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老人靈性健康之開展與模式探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老人靈性健康之開展與模式探詢"

Copied!
30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李明芬. 博士. 老人靈性健康之開展與模式探詢. 研究生︰洪櫻純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六月.

(2)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5 第一節 研究背景 ................................................................................5 第二節 研究動機 ..............................................................................10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1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老人之身心發展理論 ...........................................................17 第二節 靈性健康之相關理論基礎 ...................................................28 第三節 靈性健康之概念與相關模式分析........................................58 第四節 老人靈性健康之相關研究評析 ...........................................8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9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9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106 第三節 資料的處理與分析 ............................................................. 114 第四節 研究之信實度..................................................................... 128 第五節 研究倫理 ............................................................................ 13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133 1.

(3) 第一節 向內開啟 踏上真我之路.................................................... 133 第二節 向外連結 踏上大愛之路.................................................... 155 第三節 向上延伸 踏上超越之路.................................................... 166 第四節 當下領悟 踏上統整之路.................................................... 180 第五節 蛻變轉化 譜出和諧樂章.................................................... 190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205 第一節 老人身心靈互動與靈性功能 ............................................. 205 第二節 老人在靈性健康的展現特質 ............................................. 212 第三節 老人靈性健康的阻力與助力 ............................................. 226 第四節 老人靈性健康的發展歷程 ................................................. 239 第五節 老人靈性健康的整合模式 ................................................. 24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261 第一節 結論 .................................................................................... 261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265 參考文獻 ............................................................................................. 273 附錄..................................................................................................... 298 附錄一 靈性及靈性健康定義一覽表 ............................................. 298 附錄二 訪談大綱 ............................................................................ 306 2.

(4) 表. 次. 表 2-1-1:身心靈名詞對照表 表 2-2-2:內發性宗教取向與外發性宗教取向的比較 表 2-3-1:全人健康之輪內涵 表 3-2-1:訪問對象一覽表 表 3-2-2:個案生命發展歷程 表 3-2-3:個案經常從事活動分析 表 3-3-1:逐字稿整理說明表 表 3-3-2:概念化範疇舉例 表 5-3-1:影響老人靈性健康的關鍵要素 表 5-4-1:從小我、大我、超越到真我的提升層次 表 5-5-1:高齡者的生命格局與靈性健康類型 表 5-5-2:老人生命任務與靈性特質. 3. 32 55 68 107 108 108 121 125 234 239 257 259.

(5) 圖. 次. 圖 2-1-1:成功老化的組成要素 圖 2-2-1:靈性之概念分析 圖 2-2-2:身心靈三向度 圖 2-2-3:全人五大面向 圖 2-2-4:靈性、信仰、宗教三者關係 圖 2-3-1:靈性健康的連續線圖 圖 2-3-2:靈性的垂直面與水平面之間的關係 圖 2-3-3:靈性健康四個取向 圖 2-3-4:Purdy & Dupey 之全人心流模式 圖 2-3-5:Mayers 等人之全人健康之輪 圖 2-3-6:Seaward 四季之旅模式 圖 2-3-7:Swinton 靈性與心理健康的關係 圖 2-3-8:趙可式靈性健康共融關係 圖 2-4-1:泰國老人婦女的靈性概念 圖 3-1-1:研究架構暨流程圖 圖 5-1-1:身心靈發展與互動 圖 5-1-2:自我超越的心靈 圖 5-2-1:靈性健康特質 圖 5-4-1:老人靈性健康之發展歷程 圖 5-5-1:靈性健康之動態平衡 圖 5-5-2:靈性健康發展四步曲 圖 5-5-3:高齡者類型與靈性健康發展層次 圖 5-5-4:老人靈性健康之整合模式. 4. 26 37 38 40 53 59 64 64 67 70 72 75 77 86 105 206 210 223 242 244 246 258 260.

(6) 第一章 緒論 在第一章緒論中將介紹研究背景,說明研究的相關背景和重要性。其次,說 明研究動機和研究目的,並提出研究問題,最後針對本研究涉及的重要名詞作界 定。.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在研究背景部分,將說明社會變遷及脈動下,高齡化社會的挑戰以及老人靈 性健康之重要性。伴隨「高齡化」及「少子化」兩股勢力的衝擊下,先進國家莫 不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因此如何再創第三年齡高峰,並且做好晚年生涯規劃, 是高齡化社會共同面臨之重要課題。其次,老人隨著退出職場以及生理、心理、 社會等變化,個人必須重新面對身心靈統整問題,值得高齡者以及社會加以重視。. 壹、高齡化社會對老人的挑戰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民眾的生活水準日益提升,使得人類的 平均壽命不斷地延長,許多先進國家均面臨「高齡社會」的問題。再者,節育觀 念和技術的發展,年輕人選擇不婚或不生的比例上升,造成少子化的現象。「平 均壽命延長」和「少子化」這兩股力量促使社會人口老化的現象急遽發展,人口 結構、家庭型態、社會結構等受到強烈衝擊,如何迎接高齡社會時代的來臨,並 重視高齡者的需求及相關規劃,是許多先進國家面臨的挑戰課題之一。. 人口老化已是世界先進國家普遍面臨的社會現象,根據聯合國的定義,係指 總人口數中 65 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的 7%以上的社會,即為「高齡化社. 5.

(7) 會」 (ageing) ;超過 14%,即為「高齡社會」 (aged) ;而達到 20%以上,則為「超 高齡社會」(super-aged)(林麗惠,2007;黃富順,1991)。台灣於 1994 年正式 邁入聯合國定義的高齡化社會,老人人口比例已逾 7%,預估民國 107 年將升至 14%,進入高齡社會,人口老化速度不輸於歐美日等國家。根據內政部(2007) 公布的資料顯示,台灣 65 歲以上總人口數,至 2007 年 8 月底已突破 260 萬人, 佔總人口數的 11.42%,預估到 2027 人,老人人口將達 490 萬人左右,佔總人口 數的 20.69%,每 5 個人當中就有一位高齡者,台灣未來將進入超高齡社會。. 高齡社會的來臨,對於社會整體的發展及個人生活品質有極大的影響。在過 去醫療科技不發達的年代,能夠活到七、八十歲可能就是人人欽羡的長壽者。不 過,國人的平均壽命逐年增加,根據內政部(2006)的統計指出,95 年國人零 歲平均餘命估測,兩性平均 77.45 歲,男性平均 74.56 歲,女性 80.79 歲。長者 若於 65 歲辦理退休,退休後至少還有 10~15 年的歲月,如何規劃老人的生活及 提升個人整體身心靈健康,是十分重要的課題。. 貳、老人靈性健康之重要性 追求成功老化,是個人邁向人生最後階段的目標。老人除了面對生理功能、 心智功能的退化外,內在的統整和平和感,追求靈性的自我超越,更是重要的課 題(姜德珍,2000;康淑華、邱妙儒譯,2001;劉淑娟,1996,1999,2001;鄭 書芳,1998;Aldwin & Gilmer, 2004; Birkenmaier, Behrman & Weber, 2005; Ross, 1994; Moberg, 2001; Moremen, 2005; O’Brien , 1999; Piedmont, 1999; Robbins, 1997; Robinson, Kendrick & Brown, 2003; Sherron & Lumsden, 1990; Wanpen, 2001; Young, 1993)。從時代的發展脈絡來看,過去對於健康的定義比較強調生理層 面,但隨著科學的進步,醫學的高度發達,人類的平均壽命向上提升,各界對於 健康的視野也隨之擴大。人們追求的健康不再只是消極地避免疾病的發生,而是. 6.

(8) 全方位全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心理、社會、情緒、靈性等層面的幸福感。從全 人的角度觀待個人,人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上述五個層面彼此影響,構成全人均 衡發展的健康狀態(黃奕仁,2007;蕭雅竹,2002;Chandler, Holdern, & Kolander, 1992;Eliopoulos, 2004;McGee, 1998;Myers, Sweeney, & Witmer, 2000;Phyllis, 1998;Purdy & Dupey, 2005;Witmer & Sweeney, 1992)。. 靈性健康是近年來學術界關注的重點,Emmons 與 Paloutzian(2003)從 PsychInfo 資料庫搜尋 1988-2001 年與宗教及靈性相關的文獻,共發現近 2000 篇 的研究報告,應用範圍已遍及臨床、諮商、健康、心理、生理、人際等領域,可 見靈性的議題日益受到重視。靈性健康議題受到重視,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從全 人整體的角度看待「健康」 ,個人是多面向平衡發展的,包括生理、心理、社會、 靈性的整體均衡健全狀態。第二,靈性健康被視為整合其他層面的主要力量,如 同一個核心可以連結或成為其他健康層面的根基資源,提供生命力量,引發行為 與動機以協助個人獲致有意義的人生(Banks, 1980; Fehring, Miller & Shaw, 1997; Golberg, 1998; Seaward, 2001; Walsch, 1999; Young, 1993)。第三,靈性健康除了 關注個人內在的資源、意義感、統整性之外,還將人放置在一個更高層次的存有 世界,重視「天、人、物、我」之間的和諧、合一感。靈性健康可視為人生的的 核心,用以統合個人身心、社會的健康(吳庶深、黃麗花,2001;李昱平,2005, 2006;林治平,2004;張利中、王萱萁、陳郁分,2005;陳德光,2004;傅佩榮, 2003;趙可式,2007)。. 從上述可知,靈性具有統整個人其他面向,如生理、心理、情緒和社會的 重要因素。此外,專家學者(Erikson, 1963;Moberg, 2001;Moody, 1976; Neugarten, 1968;Wanpen, 2001)強調,人們隨著年齡的增加,對外社會活動減少、身體功 能退化等衝擊下,人們會逐漸往內在探索,花更多時間探討生命意義以及存在、 死亡的問題。越來越多老人學的文獻開始重視存有的因素(existential factors),. 7.

