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諾丁關懷倫理學的綜合評價

連結 對話

第五節 諾丁關懷倫理學的綜合評價

諾丁的關懷倫理學是繼承姬莉根的關懷倫理學而來,由於研究方法的取向不 同,所發展出來的關懷倫理學的風貌便會有些差異,已經在第二章關懷倫理學形 成當中談到。其女性主義色彩來批判傳統倫理學的關懷倫理學,已經獲得許多回 響、與支持,但也同樣遭到質疑難道過去傳統男性中心、理性、公領域當中絲毫 都沒有關懷的可能嗎?由於諾丁從其哲學邏輯角度去論述,省思諾丁所建構的關 懷倫理學來省思她的關懷倫理學所具有的優點及可能限制, 根據相關文獻

﹝Beck,1994; Beck & Murphy,1993; Beck & Murphy, 1994; Blasé & Anderson,1995;

Courtney & Noblit, 1994; Deal & Peterson, 1999; Fisher & Tronto, 1990;

Haynes,1998; Noddings,2002b; 簡成熙,1997,2000;蘇永明,1997;方志華,

2003;溫明麗,2005;梁福鎮,2005;游惠瑜,2005;卯靜儒,2006)分述如下:

壹、 關懷倫理學具有的特質

一、關懷倫理學是一種持續性責任發展的關懷關係圈

過去傳統道德倫理發展多半是達成道德命令目標之後,個體道德能力維持以 往推理原則即可,似乎沒有更新的可能。除了進行道德命題辯證與分析之外,道 德能力發展最終目標是把實際現象轉化成抽象原理原則,制定出一條一條道德律 令要人們去遵守。道德發展終點是理性概念化能力,把道德視為個人努力所得財 產一樣,然後加上有道德的美名,比較屬於靜態的道德發展。

關懷倫理學是雙方在關係當中站在「被關懷者」立場不斷去思索,什麼樣的 事物是「被關懷者」所接納的、如何進行是最適合「被關懷者」的,「關懷者」

能力在邂逅關係中得到磨練、反觀自省的機會、「被關懷者」在關懷圈中不斷在 感受「關懷者」施予的情感。雙方都在關懷關係中能夠有道德情感能力的開展,

因為雙方珍惜在關係中情感交流經驗,「關懷者」提昇施予他人的能力、勇氣與 智慧;同時在關懷關係中誠實自省什麼是自己能力所能幫忙?什麼是自己人性當

中的自私缺失?而「被關懷者」有體驗關懷情意感受,看見別人對自己情感真誠,

無形過程中影響自己對人存在價值觀感,期望自己能力也能如「關懷者」一樣。

因此,康德道德律令完成命題之後,個體道德能力就是抽象化以方便囊括相似情 境的邂逅,以相同原理原則來處理道德邂逅的情境是道德發展終點;而關懷倫理 學是邂逅情境中雙方在關係中反思、成長、改變,站在替雙方著想基礎點上,所 開展出來誠懇、正直、忠實互動關係,是道德成長發展能力的持續,是不斷隨著 人的邂逅形成關係,而能有愈來愈多關懷他人的能力,了解自我的內在可能,是 自我在關懷關係中,主被動角色能動性,趨動了人類想向善的決心向彼此開展,

傳達關懷的關係倫理。

二、關懷倫理學是一種源起於人類自然情感的道德

從歷代哲人觀點可以發現出來,道德倫理產生乃因為人是理性動物。蘇格拉 底(Socrates, B.C.469-399)主張「知即德」,所以應該遵守人類德行美行,例如:

忠實、勇敢、正直、勤奮、守時、有禮貌、和諧、公平… 等,這些道德德目。康 德認為人類道德成就,來自於個體對自己內心要求去做出符合道德命題的理性、

標準行為,去擬定一些行為規範、準則。這些道德命題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合乎理 性邏輯推理,目的是維護人類理性存在最重要原則。因此個體最高德性成就,就 是行為達成這些德目的原理原則。當傳達道德倫理重要時,從人類理性邏輯命題 假定一個情境,而在這樣的情境中,如果人的行為符合那些道德條目或倫理規 範,則人類就會生活的更美滿幸福。但問題就出在:人類真實生活情境會有如人 類假設的情境一般嗎?在相同或類似情境下,人類思考遵守這樣原理原則,那麼 應該就會得到相同美好的結果嗎?很多時候,人類往往是因為看見、體會、經驗 到這樣苦痛之後,才會去思索應該如何去做才會比較好的。不是情境一出現邂 逅,人類理性思考就開始運作,應該如何做是最幸福美滿符合理性?而是人類在 這情境當中感受到一些情感,才去理性思維。人類動機是從情境出發,是開始於 感覺和情感刺激,接著才是逐步出現理性。而康德認為人的動機出發來自於邏輯 推理下道德理性應該如此,那麼人類才會成為符合理性的道德人。

關懷倫理學當中關係的存在,諾丁認為人類從母體出生那一刻開始,我們人 類就在邂逅關係情境裡,感受照顧著母親對嬰兒的照顧。這是每一個人都曾有過 的自然、初始受到照顧、感受到愛及溫暖的關懷經驗。這種珍惜關係的情感經驗,

