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本背景、功能與譯者

第二節 譯者

本節將整理譯者的生平以及與專業、翻譯有關之背景與經歷,以瞭解其譯者的形 成途徑,以及譯事活動的軌跡。

譯者是譯事活動的重要人物,在譯史的研究上,不僅僅只有文本為主要的研 究範圍,譯者亦是重要的討論標的。Anthony Pym(1998)提出譯史研究的普遍 原則,其中就言明了譯史研究的重點在於譯者,而譯史寫作的中心為譯者生活與 經歷的社會脈絡。本節將列表依序說明蕭而化、周學普、張易、劉廷芳、王毓騵 這五位的生平、學習歷程、經歷、著述與譯事活動,其餘海舟、王飛立、丁作人 三位譯者,因並未找著任何資料,故無法在此一併討論。

一、蕭而化

表 2–3 蕭而化(1906–1985)簡歷1

時間 年齡 與專業、譯事活動有關之背景與經歷

1906/06/29 0 生於江西省萍鄉縣赤山鄉的石洞口東村。

1926 20 進入剛創校成立的立達學園就讀,接受基礎的西洋美術與音樂訓練。

1927 21 就讀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研究院,以油畫的學習作為專業。

自學英美學校所用的音樂理論教科書,準備捨美術而就音樂。

於湖南高等師範學校學習鋼琴及西洋音樂理論。

1933 27 受聘擔任江西省教育廳的「江西推行音樂教育委員會」所發行之《音 樂教育》月刊編輯,亦曾於該會所主辦之「江西音樂師資訓練班」

擔任教席。

1935 29 前往日本深造,報考日本國立上野東京音樂學校作曲科。

1942 36 從日本學成歸國之後,任職萍鄉中學。

擔任國立福建音樂專科學校教務主任一職。

1943 37 受命代理福建音樂專科學校校長,並於 1943 年年底真除為校長。

1946/06/05 40 假期時由福建渡海到台灣旅遊,受省立師範學院院長李季谷先生所 力邀留在台灣,協助設立師範學院音樂系。

1946/08 40 擔任台灣省立師範學院音樂專修科主任。

1948 42 設立音樂系。

1資料來源:

i. 臺灣音樂辭典,薛宗明,2008,臺北:臺灣商務。

ii. “台灣作曲家—蕭而化”,音樂的家,2010,2012 年 11 月 5 日取自

http://www2.ouk.edu.tw/wester/composer/Chinese/composer08.htm。

1949 43 身兼師大、國立藝專、政工幹部學校等校之教授,教授作曲理論。

1950 44 從 1950 年開始接受各書局的邀請,加入了編輯教科書的行列。

1950 年代 譯配世界名歌。

1953 47 摘譯英國色依爾.格訥所寫的《現代音樂概觀》 ,寫成《現代音樂》

一書。

1958 52 《蕭而化歌曲六首》 ,蕭而化譜,樂人出版。

《音樂欣賞講話》,蕭而化撰,大中出版。

1959 53 《基礎對位法》,蕭而化撰,台灣開明出版。

1960 54 《和聲學》,蕭而化撰,台灣開明出版。

1963 57 《標準樂理》 ,蕭而化撰,正中出版。

1964 58 《時間藝術結晶法》 ,蕭而化撰,台灣開明出版。

1965 59 至 1965 年為止,以個人編寫的方式所出版的教科書至少有七個版 本,包括《初中音樂》(台灣省教育會,1951)、《初中音樂》(大中 書局,1955) 、 《新編高中音樂》 (復興書局,1956) 、 《高職音樂》 (復 興書局,1965)等,亦有與他人合編以及他人編撰而由其校閱者。

