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輔導自我效能之理論基礎

本節旨在探討輔導人員輔導自我效能的相關理論基礎,首先說明輔導人員輔導自我 效能的意涵,其次探討輔導自我效能的相關理論,接著說明輔導人員輔導自我效能的成 因、內涵、評量工具及影響,最後則是探討輔導教師輔導自我效能的研究層面。

壹、輔導人員輔導自我效能的定義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一詞最早由 Bandura 於 1977 年所提出,指的是個人對於是否 能夠達成賦予的特定任務所具備的能力和信念;而自我是一個認知系統,具有一套內在 的評估與解釋過程,這樣的內在過程亦形成個人對事物的概念、信念與自我概念。根據 Bandura 的研究,自我效能具有以下四項功能:(一)影響個人對不同難度活動的選擇,以 及對該活動的堅持性;(二)影響人們面對逆境的態度;(三)影響新行為的習得和已習得的 行為的表現;(四)影響活動時的情緒。由以上可得知,自我效能並非客觀的評量結果,而 是個人主觀上的認定,是外在環境、個人能力與成就表現等交互作用後的結果。

Maddux(1995)也提出自我效能感是人們對自己通過自己的行動產生預期結果的能力 的信念,強烈的效能感可增強個人之成就感與幸福感,同時也能減輕壓力並降低罹患憂 鬱症的風險。此外,也主張人們對自我效能的信念可以通過四個主要的影響因素來發展,

分別為精通經驗、透過社會所提供之替代經驗、社會之說服力及減少自身之壓力反應。

此外,Schwarzer 於 1992 年也曾出版過一書《Self-efficacy: Thought control of action》

中主張自我效能是指個人行為的控制,相信能夠引發事件的人可以進行更加積極人生歷 程,對人生有更多的控制感。它反映了通過採取適應性行動能夠控制具有挑戰性的環境 需求之信念,同時也可以被看作是一個人應對某些生活壓力源的能力。自我效能改變了 人們的感受、思考和行動方式,且就感覺而言,自我效能感低下通常與憂鬱、焦慮和無 助有關。國內外學者對自我效能的定義不盡相同,茲將整理如表2-3:

表2-3

Bandura (1982) 自我效能指的是個人對於是否能夠達成賦予的特定任務所 具備的能力和信念;而自我是一個認知系統,具有一套內在 的評估與解釋過程,這樣的內在過程亦形成個人對事物的概 念、信念與自我概念。是外在環境、個人能力與成就表現等 交互作用後的結果。

Zimmerman (1994) 自我效能感是指對自己的能力,且自我效能之信念會影響人 們的思維、感覺,也能看出動機所在並賦予相對的行動。

Maddux (1995) 自我效能感是人們對自己通過自己的行動產生預期結果的 能力的信念,強烈的效能感可增強個人之成就感與幸福感,

同時也能減輕壓力並降低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Schwarzer (1992) 自我效能是指個人行為的控制反映了通過採取適應性行動 能夠控制具有挑戰性的環境需求之信念,同時也可以被看作 是一個人應對某些生活壓力源的能力。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綜合以上學者對自我效能的定義,可知自我效能是個人對於自我的能力所產生的信 念,而這樣的信念會通過行動產生預期性的結果,進而影響自我的意願、動機及行為。

成病症,因此可將自我效能認定為個人對自我的一種評價及審視。孫志麟(2001)也主張教 師的自我效能,除了會影響到教師在班級情境中的行為之外,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表現,

而許育齡(2006)回顧教師自我效能相關研究,也發現教師自我效能不僅影響教師知覺壓力 程度、班級經營風格、教學思考型態、對教學的承諾、進行教學革新的意願,同時也影 響學生的學習成就與學習動機。

根據研究顯示,與人接觸較多的職業,較多關於探討輔導自我效能之文獻,而其中 大多為以下職業,例如:精神科醫師、社會工作師、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等,以 及其他需付出心力的與人高接觸的工作人員(Sutton&Fall,1995)。以下就國內學者對「輔 導自我效能」的定義整理如表2-4:

表2-4

國內外學者對「輔導自我效能」的定義

研究者(年代) 輔導自我效能的定義

鄭如安 (1993) 將輔導自我效能定義為輔導人員從事輔導工作時,對於本 身所具備的專業能力,以及能使受輔對象產生態度與行為 改變的主觀評價。

張如芬 (2006) 輔導人員判斷自己能否修通個案在諮商過程中出現的重要 議題,使得個案問題緩解,間接促進個案人格成長之信心 程度。

胡景妮 (2007) 輔導人員對自己在從事輔導工作時能成功完成工作所具有 的信念,此信念會影響輔導人員的實際行為表現。

曾珮媛 (2010) 輔導人員評估自己的專業能力後,對從事諮商輔導工作能 力所抱持的一種信念。

Heppner、O'Brien

&Flores (1996)

