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自我效能的理論與研究

社會認知論學者Bandura於1977年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認為自我效能是個人 對於是否能夠執行與達成特定任務的能力信念,而此信念乃是個體對自己能否完 成特定任務的能力判斷、自我把握及勝任的感受程度。自我效能決定個人對不同 難度任務的選擇、願意投注多少心力於特定的任務上,與其所能堅持的時間長短 影;自我效能亦能影響個人行為的表現、新行為的習得與執行任務時的情緒 (Bandura,1977)。自我效能高者傾向於選擇有挑戰性的任務,遇到困難仍努力堅持 自己的行為,情緒積極且正向相信自己有能力因應壓力;自我效能低者則相反,

選擇較易達成之任務,執行任務的過程充滿恐懼和焦慮的情緒。

Bandura(1977) 將自我效能視為一種運作的機制,進一步從反應—結果的預

期來區分,可區分為兩個層面:「效能預期」(efficacy expectances)與「結果預

期」(outcome expectances)。「效能預期」是指個人能否成功地執行欲達成目標 之必要行為的能力判斷,「結果預期」是指個人對既定行為將導致特定結果的評 估,其差別是前者相信自己能使事情發生,後者相信某件事情會發生,如圖2-2-1 所示。當我們知道特定行為會產生特定結果,但若相信自己的努力不會達到特定 結果時,就不會有相關行為產生,因此Bandura認為「效能預期」比「結果預期」

更能預測行為的發生。

個人 行為 結果

效能預期 結果預期

圖 2-2-1 效能預期與結果預期的差異

資料來源:Bandura, A.(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p.193.

另外,並提出「效能預期」的四種來源:包括精熟經驗 (mastery experience)、

替代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言語說服(verbal persuasion)與生理狀態

(physiological states),說明如下:

(一)精熟經驗

個人從過去成功或失敗的經驗發展出自我效能信念,用以初步解釋行動的結 果,成功經驗會提昇個人的自我效能信念,而多次的成功經驗會讓個人就算面臨 偶爾的失敗也不致影響或降低其自我效能(Bandura, 1986)。精熟經驗是影響自我 效能訊息的最佳來源,但並非所有的成敗經驗都會影響自我效能,還要根據個人 付出努力的程度、任務困難程度及個人認知而定(Bandura, 1997)。

(二)替代經驗

從社會認知論來看,個人觀察特質與能力自己相近的人,在類似情境中獲得 成功經驗與正向回饋,會預期自己也會有相同結果。替代經驗也是自我效能訊息

來源之一,但影響程度相對地弱於精熟經驗。

(三)言語說服

個人接受他人言語上的鼓勵與讚賞,進一步發展個人的自我效能信念,尤其 是積極的言語說服,是用來改變個人行為最常用且容易的來源。但若長期的面對 失敗,缺乏實際的成功經驗時,不論是再積極的語言說服引發的自我效能感也是 短暫且脆弱的。

(四)生理狀態

個人會根據自己的生理狀態評估自己的能力,當面臨事件感到緊張焦慮時,

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並引發額外的壓力與不安,而影響結果表現(Pajares, 2002)。在生理、情緒焦慮及壓力狀態下,個人如何因應會影響其行為表現與自 我效能。

二、輔導自我效能的意涵及相關研究

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論被廣泛運用於不同領域,以探討在特定的情境中,個 人對於自己完成任務的信念。Larson等人(1992)將自我效能理論用於諮商領域,

認為諮商師對於自己能否提供個案有效的諮商之能力或信念的判斷即為「諮商自 我效能」。對應於學校輔導工作,王婉玲(2006)認為「輔導自我效能」即是將 諮商自我效能的概念應用於輔導人員身上,此概念亦源自於Bandura(1977)的自 我效能理論,是指輔導人員在從事輔導工作時,對自己的效能預期。透過效能預 期,輔導人員能評估自己面對任務的能力、願意投注多少心力、與其遭遇挫折困 難時所能堅持的時間長短。吳育沛(2007)認為「輔導自我效能」是輔導人員相 信自己具備的專業能力能克服與改善外在限制的環境,進而從事有效的輔導工作,

同時也與周圍的人際系統維持良好的互動關係,並相信輔導工作能對其產生助益。

許憶雯(2010)定義輔導自我效能為輔導人員針對學生輔導工作推展過程對自己 能力的評估,也是輔導人員能否成功與自信的決定性因素。

研究者將上述輔導自我效能概念應用於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以探討教師參

與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自我效能,研究中的自我效能著重在教師針對中輟生復學 輔導工作的實施過程,對自己能力的評估,包括教師對於自己是否具有輔導中輟 生能力的信心,透過晤談技巧的運用、與中輟生的周遭人際系統進行良好雙向的 溝通、能運用輔導網絡進行資源連結與媒合等,用以從事有效的輔導工作以協助 中輟學生。

三、自我效能的測量

Bandura(1997)指出可以從水準(level)、強度(strength)及類化程度(generality)