是因為彼此血脈相連,母親為子女付出,子女瞭解這些關懷都是人類情感經驗過 程。因此,當要去傳達關懷倫理學的意涵,給其他人的時候,是透過個體經驗內 在經驗的回憶,去找出自己感受到人性間情感交流美好關懷的圖像,因為體驗過 而了解「關懷者」與「被關懷者」之間關係的維持是什麼樣的,其實就如同自己 接受母親的照顧一樣,要如何及時回應、瞭解她的付出和努力是為了什麼,最終 目標是希望「被關懷者」在這段關係中獲得成長機會與空間。

關懷倫理學並非去除人類理性的邏輯,而是當處在關懷關係時,會運用理性邏輯 思考去安排決定什麼應該去作和如何去做,這樣會使關懷關係更圓滿和所做的努 力是有效的。理性不是道德動機的起源,是人類處理事物所要俱備的思考能力。

道德動機起源於人類內心對邂逅情境時的感受,感覺所產生出責任意識,並非應 遵守理性的責任意識。關懷倫理學的責任意識是從情感出發,而非從理性。

三、關懷倫理學彰顯「被關懷者」感受情感的能力

關懷關係要能夠實踐完成,是需要「被關懷者」及時回應與瞭解,這樣關 懷關係才算是圓滿。關懷關係一開始雖然是「關懷者」專注、設身處地的動機,

與感同身受的理解,來協助「被關懷者」,看似「關懷者」所須要具備能力要充 足,才會使關懷情意熱能流向「被關懷者」;然而「被關懷者」的回饋是關懷關 係圈形成重要關鍵。「關懷是一種關係,關係形成乃於接納彼此」。在此諾丁運用 心理學諮商師羅吉斯與布伯的對話來闡述理想「關懷者」與「被關懷者」之間微 妙心理互動,「被關懷者」之所以願意成為「被關懷者」,乃是因為他願意向「關 懷者」發出需求訊號,然後接受「關懷者」的協助。在這裡「被關懷者」向「關 懷者」承認自己被動需要協助地位,希望從關懷關係中得到需要的滿足之外,最 重要的是要讓「被關懷者」感到今日求助是一種經驗增加歷練,在日後未來某一 天,也會有成為「關懷者」的一天。如此,「被關懷者」感受到自己有改變、成

長的可能與機會,那麼在現階段邂逅關係裡,「被關懷者」了解自己不足就是一 個學習機會開始,而非常樂意向「關懷者」提出問題請求協助、解決。因為「被 關懷者」在「關懷者」眼中是一個成熟未完全發展個體,具有發展、成熟、茁壯 的能力。「被關懷者」是主體具有能動性、可變性、是活生生的有機體,不是被 當作問題個案編碼、化約成檔案中學習案例中有困難的客體物而讓「關懷者」操 弄。

四、諾丁將關懷倫理學從學術討論轉化到教育關係

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諾丁在八 0 年代也從哲學立場發展關懷倫理學。諾丁不 僅從事「關懷理論」(theory of caring)的開展,將關懷應用到道德教育的實施,

在九 0 年代,更直接以「關懷理論」為中心的課程設計,引起廣泛的討論。她的 許多理論與姬莉根類似;但不同的是,關懷當中的人際關係推理運用到道德教育 課程和品格教育的設計理念當中,發展出獨具一格的品格教育和道德教育實施方 法。

「關懷邂逅者」(caring encounter)不同於「教育中關懷者」(caring in education),由於關懷關係基本是建立在突然產生「邂逅」(encounter)裡,因此 在邂逅當下「關懷者」與「被關懷者」形成來自於有需求一方往往成為「被關懷 者」(cared- for),而能夠提供協助的就會成為「關懷者」。而一段成熟關懷關係 是相互幫忙(mutuality)的,因此「關懷者」與「被關懷者」的角色並非永久不 可變更的,是在這段關懷關係中互相合作的。諾丁舉一位問路的人為例子,在這 段短暫邂逅中,她盡可能聽、了解、想盡辦法幫這位問路人,讓他找到他所要找 的路。這時「關懷者」就會呈現一種特殊意識,專注(engrossment)、有設身處 地的動機(motivational displacement);而「被關懷者」所呈現出的是一種接納

(reception)、了解(recognition)、及基本回應(response in primary)能力。在 這短暫邂逅中,她盡可以熱心態度及想協助地這位問路人。關懷是一種關係但大 多數人卻認為它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個人貢獻。總是認為他是一位有關懷心的人 或者是說,她是一位有關懷心的人,但卻困難表現。這樣是誤認為關懷是一種個

人的美德。由於美德無法能夠充分支持關懷者與被關懷雙方關係形成、維持,因 此關懷寧可是一種成熟關係間互助合作。

在教育中「關懷者」必須要有強烈以正直誠實的信念來維持,建立一個堅固 關係圈,這樣關係是需要花費時間以及間接不斷的持續力才能形成的關係圈。她 舉出杜威(1963)主張持續性(continuity)是一種教育經驗的指標。由於今日社 會環境改變劇烈快速已經不同美國早期三 0 年代那般單純社會環境,因此諾丁認

在教育中「關懷者」必須要有強烈以正直誠實的信念來維持,建立一個堅固 關係圈,這樣關係是需要花費時間以及間接不斷的持續力才能形成的關係圈。她 舉出杜威(1963)主張持續性(continuity)是一種教育經驗的指標。由於今日社 會環境改變劇烈快速已經不同美國早期三 0 年代那般單純社會環境,因此諾丁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