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與「地震規模相差 1,能量的差距為何」相關之數學素養

地震規模用以表示地震的大小,呈現出「等級」,定出等級後,我們好奇每 一個等級之間,能量是如何變化的?是線性等距的變化,抑或是非等距的變化呢?

如果能了解每個等級之間,能量差距多少的話,便更能瞭解各等級的規模所代表 的意義。故設計了 Part 2 第 3 題,另外也將 Part 2 第 3 題所需要的數學概念,設 計了沒有任何情境干擾的指對數基礎題 Part 1 第 4 題。

表 4-19 「地震規模相差 1,能量的差距為何」於兩部分之題目對照表

數學概念

施測題目 Part 1 Part 2 指對數

基礎題

指對數 地震情境題

C.地震規模相差 1,能量的差距為何 4 3

● 施測題目:

Part 2-第 3 題

以 A 表示「地震規模 M=1 和地震規模 M=2 之間的能量差距」;

以 B 表示「地震規模 M=3 和地震規模 M=4 之間的能量差距」。

您認為下列何者為 A、B 的大小關係。請打勾,並說明您的原因。

□ A > B □ A = B □ A < B □ 無法判斷 圖 4-5 「地震規模相差 1,能量的差距為何」之施測題目 1 Part 1-第 4 題

已知𝑓(𝑥) = 10𝑥,A = 𝑓(2) − 𝑓(1),B = 𝑓(4) − 𝑓(3),請問A、B的大小關係 為何?請將正確的打勾,並說明您的原因。

□ A > B □ A = B □ A < B □ 無法判斷 圖 4-6 「地震規模相差 1,能量的差距為何」之施測題目 2

67

● 題目分析:

Part 2 第 3 題 題目:

以 A 表示「地震規模 M=1 和地震規模 M=2 之間的能量差距」;

以 B 表示「地震規模 M=3 和地震規模 M=4 之間的能量差距」。

您認為下列何者為 A、B 的大小關係。請打勾,並說明您的原因。

□ A > B □ A = B □ A < B □ 無法判斷 分析:

Part 2 第 3 題主要會運用到「指數函數圖形呈倍數成長的特性」來解決問題,

此外,也可以使用 Part 2 第 2 題的結果作進一步的推導再做判斷。同時也設計了 包含此概念的指對數基礎題 Part 1 第 4 題,想比對分析學生的回答狀況。

68

69

從表 4-20 中,研究者發現:

1. 「中高程度學生」在 Part 1 的指對數基礎題有 72 人(約 94.74%)回答正確,

回答正確的比例很高,而在 Part 2 的地震情境題中,剩下 43 人(約 56.58%)

的學生依然答對。有 26 位(約 34.21%)的學生將答案改為A = B。

2. 「中程度學生」在 Part 1 的指對數基礎題有 60 人(約 78.95%)回答正確,

回答正確的比例也算高,而在 Part 2 的地震情境題中,剩下 25 位(約 32.89%)

的學生依然答對。有 21 位(約 27.63%)的學生將答案改為A = B,有 10 位

(約 13.16%)的學生空白未作答。

3. 由上述百分比,可發現學生在指對數基礎題回答的正確率都很高,但到了地 震情境題時,不論是中程度的學生或是中高程度的學生,答對人數都有下降,

因此猜測學生在作答地震情境題的時候,可能受到情境影響,而回答錯誤。

4. 以上述統計數據來看,可發現中高程度學生在地震情境題中,有六成學生仍 答對,而中程度學生在地震情境題中,只有四成學生回答正確,答對率差距 兩成左右。

70

71

72

從表 4-21 中,研究者發現:

1. 整體來說,有四成多(44.74%)的學生回答正確,有三成左右(31.58%)

的學生認為A = B,有一成多(15.13%)的學生未作答本題。雖然答對的學 生占最多數,但認為A = B的學生也不占少數。

2. 中高程度的學生中,有五成多(56.58%)的學生回答正確,有三成左右

(34.21%)的學生認為A = B;中程度的學生中,有三成多(32.89%)的學 生回答正確,有將近三成(28.95%)的學生認為A = B,另外有高達三成

(27.63%)的學生未作答本題。中高程度的學生與中程度的答對率差距兩成 四左右。

3. 認為「A < B」(回答正確)的同學,主要分為兩種理由:

 從底數大於 1 的指數函數之特性來作判斷。(例如:C3-1、C3-2)

 實際作數值上的運算。(例如:C3-3、C3-4)

4. 認為「A = B」的同學,其主要理由是「地震規模 M=1 和地震規模 M=2 之 間的能量差 31.62 倍,地震規模 M=3 和地震規模 M=4 之間的能量也差 31.62 倍」。(例如:C2-1)從這裡可看出學生可能將「能量差 31.62 倍」的意義想 錯了!或是沒有考慮到 M=1 與 M=3 的能量不同(起始點不同),所以乘上 31.62 後的差距也不相同。

5. 有很少數的學生選答「A > B」,主要是由於指數律的使用錯誤或是計算錯誤 而影響判斷。(例如:C1-1)

6. 以下將分析「作答正確的思維過程」與「作答錯誤的可能原因」。

73

選答𝐀 = 𝐁

 C2-1:

學生的解題過程:

承 Part 2 第 2 題可知,地震規模 M=1 和地震規模 M=2 之間的能量差 31.62 倍,

地震規模 M=3 和地震規模 M=4 之間的能量也差 31.62 倍。

分析學生的數學能力:

從學生的解題過程中,研究者認為學生極有可能對於「差距」一詞之理解有 誤。「差距」在數學上代表的是「減法」,而規模增加 1,能量變為原本的 31.62 倍,是「倍數關係」,在數學上代表的是「乘法」。

從上述分析中可知,學生展現「情境與數學間的溝通」、「問題數學化」之能 力。而學生可能對於「差距」一詞之理解有誤,屬於日常語言與數學語言間的轉 換有誤,因此研究者認為此類學生「使用符號、形式及術語與運算」之能力使用 有錯誤,另外,這類學生詴圖運用抽象思維做推理,只是對於「差距」一詞之理 解有誤,導致其推論不具有效性,因此研究者認為此類學生「推理及推論」之能 力使用有錯誤。

 C2-2:

學生的解題過程:

A = (11.8 + 1.5 × 2) − (11.8 + 1.5 × 1) = 1.5 B = (11.8 + 1.5 × 4) − (11.8 + 1.5 × 3) = 1.5 分析學生的數學能力:

74

從學生的解題過程中,會發現學生認為只要比較「次方的差距」,就可以比 較 A 與 B 之大小。學生透過計算得知兩者的次方差距相同,因此認為 A 與 B 的 大小相同。

從上述分析中可知,學生展現「情境與數學間的溝通」、「問題數學化」、「使 用表徵及轉換」之能力。而學生可能對於「差距」一詞之理解有誤,屬於日常語 言與數學語言間的轉換有誤,因此研究者認為此類學生「使用符號、形式及術語 與運算」之能力使用有錯誤,另外,這類學生詴圖運用抽象思維做推理,只是對 於「差距」一詞之理解有誤,導致其推論不具有效性,因此研究者認為此類學生

「推理及推論」之能力使用有錯誤。

 C2-3:

學生的解題過程:

地震規模 M=1 和地震規模 M=2 之間的數值差 1,

地震規模 M=3 和地震規模 M=4 之間的數值也差 1。

分析學生的數學能力:

此類的學生共有 4 位,此 4 位學生於 Part 2 第 2 題的第(2)小題皆未作答。因 此,研究者推測學生可能直觀地認為「地震規模的等級差 1 時,代表能量的差距 也相同」,即學生認為地震規模的等級是等比例增加的,呈線性變化。從這樣的 想法中,研究者認為學生對於 log E = 11.8+1.5M 此式的數學結構是沒有感覺的。

從上述分析中可知,學生展現「情境與數學間的溝通」、「問題數學化」之能 力。學生詴圖說明其想法,然而學生直觀地認為「地震規模的等級差 1 時,代表 能量的差距也相同」,沒有考慮到 log E = 11.8+1.5M 此式的數學結構,因此研究 者認為此類學生「推理及推論」之能力使用有錯誤。

75

選答𝐀 < 𝐁

 C3-1:

學生的解題過程:

[運用 Part 2 第 2 題第(2)小題的結果做推算]

地震規模 M=2 的能量是地震規模 M=1 能量的 31.62 倍,

地震規模 M=4 的能量是地震規模 M=3 能量的 31.62 倍。

又地震規模 M=3 的能量比地震規模 M=1 的能量大,

故「地震規模 M=4 與地震規模 M=3 的能量差距」大於「地震規模 M=2 與地震 規模 M=1 的能量差距」。

分析學生的數學能力:

學生從 Part 2 第 2 題第(2)小題的結果,進一步判斷規模間的能量差距。代表 學生已掌握規模與能量間的關係,並從此關係進一步討論規模間的能量差距。在 學生的論證過程中,並非直接計算數值,而是運用抽象思維做推理,因此研究者 認為這類的學生具備較強的推理能力。

從上述分析可知,學生展現「情境與數學間的溝通」、「問題數學化」、「使用 符號、形式及術語與運算」、「推理及推論」之能力。

 C3-2:

學生的解題過程:

與 Part 1 第 4 題之概念相同。

分析學生的數學能力:

76

此類學生看到本題,馬上覺察到本題與 Part 1 第 4 題所使用到的之概念相同,

即學生已注意此地震情境題所運用到的數學概念與 Part 1 第 4 題的指對數基本題 相同,代表學生覺察到本情境中所包含的數學問題。

從上述分析可知,學生展現「情境與數學間的溝通」、「問題數學化」、「推理 及推論」之能力。此外,學生能作概念的「類比」,因此學生展現出「數學思維」

的能力。

 C3-3:

學生的解題過程:[代值計算]

A = 10(11.8:1.5×2)− 10(11.8:1.5×1)= 1014.8− 1013.3= 1013.3(101.5− 1) B = 10(11.8:1.5×4)− 10(11.8:1.5×3)= 1017.8− 1016.3=1016.3(101.5− 1)

∴ A < B

分析學生的數學能力:

此類學生直接代值計算,從計算出來的數值大小去比較何者的差距較大。

C3-1、C3-2 這兩類的學生相對於此類學生來說,在數學思維的層次較高。

從上述分析可知,學生展現「情境與數學間的溝通」、「問題數學化」、「使用 表徵及轉換」、「使用符號、形式及術語與運算」、「推理及推論」之能力。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