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與「地震規模每增加 1,能量變為幾倍」相關之數學素養

地震規模用以表示地震的大小,呈現出「等級」,方便我們溝通與想像地震 對臺灣可能帶來的影響。此時我們好奇每一個等級之間,能量是如何變化的?是 線性等距的變化,抑或是非等距的變化呢?若能掌握地震規模增加 1 時,地震的 能量有多少的變化,便更能瞭解各等級的規模所代表的意義。故設計了 Part 2 第 2 題。

表 4-12 「地震規模每增加 1,能量變為幾倍」於兩部分之題目對照表

數學概念

施測題目 Part 1 Part 2 指對數

基礎題

指對數 地震情境題

B.地震規模每增加 1,能量變為幾倍 3 2

51

● 施測題目:

Part 2-第 2 題

已知地震規模 M 與能量 E(單位:爾格 erg)之關係為 log E = 11.8+1.5M

請回答下列各題:

(1) 請將能量 E 以規模 M 表示。

(2) 地震規模 M 每增加 1,其所釋放的能量 E 會增大為幾倍?

(參考數值:1011.8≈ 6.31 × 1011,101.5 ≈ 31.62)

圖 4-3 「地震規模每增加 1,能量變為幾倍」之施測題目 1 Part 1-第 3 題

請計算下列各題:

(1) 已知:10x = y,請問當 x 增加 1 時,y 會變為原本的幾倍? 倍 (2) 已知:log b = 2a,請問當 a 增加 1 時,b 會變為原本的幾倍? 倍 (3) 已知:log b = 11+2a,請問當 a 增加 1 時,b 會變為原本的幾倍? 倍

圖 4-4 「地震規模每增加 1,能量變為幾倍」之施測題目 2

52

● 題目分析:

Part 2 第 2 題的第(1)小題

題目:請將能量 E 以規模 M 表示。

分析:

1. 本題請學生將能量 E 以規模 M 表示,需要 Part 1 第 2 題第(1)小題的概念。

2. Part 2 第 2 題的重點是第(2)小題,但怕太多學生不知從何下筆,因此多了 第(1)小題,提示學生們先「將對數式轉換成指數式」,便能進一步做判斷。

Part 2 第 2 題的第(2)小題

題目:地震規模 M 每增加 1,其所釋放的能量 E 會增大為幾倍?

(參考數值:1011.8 ≈ 6.31 × 1011,101.5 ≈ 31.62)

分析:

1. 本題要先「將對數式轉換成指數式」,再去探討「指數次方增加 1,真數增 加為原本的幾倍」。因此設計了 Part 2 第 2 題的第(1)小題,提示學生要先將 對數式轉換成指數式,再進一步做判斷。

2. 將對數式轉換成指數式後,規模 M 在 10 的次方的位子,因此規模 M 增加 1 時,能量變為幾倍,除了與底數 10 有關以外,也與 M 的係數有關。因此,

也在 Part 1 第 3 題設計了三個與 Part 2 第 2 題的第(2)小題相同數學概念的指 對數基礎題,且這三題基礎題的難易度是循序漸進的,較可判斷學生從哪個 層次的子題開始不會計算。

53

54

從表 4-13 中,研究者發現:

Part 2 第 2 題的第(1)小題

1. 全體學生中,有六成多(62.50%)的學生會「將對數式轉換成指數式」;有 兩成七(26.97%)的學生本題未作答;另外有一成左右(10.52%)的學生 有作答,但答案是錯誤的。

2. 中高程度學生有八成左右(81.56%)的學生會「將對數式轉換成指數式」,

只有不到一成(7.89%)的學生有作答但答案是錯誤的;中程度學生有四成 多(43.42%)的學生會「將對數式轉換成指數式」,然而有高達四成六(46.05%)

的學生有作答但答案是錯誤的。中高程度學生與中程度學生的答對率差距四 成左右。

3. 以下將分析學生在解題歷程所展現的「數學能力」。

55

 B1-1:𝑬 = 𝟏𝟎𝟏𝟏.𝟖:𝟏.𝟓𝑴(正確答案)

學生的解題過程:

log 𝐸 = 11.8 + 1.5𝑀

⇒ 𝐸 = 1011.8:1.5𝑀 分析學生的數學能力:

此類別的學生很熟悉指數與對數間的轉換,且知道題目所謂「將能量 E 以 規模 M 表示」的意思,一看到 log E = 11.8+1.5M,便能轉換為𝐸 = 1011.8:1.5𝑀。 從上述過程中可知,學生展現「使用表徵及轉換」、「使用符號、形式及術語 與運算」之能力。

 B1-2:𝑬 = 𝟏𝟎𝟏𝟏.𝟖+ 𝟏𝟎𝟏.𝟓𝑴 學生的解題過程:

log 𝐸 = 11.8 + 1.5𝑀

⇒ log 𝐸 = log 1011.8+ log 101.5𝑀

⇒ 𝐸 = 1011.8+ 101.5𝑀 分析學生的數學能力:

從學生的解題過程可以看出,學生從第二步驟到第三步驟直接將 log 同時拿 掉,即在「對數律」的使用上發生錯誤,因此研究者認為這三位學生對於指數律 的使用不清楚。

從上述分析可知,學生展現「使用表徵及轉換」的能力,而「使用符號、形 式及術語與運算」之能力使用有錯誤。

56

57

Part 2 第 2 題的第(2)小題

1. 全體學生中,有五成(50.00%)的學生會「地震規模每增加 1,能量變為原 本的幾倍」這類型的問題;有三成多(34.21%)的學生本題未作答;另外有 一成多(15.79%)的學生有作答,但答案是錯誤的。

2. 中高程度學生有七成左右(71.05%)的學生會「地震規模每增加 1,能量變 為原本的幾倍」這類型的問題,有一成左右(11.84%)的學生本題未作答;

中程度學生有將近三成(28.95%)的學生會「地震規模每增加 1,能量變為 原本的幾倍」這類型的問題,有高達五成多(56.58%)的學生本題未作答。

中高程度學生與中程度學生的答對率差距四成左右。

3. 以下將分析「作答正確的思維過程」與「作答錯誤的可能原因」。

58

 B2-1:31.62(𝟏𝟎𝟏.𝟓(正確答案)

學生的解題過程:

〈法 1〉[透過抽象符號思考]22 人

log E = 11.8+1.5M ⇒ 1011.8:1.5𝑀 = 𝐸 當地震規模 M 增加 1,可知

1011.8:1.5(𝑀:1) = 1011.8:1.5𝑀:1.5 = 1011.8:1.5𝑀× 101.5= 𝐸 × 101.5 ≈ 𝐸 × 31.62,

即能量 E 變為原本的 31.62 倍

故地震規模 M 每增加 1,所釋放的能量 E 會變為 31.62 倍

〈法 2〉[代值找數值間的特性(單一例子)]26 人

log E = 11.8+1.5M ⇒ 1011.8:1.5𝑀 = 𝐸 M=1,𝐸 = 1011.8:1.5×1 = 1013.3 M=2,𝐸 = 1011.8:1.5×2 = 1014.8

故地震規模 M 每增加 1,所釋放的能量 E 會變為1014.8

1013.3 = 101.5 ≈ 31.62 倍

〈法 3〉[代值找數值間的特性(多個例子)]6 人

log E = 11.8+1.5M ⇒ 1011.8:1.5𝑀 = 𝐸 M=1,𝐸 = 1011.8:1.5×1 = 1013.3 M=2,𝐸 = 1011.8:1.5×2 = 1014.8 M=3,𝐸 = 1011.8:1.5×3 = 1016.3

1014.8

1013.3 = 101.51016.3

1014.8 = 101.5

故地震規模 M 每增加 1,所釋放的能量 E 會變為101.5≈ 31.62 倍

(這 6 位學生中,有 1 位中程度學生是使用表格來呈現他想表達之概念。)

59

60

加 1 能量變化為定值,因此只要找單一例子,即可求得規模增加 1 時,能量的變 化;而使用「法 3—代值找數值間的特性(多個例子)」的學生可能不確定規模每 增加能量變化是否為定值,因此認為要驗證多個例子,才能保證規模每增加 1,

