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01世界名歌集》歌詞翻譯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101世界名歌集》歌詞翻譯研究"

Copied!
25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論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Graduate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101 世界名歌集》歌詞翻譯研究 A Case Study in Lyrics Translation of The One Hundred and One Best Songs. 指導教授:李根芳 博士 Thesis Advisor: Dr. Ken-fang Lee. 研究生:劉美慧 Advisee: Mei-hui Liu. 中華民國一○二年一月 January 2013.

(2) 摘要 《101 世界名歌集》是台灣政府第一次引進世界名曲,亦是第一次主導的歌 詞翻譯活動成果,自一九五一年暑假開始策劃、執行,經過了半年多,完成了譯 詞與詞曲嵌合工作,於一九五二年三月推出《101 世界名歌集》。歌詞翻譯與其 他翻譯文體的最大差別在於入歌的必要性,歌詞翻譯不僅受到語言規則的限制, 同時更須具備音樂特質。本文的目的即在探究《101 世界名歌集》歌詞翻譯的語 言現象、音樂特質表現,以及文化的蘊含,藉助 Christiane Nord 的文本分析層面 內涵,探討文本的時空背景與其所負載、實踐的功能,並透過原詞與譯詞的比對, 瞭解歌詞翻譯的策略與方法,以及譯詞改寫的程度,進而分析譯詞的修辭、音樂 內涵,探討歌詞翻譯的特殊性,最後再討論文本内的文化範疇,瞭解歌詞翻譯之 譯者對文化詞彙、意涵的處理方式。 文本分析的結果顯示,當時世界名曲的歌詞翻譯依循的規範包括了可在忠實 與改寫之間自由詮釋、應用修辭表現文學性、必定有韻、具音樂特質,以及在文 化上維持基本的異國性。就整體文字風格而言,並無一致的規範與表現,但對於 歌詞的內容風格則有著淨化與莊重的規範,讓歌詞跨越到中文的語境之後,能夠 更行強化這些經典歌曲裡正向、正統的藝術性。《101 世界名歌集》的歌曲開啟 了一扇世界之窗,為學子與大眾開展視野,培育音樂賞析的能力,提供跨文化、 具藝術性的音樂活水來源,讓人在聆賞與唱和之餘,心靈得以清澈如許。. 關鍵詞:101 世界名歌集、歌詞、歌詞翻譯. ii.

(3) Abstract The One Hundred and One Best Songs was published by Taiwan Provinci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in March, 1952. Eighty nine songs were translated by eight translators: Hsiao Er–hua, Chou Zue–pu, Hai Chou, Chang Yi, Liu Ting–fang, Wang Fei–li, Ting Tso–jen, Wang Yu–yuan. This was the first lyrics translation activity led by Taiwan Government. As several worldwide famous songs in this book are collected in the music textbooks in primary education, almost everyone is familiar with lyrics translation since young. However, lyrics translation has not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from the research community.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language phenomena, musical elements and cultural contents of the Chinese lyrics. Adopting Christiane Nord’s text analysis method, this study discusses lyric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he challenges the translators faced, and also the background and function of The One Hundred and One Best Songs.. The findings in this text analysis indicate that the lyrics translation of these world-famous songs followed a certain pattern and rules during that period. Except sacred songs, translators were free to choose between faithful expression and total rewrite. These translators used various rhetorical devices to demonstrate the literariness of the lyric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ics. Rhyming and musicality was considered a necessity, while a certain foreignization was applied. This research also finds that there is no unified standard for translating these lyrics in terms of their language use or rhetorical devices. What is clear is that the themes of the song lyrics were rendered morally right and spiritually encouraging. As these world-famous songs traveled, they have been transformed and adjusted to our cultural contexts. Through music, the educational purpose and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world culture has been achieved by these successful lyrics translation.. Keywords: The One Hundred and One Best Songs, lyrics, lyrics translation. iii.

(4) 誌謝 到了寫論文誌謝辭的這一刻,心裡才有了這幾個月以來首次徹底輕鬆完全暢 快的感覺,想到終於要放下我與師大翻譯所這十年來的糾葛,甚麼五味百感千端 萬緒都湧上了心頭。我在十年前就想報考師大翻譯所,後來先去唸了另一個研究 所,生了第一個寶寶,畢了業,生了第二個寶寶,之後耐不住心中蠢動已久的念 頭,終於決定報考師大翻譯所,也終於如願以償成了其中的一份子。進了師大翻 譯所,才知道翻譯之廣之深,也見識見證了翻譯所課業之重之多,壓力與挫折不 時地出現,在我看似過盡百帆的一派閒適背後,實則有過幾次去與留的拉扯,幸 而終能正面以待改變心態去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這一路走來,終於到了真格要 放下它的時候了,要跟這十年來的學位進修階段揮手告別,期許自己能夠持續不 斷自修自學自我鞭策自我充實並自得其樂! 在這段寫論文的期間,心境上從前幾個月的優哉遊哉,到後來因訴不盡說不 完而時時存在著隱隱的焦慮,以及最後階段對論文的熱情冷卻急凍,這些心情上 的轉變與壓力,幸而有根芳老師以她那如春風般溫煦的循循善誘相伴,感謝老師 在課業上博我以文,在看待他者上讓我學習到了善與關懷。此外,要謝謝慈芸老 師與王美珠老師在口試時給予我的指導與指正,謝謝秋慧助教與容嫣的幫忙,也 要謝謝一路相伴共勉共勵共渡自信心危機時刻的希樺,謝謝陪著我吃吃喝喝談天 說地聊生活的惠芬,謝謝 Kinra 讓我見識到說話與反應還比我快上許多的人種, 謝謝卡勒讓我看到努力朝夢想前進的美好,謝謝育慈與明哲總是讓我們的聚會多 了許多的話題與樂趣。最後,要謝謝我的家人,謝謝永遠鼓勵著我的老公,謝謝 公婆在我忙這忙那時幫我照顧小孩,更要謝謝我的一對可愛的兒女,我答應他們 等我論文寫完後就帶他們去吃冰淇淋,因此,在這幾個月裡,兄妹倆不時催促著 我快快把論文寫完,真辛苦他們了……也辛苦我了……句 點. iv.

(5)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文獻回顧........................................................................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4 第二章 文本背景、功能與譯者 ........................................................................... 7 第一節 文本背景、歌曲類別與功能............................................................ 7 第二節 譯者.................................................................................................. 13 第三章 歌詞翻譯裡的語言現象 ......................................................................... 24 第一節 歌詞翻譯的策略與方法.................................................................. 24 第二節 歌詞翻譯之難.................................................................................. 37 第三節 歌詞改寫分析.................................................................................. 43 第四節 歌名的翻譯與改寫.......................................................................... 52 第五節 修辭分析.......................................................................................... 57 第四章 歌詞翻譯裡的音樂特質 ......................................................................... 68 第一節 韻腳.................................................................................................. 68 第二節 節奏.................................................................................................. 86 第三節 聲調.................................................................................................. 88 第五章 文本的文化蘊含 ..................................................................................... 89 第一節 譯詞文化範疇.................................................................................. 89 第二節 文本封面圖像................................................................................ 107 第六章 結論 ....................................................................................................... 111 第一節 研究結果........................................................................................ 111 第二節 未來研究方向................................................................................ 119 參考文獻 ................................................................................................................... 121 附錄一《101 世界名歌集》目錄頁內容 ................................................................ 126 附錄二 依譯者別排序之曲目表及歌曲類別 ......................................................... 129 附錄三 原詞與譯詞 ................................................................................................. 132 附錄四 各譯者的翻譯策略 ..................................................................................... 234. v.

(6) 表次 表 2–1 表 2–2 表 2–3 表 2–4 表 2–5 表 2–6 表 2–7 表 3–1 表 3–2 表 3–3 表 3–4 表 3–5 表 3–6 表 3–7 表 3–8 表 4–1 表 4–2 表 4–3 表 4–4 表 4–5 表 4–6 表 4–7 表 4–8. 《101 世界名歌集》歌曲分類統計 ............................................................... 9 情感歌曲分類 ................................................................................................ 11 蕭而化(1906–1985)簡歷 .......................................................................... 14 周學普(1900–1985)簡歷 .......................................................................... 17 張易簡歷 ........................................................................................................ 19 劉廷芳(1892–1947)簡歷 .......................................................................... 20 王毓騵簡歷 .................................................................................................... 22 八位譯者之譯詞沿用原詞比例 .................................................................... 44 蕭而化譯配詞沿用原詞比例 ........................................................................ 45 周學普譯詞沿用原詞比例 ............................................................................ 48 海舟譯詞沿用原詞比例 ................................................................................ 49 張易譯詞沿用原詞比例 ................................................................................ 50 劉廷芳譯詞沿用原詞比例 ............................................................................ 51 王飛立譯詞沿用原詞比例 ............................................................................ 51 八位譯者之譯配詞的修辭應用次數與頻率統計 ........................................ 65 蕭而化譯配詞用韻狀況 ................................................................................ 71 周學普譯詞用韻狀況 .................................................................................... 73 海舟譯詞用韻狀況 ........................................................................................ 75 張易譯詞用韻狀況 ........................................................................................ 78 劉廷芳譯詞用韻狀況 .................................................................................... 80 王飛立譯詞用韻狀況 .................................................................................... 82 丁作人譯詞用韻狀況 .................................................................................... 82 王毓騵譯詞用韻狀況 .................................................................................... 83. 表 4–9 各譯者用韻類型統計 .................................................................................... 84. vi.

(7) 圖次 圖 1–1 論文章節架構圖 .............................................................................................. 6 圖 5–1 The One Hundred and One Best Songs 不同版本與《101 世界名歌集》之封 面圖像 ....................................................................................................................... 108 圖 5–2 The One Hundred and One Best Songs 第四十九版與《101 世界名歌集》之 封面圖像 ................................................................................................................... 109. vii.

