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老人之身心發展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老人之身心發展理論

本研究的對象為高齡者,因此在文獻探討的第一節將針對老人的身心發展理 論加以陳述,至於靈性及靈性健康相關理論待第二節和第三節再詳細論述。本節 將分為二大部分,第一先探討老人身心發展理論,從老年期的發展任務和需求,

探討老人在人生後半場之身心發展狀況、可能面臨之挑戰;其次,探討成功老化 理論,援引學者對於成功老化的定義,說明老化的最優狀況。

壹、老人之身心發展

「老人」是泛指年紀大的長者,又稱為高齡者、資深公民。如何界定老人 可以從年代年齡、社會年齡、生理年齡、主觀意識判斷等層次來界定。不同時 代、不同文化社會背景,對於老人的界定也有所不同,例如過去醫學較不發達,

五十歲以上就被稱為老人,如古籍所云:「老,謂之五十以上」。在現今社會下,

人類平均壽命增長,個人生命期長達八、九十歲已屬平常。國際或國內大都採 退休年齡為老人之界定,一般採用六十或六十五歲為屆退年紀。

一般而言,對高齡期的劃分,最常見的做法就是以「年齡」作為分期的依據。

大致可分為初老、中老、老老三期。「初老」,係指六十五歲至七十四歲;「中老」, 係指七十五歲以上的老人。「老老」係指七十五歲以上的人。日本學者將高齡期 劃分為前期、中期及後期等三階段,包括:(1)高齡前期,指五十五歲至六十五 歲者;(2)高齡中期,指六十五歲至七十五歲者。(3)高齡後期,指七十五歲以 後。法國稱老人為第三及第四年齡,第三年齡開始於個人退休之時,終止於個體 身心機能開始進入快速衰退的時間;第四年齡開始於第三年齡的結束至生命期結 束止(黃富順,2004)。本研究考量國內高齡者退休及參與終身學習的實際情況,

大致以六十至六十五歲為屆退年齡,老人學習機構如松年大學招收五十五歲以上 長者,長青學苑以六十歲以上為對象,因此本研究乃採六十歲為「老人」年齡的 界定點,本研究中的「老人」、「高齡者」、「年長者」相互為用。

一、老年期的特徵:衰退或活力、僵化或智慧

一般而言,社會大眾對於老人的印象都有負面的印象,老年期有些什麼特 徵?國內外學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大多從生理、心理、社會模式的觀點說明老年 期的特徵,大致歸納為「衰弱期」和「與喪失應戰的時期」(姜德珍,2000;黃 富順,2004)。

老年期的第一個特徵是體力衰退或者變得更有活力。隨著年齡的增長,長者 的生理構造與功能上會有明顯的衰退。從生理上看,因年齡增長而產生身體構造 上的變化,導致功能的障礙從而發生細胞的變化,例如大腦病變、免疫功能或心 血管系統退化等問題。心理的老化,例如沮喪、焦慮、憂鬱等問題,也會使得身 心的衰弱速度加快。然而,心理的老化不一定與生理的老化同步,老化有個體之 差異,老化的快慢與實際年齡並不一致,有些人到了六十歲仍然是一尾活龍、活 力百倍,而有些人不到五十歲就顯得體弱多病,精神不濟,因此老化的速度因人 而異,一般與遺傳、社會經濟條件、教育背景、職業及生活型態有關。

老年期的第二個特徵是僵化或變得更有智慧。老人隨著歲月的增長,人生 閱歷增多、經驗豐富,變得越來越有智慧。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可能讓老 人停滯不前,變得越來越固執或死板,呈現「老狗變不出新把戲」的窘境。從發 展的角度來說,隨著個體年齡的增長,流體智力顯著下降,與神經生理變化、缺 乏練習、注意力分散有關。然而,晶體智力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顯著下降,會隨 著經驗的累積和終身學習而增長(Horn, 1982)。高齡者的智慧除了表現在專門知 識的技能外,還包括廣泛解決問題並發現洞見的能力。學者 Smith & Baltes

(1990;轉引自徐俊冕譯,1997)就曾說過:「一個睿智者就是一個對人類發展 和生命任務有非凡洞察力的人,是一個對生活中的難題具有優異判斷力、建議及 解釋的人」,可見具智慧的長者是具有洞察人心和睿智判斷的人。

人到老年,由於身體日漸衰弱,不能勞動,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經濟收入 減少,親朋好友去世,特別是喪偶,對老人打擊特別大。面對自己的退化和衰弱,

如何因應與面對呢?老人若停留在緬懷過去,對於現在的退化和老化感到無奈與 失落之中,那麼老年的生活將是一片灰暗慘淡。重點是,老年期的本質並不在於 喪失什麼,而是如何理解和對待這些喪失,進而採取積極措施、正面迎接挑戰,