(9) 例如探討宗教、靈性、生命意義感等對個人幸福感和健康的影響(劉淑娟,1999; Emmons, 1999; Emmons & Paloutzian, 2003; Fry, 2000; Moberg, 2001; Robbins, 1997; Yalom, 1980) 。因此,進行老人研究和實務的方向時,除了重視老人生理、 心理、情緒、社會的發展外,老人靈性健康的議題值得進一步探究。. 缺乏正向的生命意義和心靈的寄託是許多現代人的問題和困擾,除了造成身 體的不適外,也容易累積壓力和煩惱,埋下憂鬱症的種子。世界衛生組織把愛滋 病、癌症及憂鬱症為人類世界三大主要死因。衛生署統計顯示,國內目前約有 3%的人口罹患憂鬱症,而終其一生約有 15%的人會得憂鬱症。其中女性約佔 20%~26%、男性佔 8%~12%。而台灣精神醫學會方面也保守估計,憂鬱症終生 盛行率約為 5%~10%,進而推估台灣至少有百萬人曾經、未來或正為憂鬱症所 苦。隨著社會轉型,憂鬱病患愈來愈多,平均每百人之中,至少一人有重鬱症, 輕度的也有三、四人,甚至更多。. 根據林口長庚醫院及高雄醫學大學的研究發現,老人憂鬱症的盛行率約 12.9 %到 21.7%,其中重度憂鬱症達 6.2%,輕度者為 6.8%到 15.5%,比 10 年前增 加 10 倍以上,尤其是城市女性老人鬱卒的情形更嚴重,而台灣老人輕度憂鬱盛 行率,則名列世界前幾名。高雄長庚醫院指出,比較老人憂鬱症的高危險因子, 城市老人比鄉村老人鬱卒多了 1.4 倍,女性老人比男性老人罹患憂鬱症多 2 倍; 老人曾與子女發生衝突導致憂鬱症是最值得注意的高危險因子,而年長痼疾體弱 多病的老人,也較容易患病。由此可知,老人憂鬱症的問題日益嚴重,身心壓力 不少。老人沮喪、憂鬱或焦慮的問題可能無法簡單化約為心理上的疾病,與精神 寄託、失落感、生命意義感等有關。國內外學者(黃惠貞,2003;趙可式,1999, 2007;劉淑娟,1996,1999,2001;蕭雅竹,2004;McGee, 1998; Swinton, 2001; Westgate, 1996; Young, 1993)建議從全人健康的角度看待憂鬱和身心困擾的問 題,並且重視靈性的面向,提升個人之自我生命意義感。. 8.

(10) 由上得知,老人除了身體的老化之外,伴隨而來的心理、靈性疾病也不容忽 視,例如老人憂鬱症、老人靈性困擾等問題。如何讓高齡者度過有品質、有尊嚴, 並且靈性豐富的晚年,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9.

(1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誠如研究背景所述,追求成功老化以及統整和諧的晚年生活,是高齡者追求 的目標。靈性健康是統整身心靈等面向的主要核心力量,協助個人追求更有意義 和豐富的生活。本節將分別說明靈性健康對於老人之角色與重要性,以及老人靈 性健康議題在學術及實務的價值和貢獻。. 壹、靈性健康是老人生命整合的力量 在晚年時光,老人的身、心、靈相較於年輕時會有很大的改變。一般而言, 老人退休後卸下工作的角色,擁有較多的時間回歸家庭,並且開始向內尋求自我 的意義。例如「我是誰?」 、 「我的生命有什麼意義?」 「難道就這樣過了一生?」 「這一生是否沒有遺憾?」,以上一連串的問題對於老人而言,是回顧過去日子 最常詢問的問題。雖然不一定有正確的答案,但是探索自我定位及生命意義的問 題,卻是一輩子的課題。. 生命意義內在與外在聯結的探尋是靈性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靈性健康除 了自我的探索、了解外,還包括對外的聯結,例如與他人的互動、與自然環境的 聯結,以及與更高神聖力量,例如神祗、宇宙等的關係。總體而言,靈性健康大 致可以分為對內及對外的關係,對內部分,包括對自我的探索及生命意義的統 整。對外而言,大致可以分為與人的人際互動、與環境的聯結、與超越力量的聯 結。靈性的健康被視為統整個人生理、心理健康的重要關鍵因素(蕭雅竹,2002, 2004;Banks, 1980; Golberg, 1998)。. 老人從工作職場退休下來,會有更多自由運用的時間,並且利用悠閒的晚 10.

(12) 年,來檢視自己的生活,提升心靈成長的層次,更達完美的境界。因此,生命意 義的探索、自我超越等靈性健康課題對於老人的生命統整有極大的重要性,讓老 年人在人生最後階段重新回顧、統整自己的生命故事,其目的並不在要求老年人 被動地去適應社會,而是主動地去尋找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鄭書芳,1998; Moberg, 2001; Sherron & Lumsden, 1990)。. 每一位老人都有尋找安身立命的需求,但是統整生命歷程及生命意義感,達 到靈性健康的理想境界,並不是每一位老人都可以獨自完成的任務,需要社會更 多的支持。隨著高齡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大眾媒體也開始重視高齡者的報導, 例如中國時報自 96 年起在每週四開闢「熟年週報」,介紹老人相關的活動及議 題,對於推廣老人成功老化有相當的助益。公共電視台也從 96 年 12 月播出「銀 髮熟年:孫越和他的朋友們」節目。從報章雜誌(康健、遠見、天下、商周、長 春等雜誌)中可以獲得許多新知,並且認識這些老人楷模的典範。除了這些成功 老化的個案之外,社會上還有更多需要幫忙的老人,引領他們走出家庭,參與老 人活動或課程。. 貳、老人靈性健康研究具學術及實務價值 隨著高齡學、老人教育等學術專業的興起,國內對於老人教育愈見重視。老 人學是一門跨領域、跨學科的新興學門,不同專業學門的研究者從不同的觀點切 入,提供更多整合性的專業觀點,例如老人照護、老人休閒運動、老人社會學、 老人心理學、老人教育等研究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老人相關系所也陸續成 立,為高齡學相關研究注入更多活力。. 國外學者(Aldwin & Gilmer, 2004; Burdman, 1986; Fehring et al., 1997; Hungelmann, K.-R, Klassen, & Stollenwerk, 1996; Isaia & Murrow, 1999; McFadden, 1999; Moremen, 2005; Young, 1993)從多元化的觀點,如健康、心理等理論探討 11.

(13) 老人靈性健康。Young(1993)表示,靈性需求的滿足使老人能緬懷過去,接納 現在,維持生命正向意義,達到生活滿足。. 國內學者特別針對老人靈性健康的研究探討較少(張翠芬,2001;黃向吟, 2009;楊素華,2007;劉淑娟,1999,2001)。劉淑娟(1999,2001)認為,心靈 健康的老人,不論日子過的好不好,都能保持內心的平和(inner peace) 。這種內 在的平和(serenity)意味著老人能夠頓悟自己內心要什麼、能夠排除自己一些 不好的欲念、覺得自己有所屬、能夠無條件付出、能夠接受事實、能活在當下、 能夠寬恕自己及他人、相信個人力量是很渺小的、能夠洞悉世事坦然面對人生。 老人需能超越自我生命的挑戰,有正向的意義與價值,否則人生空乏,喪失奮鬥 與生存的意志與決心,將陷入心靈困擾之中。. 國內老人靈性健康的研究仍算起步,論文主題使用「靈性健康」的論文(檢 索 98/4 國圖碩博士論文)共有 12 篇(吳麗織,2006;李昱平,2005;張美玲, 2006;張翠芬,2001;陳慧姿,2007;黃向吟,2009;黃淑貞,2005;黃惠貞, 2003;楊素華,2007;潘佩玲,2004;蕭雅竹,2004;蘇淑芬,2002)。蘇淑芬 的論文鎖定中文版靈性安適量表信度和效度檢定,吳麗織、李昱平、張美玲、陳 慧姿、黃淑貞、黃惠貞及蕭雅竹論文皆關注在青少年和大專生的靈性發展,張翠 芬以護理之家的老人為對象,進行「護理之家住民身心靈健康狀況與需求之評 估」,不過研究對象為健康況狀不佳的老人,研究結果無法全面推論至健康老人 身上。黃向吟進行中高齡者的靈性成長歷程之研究,楊素華研究老人之靈性狀態 及靈性教育需求,二篇論文對本研究極具參考價值。. 其他與靈性相關的論文主題大致可再細分為二大類,第一類與護理人員有關 的為: (1)護理人員靈性概念及靈性照顧(沈麗靚,2004;楊雅文,2003) ; (2) 護理人員靈性成長(莊乙雄,2003) ; (4)護理人員靈性教育(許凰珠,2003; 劉秀美,2005) 。第二類從病人或志工的角度論述的為(1)靈性需求(卓妙如, 12.

