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

第三節 青年待業者與家庭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9

解過程,不論我們所在何方,選擇什麼樣的工作,我們都需要確信自己能掌握自 己的生命藍圖,並且在生命中找尋到打開的鑰匙(陳瀅媄,2016)。

第三節 青年待業者與家庭

壹、原生家庭生涯價值觀的解構

楊國樞(1992)提到華人具有幾個不同於西方的社會特性:(1)家族取向:

家庭集體主義,華人易將家庭中的處世原則與互動模式帶到非家庭的團體中;(2)

關係取向:華人易將關係中界定角色與身分,重視關係的和諧、緣分與親疏遠近;

(3)權威取向:對於職位與身分敏感,易對權威形成崇拜和依賴;(4)他人取 向:重視眾人的意見,顧慮他人的想法,注重規範與名譽等。回到研究文本中,

可以看到「青年待業者」們其實開創著另外一種生涯特性。面對自己的家庭,因 為多數在經濟上不需他們另外擔心,因此面對著自己的生涯,多希望能有所不同。

相較於上述所提到的華人特性,訪談過程中發現受訪者的價值觀較偏向「自 我」,不同於追求「關係」的和諧,對於「自我實現」的內在需求較高。因此相 較於文化傳統,期待子女能順服父母的命令,待業者的家庭多給予他們自由,他 們因此有著不同的生涯觀點。在六位受訪者的生命歷程中,發現他們並不完全如 同林孟瑋(2013)所提到,會面對生活周遭的親朋好友的壓力;或者,會因為「待 業」而使得自己擁有較為負面的自我認知,而較多會因為自己本身對於職場生態 的不適應、自我認同的混淆、心理狀況的不允許和自我理想的追求,因此選擇待 業。在研究中進一步發現,待業者在家庭壓力的部分會因為不同的教養風格、父 母信念而產生差異。另外,因為有幾位受訪者是使用自己過去工作留下的儲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0

且家人能理解當事人的身心狀態,因此能給予他們較多包容,而不會過度的逼迫 要求。

在多位受訪者中,透過自己對於生命的追求,逐漸樹立了自己的風格,在過 程中勇敢堅持自我價值觀,漸漸蛻去父母在早期所給予的拘束,新生所期待的自 我。如同B 說道:「與父母的互動,近幾年以來越來越像平輩,在音樂與文學方面,因為我 一直以來的累積,所以有很多長輩在音樂或文學方面他們已經無法超越我。(B1-111)」

父母親在過程中雖然可能給予壓力,其實是擔心並支持著的。「……其實我覺 得他們(父母)一直都擔心欸XD,沒工作擔心,就算我出發去工作他們也會擔心。(C1-80)」 相較於逼迫著當事人需要找到一些什麼,另一方面,也給予空間找到方向。儘管 擔心,也曾經生氣過,卻始終帶著信心等待著走出自己應走的人生路。「因為……

主要是因為我姊已經去工作了,就是負擔我的生活費也沒有多少。所以他們(父母)就是讓我好 好沉澱,想想自己要做些什麼。就是這些地方想到還是滿感謝他們。(D1-136)」

因此,在待業者身上看到更多的是勇氣,因為他們更加勇於對抗傳統,對於 世界有更多想像,因為不想按照傳統生活,所以選擇待業,尋找自己,也尋找適 合自己生存的地方。在他們的身上感受到,「真正願意按照傳統的人,並不會變 成待業者,他們會讓自己找得著工作;然而,因為不願意按照傳統從眾、依順在 社會的期許之中,所以他們選擇待業並思考如何以不同的方式養活自己。

貳、親子關係的辯證歷程

面對時代的變化,各種關係隨著文化的多元與社會的變遷開始轉變。親子關 係,如同王叢桂與羅國英(2009/2011)提到,因為 1990 世代的青年們所受到的 教育包含中華與西方的兩種價值體系,因此面對親子關係轉型的時代,當代青年 對於父母的認知與父母對於自己的定位也逐漸開始轉換。不論父母是否藉由自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1

過去的家庭互動經驗移植到現在的親子互動模式中,抑或者按照孩子的特質,形 成不同的互動模式。這對於父母或兒女來說,都是一件新的挑戰。

這是一個辯證的過程,不論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或者與父母的討論過程中,

多是在不斷的對話中逐漸展開與解開的。待業的狀態對於彼此而言都是一種新的 挑戰,一方面父母會如同許妮婷(2014)提到,使親子關係之間的距離較不穩定;

另一方面,也使得父母陷入一種兩難─繼續提供經濟支持,抑或者要求當事人獨 立。

在本研究中,看到在經濟獨立的受訪者中,他們多能與父母維繫穩定的關係,

也多能體會父母「擔心」背後的關愛;另一方面,在經濟較為獨立的受訪者中,

雖然出現「完全支持」與「斥責、責備」兩種不同的應對方式,卻也在訪談過程 中看到受訪者對於「獨立」的意識,也在生活過程中尋找自己合適的工作,並建 立與父母較為恰當的關係距離。因為這樣難以捉模的關係界線,家庭給予一個人 的影響是劇烈的。從小到大,父母的價值觀與教養方式無不是在相互的改造影響。