三個向度評量個人自我效能高低及預測個人行為表現。水準是指個人對於自我效 能水準的評估會影響其任務的選擇,高自我效能者,會嘗試解決難度較高的任務;

低自我效能者,則會侷限於簡單易處理的工作。強度則是指個人在不同情境選擇 是否繼續堅持努力,高自我效能者,企圖心與渴望成功的信念越強,遭遇困難時 也能堅定信念想辦法克服;低自我效能者,容易因負面影響而放棄否定。類化程 度是指個人認為自己能處理其他類似任務的程度,有些經驗只能產生有限的自我 效能感,有些則具有高度的類化效果,可以擴展延伸至不同的情境中,如:類化 程度高的教師能處理與中輟生學校生活適應相類似的工作,也能夠有效處理與家 長溝通的問題,而類化程度低者,則無法普遍應用或處理其他類型的工作(廖惠 儀,2007)。

針對自我效能的測量工具,可分為特殊性與一般性兩種。Maibach和Murphy

(1995)指出,發展自我效能測量工具需掌握二個原則,首先根據研究需求、研 究目的,針對不同行為及目標,來決定需要包含哪些情境或特殊的行為以做為測 量的面向;再來就是考量自我效能之水準、強度及類化程度等三個向度,利用適 當的題目及指導語評量研究對象自我效能的高低程度(引自余靜雲,2000)。孫 志麟(1991)亦認為自我效能是屬於特殊情境、非整體的構念,不同情境有不同 的效能。Sherer 和Maddux(1982)則認為個人過去在各種不同情境下所累積的成 功或失敗經驗,會使其發展出綜合性、整體性的自我效能,且會影響一個人對新

情境處理能力的期望,由此,發展出不針對特定情境或行為、綜合性的「一般性 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引自黃毓華、鄭英耀,1996)。

本研究以Sherer 和Maddux(1982)對自我效能所持的觀點,認為教師輔導中 輟生經驗因有其個別化差異,考量到教師特質、學校環境、中輟生個人因素未盡 相同,雖有其特殊性但又不完全屬於相同情境且有一致的行為可測量,不論教師 過去輔導中輟生經驗成功與否,在不同情境下累積的經驗會讓教師發展出綜合性、

整體性的自我效能感,故參考「一般性自我效能量表」、王金敦(2005)編製的

「中輟生輔導服務志工自我效能量表」及文獻探討結果,建構出本研究教師參與 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自我效能為:「堅持努力效能」、「目標達成效能」及「對 抗壓力效能」等三種向度來測量教師自我效能的高低程度,其詳細內容說明如下:

(一)堅持努力效能:教師對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所付出努力與堅持的能力信念 判斷。

(二)目標達成效能:教師對自己所設定目標達成的能力信念判斷,包括教師對 於中輟學生設定的目標及中輟學生本身預期目標的達成。

(三)對抗壓力效能:教師會根據本身生理、情緒所引發的反應,評估自己是否 能承受中輟生復學輔導工作所帶來的壓力干擾之能力信念判斷。

四、個人背景變項與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

以下針對本研究之個人背景變項與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發現,進行探討與整 理:

(一)性別

國外若干研究顯示性別在諮商自我效能上無顯著差異(Larson,1992; Daniels

&Larson, 2001)。然而,Bodenhorn 和 Skaggs(2006)的研究顯示女性諮商人員之諮 商自我效能高於男性。國內研究對於性別在輔導自我效能上是否有顯著差異,研 究結果亦不一致。王金敦(2005)、王婉玲(2006)與吳育沛(2006)的研究均 顯示男性的輔導人員其自我效能高於女性輔導人員,然而廖惠儀(2007)、許憶

雯(2010)的研究顯示不同性別的教師的輔導自我效能未達顯著差異。

(二)年齡

國內研究一致顯示,不同年齡的輔導人員其輔導自我效能有顯著差異(王金 敦,2005;王婉玲,2006;吳育沛,2006;許憶雯,2010;廖惠儀,2007)。

(三)擔任教師年資

王婉玲(2006)、廖惠儀(2007)、許憶雯(2010)均發現不同工作年資的 國中輔導人員於輔導自我效能有顯著差異。但吳育沛(2006)的研究則指出不同 服務年資的國小輔導教師輔導自我效能無顯著差異。

(四)擔任職務

王婉玲(2006)、吳育沛(2006)、廖惠儀(2007)、許憶雯(2010)的研 究均顯示不同職務的國中輔導人員輔導自我效能有顯著差異。

(五)學校規模

王婉玲(2006)、許憶雯(2010)的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學校規模的國中輔導 人員於輔導自我效能有顯著差異。

(六)輔導中輟生經驗

Sipps、Sudgin和Faiver(1988)發現臨床經驗與輔導自我效能之間存在顯著正 相關;廖惠儀(2007)指出輔導過中輟生人數越多的教師其輔導自我效能越好。

本研究試圖將國中教師曾經輔導中輟生人數列為背景變項,探討接觸經驗的多寡

本研究試圖將國中教師曾經輔導中輟生人數列為背景變項,探討接觸經驗的多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