(8)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文獻回顧. 翻譯除了可凝目觀之、側耳聽之、開口說之,還能讓人起而唱之。對於現今的年 輕一輩而言,最早接觸的翻譯,或許就是以歌唱之姿,從母親口中那一聲聲慈愛 滿溢的催眠曲而來。許多傳唱的催眠曲或搖籃曲,曲調源於搖籃之外遙遠的世界 彼端,而曲調中所嵌入的字字句句則是在地翻譯的結晶。 實際上,許多人早在童年、少年時期皆已接觸了歌詞翻譯,出自《101 世界 名歌集》裡的〈老黑嚼〉 、 〈往事難忘〉 、 〈平安夜〉 、 〈羅蕾萊〉 、 〈羅莽湖邊〉等世 界名曲,早已在許多人的記憶裡沉潛著,不時在忽而聽到、憶起時,逸散出帶著 時間層疊、加味的溫厚感動,但對於這些朗朗上口的譯詞,以及歌詞翻譯的領域, 卻少有人深入研究。歌詞翻譯與其他一般文體的翻譯有何不同、特殊之處呢?歌 詞翻譯的譯者採用了哪些翻譯策略呢?我們耳熟能詳的這些世界名曲,究竟是忠 實呈現原詞的詞語意義、文化要素、意識型態,還是改寫、創作的成分居多呢? 歌詞的翻譯類似於詩歌的翻譯,就詩歌而言,陳祖文(1971)認為譯詩要忠 於原作的結構,在格律、句法上皆應與原作力求近似,要近似於原作作者的寫法, 才能傳達其所欲傳達的意旨與意境,寫成具有近似原作藝術價值的譯詩(頁 28) 。 許淵沖(1998)對於翻譯要在藝術價值上臻於原作的作法則有不同的意見,他認 為譯詩要得其精而忘其粗,「意美」最為重要,「音美」次之,「形美」則更為次 要(頁 17) 。歌曲、歌詞的翻譯與其他翻譯文體的最大差別在於歌詞翻譯要有入 歌的功能,就算在結構上已是近似原詞的忠實譯詞,若是不堪聽唱,也就不足稱 為歌曲、歌詞翻譯了。 究竟歌曲、歌詞能不能翻譯呢?薛范(2002)認為「如果以傳達歌詞的含意、 意境、意象之美和形式美為標準,那麼大多數歌曲都是可譯的;如果以傳達歌詞 的語音、音韻美為標準,則所有的歌曲都是不可譯的。」(頁 38)。歌曲的兩大 靈魂在於音韻與歌詞,音韻難以譯入目標語之中,而目標語又有自己的音韻規 則,在一「失」之後,如何重「得」,則有賴譯詞者的藝術創作能力了。 在歌詞的翻譯上,即便是將原詞的詞意,以不死譯的直譯加上並非漫無邊際 的意譯之後,也只能說是在語言層面上有了交待,若是只到此等境地即告終,那 絕對是無法歌唱的歌詞,絕對會有唱者拗口、聽者逆耳的問題出現。洪源(1986) 認為歌詞這一種音樂文學,在音樂特質上所要求的是整體的音樂性,從題材、歌 1.

(9) 詞結構,到歌詞的語言節奏與韻律,都要有音樂特質的展現(頁 84) 。歌詞不應 也不能脫離曲調,因此,歌詞的翻譯尚須考慮韻律、節奏、聲調等音樂特質,要 讓人唱得出口,唱來不牽強、不困惑,讓人聽了翻譯的歌曲與歌詞後,能有像是 聽了原詞原曲所感受的情感內涵與意境,如同 Nida(1964)所言,讓譯文的接 受者對於譯文所傳達信息的理解、體悟與反應,與原文的接受者盡量相同,達到 「動態對等」。 郭沫若提出譯詞的最高指導原則為「統攝原意,另鑄新詞」,薛范認為所謂 的「統攝原意」是指理解與把握原作,除了歌詞的字面意義,還要清楚歌曲中的 情感、思想與情緒;而「另鑄新詞」則是在「統攝原意」的基礎上,選擇最適當, 且符合音樂各方面要求的譯文語言形式,將原作再創造出來(薛范,2002,頁 65)。在語言形式的選擇與創作上,薛范提出了幾個必須考量的要點,包括語調 感、重複、同字相犯、譯文詞語位置、補詞。所謂的語調感,指的是譯詞應營造 出與原詞相吻合的情韻與氛圍,翻譯成與原詞發音相近,或是風格、效果相似的 詞語。就重複而言,薛范認為原詞為了強調或突出某一訊息,往往會重複某些字 或某些詞組,但有些原詞所重複的部分,在中文的語境上或許顯得沉悶、貧乏, 此時譯者就應捨棄重複的疊句結構。同字相犯是中國古典詩詞講究的規則,而在 以詞組為單位的現代詩詞裡,卻是難以完全規避,不過,在某些特殊語境、主要 形象的強調之處,仍應努力避免同字相犯。就譯文的詞語位置來看,有時會將原 文的倒裝句轉正,以合乎中文的表達習慣或是押韻的需求,但對於某些關鍵詞或 是原曲原詞中處於高潮、特別強調的語詞,則在譯詞中應盡量讓其留在原先的位 置上。在補詞的部分,對於原詞中偶爾插入的感嘆詞,若非至關重要,多可略去 不譯,但若是原詞中有為了某種特定效果而使用的插入語或補詞,則應譯出,並 努力求得與原詞有相同的效果(頁 172–188)。 薛范另談到了在以聽覺藝術為前提的情況下,歌詞翻譯有四項忌諱(頁 188– 191) 。其一為讓聽者來不及聽明白的詞語,即不適合用為歌詞,詩的語言再美, 卻未必適合於歌詞,洪源(1986)亦主張歌詞起碼的要求之一就是要通俗易懂(頁 88),同樣地,普天頌讚(1961)亦列出了聖歌譯述的原則,其一也是言及用字 上要淺顯簡易(頁 5)。薛范所說的第二個忌諱為把同音或音相近的詞安排在一 起,他認為這會造成聽覺辨別的失誤,像是李叔同〈送別〉裡的「…海之角,知 交半零落。」,其中「之角」與「知交」同音,前後緊挨著,即應當避免。其三 為譯詞忌諱粗鄙骯髒的詞語,其四為譯詞忌諱非詩的語言,像是「實事求是」 、 「眾 所周知」 、 「毫無疑問」 、 「如入無人之境」等等,即為拗口、難以演唱的非詩語言。. 2.

(10) 世界名曲的中文譯介,依錢仁康所研究,最早可能是葉中冷於一九○八年所 譯的美國歌曲〈飛渡鳩迦〉和稍後佚名譯者所譯的法國歌曲〈馬賽曲〉,接著是 一九二○年代馬君武所翻譯的德國歌曲〈迷娘之歌〉,以及劉半農翻譯的愛爾蘭 民謠〈最後之玫瑰〉 (薛范,2002,頁 193) 。就翻譯歌曲的出版而論,最早是因 「學堂歌曲」而起,當初清朝末年廢除科舉,辦新學,提倡「學堂歌曲」,最早 的出版品應是出現在一九○○年代,像沈心工在一九○四~一九○七年間編印的 《學堂唱歌》三集,即是最早出版的學堂歌集之一,其中所收錄的多是日本曲調 的填詞歌曲。之後在一九一二年,沈心工重編學校唱歌集六集,部分歌曲為以德、 法、英、美曲調填詞寫成。這兩套唱歌集即是世界名曲譯介為中文的最早翻譯實 踐。 從一九○○到一九四○年代之間,學堂歌曲中所引入的外國歌曲,幾乎很少 按照原曲歌詞作譯配介紹,不是套入中國古典詩詞,就是自行另填新詞。《101 世界名歌集》中所收的〈涉江〉一曲,即是以古詩十九首之六的一首詞,填入蘇 格蘭民謠曲調而成,而另一首李叔同的〈送別〉一曲,則是以 John P. Pordway 所作美國名曲〈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曲調為依,填上與原詞無涉的中 文歌詞而成。當時的此般風潮與型態,可由蘇格蘭民謠〈Auld Lang Syne〉的配 詞歌曲曲數得見一斑,依錢仁康所述,自一九○五~一九三五年的二十年間,這 首曲調的填詞版本就達十六種之多。 西式新音樂最初是由基督教傳教士帶進台灣,南部始自一八六五年,早於北 部的一八七二年,之後為由日本統治者於一八九六年在台灣實施西式師範教育與 公學教育而來(許常惠,1996,頁 187–188)。《101 世界名歌集》是光復後台 灣政府第一次引進世界名曲,亦是第一次主導的歌詞翻譯活動。在光復之後,政 府宣佈停用日文教材,要求學校改以中文教材上課,但舊教材停用了,新教材卻 尚未推出,使得學校各科課程青黃不接,尤以音樂課最為嚴重,老師無歌可教, 學子無歌可唱。這種情形一直到一九五一年夏天才有了轉機,當時的台灣省教育 會理事長游彌堅,邀請在靜修女中教書的呂泉生加入省教育會,仿效國外 The One Hundred and One Best Songs 歌本,編一本中文版的《101 世界名歌集》,由呂泉 生主持此書的翻譯、編訂事宜。省教育會延攬文學造詣甚佳的師範學院音樂系教 授蕭而化,再由蕭而化邀請周學普、張易、劉廷芳、海舟、王飛立等德、英譯者 數人,共同分擔譯詞的工作,最後由呂泉生進行詞曲嵌合(陳郁秀、孫芝君,2005, 頁 177)。經過了半年多,工作終告付梓,在一九五二年三月推出了《101 世界. 3.

