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情定太極

第四節 觸類旁通思太極

一、讀《倚天屠龍記》的體悟

國中時,相當迷港劇也開始看金庸小說,常羨慕劇中主角能有許多奇遇並練成絕 世武功,又有許多女主角喜歡或暗戀他,其中的愛恨情仇糾葛與打鬥場面更令人愛不 釋手,常廢寢忘食看到欲罷不能,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更是此典範。看到「太極初 傳柔克剛」章節,張三豐在被人偷襲身受重傷之際,無畏敵人在前臨陣傳授太極拳,

張無忌也能立即領悟與人對仗,取勝對手之餘,更將之重傷。而傳授太極劍的過程更 是神奇,張三豐將太極劍演練一遍並講解完,張無忌已忘一小半;演練第二趟後,卻

102

只記得三招;沉思半晌,竟忘得乾乾淨淨。此時提木劍上場竟能與可砍金斷玉的倚天 劍對陣,且漂亮取得勝利。

以前看到此處,只覺得金庸畢竟是寫小說的能手,將太極拳描述的如此神妙無 比,實際上太極拳只是公園中老年人的休閒運動罷了。直到學習體悟到部分太極拳的 精髓,方有無招勝有招之感,卻無法解釋。後來常與人推手,發現刻意的攻擊,非常 容易被太極拳好手所覺察並破解。老師常說:「太極拳要用意不用力。」又說:「有意 打人非真打,無意打人方真打。」當時久久不得其解。

因就讀理工科系,長期受科學的訓練與薰陶,我相信太極拳的動作是符合力學、

運動學等科學原理的,但由於變因太多,使得目前的科學儀器難以完全測知,而覺得 它玄之又玄。這猶如把一個銅板往上拋擲,掉落地面的過程及結果理應符合科學原理 而可預測,然實際情況卻無人可百分之百肯定掉落後是正面或反面,原因何在?符合 科學應可藉由儀器測知,但實際的變數太多而不可行。所以發展出機率學而非玄學。

透過機率我們可以知道經多次拋擲,其正、反面出現的可能性將接近1:1。

觀NBA籃球賽的神射手,經人防守、阻礙,卻能在間不容髮的短暫時間,掌握機 會與力道投籃且奇準無比。MLB職棒大聯盟的優秀打者須在球離開投手的瞬間,立 即判斷是否出棒或決定出棒路徑、速度等,以利擊中球心,方有機會擊出安打或全壘 打。有次到棒球練習場打擊,想體驗時速150公里到底有多快,二十顆球中竟只擦擊 到一顆,這是因為每次看到球飛出來,再揮棒都已來不及,如果還在計算速度、角度 等更不可能完成。相信這些優秀的運動員是經年累月的訓練,憑感覺來投籃或擊球,

這些動作完成的瞬間是不需思考,而近乎反射的。漢喬伊(1991)在《武藝中的禪》一 書中,稱此為「無心」,並認為要達到此境界只有練習再練習,直到反應變成自動,

能夠自然而然地做到為止。而太極拳者常將這些感覺統稱為「意」。

當我們開車遇緊急狀況或想要夾取食物來吃時,相信沒有人會想到:受器(眼睛) 感覺神經將訊息傳到大腦,大腦思考後下命令經脊椎、運動神經最後傳到動器(手或 腳),甚至根本不知傳導過程,他卻只是想即能做到。而想也就是一種「意」。許多太

103

極高手用意即能控制住他人。

推手當時的意念與反應需像籃球神射手投籃般,不需去思考計算投籃的角度、力 道,也像棒球打者擊球時純憑感覺揮棒,此已非思考反應所來得及,而這一切都需透 過堅實的鍛鍊,一直反覆修改練習同一動作,直到最後不需任何多餘的思考與反應,

而近乎反射。

我想「無意」更是高明,能將動作練到如張無忌般忘記而近乎習慣,如自己都無 意了,他人更不可能察覺到。此即拳論所云:「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

