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過程的設計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者之身分

一、研究場域

中華語文中心 ( C.L.C.)最大特色是,擁有一支堅強的教師隊伍,他們都是 來自臺灣,不但具備學士、碩士的高學歷,並富有教學經驗,而且認真、負 責,深獲家長及社會人士之肯定與學生之歡迎。在師資好、 教材好、教法 好、校舍好、設備好及環境好之「六好」優越條件下,校務發展迅速,學生 不斷增加,目前已逾二千名。

由於學習者學習風氣鼎盛,教學成果有口皆碑,已成為泰華各語文學校競相 追隨及學習的對象;更是泰人,台商子弟及土生土長華裔學習華文之最理想 學府。

學校的宗旨是:

1.促進泰中文化交流。

2.教授中國語言文字。

3.傳揚中華文化。

4.協助解決台商子女之華文教育問題。

5.提高學員之就業機會。

「優質教學」是中華語文中心(C.L.C.)最重要的使命。

中華語文中心(簡稱L.C.L.)是一個提供學習語言系統很完整的語言學 校,學校的課程系統分為小孩和成人兩種華語文的學習途徑,小孩從國民小 學基礎注音符號到高中的華語文課程為止。而成人則依其課程順序為基礎注 音符號,華語初級會話,華語進階會話,一千字說華語(一)(二)(三),實用 國語會話,國小國語5-12冊,選修科或國中國文、商用會話、商用書信、閱 讀寫作、讀報。

泰國曼谷華語文數位學習中心,亦開辦電腦學習課程,有如何建置教師 部落格,電腦入門基礎班、進階班。

63

二、研究者之身分

教師即是研究者(1983 年臺灣逢甲大學畢業)。1991 年因先生工作的原因 全家遷到泰國。研究者自 2002 年開始投入華語文的教學工作,因而有機會進 修教育學程。2003 年因為自己孩子華語文的需求,送他到中華語文中心學習 華語文,因而不得已辭去目前已走入歷史的一間華校的教師工作。研究者亦 在同一個時間點,向中華語文中心申請教師工作。等了一年,2004 年方可轉 入中華語文中心(C,L.C.)再回到華語文教學的崗位。

研究者自 2004 年十月加入中華語文中心教學行列,從教授成人班進階會 話課程開始,2005 年接著教部編版國民小學一年級、二年級,2006 年教國民 小學部編版一年級、二年級,2007 年教國民小學部編版一年級和二年級,2008 年教國民小學南一版二年級和三年級,今年 2009 年教國民小學南一版一年級 和二年級。另外代課的機會曾教過初級會話,國民小學四年級,六年級。

2007 年 10 月曾為先生服務的泰國紡織公司,培訓組長級以上的同仁學 習華語文聽說能力,為期一個月。其目的是到中國大陸參觀紡織展及觀光等 交際溝通能力。這個培訓班的成果很好。

研究者是從 2002 年開始就會留意自己的教學能力,以及觀察所教授的華 語文學習者的學習態度。因此研究者不輕易放去任何進修的機會,研究者(即 教師)為鞏固課堂教學能力,有專業進修就參加。

2002-4 年進修教育學程及專業學科研究所(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 究所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2005 年回臺灣,參加臺灣華語文教師研習會。

另外泰國當地舉辦的華語文教師研習會(自 2005 年起每年參加研習,只有 2007 年錯過一次報名時間)。2007 年回臺灣,參加華語文網路師資培訓。

除此之外,另外自我進修中華函授學校的課程 2003 年起自今 2009 年,

其所進修的科目課程;有國畫、書法、家庭教育、兒童心理學、華語文教學 導論、華語語音學、網路應用、資訊與科技生活、資訊管理、資料庫管理、

多元文化導論、中文、水墨畫、唐詩宋詞賞析。

64

第四節 資料蒐集方式

一、文件蒐集

—教室觀察札記、教學錄音札記、教學反思札記、教務會議札記、書面 文獻、教授指導內容

2004 年在中華語文中心(C,L.C.)從事華語文教學至今。

研究者對自己的教學很留意,對課堂教學會很仔細地觀察。在課堂教學 中有新的發現就會記下,從 2007 年到 2008 年作長期的錄音、作觀察紀錄、

教學反思札記、教務會議札記。

(一)教學教室觀察札記

在課堂教學時,研究者會仔細觀察學習者的學習行為。例如:研究者(教 師)在教學過程中,會提出課文內容大意的問題來問學習者,首先會請學習者 看課文內容所提供的圖畫是什麼,然後與課文內容有什麼關係?在進行提問的 過程中會仔細地觀察,學習者聽與說的能力,尋求答案與表達的能力,參與 課堂的專注力,學習者是否能按照教師的指令學習,聽得懂嗎?繳交作業的情 況,學習者對自己課業的關注情形,對師生約訂的教室守則所做的承諾如何?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允許初學者不會說中文的話,可以用泰語表達,為的是要 引導師生互動機會,進而鼓勵學習者勇敢向教師發問。另外學習者下課休息時間與 教師互動的情形。其中華語文中心國民小學二年級十九位學習者師生互動記錄的情 形如表六所示;

表六 師生互動記錄表 中華語文中心

國民小學二年級 學習者

互動主題功課(下課時間) 互動主題功課以外(下課 時間)

A1 ˇ ˇ

A2 ˇ ˇ

A3 ˇ ˇ

65

A4 ˇ ˇ

A5 ˇ

A6 ˇ

A7 ˇ ˇ

A8 ˇ ˇ(畫圖、遊戲)

A9 ˇ

A10 ˇ ˇ

A11 ˇ

A12 ˇ ˇ(養動物小白兔)