(11) 名歌集》,一九五四年四月再版,一九五六年五月發行三版。本文所根據的文本 即為第三版。 本文的目的即在探究《101 世界名歌集》文本的時代背景與功能,以及歌詞 翻譯的策略、特殊性與文化蘊含,藉由 Christiane Nord 的文本分析方法,探討文 本的時空背景與其所負載、實踐的功能,並透過原詞與譯詞的比對,瞭解歌詞翻 譯的策略與方法,以及譯詞改寫的狀況,進而分析譯詞的修辭與音樂內涵,探討 歌詞翻譯的特殊性,最後再討論文本内的文化範疇,以瞭解歌詞翻譯譯者對文化 詞彙、意涵的處理方式。. 第二節. 研究範圍. 本文首先將分析《101 世界名歌集》文本的外部因素,討論文本的時空背景, 以及其預設與發揮的功能,並整理譯者的生平、經歷與譯事活動。 在文本的內部因素部分,《101 世界名歌集》裡記錄的譯詞人與填詞人,包 括有蕭而化、周學普、海舟、張易、劉延芳、王飛立、丁作人、王毓騵八位,這 八位共譯配了八十九首歌曲,其餘十二首中,有兩首記為李叔同作詞,一首記為 「中學唱歌」,一首記為「盧同詩改作」,三首為中國古詩,其中一首記有鄭板 橋詞,其餘五首均無記載譯詞者或作詞者。 本文主要的文本內部研究標的為前列八位譯者的八十九首譯配詞。李叔同的 兩首歌詞均為全新創作,本文不將其納入歌詞翻譯的討論之列,而五首無記載譯 詞者或作詞者的歌曲,其中一首為吳研因所作,因大陸人士身分故不列出其名, 其餘四位尚不知譯詞或作詞人為何人。對於這五首譯詞,本文將略為分析其翻譯 策略的運用與改寫狀況。 在譯詞的內容部分,將分析譯詞的語言現象與音樂特質,探究譯者的改寫狀 況,並討論譯詞在入歌之際的音樂特質考量與表現。除此之外,本文亦將探討譯 詞的文化範疇內容,分析世界名曲裡存在著的許多異國事物、風俗與觀念,瞭解 譯者對於這些跨文化主題與詞彙的處理方式,同時,亦會就封面圖像進入在地文 化之後所做的調整提出說明。.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本文將以 Christiane Nord 所提出的文本分析理論為研究方法。Nord 為德國的學 4.

(12) 者,自 1967 年開始即在德國的大學從事翻譯教學與訓練的工作。她所設計的文 本分析方法與模型,可應用於翻譯教學、譯者訓練與翻譯實踐上,提供了一個各 文本類型皆可通用的分析理論基礎(Nord, 1991, p.2) 。這一套分法論的核心概念 為文本功能,在文本的生成、翻譯與發表各個活動上,皆有其意欲達成的功能在 背後導引著,Nord 整理出文本內外與翻譯有關的各個要素,透過這些要素的分 析,掌握文本預設的目的與功能,依此方向訂定適切的翻譯操作形式與策略,最 後即可完成符合功能要求的翻譯作品。 Nord 於 1988 年提出的翻譯文本分析方法,係從翻譯工作的委任、文本的文 內及文外因素分析著手,由此掌握文本的各項相關特徵與功能。在 1997 年時, Nord 提出更具彈性的模型,由三個層面來分析文本,第一個層面為文本的文內 因素,包括主題、內容、預想情境(譯者在翻譯前,預先猜想參與者背景知識的 多寡,尤其是與文化相關者) 、非語言成分(例如圖示、斜體字) 、語彙(例如方 言、語體及特定的術語)、句子結構、超音段成分(例如重音、韻腳及文體的標 點)。第二個層面為文外因素,分析翻譯委任的要點,包括文本的目標功能、發 送方及其意圖、接收方及其期待、文本接收的時間及地點、媒介(口說或書面), 以及動機(為何創作原文?為何翻譯?)。第三個層面則是從翻譯問題的功能層 級切入,要確定翻譯欲達成的功能、確定配合接收方狀況所需的功能調整、以翻 譯類別決定翻譯風格,以及解決語言層級的問題(Munday, 2008, pp. 82–85)。 Nord(1991)表示文本分析的順序為先探討文外因素,在尚未讀取文本內容 之前,先觀察文本的背景與使用情形,由此對文外的理解可形塑出對文內特徵的 期許,待進入文本內容之後,在讀取的過程中,讀者會不斷地比較其預期與實際 讀取的特徵,最後即可對於文本的效用與功能做出定論(p.37)。《101 世界名 歌集》為一本歌曲的選集,有不同國家、不同語言,並有多位譯者的譯詞作品包 含其中,本文將循著 Nord 對文本分析所提出的涵蓋範圍與要素,先文外,後文 內,逐一檢視《101 世界名歌集》的各項因素內涵。 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為緒論,分有三節,依序說明「研究動機與文獻回顧」 、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第二章從《101 世界名歌集》的文外 因素著手,探討文本的背景、功能與譯者。第三章探究歌詞裡的語言現象,透過 原詞與譯詞的比對,從沿用原詞與未沿用原詞之間,找出改寫的痕跡,由此討論 歌詞翻譯所應用的策略與方法。本章共分有五節,第一節分析歌詞翻譯上所應用 的策略與方法,第二節自歌詞翻譯的難處與挑戰切入,由譯詞中不自然的表現或 帶有邏輯疑義等問題處,討論歌詞翻譯之挑戰,第三節為譯詞改寫分析,探究歌 5.

(13) 詞的改寫程度與內容,第四節再探歌名的改寫,第五節則會討論譯詞裡的修辭, 先統整分析整體的情形,進而整裡出各譯者譯詞的修辭應用與表現。第四章將自 譯詞的音樂特質來分析,逐一討論譯詞裡的韻腳、節奏與聲調。第五章將會探究 文本內的文化內涵,第一節為譯詞裡的文化範疇分析,第二節探討封面圖像的跨 文化痕跡。第六章為結論,分有兩節,第一節總結文外與文內分析結果,並歸納 世界名曲歌詞翻譯所遵循的規範,第二節將提出未來研究的方向。茲將論文章節 的架構圖示說明如下:. 圖 1–1 論文章節架構圖. 6.

(14) 第二章 文本背景、功能與譯者 Nord 的文外因素所探究的要點為文本的目標功能、發送方及其意圖、接收 方及其期待、接收的時間及地點、口說或書面媒介,以及翻譯動機,這些有關文 本生成的時空背景、動機,以及預設與發揮的功能,將在本章的第一節討論。第 二節將針對譯者的背景與經歷做介紹,並從文本中譯者姓名的記錄、選擇與消 抹,討論跨文化之際的政治操弄。. 第一節. 文本背景、歌曲類別與功能. 本節將依 Nord 的分析架構,探討 The One Hundred and One Best Songs 源始文本 及《101 世界名歌集》中文歌詞文本的背景、預設目標與功能。Nord 所提的翻譯 委任分析要點包括了文本的目標功能、發送人及接收人、文本接收的時間及地 點、媒介與動機,在此將就這些要點,逐一檢視源始文本與中文文本。. 一、背景 日治時期的台灣是在多股勢力拉扯之中生存,在語言上有台灣話文、中國白 話文及日語的混雜與消長,在文化上有中國傳統、在地文化及日本殖民文化的交 融與衝突。日本殖民之下的台灣,呈現的是雜揉的文化,本土的前現代面臨了日 本對殖民地所移殖之現代文明的衝擊,逼使台灣透過西方現代物質、制度、思想 與文化,形塑現代性的輪廓(朱惠足,2005,頁 8)。在現代性的文化成份之中, 西方音樂亦經移殖,進入了台灣的本土場域。台灣的小孩唱的是日本人所教授的 歌謠,其中即有西方的樂曲。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日本國策強力推動維新教育, 急速汲取西方的文物制度,在音樂方面特別重視西洋名曲的譯介,許多的德、英、 法、義的民謠均有譯入日語傳唱。因此,台灣在經過五十年的日本教育之後,人 們對西樂已漸不陌生(陳郁秀、孫芝君,2005,頁 158)。 《101世界名歌集》的出版有其代表意義,它是一九四五年光復後台灣政府 第一次引進世界名曲,亦是第一次主導的歌詞翻譯活動。一九四六年三月行政長 官公署通過「臺灣省各縣市推行國語實施辦法」,推行國語運動,去除日本文化, 而教育部亦規定自一九四六年八月起,中小學教師授課一律使用國語,禁用日 語。舊教材停用了,新教材卻尚未推出,學校各科課程青黃不接,音樂教材尤其 匱乏,音樂教師有的選用自大陸帶來的童謠,有的自編教材,借來日本童謠的曲 調,自行填詞來教唱,這種情形一直到一九五一年夏天才開始出現轉機。當時的 7.

