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擬透過比較「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和「直接教學」二 種不同的教學方式,探究對於國小資源班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是否有差 異。蒐集的資料、編制的研究工具、研究過程分別以視覺分析、C統計、

效果值分析、信度考驗、內容與社會效度進行處理,茲說明如下:

壹、視覺分析

本研究為呈獻數學學習與保留效果,計算出研究參與者在「分數乘 法測驗」與「小數乘法測驗」的得分後,換算整體解題正確率百分比,

其中整體解題正確率的公式如下:

整體解題正確率=每次評量得分÷每次總分×100%

將基線期、處理期與維持期的整體解題正確率透過點繪的方式製成 曲線圖,依曲線的變化情形分析各階段的研究結果,將階段內與階段間 的變化與趨勢製成變化摘要表,主要內容詳細描述如下:

一、階段內分析

(一)階段名稱與順序:A代表基線期;B代表交替處理期,C代表維 持期。A1代表電子白板融入教學之基線期,A2代表直接教學 法之基線期,B1代表電子白板融入教學之交替處理期,B2代 表直接教學法之交替處理期,C1代表電子白板融入教學之維 持期,C2代表直接教學法之維持期。

(二)階段長度:指單一階段內「分數乘法測驗」與「小數乘法測 驗」整體解題正確率數值蒐集的次數,即階段內施測此二種 測驗的次數。

(三)趨向預估:階段內所蒐集的「分數乘法測驗」與「小數乘法測 驗」整體解題正確率數值構成資料路徑的斜度,即是資料趨 向路徑的預估。本研究使用中分法(split-middle method)估

66

計階段趨向的走勢,中分法依據中數與縱軸值估計趨向,較 具可信度(Schloss & Smith,1998)。並標示出進步(+)、退步

(-)或呈水平(=)的符號,表示「分數乘法測驗」與「小 數乘法測驗」整體解題正確率數值分布的趨勢。

(四)趨向穩定性:趨向穩定為階段內「分數乘法測驗」與「小數乘 法測驗」整體解題正確率數值沿著趨向走勢線的變化範圍。

計算出落在該範圍內的資料百分比,本研究以階段內 80%的

「分數乘法測驗」與「小數乘法測驗」整體解題正確率數值 落在該階段「分數乘法測驗」與「小數乘法測驗」整體解題 正確率平均數值的15%的範圍內時,表示該階段趨向具穩定 性。趨向穩定性愈高,表示「分數乘法測驗」與「小數乘法 測驗」整體解題正確率數值的趨勢愈一致。

(五)階段內水準資料:在階段內可以獲得平均水準、水準全距、

水準穩定度與階段內水準變化等四項資料。本研究將水準穩 定度設為15%,亦即階段內80%至90%的「分數乘法測驗」與「小 數乘法測驗」整體解題正確率數值落在平均水準的15%範圍內,

則可視為穩定的資料(Tawney & Gast,1984)。

二、階段間分析

(一)階段間水準變化:指本階段的第一個「分數乘法測驗」與「小 數乘法測驗」整體解題正確率數值與前一階段最後一個「分 數乘法測驗」與「小數乘法測驗」整體解題正確率數值縱軸 值相減。

(二)平均水準變化:指本階段與前一階段的平均水準相減。

(三)重疊率:比較兩相鄰階段的資料時,指後一階段的「分數乘 法測驗」與「小數乘法測驗」整體解題正確率數值有多少比 例的解題 正確率是落在前一「分數乘法測驗」與「小數乘 法測驗」整體解題正確率數值的範圍內。一般而言介入期與

67

基線期的重疊比例越低,表示自變項對依變項的立即效果愈 大(Tawney & Gast,1984)。在本研究中處理期與基線期的重疊 比例越低,亦即表示教學介入的學習效果較佳;維持期與處 理期的重疊比例越高,亦即表示學後保留的學習效果較佳。

貳、C統計分析

因應視覺分析的信度與效度較不足夠,因此本研究使用C統計來輔 助視覺分析,考驗階段內的「分數乘法測驗」與「小數乘法測驗」整體 解題正確率數值變化走勢是否達顯著水準,也可考驗階段間不同介入方 法效果是否達顯著差異。

參、效果量分析

視覺分析的限制在於較主觀,且介入效果不明顯時,使用視覺分析 法較無法敏銳的從結果偵測出來,因此需要使用其他統計方法的輔助。

Kazdin (2011)指出統計分析的優勢在於能提供客觀可信的標準,可偵 測出不明顯的介入效果。本研究採計算效果量(effect size)來輔助視覺 分析,效果量是代表兩個變項之間關係的強度,若效果量愈大,則代表 自變項與依變項的因果關係程度愈大(Cohen ,1992)。本研究以Cohen's d 值來當作效果量,用以計算教學介入的實際效果,並進而比較兩種不同 教學介入方式的學習效果差異情形。計算方式如下:

68

依據Cohen(1988)的定義,Cohen's d小於0.2屬於低效果量;0.2~0.5 屬低到中效果量;0.5~0.8屬中到高效果量;0.8以上屬高效果量。

肆、信度考驗

本研究中所施測的研究者自編之「分數乘法測驗」與「小數乘法測 驗」,測驗評量結果由研究者與另一名教學年資十五年的數學教師共同 評分,將二人的評分結果進行評分者一致性考驗。三位實驗參與者之評 分者信度考驗結果請見表3-6、3-7、3-8、3-9、3-10與3-11。

69

70

71

72

73

74

75

伍、內容效度

研究者請指導教授與另外三位專家針對自編之「分數乘法測驗」與

「小數乘法測驗」作內容效度之審核,另外三位專家均具有豐富的國小 數學教學經驗,二位已取得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學位,且教學年資一位為 十六年、一位為十五年、另一位為七年,對國小數學教材相當熟悉。審 定測驗題目內容適當且具教學內容之代表性,表示測驗具有良好的內容 效度。

陸、社會效度

教學介入結束後,為了解研究參與者接受此二種不同教學方式的感 受,研究者向受試者進行訪談,將訪談資料整理後進行編碼與分析,第 一碼代表研究參與者,代碼「A」為甲生,「B」為乙生,「C」為丙生;

後面數字編碼則為訪談日期,最後一碼則為逐字稿之行號,訪談的內容 綱要請見附錄四。

76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