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與學生在 95 課綱經濟課程觀點之差異性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三節 教師與學生在 95 課綱經濟課程觀點之差異性分析

本節將分別分析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時數、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量變項上,

在經濟課程觀點的差異;主要分為三部分討論,第一部份分析不同教學時數的 教師、不同上課時數的學生在經濟課程觀點的差異;第二部份分析教師使用多 元教學方法與否、學生覺察教師使用多元教學方法與否,在經濟課程觀點的差 異;第三部份分析教師使用多元教學評量與否、學生覺察教師使用多元教學評 量與否,在經濟課程觀點的差異。

壹、不同教學時數的教師與學生在經濟課程觀點的差異性 分析

茲分別將不同教學時數的教師、不同上課時數的學生,在經濟課程觀點的 差異分述如下:

一、不同教學時數的教師在經濟課程觀點之差異性分析

本研究中所抽樣之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大部分所任教之學校,高二必修經 濟課程皆為每週兩節,只有其中三位教師任教之學校,因類組差異而有不同教 學時數之安排,研究者利用 t 檢定(t-test),進行獨立樣本平均數之差異性考驗,

檢定其顯著差異(α=.05),t-test 如表 4-3-1 所示。

從表 4-3-1 表中可發現,不同教學時數之教師,在經濟課程「適切與喜好 性」(t(34)= -0.722, p=.476>.05)、「困難性」(t(34)= 0.407, p=.687>.05)及「趣味 與實用性」觀點(t(34)= -0.684, p=.52>.05)上,皆無顯著差異。研究者推測,在 教育部(2008)通令調整 95 課綱的內容,將某些主題與內容列為「斟酌教學」

後,已大幅降低教師在準備教授經濟課程的負擔,且在高中仍以學測、指考等 大型聯合考試做為大學入學的測驗門檻,教師無論在多少教學時數的安排下,

皆要以升學考試為前提,將經濟課程依一定之進度進行;再加上 95 課綱的詳盡

規定下,經濟課程內容在各版本課本編輯下幾乎大同小異,教師可解讀的價值 無顯著差異(F(2,733)=2.59, p=.076>.05);而在「困難性」觀點上具有顯著差異

(F(2,733)=5.374, p=.005<.01),依據事後比較結果,每週三節或者兩節上課時

數的學生,認為經濟課程具「困難性」者顯著低於每週一節上課時數的學生。

136

在「趣味與實用性」觀點方面亦具有顯著差異(F(2,733)=4.009, p=.019<.05),

依據事後比較結果,每週三節上課時數的學生,認為經濟課程具「趣味與實用 性」者顯著高於每週兩節上課時數的學生。

研究者推測,不同上課時數的學生,在「適切與喜好性」觀點上之所以不 具顯著差異,可能是即使有更多的上課時數,但是課堂上應該很少討論到經濟 課程的主要目標,或者學生可能不知悉經濟課程確切的目標為何,加以前述教 師的教學方法部分,假設在教學時數較多的情況下,教師仍多以講述法為主,

在情意面的目標落實為少,亦難以引導學生思考經濟議題的多元層面。在「困 難性」觀點上,有較多教學時數之學生,可以有較彈性的空間讓教師把經濟概 念做更多的釐清與講解,或者可已有更多時間加以練習,從事後比較結果亦可 發現,每週一節的上課時數可能對學生而言過於稀少,若有安排此種上課時數 的學校,應適時調升節數,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吸收經濟課程內容。至於在「趣 味與實用性」觀點上,教學時數較多可能讓教師有更多空間可搭配小活動實施 課程,讓學生覺得富有趣味,或是在經濟相關概念的教學上,有更多時間加以 複習,讓學生在升學準備或是奠定未來就業基礎上,有更穩定的建構,從事後 比較來看,可能每週兩節的上課時數,是教師能將課程內容剛好實施完畢的時 間,超過兩節的時數才能讓教師有更多時間從事額外活動,或是加以複習課程,

而學生亦能接收更完善的經濟課程教學。

綜上所述,可發現不同教學時數的教師,在經濟課程上的觀點並無顯著差 異;而在學生的部分,上課時數愈多的學生,在「適切與喜好性」觀點上不具 顯著差異,在「困難性」、「趣味與實用性」觀點上具有顯著差異。因此,假設 1-1 未獲得支持;假設 1-2、1-3 獲得部分支持(研究假設詳見第三章第二節內 容)。

貳、不同教學方法多元性的教師與學生在經濟課程觀點的 差異性分析

茲分別將不同教學方法多元性的教師、不同教學方法多元性覺察的學生,

在經濟課程觀點的差異分述如下:

一、不同教學方法多元性的教師在經濟課程觀點之差異性分析

研究者請教師勾選自身使用之教學方法的頻率,並將之重新編碼為「教學 不多元」、「教學多元」兩組,以 t 檢定(t-test),進行獨立樣本平均數之差異性 考驗,檢定其顯著差異(α=.05),t-test 如表 4-3-3 所示。

表 4-3-3 不同教學多元性的教師經濟課程觀點之 t 檢定

觀點向度 類別 個數 t 值 p 值

教學不多元 14 0.04 0.968 適切與喜好性

教學多元 20

教學不多元 14 1.208 0.236

困難性 教學多元 20

教學不多元 15 -0.967 0.34 趣味與實用性

教學多元 20

從表 4-3-3 中可發現,不同教學方法多元性的教師,無論在經濟課程「適 切與喜好性」(t(34)= 0.04 , p=.968>.05)、「困難性」(t(34)= 1.208 , p=.236>.05) 及「趣味與實用性」觀點(t(34)=-.967, p=.34>.05)上,皆無顯著差異。研究者推 測,可能是教學時數以及課程屬性的關係,限縮了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以 致於有些教師之所以教學方法不具多元性,並不是「不使用」,而是難以落實,

在受訪教師中,有老師對於教學方法的使用,提出以下的看法:

….只不過做活動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會花很多的時間;比如說如果我做一 個比較小的活動….像我現在比較傾向於讓學生做 20-25 分鐘的活動,不希望 做太長,因為太長會耽誤很多上課的時間,可是像剛剛說那個活動,變成要分 組成兩個部分來做,所以大概要花到一節課的時間,但那週其實(學生覺得)

都還蠻有趣的…

(T01A-1-3)

138

S:你有嘗試過可能就是讓某一節課,或者是說某一段時間,讓學生去分組討 論一些東西嗎?