(15) 台灣省教育會理事長游彌堅,面對此一窘境,振臂一呼,邀請在靜修女中教書的 呂泉生加入省教育會,仿效國外The One Hundred and One Best Songs歌本,參考 日文譯本的做法編一本中文版的《101世界名歌集》,由呂泉生主持此書的翻譯、 編訂事宜。於是,呂泉生找出求學時代從日本帶回的名曲歌本,編選了一百零一 首歌曲,不過,這些歌曲多為英、德民謠,翻譯是個問題,因此省教育會延攬文 學造詣甚佳的師範學院音樂系教授蕭而化,再由蕭而化邀請周學普、張易、劉廷 芳等教授,由呂泉生邀請王毓騵(劉美蓮,2008),另加上海舟與王飛立(施福 珍,無日期),共同分擔譯詞的工作,最後由呂泉生進行詞曲嵌合。《101世界 名歌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當為各個譯者,不過,呂泉生(1916 ~ 2008) 更是《101世界名歌集》的靈魂人物,其肩負了主導、編訂,以及譯詞與曲調搭 配的工作。而除了引介世界名曲之外,呂泉生對台灣民謠、兒歌的創作及推動亦 是貢獻頗豐,像他所主持、徵曲與出版的《新選歌謠》月刊,即為台灣的中文兒 歌累積了豐碩的成果(陳郁秀、孫芝君,2005,頁182)。呂泉生終生從事合唱 教育,是台灣音樂史上一位重要的音樂家,後人尊其為「台灣合唱音樂之父」。 《101世界名歌集》的翻譯與譯校工作經過了半年多終告付梓,在一九五二 年三月推出了《101世界名歌集》。這本歌集一經推出,即形成了一股搶購熱潮, 許多國中小教師人手一本(陳郁秀、孫芝君,2005,頁177),一九五四年四月 再版,一九五六年五月發行三版。本文所根據的文本即為第三版。. 二、歌曲類別 (一)語言別與國別 《101 世界名歌集》裡只收有中文譯詞,並未將原詞歌詞併同列出,不過,在中 文歌名下方,倒是列出了原詞歌名,而從原詞歌名即可大致辨知原曲的語言別。 在一百零一首歌曲之中,除去一首無原詞,四首尚找不到原詞的歌曲之外,共有 七十四首的原詞語言為英文,十九首為德文,另有一首為法文,兩首為中文。原 詞歌名中有幾首較不易確定其歌詞的語言別,其中一首為〈Serenade〉,經查其 原詞,係為法文,此外,〈Santa Lucia〉之歌名為義大利文, 〈Juanita〉之歌名為 一個西班牙名字,但這兩首皆有收於 The One Hundred and One Best Songs 十七版 中,所列皆為英文版本,實際上,The One Hundred and One Best Songs 文本中的 所有歌詞,不論歌詞源始語言別為何,皆統一以英文歌詞版本呈現。 從《101世界名歌集》所收入之歌曲的源始國別,即可知其所謂「世界」的 範圍為何。在一百零一首歌曲之中,除去無法確知源始國別的九首歌曲之外,共. 8.

(16) 有二十九首來自於德國,二十二首來自於美國,英國與蘇格蘭的歌曲各有十二 首,愛爾蘭有六首,西班牙與義大利各有兩首,法國、夏威夷、挪威、瑞典、葡 萄牙、澳大利亞各有一首,另外還有兩首土生土長的中文歌曲。因此,《101世 界名歌集》所稱的「世界」,範圍幾乎只在歐洲與美國,另外再納入一小角的澳 大利亞與中文世界。 (二)歌曲主題別 The One Hundred and One Best Songs 由美國芝加哥的鋼琴製造廠商「The Cable Company」出版,文本所預設的接收方,在內頁第一面即明白地寫著「For Home, School and Meeting」,是供家庭、學校、聚會所演奏、演唱的歌曲,在同 一頁裡,還細分並條列出哪些曲目是供特殊場合(例如感恩節、聖誕節),哪些 是給小孩所唱,以及學校可選唱的曲目為何。由此可得知原文文本的目標在於推 廣世界名曲的演奏與演唱,藉著標示所收曲目的多樣性與目標對象,吸引不同族 群,依其所需所好,選彈、選唱世界名曲。 在 The One Hundred and One Best Songs 的曲目目錄中,每首歌曲皆有其所屬 的類別編碼,共劃有六類,分別為「國家、愛國歌曲」(National and Patriotic) 、 「宗教聖歌」(Sacred) 、「情歌」(Songs of Sentiment)、「少兒歌」(Songs for Children) 、 「大學與幽默歌曲」 (College and Humorous) 、 「其他」 (Miscellaneous) , 這些分類所依據的即是歌詞的內容屬性,而《101 世界名歌集》中文歌詞文本裡 則無此類曲目分類。 將 The One Hundred and One Best Songs 十七版與《101 世界名歌集》三版相 比較,可對應出的相同歌曲共有四十六首。在此以原詞分有的六大類為基礎,將 《101 世界名歌集》裡的歌曲依歌詞主題內容劃歸至各分類之下,以瞭解此歌集 所收入的歌曲類型分布。全書一百零一首歌曲之分類統計如下表所示。 表 2–1 《101 世界名歌集》歌曲分類統計 類別. 國家、 宗教. 情感. 愛國. 歌曲. 歌曲. 少兒歌 大學. 其他. /中文. 與幽默. 歌曲. 無原詞 總曲數. 古詩. 歌曲. 原詞. 5. 25. 48. 7. 5. 2. 9. 101. 譯詞. 4. 24. 54. 8. 4. 4. 3. 101. 9.

(17) 由此分類可看出情感歌曲的曲數最多,佔了一半左右,宗教歌曲次之,約佔 四分之一,其餘類別皆少於十分之一。在此將說明各類歌曲的屬性,以及原詞與 譯詞曲數差異之處。 1. 國家、愛國歌曲 歌詞的主題內容屬愛國、歌頌國家者,即歸屬於此類別之下。愛國歌曲有慷慨激 昂、唱來豪邁威武的類型,也有對國家、國土念茲在茲的抒情類型,兩者的目的 都在激發國人的愛國愛鄉之情,培養為家國奮鬥之心。陸正藍(2007)對愛國歌 曲細分有學堂愛國歌、救亡歌曲與愛國頌歌,現代歌曲始於學堂樂歌的傳播渠道 與類型,而學堂樂歌又始於愛國歌曲,在二十世紀初的憂國憂民年代,學堂歌曲 必得勵志,內容必有愛國的主題(頁 194)。 在《101 世界名歌集》裡,可對應 The One Hundred and One Best Songs 十七 版標註為國家、愛國歌曲者共有兩首,分別為〈北方男兒〉與〈狄西蘭〉,恰巧 這兩首是《101 世界名歌集》中原詞較為道地、俚俗的歌曲,因原詞有著為國征 戰的士兵,也因流傳的時空背景,才讓這兩首劃歸為國家、愛國歌曲。有些歌詞 雖有國家、戰爭、榮譽等詞彙,但仍不能直接劃歸為國家、愛國歌曲,像是〈征 人別離歌〉寫到國家與榮譽,但主題內容在於與愛人告別,因此原書中的分類也 就將其歸為情感歌曲。此外, 〈老營地〉一曲亦是如此,說著戰爭、正義、和平, 但絲毫不見鼓舞人心,歌詞中訴說的是想要戰爭平息的心情,因此原詞將其劃為 有著傷懷愁緒的情感歌曲。 原詞與譯詞曲數的差異來自於〈風鈴草〉一曲,原詞說的是國家,但蕭而化 所作的歌詞改了意旨,變成了說著友情的情感歌曲。 2. 宗教聖歌 宗教聖歌的內容在於讚美主,在於鼓勵、安撫困惑的心。歌集中原詞與譯詞曲數 的差異來自於〈當我頌讀故事〉一曲,原詞頌讀的是基督的故事,歌詞中也出現 不少宗教詞彙,但源始文本將這首歌曲劃為少兒歌,或許是因故事是對著兒童所 說,不過,當化入了譯詞,出現了「耶穌」 、 「羊羔」 、 「聖手」這些詞彙,則讓歌 詞中故事的宗教性突顯了出來,因此,這一首中文歌曲應當劃歸為宗教聖歌。 3. 情感歌曲 情感歌曲在原詞與譯詞曲數中佔了一半左右,其涵蓋範圍廣泛,從鄉土情、親情、 愛情、友情、蒼生情,到萬物情皆有,茲將各個次主題之下的曲數統計列於下表:. 10.

(18) 表 2–2 情感歌曲分類 情感歌曲. 鄉土情. 親情. 愛情. 友情. 蒼生情. 萬物情. 總曲數. 原詞. 6. 3. 23. 7. 8. 1. 48. 譯詞. 6. 4. 25. 11. 7. 1. 54. 主題. 以愛情為主題的歌曲在原詞與譯詞曲數中皆佔了幾近一半之多。原詞與譯詞 之親情主題曲數與曲目有差異,成因在於有兩首歌曲尚未找到原詞,而李叔同〈送 別〉一首將親情轉為了友情,另一首〈夢〉將鄉土情轉為了親情,還有原文將〈和 且柔〉劃為情感歌曲,但實為屬於少兒歌的催眠曲。友情曲數的差異來自於譯者 更改了歌詞意旨,讓原詞中說著國家的〈風鈴草〉 ,讓〈啊頓河〉的鄉土情、 〈珍 重再見〉的愛情,以及〈送別〉的親情,皆轉為了友情。蒼生情的曲數差異則是 來自於〈水車廠中〉這一首歌曲,周學普只譯出原詞的其中一段,消抹了原詞中 的蒼生情,變為純粹敘事的譯詞。 4. 少兒歌 以少年與兒童為閱聽對象的歌曲稱為少兒歌。原詞歸為其他類別的〈秋日催眠 曲〉 ,以及歸為情感歌曲的〈和且柔〉 ,皆屬於催眠曲,因此在譯詞分類裡,皆改 劃入少兒歌。而前述原詞屬少兒歌的〈當我頌讀故事〉,在譯詞上則改劃為宗教 歌曲。 5. 大學與幽默歌曲 原文文本的這個分類未有明確的定義,從〈水濱牛犬〉與〈康城塞馬歌〉這兩首 來看,他們皆有詼諧的內容與口吻,故歸為幽默歌曲,而劃入此分類的其他三首 原詞〈西班牙騎士〉、〈我的邦妮〉、〈我怎能離開你〉,歌詞中皆有提及死亡,或 許是此一要素讓這類歌詞歸入了大學歌曲。原詞與譯詞曲數的差異在於〈我怎能 離開你〉一曲,原文文本將這首歌曲劃為大學與幽默歌曲,不過,歌詞中隨處可 見濃濃的情意,在提及死亡處也僅是說著「寧可死傍你足」,是假想,是藉著死 亡的重量來強調愛情,因此筆者還是將這首歌曲劃入情感歌曲(愛情)一類。 6. 其他 不屬於上述五類歌詞者,則歸入其他一類。譯詞若為敘事,不說國家、宗教、情 感者,則皆歸於此類。原詞將〈趕快工作〉一首歸為宗教歌曲,此種鼓勵、正向、 11.

