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記敘文寫作的重要性需求

第三章 資訊融入記敘文寫作教學的策略考慮

第一節 記敘文寫作的重要性需求

Duras 在《寫作》這本書中寫道:

身在洞裡,在洞底,處於幾乎絕對的孤獨中,而發現只有寫作能救你。沒 有書的任何題材,沒有書的任何想法,這意味著一而再對一本書。無邊的 空白。一本可能的書。面對空無。面對的彷彿是一種活生生的東西,赤裸 的寫作,彷彿是有待超越的可怕又可怕的事。我相信寫作的人對要寫的書 沒有什麼想法,他兩手空空,頭腦空空,而對於寫作這種冒險,他只知道 他枯燥而赤裸,它沒有前途,沒有迴響,十分遙遠,它只有基本的黃金規 則:拼寫,字義。(桂裕芳譯,2006:9)

一般人常以將寫作當成是一種靈感,或是一氣呵成的創作,殊不知創作的過 程是不斷反覆修改、塗寫,以符合中心主旨的完美的形式。那麼寫些什麼內容?

不妨把「寫」這個字的意義加以延伸擴張──體驗生活、實踐生活就是一種寫,

就是一種無限的可能。(王麗雯,2010:24~25)語言學家以敘述能力作為衡量發 達語言的運作能力的一個標準;而文學家則將敘述的文章跟抒情詩、戲劇並列為 文學的三大體式。(張京媛等譯,1994:87)而三大體式,有學者為它們作過簡 略的區分:「我們可以這樣說,抒情詩直接描繪靜態的人生本質,但較少涉及時 間演變的過程。戲劇關注的是人生矛盾,透過場面衝突與角色訴懷來傳達人生的 本質。只有敘事文展示的是一個延綿不斷的經驗流中的人生本質」。(浦安迪

[Andrew H.Plaks],1996:7)

我們可以將三者再做進一步的解釋,由敘述分別來跟詩歌、戲劇做一個比 較,這樣會對「敘述」這個文體會有更清晰的定義。「敘述」一詞常被用來排除

詩歌,因為許多詩歌是抒情詩,抒情詩是情感或意識狀態的內心獨白。「敘述」

也表達情感,不同的是它是在既定「故事框架」下的一種表達。抒情詩可以被讀 者當作私下的言語活動去閱讀,讓讀者有一種閱讀私密性的快感,而敘述卻往往 必須當作公開的言語活動。

而敘述雖然跟戲劇相似卻有一個重要區別:一齣戲「直接展現」某個行動,

而一部敘事作品則「間接展現」這個行動;所謂的間接展現是透過講述或描述這 一行動的語辭。(張方譯,1997:1)敘述文體所以從一般文體獨立出來,是因 為它具有「敘述」的特徵。總而言之,敘述文體「以事寓情」有別於抒情文體的

「以情隱事」,而敘述文體是「間接展現」行動描述語詞,有別於「直接展現」

行動的戲劇。(周慶華,2001:121~204)

我們可以先從中國的傳統文學作品談起,鄭魁星(2008)在《左傳泓水、城 濮、鄢陵三大戰役與其文學藝術表現研究》中提到相關議題。《左傳》為先秦重 要的經典散文作品之一,也是今天研究春秋時代戰役與文學重要必讀的史書,更 是後世文人學習記敘文的典範。《左傳》以敘事為主,文筆生動,善於修辭,擅 長人物描寫、辭令及戰爭的描述。《左傳》記戰,史實可徵,用著平淺精練的字 句,巧妙的把當時複雜的戰況給描繪出來,其高明的修辭技巧,成功營造戰爭的 情境氛圍,凸顯戰爭特有的風格與豐富的文學性效果。而人物的塑造,特別著重 對話,對話中以戰爭謀略最是精采。其論泓水、城濮、鄢陵三大戰役都是如此,

《左傳》分別僅以七十四、一五○、一一二個字,將雙方會戰起因、過程、結果,

其中雙方運用戰略清楚交代,鮮活生動。《左傳》具歷史、思想、文學三大特性,

其敘述所記戰事,自屬文學散體藝術作品的一種,左傳寫作把握住重點,運用高 度的寫作手法,為史傳散文開創新的境界。試舉宋楚泓水一戰為例,尤其敘事、

記言可看出其寫作的高妙技巧:

宋公及楚人戰於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曰:「彼眾我寡,及 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

「未可。」既陳而後擊之,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殲焉。國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 之餘,不鼓不成列。子魚曰:「君未知戰。勍敵之人隘而不列,天贊我也。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猶有懼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敵也。雖及胡耇,獲 則取之,何有于二毛?明恥教戰,求殺敵也;傷未及死,如何勿重?若受 重傷,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焉。三軍以利用也,金鼓以聲氣也。

利而用之,阻隘可也;聲盛致志,鼓儳可也。」(謝冰瑩等注,1999:43)

邱于真(2009)在《作文教學之舉例研究》中提到:中國文學批評雙璧之一 的《文心雕龍》中所說的「文心」,正是切題的例證。不同的文化認為人類思考 的工具各不相同,有的文化以為是腦或是用肚子思考。而「心」在中國傳統文人 認知裡,是人類思考的工具。《文心雕龍‧原道篇》有言:「心生而言立,言立 則文明,自然之道也。」劉勰所用「文心」二字,正是說明文章內涵仿若人之內 心能說明其思考邏輯脈絡及其價值。在《文心雕龍》中都可找到一些這樣具有生 命化的術語:文眼、文體、風骨等等。過去文章所談不外乎經世濟民的用世思想,

