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自我省思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1

論各世代都面臨生存的考驗;因此,促進社會的和諧互助、建構有助生涯發展的 氛圍與基礎設施等,是政府更為首要的任務。

第三節 自我省思

理論,是給予普羅大眾的準則;對於另一群想過著夢幻般生活的人而言,他 們憑著不斷湧現的感動與堅毅的理想度過生活。聽著對面的他們,說著自身所發 生的種種,或大事或小事,其實內心充滿敬佩。他們不論有無工作經驗,面對著 對面的訪談者,實是感謝他們願意將他們的故事交託給自己,並願意在過程中慢 慢闡述自己的生命點滴。他們的字字句句,因為如此真實,所以聽完之後總是迴 盪不絕於耳。結束訪談之後,將他們的資料默默地收了起來,或許是一種不敢面 對,想著自己其實不比他們,或許是一種勾動,需要時間讓自己好好的思考與沉 澱。時機是不等人的;總有某種巧合、機會,督促著自己使自己重新地上緊發條,

點開錄音的兩小時、三小時慢慢地敲擊著鍵盤,慢慢地想著那幾個月前的他。

生涯,是一個很大的議題,從來不管怎麼研究,就是在那樣的過程中不斷地 思考與討論。自己選了敘事研究,質性分析;或許,為的是一種抒情,也為一種 情感的交流。在這樣的過程中,自己重新地認識自己,也認識了很多人,也在這 樣的過程中,自己重新地檢視自己,同樣,關於自己的生涯,自己也省思著。

不管未來如何,依舊唯有感謝。也學習 「主」那赤子之心,永遠真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玉珍、吳麗琴(2009)。大一生回顧升學生涯抉擇與生涯適應之脈絡相互影響 模式探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39-79。

王叢桂、羅國英(2009)。華人工作目的價值對個體面對生涯與家庭需求衝突時 抉擇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32(1),81-109。

王叢桂、羅國英(2011)。家庭內工作價值的傳承與變遷:親子對偶分析。本土 心理學研究,36,195-247。

王叢桂(2012)。從關係與情境看華人的自我展現。本土心理學研究,37,231-239。

呂子豪(2013)。生涯發展的可能困境及其因應。諮商與輔導,333,29-33。

行政院主計處(2009)。98 年青少年狀況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取自:

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6728154411H1A31BHM.pdf 行政院主計處(2016)。104 年青少年狀況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取自:

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689113124T64VQLTY.pdf 余德慧(2001)。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市:心靈工坊。

余德慧、顧瑜君(2000)。父母眼中的離合處境與現代倫理意涵,應用心理研究,

6,173-211。

余德慧、林麗雲(1991)。中國人的新孝觀:親恩與回報。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余德慧、張老師月刊編輯部(1987)。中國人的父母經:黏性與親情。台北市:

張老師文化。

李易駿、古允文(2007)。機會開放或結構限制青年從學校到職場轉銜過程中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3

Yo-Yo 現象。社會研究季刊,67,105-153。

李茂興(譯)(1998)。生涯諮商理論與實務(原作者:Richard S. Sharf)。台北市:

弘智。

吳書榆(譯)(2015)。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原作者:Alfred Adler)。台北市:經 濟新潮社。

吳宜真、賈紅鶯(2012)。以家庭系統觀看生涯抉擇。諮商與輔導,314, 43-47。

易之新(譯)(2000)。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原作者:Freedman, J.

& Combs, G.)。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周志建(2012)。故事的療癒力量: 敘事, 隱喻, 自由書寫。台北市:心靈工坊。

周志建(2002)。敘事治療的理解與實踐─以一個諮商個案為例之敘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台北市。

林詠純、徐欣怡、曾育勤、黃瓊仙(譯)(2015)。搶救繭居族:家族治療實務 解說(原作者:田村毅)。台北市:心靈工坊。

林孟瑋(2013)。台灣尼特族初探─家庭依附與親子代間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台北市。

