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與「單位換算後,對於公式特性的影響」相關之數學素養

「單位換算」是數學上很常見的一種運算,單位換算通常不是任意定規則、

任意換的,而是會保有一些原本的數學特性。以本題來說,「倍數」即「比值」

的概念,沒有單位,因此作換單位換算之後,不影響其能量間的「倍數」關係。

從 Part 2 第 2 題的第(2)小題,我們知道規模 M 每增加 1,能量 E(單位:爾格 erg)會變為原本的 31.62 倍。此時,我們想探討,若將能量 E 的單位「爾格 erg」, 換成「焦耳 J」,規模 M 每增加 1,能量 E(單位:焦耳 J)會變為原本的幾倍?

故設計了 Part 2 第 4 題。

表 4-24 「單位換算後,對於公式特性的影響」於兩部分之題目對照表

數學概念

施測題目 Part 1 Part 2 指對數

基礎題

指對數 地震情境題

D.單位換算後,對於公式特性的影響 4

● 施測題目:

Part 2-第 4 題

能量常用另一個單位來度量,稱為焦耳,以符號 J 表示。J(焦耳)與 E(爾格)

的關係為

J = E × 107

若在地震規模與能量的關係式中改用 J(焦耳)的能量單位,請問地震規模每 增加 1,其所釋放的能量會增大為幾倍?

圖 4-7 「單位換算後,對於公式特性的影響」之施測題目 1

81

● 題目分析:

Part 2 第 4 題 題目:

能量常用另一個單位來度量,稱為焦耳,以符號 J 表示。J(焦耳)與 E(爾格)

的關係為

J = E × 107

若在地震規模與能量的關係式中改用 J(焦耳)的能量單位,請問地震規模每增 加 1,其所釋放的能量會增大為幾倍?

分析:

Part 2 第 4 題主要想探討「單位換算之後,對於原本公式特性的影響」。從 Part 2 第 2 題的第(2)小題,我們知道規模 M 每增加 1,能量 E(單位:爾格 erg)

會變為原本的 31.62 倍。若將能量 E 的單位「爾格 erg」,換成「焦耳 J」,規模 M 每增加 1,能量 E(單位:焦耳 J)依然會變為原本的 31.62 倍。

82

83

從表 4-25 中,研究者發現:

1. 全體學生中,有三成多(35.53%)的學生在能量作「單位換算」後,仍能掌 握規模與能量之間的特性;有三成多(32.24%)的學生有作答,但答案是錯 誤的;另外有三成多(32.24%)的學生本題未作答。

2. 中高程度的學生中,有五成左右(51.32%)的學生在能量作「單位換算」後,

仍能掌握規模與能量之間的特性,有三成多(31.58%)的學生有作答但答案 是錯誤的,另外有一成七(17.11%)的學生本題未作答;中程度的學生中,

有將近兩成(19.74%)的學生在能量作「單位換算」後,仍能掌握規模與能 量之間的特性,有三成多(32.89%)的學生有作答但答案是錯誤的,另外有 將近五成(47.37%)的學生本題未作答。中高程度的學生與中程度的學生的 答對率差距三成左右。

3. 以下將分析學生在解題歷程所展現的「數學能力」。

 D1-1:𝟏𝟎𝟏.𝟓(31.62)(正確答案)

學生的解題過程:

∵ log E = 11.8 + 1.5M ⇒ 𝐸 = 1011.8 : 1.5𝑀

∴ J = 𝐸 × 107 = 1011.8 : 1.5𝑀× 107 = 1011.8 × 101.5𝑀× 107 𝑀 = 1時,J = 1011.8 × 101.5×1× 107

𝑀 = 2時,J = 1011.8 × 101.5×2× 107 1011.8 × 101.5×2× 107

1011.8 × 101.5×1× 107 = 101.5 分析學生的數學能力:

84

學生先將 E 以 M 的表示法代入 J 與 E 的關係式中,得到 J 與 M 的關係式,

再進一步討論規模增加 1 時,能量(單位焦耳)的變化。學生在能量作「單位換 算」後,仍知道如何找出規模與能量之間的關係。

從上述分析可知,學生展現「情境與數學間的溝通」、「問題數學化」、「使用 表徵及轉換」、「使用符號、形式及術語與運算」、「推理及推論」之能力。

 D1-2:𝟑𝟏. 𝟔𝟐 × 𝟏𝟎𝟕 學生的解題過程:

∵ 規模 M 增加 1,能量 E(單位:爾格)增大為 31.62 倍

∴ J = 31.62 × 107 分析學生的數學能力:

此類的學生共有 16 位,數量不算少。從學生的解題過程可看出,學生認為 在原本單位是爾格時,規模 M 每增加 1,能量 E 會變為原本的 31.62 倍,因此他 們認為當能量 E 的單位從「爾格」變為「焦耳」時,這樣的轉換,會影響在能 量變化的數值上,而沒有考慮到 log E = 11.8 + 1.5M 此式整體的結構。

從上述分析可知,學生展現「情境與數學間的溝通」、「問題數學化」、「使用 表徵及轉換」之能力。而學生沒有考慮到 log E = 11.8 + 1.5M 此式整體的結構,

因此研究者認為此類學生「使用符號、形式及術語與運算」之能力使用有錯誤,

另外,學生沒有考慮到 log E = 11.8 + 1.5M 此式整體的結構,而進行錯誤的推論,

因此研究者認為此類學生「推理及推論」之能力使用有錯誤。

 D1-3:𝟏𝟎𝟕

書寫此答案的五位學生皆未填寫理由。因此無法進一步分析其數學能力。

85

 D1-4:1.5 學生的解題過程:

〈作法 1〉4 人

M = 1,J = 1011.8:1.5×1× 107 = 1020.3 M = 2,J = 1011.8:1.5×2× 107 = 1021.8 1021.8÷ 1020.3= 1.5

〈作法 2〉2 人 直接填答 1.5。

分析學生的數學能力:

回答此類的學生總共有 6 位,主要分為下列兩種原因:

 使用〈作法 1〉的學生共有 4 位,從學生的計算過程中可知,學生主要想使 用代值的方法來處理這個問題,但在最後一步驟1021.8÷ 1020.3 = 1.5 計算錯 誤。

 使用〈作法 2〉的學生共有 2 位,學生直接填答 1.5。此時,研究者回去對 照這兩位學生在「規模 M 增加 1,能量 E(單位:爾格)會變為原本幾倍」

這個問題的回答,這兩位學生都認為是 1.5 倍,因此研究者認為這兩位學生 原本就不太清楚如何處理「規模 M 增加 1,能量 E 會變為原本幾倍」這類 型的問題,並非單位換算這個動作造成學生解決問題上的干擾。

使用〈作法 1〉的學生,展現「情境與數學間的溝通」、「問題數學化」、「使 用表徵及轉換」、「推理及推論」之能力。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能理解題目中之符號 並進行運算,雖然有計算錯誤,但仍可判斷學生具備「使用符號、形式及術語與 運算」之能力。

86

87

88

從表 4-25、表 4-27 中,研究者發現:

1. 縮小樣本後,「全體學生」的答對率提高一成左右,且未填答的比例下降一 成左右,代表學生在具備先備知識的形況下,作答的意願也較高。

2. 縮小樣本後,「中高程度學生」整體的表現與縮小樣本前的表現差不多,差 距皆不超過一成。正確答案的比例約提高 4%。

3. 縮小樣本後,「中程度學生」於正確答案與 D1-2 皆提高一成。答對率提高一 成,代表在擁有先備知識的情況下,學生能掌握到此模型結構的比例會變得 較高。另外,D1-2 這個錯誤答案的比例也提高一成,主要原因是因為縮小 樣本前,中程度學生於本題有五成的人未作答,因此較失去代表性。

4. 原本中高程度與中程度學生的答對率之差距為三成,縮小樣本後,兩者的答 對率差距降低到兩成五。

5. 原本中高程度的學生有將近兩成左右未填答理由,中程度學生有將近五成左 右未填答理由,縮小樣本後,中高程度學生僅一成未填答理由,而中程度學 生降低到四成未填答理由。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