E 曾經提到自己身體是健康的,然而卻因為喝了家人所準備的精力湯,使得胃受 到了傷害;也說到家庭不允許自己去看醫生,會把自己的藥丟掉;媽媽會發瘋……

等諸如此類。從E 的世界觀而言,家庭似乎給予許多的禁錮與傷害;然而另一方 面,從父母的角度來說,這卻是一種關心,只是剛好E 的體質並不適合飲用相關 飲品、看醫生拿的藥有害健康……等。而這像是兩種Windows 系統的強硬相容,

事實上兩者會需要時間好好的分化,朝向各自應該專注的系統進行處理與操作;

也像是一盆需要移植的樹木,需要按照時間移植到更大的土地,才能使自己的健 康受到保護、保障。

延續王秀槐(2015)的發現,父母對於子女的期待,發現青年待業者的父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2

多介於「無所要求」型與「只求穩定」型;而子女的應對型態則有:「自我翱翔」

型與「請您放心」型。大致來說,對於現階段的期待,B 與 D 對於他們的要求較 偏向「無所要求」型。由於B 身體狀況的不許可,因此他的父母只能先暫時讓他 休養;而D 的父母則因為較為自由的教養風格,也還不急著退休,所以就願意先 讓D 調整自己生涯方向的時間。對於以上兩位「無所要求」型的受訪者,他們的 父母多單純對於當事人提供相關的職涯諮詢建議。

另一方面,A、C、E 與 F 的父母對於他們的要求較偏向「只求穩定」型,面 對子女的生涯狀態,他們的父母多半會希望孩子找一份較為正常穩定的工作,相 較於「無所要求」型的父母,會較為積極的督促子女找尋工作的狀態,並多會給 予子女帶來內在的心理壓力,加速尋找工作的過程。

子女的回應方式多會處於「自我翱翔」型與「請您放心」型,對於 A、C 與 F,因為父母的期待多落在「只求穩定」,而當事人對於生涯也較有想法,因此會 規劃選擇符合自己期待的工作,而父母也多會支持當人的決定。而B、D 與 E 因 為不論自己身心狀況的不允許、興趣較廣泛或者自己對未來的方向還無法確定,

因此,還無法發展出自己生涯的回應方式。

因此,透過洪瑞斌(2017)提出的生涯主題觀看待業者的生涯決定歷程,發 現他們的父母因為多不會加諸太多的生涯壓力在他們的身上,所以在生涯的向度 中比較偏向:「自我取向」型與「無動力取向」型。對於「自我取向」型的受訪 者而言,進入待業的狀態是一種自我選擇,也多會依靠自己的儲蓄度過生活,並 在「待業」的過程中尋找自己未來的職涯方向,如A 讓自己參與更廣泛與「教育 訓練」相關的活動;B 同樣讓自己沉浸在廣泛的文學與藝術領域中,栽培自己相 關領域的能力;C 則讓自己學習日文等,培養自己的相關語言能力;F 則在待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3

的過程中學習音樂,追求自己的理想。而 D 與 E 因為對於自己的生涯還無法有 明確的藍圖,尚依賴著自己對於生命有所決定後,進行後續的生涯抉擇。

參、家庭的重要性

這時代的家庭關係中,是否我們會期待父母對於子女的理解與同理?或者,

因著工作的繁忙而有理的忽視對於孩子在心理上的溝通?而什麼是理想的家庭 連結?在多位受訪者的生命歷程中,發現他們對於父母皆有著深厚的情感,儘管 在互動上有許多的衝突,對於待業者而言,他們卻多一致的承認,家庭就是自己 最在意的地方,因為家庭,所以讓自己能夠在待業的過程中好好的思考、確定未 來的方向。Vigonoli 等人(2005)提到,面對生涯轉換的過程,家庭若能給予較 安全且滋養的環境,實能有助於待業者面對沒有工作或者生涯重整的壓力。日本 學者齋藤環(2016)也提到,家人之間的交流是讓待業者能夠脫離待業狀態重要 的基礎,家庭也成為當事人重要的社會媒介,不論與相關專業人士的討論,或者 引入相關的資源,都是當事人重要的依靠。對於華人而言,家庭是一個重要的依 靠,使自己能夠找到一個學習的對象,並透過父母的生涯過程反思自己的生涯選 擇。

在多位受訪者的家庭中,可以觀察到「內隱」式的互動模式。儘管與父母的 互動過程中有許多的衝突,但對於彼此,家庭仍舊是心中很重要的歸屬與存在。

儘管有許多的抱怨,卻也在其中看到父母對於自己的重視與照顧,因著這樣的恩 情,多會希望透過自己的「孝」回報對於父母的恩情。是什麼勾起了自己和家的 情感與緣分?或許,別無其他,是一種親子之間的無私奉獻,儘管在生活上多少

儘管有許多的抱怨,卻也在其中看到父母對於自己的重視與照顧,因著這樣的恩 情,多會希望透過自己的「孝」回報對於父母的恩情。是什麼勾起了自己和家的 情感與緣分?或許,別無其他,是一種親子之間的無私奉獻,儘管在生活上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