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概念的形成與學習

概念的形成,對於數學的發展到數學的學習都是一重要的過程。概念的定義 主要被視為一集合,此集合包含類似的物體或是符號 (Merrill & Wood, 1974),

所為類似即為這些物體或符號擁有共同的屬性(張春興、林清山,民78)。而共 同與類似的範圍所形成的概念,可以是根據個人的經驗加以歸納而成 (Mervis and Hupp, 1981)。表現一個概念的方式,通常可以利用一個概括的名稱或符號來 描述,並指出概念其屬性具有可辨認的特徵,概念中所包含的屬性越少,其限制 也會越小,而概括的範圍就會越大;若概念的含意越抽象,其層級也越高(陳忠 志,民89)。於數學上,Henderson (1970) 把概念細分為具體概念 (concrete concept) 和抽象概念 (abstract concept)。其中具體概念為具有物理上實質的例子,如尺、

三角形、橢圓球等;而抽象概念為不具上述具有物理上實質的例子,如數學上會 遇到的分數、複數、極限、多項式、機率等則是屬於抽象概念。

概念形成的過程一般稱為抽象化。透過抽象化將具有相似性、共通性的經驗 歸類在一起 (Skemp, 1979)。「抽象化」是一種心智活動過程,使我們瞭解各種週 遭環境經驗之間的相似性、共通性,讓我們可以用已經分類的舊經驗和相似性、

共通性來認知新經驗。它使我們有分類的能力。因此,要形成一個概念就必需先 有實際經驗,而這些經驗又有某些相似性、共通性,將這些經驗與共通性加以分 類命名,抽象化即形成概念。很多概念都是先來自我們實際經驗所抽象化所形成 的初級概念,再根據這些初級概念抽象形成次級概念,往往要經歷多次的抽象才 形成。因此,(Skemp, 1979) 概念形成過程分為五個主要的狀態: 1. 意識 (realization):指一個新的概念,透過環境經由感官輸入概念結構,此時新的概念 與概念結構中的任一概念都沒有聯繫上。 2. 同化 (assimilation):指在概念結構 中找出與新概念相類似的概念。 3. 擴張 (expansion):指從既有概念結構中已有 的 概 念 來 領 悟 這 新 的 概 念 , 使 其 成 為 概 念 結 構 中 的 一 部 分 。 4. 分 化

(differentiation):指分辨新的概念與ㄧ些已有概念之間的異同處。 5. 重建 (re-construction):重建過程是指當問題的情境改變時,已建立的概念結構雖具有 相關性,卻不適用於此情境,此時必須重建個體的概念結構。

概念的形成與擴張等狀態,可以一圓錐形來描述 (Pines, 1980)。其中,圓錐 的底部稱之為延伸,表示概念延伸的部分,包含所有屬於此概念的事例。圓錐的 頂部稱之為內涵,代表萃取出此概念的特質、共同性或定義等規律性。在學習時,

由底部概念延伸部分推至頂端內涵部分,此過程稱為概念化,即由事例中發現其 共同性,此概念化過程是一種歸納方式。若由頂端概念的內涵部分推至底部概念 延伸部分,則是所謂的應用,此過程是一種演繹方式,即將概念之規律性應用於 事例中(如圖2-2)。由下往上的概念化過程可能導出不正確的概念內涵;同樣地,

若是對於概念的內涵特質不清楚的話,則由上往下應用於事例時,就會產生錯誤。

Ausubel (1968) 認為有意義的概念學習與擴張是發生在新知識與學習者舊有概 念產生連結同化的過程上。也就是說,個人將新概念和新訊息與原有認知結構中 的概念相連結,不斷整合新概念和新訊息,使之融合成為更扎實的認知結構。董 小平等人 (1996) 提出概念的學習與擴張過程為「輸入與領會-鞏固與強化-應 用與發展」,期間要經過抽象-具體-再抽象-再具體的反覆認知,並把新概念 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裡,最終形成新舊概念相聯繫的更完整的概念系統。

圖 2-2

圓錐形的概念模型

概念化 應用性

延伸 內涵

在數學學習上,Sfard (1991) 認為可以用兩種不同的方式來理解抽象數學概 念的形成,她把數學概念分成結構性概念(或稱物件 (Objects) 觀點)與操作性 概念(或稱過程 (Process) 觀點)。對多數人而言都是先獲得操作性概念,然後 再發展成一種可操弄,不須再涉及過程或行動的結構性概念。由操作性到結構性 概念的轉變可由一三階段的模式來描述 (Sfard, 1991) 發展了一個三階段的模 式: 1. 內化 (Interiorization):指藉由熟悉、操作屬於較低層次具體物的過程中,

獲得新的概念。在此階段,操作的技巧將會提升。 2. 壓縮 (Condensation):指 把冗長的操作過程壓縮成為更可操作的單位。在這個階段中,不須考慮過程中細 節的部分,而是將它是為一個整體、一個輸入與輸出的關係。此階段的發展會使 概念在不同表徵間的轉換變得比較容易,經壓縮階段後,新概念才確實產生。 3.

