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限制員工權利新股無償發行對資本維持之影響

第一節 資本之意義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8 7。

雖然檢討與修正資本三原則的聲音不斷,我國現行法上仍保有之,

故本章主要探討公司無償發行限制員工權利新股予員工時,對資本維持 原則之影響。以下第一節先討論資本的意義,第二節與第三節分別簡介 我國法與美國法,關於資本維持原則,如資本充實之意義與公司法上的 相關設計等,以及公司法上既有的無償配股制度,以此與本章主題相比 較。最後為本章主題之分析。

第一節 資本之意義

第一項 資本在公司法上之意義 第一款 資本之分類

資本一詞散見於公司法各條文,然公司法並未就資本為任何定義。

事實上,各條文雖均用資本一詞,其意義亦不盡相同。以下先就學理上 分類說明。

第一目 形式資本與實質資本

形式資本係指股東之出資,即股份總數乘以每股金額,又可分為章 定資本與實收資本;實質資本則係指形式資本因公司經營而有增減,其 增減後實際存在之公司財產金額8,相當於會計上所稱淨值或股東權益。

形式資本只有在公司增資、減資、庫藏股交易等時才有變動。相較而言,

實質資本將因公司營運獲利或虧損,與市場對公司資產、負債之評價等,

而易有波動。

舉例來說,甲公司設立時章程定股份總數為一百萬股,每股票面金 額十元;實際發行五十萬股,發行價格二十元。甲公司章定資本為:股 份總數一百萬股乘以每股票面金額十元,即一千萬元;實收資本為:已 發行股份總數五十萬股乘以每股票面金額十元,即五百萬元。實質資本

7 方嘉麟,論資本三原則理論體系之內在矛盾,政大法學評論,第 59 期,1998 年 6 月,第 217-218 頁。

8 賴源河,實用商事法精義,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 3 月,第六版,第 96 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9

則為實際取得之股款總額,已發行股份總數五十萬股乘以發行價格二十 元,即一千萬元。假設甲公司同年獲利一百萬元,並全數保留於公司,

其實質資本增為一千一百萬元;然形式資本仍然不變,依舊為章定資本 一千萬元,實收資本五百萬元,形式資本與實質資本很容易就不相符。

實務上債權人真正關心為實質資本而非形式資本,蓋無論形式資本 多麼龐大,若事實上已經虧損殆盡,無實際財產可供債權人求償,則形 式資本亦不具任何意義。但實質資本必受公司營運盈虧影響,然公司營 運績效卻非法律所能規範9

第二目 章定資本與實收資本

公司法於 2005 年為便利股份發行,配合證券市場交易之需要,修 法採純粹授權資本制,於公司法第 156 條第 2 項規定:「前項股份總數,

得分次發行。」。所謂授權資本制,係指公司設立時,發起人只要在章 程中確定股份總數,並各認一股以上,即得申請設立公司。故公司不需 於設立時即將章程所定股份總數全數發行,其餘未發行股份待公司成立 後,按照公司的實際需要,再分次發行10

因此實務上,若公司已依公司法第 130 條第 1 項第 2 款,於章程中 記載分次發行股份,意即採取授權資本制,則公司形式資本可以分為授 權資本及已發行資本兩種11。前者又稱章定資本,即章程規定公司得發 行之股份總數乘以每股票面金額之合計;後者公司法上稱為實收資本,

即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乘以每股票面金額之合計12

惟在授權資本制下,章定資本對債權人不再重要,蓋章定資本中未 發行的股份數,公司無發行的義務,換言之將來是否發行未可知,僅是 一種可能的期待而已,故章定資本對債權人僅具有指標性意義13。因此,

公司的實收資本才是債權人對公司債權實現能力期待的基準,公司法上

9 方嘉麟,前揭註 7,第 159 頁。王文宇、林仁光,公司資本制度與股票面額之研究,月旦法學 雜誌,第 73 期,2001 年 6 月,第 27 頁。

10 柯芳枝,前揭註 1,第 125-126 頁。

11 柯芳枝,前揭註 1,第 126 頁。

12 方嘉麟,前揭註 7,第 158-159 頁。

13 許坤皇,論股份有限公司資本制度─以具體規範之探討為核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5 年 7 月,第 43-44、53 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0

關於公司的行政或會計管理之標準,亦以實收資本為準14,例如公司法 第 161 條之 1 第 1 項規定之資本額,依經濟部函釋係指實收資本15。公 司之資產負債表係呈現公司實際之資產與負債狀況,其股東權益項下之 股本,亦為實收資本而非章定資本16

第二款 資本三原則中資本之意義

資本確定原則,係指股份有限公司於設立時,應於公司章程中確定 資本總額,故其所指資本,應為章定資本。資本不變原則,係指資本總 額一經章程確定,應保持固定不動,如公司欲增加或減少資本,必須踐 行嚴格的法定增資或減資程序,其所指資本,亦為章定資本。然資本維 持原則,指公司存續期間,應維持與資本額相當之財產,以具體財產充 實抽象資本17,故其重在實質資本18

