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補救教學理論

根據在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 (Satterly, 1987),學習的過程主要是經過一連 串適應 (adaptation) 的過程,也就是個體的認知結構或基模 (schema) 因環境限 制而主動改變的心理歷程。在此過程中會產生兩種彼此互補的心理,分別為「吸 收同化 (assimilation)」和「調適順應 (accommodation)」。其中,吸收同化是指個 體運用其既有基模解決問題時,將遇見的新事物吸納入既有基模,此一新事物及 同化在他既有基模之內,成為新的知識。調適順應是指外界的事物或知識與原來 的認知結構不一致時,個體就必須改變原來的認知結構,以順應外界新的環境。

在新的知識進入到原始的認知概念體系(基模),一連串適的適應後達到一平衡 (equilibration),也就是當個體能輕易同化新知識經驗時,心理上自然會感到平 衡。平衡有三種: 1. 平衡是吸收同化和調適順應之間的聯繫; 2. 平衡是個體 基模中子系統的平衡; 3. 平衡是一種調節個體部分知識與整體知識之間關係的 平衡。而若無法達成平衡,會產生認知衝突 (cognitive conflict),也就是當知識 的傳入與學習者現有的認知結構不一致時,認知結構即失去平衡,造成認知衝突。

補救教學即是為協助學習者解決認知衝突會產生調適順應的困難,並嘗試使 學習者引起概念改變,使認知結構達到新的平衡。補救教學之成形與施行,主要 可依施行程序分成三個部分(許天威,民 75): 1. 瞭解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 成就。 2. 依據診察的實情作為教學上的處置。 3. 隨時檢驗治療的後果,認清 療效以便檢討診察與教學處置的有關措施,作必要的診治方面的調整。目的即是 希望能改變學生原始的錯誤概念,根據假設-檢驗理論,學生的新概念形成是一 個主動且積極的過程(鄭麗玉,民89;施良方,民 85)。因此補救教學之成效相 當地決定於學生是否願意對其原始概念進行改變,而概念改變需要四個條件: 1.

學習者必須對現有概念感到不滿意。當個體感到自己的概念不具功能性,才會改 變他們所用以思考的概念。 2. 新的概念必須是可以理解的,個體才有可能進行

概念改變。 3. 新的概念必須是合理的。 4. 新的概念必須是豐富的。它不僅有 可能解決現有的問題,而且也應該提供未來探索的途徑作為產生思考的工具 (Posner et al., 1982)。然而對於數學教育的觀點來說,即使教學之成效與學生主觀 意願有極大的相異,由教師的觀點來說,就算學生意願低落,教師亦需要主動積 極地去協助學生去改變其錯誤概念。

由教師的觀點,一般來說,補救教學為,經由教師評量後,發現學生有學習 困難,診斷出學生的問題,再針對問題設計一系列適切合宜的教學活動,或改進 教學策略,以幫助未達成教學目標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再次學習,來克服學 習障礙,達成學習目標。也就是說,補救教學基本上是種診斷模式,其重點在於 瞭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後,設計適合的課程內容及慎選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改善學 生的學習困難。換句話說,補救教學為一個「評量-教學-再評量」的循環歷程,

也因此學習診斷如本研究的二階段試題診斷,為補救教學發展上有相當重要地 位。補救教學的歷程主要可細分成三個階段(張新仁,民 89): 1. 診斷過程:

補救教學的首要工作在篩選、診斷與轉介適當的學生,以接受補救教學。由教師 平時的觀察及一般的評量發現可疑個案,收集資料後進行初步的診斷後,在家長 同意後,再實施正式的評量。 2. 正式評量:評量的重點主要在瞭解學生在學習 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難、問題癥結以及補救對策。評量資料來源大致包括:學 習困難報告、教室觀察記錄、醫生診斷書、同儕互動關係以及心理評量等。依據 各種評量的方式,可以幫助教師隨時隨地瞭解學生的學習,診斷出學習的困難,

做為教材設計與教學方法的重要參考,以進行事後補救的教學而達教學目標,所 以評量、診斷對學習障礙學生之補救教學有著密切關係且影響深遠。 3. 教學過 程:補救教學是一種診療教學模式,亦稱為臨床教學模式,在事先選擇好接受補 救教學的對象後,再進行教學,其重點是在瞭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後,精心設計課 程內容慎選教學模式,而符合學生個別需求的教學。整個過程必須重視補救教學 對象資料的蒐集、診斷評量,以及在補救教學後的測驗,以瞭解學生接受補救教 學後的實際學習狀況,期望在補救教學實施之後,學生可以跟上原先的教學進

度,並且能夠幫助學生日後的學習。

二、 補救教學教學與課程設計的原則

補救教學設計主要需要考量下列原則與步驟: 1. 獲得學習者的合作; 2.