(19) 不明顯帶有宗教詞彙的歌曲,筆者將之歸於其他一類。前述的〈水車廠中〉一曲, 以其敘事性質,亦歸入此類,還有原詞歸為其他一類的〈盪動在深海的搖籃裡〉, 明顯為宗教歌曲,故在譯詞分類上更正之。 7. 古詩 《101 世界名歌集》收錄了〈涉江〉 、 〈道情〉與〈蘇武牧羊〉三首古詩,這些古 詩型態的歌詞有其代表意義。〈涉江〉代表了一九一○年代至一九四○年代期間 的兩大型態之一,亦即將中國的古典詩詞瑱入外國曲調之中。〈涉江〉一曲之曲 調來自於蘇格蘭民歌,所用的歌詞為古詩十九首之六的〈涉江采芙蓉〉 。而〈道 情〉與〈蘇武牧羊〉則是純粹的中國歌曲,實際上這樣的歌曲並不符合歌集名稱 所稱的「世界名歌」,因它們的曲調與歌詞皆非自異國而來,也未流傳到中文世 界以外,之所以收錄在《101 世界名歌集》裡,應是為了讓大眾在聆聽世界名歌 之際,亦得以欣賞中文經典歌曲的意境與雋永。. 三、功能 由這些歌曲的分類屬性可瞭解歌曲的使用時機與功能,亦可進而得知文本 的功能。The One Hundred and One Best Songs 文本中列有歌曲的分類,亦簡要說 明了建議的使用場合與對象,在如此的指引之下,當更能發揮文本的功能。而《101 世界名歌集》並無這樣的分類與指引,其具有的優勢在於由政府主導與發行的特 殊身分,讓它有了獨特的執行規模與地位,也因為光復後中文學堂歌曲付之闕如 的時代背景,讓它誕生在眾所期待之中,讓它依勢流傳,因此才有陳郁秀、孫芝 君(2007)所言許多國中小教師人手一本的盛況,像是陳信真老師回憶當初教學 歷程時表示:「光復後,民政廳長楊肇嘉請我去臺中女中教音樂,因為當時臺中 找不到人會教音樂,那時的學生一週上一次音樂課,起初沒有課本,我就採用一 零一世界名曲裡面的歌曲。」(莊永明,1994,頁 51)。 在《101 世界名歌集》出版前兩個月,由呂泉生主編的《新選歌謠》也發行 了,《新選歌謠》的出版亦是為了解決音樂教材匱乏的問題。王毓騵為四位歌詞 審查委員之一,而蕭而化為六位歌曲審查委員之一。從一九五二年一月發行到一 九六零年三月之間,《新選歌謠》共發行了九十九期,其中亦收有《101 世界名 歌集》裡的歌曲,如第四期的〈母親〉、第五期的〈夢〉、第十二期的〈平安夜〉 等(白鴻博,2011,頁 35)。 《101 世界名歌集》的問世是為了一解音樂教育上中文歌曲之渴,不過,從 教科書所收《101 世界名歌集》的歌曲來看,比例其實並不大。實際上,一九五 12.

(20) ○年代的音樂教科書有著強烈的中國意識型態,歌詞的內容多是配合國家政策, 將保家衛國、反攻大陸的思想,透過歌詞灌輸到學童身上,培養學童忠貞愛國、 仇視共匪的愛國意識。而到了一九六○年代,音樂教科書所收最大宗仍是強調民 族文化的歌曲,以強化學童的民族、愛國意識(白鴻博,2011,頁 90)。 依《101 世界名歌集》所涵蓋的歌曲範圍來看,其功能在於提供了學校音樂 教育、合唱團、宗教團體及喜愛音樂者豐富的音樂素材,拓展了我國學子與一般 大眾對世界名曲的認識。而在學校音樂教育上,雖然收進音樂教科書的曲數比例 並不大,但提供了豐厚的滋養,其中的〈野玫瑰〉 、 〈散塔蘆淇亞〉 、 〈老黑嚼〉 、 〈羅 蕾萊〉 、 〈羅莽湖邊〉 、 〈依然在我心深處〉 、 〈往事難忘〉等歌曲,在歌集出版後的 數十年間持續地出現在音樂教科書中,確實對音樂教學有一定的助益。. 第二節. 譯者. 本節將整理譯者的生平以及與專業、翻譯有關之背景與經歷,以瞭解其譯者的形 成途徑,以及譯事活動的軌跡。 譯者是譯事活動的重要人物,在譯史的研究上,不僅僅只有文本為主要的研 究範圍,譯者亦是重要的討論標的。Anthony Pym(1998)提出譯史研究的普遍 原則,其中就言明了譯史研究的重點在於譯者,而譯史寫作的中心為譯者生活與 經歷的社會脈絡。本節將列表依序說明蕭而化、周學普、張易、劉廷芳、王毓騵 這五位的生平、學習歷程、經歷、著述與譯事活動,其餘海舟、王飛立、丁作人 三位譯者,因並未找著任何資料,故無法在此一併討論。. 13.

(21) 一、蕭而化 表 2–3 蕭而化(1906–1985)簡歷1 時間. 年齡. 與專業、譯事活動有關之背景與經歷. 1906/06/29. 0. 生於江西省萍鄉縣赤山鄉的石洞口東村。. 1926. 20. 進入剛創校成立的立達學園就讀,接受基礎的西洋美術與音樂訓練。. 1927. 21. 就讀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研究院,以油畫的學習作為專業。 自學英美學校所用的音樂理論教科書,準備捨美術而就音樂。 於湖南高等師範學校學習鋼琴及西洋音樂理論。. 1933. 27. 受聘擔任江西省教育廳的「江西推行音樂教育委員會」所發行之《音 樂教育》月刊編輯,亦曾於該會所主辦之「江西音樂師資訓練班」 擔任教席。. 1935. 29. 前往日本深造,報考日本國立上野東京音樂學校作曲科。. 1942. 36. 從日本學成歸國之後,任職萍鄉中學。 擔任國立福建音樂專科學校教務主任一職。. 1943. 37. 受命代理福建音樂專科學校校長,並於 1943 年年底真除為校長。. 1946/06/05. 40. 假期時由福建渡海到台灣旅遊,受省立師範學院院長李季谷先生所 力邀留在台灣,協助設立師範學院音樂系。. 1. 1946/08. 40. 擔任台灣省立師範學院音樂專修科主任。. 1948. 42. 設立音樂系。. 資料來源: i.. 臺灣音樂辭典,薛宗明,2008,臺北:臺灣商務。. ii.. “台灣作曲家—蕭而化”,音樂的家,2010,2012 年 11 月 5 日取自 http://www2.ouk.edu.tw/wester/composer/Chinese/composer08.htm。. 14.

(22) 1949. 43. 身兼師大、國立藝專、政工幹部學校等校之教授,教授作曲理論。. 1950. 44. 從 1950 年開始接受各書局的邀請,加入了編輯教科書的行列。. 1950 年代 1953. 譯配世界名歌。 47. 摘譯英國色依爾.格訥所寫的《現代音樂概觀》 ,寫成《現代音樂》 一書。. 1958. 52. 《蕭而化歌曲六首》 ,蕭而化譜,樂人出版。 《音樂欣賞講話》,蕭而化撰,大中出版。. 1959. 53. 《基礎對位法》,蕭而化撰,台灣開明出版。. 1960. 54. 《和聲學》,蕭而化撰,台灣開明出版。. 1963. 57. 《標準樂理》 ,蕭而化撰,正中出版。. 1964. 58. 《時間藝術結晶法》 ,蕭而化撰,台灣開明出版。. 1965. 59. 至 1965 年為止,以個人編寫的方式所出版的教科書至少有七個版 本,包括《初中音樂》(台灣省教育會,1951) 、《初中音樂》 (大中 書局,1955) 、 《新編高中音樂》 (復興書局,1956) 、 《高職音樂》 (復 興書局,1965)等,亦有與他人合編以及他人編撰而由其校閱者。. 1967. 61. 《中國民謠合唱集》 、《音羣之法則》,蕭而化撰,台灣開明出版。. 1968. 62. 《基礎對位法》,蕭而化撰,台灣開明出版。. 1969. 63. 《樂府新詞選》,蕭而化撰,台灣開明出版。. 1971. 65. 《實用對位法》,蕭而化撰,台灣開明出版。 擔任「中華民國音樂學會」常務理事、 《新選歌謠》月刊的審查委員、 音樂教科書審查委員、教育部「音樂名詞編審委員會」等委員會之 委員職務。. 1972. 66. 退休。. 15.

