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論文概述

為達成對上述問題的掌握,本論文章節架構如下:第一章為緒論。第二

章,湖湘學派的萌芽與初期發展。筆者先嘗試置胡安國一家於宋代湖南的時空

背景中,以胡氏對當地頻繁的動亂、嚴重的土地兼併等政治、社會情形,究竟

如何反應、持何種看法,做為討論的重心,描繪另一幅湖湘學經世主張形成的

背景。其次,再把研究焦點擺在胡安國父子三人的講學情形、門人分布範圍

上,以期呈現湖湘學派的初期發展概況。第三章,湖湘學派的壯大與初期湖湘

化。為釐清嶽麓書院在湖湘學傳播史上,究竟「為何」以及「如何」扮演特殊

的角色;筆者擬先從地理環境、歷史文化的角度,分析嶽麓書院所具的優勢條

件。接著,再勾勒張栻的講學情形、弟子分布範圍,以具體呈現湖湘學派結合

嶽麓書院後的傳播進展。最後,由於「胡家之學」要真正成為「湖湘之學」,勢

必得與湖南士人產生互動,取得他們的認同感、並願意跟隨學習;因此,筆者

將對照湖湘學弟子55、湖南登科士人以及留有著作士人三者的分布情況,評估

嶽麓書院是否有助於湖湘學的傳播、使得更多湖南學子願意跟從學習,從而加

速「湖湘化」的速度。第四章,湖湘學派持續擴張的困境。以往學界對於湖湘

學派的沒落,多就一般性因素來加以解釋56;卻未曾真正置湖湘學派於湖南地

區,由當時湖湘學傳布的情況,來解釋它在湖南沒落的原因。因此,筆者將以

55 包括胡安國、胡宏、胡寅以及張栻的弟子,筆者將分別就其分布的不同,加以互相比較,以 求得其中發展趨勢。

56 即上文所述的原因:張栻中壽(48 歲)而亡,以及學派思想特重實用。

29

社會背景為基軸,將湖湘學派學者置於南宋湖南時空中,由「湖湘學派學者與

當地大家族的互動」、「湖南南北文風的升降」,以及「湖湘學弟子群體的發展」

三個方面,為湖湘學派無法札根於湖南、持續湖湘化的情形,提出進一步的解

釋。最後一章,結論。筆者將總結全書的討論,將三個主要論點,再做一扼要

論述。全書結論為:第一,湖湘學思想主張的形成和宋代湖南的社會、政治發

展間,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第二,湖湘學派於湖南的發展過程中,嶽麓書

院確實扮演著關鍵性角色。結合嶽麓書院後的湖湘學派,其學子分布範圍開始

大大地擴張;並使得湖湘學弟子身影,最終遍及湖南士人聚集的湘江流域。第

三,湖湘學派無法「深根」於湖南,並在張栻死後不久就快速沒落的原因,除

了思想因素之外,尚可由三方面來解釋:其一,湖湘學派學者不僅與當地大姓

家族間並無密切來往;諸大姓家族甚至多傾向自設家塾,而非送子弟就學於嶽

麓書院;其二,南宋湖南歷經文風南升北降的過程,南部永州和道州文風快速

成長,甚至逐漸超過向來文風薈萃的潭州與衡州。在這種情況下,潭、衡二州

既無法維持文風獨盛的局面,南部學子北上就學的意願也將連帶影響;居於潭

州的嶽麓書院,對南部學子的吸引力亦隨之大降。如此一來,湖湘學派既以嶽

麓書院為講學基地,它的發展也勢必隨之深受影響。因此,即使南部的永、道

二州文風日趨漸盛,出自二州的湖湘學學子數量,卻一直未能有突破性的增

加。其三,湖湘學弟子群體無法持續穩定發展。張栻主教於嶽麓書院後,嶽麓

書院逐漸成為湖湘學派的講學基地;湖湘學弟子群體,也隨之逐漸形成。然

30

而,甚為可惜的是,即使張栻有心鼓勵湖湘學弟子與當時居於湖南或它地的學

者來往問學;而在張栻之外,也還有本地的吳翌與彪居正等中堅人物,可以協

助推動學子群體的發展。然而,張栻的仕宦它地,仍不能避免地使湖湘學學子

群體陷入發展困境。湖湘學子群體的無力持續發展,也直接導致湖湘學派最終

在湖南的沒落。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