1967 61 《中國民謠合唱集》 、《音羣之法則》,蕭而化撰,台灣開明出版。

1968 62 《基礎對位法》,蕭而化撰,台灣開明出版。

1969 63 《樂府新詞選》,蕭而化撰,台灣開明出版。

1971 65 《實用對位法》,蕭而化撰,台灣開明出版。

擔任「中華民國音樂學會」常務理事、 《新選歌謠》月刊的審查委員、

音樂教科書審查委員、教育部「音樂名詞編審委員會」等委員會之 委員職務。

1972 66 退休。

1977 71 偕同夫人前往美國洛杉磯定居。

1985/12/21 79 辭世。

台灣早期的音樂家幾乎全都留日,當時留日可算是專業音樂家養成的唯一途 徑,因為日本早於一八八Ο年就開始接觸西式音樂教育,並設有許多的音樂專業 學校(許常惠,1996,頁 95)。蕭而化於一九四六年才來台灣,不過他的學習 路徑與其他包括呂泉生在內的台灣音樂家一樣,皆為留日學子。從蕭而化的學歷 與經歷上可看出他在音樂上的深厚素養,他一生致力於音樂的教育與研究,並獲 得蔣 故總統經國先生頒發的「音樂教育特別獎」。在與語言有關的學習方面,蕭 而化則是藉著英中大字典的輔助,自學英美音樂理論教科書,以及在 29 歲時留 學日本七年,習得日文。蕭而化從事的翻譯活動,除了世界名歌的翻譯之外,唯 一有過的翻譯出版品,為《現代音樂》一書的英進中翻譯,另加論析。蕭而化所 譯配的二十二首歌曲原詞中,〈野玫瑰〉〈催眠曲〉、〈當燕子南飛時〉三首為德文,

〈散塔蘆淇亞〉為義大利文,除去無原詞的一首歌曲之外,所譯十七首之原詞皆 為英語。

因為蕭而化的音樂教育家身份,在《101 世界名歌集》的翻譯活動中,其角 色除了譯者之外,亦是出面邀請其他譯者加入此翻譯案的推手,同時,他也是〈蘇 武牧羊〉與〈道情〉兩首的編曲者。從歌詞、音樂到行政事務上,都有蕭而化參 與其中,他既是譯詞者、作詞者,也是編曲者、計畫執行人之一,多重的角色也 代表了他在此翻譯案中的重要地位。

二、周學普

表 2–4 周學普(1900–1985)簡歷2

時間 年齡 與專業、譯事活動有關之背景與經歷

1900/07/20 0 生於浙江嵊州市。

留學日本京都帝國大學,學習德國語言文學。

1935 35 《鐵手騎士葛茲》,歌德著,周學普譯,商務印書館出版。

1933 33 著手翻譯哥德的《浮士德》。

1936 36 《哥德對話錄》,愛克爾曼著,周學普譯,商務印書館出版。

1937 37 《亞特羅陀與曼爾赫》,歌德著,周學普譯,商務印書館出版。

1943 43 《冬天的故事》,海涅著,周學普譯,十日談社出版。

1946 46 應留日同鄉許壽裳邀到台灣,任臺灣省編譯館名著編譯組編纂。

1947 47 編譯館撤廢,轉任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教授。

《浮士德》,歌德著,周學普譯,商務印書館出版。

1953 53 《愛力》,歌德著,周學普譯,正中出版。

1955 55 《貓橋》,蘇德曼著,周學普譯,正中出版。

1956 56 《被遺誤的台灣》,周學普譯,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56 56 《德國短篇小說集》 ,歌德等著,周學普譯,大葉出版。

2資料來源:

i. 譯文網 Babel,2012 年 11 月 5 日取自 http://140.122.115.161/Babel/author/author02.html

ii. 維基百科,2012 年 11 月 5 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1%A8%E5%AD%B8%E6%99%AE。

iii. 古籍網,2012 年 11 月 5 日取自

http://world.bookinlife.net/gallery--n,%E5%91%A8%E5%AD%B8%E6%99%AE-index.html。

1959 59 《十七世紀臺灣英國貿易史料》,岩生成一輯,周學普譯,台灣 銀行出版。

1960 60 《台灣六記》,馬偕著,周學普譯,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4 64 《赫爾曼與陀羅特亞》,歌德著,周學普譯,文星出版。

1973 73 退休。

1975 75 《少年維特的煩惱》 ,歌德著,周學普譯,志文出版。

1985 85 辭世。

周學普為德文的教授,在從大陸來台之前,即為知名的譯者。周學普的譯作 有十三本之多,且歌德的多部作品皆為其所譯,論翻譯資歷,足可稱得上德國文 學的翻譯大家,在《101 世界名歌集》中,周學普所譯配的十九首歌曲原詞有兩 首〈聖母頌〉為拉丁文,〈晚鐘〉為英文,其餘所譯十六首皆為德文。