(23) 1977. 71. 偕同夫人前往美國洛杉磯定居。. 1985/12/21. 79. 辭世。. 台灣早期的音樂家幾乎全都留日,當時留日可算是專業音樂家養成的唯一途 徑,因為日本早於一八八Ο年就開始接觸西式音樂教育,並設有許多的音樂專業 學校(許常惠,1996,頁 95)。蕭而化於一九四六年才來台灣,不過他的學習 路徑與其他包括呂泉生在內的台灣音樂家一樣,皆為留日學子。從蕭而化的學歷 與經歷上可看出他在音樂上的深厚素養,他一生致力於音樂的教育與研究,並獲 得蔣 故總統經國先生頒發的「音樂教育特別獎」 。在與語言有關的學習方面,蕭 而化則是藉著英中大字典的輔助,自學英美音樂理論教科書,以及在 29 歲時留 學日本七年,習得日文。蕭而化從事的翻譯活動,除了世界名歌的翻譯之外,唯 一有過的翻譯出版品,為《現代音樂》一書的英進中翻譯,另加論析。蕭而化所 譯配的二十二首歌曲原詞中, 〈野玫瑰〉 〈催眠曲〉 、 〈當燕子南飛時〉三首為德文, 〈散塔蘆淇亞〉為義大利文,除去無原詞的一首歌曲之外,所譯十七首之原詞皆 為英語。 因為蕭而化的音樂教育家身份,在《101 世界名歌集》的翻譯活動中,其角 色除了譯者之外,亦是出面邀請其他譯者加入此翻譯案的推手,同時,他也是〈蘇 武牧羊〉與〈道情〉兩首的編曲者。從歌詞、音樂到行政事務上,都有蕭而化參 與其中,他既是譯詞者、作詞者,也是編曲者、計畫執行人之一,多重的角色也 代表了他在此翻譯案中的重要地位。. 16.

(24) 二、周學普 表 2–4 周學普(1900–1985)簡歷2 時間. 年齡. 1900/07/20. 0. 與專業、譯事活動有關之背景與經歷 生於浙江嵊州市。 留學日本京都帝國大學,學習德國語言文學。. 1935. 35. 《鐵手騎士葛茲》,歌德著,周學普譯,商務印書館出版。. 1933. 33. 著手翻譯哥德的《浮士德》。. 1936. 36. 《哥德對話錄》,愛克爾曼著,周學普譯,商務印書館出版。. 1937. 37. 《亞特羅陀與曼爾赫》,歌德著,周學普譯,商務印書館出版。. 1943. 43. 《冬天的故事》,海涅著,周學普譯,十日談社出版。. 1946. 46. 應留日同鄉許壽裳邀到台灣,任臺灣省編譯館名著編譯組編纂。. 1947. 47. 編譯館撤廢,轉任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教授。 《浮士德》,歌德著,周學普譯,商務印書館出版。. 2. 1953. 53. 《愛力》,歌德著,周學普譯,正中出版。. 1955. 55. 《貓橋》,蘇德曼著,周學普譯,正中出版。. 1956. 56. 《被遺誤的台灣》,周學普譯,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56. 56. 《德國短篇小說集》 ,歌德等著,周學普譯,大葉出版。. 資料來源: i.. 譯文網 Babel,2012 年 11 月 5 日取自 http://140.122.115.161/Babel/author/author02.html. ii.. 維基百科,2012 年 11 月 5 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1%A8%E5%AD%B8%E6%99%AE。. iii.. 古籍網,2012 年 11 月 5 日取自 http://world.bookinlife.net/gallery--n,%E5%91%A8%E5%AD%B8%E6%99%AE-index.html。. 17.

(25) 1959. 59. 《十七世紀臺灣英國貿易史料》,岩生成一輯,周學普譯,台灣 銀行出版。. 1960. 60. 《台灣六記》,馬偕著,周學普譯,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4. 64. 《赫爾曼與陀羅特亞》,歌德著,周學普譯,文星出版。. 1973. 73. 退休。. 1975. 75. 《少年維特的煩惱》 ,歌德著,周學普譯,志文出版。. 1985. 85. 辭世。. 周學普為德文的教授,在從大陸來台之前,即為知名的譯者。周學普的譯作 有十三本之多,且歌德的多部作品皆為其所譯,論翻譯資歷,足可稱得上德國文 學的翻譯大家,在《101 世界名歌集》中,周學普所譯配的十九首歌曲原詞有兩 首〈聖母頌〉為拉丁文,〈晚鐘〉為英文,其餘所譯十六首皆為德文。. 18.

(26) 三、張易 表 2–5 張易簡歷3 時間. 年齡. 1946–1949 1947. 與專業、譯事活動有關之背景與經歷 擔任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系主任的職務。 擔任台北帝國大學(台灣大學前身)西方語言文學課程兼任教授 張易(教授英文散文、英文作文、歐美文學名著)。. 1948. 《村姑豔遇記》,哈代著,張易譯,中華書局出版。. 1948. 《友信英文精選》,張易撰,友信書房出版。 《簡單英語會話》,錢歌川、張易同編,大眾出版。 〈臺灣省通志稿. 卷五, 教育志. 制度沿革篇〉 ,林熊祥主修,張 易、王錦江同纂修。. 1955. 〈臺灣省通志稿教育志教育設施篇〉,張易、黎澤霖,台灣省文 獻委員會出版。. 1955. 《簡易英文類似成語》,張易撰,大眾出版。. 1956. 《簡易英文法練習》 ,張易編,大眾出版。. 1956. 《世界之新希望》 ,羅素(Bertrand Russell) ,張易譯,編譯館出 版。. 3. 資料來源: i.. 國家圖書館,2012 年 11 月 5 日取自 http://192.83.186.61/F/B2DKF5QSASQ3QJDN214V8KUA1BH8I326SQKKHBQN4DHDF5J41P-13697?func=s hort-sort&set_number=001586&sort_option=01---A。. ii.. 維基百科,2012 年 11 月 5 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5%92%E9%A4%98%E5%A8%81。. iii.. 書東舊書日記之–三○年代舊書出土事件,PChome 個人新聞台,2012 年 11 月 5 日取自 http://mypaper.pchome.com.tw/757575/post/4474122。. 19.

(27) 1960. 《一千英文成語例解》,張易、魯清河同編,大業出版。. 1966. 《英文法練習》,張易撰,大眾出版。. 1970. 《西洋哲學史話》,杜蘭撰,張易、阮芝生、袁愈宣同譯,大眾 出版。 《但丁神曲的故事》 ,張易譯,黎明文化。. 1974. 張易為英語系教授,著有多本英語學習書,譯有三本文學作品。在《101 世 界名歌集》中,張易所譯的十五首歌曲原詞皆為英文。. 四、劉廷芳 表 2–6 劉廷芳(1892–1947)簡歷4 時間. 年齡. 1892. 0. 約 1914. 約 22. 1918. 26. 與專業、譯事活動有關之背景與經歷 生於浙江溫州。 到美國喬治亞大學與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讀書。 取得耶魯大學神學院神學學士學位。在紐約協和神學院任教,成 爲第一位執教於美國神學院的中國人。. 1920. 28. 取得哥倫比亞大學教育與心理學博士學位。 受聘爲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主任,並擔任國立北京大學心理 學教授,燕京大學宗教學院神學教授等教職。. 1920. 4. 28. 出版《生命》月刊。. 資料來源: i.. “劉廷芳”,華人基督教史人物辭典,2012 年 11 月 5 日取自 http://www.bdcconline.net/zh–hant/stories/by–person/l/liu–tingfang.php. ii.. 基督教教育在中國—劉廷芳宗教教育理念在中國之實踐,吳昶興,2005,香港:浸信會出版社. 20.

(28) 1921. 29. 譯〈春田城〉 。 譯〈美國基督教各宗全國協會一千九百十二年通過的社會信條〉 。. 1921–1926. 29–34. 出任燕京大學宗教學院院長,兼任燕大校長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的助理,協助主持校務工作。. 1922. 30. 擔任中國基督教全國大會宣言起草小組的主席。在公理會被按立 爲牧師,成爲北京米市教堂的榮譽牧師。. 1924. 32. 出版《真理週刊》。. 1925. 33. 獲邀主持孫中山先生的安息禮拜。. 1927. 35. 獲頒密德伯利大學、奧柏林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1928. 36. 在北大和燕大任教,亦在多個教會團體兼職。. 1931. 39. 獨立編輯出版基督教文藝季刊《紫晶》. 1932. 40. 出任《普天頌贊》編輯委員會主席,兼文字支委員會主席,負責 大部分修譯之責。 《普天頌贊》於 1936 年出版問世,共收入詩歌 513 首,其中有四分之一的詩歌皆爲劉廷芳所譯校。. 1936. 40. 譯述〈現代心理學在宗教上之任務:青年期的女子四個重要問題〉 參與章文新的《基督教歷代名著集成》翻譯工作。. 1936. 44. 任職立法院法制委員。. 1942. 48. 因肺結核病重,離開中國,赴美國就醫。. 1946. 56. 辭世。. 劉廷芳是牧師,是神學家,他接受過美國的高等教育與神學教育,編有三本 雜誌,發表與論述的文章頗多,共譯校了一百多首聖歌,並參與宗教相關書籍的 翻譯工作。在宗教的領域裡,其為專職且專業的奉獻者,在歌詞翻譯的領域中, 亦是極有經驗的專業譯者。《101 世界名歌集》所收的劉廷芳譯詞,共有十首, 皆為英文宗教歌曲。. 21.