並保持良好的生活型態。例如結交新朋友、發展新的活動領域填補退休時間、探 索生存目的、終身學習豐富自己的生活內容。

二、老年期之發展任務

在處理老人研究時,不同的學派和領域都有各自的論點,其中對於老人功能、

角色、人格發展等有其不同的論點,例如活躍理論(activity theory)和撤退理論

(disengagement theory)就有不同的主張。前者由 Cavan、Burgress、Harvighurst、

Yobind & Goldhammer(1949;轉引自吳老德,2003)提出,認為老人雖然面臨 身心衰退的改變,但對於社會參與、社會關係的聯繫均有一定的需求,若能繼續

參與社會活動,就能防止身心功能的老化。而後者由 Cumming & Henry(1961;

轉引自吳老德,2003)提出,認為老人因為退休和生理機能的衰退,會漸漸從社 會舞台中退出,減少社會的參與,偏向在家休息及縮小生活圈。上述兩者看似對 於老年期有不同的定論,但事實上都指出老化在身心上的改變,不同的是兩者對 於減少活動、減少社會參與的解釋不同,卻都能反應不同生活型態和身心條件不 同的老人,對於社會參與的看法。另一差別是前者反應是較為微觀的個人老化適 應觀點,而後者代表的是較為巨觀,注重社會結構的分析觀點。高齡研究理論還 包括角色理論、老人次文化理論、社會建構觀點、社會交換理論、生命歷程觀點、

批判高齡學理論等(吳老德,2003)。

從「生命歷程觀點」(the life-span perspective)看老人的發展任務,老化是 一種持續一生的過程,人的發展不會停止,反而是一種持續的發展、社會化和適 應的過程。老人發展受到社會的影響、歷史文化的脈絡以及環境的影響,例如相 同年代的老人會同時經歷同一事件影響,例如國共戰爭、228 戰爭、台灣經濟起 飛等事件。人生全程大致可分為兒童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每一個階段 皆有其獨特的發展任務。不同的學者從心理發展、社會發展、生涯發展等種角度 探討老人期的發展任務,老人任務的完成有助於身心的統整、社會的適應。

Erikson 是第一位提出全程生命週期與人格發展理論的學習,Erikson(1980)

從心理社會發展模式,將發展階段分為八個時期,每個時期都有其任務與危機,

個人面對危機時,需適時找到解決方法,學習如何調適自我,化解危機,方能達 到自我成長和發展。而生命的統合是老人期最重要的的發展任務。老年人的挑戰 是自我生命的回顧與統整,面對大半人生週期,去整合智慧,並生活出更美好的 未來。老人是否能夠合宜地處理「統整」與「絕望」之間的心理緊張狀態,大部 分取決於過去他在每個年齡階段是否能在心理社會性緊張中取得均衡,也要看他 當前對早先發展的基本能力能否彈性而堅持地再整合。不過,老人對最終統整與

絕望的整合努力,並不是由過去生活方式所預先決定或抵銷的。在整合最後的兩 股對立性格傾向時,用一種全新且持續屬於老年期的意願去回顧早年的經驗(周 怜利譯,2000,55-78)。簡言之,老年人如何回顧過去的一生,他的詮釋觀點為 何?對自己的生命有何價值和啟示?這些問題有賴老人親自回答,並且詮釋意 義。若能接受過去不管是失敗的、成功的、快樂的、悲傷的人、事、物,並且在 統合中達成平衡,對自己的生命感到光彩,那老年期的生命即可達到圓融,並更 有智慧的觀待過去、現在和未來。

Peck(1955)根據 Erikson 的理論加以擴充,將老年期的發展任務增加為三 項,強調老人為了心理發展順利,必須解決三大危機,包括:自我分化與工作角 色偏執的對應(ego differentiation versus work-role preoccupation)、身體超越與身 體偏執的對應(body transcendence versus body preoccupation)、自我超越與自我 偏執的對應(ego transcendence versus ego preoccupation)。分化功能良好的老人,

其所擁有的價值感乃來自數個不同的層面,不會因為退休之後,失去工作角色及 舞台而喪失自尊。分化良好的老人,仍然有信心。此外,生理上的退化是老人必 須面對的問題,但心智能力的增強,將有助於克服身體的老化。自我超越意謂著 接受死亡,主動考量未來,超越死亡的界線,而非一昧的排斥死亡。簡言之,老 人面對剩餘的時間,以及身體的退化,心智能力和靈性能力的提升將有助於老年 期的生命統整,而超越時間和生理上的限制(江亮演,1988;邱天助,1991)。

Buhler(1968)提出建立人類發展的五個階段理論:需求滿足、自我限制的 適應、創造的擴展、內在秩序的建立與自我完成。其中,自我完成是健全發展的 關鍵。Buhler 認為,晚年的成就實現包括:(1)幸運的看法:滿足者常自覺幸運;

(2)潛能的認識:滿足者會注意到自己已完成自覺正確的事;(3)成就感:若 對自己過去的生活有成就感,便能感到滿足;(4)道德的評價:滿足者以其宗教、

道德的信念衡量過去的生活,自覺活得正確。Buhler 的理論著重自我實現的成就

感建立,透過自我肯定和滿意,奠定晚年的幸福感。

感建立,透過自我肯定和滿意,奠定晚年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