T03:這個比較少耶,因為說真的一個禮拜兩節課,非常的吃緊,有些學校就 會分文組有三節,理組兩節課,這樣多的一堂課我們可能就可以讓學生去 做分組阿,然後議題討論,或是讓他們做報告等等,但是兩節課我覺得...

非常的吃緊,光要上課本的內容,然後做一些練習,他就占了很大的時間。

S:那如果以你剛剛講的東西來說的話,你會希望社會組可以多一節,還是說 最好社會組跟自然組都可以多一點時間?

T03:當然能夠都多一點就更好啦,但是現在以兩節課來講有點吃緊啦,可能 後面會比較好一點,因為後面就比較多談到一些永續發展的觀念,他就不 大著重在那個工具的傳授部分,也許我就可以多一點討論…..

(T03B-1-2)

從上述教師所言,可發現教師可能有一些可用於經濟課程的教學方案與多 元教學方法,礙於時數的不足,以及對學生升學考試「現實面」的考量,教師 憂心會「耽誤」上課時間,而捨棄多元教學方法的使用,這也顯示我國教師在 擔負學生升學的責任上,社會賦予很大的期待,也造成教師在心理層面上可能 具有一定壓力,進而壓縮到其在教學方法的自主與多元性。

二、不同教學方法多元性的學生覺察在經濟課程觀點之差異性分析

研究者請學生勾選覺察教師所使用之教學方法的頻率,並將之重新編碼為

「教學不多元」、「教學多元」兩組,以 t 檢定(t-test),進行獨立樣本平均數之 差異性考驗,檢定其顯著差異(α=.05),t-test 如表 4-3-4 所示。

從表 4-3-4 可發現,學生覺察教師教學方法多元與否,在「適切與喜好性」

(t(719)= -3.071 , p=.002<.01)、「趣味與實用性」(t(719)= -3.124 , p=.002<.01)觀點

上,具有顯著差異,在「困難性」觀點(t(719)= 0.658 , p=.511>.05)上則不具顯著 差異。

表 4-3-4 不同教學多元性的學生覺察在經濟課程觀點之 t 檢定

觀點向度 類別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 值 p 值 教學不多元 356 10.8736 2.07284 -3.071** 0.002 適切與喜好性

教學多元 363 11.3526 2.10948

教學不多元 356 7.3034 2.0107 0.658 0.511 困難性 教學多元 363 7.2094 1.81468

教學不多元 356 11.4045 2.34115 -3.124** 0.002 趣味與實用性

教學多元 363 11.9311 2.17804

*p<.05 **p<.01

研究者推測,學生覺察教師的教學方法多元性與否,在「適切與喜好性」

觀點上具有顯著差異,可能是因為教師透過分組討論、互動模擬、媒材輔助等 多元方法,較能讓學生體會到經濟課程「認知」以外的目標,也能把課本內容 所提到的理論轉化為較輕鬆活潑的方式呈現,讓學生覺得切合高中生程度,也 可能因此較喜好經濟課程內容。再者,「趣味與實用性」的觀點上具有顯著差 異,可能是因為透過教師的多元教學方法,讓學生覺得經濟課程內容富有趣味,

而非只是在課本中僵化的經濟名詞、理論,以及繁雜的解釋內容,而且亦可讓 學生認為經濟理論是貼近生活,可以在日常生活所需獲得幫助的課程。在受訪 教師中,有老師提到在使用多元教學方法時,對於學生的觀察及其教學經驗:

……其實最有效的方式應該是上課的時候做一些活動(是比較活動式…),讓 他們可以離開原來的位子,他們(學生)會比較有興趣……

……政大經濟系方面的教授在研發一個活動,因為他們希望經濟上起來是有趣 味的,尤其是很多其他系學生會來修經濟學,所以他們希望上課做活動,那時 他們教了我們兩個活動,我覺得還蠻有趣的。一個就是在市場上「公開喊價」,

運用供需法則,如果市場是一個自由競爭市場,是可以公開喊價的,跟私底下 的交易,那他們的效率到底是怎樣?……..那我覺得這個活動還蠻有趣的,所 以我跟學校老師那時學過以後,就有讓學生有做這個活動,那當然是要花一節 課的時間,可是(對學生來說)還算蠻有趣的…

(T01A-1-4)

140

…我覺得(學生)最感興趣的一定是活動。當然我不能說這活動可能很有趣,

那當然可能很多人一個活動的時候他可以走來走去,所以這可能是一個影響,

但是,活動的話因為,通常活動一定是做分組的競爭,…或者是我們叫做競標 拍賣的方式,那這些其實他們都會較感興趣。我覺得透過這些他們會從裡面他 可以真的瞭解到那個(經濟)概念是什麼,所以我會覺得活動來講的話,還是 會讓學生最感興趣的一個方式。

(T04B-1-5)

至於在「困難性」觀點上不具顯著差異,可能是因為學生對於課程內容是

至於在「困難性」觀點上不具顯著差異,可能是因為學生對於課程內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