術教育學者 K. Freedman 和王世樵(2003)則指出,近代美術教育觀念開始轉向朝視覺文化方向邁 進,其實是對 D.B.A.E.菁英及形式主義的反思,其認為 DBAE 陷入現代主義的形式化 泥沼,同時舉出在藝術教育已轉向視覺文化的教育趨勢。但即使當代藝術教育開始以具 多元性的視覺文化為教育改革耕耘重點,強調回歸創意與想像力的藝術本質與人文精神

(Freedman&王士樵,2003),仍不見美感教育之議題在藝術教育當中凸顯,也因此,

在近幾十年來,學者專家再度有感於美感教育的重要性,開始有學者專家主張藝術教育 並不等於美感教育,美感教育應該被獨自彰顯其重要性。漢寶德(2004)指出,我國教 育多年把美育等同於藝術教育,師資培育只重在藝術教師培育,一般中小教師大多沒有 受過美育訓練,即使美術的教學也都注重在作品創作,課程沒有美感的培養,由於錯誤 認知,我國國民教育實際等於沒有美感教育,導致目前國民的美感覺察能力低落。蔣勳

(2006)表示,美育推行工作如此艱難,是因為教育長期把美育視作是讓孩子去記憶許 多音樂、美術、文學等知識,把「美」變成為一種可以考試的知識學科。再者,漢寶德

(2007)指出,由於時代演變趨勢下,不同於早期藝術是為美而存在,後現代藝術則排 除善和美的精神與形式追求,轉向顛覆與解構過去的價值思維,也因此藝術不再等同於 美。同樣地,蘇雅慧(2008)亦認為,因為時代演進藝術的關注重點也不同,如在早期 十八、十九世紀藝術是為「美」而「美」的年代,藝術家在創作藝術作品的技巧與觀點 都講求與「美」合而為一,但以後現代藝術關注的領域朝向哲學思想與現象批判的趨勢,

藝術和美可以分離,藝術轉向強調表達觀點,不再以美感的呈現為重點,所以現當代藝 術所關注議題及呈現方式並不限於美的展現,且以另一面來看,依美的涵容特性來說,

25

美也不限於藝術領域。教育部(2013:20)即指出美感教育應大於藝術教育之範疇,與 藝術教育之關係存在一種大與小的同心圓動態觀念,如下圖。

資料來源:引自教育部(2013:20)。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

臺北市:教育部。

然而美感教育如何不同於「藝術教育」?不同於「鑑賞教育」?美國當代教育哲學 家 M. Greene(2001)指出,「美感」意旨在哲學上一個領域,一個關注在察覺或洞察

(perception)、感覺或知覺(sensation)、想像力,以及與如何認知、理解、還有感覺 這世界相關聯。藝術教育學者

E. W. Eisner(2002a)也強調:

「雖然藝術功能作為典範,透過它美感經驗能夠安在其中,美感經驗並不侷限在我 們所指稱的藝術…美感經驗,是潛在個體與世界的任何相遇。藝術教育其中一個非 常重要的目標是去幫助學生,認識到事實和去獲取一種去架構實際上的這個世界任 何面向美感的能力。」(E. W. Eisner, 2002a: 231)

生活經驗 生活經驗

生活經驗 生活經驗

美感教育

(生活/各學科/各領域/空白課等)

藝術教育

般/專業)

圖 2-1 美感教育與藝術教育的關係

26

藝術教育學者 K. Heid(2005)也表示,擁有美感經驗,就是人擁有深刻的感知與 覺察。蘇雅慧(2008)進一步表示,相較於藝術教育重視對客觀知識的認識,主體人的 感受是附加而來的結果,而美感教育強調的是生命主體對於經驗對象物所引發的感動。

明顯可見,不同於藝術教育與鑑賞對於藝術創作與藝術知識的關注,美感教育應當回到 以主體出發對世界的認知與覺察,以及主體經驗美好事物時的內在牽引。陳木金(1999:

37)指出:「美感教育尌是使受教者易於獲得美感經驗,而且能時常沐浴於美的感受之 中的一種教育活動。」而楊忠斌(2009)認為,豐富的美感經驗不只能培養人的敏的知 覺與認識能力,更能提升人的情感生活與生命品質,教化出謙卑的人性而能與自然和平 相處。由此可見,美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可喻,生活當中美感經驗理應隨手可得,但是 每天都在生活的我們,在忙碌中很容易過著一天又一天的機械式生活,對於生活的無感,

美感經驗又要從何經驗與累積?而為了考試升學整日埋首書堆的莘莘學子們,在較能在 情感陶冶上作用的藝術學科又被犧牲與忽視之下,最後,大都傾向縱情於追求感官高度 刺激與慾望滿足的經驗,偏重於內在精神性感受的美感經驗,則乏善可陳。

漢寶德(2007)提出,在學校教育中,藝術是一門課,美育是另一門課,藝術專以 創作與文化的理解為主,美育則以美感的培養為主。漢寶德認為藝術與美育同等重要,

為了要凸顯美育的重要性,並非要把美感教育獨立成一門課。美感就像水一樣,可以以 任何容器來盛裝,以藝術容器來盛裝能呈現藝術之美、以數學容器來盛裝又能顯現數學 之美,而其中的關鍵就在盛裝的人-教師

