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背景與文獻探討

第二節 背景與文獻探討

近二十年來,在西方中國史學者的思想史、學術史著作中,相當引人注目

的特色之一,就是研究方法與研究視角的大突破。在這股新興研究熱潮中,西

方中國史學者開始將社會史的研究,納入學術史與思想史的研究範疇中,嘗試

將三者予以融合,以期還原思想的真實背景,掌握完整的思想底蘊。這股研究

風潮,不惟促使學術史與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出現嶄新的風貌;另一方面,也使

得史家的研究視角逐漸向下轉移,轉而留心社會脈動,給予地方史研究更多的

關注。

新研究方法的採用-援社會史入學術史與思想史

傳統學術史與思想史的研究,往往特重追溯學術思想系譜,以及掌握思想

內涵的轉變;近年來,西方中國史學界則開始置思想、學術於社會背景中,探

究它完整的發展面貌。其中,最典型的例子,當屬韓明士(Robert Hymes) 、田

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 ,以及包弼德(Peter K. Bol)等人的研究。

〈陸九淵,書院與鄉村社會問題〉17一文中,韓明士引諸位道學家積極以書

院作講學基地為背景,反襯出陸九淵以比較消極的態度面對「書院倡學」;並為

17 韓明士,〈陸九淵,書院與鄉村社會問題〉,收於田浩編,楊立華、吳豔紅等譯,《宋代思想 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3),頁 445-74。

8

陸九淵的態度尋求合理的解釋。韓氏先由陸九淵的言論及行為著手,逐步探尋

陸九淵的思想特徵。經過詳細研究,韓氏得出陸九淵與同時代的道學家相同,

都有投入社會活動的熱情與理念之結論;並從而引導出:若以傳統思想史研究

取徑下手,關於陸九淵對書院倡學的冷漠態度,將無從解答的情況。接著,韓

氏再嘗試置陸九淵的冷默作為於他的生活背景中。韓氏發現:陸九淵具有相當

強的「家傾向」,而且認為家庭與國家政府之外的其他組織,並無存在的必要

性。是故,陸九淵對書院、鄉約、社倉以及祠祀等活動,便多興致缺缺或存有

不同見解。韓氏此種援社會史入思想史的研究取徑,不僅為陸九淵對書院的漠

然,提出饒有新意的見解,也揭示道學家有諸多樣貌的事實;更重要的是,韓

氏為此新興研究方法,做出了一絕佳的示範。除〈陸九淵,書院與鄉村社會問

題〉一文外,韓氏榮獲李文遜(Levenson)中國研究書籍獎的大作——《Statesmen

and Gentlemen :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18,更將這種研究取徑,發揮得淋漓盡致。由於這本書在開創新的研究取徑,以

及著重地方史的研究內容上,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筆者在後面會繼續討

論。

田浩(Hoyt Tillman)的相關著作,也為此種研究取徑做出絕佳的詮釋。《功利

主義儒家:陳亮對朱熹的挑戰》19 一書中,田浩開始嘗試從十二世紀的社會背

18 Robert P. Hymes,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19 田浩(Hoyt Tillman)著,姜長蘇譯,《功利主義儒家:陳亮對朱熹的挑戰》(Utilitarian Confucianism Ch’en Liang’s challenge to Chu Hsi )(南京:江蘇人民,1997)。