(14) 2002;林育如,2004;賴維淑,2002) ; (2)靈性照顧(馮日安,2005;潘佩玲, 2004) ; (3)癌症病人之靈性衝擊(李彗菁,2004) ; (4)志工靈性與組織承諾 (劉士豪,2006);(5)精神病患之靈性與寂寞感(楊均典,2001)。可見國內 對於靈性健康的論文主題,尚在發展階段。以上靈性健康相關的論文,大多跟靈 性護理、靈性照顧有關,研究對象包括大專生、護理人員、癌症病人、精神病患、 志工,僅有張翠芬的論文的對象為護理之家居住老人,總共訪問 14 位住民其身 心靈健康和需求,受訪者最滿意護理之家對於身體照顧的服務,但對於靈性照顧 部分較為缺乏,老人們並無法確切的描述心靈投靠的對象,但有靈性需求,對於 老人之靈性健康的研究仍有待進一步開發。. 國內外針對老人靈性健康的研究(張翠芬,2001;黃向吟,2009;楊素華, 2007;Chao, Chen, & Yen, 2002;Eggers, 2000;Fehring et al., 1997;Hungelmann et al., 1996; Isaia et al., 1999;Moremen, 2005;Tongprateep, 2000; Young, 1993)已經 建立良好的基礎,本研究將奠基於以上研究,利用質化研究深度訪談的方法,探 究老人靈性健康發展歷程和整合模式。. 以上可知,國內外學者逐漸重視靈性健康的議題,更關心人類內在心靈的層 次。然而,各領域的學者對於「靈性」的定義仍有很大的歧意性,靈性和宗教又 有那些異同?此外,靈性健康(spiritual health)一詞和靈性幸福感(spiritual well-being) 、靈性安適(spiritual wellness)之間的異同為何?這些概念均有待進 一步釐清和界定,並且轉化為可操作性之定義和步驟,發展理論或模型,以奠定 學術研究的基石,以期對實務工作有良好助益。尤其理論和實務具有相輔相乘作 用,許多助人工作者,如醫生、護理人員、社工師、成人教育者、心理諮商師等, 他們的工作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求助者或當事人之靈性健康及心理健康的問 題,本研究希望探討老人靈性健康概念及類型,並且進一步提供適合台灣社會老 人之靈性健康促進整合模式,供高齡者以及實務界參考。. 13.

(15)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人口老化已成為世界趨勢,如何協助高齡者在晚年生活中豐富自己的生活, 並且達到統整、圓滿的境界,是世界先進國家推展老人教育努力的方向。然而, 國人對於老人通常有其刻板印象,例如「老狗變不出新花樣」、「老人十分固執」 等印象,對於老人的學習也抱持悲觀的態度。高齡者隨著身體的老化,體力、記 憶力逐漸衰退,加上退休從工作職場撤退下來,喪失社會地位、社會角色,老人 在社會上的價值一點一滴慢慢逝去,連帶對於自我肯定及生命的價值也備受挑 戰。. 「老化」可以是一體的兩面,一方面代表老人隨著年紀的增長在生理上逐漸 退化,但另一方面也象徵老人隨著歲月的增長,人生閱歷增多,人可以變得越來 越有智慧。變老,是每一個人必經的過程,如何看待老化及晚年的生命意義和價 值,端賴老人如何詮釋及行動。回顧過去的大半輩子,在自己的生命軌跡中留下 什麼?自己的生命意義和價值為何?自己的靈性健康發展為何?是否達到晚年 生命的統整和圓滿。. 綜上所述,本研究採用質化研究之深度訪談及觀察方法,探討高齡者身心靈 整合及靈性健康發展歷程及模式建構,期能將研究結果提供給年長者本身及相關 教育、社會單位之參考。具體而言,本研究希望建構一套適用於台灣社會高齡者 之靈性健康模式,作為老人自我檢視靈性健康與整合的方法,並將模式和研究結 果提供相關實務工作者參考。本研究的目的分述如下:. 一、從全人整合及成功老化觀點,探討老人身、心、靈互動的關係,並從中探究 靈性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 二、從生命歷程發展觀點,探討老人晚年所展現的靈性健康的特質及影響老人靈 14.

(16) 性健康的阻力和助力。. 三、採用紮根理論方法,試圖探詢老人靈性健康的發展歷程及其整合模式,以提 供高齡者及相關單位參考。. 基於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之待答問題如下:. 一、老人的身、心、靈互動關係為何?靈性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為何?. 二、老人靈性健康的特質為何?影響靈性健康的阻力及助力為何?. 三、老人的靈性健康發展歷程及其整合模式為何?. 15.

(1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中相關名詞的操作性定義,經文獻查證整理後,陳述如下:. 壹、老人:所謂「老人」的年齡劃分標準並未一致。世界各國大都採用退休年齡 作為老人之界定,一般以 60 歲或 65 歲為屆退年齡。考量國內對老人的普遍印象 及退休年齡,本研究採 60 歲為「老人」年齡的界定點,本研究中的「老人」 、 「高 齡者」、「年長者」相互為用。. 貳、全人健康:全人健康強調積極性的預防保健觀點,健康不再等同沒有疾病。 從整體論的觀點出發,人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全人健康包括身體、心理、社會、 情緒和靈性五大面向。. 參、靈性健康:靈性是個體內在統合的力量,是一個人的人生哲學觀,是個 人內心深處最深沉的呼喚和終極關懷。靈性具有自我統整、自我超越、生命意義 探索及與他人、宇宙連結的特色。靈性健康是一種自我、他人、超自然的終極對 象之間和諧狀態,讓人迎向終極目標和有意義生活的實現。對內部分,包括對自 我的探索及生命意義的統整。對外而言,可以分為與人的人際互動、與環境的聯 結、與更高力量的聯結。. 肆、生命統整:生命統整是老年期最重要的發展任務,回顧過去的一生,必 須運用智慧觀待過去、現在及未來,在統合中達成平衡,活出更美好的未來。. 16.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重視老人身、心、靈全方位的需求刻不容緩。根據第一 章的研究動機和研究目的,本章整理並評析相關文獻內容。第一節為老人之身心 發展理論,第二節為靈性之相關理論基礎,第三節為靈性健康之概念與模式分 析,第四節為老人靈性健康之相關研究評析。. 第一節 老人之身心發展理論 本研究的對象為高齡者,因此在文獻探討的第一節將針對老人的身心發展理 論加以陳述,至於靈性及靈性健康相關理論待第二節和第三節再詳細論述。本節 將分為二大部分,第一先探討老人身心發展理論,從老年期的發展任務和需求, 探討老人在人生後半場之身心發展狀況、可能面臨之挑戰;其次,探討成功老化 理論,援引學者對於成功老化的定義,說明老化的最優狀況。. 壹、老人之身心發展 「老人」是泛指年紀大的長者,又稱為高齡者、資深公民。如何界定老人 可以從年代年齡、社會年齡、生理年齡、主觀意識判斷等層次來界定。不同時 代、不同文化社會背景,對於老人的界定也有所不同,例如過去醫學較不發達, 五十歲以上就被稱為老人,如古籍所云: 「老,謂之五十以上」 。在現今社會下, 人類平均壽命增長,個人生命期長達八、九十歲已屬平常。國際或國內大都採 退休年齡為老人之界定,一般採用六十或六十五歲為屆退年紀。. 一般而言,對高齡期的劃分,最常見的做法就是以「年齡」作為分期的依據。 17.

(19) 大致可分為初老、中老、老老三期。 「初老」 ,係指六十五歲至七十四歲; 「中老」, 係指七十五歲以上的老人。「老老」係指七十五歲以上的人。日本學者將高齡期 劃分為前期、中期及後期等三階段,包括: (1)高齡前期,指五十五歲至六十五 歲者; (2)高齡中期,指六十五歲至七十五歲者。 (3)高齡後期,指七十五歲以 後。法國稱老人為第三及第四年齡,第三年齡開始於個人退休之時,終止於個體 身心機能開始進入快速衰退的時間;第四年齡開始於第三年齡的結束至生命期結 束止(黃富順,2004) 。本研究考量國內高齡者退休及參與終身學習的實際情況, 大致以六十至六十五歲為屆退年齡,老人學習機構如松年大學招收五十五歲以上 長者,長青學苑以六十歲以上為對象,因此本研究乃採六十歲為「老人」年齡的 界定點,本研究中的「老人」、「高齡者」、「年長者」相互為用。. 一、老年期的特徵:衰退或活力、僵化或智慧. 一般而言,社會大眾對於老人的印象都有負面的印象,老年期有些什麼特 徵?國內外學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大多從生理、心理、社會模式的觀點說明老年 期的特徵,大致歸納為「衰弱期」和「與喪失應戰的時期」(姜德珍,2000;黃 富順,2004)。. 老年期的第一個特徵是體力衰退或者變得更有活力。隨著年齡的增長,長者 的生理構造與功能上會有明顯的衰退。從生理上看,因年齡增長而產生身體構造 上的變化,導致功能的障礙從而發生細胞的變化,例如大腦病變、免疫功能或心 血管系統退化等問題。心理的老化,例如沮喪、焦慮、憂鬱等問題,也會使得身 心的衰弱速度加快。然而,心理的老化不一定與生理的老化同步,老化有個體之 差異,老化的快慢與實際年齡並不一致,有些人到了六十歲仍然是一尾活龍、活 力百倍,而有些人不到五十歲就顯得體弱多病,精神不濟,因此老化的速度因人 而異,一般與遺傳、社會經濟條件、教育背景、職業及生活型態有關。. 18.