內容多關涉到作者對天下蒼生關懷。比如在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裡提到: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

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 樂而樂乎!」(吳楚才、吳調侯編,1900:145)

這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其藉事藉景以抒情,以 抒發其胸中對百姓的關懷與悲憫的高尚情操。

又如杜甫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此為杜甫赴奉先縣時,途經正

值唐玄宗遊幸的驪山華清宮,宮中豪奢狂歡作樂,然而此際為安祿山將謀反前 夕,整個大唐正在風雨欲來動盪不安的社會狀態,杜甫感懷悲切而作。此作恰為 對整個盛唐時代最後一眼的回顧: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撻其夫家,聚歛貢城闕。聖人筐篚恩,實願 邦國活。臣如忽至理,君豈棄此物。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戰慄。況聞內金 盤,盡在衛霍室。中堂有神仙,烟霧蒙玉質。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悵 難再述。

(清 乾隆敕編,1996:2266)

杜甫對在驪山與君主縱情逸樂的達官顯貴們發出責難,以鞭撻、聚歛等字 眼,表現官家對百姓嚴苛殘酷的剝削;直指君主將「剝削之物」賞賜給臣子,願 臣子輔國安邦,如果不是臣子忽略安民定邦的道理與本分,君主怎會棄人民不 顧?藉臣子之忽至理,言外之意亦對君主不能諒解。杜甫又進一步指出為首的臣 子楊氏一家,所穿溫暖貂鼠裘、所吃的駝蹄羹、堆積如山的橙橘,寫其極盡奢侈 淫靡的能事,對照後一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將其豪門貴族揮霍奢 侈無度不顧百姓死活的醜態襯托出來。杜甫以驪山為行旅描寫的主軸,「驪山」

充滿了達官顯貴的驕奢與殘酷。而在驪山之外則是另一個世界,是廣大寒冷的世 界,杜甫以感官觸覺描寫霜雪的嚴寒,霜雪是慘白、死亡、毫無生氣的意象,整 片大地籠罩於死寂慘白的嚴寒霜雪中,而百姓正處於生死邊緣掙扎。

不同的文化薰陶之下,每個文化的思維邏輯皆大不相同。邱于真(2008)在

《作文教學之舉例研究》,說明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觀點和西方文學批評以理性 思維作為切入點的觀點大異其趣。中國古代的文學批評的核心特點就是它的人格 化色彩,其過去有談到「文以氣為主」、「格調高亢卑弱論」所論不外乎文章要 傳達的是一種人格情操,其論源頭明顯是受中國文化精神人格化的總體特徵的影 響所決定。

不可否認每種文化在人格形塑上,佔了絕大多數的比例,我們的世界觀、知 識、生活等等面向,文化都在有形無形之中間接、直接地影響著我們。

林明玉(2008:46)在《少年小說中的人物刻畫──以紐伯瑞兒童文學獎得 獎作品為例》提到一個小故事,有個中國的小男孩看著窗外的月亮,對媽媽說:

「今晚的月亮好大好圓哪,真好看!」媽媽「嗯」的一聲沒說話。「媽!月亮上 面有沒有住人呢?」媽媽說:「別吵了,趕快睡吧!」孩子指著月亮繼續說:「等 我長大了,我想飛到月亮去,看看上面到底有什麼……」媽媽敲了一下小男孩的 腦袋:「別癡人說夢,快點睡吧!」小男孩摸摸被敲的腦袋,悻悻然的閉上眼睛。

同樣的故事發生在美國。一個美國的小男孩看著窗外的月亮,跟媽媽說:「今 晚的月亮好大好圓哪,真好看!」「是啊,真美!」媽媽說。小男孩問:「月亮 上面有沒有住人啊?」媽媽想了想還來不及回答,「等我長大了,我想飛到月亮 去,看看上面到底有什麼?」母親摸摸孩子的頭說:「好哇!但是去了別忘了回 來。」等這小男孩長大了,終於完成夢想,踏上月球的第一步,並且說了一句震 撼世人的話:「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林明玉,2008:46)

由此看來影響中國與西方不同文化作品的根源,是因為創造觀型文化(上帝 創造宇宙萬物觀)長期以來一直影響著西方的人心,西方國家因為相信人是由宇 宙萬物的主宰所創造,萬事萬物均有其規律,所有世間一切創造發明的器物或學 說,都是為了榮耀造物主,或者說是更貼近上帝、更接近真理,所以不斷地創新 發明,力求個人的表現,以示對造物主的尊崇。西方人不像東方人安土重遷的觀 念那麼重,他們四處開墾移民;又為了防止罪惡的孳長於是制定法規。經過宗教 改革之後,教會不再像從前握有絕對的權力,個人主義抬頭,聖經成為唯一的權

由此看來影響中國與西方不同文化作品的根源,是因為創造觀型文化(上帝 創造宇宙萬物觀)長期以來一直影響著西方的人心,西方國家因為相信人是由宇 宙萬物的主宰所創造,萬事萬物均有其規律,所有世間一切創造發明的器物或學 說,都是為了榮耀造物主,或者說是更貼近上帝、更接近真理,所以不斷地創新 發明,力求個人的表現,以示對造物主的尊崇。西方人不像東方人安土重遷的觀 念那麼重,他們四處開墾移民;又為了防止罪惡的孳長於是制定法規。經過宗教 改革之後,教會不再像從前握有絕對的權力,個人主義抬頭,聖經成為唯一的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