三、張易

表 2–5 張易簡歷3

時間 年齡 與專業、譯事活動有關之背景與經歷

1946–1949 擔任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系主任的職務。

1947 擔任台北帝國大學(台灣大學前身)西方語言文學課程兼任教授 張易(教授英文散文、英文作文、歐美文學名著)。

1948 《村姑豔遇記》,哈代著,張易譯,中華書局出版。

1948 《友信英文精選》,張易撰,友信書房出版。

《簡單英語會話》,錢歌川、張易同編,大眾出版。

〈臺灣省通志稿. 卷五, 教育志. 制度沿革篇〉 ,林熊祥主修,張 易、王錦江同纂修。

1955 〈臺灣省通志稿教育志教育設施篇〉,張易、黎澤霖,台灣省文 獻委員會出版。

1955 《簡易英文類似成語》,張易撰,大眾出版。

1956 《簡易英文法練習》 ,張易編,大眾出版。

1956 《世界之新希望》 ,羅素(Bertrand Russell) ,張易譯,編譯館出 版。

3資料來源:

i. 國家圖書館,2012 年 11 月 5 日取自

http://192.83.186.61/F/B2DKF5QSASQ3QJDN214V8KUA1BH8I326SQKKHBQN4DHDF5J41P-13697?func=s

hort-sort&set_number=001586&sort_option=01---A。

ii. 維基百科,2012 年 11 月 5 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5%92%E9%A4%98%E5%A8%81。

iii. 書東舊書日記之–三○年代舊書出土事件,PChome 個人新聞台,2012 年 11 月 5 日取自

http://mypaper.pchome.com.tw/757575/post/4474122。

1960 《一千英文成語例解》,張易、魯清河同編,大業出版。

1966 《英文法練習》,張易撰,大眾出版。

1970 《西洋哲學史話》,杜蘭撰,張易、阮芝生、袁愈宣同譯,大眾 出版。

1974 《但丁神曲的故事》 ,張易譯,黎明文化。

張易為英語系教授,著有多本英語學習書,譯有三本文學作品。在《101 世 界名歌集》中,張易所譯的十五首歌曲原詞皆為英文。

四、劉廷芳

表 2–6 劉廷芳(1892–1947)簡歷4

時間 年齡 與專業、譯事活動有關之背景與經歷

1892 0 生於浙江溫州。

約 1914 約 22 到美國喬治亞大學與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讀書。

1918 26 取得耶魯大學神學院神學學士學位。在紐約協和神學院任教,成 爲第一位執教於美國神學院的中國人。

1920 28 取得哥倫比亞大學教育與心理學博士學位。

受聘爲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主任,並擔任國立北京大學心理 學教授,燕京大學宗教學院神學教授等教職。

1920 28 出版《生命》月刊。

4資料來源:

i. “劉廷芳”,華人基督教史人物辭典,2012 年 11 月 5 日取自

http://www.bdcconline.net/zh–hant/stories/by–person/l/liu–tingfang.php

ii. 基督教教育在中國—劉廷芳宗教教育理念在中國之實踐,吳昶興,2005,香港:浸信會出版社

1921 29 譯〈春田城〉 。

譯〈美國基督教各宗全國協會一千九百十二年通過的社會信條〉 。

1921–1926 29–34 出任燕京大學宗教學院院長,兼任燕大校長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的助理,協助主持校務工作。

1922 30 擔任中國基督教全國大會宣言起草小組的主席。在公理會被按立 爲牧師,成爲北京米市教堂的榮譽牧師。

1924 32 出版《真理週刊》。

1925 33 獲邀主持孫中山先生的安息禮拜。

1927 35 獲頒密德伯利大學、奧柏林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1928 36 在北大和燕大任教,亦在多個教會團體兼職。

1931 39 獨立編輯出版基督教文藝季刊《紫晶》

1932 40 出任《普天頌贊》編輯委員會主席,兼文字支委員會主席,負責 大部分修譯之責。 《普天頌贊》於 1936 年出版問世,共收入詩歌 513 首,其中有四分之一的詩歌皆爲劉廷芳所譯校。