(20) 老年期的第二個特徵是僵化或變得更有智慧。老人隨著歲月的增長,人生 閱歷增多、經驗豐富,變得越來越有智慧。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可能讓老 人停滯不前,變得越來越固執或死板,呈現「老狗變不出新把戲」的窘境。從發 展的角度來說,隨著個體年齡的增長,流體智力顯著下降,與神經生理變化、缺 乏練習、注意力分散有關。然而,晶體智力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顯著下降,會隨 著經驗的累積和終身學習而增長(Horn, 1982) 。高齡者的智慧除了表現在專門知 識的技能外,還包括廣泛解決問題並發現洞見的能力。學者 Smith & Baltes (1990;轉引自徐俊冕譯,1997)就曾說過:「一個睿智者就是一個對人類發展 和生命任務有非凡洞察力的人,是一個對生活中的難題具有優異判斷力、建議及 解釋的人」,可見具智慧的長者是具有洞察人心和睿智判斷的人。. 人到老年,由於身體日漸衰弱,不能勞動,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經濟收入 減少,親朋好友去世,特別是喪偶,對老人打擊特別大。面對自己的退化和衰弱, 如何因應與面對呢?老人若停留在緬懷過去,對於現在的退化和老化感到無奈與 失落之中,那麼老年的生活將是一片灰暗慘淡。重點是,老年期的本質並不在於 喪失什麼,而是如何理解和對待這些喪失,進而採取積極措施、正面迎接挑戰, 並保持良好的生活型態。例如結交新朋友、發展新的活動領域填補退休時間、探 索生存目的、終身學習豐富自己的生活內容。. 二、老年期之發展任務. 在處理老人研究時,不同的學派和領域都有各自的論點,其中對於老人功能、 角色、人格發展等有其不同的論點,例如活躍理論(activity theory)和撤退理論 (disengagement theory)就有不同的主張。前者由 Cavan、Burgress、Harvighurst、 Yobind & Goldhammer(1949;轉引自吳老德,2003)提出,認為老人雖然面臨 身心衰退的改變,但對於社會參與、社會關係的聯繫均有一定的需求,若能繼續. 19.

(21) 參與社會活動,就能防止身心功能的老化。而後者由 Cumming & Henry(1961; 轉引自吳老德,2003)提出,認為老人因為退休和生理機能的衰退,會漸漸從社 會舞台中退出,減少社會的參與,偏向在家休息及縮小生活圈。上述兩者看似對 於老年期有不同的定論,但事實上都指出老化在身心上的改變,不同的是兩者對 於減少活動、減少社會參與的解釋不同,卻都能反應不同生活型態和身心條件不 同的老人,對於社會參與的看法。另一差別是前者反應是較為微觀的個人老化適 應觀點,而後者代表的是較為巨觀,注重社會結構的分析觀點。高齡研究理論還 包括角色理論、老人次文化理論、社會建構觀點、社會交換理論、生命歷程觀點、 批判高齡學理論等(吳老德,2003)。. 從「生命歷程觀點」(the life-span perspective)看老人的發展任務,老化是 一種持續一生的過程,人的發展不會停止,反而是一種持續的發展、社會化和適 應的過程。老人發展受到社會的影響、歷史文化的脈絡以及環境的影響,例如相 同年代的老人會同時經歷同一事件影響,例如國共戰爭、228 戰爭、台灣經濟起 飛等事件。人生全程大致可分為兒童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每一個階段 皆有其獨特的發展任務。不同的學者從心理發展、社會發展、生涯發展等種角度 探討老人期的發展任務,老人任務的完成有助於身心的統整、社會的適應。. Erikson 是第一位提出全程生命週期與人格發展理論的學習,Erikson(1980) 從心理社會發展模式,將發展階段分為八個時期,每個時期都有其任務與危機, 個人面對危機時,需適時找到解決方法,學習如何調適自我,化解危機,方能達 到自我成長和發展。而生命的統合是老人期最重要的的發展任務。老年人的挑戰 是自我生命的回顧與統整,面對大半人生週期,去整合智慧,並生活出更美好的 未來。老人是否能夠合宜地處理「統整」與「絕望」之間的心理緊張狀態,大部 分取決於過去他在每個年齡階段是否能在心理社會性緊張中取得均衡,也要看他 當前對早先發展的基本能力能否彈性而堅持地再整合。不過,老人對最終統整與. 20.

(22) 絕望的整合努力,並不是由過去生活方式所預先決定或抵銷的。在整合最後的兩 股對立性格傾向時,用一種全新且持續屬於老年期的意願去回顧早年的經驗(周 怜利譯,2000,55-78) 。簡言之,老年人如何回顧過去的一生,他的詮釋觀點為 何?對自己的生命有何價值和啟示?這些問題有賴老人親自回答,並且詮釋意 義。若能接受過去不管是失敗的、成功的、快樂的、悲傷的人、事、物,並且在 統合中達成平衡,對自己的生命感到光彩,那老年期的生命即可達到圓融,並更 有智慧的觀待過去、現在和未來。. Peck(1955)根據 Erikson 的理論加以擴充,將老年期的發展任務增加為三 項,強調老人為了心理發展順利,必須解決三大危機,包括:自我分化與工作角 色偏執的對應(ego differentiation versus work-role preoccupation) 、身體超越與身 體偏執的對應(body transcendence versus body preoccupation)、自我超越與自我 偏執的對應(ego transcendence versus ego preoccupation) 。分化功能良好的老人, 其所擁有的價值感乃來自數個不同的層面,不會因為退休之後,失去工作角色及 舞台而喪失自尊。分化良好的老人,仍然有信心。此外,生理上的退化是老人必 須面對的問題,但心智能力的增強,將有助於克服身體的老化。自我超越意謂著 接受死亡,主動考量未來,超越死亡的界線,而非一昧的排斥死亡。簡言之,老 人面對剩餘的時間,以及身體的退化,心智能力和靈性能力的提升將有助於老年 期的生命統整,而超越時間和生理上的限制(江亮演,1988;邱天助,1991)。. Buhler(1968)提出建立人類發展的五個階段理論:需求滿足、自我限制的 適應、創造的擴展、內在秩序的建立與自我完成。其中,自我完成是健全發展的 關鍵。Buhler 認為,晚年的成就實現包括: (1)幸運的看法:滿足者常自覺幸運; (2)潛能的認識:滿足者會注意到自己已完成自覺正確的事;(3)成就感:若 對自己過去的生活有成就感,便能感到滿足; (4)道德的評價:滿足者以其宗教、 道德的信念衡量過去的生活,自覺活得正確。Buhler 的理論著重自我實現的成就. 21.

(23) 感建立,透過自我肯定和滿意,奠定晚年的幸福感。. Havighurst 認為每個人都有其發展任務(development task),身心發展良好 是因為個體在某年齡階段表現的行為能符合社會的要求。特期是成年期發展任務 主要來自社會文化的要求和個人的價值,個人必須回應社會要求,才能圓滿達成 任務。Havighurst(1972)提出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主張老人應以新的活 動來取代退化的功能,唯有維持社會的參與與互動,才能增加正向的自我概念, 促進心理健康以及減緩老化的速度。他將人生發展分為六個時期,晚成年期(老 年期:六十五歲以上)的發展任務為:適應健康和體力的衰退、適應退休、加強 與同年齡團體的聯繫、建立滿意的生活安排、適應配偶死亡、維持統整等。. Schein(1978)認為人的生涯歷程是由三種結構所組成,包括(1)工作、 職業與事業; (2)感情、婚姻與家庭; (3)個人的自我成長及身心發展。人生的 主旋律是工作、家庭和自我成長,而變奏曲是健康、財富與回饋。Schein 認為老 人面對的課題與 Havighurst 相似,包括:退休、調適身心功能、社會角色的轉換 與不確定感、處理退化的生理功能、面對配偶死亡、依賴他人、準備死亡等。. 綜合上述文獻,老年期面對的挑戰與改變有以下數點:. 1. 生理挑戰:身體上的退化,活動力降低,並且面對各種疾病的侵襲。. 2. 心理挑戰:回歸家庭生活後,需再做情緒和心理適應,對於自我定位和 成就感是很大的挑戰。. 3. 社會挑戰:從職場上退休,喪失工作角色、經濟來源,同事朋友漸漸疏 離,社會支持系統及社會角色定位有待重新建構。. 4. 靈性挑戰:伴隨配偶死亡、失去老友,需面對死亡的傷痛及調適。 22.