A13 ˇ ˇ

A14 ˇ ˇ

A15 ˇ ˇ

A16 ˇ ˇ

A17 ˇ ˇ

A18 ˇ

A19 ˇ ˇ

(二)教學錄音札記

因為研究者就是教師,為檢證搜集資料的客觀性,研究者以錄音筆錄下,

課堂上課時的一切對話,經整理之後使用。

(三)教學反思札記

課前的準備,因為學習者是第二語言的學習者佔大多數,所以對課文內 容中的生詞、句型均查出英文與泰文的意義,以備課堂教學所需。能以行動 或圖片示意的都盡量避免用泰文或英文翻譯。每堂上課前作簡案,已便條紙

66

N 次貼,貼在該課的課文內容角落,以作備忘錄及自己做教學反思。課後反 思教學流程,回想一下,並核對自己的簡案,哪裡疏漏,那裡應該可以這樣 說明會使學習者更容易懂。

(四)教務會議札記

教務會議札記;中華語文中心(C,L.C.)開學期間的一向行政作業,是定 期每月的第一個星期六早上八點開教務會議,同儕討論在教學上所遇到的問 題。

(五)書面文獻

從 網 路 Google 打 關 鍵 字 上 網 查 詢 ( 例 如 : 課 程 與 教 學 , 教 育 心 理 學,...),內容與本論文相關的才下載存檔,大約百篇以上。上泰國教 育部網站(例如:泰國的華語文教學,...),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館 藏系統查詢已發表的論文檔案,後來有臺灣師範大學論文集 CD 發售,在泰國 家中手邊的華語文教學相關書籍、講義大約有五十本以上可查詢。

網路資訊,以及教育學程(華語文教學專業學分班);《教育概論》、《教 育心理學》、《比較教育》、《班級經營》、《輔導原理與實務》、《教育 社會學》、《現代教育思潮》、《華語教材教法》、《華語教學實習》、《課 程設計》、《學校行政》、《電腦與教學》。

華語文教學專門學分班;《華語正音與語音教學》、《華語文教學規範 與理論基礎》、《語言與文化》、《漢字與漢字教學》、《對比分析與錯誤 分析》、《現代漢語語法教學》、《華語文教學設計與學習策略》、《華語 文教材分析與簡介》、《漢語語言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漢語語用學》、《研究方法》、《漢語語義學》、

《中泰語言對比分析》、《華語語音教學練習》,《課程行動研究實務與方 法解析》、《教師動手做研究》、《行動研究原理與實務》等等書籍是主要 的閱讀資料。後經指導教授指導研究者更瞭解行動研究的理念。以上的書面 文獻是本論文研究的基石。

67 (六)教授指導內容

因地域關係:使用網路國際電話,SKYPE,電子郵件,論文口試委員面試 校稿指導。

二、問卷調查資料

本論文研究目的是為提昇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效果,因此研究者從 華語文的課堂教學蒐集資料(聽說練習時),洞察學習者的語文能力,觀察學 習者的學習態度之外,研究者再以問卷調查,其問卷標題為「你怎麼學中 文?」,以中華語文中心(C.L.C.)二、三年級的學習者為對象蒐集相關資料,

其問卷內容包括;學習者的基本背景資料,學習者學習華語文的目標、意願,

對教材簡單評論如:可用於日常生活、課文內容易學、課文活潑有趣,課本很 漂亮,喜歡所使用的課本,其他意見等等。學習華語文時數,課後使用華語 文的情形,閱讀課外中文讀物,利用媒體學中文,是否按時繳交作業。但本 論文僅以抽樣問卷分析,探討 2007-8 年中華語文中心國民小學二年級的十九 位學習者。如表七所示;

表七 中華語文中心國民小學二年級十九位學習者背景資料表 中華語文中心

國民小學二年級 學習者

泰國教育程度 學習華語文年數

A1 泰語學校高中一年級 三年以上

A2 泰語學校國中二年級 二年以上

A3 泰語學校國中二年級 二年以上

A4 泰語學校國中二年級 三年以上

A5 泰語學校國中二年級 三年以上

A6 泰語學校國中二年級 三年以上

A7 泰語學校國中二年級 三年以上

A8 國際學校國民小學六年級 三年以上

68

A9 泰語學校國民小學六年級 二年以上 A10 泰語學校國民小學六年級 三年以上 A11 泰語學校國民小學六年級 三年以上 A12 泰語學校國民小學六年級 三年以上 A13 泰語學校國民小學六年級 三年以上 A14 泰語學校國民小學六年級 三年以上 A15 泰語學校國民小學五年級 三年以上 A16 泰語學校國民小學四年級 三年以上 A17 泰語學校國民小學四年級 三年以上 A18 泰語學校國民小學二年級 三年以上 A19 泰語學校國民小學二年級 三年以上

三、訪談札記資料

—隨機或電話訪談同儕與家長

訪談同儕—訪談的方式分為隨機或電話,隨機訪談是以在週末教學時段 的課餘時間,在辦公室與同儕聊天討論教學所遇到的問題,而電話訪談同儕 是以打電話討論的方式,大約以一小時或半小時不等。並告知要蒐集華語文 教學相關資料,做為研究者論文研究的寫作資料,其訪談內容為關於週末時 段三小時的教學如何設計,學習者的態度,是否有親師互動,基本形成性評

訪談同儕—訪談的方式分為隨機或電話,隨機訪談是以在週末教學時段 的課餘時間,在辦公室與同儕聊天討論教學所遇到的問題,而電話訪談同儕 是以打電話討論的方式,大約以一小時或半小時不等。並告知要蒐集華語文 教學相關資料,做為研究者論文研究的寫作資料,其訪談內容為關於週末時 段三小時的教學如何設計,學習者的態度,是否有親師互動,基本形成性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