的境界,只是自己未達到此境界只能模糊去感覺,尚無法解釋。

另外,賴鼎銘教授在《金庸掰太極》一文中說:「金庸第一會掰的,就是將太極 拳論,以九陽真經名之。」看完此篇再去翻閱倚天屠龍記與歷代拳論比較,相似度還 真的達90%以上。如「左重則左虛,而右已去,右重則右虛。而左已去……」在王宗 岳太極拳論原文為「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已 動。勁似寬而非鬆,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在十三勢行功心解原文為「彼不動。

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勁似鬆非鬆。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再去查看張三豐 傳功時,所唸口訣也是由歷代太極拳理論與口訣所改寫,沒想到自己所練的太極拳竟 是金庸筆下奇功「九陽真經」。

二、靜的真義

六祖惠能說:「動中之靜是真不動。」古人有云:「十字路口好參禪。」此兩句話 說明真正的定功是在於動中所練就的,而不是躲在窮鄉僻壤的深山或了無人煙之地修 行,否則只是在初學階段,非是真正的功夫。

記得國小時,只要老師們去開會,只剩風紀股長管理班級秩序,總是全班鬧翻天。

有次,教導主任黃老師上課時,要我們想像以下兩種畫面:

1. 在一個風和日麗、平靜無波的湖旁,鳥媽媽在樹上安詳地孵著蛋。

2. 在一個下著大雨、水流湍急落下的瀑布旁,鳥媽媽在樹上安詳地孵著蛋。

老師問我們:「哪一種情況是真的靜?」我們大部分人都回答:「第一種。」主任

104

接著又問我們說:

1. 在一個嚴厲的老師坐鎮班級中,全班鴉雀無聲地看書。

2. 一個沒有任何老師在的班級,卻能全班安靜地看著自己的書。

哪一個班級才是真正的安靜,我們若有所悟的說:「應該是第二個班級。」之後,

黃主任期許我們:「當老師不在班上時,更須安靜讀書,這樣才是個優秀的班級。」

陶淵明詩云:「結廬在人間,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此說明 修行須在人間,特別是在人群嘈雜、喧囂的地方好修行,可以練就自己真正的清靜之 心。只要無心於外界之塵囂,自能超脫環境中的紛紛擾擾,所以「心」才是最重要的。

鄭曼青宗師說:「靜中求靜非真靜,動中求靜方真靜。」十三勢歌云:「靜中觸動動猶 靜。因敵變化示神奇。」十三勢行功心解謂:「靜如山嶽,動如江河。」此在在說明:

「推手對敵或修練拳術,要能心靜及體靜,方能達不動心之修養。」也就是孟子所謂: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這樣才能達到王宗岳太極拳論:「捨 己從人。」及「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之境界。

三、國父革命的精神

從小我們都讀過國父革命失敗了十次,到第十一次才成功的故事。由此來闡明只 要有恆心與毅力,終究會成功。高中時,翻閱中央文物所出版的《三民主義》(孫文,

1985),有國父所寫的自傳,裡面詳細記載了十一次革命的始末及當時的社會環境。

我發現若以結果論來看,前十次革命因沒有推翻滿清政府,所以是失敗的。但我卻認 為他每一次都是成功的。

由其記載可知:前十次的革命,雖然有多位烈士捐軀、犧牲重大,但每一次的革 命都能撼動人心,其影響也如漣漪一般,不斷向外擴展。最後,在熊秉坤為自存,首 先開槍發難,在無意中促成了最終的成功。我認為這是水到渠成之舉,即使這次沒成 功,相信不久後,依然能推翻滿清政府。覺得修練太極拳亦是如此,在每一次看似失 敗與錯誤中,不斷積蓄能量,等能量充足了自然能有所突破。更由此體認「失敗為成 功之母」這句話尚須修正,成功或失敗後的進展才能持續不斷促成下一次的成功。就

105

像愛迪生發明電燈的過程,大家皆認為他一直失敗,直到最後一次才成功。但我認為 他的想法應該是:失敗一次即消除了一種錯誤的方法,我離成功又更近了。這種正面 的思維才能讓他不斷嘗試錯誤,不因失敗氣餒而放棄。也許以結果來論都是失敗,但 積極的心態卻能成為持續下去的動力。所以,我為成功所下定義為:「達到自己所追 求或設定的人生階段價值即是成功,非達成最佳結果。」也常向班上同學說:「第一 名只有一個,不用每次爭第一名,達成自己的目標即可。甚至書讀不好,學個技藝也 不錯。」