1936 40 譯述〈現代心理學在宗教上之任務:青年期的女子四個重要問題〉

參與章文新的《基督教歷代名著集成》翻譯工作。

1936 44 任職立法院法制委員。

1942 48 因肺結核病重,離開中國,赴美國就醫。

1946 56 辭世。

劉廷芳是牧師,是神學家,他接受過美國的高等教育與神學教育,編有三本 雜誌,發表與論述的文章頗多,共譯校了一百多首聖歌,並參與宗教相關書籍的 翻譯工作。在宗教的領域裡,其為專職且專業的奉獻者,在歌詞翻譯的領域中,

亦是極有經驗的專業譯者。《101 世界名歌集》所收的劉廷芳譯詞,共有十首,

皆為英文宗教歌曲。

五、王毓騵

表 2–7 王毓騵簡歷5

時間

年齡

與專業、譯事活動有關之背景與經歷

生於福建晉江。

日本東京專修大學畢業。

1948 於私立靜修女中教授國文。

1956 擔任《新選歌謠》

審查

委員。

1970/01 〈母親你真偉大〉作詞。

熟稔國語、日語之外,英語亦佳。

譯配的歌曲:〈快樂頌〉〈聖誕鈴聲〉〈維也納森林〉〈流浪的人們〉、

〈快樂的鐵匠〉〈採茶歌〉〈山谷裡的燈火〉〈母親〉〈快樂人生〉〈王 老先生〉〈稻草裡的火雞〉〈山腰上的家〉

王毓騵兼有教師、譯者與作詞家的身分,在《101 世界名歌集》中記有其作 詞與譯詞各一首。王毓騵為國文老師,中文的寫作、駕馭能力自是其優勢所在,

其譯配的多首歌曲皆為大眾耳熟能詳者,流傳性高,在歌詞翻譯的領域裡有其一 席之地。

由上述五位譯者的經歷看來,在加入一九五一年《101 世界名歌集》的譯配 歌詞活動之前,周學普與張易皆已有翻譯的經驗,周學普當時已是五本文學譯書 的譯者,張易也已有一本譯書出版。蕭而化與王毓騵的譯詞經驗應是始於《101 世界名歌集》,蕭而化在《101 世界名歌集》中即有二十二首譯配詞,王毓騵在 此歌集中僅有兩首譯配詞,而從其經歷資料可見得其之後在譯配詞的領域中頗為 活躍,多首皆為廣為流傳的少兒歌曲。

5資料來源:

戰後台灣初等教育之研究—以台灣教科書為分析場域(1952–1968)(頁 34),白鴻博,2011,國立中央大學歷史

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此外,關於劉廷芳這位譯者,根據台灣大百科全書、台北音樂教育學會的網 站資料,以及陳郁秀與孫芝君所述,皆表示劉廷芳亦獲邀加入《101 世界名歌集》

的翻譯活動中,但其實劉廷芳已在一九四六年辭世,而在一九四二年赴美就醫 前,一直都在中國,未曾來過台灣。《101 世界名歌集》所收的劉廷芳譯詞,實 為中國廣學會於一九三四年所出版之《普天頌贊》裡的譯詞,非劉廷芳為《101 世界名歌集》翻譯活動所譯。

《101 世界名歌集》所收的十首劉廷芳譯詞,依《普天頌贊》(1961)所記 載,皆為一九二九至一九三四年間所譯,其中有一點須提出說明。這十首譯詞當 中,〈趕快工作〉與〈信心基礎〉兩首實為劉廷芳與楊蔭瀏合譯,但《101 世界 名歌集》只列出劉廷芳之名,究其原因,應是在取捨、留名與否之間,宗教力凌 駕政治力之上。因為劉廷芳的牧師身分,讓他可免於大陸人士之名在出版品中一 律遭到刪改的命運,而楊蔭瀏這位教授音樂的專業人士,為《普天頌贊》的編輯 委員總幹事,亦為聖詩作家,但其命運則如同〈可愛的家〉的譯者吳研因一般,

皆因為大陸人士的身分,而在《101 世界名歌集》裡隱了姓,埋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