(24) 綜合以上有關老年人的心理發展相關理論,老人對過去生活經歷的評價與統 整愈好,則有較正向和樂觀的態度面對老年生活。反之,絕望使得老人對生命產 生無力感,會引發較多的負面情緒與行為。老年人必須面對無可逃避的生命有限 性的問題,因此在生命終結之前,需整合過去的種種生活經驗,以發展出生命意 義與老年智慧。因此,老年期的發展任務在於取得整合與消沈的平衡,以期發展 出智慧(陳佳禧,2004;鄭書芳,1998; Birkenmaier et al., 2005; Erikson, 1963; Moremen, 2005)。. 貳、成功老化理論 何謂「老化」?從發展的角度來看,人一出生到死亡,歷經多個階段,是發 展也是老化。老化與發展可說是同義詞,自生命的開始就開始退化,並非是成熟 後才有的現象。老化可以從多重觀點解釋,包括生理老化、心理老化、社會老化 等概念,過去較偏重身體老化的解釋,包括基因理論、自體免疫理論、磨損理論 說明生理現象的老化,提供了醫學科技進步的基礎,強化預防老化醫學的模式(吳 老德,2003;姜德珍,2000;黃富順,2004)。除了生理老化的解釋外,現今老 人學強調跨學科、跨領域的整合,從多面向角度看待老化議題。. 整體而言,老化可分為四種,包括基本老化、次級老化、三級老化及成功老 化(黃富順,1995)。前三種老化現象著重身體器官的衰退和疾病的問題,而成 功老化則從正向的角度提出積極老化、生產性老化的概念。與成功老化 (successful aging)概念相近的名詞包括:活躍老化(active aging) 、生產性老化 (productive aging),三者概念相似,成功老化是較為普遍及涵括性較為週延的 專門用語,後二者可視文章脈絡或情境使用,強調老人積極活動或具生產力的過 程。本研究採用「成功老化」一詞,係指個人能夠做到延緩老化的過程,避免次 級老化的發生,逃避慢性病的侵襲,在生命晚期仍然具有活力與積極主動的精. 23.

(25) 神,直到生命極限(黃富順、陳如山、黃慈,2003)。. 然而,老化並不完全等同退化,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功能的逐漸顯現衰退 的現象,但其他功能並不會完全退化,例如心理、社會、情緒、大腦認知發展等 功能。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顯示,人的大腦認知功能不會因為年紀增大而退化。 Cohen(2005)運用新近的腦科學研究成果,佐證三千人的訪談觀察,獨創「發 展智商」概念,證明人的潛能會一輩子的持續發展。晚年生活的四個發展階段, 包括(1)中年重評估(midlife revaluation) ; (2)解放(liberation) ; (3)總結(summing up); (4)安可(encore)。人具有一種內在的推力,推動自己不斷地往前進和成 長,從四十歲之後開始重新定位和評估,與心理學家所說的中年危機有同工異曲 之妙。中年的評估與重新探索會帶給人一種新的見解,也希望掙脫以前的壓抑或 束縛,開始創新人生;從接近七十歲到八十多歲,是所謂「總結」階段,包括重 述、化解、回顧和回饋;最後,在七十歲之後的十多年人生或更久,屬於「安可」 (再來一次)階段,在於創造人生另一個高峰後落幕。Cohen 贊同 Rowe and Kahn (1998)提出的成功老化理論,強調老年人必須保持身體健康、心智活躍與積極 參與生命。. 「成功老化」之內涵,包括生活滿意度、長壽、免於失能、擅長或成長、生 活積極承諾、正向適應(徐慧娟,2003) 。Fisher(1995)指出,成功老化是指個 體把過去的生活經驗與現在情境加以整合,為未來的發展挑戰做好準備。對未來 有所期待是成功老化發展過程的一個特質,達到成功老化的個人,在運用過去經 驗因應目前生活,並為未來發展設定目標時,他們不斷地學習、成長。Fisher 並 提出成功老化的五個特徵,包括:能與他人互動、生活有目標、能自我接納、個 人成長及有自主權。Fisher 的成功老化強調生活的目標和自主學習,高齡者唯有 不斷學習,才能經營成功老化的晚年生活。. 24.

(26) 臺灣在成功老化的研究議題多元化,包括高齡者學習、高齡者自我概念、老 人生活品質與成功老化的關係。蔡詠琪(2006)探討老年人之生活品質與成功老 化情形。研究結果顯示,達成功老化者之生活品質相較於台灣二十至六十五歲常 模,表現有更好的趨勢,故老年仍有機會保有優越、正向的主觀感受。此外,即 使有罹病的情況存在,若有良好的自我調適,仍能達到成功老化的目標。成功老 化與中年的生活型態有關,例如睡眠品質、罹病狀況、是否吸煙與運動習慣,故 積極的健康促進行為應在早年即落實。此研究採橫斷性和回溯縱貫性研究設計, 強調成功老化與中年良好的生活型態有關,晚年才能享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教育背景、社會經濟條件、職業、生活型態、健康狀況、終身學習參與情況 等是影響高齡者成功老化的重要因素。多位學者以高齡學習者為研究對象(林可 欣,2006;林麗惠,2001,2004,2006),了解高齡學習者參與終身學習活動與 成功老化的關係。林可欣(2006)以嘉義市長青學苑的學員為研究對象,探討高 齡學習者自我概念與成功老化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高齡學習者的自我概 念尚屬積極,其成功老化程度尚佳。影響高齡學習者自我概念的相關因素,包括 年齡、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及居住情形。研究建議,高齡學習者積極、正向的自 我概念,促進其成功老化。. 林麗惠(2004)援引 Rowe and Kahn(1998)成功老化的理論(如圖 2-2-1), 進一步研究臺灣地區五十五歲以上的高齡學習者,提出成功老化的老人應具備的 六個條件為:健康的身體、足夠的經濟來源、愉快的家庭生活、社團交往的朋友、 參與學習的意願,以及良好的適應變遷的能力。林麗惠(2006)進一步研究結果 顯示,成功老化包括六個層面,高齡者認為健康自主層面最重要,家庭層面次之。 年齡、教育程度、自覺健康狀況、主要經濟來源以及居住狀況等社會人口變項, 會影響高齡學習者對於成功老化各層面重要程度之看法。. 25.

(27) 歸納以上所述,終身學習的高齡者其自我概念正向、積極,老人最重視自我 身體保健。要擁有成功老化的晚年生活,最好在中年期就能進行自我重新評估、 探索,並且運用過去的經驗來因應生活變化,並且為未來生活設定目標。成功的 老化與中年的危機與轉化有關,也與中年期至老年期的生活型態有密切關係,良 好的生活型態以及終身學習的態度是影響老人成功老化的關鍵因素。. 老年人如果要度過愉快的晚年,必須盡可能的做到下列要訣:注意老本(維 持良好的健康與財務狀況)、珍惜老伴(融洽家庭關係是維持幸福、健康與抗拒 孤寂的不二法門,若能與老伴共享快樂、共擔困難,相互扶持照顧是人生一大樂 事)、要有老友(老友相聚交談,可紓解心理所面臨的焦慮和壓力,有助於維持 心理健康) 、要做老傻(對於身邊的瑣事,皆抱著泰然的態度,凡是多包涵體諒, 保持愉的心情) ,老本、老伴、老友和老傻,是成功老化的基礎(黃國彥,1994)。. 綜上所述,成功老化係指個人能夠做到延緩老化的過程,在晚年仍具有活力 與積極主動的精神。就消極面而言,係指緩和身體功能的衰退和疾病的產生;就 積極面來說,成功老化同等生產性老化,代表晚年身心靈整合狀態,積極參與社. 26.

(28) 會活動,展現老人智慧與風華。而成功老化的指標界定,不同領域學者有其不同 的看法,大致與生理、經濟、心理、社會、情緒面向相符,例如身體健康、經濟 獨立、正向的心理態度、人際網絡支持系統良好等有關。. 參、小結 本節主要回顧老人身心發展及成功老化相關理論,從發展的理論看老年期, 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的器官和功能會逐漸退化,老人的活動能力下降。老年期 除了生理的改變外,家庭、工作、經濟也受到很大的衝擊,因此心理、社會和靈 性的挑戰更大。面對剩餘的時間,高齡者如何正向迎接未來的日子,並且統整過 去的生命經驗和智慧,是老年期最大的挑戰。. 27.