9

景來觀察道學的發展。其後在《朱熹的思維世界》20一書,他更進一步置朱熹

於社會背景中,研究與朱熹同時代人物的多樣面貌;試圖還原諸學者的思想原

貌、彼此間的往來關係,以重現南宋理學群像。誠如田氏在中譯本緒論所言,

他「不將朱熹看成一位超然獨立的思想家,而將他的思想發展置於他與同時代

學人的關係和交往的背景下考察。」21。田氏這樣的研究手法,並非貶低朱熹

的歷史地位。他認為,無論是追尋朱熹的思想系譜,或是探究朱熹的思想特徵

——傳統思想史研究取徑,都無法完整掌握朱熹思想的發展過程。相對地,若

能肯定道學的多樣性,視朱熹為道學群體的一員,置他於社會背景中,完整呈

現當時理學群貌。其次,再由朱熹與時人的來往,探索他思想的演變。如此一

來,則不僅對朱熹思想的發展,能夠有通盤的掌握,對於道學群體的形成,更

能有一清晰的圖像。田氏以社會史取徑著手,擴大視角於朱熹同時代的道學

家,如張栻、張九成等人;使全書洋溢道學群體的活力與多樣性,這正恰與

《宋史.道學傳》所呈現之狹隘圖像22,成一鮮明對比。此外,這樣的研究手

法,也為道學研究注入一股活水。其他道學家的思想、生平,以及社交網絡,

逐漸成為史學界關注的焦點;而相關研究主題的著作,也隨之增多,例如本論

文提及的湖湘學派,即為其中顯例。

包弼德的研究,亦為這種新興研究方法的指標性著作。在《斯文:唐宋思

20 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台北,允晨,2008)。

21 同前註 20,頁 16。

22 同前註 20,頁 15。

10

想的轉型》23 一書,包氏以另闢蹊徑的方式,探究唐宋思想史的變遷。迥異於

多數學者作法的是,他不從佛釋道三者交匯出發24,而以相當宏觀的視野,分

別從史學、文學、哲學等方面著手,來探究宋代道學的興起。此外,他也運用

社會史研究方法:結合唐代至宋代的思想發展與社會背景;由政治情況、科舉

制度以及對經營地方的重視等方面,逐一探討士人群體價值觀的改變,重新詮

釋士人由重「文」轉向求「道」的過程。雖然,《斯文》一書有忽略佛教思想的

缺失25,卻仍是結合社會史與思想史的佳作,也啟發學界以各種「社會背景」

著手,解釋唐宋思潮的轉變。

綜合以上的討論,我們不難發現到,近二十年來,這股新興研究熱潮,讓 西方中國史學界的研究視角,頓時開擴起來:由原先僅注意學術、思想本身,

開始旁及同時代士人群體,嘗試還原他們的思想原貌,以及彼此間的來往圖

像。甚至於再擴大視野到於大環境的社會背景。這種置學術、思想於社會背景

中的研究手法,後來更引起學界對地方家族、區域文化的研究興趣:各種學

術、思想究竟如何與不同區域的家族與文化產生互動、彼此影響,已成為更進

一步的關注焦點。

23 包弼德(Peter K. Bol),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This Culture of Ours" :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 )(南京:江蘇人民,2001)。

24 葉毅均,〈從思想史到文化史的嘗試-包弼德《斯文》一書及相關討論述評〉,刊《新史學》

第十四卷第二期(2003),頁 215-38。

25 同前註 24,頁 215-38。

11 研究視角的向下-對地方史的關注

西方中國史學界應用社會史研究法於學術史與思想史研究的作法,不惟使

許多學術、思想史議題的再詮釋成為可能,也讓史家研究視角產生轉移。學界

開始轉而關注各地不同的社會背景;地方史與學術、思想史的結合,也因此成

為新的研究焦點。

事實上,早在 1960 年代初,柯睿格(Edward A. Kracke) 及何炳棣兩人,為

評估科舉制度所造成的社會流動,即開始將視角轉向社會關係的探究。柯氏用

宋代僅存的兩份〈登科錄〉(1145 年和 1256 年),探究宋代登科士人的出身背

景。他認為,中國的科舉考試基本上是公平開放、可造成社會流動的。何氏則

擴大柯氏的研究規模,採用明清兩代登科錄。他主張,明代科舉還能夠造成社

會流動;清代的科舉,則因買官情況大增,社會公平公開程度反不如前代26

當時,他們以親屬關係入手,進行相關研究的作法,引起學界極大的迴響,多

位學者27先後加入討論。大致說來,這些學者認為除中舉者的父系關係外,母

系與師友關係也都應納入考量之列。其後,隨著 1970 年代社會史研究法普遍為

學術史、思想史家採用後,社會背景、人際關係,以及各地不同的風俗文化,

便漸漸成為史學研究利器、分析基軸之一。前文曾提及韓明士的代表作——

26 李弘祺,〈中譯本導論(代序)〉,《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台北:聯經,1993)。劉祥光,〈科 舉與地方發展:宋元明教育與科舉研究的取徑與成果〉,收於李弘祺編,《中國與東亞的教育傳 統(一)》(台北: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6),頁 155-206。

27 例如 Richard L. Davis(戴仁柱)和 Beverly Bossler 等人。

12

《Statesmen and Gentlemen》;以及李弘祺 (Thomas H.C. Lee)〈宋元福建建陽地

區的道學教育〉28與〈宋元書院與地方文化——吉州地區書院、學術與民間宗

教〉29二文,即為其中相當典型的例子。韓明士延續他的老師郝若貝( Robert M.

Hartwell) 的關注焦點——南宋精英對地方的經營;但是,與郝氏不同的是,他 並不把焦點擺在「個人」,而由群體 (家族) 角度切入。他認為,南宋精英家族

在政治鬥爭頻仍、科舉入仕困難,以及個人自我期許的影響下,逐漸改變注意

力,由關注中央轉向經營地方,以聯繫社會關係 (如透過婚姻、親屬、師生或交

友關係)、參與地方事務 (如投入地方自衛、社會公益或宗教活動) 為手段,來營

造、維持家族在地方的影響力30。為深入刻畫南宋精英家族形象,韓氏以地方

史研究的形式,選擇江西撫州精英家族作為研究焦點。

相較於韓明士以地方精英家族為起點,著力於其社會關係的聯繫、地方事

務的參與,來刻畫撫州士人與地方間的互動;李弘祺則有另一條獨特的研究思

路。李氏認為,唯有清楚掌握地方文化,才能真正還原、解釋中國教育史的多

樣風貌31。在上述二篇論文中,建陽與吉州地方家族雖仍在他的討論之列,他

卻以更大的篇幅,詳細地描述兩地地理環境、歷史淵源,以及宗教民俗。〈宋元

福建建陽地區的道學教育〉一文,李氏置書院於大家族需求、佛教昌盛兩個思

維向度下,描繪道學在建陽的傳播圖像。他主張,其一,道學教育除了有益於

28 李弘祺,〈宋元福建建陽地區的道學教育〉,收入鍾彩鈞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台 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3),頁 945-96。

29 李弘祺,〈宋元書院與地方文化-吉州地區書院、學術與民間宗教〉,刊《湖南大學學報》第 二十卷第六期 (2006),頁 5-15。

30 這種南宋士人關注焦點的轉變,學界稱之為「地方轉向(Localist turn)」。

31 同前註 29,頁 15。

13

大姓子弟登科,也增進他們參與地方事務的機會;而這也正巧符合他們延續家

族勢力的需求。其二,建陽地區的佛教影響力,主要在經濟,而非思想層面

族勢力的需求。其二,建陽地區的佛教影響力,主要在經濟,而非思想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