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閱讀的重要性與功能

何謂閱讀?閱讀可視為對書寫的語言做有意義的了解,對圖文做有意義解釋 的動作(范熾文、黃榮隆,2008)。而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能掌握知識,

就能掌握力量,閱讀成了重要的關鍵。以下分別陳述閱讀的重要性與閱讀的功能。

一、閱讀的重要性

根據文獻資料,將閱讀的重要性歸納成以下四點:

(一)奠定良好人格發展

在孩童的人格發展中,學習情緒控制是一重要課題。父母可透過閱讀——聽 故事、說故事的方式,帶領孩童觀看書中主角的情緒表達與處理方式,藉由投射 功能,特別是負面情緒,讓孩童學習情緒管理與處理,也藉由閱讀故事豐富孩童 的心靈(柯華葳,2006)。黃迺毓(2007)認為,如果父母能挑選一本合適的圖畫 書,藉由親子間的共讀、討論,不只能增進親子間的關係,更能在歡樂中有效的 進行品格教育。除此之外,閱讀可以增加個體受挫的能力,從別人的經驗取得教 訓,減少心理上因無知而造成的恐懼,也透過閱讀經歷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人 生,內化前人的經驗,更重要的是,透過書中人物的認同,無形中形塑個人的價 值觀與同理心(洪蘭,2008a;洪蘭、曾志朗,2001)。因此,藉由閱讀可奠定孩 童良好的人格發展,使孩童成為一個有風度、教養佳的人。

(二)提升學習力的基礎

Chall(1996)認為閱讀發展從零歲即開始,兒童的閱讀發展可分為六個階段,

分別為前閱讀期、識字期、流暢期、閱讀新知期、多元觀點期,以及建構和重建

期,每個階段有不同的任務;此六階段又可分成兩大時期:「學習閱讀」(learning to read)和「由閱讀中學習」(reading to learn)(轉引自王瓊珠、洪儷瑜、張郁雯、

陳秀芬,2008)。前者以建立基本讀寫概念和識字能力為主要任務,並透過閱讀,

學習如何讀;後者則透過閱讀,習得各種知識(柯華葳,2006)。由此可知閱讀和 學習互為因果,閱讀是一切學習的根源,透過閱讀,將可學到各種知識。

提升學習力的關鍵之一即是擁有「國語文能力」——能夠自由運用文字的能 力,包含解讀文章、邏輯推理、思考與寫作能力(樋口裕一,2006)。

樋口裕一(2006)觀察學生的學習表現發現,大多數學生在小學階段成績優 異,但到了國、高中階段,可能善於計算或背誦,但成績卻很差,學習陷入瓶頸。

透過樋口裕一的探查與其他學者實徵研究(王淑嬌,2006;陳世杰,2005),發現 其原因多數為國語文能力不佳,無法正確解讀題目的涵意,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 表現。其他學者(柯華葳,2006;洪蘭,2007;

Elkins, 2009

)也認為,透過閱讀 可以將前人的經驗內化為自己的,當課外書看多了,不但增加知識,也可增加閱 讀能力,進而可讀得更多,並輕鬆快速吸收課本內容;讀得更多,將再增加知識 與閱讀能力;相對的,不喜歡閱讀或閱讀能力不好者,將無法透過閱讀吸收知識,

最後形成「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閱讀曲線(柯華葳,2006;洪蘭,2007;

Elkins, 2009

)。由此可發現,國語文能力影響學生學科的表現,可說是所有學科的基礎;

而國語文能力又來自於大量的閱讀,以及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與興趣,是故,閱 讀可說是所有學科的基礎,提升學習力的關鍵。

(三)邁向終身學習的社會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知識迅速累積、更新,如何讓自己 能在時代的洪流中站穩,終身學習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也是自身最大的保障。

因為環境的不斷變化,學校教育無法告知學生有何便捷的途徑以適應未來社會,

唯有不斷學習才能增進知識,培育智慧(范熾文、黃榮隆,2008)。美國前任總統 柯林頓即將其施政重點放在閱讀教育,鼓勵父母唸書給孩子聽,協助孩子養成閱 讀習慣,讓孩子擁有獨力且主動的吸收新資訊的能力,以因應知識爆炸時代的來 臨(吳妍箖,2008)。終身學習的能力來自於「閱讀」,唯有養成閱讀習慣,透過 閱讀,才能打破教室、課堂的限制,讓自己的一生擁有智慧,獲得終身學習的可 能。

