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資料蒐集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資料蒐集

壹、資料蒐集的方法

質性研究的資料蒐集方法可謂多元,常用的許多方法包含參與式觀察、深度 訪談、焦點團體、口述歷史、行動研究等(胡幼慧,2008;潘淑滿,2003)。本研 究在資料蒐集的方法上,主要採用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作為資料蒐集的方法。

「訪談」為質性研究中相當重要的資料蒐集方式,訪談是一種研究性交談,

研究者透過有目的的談話過程,進一步了解受訪者對問題或對事件的認知、看法、

感受與意見,以便對研究的現象有全面性的了解;在此過程中,研究者以積極的 傾聽、開放、尊重的態度,與受訪者進行語言和非語言上的情感交流,雙方為一 平行互動、雙向式的對話關係,共同建構出對雙方皆有意義的社會現實(傅從喜等 譯,2009;潘淑滿,2009)。

訪談在執行策略中,又可區分為三個類型:結構式(structured interview)、無 結構式(nonstructured interview)、半結構式訪談法(semistructured intervie),此三種 訪談策略的選取與研究設計和研究的嚴謹度皆有密切相關。在結構式的訪談中,

研究者對訪談的走向具有完全掌控與主導作用,問題類型、提問方法、問題順序 等皆有一定的程序;無結構式訪談,相對沒有固定的訪談問題,鼓勵受訪者用自 己的語言和思路自由表達;半結構性的訪談,研究者對訪談的控制性則介於前兩 者之間,研究者對訪談結構具一定的控制,同時也允許受訪者積極參與(陳向明,

2009)。由於本研究欲探討男性單親家長的求助經驗,其屬於感受性及主觀性的資 料詮釋,須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讓受訪者以其自身的語言表達其個人的想法,

方可貼近受訪者真實的情境思惟。在訪談策略的使用中,採用半結構式的訪談蒐 集資料,於訪談進行之前,研究者首先根據研究的問題與目的設計訪談大綱,作 為訪談的指導方針,但在整體訪談過程中不須完全根據訪談大綱的順序進行訪 問,視實際的互動狀況做彈性的調整,適時的修改問話方式和追加問題,以確保 訪談主題的持續聚焦,及蒐集完整的資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訪談情境選取上,主要以受訪者感受熟悉、舒適、安全的環境為原則,包含 受訪者家中、社福機構會談室、公共場所等,每一次的訪談時間約 60-90 分鐘之 間,訪談次數不定,依研究過程的須要與受訪者維持聯繫,並在受訪者的同意之 下,全程錄音協助記錄完整的訪談內容。

貳、研究工具 一、研究者本身

質性研究中,研究者本身即是研究工具,研究者的靈敏度、精確度和嚴謹度 對研究的質量具有相當的影響性,由於人們經常會將自己個人的經驗性知識和科 學知識結合起來運用,對於特定的事件形成個人獨特的「前見(pre-understand)」,

雖然如此的看法與生活經驗形構出個人的研究能力,但也相對的易於使研究者在 面對特定問題時存有主觀思惟,僅能開放部分自我吸取受訪者的意見,因此研究 者必須時時對自己及與研究對象之間的互動進行反省和審視,如此才能較為客觀 地看待自己的主體意向,使自己的主體性獲得較為客觀、嚴謹、自律的品質 (disciplined subjectivity) (陳向明,2009;齊力、林本炫,2006)。

本研究中,研究者與受訪者之「性別角色」的差異為研究過程中所需關注的 部分,因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已習得並內化的價值觀與外顯行為,不僅影響研究 者個人的主體意識,也易於影響到研究者和研究對象之間的互動關係(陳向明,

2009)。女性研究者在面對男性受訪者時,如此的性別差異雖然能使研究者在這方 面特別敏感,但不可避免的傳統女性思惟已深值在研究者的意識當中,對於「男 性不應該求助,男性會拒絕求助」的想法很可能左右研究者對受訪者觀點的接收 程度,對此,研究者一方面透過文獻的閱讀來增進自我的反思能力,另一方面將 試圖於訪談前與訪談過程中,隨時反思與調整自我的態度和價值,將自我「歸零」, 並以學習者的態度,從受訪者處學習經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錄音器材

在開放型的訪談中,經常強調使用受訪者自己的語言對他們的意義進行分析 和再現(傅從喜等譯,2009),為了盡可能做完整的紀錄,研究者使用錄音器材記 錄下整個訪談內容,同時確保逐字稿的完整性,以幫助研究者日後分析資料和撰 寫報告。在使用錄音器材前,仍會徵詢受訪者的同意,只有在受訪者的同意之下,

方使用錄音器材作為協助記錄的工具。

三、訪談大綱

本研究採用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研究者將設計兩份訪談大綱,一份較為簡 潔明瞭,主要作為訪談時提醒研究者須問及的大方向;另一份則較為細緻,主要 用於問題的進一步探問,透過各種可能狀況的聯想,讓研究者在面對不同的回應 時,能夠持續話題的延展。

四、訪談同意書

訪談同意書用於尊重及保護受訪者權益,研究者在訪談之前,先讓受訪者閱 讀訪談同意書,使其明確了解研究目的與重要性、資料處理方式、受訪者的權利 和須配合事項、保密原則、對研究的貢獻,徵求其同意並共同簽署,作為雙方信 賴關係的基礎。

五、田野日誌

田野日誌主要用於蒐集訪談脈絡外的觀察資訊,或是訪談過程中,錄音機無 法捕捉到的社會現象,在訪談之後迅速將所觀察之外在情況記錄下來。記錄形式 可區分為:內容型記錄,受訪者在訪談中所說的內容;觀察型記錄,訪談者看到 的東西,如訪談的場地和周圍的環境、受訪者的衣著和神情等;方法型記錄,訪 談者自己使用的方法以及這些方法對受訪者、訪談過程和結果所產生的影響;內 省型記錄,訪談者個人因素對訪談的影響,如性別、年齡、職業、相貌、衣著、

言談舉止、態度等(胡幼慧,2008)。從這些記錄當中,研究者一方面可以對整個 訪談過程進行反思,思索哪些問題未被提及、哪些問法不夠確實、發現甚麼值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進一步探索之議題;另一方面則是透過情境觀察檢視受訪者的言語和表情的配合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