(29) 五、王毓騵 表 2–7 王毓騵簡歷5 時間. 年齡. 與專業、譯事活動有關之背景與經歷 生於福建晉江。. 日本東京專修大學畢業。. 1948. 於私立靜修女中教授國文。. 1956. 擔任《新選歌謠》審查委員。. 1970/01. 〈母親你真偉大〉作詞。. 熟稔國語、日語之外,英語亦佳。 譯配的歌曲: 〈快樂頌〉 、 〈聖誕鈴聲〉 、 〈維也納森林〉 、 〈流浪的人們〉、 〈快樂的鐵匠〉 、 〈採茶歌〉 、 〈山谷裡的燈火〉 、 〈母親〉 、 〈快樂人生〉 、 〈王 老先生〉、〈稻草裡的火雞〉、〈山腰上的家〉. 王毓騵兼有教師、譯者與作詞家的身分,在《101 世界名歌集》中記有其作 詞與譯詞各一首。王毓騵為國文老師,中文的寫作、駕馭能力自是其優勢所在, 其譯配的多首歌曲皆為大眾耳熟能詳者,流傳性高,在歌詞翻譯的領域裡有其一 席之地。 由上述五位譯者的經歷看來,在加入一九五一年《101 世界名歌集》的譯配 歌詞活動之前,周學普與張易皆已有翻譯的經驗,周學普當時已是五本文學譯書 的譯者,張易也已有一本譯書出版。蕭而化與王毓騵的譯詞經驗應是始於《101 世界名歌集》,蕭而化在《101 世界名歌集》中即有二十二首譯配詞,王毓騵在 此歌集中僅有兩首譯配詞,而從其經歷資料可見得其之後在譯配詞的領域中頗為 活躍,多首皆為廣為流傳的少兒歌曲。. 5. 資料來源: 戰後台灣初等教育之研究—以台灣教科書為分析場域(1952–1968) (頁 34) ,白鴻博,2011,國立中央大學歷史 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22.

(30) 此外,關於劉廷芳這位譯者,根據台灣大百科全書、台北音樂教育學會的網 站資料,以及陳郁秀與孫芝君所述,皆表示劉廷芳亦獲邀加入《101 世界名歌集》 的翻譯活動中,但其實劉廷芳已在一九四六年辭世,而在一九四二年赴美就醫 前,一直都在中國,未曾來過台灣。《101 世界名歌集》所收的劉廷芳譯詞,實 為中國廣學會於一九三四年所出版之《普天頌贊》裡的譯詞,非劉廷芳為《101 世界名歌集》翻譯活動所譯。 《101 世界名歌集》所收的十首劉廷芳譯詞,依《普天頌贊》(1961)所記 載,皆為一九二九至一九三四年間所譯,其中有一點須提出說明。這十首譯詞當 中,〈趕快工作〉與〈信心基礎〉兩首實為劉廷芳與楊蔭瀏合譯,但《101 世界 名歌集》只列出劉廷芳之名,究其原因,應是在取捨、留名與否之間,宗教力凌 駕政治力之上。因為劉廷芳的牧師身分,讓他可免於大陸人士之名在出版品中一 律遭到刪改的命運,而楊蔭瀏這位教授音樂的專業人士,為《普天頌贊》的編輯 委員總幹事,亦為聖詩作家,但其命運則如同〈可愛的家〉的譯者吳研因一般, 皆因為大陸人士的身分,而在《101 世界名歌集》裡隱了姓,埋了名。. 23.

(31) 第三章 歌詞翻譯裡的語言現象 《101 世界名歌集》於一九五二年三月出版,依施福珍(無日期)所記,應台灣 省教育會之邀加入此翻譯活動的譯者,包括了蕭而化、周學普、海舟、張易、劉 廷芳、王飛立、王毓騵七位。另加上歌集中列入的丁作人,共有八位譯者,譯配 了八十九首歌曲,其餘的十二首歌曲,記有李叔同填詞兩首,盧同詩改作一首, 中國古詩三首,中學唱歌一首,以及五首未記載譯者、配詞者或其他來源資訊的 歌曲。本章將針對 Nord 所言文內之內容、詞語、句子結構等語言表現因素,探 討前述八位譯者的八十九首歌曲之譯詞,經與原詞比對,在譯詞沿用與未沿用原 詞之間,找出改寫的痕跡,辨識出歌詞翻譯之策略與方法,討論歌詞與歌名的改 寫情形,並追認譯者在歌詞翻譯中所應用的修辭,探討譯詞的修辭表現。. 第一節. 歌詞翻譯的策略與方法. 經由分析八位譯者共八十九首歌曲的譯詞,得出歌詞翻譯應用的翻譯策略與方法 包括有原意延伸增添、添加評論、情緒強化增添、核心字詞翻譯、順序調換、重 複、疊句及疊詞改寫、合併翻譯、聚焦、詞組字序調換、偏譯,以及數字改寫, 茲依序逐一舉例說明各項翻譯策略的應用如下。各譯者個別的翻譯策略分析另收 於附錄四。. 一、原意延伸增添 歌詞的翻譯較之於其他文體的翻譯,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它須配合著曲調,在每 一小段旋律結束時,歌詞即須隨之斷句。曲子的每個音符,搭配著外文拼音語言 的每個音節,在多音節的原文單字譯為單音節的中文字時,勢必增添詞語。就歌 詞的翻譯而言,譯詞的字數應與原曲的音節數相等,一字一音,亦步亦趨,以能 準確無誤地體現作曲家的意圖和原曲的節律特色,讓原曲的節奏感,從譯詞中顯 現出來(薛范,2002,頁 111)。在譯詞時,這種音步、音節的要求或限制,在 譯者譯完原詞詞意而仍有「餘」時,則必須添上詞句,否則就會出現一字拉長成 多音的情形,失了曲調的節奏感。 各譯者皆有運用增添改寫的翻譯策略,行使的原因有二,一為未刪除原詞, 但意已盡而音未歇,一為刪除了部份原詞,因而須另行增添新詞。依增添的內容 來看,有自原意延伸增添,寫作相同意境的翻譯方法,蕭而化、周學普、海舟、 張易、王飛立的譯詞中皆可見到,其中蕭而化與海舟應用得較其他譯者多。茲舉 24.

(32) 例說明如下: 例一:Come, then ere night is dark, Come to my bounding bark. 夜已昏,欲何待,快回到船上來。〈散塔蘆淇亞〉(蕭而化) 原詞之意在「夜已昏」與「快回到船上來」已交代完畢,但尚餘三個音符的 空缺,故蕭而化延續情節,加添了「欲何待」三字。 例二:Should o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and never brought to mind ? 舊日同游,情深無限,哪能一旦相忘?〈憶舊遊〉(海舟) 海舟此首譯詞以四字句為主,有數個空留音符之處,故海舟多所增添,由原 意延伸,以填補空缺,譯詞中的「情深無限」四字即為原意之延伸,在音符有餘 處,循著原意的方向,做情境、情節上的增添改寫。 例三:Do you remember the past where we met, Long, long ago, long, long ago. Ah yes, you told me you'd never forget. 你可記得,春花路,初相遇, 往事難忘,往事難忘。 倆相依處,微風動,落花香。〈往事難忘〉(張易) 張易的譯詞有幾處延伸原意的增添,原詞第一行僅指出初識的當初,而張易 替它增添了「春花路」此一相遇的地點,原詞第三行說的伊人允諾定不忘懷,因 張易已在第二行寫出了「難忘」二字,故譯詞第三行全部延伸增添,繼續形容相 遇時的情景,回想當初的微風徐徐,憶起當初的花香陣陣。. 二、添加評論 從增添的內容來看,除了接續前言、順勢而寫之外,亦有加上評論的處理方式, 蕭而化、周學普、海舟的譯詞均有此類增添的改寫翻譯。茲舉例說明如下: 例一:The head must bow and the back will have to bend, Wherever the darkey may go. 無論何處為,惟有黑人最可憐, 永遠是低頭背又彎。〈肯達基老家鄉〉(蕭而化) 蕭而化在此句譯詞中增添了原詞所無之「可憐」一詞的評論。這類的評論, 25.

(33) 蕭而化比其他譯者應用得多,共計有四首譯詞在原詞詞意之外,新增了評論的詞 語,像是「惟有黑人最『可憐』」〈肯達基老家鄉〉 、 「『可憐』她玉殞香痙…… 『可憐』她長眠樹底。」〈聽那杜鵑啼〉 、 「『哀』我流浪人」〈我心戀高原〉 、 「豈 因『遺恨』心頭鎖」〈老黑嚼〉。 例二:Sleep, sleep, you are my child. 夜已深,空寂寞。 〈催眠曲〉(周學普) 周學普對於此句的改寫與評論,讓這一首富含「月下花兒」 、 「可愛的小鳥」、 「催眠精靈」等兒時記趣的催眠曲,倏地脫離了小娃兒的世界,轉而進入唱著催 眠曲的母親的心境。這一曲中尚有其他的評論增添,說著「還要老是囉嗦」,明 顯透出霸氣,讓原本一片靜謐的催眠曲,添上了個性與力道。 例三:And of all the friends who were schoolmates then, There remains Ben, but you and I. 更唏噓同窗好友幾人留, 徒見君我依舊任沉浮。〈君憶否〉(海舟) 海舟在此句所增添的「更唏噓」三字,便是對「同窗好友幾人留」所做的評 論,以表悲嘆與惋惜之意。此外,海舟另有兩首譯詞亦是改寫、新添了情感的評 論,如〈君憶否〉中的「花落倍添愁」,與〈我怎能離開你〉 「縱然是恨難消」。. 三、情緒強化增添 另有一類增添內容的類型在於強化情緒,茲舉例說明如下: 例一:Why do I weep when my heart should feel no pain? Why do I sigh that my friends come not again? 老淚縱橫,豈因遺恨心頭鎖, 家人盡去,要不悲泣不由我。〈老黑嚼〉(蕭而化) 蕭而化將原詞兩句設問的語氣,改為直述句,讓原詞的自問逕自在譯詞中回 答,而譯詞中的「遺恨」二字,甚而強化了悲泣的情緒。同曲原詞另有「Gone are my friends from the cotton fields away.」一句提及「friends」,蕭而化將之譯為「老 友盡去,永離凡塵赴天國。」,加上此例中蕭而化將「friends come not again」 譯為「家人盡去」,若非譯時的疏漏,則這般的無親無故,真是讓老黑嚼的景況 淒涼至極。此外,蕭而化對於〈問我何由醉〉一首裡玫瑰的角色形塑,也是以強 26.