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教學; 3. 循序漸進,小步驟進行; 4. 提供回饋和安排增 強; 5. 使學習和教材有意義; 6. 協助記憶; 7. 鼓勵同儕間建立良好的友誼 關係; 8. 維持強烈的學習動機; 9. 提供充分的練習機會; 10. 建立成功的 經驗 (Otto et al., 1973)。也因此,成功的補救教學的設計,除了需要顧及學生 的意願,與融洽的師生關係外,補救教學課程設計也是如何增進學生學習動機 與改變其錯誤概念之重要部份。張新仁(民89)指出補救教學的課程設計,首 先要考量學習的原則:由易至難、由簡而繁,從已學到未學等,才能建立學生 的自我信心與動機。其次,課程應該具有高度的結構性,同時學習目標需明確 與具體,才能掌握學習的重心。此外,學習活動的設計要考量學生的能力、學 習動機、學生的接受程度。對中低程度的學生來說,宜簡化教材,學習活動應 富有變化,具趣味性。設計一套好的補救教學課程,是達成補救教學成效的最 主要基礎。補救教學課程內容設計,需要根據下列方針(杜正治,民82): 1. 對 學生基本能力進行分析: 任何學科目標的達成,需要一定程度的心智能力,包 括注意力、理解力、記憶力、觀察力、知覺力以及想像力等。相關能力的不足 必然造成學習的困難,因此在設計補救教學課程時,要先考量學生的相關能力,

再配合教材與教法,如此才能事半功倍。 2. 對學生學科能力進行評量:進行 補救教學前,需要先對學科的學習能力進行試測與評量,以作為課程設計的依 據,然而學科能力的評量大多是成就評量,例如單字的記憶與瞭解、句子結構 的理解、文章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測驗等。 3. 根據學生能力擬定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的研擬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也關係到教學的成效。然而教師在擬定 課程目標時,要先瞭解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的客觀條件。此外,課程目標 的訂定,務必指出學習對象、學習的內容、行為的標準、教學方法以及評量的

方式。 4. 選擇適合受試者能力的教材:有效的補救教學課程設計,宜根據學 生的程度選擇合適的教材,包括:訓練有效的學習策略、簡化原有教科書內容、

另行編選坊間的教材、自行重新設計教材。當然,再好的課程設計,缺乏有動 機的學生也是枉然,因此 5. 瞭解學生學習動機:學習動機往往會影響學習成 就,因此在進行補救教學之前,教師應該先瞭解學生學習動機的強弱。一方面 設法對缺乏學習動機的學生提供外在的增強,另一方面可以考慮學習動機強的 低成就學生為優先補救的對象。為增加學生興趣與動機,張新仁(民90)綜合 學者的主張,補救教學可以使用電腦多媒體、多元化的教具,以提高學生的學 習興趣;除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也是相當重要的(李翠玲,民82;徐美貞,

民82;Olivares,1993)。

在瞭解學生特性與動機後,補習教學之課程設計需要有以下原則: 1. 建立 數學學習的準備度及瞭解學生之優缺點; 2. 從具體到抽象的課程; 3. 提供練 習及複習的機會; 4. 將教學結果類化到新情境(林玉華,民 84)。許天威(民 75)和張新仁(民 89)指出,有效的評量與診斷,對學習障礙的學生的補救教 學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建議補救教學的原則與教學策略為: 1. 運用診斷評量 資料設計教學:在學校中有些教師把評量作為課程設計的終點,而未能將評量視 為設計教學方案的工具。評量實施的結果,只是提供我們一個分析學習結果的依 據,實施者必須彙整各方面的資料,再給予分析、統整、歸納找出學生真正的學 習困難所在,再針對學生所匱乏之處,設計補救教學方案進行補救教學。 2. 教 材與教學法的多元性:教師對於整個教學活動與教材教法,必須作最有效的連結 與安排,使其有意義化。 3. 客製或個別化:成功補救教學的秘訣,在於選擇多 元化的教材與教法。對於有特別需求的學生,需要選擇教材教法的適切性,需針 對學生個別差異詳加考慮。 4. 教師積極投入:有效的補救教學與良好的教學有 密切關係,也就是說補救教學的有效性與教師的能力有關。 5. 多元的評量方 法:對於發生學習困難的學生而言,一套教學方案是否有效完全端視是否能徹底 診斷出學生學習上的弱點與強處而定。老師在評量學生的過程應扮演主導地位與

積極主動的角色,並以多元化評量方式來診斷學生真正的困難所在。 6. 持續的 評量:在設計一套補救教學方案,就持續性的長遠目標而言,最初的評量結果只 是一個初步的結果。當作教學的一個起點行為,如此教學-評量-教學-評量的

積極主動的角色,並以多元化評量方式來診斷學生真正的困難所在。 6. 持續的 評量:在設計一套補救教學方案,就持續性的長遠目標而言,最初的評量結果只 是一個初步的結果。當作教學的一個起點行為,如此教學-評量-教學-評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