。於是,有一派學者開始主張教學本身的藝術

性,認為教學就是藝術,過程中也會帶有美感經驗。華德福教育創辦人 Steiner 認為,

教師就是藝術家。無獨有偶,Dewey 亦曾言:「教學尌是一種藝術,真札的教師尌是藝 術家」(洪詠善,2005:29;陳閔翔等,2007:106)巴西教育家 P. Freire 也認為,教 師就是藝術家,教育就是在形塑協助孩子成長的藝術過程,因此「教學在本質上就是一 種美學活動」,在於教師踏入教室第一步,對學生說出:「嗨!你好嗎?」就已經開始 一種美學關係,並指出教育者若不能覺察教育本質的美學性質,將無法成為好的教育家

(Shor & Freire, 1987:118)。M. Greene(2001)認為教師必須敏感於意義創造的藝術 性,因為教學本身包括人我關係,是互為主體性的理解,追求不同的意義並感覺源源不 絕的可能性,因此,教學活動本身即是一種藝術(洪詠善,2005:29)。藝術教育學者

27

Eisner(2002b)亦指出,「教學是一門藝術」至少有四個理由:第一,在教師教學過程 中兼具優雅與技巧性的藝術性表達方式,如同創造藝術品的過程,就是具教學美感的;

第二,教師如同藝術家,在教學過程須根據活動做出及時判斷,並能選擇、掌控與組織 課程活動特質,帶領學生朝向教學目標前進;第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保持的彈性 與創新,方能體現教學藝術之美;第四,教學如同藝術創作,在過程中不斷修整作品,

教學能在師生互動中進行調整,避免僵化的教學計畫。Eisner 表示,因為上述四項理由,

當教學具有敏銳、智慧、創造性的特質,教學就是一種美感的經驗。林逢祺認為教學活 動過程就類似於一種表演藝術,表示:

教學可謂一種「表演藝術」(performing art),它一方面向「觀眾」(受教者)傳達 客觀事實(藝術的指引作用);另方面又藉由語言、姿態及表情等各種方式來激發 觀眾對事實之象徵意涵作生動的想像(藝術的邀約作用)。(林逢祺,1998b:167)

因此,林逢祺認為教學本身即是一種美育的過程,美育是一種指引、一種邀約,除 了說理分析,更要有激發想像與聯想的特質。洪詠善(2005)指出,教學依靠對於學生、

情境及材料等特質的瞭解與掌握,教師正如同藝術家透過平日觀察累積敏銳獨到的見解,

當進行創作(教學)時,能巧妙融合經驗與想像力創造啟發性、獨創性與偶然性的作品,

因此教學即藝術創作,而運用藝術的特質啟發教學過程中的美感經驗是超越一般教學模 式的學習經驗。綜合上述,教師有如藝術家,教育的美學性質不僅在日常的師生關係,

也在教學之上,教學過程有如藝術家創作的過程,教師掌握內化教學材料後,組織再現 呈現給學習者,構成學習者的學習經驗,並且激發孩子想像與創造,倘若學習者從過程 中獲得美感感受,形同得到如觀賞藝術品的心靈美感經驗。

對於教學中學習者所經歷的學習經驗,Simpson、Jackson 與 Aycock(2005)提出 清楚的分野解釋,其認為學習經驗分為五種層次:1. 麻木經驗(anesthetic experience)

2. 無美感經驗(non-aesthetic experience)3. 經驗(experience)4. 一個完整經驗(an experience)5. 美感經驗(aesthetic experience)(陳閔翔、洪仁進,2007:96-97)。Simpson 等人表示,學習經驗最高層次是美感經驗,具有完整的藝術性,能讓學習者從學習過程

28

(anesthetic experience)

毫無生氣與反應的經驗。 學生眼神呆滯或上課打 瞌睡。

第二層次 無美感經驗

(non-aesthetic experience)

機械化教學,學習者雖稍有反

(experience)

教學是片段、碎裂鬆散的,沒

experience)

經驗歷程具有「連續性」與「互

(aesthetic experience)

美妙且具創造性的藝術經

資料來源:陳閔翔、洪仁進(2007:96-97)。追尋教學的藝術:從 J.Dewey 思想衍繹 教師角色與教學的美感特質。教育研究集刊,53(1)。

Simpson 等提出在學習中所經歷的美感經驗,如 Freire(1998:105)所指出,受到 教師的激勵催化(instigated),學生在學習歷程中達到專注地投入(engagement),就 是「投契」的教育美學意義。馮朝霖(2006b:153)認為,「投契」就是投入而產生默 契,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因投入、專注而與他人、事物、自己完全融入契合的現 象,因此達到一種忘我或稱為神馳(Flow)的學習美感經驗。

29

教學的美感經驗是一個過程,在理解、主動參與、與溝通互動條件下,讓學習者體 驗情感佔據、從事判斷、並且嘗試運用不同表徵符號等創造與想像的活動(洪詠善,2005)。

洪詠善(2010:135)強調,當教學讓學習不再限於只是教科書中的文字世界,而是在

洪詠善(2010:135)強調,當教學讓學習不再限於只是教科書中的文字世界,而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