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美感素養與美感經驗

一、美感素養

有關於美感素養的意義,以下分就兩方面定義來說明,一是「美感」,一是「素養」。

(一)美感

「美感」(Aesthetics)是美學的其中一環,源自於希臘文,原與「感覺」有關。

十八世紀德國理性主義哲學家 A. Baumgarten(1714-1762),首先將感覺與認知結合起 來,並將此感覺認知等同於美的認知,提出美學(Aesthetics)一詞來稱呼研究「感性 認知」的學問(洪詠善,2005;張忠明,2007;楊忠斌,2009;蘇雅慧,2008)。Baumgarten 認為人的認識有兩部分,一是感性認識,二是理性認識,研究理性認識的理論是邏輯學,

研究感性認識的理論是美學(朱光潛,1993)。德國哲學家 F. Schiller(1759-1805)主 張人具有「美感官能」,是在感覺、悟性和意志三種官能之外的重要感官(Schiller, 1967:140-143)。藝術教育學者 K. Heid(2005)指出,根據美學(Aesthetics)的希臘

字源(aisthetika 和 aisthanesthai),意旨透過感官去感知或感覺,尤對其相對字「麻痺

的」(anesthetic),更能清楚定義「美感」:麻痺感是削弱我們的感官,美感是提升促

進我們的感官。囿於美感的抽象與個人感受性特質,我們很難用言語文字表達,但由學

12 受到對事物的這種錯覺影響,多少和事物發生同情和共鳴。」(朱光潛,1982b:463)

8 美的原理原則包括「反覆」、「漸層」、「對稱」、「均衡」、「調和」、「對比」、「比例」、「節奏」、「單純」、

「統一」。

13

朱光潛認為,「移情作用」就是把自己的情感轉移到外物上,彷彿有無生命的外物 也具有情感一樣。在中國文學創作上,尤其可見文學家對大自然的移情創作,如唐代詩 人杜甫<春望>中著名兩句詩作:「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即是把自身的情感投 射到客體-花、鳥之上;又例如晚唐詩人李商隱<無題>兩句著名詩作:「春蠶到死絲 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無生命的蠟燭因作者情感投射而滴淚等,這樣的移情創作可 說是不勝枚舉。劉文潭(2013)指出,「美的孤立」表示真正的藝術品必使我們專注於 其中,專注於事物本身,它的邊界就是框架,因為在過程當中我們的心靈把對象孤立,

讓對象顯現它本身的真相,使我們的心靈得以安歇於對象之中。於是,生氣靈動的動物 不是桌上的佳餚;氣勢磅礡的瀑布不是發電的動力;高聳參天的檜木不會是具經濟價值 的木作材料,而是只在它們的「美」裡,被我們欣賞。又如同朱光潛(2003)在《談美》

中的文章<我們對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所提,從木商、植物學家、畫家的眼光看一棵 古木,以畫家不帶功利或目的欣賞最接近美感的態度。對於「心理距離」說,劉文潭以 在大霧中航行的船隻舉例說明,蒙蔽視野的大霧本來是造成乘客驚慌與恐懼的海上氣象,

但若只關注在迷霧所產生的客觀現象-迷濛、漂浮、若隱若現、寧靜等,則成為心靈上 的審美享受,表示保持內在心理的距離有助於審美情感的出現。另一方面,劉文潭又提 及「距離矛盾」,表示藝術品之所以能感動我們,是因為我們本身內在心理已經具有某 程度待機而發的性向,在裡應外合之下,藝術品才能夠發揮其動人的力量,在此時心理 距離就又消失無形。

此外,葉朗(2014)指出,「美感」又可與審美經驗、審美感受、審美意識、審美 情感、審美愉悅等名詞相通,其認為:「美不是抽象的邏輯概念,美不是某一事物的完 美典型,美尌是『庭前柏樹子』9,當下直接感興所顯現的世界」(葉朗,2014:135)。

朱光潛也認為,美感的世界純粹是意象世界,進一步說明:

9 佛教禪意故事,探詢何為「佛」?庭前柏樹子,當下觀即是。有一個僧人問趙州禪師:「什麼是祖師西 來意?」趙州禪師看著堂前青翠茂盛的柏樹,說:「庭前柏樹子。」這個僧人一聽,就質問說:「請和尚 不要拿外境來示人。」趙州禪師說:「我從不以外境示人。」學僧不放心,又再問了一次:「什麼是祖師 西來意?」趙州禪師肯定地說:「庭前柏樹子。」

14

「在觀賞的一霎那中,觀賞者只被一個完整而單純的意象佔住,微塵對於他便是大 千;他忘記時光的飛飿,霎那對於他便是終古」(朱光潛,1982a:17)。

藝術學者謝東山(2011:174)亦認為:「審美直覺的對象並不是『物』(object)

資料來源:葉朗(2014:11)。美學原理。臺北市:信實文化。

<研究者自行整理製表>

(二)素養的定義

Bloome(1989:1,7-9)指出,在早期「素養」(literacy)就是指基本的讀寫能力,

尤其在 1980 年代以前,素養被簡單定義為對文本的編碼(encoding)和解碼(decoding),

閱讀即是對文本進行解碼,書寫即是編碼,然而經過多年來學者專家的研究與討論,對 素養的定義開始增加不同層面的詮釋,融合社會、文化、生活活動與經驗、語言與溝通 的過程。而目前在臺灣對於「素養」的操作型定義及名詞的使用仍有不同的用法與解釋,