(29) 第二節 靈性健康之相關理論基礎 本節將針對靈性相關理論進行概略性探討,試圖從醫學護理、心理學、教育、 哲學和宗教等領域,說明靈性理論的基礎,希望透過跨領域、跨學科的整合,增 廣對靈性概念的觀點與視野,進而理解不同靈性定義背後的理論基礎、立論角 度,有助於靈性概念分析及研究之基礎。整合不同學科在靈性上的論述,首先探 討靈性的定義及特性、依序探討全人整體健康、自我超越及宗教與信仰終極關懷 的意涵及對靈性的啟示。. 壹、靈性的定義及特性 靈性相關議題廣受哲學、宗教學、社會學、心理學、社工、醫學、護理界的 重視。Emmons 與 Paloutzian(2003, 378)從 PsychInfo 資料庫搜尋 1988-2001 年 與宗教及靈性相關的文獻,共發現近兩千篇的研究報告,應用範圍已遍及臨床、 諮商、健康、心理、生理、人際等領域。在醫護領域上,例如老年人的靈性健康 (劉淑娟,1999,2001;Fehring et al., 1997; Hungelmann et al., 1996; Isaia et al., 1999; Moremen, 2005; Young, 1993) ,病患靈性需求(李彗菁,2004;胡文郁、邱 泰源、釋惠敏、陳慶餘、陳月枝,1999;張翠芬,2001;賴維淑,2002; Chao et al., 2002) 、精神衛生護理與靈性照護(馮日安,2005;楊均典,2001;趙可式, 1999;潘佩玲,2004) 。靈性與心理諮商(Koch,1998; Phyllis, 1998; Stand, Sandhu, & Painter, 2000; Tokayer, 2002)在教育議題上,與靈性健康較為有關的為靈性學 習相關議題(李藹慈,2004;邱淑芬,2002;黃向吟,2009;楊素華,2007;楊 深耕,2004; Emmons, 1999; English & Gillen; 2000; Fenwick, Tara, & Parson, 2003; Helminiak, 1996; Tisdell, 2003)。. 28.

(30) 一、靈性的意涵及身心靈互動關係. 靈性的定義常有不同的解釋,其原因是靈性經常與個人價值觀、文化背景、 生活經驗、信仰、或更高層次的超越有關聯,因此,有其主觀性和個別性(Colye, 2001, 589; Ingersoll, 1994; Moberg, 2001; McSherry& Ross, 2002, 481)。以下,試 從不同觀點和角度,探討靈性的定義。. (一)東西方對「靈性」的看法. 靈性的定義歧義性高,不同的文化脈絡對於靈性的看法也有差異。就中國文 化而言,「靈性」 (spirituality)一詞,屬於外來的辭彙,故在中國哲學中對「靈性」 較少有具體的論述。在中國文化中與「靈性」一詞較相近的辭彙可說是「心」或 「心靈」。中文的「心」除了心臟器官,也有「心智」(mind)及「心性」等意 涵。中文的「靈」,指涉的範圍有時涵蓋神靈、靈魂等,但本文並不強調靈魂的 層次,而是將「靈性」視為比「心」更內在、更高的精神狀態(李彗菁,2004; 陳德光,2004)。. 從西方的文化發展脈絡來看,靈性(Spirituality)一詞源自於拉丁文字根 『spiritus』 ,,英文的意涵為“breath, make alive”,可譯為「生命的呼吸」 ,它是一種 存有的方式與經由對超越層面覺察的一種經驗。它著重在自身與他人、與大我、 與生活和一切終極事物的價值(Elkins, Hedstrom, Hughes, Leaf & Saunder, 1998; Swinton, 2001; Walsh, 1999) 。靈性表示活著或是生命的必要組成,是『氣』 『 、呼吸』 的意思,引申為生命力、朝氣、精神與活力。. 『spirit』的另一個意義是在冶金過程中,蒸餾、精煉到最後所留下的物質, 將之引申為終究的本質。『spirit』的動詞『spiritualize』 ,有淨化、純化之意,所以 是使內心清靜、精神上淨化之意。其形容詞『spiritual』是精神上的、心靈上的、 29.

(31) 超世俗的、神聖的、宗教上的以及形而上的泛指,從而推論到『靈 性』意涵的範 疇。將『spirit』的意涵轉譯到中文的意思,為『能』 『 、氣』沛然流貫於天地、宇宙 之間(許凰珠,2003)。. (二)不同宗教對「靈性」的看法. 宗教界一向非常重視靈性的探討,一如基督教強調人之所以有別於動物, 在於我們為有「靈」的活人。因此,「靈」為人類與造物主(或可稱作神、至高 者)間溝通的橋樑,而與造物主間溝通的目的,即在找尋個人之所以存在的定位。 由基督宗教的角度而言,若個人體會到所有發生的事,都有神美好的旨意,依據 此意念,人會將一切獲得和榮耀,歸於神的恩典、旨意,並且繼續展現面對現實 困境的行動力。. 、覺悟、菩提, 在傳統的佛教中,並沒有靈性的用詞,但經常以覺(bodhi) 或其相關字「佛性」 、 「真心」來表示人之靈性,象徵內在覺性的啟發。佛教以無 苦無出離的角度提出四聖諦的觀點,認為人生苦難,有賴修行化解個人業障並轉 化過去習性及無明,從我執走向無我的境界,超越現有困境,展現自我超越的毅 力。佛教和心理健康的共同目標為讓人處於和諧,與自己、他人、自然之間的和 諧(方立天,1994;王守益,2003;胡因夢譯,2002;郭永玉,2002;陳琴富譯, 1997,32;葉偉文譯,2006;Dockett, 2003; Frager & Fadiman, 1998; Johnson, 2002; Koller, 1970; Kolm, 1987; Tulku, 1978; Wanpen, 2001; Young-Eisendrath,)。. 簡言之,靈性即是人通過靈的體驗,追求並培養自己的中心,使我們過著 自己內面性豐富的生活。靈性使我們與神之間形成親密的交往,促使我們在存在 全體中實現我們想要採取的行動。宗教強調每個人皆具有靈性,一如佛教強調人 皆有佛性,透過更高存在的力量,如造物主、神、佛的聯結,追求更高層次的存 在,並探尋存在的意義,從困境中自我超越。 30.

(32) (三)物質主義與心靈主義觀點的「靈性」. 自十九世紀以來,西方近代心理學以自然科學為典範,並將人化約為動物與 機械,漠視人性現象的多變性和主動性(劉秋固,2000)。然而,人類之所以與 動物不同,除了能夠思考和決策之外,最重要的差別即是靈性的展現。「靈性」 可與「物質性」作一分野,靈性是「超越物質,思考終極目的與價值」。 (韋端、 饒志堅,2000;趙可式,2007;Helminiak, 2001; O’Breien, 1999) 。人是一個身心 靈整合的個體,如同一個螺旋由內(靈性)、中(心理)到外(身體)彼此息息 相關,第三層也是最內層即靈性層面,此層面連接著小我、大我及超我,人們能 了解自己的生命意義及價值,而靈性層面會影響社會心理層面,若三層面達到完 全,即成為一完整的人(Carson, 1989; Hawks, Hull, Thalman & Richins, 1995; Helminiak, 2001)。靈性可謂超越肉體和心理的層次(李彗菁,2004;趙可式, 2007)。. 隨著工業革命、網路科技及全球化經濟活動的進步和交流,人類將物質享受 及外在的成功做為人生最高目標,而忽略了心靈精神層次的追求。然而在忙碌追 求物質、財富的成長背後,人類的心靈卻受到很大的窄化和扭曲,隨著生活的忙 亂,快樂與幸福彷彿離我們越來越遠。近年來興起的新世紀思想、冥想瑜珈、有 機樂活、綠色環保生態、在地生活等生活型態和產業漸漸受到各界的重視。回歸 簡單自在的生活,學習做自己心靈的主人雖然科技和物質的進步,大大衝擊到人 類心靈的危機,但人們對於有關心靈的事物愈來愈感興趣,減低了物質主義的價 值觀,一如許多新世紀思想先趨者提倡更多心靈內在的探索以及關心他人及社群 之間的連結,強調活在當下、重視生態環境、慈悲與創造力等議題,擴展人類心 靈能量(沈清松,2004;孟祥森譯,2000;孟祥森譯,2001;張培倫、莊勝雄譯, 2000;梁永安、高志仁譯,2006;廖世德譯,1995;Lash, 1994; Maffesoli, 1996a, 1996b)。此外人們也逐漸覺醒到對生態環的短視所造成的後果。綜合以上東西. 31.