林老師常說:「太聰明的人,學不好太極拳。」又說:「要學好太極拳,只有傻傻 地練。」何解?因為太聰明的人常較他人快速學會動作,卻自恃聰明而不肯下苦功。

常見初學者一開始總是興沖沖每次都出席且努力練拳,一、二年後將整套拳學齊,接 著就常姍姍來遲,出席頻率減少,慢慢的就不來了。十人中能留下一、二人已是不錯 的成果。我常為這些人感到惋惜,花了許多時間,總算學齊一套拳,卻在快能感受到 太極拳神妙的好處時,放棄了。

四、領會千敗之拳

學武之人是沒有不好勝的,但練太極拳卻須先去除這層心理障礙,才能步入門徑 (陶炳祥,2008)。林老師常講:「太極拳要學吃虧,吃小虧得小利,吃大虧得大利,

不想吃虧永遠也學不會。」自己更曾因不想吃虧、不想輸,將別人抗拒於外,而被老 師當頭棒喝。現在漸學到太極拳神妙處及體會太極拳違反人類對抗的本性,方覺這十 分有道理。

推手時能勝而不勝,讓對方一直將自己逼迫到極限,不行就敗,就被打出去,重 新再來一次。說起來簡單,真要放下卻十分困難。覺得太極拳不只是改錯拳,也是求 敗拳,這是我一開始很難理解的事,一直到觀看霹靂布袋戲中的角色--東洋劍聖柳生 劍影的千敗之劍,方有所悟。

柳生劍影的師父千敗一劍不斷找人證其劍術、修改劍招,不惜千敗於人而創出萬 神劫。而柳生劍影畢生追求完美無瑕的劍法,將師傳十三式萬神劫去蕪存菁至三招,

106

再由前三式創出第四式的敗亡之劍。身為一個武者,如果一開始只為追求勝利,其成 就將因勝利而停止,只有不斷從錯誤及失敗中去修正、蛻變方能持續成長,有時能勝 卻不勝是更難的。因此,我認為太極拳推手須由千敗,甚至萬敗之中去修練證道,方 能有所成就。

有一陳氏太極拳名家曾向林老師請教:「要如何讓根能夠紮下去?」老師說:「這 對您來說很難!因為你現在有名氣、年紀也稍大了。如改了動作又不知要練習多少 年,根才下得去,這段期間與人推手一定會被推得東倒西歪,您面子上掛得住,放得 下嗎?所以說難呀!」我聽到此,非常慶幸自己現在已沒有名利上的牽掛,只是純粹 想學好太極拳,這是幸福的。

有次問老師:「南部有一老師這幾年一直都有來參加推手聯誼,為何沒什麼進 步?」老師直接了當回答:「他每次來都是來教人,不是來學習的,故難以聽進他人 之言。」原來心態是如此地重要。

五、當拳王阿里遇上天王豬木

有次上課李教授聊到阿里與豬木的世紀大戰,有位同學立即上You Tube找來與大 家分享,一個是拳擊界如日中天的霸主,一個是摔跤界的天王,兩人一起對打的世紀 大戰,會有如何的結果?相信這在當時是非常轟動且令人期待的對戰組合。但花大錢 去看現場比賽的人可能要失望了,整個比賽過程就像個鬧劇,豬木在擂台上一直躺著 伺機出腳,而阿里卻站在台上不知如何出拳,兩人幾乎沒有交集或精彩的打鬥,相信 這是大家預期不到的結果。

在《不用數字的研究》一書中,討論到量化與質性研究可以合在一起使用嗎?蕭 瑞麟(2011)教授認為這不只是方法或工具上的不同,而是信仰與認知的不同,所以很 難並用,甚或遊走其間。文中提到要訓練一位忠肝義膽、臨危不亂的武士,並非只給 予一把武士刀(工具)就可做到,而需一段時間的訓練(給方法)再經長時間的文化薰 陶,才能產生信仰,進而呈現出其武士的鬥魂。

以前曾想過如果同時練多種武術,並能擷取其優點融會於一身,那將成為不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