「素養」一詞的英文則有 literacy 及 competency 等不同稱呼(方德隆,2013:20)。「素

15

養」指稱為”literacy”,泛指對某些事物的「讀寫」或「視讀」能力;另一指稱為”competency”,

意即「包含知識、技能、態度」的綜合能力。蔡清田(2011b:43,60-67)即認為,素 養是個體為了發展成為一個健全的個體,必須因應未來混沌複雜之生活情境需求所不可 欠缺的知識、能力與態度,因此素養是「知能」再加上態度情意等價值判斷,內涵包括 知識、能力與態度等多層面統整之整體。素養是個體長期為因應生活情境需求所累積的 條件,包括了認知、技能及情意三方面,而素養是個體與外界互動的過程,具有程度差 異性以及社會與時代意義的脈絡(林玉滿,2013:7)。而近年來,現代公民於各領域 之素養養成即是教育著力重點,教育部(2014:3)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總綱」就明示,「核心素養10」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 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 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因此「素養」無論翻譯為何 者,都不離詮釋為個體在某種專業領域的知識、技能、態度或品味,學習與生活結合之 個人修養。

總和上述,美感素養除了在狹義面指在藝術領域的知識與能力,更是泛指主體在生 活中對於整體美的感受與態度,並能將其轉化應用於生活中的能力。而近年來多位專家 學者也為美感素養提出定義,如表 2-2。

10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核心素養,強調培養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分為三大面向: 「自主行動」、

「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三大面向再細分為九大項目:「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 題」、「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教育部,2014:3)。

16

表 2-2 美感素養之定義

學者 美感素養之定義 J. Clinard &

L. Foster(1998)

使個體能夠參與辨識反省藝術經驗的技術、知識及心智習慣。

Parsons(1990) 美感素養為個體與美感事物的互動,是個體據以合理的了解藝術的 條件或能力。

17

在「審美包圍」之中。而總和上述 Parsons(1990)、潘惠雯(2005)、鄒方淇(2007)、

羅美蘭(2009)、李鴻生(2012)、馮朝霖(2013)、林玉滿(2013)之美感素養定義 與闡述中可看出,談及美感素養的養成,必先從主體與客體互動所獲得之美感經驗深入 探究,對於美感素養內涵探究,應著力於個體與美感事物之間的互動,因此美感素養之 核心就是美感經驗。

二、美感經驗

陳瓊花(2012:155)以藝術欣賞的面向綜合各學說指出,審美在於觀賞者要能把 握形象的直覺,擺脫外在因素影響,使欣賞的物象純然孤立,並保持適當的心理距離,

以達感情移入、物我合一的境地。就上述而言,美感產生在主體(人)去經驗客體(人、

物、現象)的意象經驗,更趨向於體驗與經驗的性質,許多學者專家亦從「美感經驗」

(aesthetic experience )的角度提出美感論述。

德國哲學家 H. Gadamer(1900-2002)提出經驗的概念,指出經驗是動態與持續的 過程,美感經驗強調的「經驗」,在於其不確定性、神秘、生命力與新奇(洪詠善,2005:

30)。楊忠斌(2009)指出,「美感經驗」與美、藝術、感覺、認知等範疇有關,它代 表一種獨特、具有魅力的經驗,其形式不只依於主體的能力,也依於客體具有一定的特 性,是一種主客互動的活動。蘇雅慧(2008)指出,美感經驗的產生必有足以讓主體產 生美感的對象存在,而主體對於這個對象若產生美感,則表示主體經驗及感受了這個對 象,而這個在知覺的感受經驗,就稱為「美感經驗」。

而在經驗美感之中,人會經歷一種「忘我」的狀態。藝術學者 H.Osborne(1970)

指出,當人經歷美感時,會喪失時間感、地點感和對身體的感覺,全然的處於當下(”here and now”)。於此,體驗美感經驗又類似當人處於「暢流」(Flow)(又稱「心流」)

時,忘卻空間與時間的狀態。「暢流」經驗首度由心理學者 M. Csiksentmihalyi 所提出,

當人進入暢流(Flow)之中,正在經歷另一種現實,在此當中因為人已經進入「入神」

的狀態,所以完全感覺不到自己,時間與身體感也跟著消失,屬於一種精神性的活動(杜

18

明城譯,1999)。 Csiksentmihalyi(1990)進一步比較「美感經驗」與「暢流經驗」的 相似性(表 2-2),指出當人處在「暢流經驗」時,行動和意識會融合在一起,主體完 全專注在所進行的活動中,在活動進行當下人會喪失過去和未來的時間感,甚至暫時喪 失自我意識而超越自我界線,而處在不需要外在獎勵的一種本質上的滿足。

Csiksentmihalyi 進一步指出,雖然美感經驗與暢流經驗的定義準則無法一對一的對應連 結,當仍可看出兩種經驗有相當大的相似性,當人處於「暢流經驗」時,大腦本質上會 經歷類似美感經驗的狀態,包括喪失時間感、空間感、自我感等,此種狀態在心理學範 疇上稱為「暢流經驗」,哲學範疇上則稱為「美感經驗」。 Csiksentmihalyi 表示,當 人在從事一項「活動」專注其中而忘我時,如玩西洋棋、創作一首曲子、爬山…等,屬 於活動本身即是目的的經驗(autotelic experience),也就是說人正處於「暢流經驗」中。

於此可見,「暢流經驗」與「美感經驗」並不那麼具有清楚的分野,但若要細分藝術創

於此可見,「暢流經驗」與「美感經驗」並不那麼具有清楚的分野,但若要細分藝術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