(33) 方、不同宗教等觀點,將身心靈名詞做一比照,如表 2-1-1。 表 2-1-1:身心靈名詞對照表 觀點. 東西方觀點. 不同宗教觀點. 層次. 東方. 西方. 基督教 佛教. 身. 身. 心(mind) 心智,大 心理, 心 腦 心智. (level) 身(body) 身. 靈/精神 (spirit). 物質與心靈觀點 道教. 民間 信仰. 心理學 哲學. 前五識 精氣. 魄. 身. 第六與 氣神 第七識. 魂. 心能 理性. 心性,心 生命的 靈魂 第八識 元神、道 魂 靈 呼吸 (神)、靈 佛;覺性 虛真 根(原神). 靈智、精神. 作者整理,參考陳德光(2004)。. 綜合以上不同文化、宗教對於靈性的看法,皆肯定人具有靈性,靈性也是人 與動物最大差別之處。身、心、靈三者之間相互影響,靈性與身體、心理的關係 密切,是不即不離的關係,也就是靈性既不是身心,但又不能脫離身心。靈性在 東西方、不同宗教、物質主義、心靈主義的觀點下大同小異,靈性是人的內在精 神層面,東方以心性、心靈指涉靈性,西方將靈性視為生命的呼吸,是生命重要 的泉源;不同宗教對靈性的看法,基督教意指靈魂、佛教意指覺性、道教意指元 神、道,民間信仰以魂稱呼靈的世界。在科學的界定上,特別是心理學在心和靈 部分有所區隔,過去均著重心理的探討,而靈性的探討則著重精神面,屬於人類 內心深處和精神的核心議題。. 二、靈性的特性:具統整力量及精神活力來源. 靈性是很抽象的名詞,有時很難用具體的事件描述,許多人隱約感受靈性的 存在,但又說不清楚靈性為何。從靈性照顧經驗的研究中發現,許多末期癌症的 病人或許他們不知道靈性是什麼,但是在他們的身上卻會有一個共同的現象是, 當死亡逼近時,人們會去探尋究竟自身的存在意義為何,並且渴望追求一個心靈 32.

(34) 的歸宿與依靠(李彗菁,2004;張翠芬,2001;Chao et al., 2002)。. 雖然靈性的概念並不是那麼具體可描述清晰,每個人對於靈性的解釋和看法 也十分歧異,但不容否定的是,靈性是一個人活力資源的中心,也是統整的力量 (陳德光,2004;蔡明昌、吳瓊洳,2004;蕭雅竹,2004;Bank, 1980; Burkhardt, 1989; Stand et al., 20000) 。蔡明昌、吳瓊洳(2004)以及 Purdy 與 Dupey(2005) 提出靈性像水一樣自由流動的比喻,靈性是一個人生命的精力,貫穿行為、思考、 感覺等,一個人若處於平衡及更高功能的狀況,那麼靈性就像水一樣,可以自由 自在的流動。Chandler, Holden, & Kolander(1992)也提出相同的概念,他們認 為靈性健康可視為一種平衡式的開放或對靈性發展的追求,和諧和開放感對個人 的靈性發展是十分關鍵的特質。質言之,靈性雖然抽象,卻是個體身心靈整合的 樞紐。靈性貫穿身心運作,讓個體可以讓水一樣自在流動,並且追求平衡和和諧 的發展。. Elkins 等人(1998)曾對具有高度靈性的個人從事調查研究,發現其具有下 列九種特徵: (1)超越個人的層次:個人對於超越層次的親身體驗; (2)生命的 意義與目的:每個人的生命都具有深刻的意義,其之所以存在必有一目的;(3) 生活有一使命:某種天職或使命感,成為個人行動的至高動機; (4)生命的神聖 性:每個人的生命都是莊嚴、無價而神聖的; (5)以不同的角度看待物質的價值: 不刻意排斥物質的享受,但也不將物質享受視為人生最重要的目標; (6)博愛: 個人內心固有的正義感及慈悲心,願意服務他人及愛人的種種思維; (7)理想主 義:個人具有願意為其高尚理想及改善世界而獻身的衝動; (8)對痛苦死亡的意 識:對人類痛苦與死亡的深刻體會,並且增進了個人對生命的欣賞及重視;(9) 靈性上的成就:反映了個人與其所重視的存在價值、他人與自然的關係,靈性的 成長在日常生活中展現無遺。從 Elkins 等人的研究得知,靈性高度發展的個人重 視自我生命意義和生活目標的追尋,並且從多元、博愛的角度關懷其他人類、社. 33.

(35) 會的發展,具有理想性人格和崇高情操。. 靈性的定義、特性和範疇會隨著研究目的調整,國內學者曾煥棠、劉秀美 (2007)綜合相關學者的理論,歸納靈性的特性有三點: (1)追尋意義:創造、 了解受苦的意義、尋找希望、信念; (2)自我超越:保有自尊與價值,得以獲得 解脫,尋求和解和寬容,意即支持與饒恕,以及突破自己的困境、宗教信仰獲得; (3)與他人連結:包含愛人與被愛,與他人彼此的關係。楊均典(2001)綜合 不同學派對於靈性的定義和理論後,整理出靈性的三個範疇: (1)對生命的態度 及期待:對於人生中任何事情都能勇敢面對、對一切充滿希望、做正向思考、或 賦予其在生命中的意義; (2)自我內在與人我、環境關係之省察:包括了解自己, 有正向的自我概念,愛自己也愛別人,能真誠對待任何對象,乃至環境、與宇宙 萬物及造物主都能和諧、真誠互動,從中得到愛及所屬感; (3)內心平靜和諧的 需求:達到內心平靜之欲望及方法。從以上歸納,靈性具有對生命意義、態度的 探索、自己與他人的連結,以及追求自我超越及和諧的動力。. 回顧過去二個世紀,靈性的定義仍然有歧義性和困難。Ingersoll(1994)認 為在不同文化脈絡背景下,人們對於靈性的定義、看法不儘相同。最後從文獻分 析中分析靈性有七大面向,包括意義、神聖概念、關係、神秘、經驗、遊戲和整 合的面向。Ingersoll(1998))訪問 12 位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包括六男六女,整 理出靈性的定義包括十個面向,包括:對神聖的概念、意義、聯結、神秘、自由 感、經驗儀式的實踐、寬恕、希望、知識學習、活在當下。. Wanpen(2001)結合 Erikson 和 Kornfield 的理論,提出不同的靈性任務是 積極的生活,服務他人及沈思。他特別強調,佛教和心理健康的共同目標即是讓 人處於和諧,與自己、他人、自然之間的和諧,進而提升個人之生命意義存在感。 佛教強調的無常生命觀,即是提醒我們要接受改變和無常,學習靜默和沈思,喚 醒真實的自我。他認為晚年的任務即是統整、智慧、生活的意義、一致和諧、沈 34.

(36) 靜生活。綜合靈性的定義和特色,大致可從整合、意義、連結、超越四個觀點整 理靈性的定義,不同學者的看法,並整理靈性定義的表格(如附錄一),分述如下:. (一)整合的觀點. 靈性是個體內在統合的力量,具有自我超越的意味。靈性可以整合生理、精 神、情緒、社會等其他健康層面(陳德光,2004;Banks, 1980; Burkhardt, 1993; Fehring et al., 1997; Goddard, 1995; Howden, 1992; McGee, 1998; Purdy & Dupey, 2005; Walsh, 1999; Wanpen, 2001; Young, 1993)。Banks 和 Burkhardt 均特別強調 靈性是人類行為思想的指引,整合其他面向的健康。靈性是內在生命力的展現, 與個人的生命緊密連結。Howden 強調靈性的特色顯示了個體內心的應變力和資 源,不論身處危機或平靜時,靈性充份展現及內在的能量。. (二)意義的觀點. 一種生命的意義,靈性層面處理個體定義人生的意義與目的,可視為個人內 在的驅力,協助個人獲得成就感,也就是個人活著的目的(李彗菁,2004;邱淑 芬,2002;傅佩榮,2003;趙可式,1999;劉淑娟,1999;Banks, 1980; Burkhardt, 1993; Colye, 2001; Fehring et al., 1997; Howden, 1992; McGee, 1998; Stand, Sandhu, & Painter, 2000; Seaward, 1991; Tisdell, 1999, 2003)。追求生命的意義是人類獨有 的表現,也是展現從苦難的環境中,艱毅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 (三)連結的觀點. 靈性是人與人溝通、彼此分享的連結力量。個體不是獨立存在的,個人與他 人有關係、有連結,從家人的愛擴散到社區、社群、社會中。個人與所有生命體 的連結感,以及個人與宇宙生物的同一感(李彗菁,2004;曾煥棠、劉秀美,2007; 楊均典,2001;蕭雅竹,2004;Banks, 1980; Burkhardt, 1993;Howden, 1992; Stand, 35.

(37) Sandhu, & Painter, 2000; Seaward, 1991; Wanpen, 2001) 。靈性的連結感強調個體與 自己、他人、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例如愛、被愛、寬恕、被寬恕、分享、承諾 都是很重要的靈性課題。. (四)超越的觀點. 靈性是個人覺知或信仰,並追求神聖的世界,是一種終極的關懷。個人可以 理解世間有股超越自然科學所能解釋的力量,此部分也涵蓋宗教信仰(王俐雯, 2005;李彗菁,2004;Banks, 1980; Bensley, 1991; Catanzaro & McMullen, 2001; Colye, 2001; Emmons, 1999; Goddard, 1995; Howden, 1992; Hungelmann et al., 1996; Koch, 1998; Maslow, 1976; Stand et al., 2000; Tokayer, 2002)。自我超越的特 質可以展現在追求極致美學、藝術的精神上,亦可以與宇宙、大自然及更高力量 (神)的聯結,強調覺察更高力量或更高意義的信念。超越的觀點經常與自我意 義相連結,二者關係緊密。. 從以上四個觀點來看靈性,靈性的本質與個人內在的統整、生命意義的詮 釋,以及超越更高的層次有關,例如與超自然力量的聯結或個人信仰有關。本論 文對靈性的操作性定義為:「靈性是個體內在統合的力量,是一個人的人生哲學 觀,是個人內心深處最深沉的呼喚和終極關懷。靈性具有自我統整、自我超越、 生命意義探索及與他人、宇宙連結的特色。」靈性之概念分析如圖 2-2-1 所示。. 36.