資本確定原則與資本不變原則均以章定資本為規範對象,最大的作 用無非是保障章定資本之確定與不變,以提供資本維持原則下具體財產 充實之基準、實質資本比較之基準19

第二項 資本在公司經營上之意義 第一款 資本在公司經營上之意義

商業上所稱資本的意義,較法律上的資本為廣。通常學說將公司的 資金來源大分為二類,來自於借款,稱之為「外來資本」;來自於股東,

稱之為「自有資本」,蓋該資金無義務亦不得返回予股東20。自有資本的 特徵在於,報酬的不確定性與非特定性,以及不需任何形式的償還,也 就是說,在公司經營困難時,自有資本仍可永久、持續的支持公司,亦

14 許坤皇,前揭註 13,第 12、19 頁。

15 經濟部 2001 年 11 月 23 日商字第 09002254560 號函。公司法上與資本有關之用語有六種:資 本、資本額、資本總額、實收資本額、資本淨值及實收股本,惟為求規定明確性與用語一致性,

相關規範若置於總則,因須涵蓋適用於各種公司組織,故應使用資本或資本額;規定於股份有限 公司專章者,應使用實收資本額一詞。詳細分析見許坤皇,前揭註 13,第 11-21 頁。

16 林仁光,資本維持原則之重新檢視,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 33 期,2002 年 4 月,第 51-52 頁。

17 賴源河,前揭註 8,第 98 頁。柯芳枝,前揭註 1,第 124 頁。劉連煜,前揭註 1,第 201 頁。

18 方嘉麟,前揭註 7,第 160 頁。

19 方嘉麟,前揭註 7,第 159-160 頁。

20 劉渝生,公司資本與資本三原則,法學講座,第 16 期,2003 年 4 月,第 2 頁。

23 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簡稱 IFRS)之發布機構國際會 計準則理事會(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簡稱 IASB)將資產負債表更名為財務 狀況表,用以代表公司在特定日期,即報導期間結束日,的財務狀況。惟我國行政院金融監督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2

第一目 投入資本

投入資本又稱為繳入資本,係指股東所提供給公司的資金金額,包 括股本、資本公積及應分配股票股利。基於公司法第 129 條第 1 項第 3 款及第 156 條規定,我國係採票面金額股,公司應於股票上記載每股金 額,即票面金額,簡稱面額。然股票之發行價格受諸多因素影響,不一 定與面額相等,當股票發行價格高於面額時,此時股東繳納股款中,面 額部分為股本,即公司法所稱實收資本,非經減資程序不得加以減少或 消除。所有超出面額部分為額外投入資本,公司法稱為資本公積29。 資本公積除了股票發行的溢價外,還包括庫藏股交易所產生的利益、

收回股票註銷所產生的利益、特別股轉換時原帳面金額超過普通股面額 部份等30。簡言之,資本公積或源自於股東對公司之出資之一部分,或 基於其他資本變化而來31。股本與資本公積性質相同,均屬自有資本,

惟公司法上對兩者的使用限制規定不同32,股本僅可用於彌補虧損或發 還股款,規定於公司法第 168 條、第 168 條之 1、第 279 條到第 281 條 等;資本公積則用途較廣,可供彌補虧損或撥充資本,規定於公司法第 239 條與第 241 條。

第二目 保留盈餘

公司會於每會計年度終了時,將公司當期損益結轉至資產負債表的 保留盈餘科目,該科目即累積歷年公司已賺得且保留未分配給股東的盈 餘餘額。保留盈餘視其用途是否受限,又可分為指撥的保留盈餘與未分 配盈餘。有時因為法律的規定或特殊因素,公司會將保留盈餘部分加以 凍結,使該部分不能供股利分配之用,稱為指撥的保留盈餘,例如公司

金會,第 44 點,http://dss.ardf.org.tw/ardf/ac01.pdf,最後瀏覽日期 2015 年 3 月 22 日。2013 年 版國際財務報導準則中文版,財務報導之觀念架構,財團法人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翻譯,金融監 督管理委員會認可,第 4.20 點,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s)

下載,2013 年版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s)下載專區-中文版,

http://61.57.47.154/ifrs_2013_approved/,最後瀏覽日期 2015 年 3 月 22 日。2013 年版自 2015 年 會計年度起適用。

29 林蕙真、李宗黎,前揭註 26,第 363 頁。

30 鄭丁旺,前揭註 27,第 224 頁。

31 許坤皇,前揭註 13,第 117 頁。

32 劉渝生,前揭註 20,第 2 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3

法第 237 條規定公司在分配盈餘前應先將稅後盈餘的 10%指撥,稱為法 定盈餘公積,其用途限制規定於公司法第 232 條、第 239 條與第 241 條;

其他公司自行指撥的部分統稱為特別盈餘公積。至於未限制用途部分的 保留盈餘,則稱為未分配盈餘33

第三目 其他綜合損益

其他綜合損益乃是認列資產價值的增加或減少,但不透過損益,歸 類為其他綜合損益,列入綜合損益表與股東權益者,如不動產、廠房及 設備重估增值、金融資產未實現評價損益、現金流量避險的評價損益,

其他綜合損益乃是認列資產價值的增加或減少,但不透過損益,歸 類為其他綜合損益,列入綜合損益表與股東權益者,如不動產、廠房及 設備重估增值、金融資產未實現評價損益、現金流量避險的評價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