(四)因應知識經濟的時代

身處知識經濟的時代,新的知識、觀念,以及方法不斷的產生,人們必須不 斷更新、改變,以適應新的生活,因此,能掌握資訊與對資訊的利用能力,將是 個人成功的必備條件之一(張瓊元,2003)。掌握資訊的關鍵要素之一即是「閱讀」。

閱讀是吸取訊息最便捷的方式,也是不受時空限制獲取資訊最好的方式(洪蘭,

2008a)。如何在浩瀚的資訊中取捨有用的資料,內化為自己的知識,不至於人云 亦云,所需要的即是組織能力,而此能力亦是透過閱讀來培養(洪蘭、曾志朗,

2001)。

身處知識經濟的時代,閱讀能力除了與個人競爭力相關之外,更攸關一個國 家的競爭力,因此,2000 年開始,英、美、日等國無不極力擴建公立圖書館,推 動閱讀運動,希望塑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透過閱讀,培植國家的生存競爭力

(洪蘭,2008a)。因此,教師應透過閱讀協助學生進行知識管理,以因應知識經 濟的時代。

二、閱讀的功能

根據陳雁齡(2002)調查中部學童參與閱讀活動的內、外在動機可發現,對 國小學童而言,閱讀的功能包含:提供多元的知識、培養休閒的興趣、增進理性 的判斷。

《天下雜誌》在2002 年進行的「全民閱讀大調查」顯示,臺灣的民眾看書的 理由為:增廣知識見聞(58.2%)、增加生活樂趣或技能(39.7%)、就是喜歡看書

(26.8%)、工作需要(25.9%)、為了考試(8.5%),亦有 6.6%的民眾是為了「變 化氣質、提高品味」(李雪莉,2003)。

除此之外,范熾文、黃榮隆(2008)認為閱讀可以吸取知識、促進學習與成 長,增進兒童學習的成效,增加創造思考能力;藉由閱讀亦可獲得興趣,以豐富 人生,更能促進親子互動關係,增進親子情感交流,提升整體家庭的教育品質。

江季真(2005)在其研究中提出閱讀的好處有:培養多元能力、引導發展學 習、改變氣質行為、建立良好習慣、增進人際關係及互動。

洪蘭(2008a)則提出閱讀的三大好處為:一、閱讀可培養邏輯性。因為書面 文字比說話有條理,藉由閱讀,孩子將會習得邏輯性。二、閱讀可增加創造力。

因為閱讀可以打開孩子的視野,使想像力不受生活經驗的侷限,可超越時空的限 制。而想像力與創造力有關,因此閱讀也可增加創造力的發展。三、增加待人接 物的常識,培養同理心。孩子可從書中了解社會的規範、何種行為是被社會所允 許,什麼是不道德的,藉由書中人物,產生自己的價值觀與同理心,更能藉由閱 讀將心靈昇華。

閱讀也能增進語文表達與寫作能力,豐富的閱讀內容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與 靈感,讓語文表達更加流暢(王淑俐,2008;吳憲昌;2004)。

此外,多數研究結果顯示,閱讀態度、閱讀理解力與學業成就之間有相關,

擁有較佳的文字理解力,不論在語文科或數學科,其學業成就表現也相對較好(王

淑嬌,2006;陳世杰,2005;萬瓊月,2002;謝美寶,2003)。英國的研究也顯示,

學生的閱讀動機愈高,學習成效也會比較好(Sainsbury & Schagen, 2004)。

歸納上述,閱讀的功能可包含:

(一) 提供多元的知識,增加學習的能力。

(二) 提供休閒活動的參考,豐富生活的樂趣。

(三) 增進理性的判斷,培養邏輯思考。

(四) 開啟想像力,激發創造力。

(五) 促進親子互動,增進人際關係。

(六) 改變氣質行為,養成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