(38) 靈性之概念分析. 影 響 靈 性 之 體 系. 靈 性 之 內 涵 與 特 色. 世界觀. 價值觀. 信念體系. 個人如何 看待自己 和世界的 觀點. 個人的價 值判斷和 倫理規範. 個人的宗 教信仰及 終級關懷 信念. 靈性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質,也是人 與動物不同最大的分野。靈性包涵 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信仰體 系,構成一套指導個人存在並回應 外在世界的觀點。靈性是個人內心 深處最深沉的呼喚和終級關懷。. 圖2-2-1:靈性之概念分析 研究者整理. 貳、全人整體健康的意涵及對靈性的啟示 「全人」(holistic person)一詞的根源取自希臘文(holo)的字源,在希臘 哲學中的形上思辯裡,一個存有者(being)的「部分」之總和並不等於「整體」。 Holo 這個字的意義,就是把可以看得見的各個「部分」集合在一起,再加上一 些看不見卻確實存在的所有「什麼」,把它合併加以整合的意思。我們對「人」 的認識與了解,必須將「人」視為一個大於其各個可見的「部分」的「總和」之 「整體」,如此一來,才能了解人的真正底蘊。簡言之,全人係指一個完整的個 人,包含一個人的全部,具有完整性或整合性,不能加以分割,零碎看待。就其 發展而言,「全人」是指“full grown”,一個全然、充分、整全成長及發展的人。. 37.

(39) 全人不僅涵蓋人有形、無形的整體部分,並且也強調「靈性」更勝於「物質性」 的發展。就靈性發展而言,「自我實現」即是「健全成熟」的人的基本驅策力。 整全的人應該涵蓋人的身、心、靈,不能偏廢任何一部分(劉瑞瓊,2005)。. 一、從整體看身心靈健康 相互影響. 人是由身、心、靈三個基本結構組成,最外層是生理、外在身體部分。第二 層是心理社會層面,包括意志、情感、智力和道德四個部分。而最內層是是靈性 (spirit)。(如圖 2-2-2)以上三個層面會相互影響,靈性使人知道自己為什麼還 活著,向外影響到之社會、心理及生理層面,促進了個體內在的和諧和平靜(陳 清惠,2000;Helmniak, 2001; Stoll, 1989)。. 隨著時代演進、社會及經濟的發展,以及醫療科技的不斷創新,對健康的界 定也有所調整。1980 年代興起全人健康的觀點,著重個人持續而刻意的努力維 持健康,並使生命品質發揮到其最高潛能(李水碧譯,2004)。隨著科際整合的 進步,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及科學家看到將個體分離的缺失,主張從整體的角度觀. 38.

(40) 待個體,並重視身、心、靈統整及平衡。身心靈三者不可分割,雖然各有其運作 機制和系統,但彼此之間息息相關,並非完全獨立,除了身體的保健之外,也須 重視靈性的健康(吳秀碧,2006;游恆山譯,1991;黃培鈺,2005;蕭雅竹,2004; Moberg, 2001)。. 近來台灣公共衛生學會專家認為「健康」的定義已不再侷限於關注死亡率 (mortality)的變化或罹病率(morbidity)的多寡,而是從較為積極預防及全人 健康的角度看待健康議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定義健康 為不僅是沒有病,而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都處於完好狀態。世界衛生組 織(WHO)於 1947 年對「健康」所做的定義是「一種生理、心理、社會完全安 適的狀態,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而已」,雖然將健康擴及生理、心理、社會等 層面,但靈性的層面未尚未納入。後來許多學者將情緒從心理健康中抽離,並且 再加入靈性健康(spiritual health),使得健康成為生理、心理、社會、情緒、靈 性等五個層面組成(周禪鴻,2007;蕭雅竹,2002; Aldwin & Gilmer, 2004; Bernard & Krupt, 1993; Burdman, 1986; Butler, 1997; Eliopoulos, 2004; Hoyman ,1962; McGee, 1998; Newman, 1995; O’Brien, 1999; Purdy & Dupey, 2005; Robinson et al., 2003; Swinton, 2001)。. 二、全人健康是五個面向緊密連結. 全人健康包括五個面向: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發展和靈性。彼此之間互 動緊密,生理著重身體的功能與結構;心理是心智運作過程,如心理感受、情緒、 調適型態;社會文化包含個人受其社會文化背景影響所及的看法或作法,如價 值、信念、生活習慣與禁忌等;發展則是依年齡檢視個案所處的發展階段、發展 的正常程度,及與目前健康狀況之間的關聯;靈性則為精神上的信仰情形及其對 健康的影響,以上五個面向均對個人健康造成影響(Newman, 1995)。Newman. 39.

(41) 的全人健康的觀點認為靈性就像是一顆種子,帶給人巨大的潛能,而人類生活的 目標就是朝向另一個更高的意識層次發展,這個過程是透過洞察力和超越時間中 的自我,進一步達到靈性的境界(林笑,2000;李彗菁,2004;Newman, 1995)。. 綜上所述,從全人健康的角度觀待個人,人是不可分割的整體,這五個層面 (如圖 2-2-3)彼此影響,構成全人的健康觀念。全人健康目標主要的挑戰在於 如何改善個人的健康習慣或行為,並促進積極健康的生活型態,減少生病的危 機,最後達成整體的幸福安寧。. 靈性健康被視為可以整合其他健康層面之力量,如同一個核心可以連結或成 為其他健康層面的根基資源,提供生命力量,引發行為與動機以協助個人獲致有 意義的人生(Banks, 1980; Banks, Poehler, & Russell, 1984; Bensley, 1991; Butler, 1997; Coyle, 2001) 。許多研究證實靈性有助於身體和心理健康(趙可式,1999; 劉淑娟,1999,2001; Fehring et al., 1997; Swinton, 2001),靈性健康有助於壓 40.

(42) 力處理及緩衝(黃惠貞,2003;黃惠貞、姜逸群,2005;Seaward, 2003, 2005)。 靈性對於健康有其重要性,靈性健康是人性的核心,用以統合個人身心社會與智 能健康,確認個人人生的意義與目的、一種自我/他人/神之間的締結,也是一種 強烈穩固的價值與信念系統(Banks et al., 1984)。. 從全人整體健康的觀點看待健康及靈性發展,意指科學典範從實證主義的一 元觀點轉向接受全人健康和全人關懷的整合觀點,對於健康和靈性的看法變得較 具整合性,更開放探索全人的需求和照顧,對靈性照護提供良好的發展基礎(周 禪鴻,2007;張慶祥,2007;魯宓譯,2006;Eliopoulos, 2004)。早期的護理起 源於對人的憐憫,照護有需要的人,為生病的人禱告祈求惡靈。護理人員的前身 是修道院中的神職人員(修士和修女),他們將有需要的、生病的、患麻瘋的病 人帶回照顧。帶著悲憫的宗教情懷,他們視病人為一個具有身、心、靈整合需要 的人,而非專注在「病態」的治療。他們替病人餵食、梳洗、禱告,讓病人得到 安慰和平安,這就是「靈性照顧」的源起(李彗菁,2004;Carson, 1989) ,由此 可見透過全人健康的觀點關照個體的健康,靈性關懷和成長扮演十分重要的角 色。. 三、全人是與外界天人物我的和諧. 不僅醫學護理界強調全人健康及靈性照顧的觀點,近來國內外教育人士有感 於青少年及成人價值觀偏差、自殺事件頻傳等問題,致力於生命教育的推動。生 命教育為我國近年來積極推動一種整合性教育,它的目的在於強調情意教育、人 際關係的建立、了解生命的意義,對人的尊重及對死亡的認知(曾志朗,1999)。. 從全人的角度看生命教育,人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個體生命的範疇包含了 生、老、病、死等四個歷程,每一個階段都可能有不同的經歷或是出現特定的問 題。生命的歷程涵蓋了自然、個人、群我以及靈性等四個範疇。因此,生命教育 4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Vinaya and Abhidharma literature, learning still enjoyed respects in religious life but the scope of learning became more specific. Mahāyāna literature recognize learning

We have been promoting STEM education among schools in a holistic and coherent manner, with strategies that embrace renewing the curricula of the Science,

With learning interests as predictors, the increases in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were greater for third- graders and girls than for fourth-graders and boys; growth in learning

• If students/ children develop fever and symptoms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dvise them to stay at home for rest until fever has subsided for at least 2 days. • Staff

In addressing the questions of its changing religious identities and institutional affiliations, the paper shows that both local and global factors are involved, namely, Puhua

The relief fresco "Stories of the Buddha's Life" embody the advancement of life education: a profound outlook on life, religion and life and death, ultimate care, life

In this way, the philosophy of tea giving with life cultivation of hi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with fl esh and blood, and with wisdom and sadness and the course of Buddhist

 Create and present information and ideas for the purpose of sharing and exchanging by using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sources, in view of the needs of the audi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