能量都是變為 31.62 倍。

從上述分析中可知,學生展現「情境與數學間的溝通」、「使用表徵及轉換」、

「問題數學化」、「使用符號、形式及術語與運算」、「推理及推論」之能力。

這三種作法都有運用到「推理及推論」之能力,只是三者的推論型式不同。

使用「法 1—透過抽象符號思考」的學生,能透過抽象符號進行思考及推理;使 用「法 2—代值找數值間的特性(單一例子)」的學生,透過單一例子進行說明;

使用「法 3—代值找數值間的特性(多個例子)」的學生,觀察多個例子後,進行 歸納討論。三者中,以〈法 1〉的思維層次為最高。

 B2-2:1.5 學生的解題過程:

〈法 1〉3 人

log E = 11.8+1.5M ⇒ 1011.8:1.5𝑀 = 𝐸

次方差 1.5 倍,故規模增加 1 時,能量會變為 1.5 倍。

〈法 2〉2 人 未填答原因

61

分析學生的數學能力:

此類的學生共有 5 位,人數算相對多的一類,為了方便說明,以下將列表呈 現各類人數分布。

表 4-16 類別 B2-2 於 Part 1 及 Part 2 之人數分布 Part 2 \ Part 1 100 10 20 1

10 4 次方差 1.5 倍 1(a 類) 1(b 類) 0 0 1(e 類)

未填答原因 0 0 1(c 類) 1(d 類) 0 註:表 4-16 中第一列第一行的「Part 2 \ Part 1」代表第一行為學生於 Part 2 的作 答內容,第一列為學生於 Part 1 第(2)、(3)小題的作答內容。

從表格中可發現,

a 類的學生:在 Part 1 的回答正確,在 Part 2 卻回答錯誤,因此研究者猜測 該名學生可能是由於 Part 2 的式子太複雜,而導致不會判斷其值為多少,或 是另外有其他原因。

b、c、d、e 類的學生:這四類的學生,在 Part 2 均作答 1.5,代表他們可能 認為指數次方的未知數之係數為 1.5,會造成當次方 M 增加 1 時, E 會變 成原本的 1.5 倍。然而,這與他們在 Part 1 的想法有所矛盾。因為若照這樣 的想法,他們在 Part 1 的答案應為 2。因此研究者認為這四位學生可能不太 清楚如何處理「指數次方增加 1,其值增加為原本的幾倍」這類型的問題。

從上述分析中可知,學生展現「情境與數學間的溝通」之能力,而學生將情 境問題轉換為數學問題時產生困難,因此研究者認為此類學生「問題數學化」之 能力較不成熟,有 3 位學生詴圖說明其想法,但論述過程有誤,因此學生「推理 及推論」之能力使用有錯誤。

62

 B2-3:𝟔. 𝟑𝟏 × 𝟏𝟎𝟏𝟏× 𝟑𝟏. 𝟔𝟐 學生的解題過程:

設𝑀 = 1,

log10𝐸 = 11.8 + 1.5 × 1

⇒ 𝐸 = 1011.8:1.5 ≈ 6.31 × 1011× 31.62 分析學生的數學能力:

從學生的計算過程中可以發現,他們認為「指數次方增加 1」這句話代表的 是「要代𝑀 = 1進去log10𝐸 = 11.8 + 1.5𝑀中」。

從上述分析中可知,學生展現「情境與數學間的溝通」、「使用表徵及轉換」、

「使用符號、形式及術語與運算」之能力。而學生將情境問題轉換為數學問題時 產生困難,因此研究者認為此類學生「問題數學化」之能力使用有錯誤,另外,

學生詴圖說明其想法,但論述過程有誤,因此學生「推理及推論」之能力使用有 錯誤。

63

64

65

從表 4-13、表 4-18 中,研究者發現:

1. 縮小樣本後,「全體學生」的答對率提高一成六,且未填答的比例下降一成 五,代表學生在具備先備知識的形況下,作答的意願較高,作答情況也比較 好。

2. 縮小樣本後,「中高程度學生」整體的表現與縮小樣本前的表現差不多,差 距皆不超過一成。正確答案的比例約提高 7%,未作答比率約下降 6%。

3. 縮小樣本後,「中程度學生」的答對率提高一成五,未作答比率下降一成二,

代表學生在具備先備知識的形況下,作答的意願較高,作答情況也比較好。

4. 原本中高程度與中程度學生的答對率之差距為四成,縮小樣本後,兩者的答 對率差距降低到三成四。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