(34) 化情感的方式呈現。 例二:Thus kindly I'll scatter thy leaves o'er the bed, Where thy mates of the garden Lie scentless and dead. 我將掃葉成香塚,為汝殷勤覆, 從此芳菲難再復,惆悵使人愁。〈最後的玫瑰〉(海舟) 海舟在此處譯詞的表現上讓情緒更為強烈與深刻,較原詞多了掃葉的「我」 的心境,同時在殷勤中更顯惆悵與愁緒。 例三:I try to drive away my sorrow, Pickin' on de old banjo. 沒法遣走我的悲哀, 愁雲慘雨彈紛沓。〈馬撒永眠黃泉下〉(張易) 在這首黑奴哀傷主人死去的原詞中,此句描寫的是黑奴意欲將悲傷之情洗 去,藉彈奏五弦琴來轉換情緒,這般正向以對的態度,張易在譯詞中捨而不取, 寧願讓哀傷的情緒留滯、延宕。這種強化悲傷的譯法,在這首譯詞中頻頻出現, 像是副歌原詞「Hear dat mournful sound: All de darkeys am a–weeping.」兩行,訴 說著聽到的悲切聲音來自於黑人的哭泣,而張易卻將其譯為「聽!四野悽風,悲 歌動塵沙,所有黑人都在哀泣」,不僅要表現出黑人的哀泣,更要讓景物同悲, 同泣同訴。再者,原詞「'Twas hard to hear old massa calling, 'Cause he was so weak and old.」 ,說著馬撒身體日益虛弱,連發出呻吟聲要用的氣力都快散失了,但張 易將其譯為「可憐馬撒老病呻吟,人耳淒惻心難忍。」,增添了黑奴們對馬撒病 重的憐憫與於心不忍的情緒,再一次加重了譯詞中的傷悲程度。. 四、合併翻譯 合併翻譯出現在譯者將兩行或多行的原詞詞意合併譯為一句,句子一經整合,精 簡了譯詞,也空下了音符,故譯者必須添柴加薪。茲舉例說明如下: 例一:Gone are my friends from the cotton fields away, Gone from the earth to a better land I know. 老友盡去,永離凡塵赴天國。 四顧茫然,殘燭餘年惟寂寞。〈老黑嚼〉(蕭而化). 27.

(35) 此處兩句原詞的詞意,蕭而化刪去了「cotton fields」不譯,其餘訊息皆已在 「老友盡去,永離凡塵赴天國。」一行述盡,因此,蕭而化採延伸相同意境的方 式,說茫然,道寂寞,補上所餘的一整行空行。 例二:Believe me, if all those endearing young charms, which I gaze on so fondly today, were to change by tomorrow and fleet in my arms. 眼看你的嫵媚花容今已萎枯。〈依然在我心深處〉(海舟) 海舟在此曲中對原詞的改寫程度頗大,將原詞的訊息濃縮、截取若干,像是 此處所列三句原詞,海舟僅取其中的「charms」、「change」、「fleet」訊息,以及 「today」與「tomorrow」的兩相對照,合併、濃縮為「眼看你的嫵媚花容今已 萎枯」一句。此外,對於原詞所含的元素,海舟亦有合併翻譯的處理方式,例如 在〈朱尼妲〉中原詞「Soft o'er the fountain, Ling'ring falls the southern moon;」 ,說 著月兒已掛在南方的天空,在泉水那方,而譯詞不說月兒究竟是在廣垠夜空的何 處,只說「夜靜月徘徊」 ,將原本描述月兒方位的「南方」 ,讓給了泉水,寫就了 「影纖纖越過南浦」一行。在這兩行中,譯詞調整了、合併了,仍不漏失「南」 方的方位訊息,其實此方位亦透露了時間訊息,在月兒到了南方時,表示已過了 午夜,繼而將要西下,將要天明,也因此可順著接續下一行所述的「遠方山漸白」 。 例三:Work while the dew is sparkling, Work ’mid springing flowers; 露珠耀彩花笑時, 工作要辛勤;〈趕快工作〉(劉廷芳) 劉廷芳將兩句原詞中分立的元素,合併在同一句中,成了「露珠耀彩花笑 時」,再將兩句中相同的「Work」字挑出,延伸譯為「工作要辛勤」。. 五、核心字詞翻譯 核心字詞翻譯為譯者擷取原詞的核心元素,添上新意境與新元素,半譯半寫,以 成譯詞,運用此種翻譯方法的譯者有蕭而化、周學普、海舟、張易、丁作人。茲 舉例說明如下: 例一:See where the star of eve, Beams gently yonder, See where from wave to wave, Soft breezes wander; 28.

(36) 黃昏遠海天邊,薄霧茫茫如煙, 微星疏疏幾點,忽隱又忽現。〈散塔蘆淇亞〉(蕭而化) 在蕭而化的譯詞之中,常可見原詞的核心主體仍在,但寫情寫景已不同,頗 似班雅明所言譯文的切線與原文在切點相會之後,繼續著自己的路程。此例原詞 中先看星空,後觀大海,而譯詞則將順序顛倒,先向海那端,再向微星。原詞的 星兒,在遙遠的天際點著星光,其中的「星兒」與「星光」,皆化入了譯詞之中, 但星兒添了「疏疏幾點」,多了寂聊,而星光不只閃耀著,還對著地上的人兒「忽 隱又忽現」。原詞中「海浪」那端有著微風,在譯詞之中,「海」仍在,但已不 見微風,有的是茫茫如煙的薄霧。這樣的譯詞,用原詞的核心元素,加上新意境 與新元素,實際上是半譯半寫,可謂半創作了。 例二:silence of the night 夜昏朦 stars as silvery and clear 星光稀微〈催眠曲〉 (周學普) 〈催眠曲〉原詞中幾個元素在譯詞裡重新組合,組合之後核心主體仍在,但 寫情寫景已不同。譯詞如同原詞一般,也有夜晚、星辰、花兒、夢境,但原詞中 夜晚的寂靜變為了譯詞中昏朦的夜,由聽覺感受轉成了視覺經驗,而在夜空中閃 爍著清朗銀光的星辰,在譯詞中卻只有無力的稀微星光。原詞與譯詞彈著同調, 登場角色亦相同,但周學普選擇讓它們在譯詞中有著兩樣的裝束,不影響意旨, 只是換了個風景。 例三:I see thy face in ev'ry dream, My waking thoughts are full of thee, Thy glance is in the starry beam, That falls along the summer sea! 我見你面,僅在夢裡, 夢中情境,一如往昔, 夢去醒來,悵恨難已, 哀此情懷,永感離迷。〈哦,簡妮微〉(張易) 原詞四行說的是每個夢裡都有妳,醒來後腦海裡也全是妳,妳的魅力像那夏 29.

(37) 夜海上的星光,閃耀迷人,但張易的譯筆取了「夢」這一個核心字,由此發想改 寫,將原詞中對於魅力的闡釋,轉成夢去人空的哀淒與悲嘆。. 六、順序調換 順序調換意指句序或整個段落前後調換。茲舉例說明如下: 例一:All sunk in peace and rest, All sweetly dreaming. 夜色如夢如煙, 美麗寂靜悠閒。〈散塔蘆淇亞〉(蕭而化) 原詞先說寂靜,後說如夢,蕭而化所譯倒是先說了如夢般的夜色,再述寂靜。 例二:Oh! The bull-dog on the bank. Oh! The bull-frog in the pool. Oh! The bull-dog on the bank. Oh! The bull-frog in the pool. Oh! The bull-dog on the bank, And the bull-frog in the pool. The bull-dog called the bull-frog. A green old water fool. 哦,那牛犬鬧水濱, 哦,那牛蛙噪水浦, 牛犬笑對牛蛙說, 你是綠衣愚夫。 哦,那牛犬鬧水濱, 哦,那牛蛙噪水浦, 牛犬笑對牛蛙說, 你是綠衣愚夫。〈水濱牛犬〉(海舟) 在此曲中,原詞句序與重複之處巧妙地重整在譯詞裡。原詞將有牛犬、有牛 蛙的角色訊息重複了三次之後,才開始述說情節,說著牛犬笑牛蛙是水中的綠色 傻瓜。而在海舟的譯詞中,卻是將角色與情節在頭四行交代完畢,接著再重複一 次,讓原詞兩行的疊句,轉成了一個段落的重複,不採原詞略為懸宕的風格,改 以一股作氣、明快的風格來陳述故事。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 Some students went to the concert last night; the other stayed at home studying. (C) Some of the students went to the concert last night; others stayed at

and Transport (+9.23%) on account of dearer prices of gasoline, gold jewellery, fresh fish and fresh pork, as well as rising charges for meals bought away from home.. On the contrary,

culture recorded notable increases of 1.20%, 0.88% and 0.54% respectively, on account of dearer prices of fresh pork and vegetables, rising charges for meals bought away from

Overview of a variety of business software, graphics and multimedia software, and home/personal/educational software Web ap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 software for

To assist with graphics and multimedia projects To assist with graphics and multimedia projects To support home, personal, and educational tasks To support home, personal,

Home > Education System and Policy >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 Applicable 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 Direct Subsidy Scheme..

EDB Hom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ajor Levels of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eed”) Projects >2022/23 School

language reference User utterances “Find me an Indian place near CMU.” language reference Meta data Monday, 10:08 – 10:15, Home contexts of the t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