將輔導自我效能視為輔導人員職業生涯中的一項主要活 動,其有助於解釋受訓者職業的某些方面發展,例如他們 對輔導的關注程度和目標。

Larson&Daniels (1998) 個人知覺有效輔導個案能力的信念,多用以瞭解諮商輔導 工作者的自我效能,包括受訓學員或研究生、學校輔導人 員、心理學家或心理衛生相關人員。

綜合以上學者的觀點,本研究將「輔導自我效能」定義為輔導人員在助人的場域中,

進行輔導工作時對於自我能力所抱持的信念及實際行為表現(例如個案改變的程度等),而 輔導自我效能程度高者也能間接促進輔導人員自我之信心。

貳、輔導自我效能的理論基礎

輔導自我效能一直以來都是受到廣泛討論和研究的議題,多位學者也從不同的角度 切入,發展出各自的理論模式,茲就選擇與本研究較為相關的理論模式進行探討。

一、 Bandura 的自我效能理論

謝佳穎、王智弘和倪芳瑜(2008)提到,自我效能理論由 Bandura 於 1977 年所提出,

從社會學習的觀點出發,主張自我效能感是個人對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觀評估,

而評估的結果如何,將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行為動機及從事意願。當時自我效能理論一 經提出,就引起了動機心理學家們的極大興趣,且Bandura對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的深入 研究,發現了自我調節的重要性,他指出強化的作用在於激發和維持行為的動機以控制 和調節人的行為,這種作用的機制在於從先前的經驗中形成的對後續行為的期待,他將 這種期待分成兩種:結果預期(outcome expectation)和效用預期(efficacy expectation)。結果 預期指的是人對自己的某一行為會導致某一結果的推測,如果人預測到某一特定行為會 導致一種好的結果,那麼這一行為將會被活化,受到選擇;而效用期待是指人對自己能 夠進行某一行為的實施能力的推測或判斷,它是自己對自身能力的一種主觀上的評估。

他強調研究人類的行為、客觀化的研究原則及學習中強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他也探索了 內部的心理過程,強調自我因素對行為的中介調節作用,主張行為和認知的結合,認為 必須以環境、行為、人三者之間的互動作用來解釋人的行為。此外,也表示自我效能感 會影響到人對行為的選擇、情緒狀態及面對困難時的姿態。在研究結果中,Bandura指出 可以通過以下四條途徑來培養自我效能感,分述如下:

(一)過去成就與表現 (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

Bandura 認為通過成功可以建立個人對自我效能的堅定信念,而失敗則會打擊到個人 的自我效能感,有彈性的效能感需要過去已克服的經驗及堅持不懈的努力,而成功後人 們可以確信自己擁有成功所需的因素,較能從逆境和挫折中成長並有正向的反彈,也因 此可以變得更加強大。

(二)替代性經驗 (Vicarious Experience)

指個體通過觀察能力水平相當者的活動,獲得對自己能力的一種間接評估。它是一 種間接經驗,使觀察者相信,當自己處於類似的活動情境時,也能獲得同樣的成就水平。

同樣地,觀察他人後,儘管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仍失敗了,則會降低觀察者對自己效 能的判斷並且間接破壞了他們的努力,進而影響到自我效能感。其中也提到假設與觀察 者如相似度越大,則越有說服力的是後續的成功與失敗;反之,如果人們認為觀察者與 自己有較大的差異,他們感知的自我效能感就不受觀察者的行為及其產生的結果而影響。

(三)社會說服力 (Social persuasion)

為增強人們的信念的第三種方式,即人們相信自己具有成功所需要的東西。口頭上 說服他們是擁有並掌握既定活動能力的人,比起懷有自我懷疑並在出現問題時專注於個 人缺失者,他們可能會動員更多的精力並堅持下去。在某種程度上說服力提升了自我效 能感,使人們努力嘗試成功,而這也促進了技能的發展和個人效能感。成功的自我效能 建設者所做的不僅僅是傳達積極的評價,除了提高人們對自己能力的信念外,他們還以 成功的方式為自己做出適切的安排,並避免使自己處於可能經常失敗的情況,通常會透 過自我提高而不是通過戰勝他人來衡量成功;然而,被說服自己缺乏能力的人傾向於避 免挑戰性的活動,通過限制活動和破壞動力,對自己能力的懷疑會產生相對的行為驗證,

情緒。具有高效率意識的人可能會將情感喚醒的狀態視為促進表現的動力,而那些因自 我懷疑而煩惱的人則將其喚醒視為使人衰弱的因素,因此有效性的生理指標在影響中起 著特別重要的作用。

Bandura 也表示,個人對自我效能的評估可分成三個不同的向度,分別是強度 (Magnitude)、說服力(Strength)及延伸性(Generalizability),分述如下:

(一)強度

指的是一個人認為自己所能達成的任務其困難的等級。自我效能強度較高的人相信

指的是一個人認為自己所能達成的任務其困難的等級。自我效能強度較高的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