林繼偉、黃小芬、邱春蘭、蔣琳琳(2007)。生命實踐與自我認同:以服務工作 人員及售貨從業青年生涯適應行為為焦點的探究。中華輔導學報,21,33-69。

金樹人(2011)。生涯諮商與輔導。台北市:台灣東華。

洪瑞斌(排印中)。「個我」與「大我」:以雙文化自我觀點建構台灣大學生生 涯敘說之重要主題。本土心理學研究,已接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4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首航初探之旅。台北市:麗文。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揚帆再訪之旅。台北市:麗文。

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譯)(2004)。探究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 的人文科學(原作者:Van Manen, M.)。嘉義:濤石文化。

高淑清(2002)。教育研究(二):質性教育研究。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 育學概論─科技整合導向(頁 517-575)。台北市:學富。

徐欣怡(譯)(2016)。繭居青春:從拒學到社會退縮的探討與治療(原作者:

齋藤環)。台北市:心靈工坊。

許妮婷(2014)。37C 的冰封城堡─尼特族的家庭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花蓮縣。

許光育(譯)(2008)。心靈諮商:理解諮商真諦與人類經驗之新取向(原作者:

Dwight Webb)。台北市:心理。

陳瀅媄(2016)。Savickas 生涯建構訪談之架構與諮商效果。輔導季刊,52(2),

51-61。

陳騏龍、丁原郁、鍾易廷(2013)。走向內在聲音的生涯決定─以一位廣論學員之 敘事為例。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學報,26,57-101。

張致維(2008)。台灣尼特族青年工作價值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社會工作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台北市。

郭俊麟(2011)。尼特族(NEET)非典型就業之研究-以桃園縣勞動市場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桃園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5

彭滋萍、張高賓(2009)。高中職生家庭環境、生涯自我概念與生涯自我效能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 論文,嘉義縣。

黃素菲(2016)。後現代的幸福生涯觀:變與不變的生涯理論與生涯諮商之整合 模型。教育實踐與研究,29(2),137-172。

黃民凱(2012)。尼特族成為非尼特族的生涯轉銜與適應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屏東縣。

楊毓珺(2015)。我國尼特族現象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台北市。

楊小慧(2010)。尼特族現象之研究、分析與解決策略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台北市。

楊國樞(1992)。中國人的心理行為: 理論與方法篇。台北: 桂冠圖書公司。

楊國樞(1988)。中國人的蛻變。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葉光輝(2009)。台灣民眾的代間交換行為:孝道觀點的探討。本土心理學研究,

31,97-141。

葉光輝(2009)。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本土心理學研究,32,

101-148。

趙文滔、徐君楓、張綺瑄、徐蕾、謝宜芳、李如玉、呂伯杰(2016)。在關係中,

讓愛流動:華人家庭關係的評估與修復。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蔡秉忻(2016)。從 Yalom 終極關懷探討繭居族議題:以小說《最後家族》為 例。諮商與輔導,362,13-17。

鄭楚霏(2014)。臺灣青年男性尼特族的生涯阻礙之內在因素初探(未出版之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6

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台北市。

賴婷妤(2010)。尼特族現象與學校教育問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台北市。

劉淑慧、盧怡任、洪瑞斌、楊育儀、彭心怡(2013)。在世間活出個人獨特意義:

存在現象學取向的生涯觀與其在華人生涯網設計理念的落實。輔導季刊,

49(4),2-13。

諶淑薰(2014)。尼特族與未來就業環境變遷之研究─以宜蘭縣為例(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佛光大學未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宜蘭縣。

藍毓仁(譯)(2008)。質性研究方法(原主編:Jane Ritchie & Jane Lewis)。台北 市:巨流。

蕭景容、徐巧玲(2011)。生涯未確定當事人對敘事取向生涯諮商之經驗內涵分 析。教育心理學報,42(3),445-466。

龔蕾(2016)。千禧世代知覺父母生涯信念影響其生涯決定之敘說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7

外文部分

Arnett, J. J. (2000). Emerging adulthood: A theory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late teens through the twenti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5), 469–480.

Alfieri, S., Sironi, E., Marta, E., Rosina, A., & Marzana, D. (2015). Young Italian NEETs (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ir family background. Europe's Journal of Psychology, 11(2), 311.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Prentice-Hall, Inc.