物化 (Reification):內化和壓縮都是漸進發生的,都是在量上長期改變的結果,

而物化則是將過程或概念凝結成為整體的物件,使之成為靜態的結構,並且可以 保有其特徵以便與提它概念比較。它可用來當作更高階層次概念內化階段的具體 物。

由此可知,這兩個數學概念形態在本質上是相當不同的。其中,結構性概念 是靜態的、同時的、整合的,而操作性概念是動態的、序列性的、詳細的。但兩 者之間的關係是互相牽動的,猶如硬幣的兩面一樣。數學的學習與概念的形成,

即是透過上述的三階段的模式,逐漸地遊操作性概念轉化為結構性概念,而這是 一個緩慢且困難的過程(請參見圖2-3)。Klausmeier, Ghatala and Frayer (1974) 將 學生數學概念的學習,由淺至深可分為四個層次:1. 具體 (Concretization):學 生可以認出並瞭解過去已學習過的範例或習題。2. 辨識 (Identification):對於先 前學習過的範例或習題的變化形態,也就是經過不同形式方式呈現,學生亦能認 出。3. 分類 (Classification):學生能分辨範例是否屬於學習過的特定形態。4. 形 式化 (Formalization):學生能清楚敘述並瞭解數學概念的定義。這裡所指的「敘 述概念的定義」不是單純地背誦定義,而是真正的瞭解。除此,亦有學者認為有 一生產 (Production) 層次,介於前述層次 3 至 4 之間,也就是學生可透過其數學

概念給出範例 (Sowder, 1980)。

圖 2-3

Sfard 概念形成的一般模型圖

施良方(民 85)從文獻中整理了三種較具代表性的數學概念形成理論,並 針對在數學教學中,如何使學生形成其數學概念方式的不同理論模型進行描述,

如下:

(一)聯結理論 (association theory):如果學生能夠正確地識別出某個概念的一 個例子,就給予強化,告訴他是對的;如果學生對刺激識別錯了,則告訴 他錯了,這樣,學生就不會形成錯誤的聯結。通過一系列嘗試,正確的反 應與是當的刺激就連結起來了,因而,學生的概念也就行了。

(二)假設-檢驗理論 (hypothesis-testing theory):把學生看作是一個積極的信 息加工者。學生是通過提出和檢驗各種假設來解決種種問題的,包括概念

問題。用假設-檢驗理論解釋概念形成的主要代表Bruner (1956),他的基 本觀點是,在概念形成過程中,學生並不是被動地、消極地等待各種刺激 的出現以形成聯想,而是積極地、主動地追究這一概念,通過一系列的假 設-檢驗來發現這一概念。學生在形成概念的過程中,還會採取各種策 略,以求加快發現這一概念的過程。

(三)範例理論 (exemplar theory):前面兩種概念形成的理論,都是以概念所具 有的共同特性為前提的。但是,認知心理學家 Rosch (1977) 提出了一種 完全不同的概念學習理論。他認為記憶中的種種概念,是以這些概念的具 體例子來表示的,不是以某些抽象的規則或一系列相關特徵來表示的。例 如,「鳥」這一概念,是用以往見到過的知更鳥、麻雀、老鷹等來表示的。

對於任何一個概念來說,都有一些比較典型的範例和一些不大典型的範 例,最典型的範例被稱為典範例 (prototype)。因此,人們對日常概念的理 解,必須著重於對典例的認知,以及其相關內容 (Rosch, 1977)。

二、數學概念教學

前述所知,許多的數學概念都是由實際經驗所抽象化的成果,也因此數學學 習即是對於抽象化後的數學結果進行學習。這些經過多次抽象化的數學概念具有 高度的濃縮性,因此數學概念學習變得困難 (Skemp, 1971)。對於數學概念的教 學,Skemp 提出兩個原則: 1. 超過學生已有的概念階級的高階概念不能用定義 的方式來進行溝通,只能蒐集相關的例子、提供其經驗,再靠他自己抽象以形成 概念。 2. 在數學中,有關的例子有時或多或少又含有其他概念,因此,我們在 提供例子時必須先確定學生已經形成這些預先的概念了。換句話說,在學生數學 概念學習過程中,如果誤解了連續抽象過程中任一步驟,則會大幅增加之後透過 此抽象概念使用的推論的錯誤機會。也因此,在學習新概念時,所謂先前的概念 要垂手可得,才能順利獲取新的概念 (Siegel, 1981; Shuell, 1990)。

在數學概念教學上,張新仁(民 78)認為數學除了「計算能力」外,還有

「概念理論」的部份,也就是「數學概念」是學習數學的基礎。所謂數學概念,

包含了其表現的外在形式以及內在的意義,為客觀方式對於現實世界空間形式與 數量關係本質屬性透過多次抽象化所形成的思維形式(田万海,民81)。Sowder (1980) 指出概念教學上的第一個變項是「概念的獲得與同化」。其中,概念的獲 得是來自許多例子和非例的呈現來作為新例子或是口頭的描述,並加以定義、適 當的分類。而概念的同化是來自個體以既有的基模為準則去選擇環境中的事物,

或是以既有的認知結構去辨識、解釋環境中的事物,這樣就可以把新的經驗同化 到舊經驗裡。在概念的同化中,概念的定義或文字描述扮演著中心角色,有時會

或是以既有的認知結構去辨識、解釋環境中的事物,這樣就可以把新的經驗同化 到舊經驗裡。在概念的同化中,概念的定義或文字描述扮演著中心角色,有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