Berloffa, G., Matteazzi, E., & Villa, P. (2016). Family background and youth labour

market outcomes across Europe. Working Papers 393, ECINEQ,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conomic Inequality.

Carlsen, M. B. (1988). Meaning-making: Therapeutic processes in adult development.

WW Norton & Co.

Cuzzocrea, V. (2014). Projecting the category of NEET into the future. Perspectives on

youth, 69.

Erikson, E. H. (1975). Life history and the historical moment. New York: Norton.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Oxford: Norton.

Gabriel, J. (2015). Young people’s experiences of moving out of being ‘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NEET): an exploration of significant factor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U.S.A.

Gantt, E. E. (2000). Levinas, psychotherapy, and the ethics of suffering.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40(3), 9-28.

Gati, I., Ryzhik, T., & Vertsberger, D. (2013). Preparing young veterans for civilian life: The effects of a workshop on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 and self-efficacy.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83(3), 373-38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8

ILO(2016). World Employment Social Outlook: Trends for Youth 2016. Geneva: ILO Publisher.

Kelly, E., & McGuinness, S. (2015). Impact of the Great Recession on unemployed and NEET individuals’ labour market transitions in Ireland. Economic Systems, 39(1), 59-71.

Krumblotz, J. D. (1998). Serendipity is not serendipitou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5(4), 390-392.

Kalve, S. (1996). Inter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Thousand Oaks, CA: Sage.

LFS(2016). Young People 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 (NEE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ons.gov.uk/search?q=neet

Lips-Wiersma, M. (2002). The influence of spiritual “meaning-making” on career behavior. 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 21(7), 497-520.

Lieb, R. J., & Auld, W. D. (2015). From Unfinished Adolescent to Young Adult. SAGE

Open, 5(2), 2158244015590442.

Lin, Y. F. (2016). Are We Really Bowling Alone? Family Changes and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n Societ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U.S.A.

McAdams, D. P. (1987). A life-story model of identity. Perspectives in personality, 2, 15-50.

Moullin, S., Waldfogel, J., & Washbrook, E. (2014). Baby Bonds: Parenting,

Attachment and a Secure Base for Children. Sutton Trust.

OECD(2010). Off to a Good Start? Jobs for Youth. Paris: OECD Publisder.

OECD(2016). Society at a Glance 2016. Paris: OECD Publisder.

Pizzorno, M. C., Benozzo, A., Fina, A., Sabato, S., & Scopesi, M. (2014). Parent–child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9

career construction: A narrative study from a gender perspective.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84(3), 420-430.

Savickas, M. L. (1995). Constructivist counseling for career indecision.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43(4), 363-373.

Scottish Government(2015). Consequences, risk factors, and geography of young

people 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 (NEET). Retrieved from:

http://www.gov.scot/Publications/2015/10/6731

Smith, C., Crosnoe, R., & Chao, S. Y. (2016). Family background and contemporary changes in young adults’ school-work transitions and family form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46(Part A), 3-10.

Sonnenberg, D. (1997). The ‘new career’changes: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anxiety.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ling, 25(4), 463-472.

Super, D. E. (1976). Career Educ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Work. Washington, D. C.:

The Office of Career Education, U.S. Office of Education.

Super, D.E. (199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6(3), 282-298.

Vignoli, E., Croity-Belz, S., Chapeland, V., de Fillipis, A., & Garcia, M. (2005). Career exploration in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anxiety, attachment, and parenting style.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67(2), 153-16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1 第三部分 生命事件與自我的轉變 1. 不同生命階段的變化

(1)請您述說從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直至現在與父母互動的差異。

(2)談談自己過去與現在的成長經驗,對於自己是否有過期許、目標、理想?

(3)覺得現在有什麼東西變得不一樣了?

(4)這些不同重要的生命事件帶給自己什麼樣的影響?有什麼體會?

(5)請問您最近一年來的生活主要在做些什麼事情?

2. 對於未來生涯的規畫與理想

(1)對於自己未來有什麼樣的期許呢?

(2)對於未來會如何規劃?

3. 在說完後發現了什麼?可以如何命名自己的生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