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 2 章 文獻探討

2.1 隔夜宿營

2.1.3. 隔夜宿營之實施內容

隨著戶外教育越來越多樣化的課程,隔夜宿營(即隔宿露營)的活 動內容也跟著改變,有些將探索教育(PA)課程、環境教育課程、生命 教育課程等加入課程內容當中,隔夜宿營活動也不再單純聚焦在童軍 教育,使得學校教師在承辦隔夜宿營活動,除了童軍教師,需要更多 教師的學科整合、共同付出努力才能達成;另外,因為需整合學生及 教師交通和營區住宿的需求,以及政府採購法的實施,近年來許多學 校將年級性或全校性的戶外教學活動,委由旅行社來合作進行辦理(朱 妍蓓,2006),隔夜宿營也是其中之一。學校在校外教學或隔夜宿營的 採購招標過程中,依教育目的對隔夜宿營列出活動內容需求,旅行社 除了承攬交通及住宿之外,更與學校緊密合作規劃活動內容,並依標

案列出的活動規格需要,派出受過專業訓練的隊輔或領隊人員協助教 師。

依據江佩珊(2017)整理,及本研究對象學校實際規劃實施經驗,

隔宿露營或隔夜宿營主要活動項目包含以下活動:

1. 小隊旗製作:小隊提供學生「小團體」的學習情境(沈六,

1997),透過小隊旗製作,全隊一起進行討論,集思廣益並且 分工合作,讓學生可以感受到團隊氣氛,設計製作代表屬於 自己小隊的隊旗,使學生產生歸屬感,並能在團體互動中學 習並體驗群己關係、爭取團隊的榮譽。本校實際實施的情 況,則因時間及器材等因素限制,研究對象學校的小隊旗係 在校內完成並攜帶至營地使用。

2. 儀態訓練:童軍露營教育將青少年所能做到的行為規範訂定 出來,如誓詞、規律與銘言。將誓詞、規律與銘言融入在儀 態訓練中,訓練學生的儀態舉止,發揮榮譽心。儀態訓練可 幫助日常生活教育、道德生活教育、公民生活教育的實施(沈 六等,1989)。藉由儀態訓練讓學生在露營活動中行為舉止得 宜(包含立正、稍息、整隊、起立、蹲下、隊伍看齊、敬禮、

問好等),產生團隊的意識與群己關係、發揮團隊規範,期許 學生在團隊當中表現出適當的團體行為。據研究者觀察,學 生經儀態訓練後的整體表現,與人脫胎換骨的感受,集訓時 間之短暫,效果之良好,得以看見學生的學習潛力與可塑 性。

3. 營地建設:小隊到達營區後,需自己負責架設營帳、做自己 的營地建設工作。各小隊需自行分工,分為架營組和炊事 組,架營組負責搭營帳、鋪睡袋、排床位、佈置小隊營地活 動範圍等;炊事組負責築灶、整理炊事場、找水源、撿柴火 等(劉彥俊,1995)。在隔宿露營活動中,大型的營地建設與炊 事場主辦單位大多已準備好(通常使用園區的炊事場或烤肉場 地,無需特別準備),而使用到的器材炊具,主辦單位也會以 小隊為單位準備好供學生使用,故學生在隔宿露營活動中,

營地建設部份只需負責將環境整理好與架設好小隊的帳篷即 可。因研究對象學校近年隔夜宿營活動場地大多擇定於北台 灣,受到冬季多雨的影響,帳篷架設後營地易受雨季及積水

生住宿改至小木屋或渡假村的住宿設施,小隊帳篷僅作為示 範、練習搭設與拆除之用途,不作為實際住宿使用,因此本 研究遂將研究對象學校的「隔宿露營」改稱為「隔夜宿營」。

4. 炊事活動:露營生活之中最重要的就是糧食的供應(劉彥俊,

1995)。 炊 事 活 動 可 分 為 生 火 、 炊 事 與 滅 跡(王 澤 玲 等 , 2003)。透過炊事活動設計,學生進行分工合作,結合家政課 程教學,達到人人有事做的童軍精神,使其發揮小隊精神並 且融入團體生活之中。此活動可讓擅長動手操作型的學生,

有一展長才的機會,亦可提升其自信心,同學間也能藉此發 現同儕的長處,彼此互相欣賞與學習。

5. 分站教育:分站教育是隔宿露營的重要核心之一,主辦單位 想要傳達給學生的認知、情意與技能,都可以透過分站教育 來傳達。分站教育實施方式,是在活動場地四周環境架設幾 個站點,每站設一位關主,同時進行幾種不同的知能活動(沈 六等,1989)。先集合全體,說明分站活動的意義和方法,由 小隊長帶領小隊隊員依照指示順序進行活動,統一時間換 站,能夠在短時間內讓學生接觸多項技能與活動。分站活動 內容廣泛,包括技能訓練、前述的探索教育、環境教育、生 命教育……等,皆可透過適當的分站活動規劃達成。分站教 育亦可訓練學生短時間內,對於學習情境轉換的適應力,及 應變能力,點燃學生的學習魂,挑戰不同於學校教室內的活 動課程。

6. 營火晚會:隔宿露營活動的高潮便是營火晚會了。從營火的 點燃儀式、班級活動表演到晚會結束、營火爐邊的感性談 話,都可以讓學生們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從晚會的籌劃表 演、練習到晚會現場的演出,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意、相互分 工合作、發揮團隊精神,充分達到教育的目標。營火晚會加 入評分項目,邀請榮譽評審委員進行評分,讓學生更積極努 力爭取榮譽。研究對象的學校為鼓勵學生勇於展現自我,將 舞臺讓出給學生,而學生抱著分享的心情,將自己的喜好及 平 日 練 習 的 成 果 , 展 現 在 同 學 與 師 長 的 面 前 , 類 似 一 種 YouTuber 的演出心情。

7. 開閉幕儀式:童軍露營活動用榮譽的方式鼓勵學生,除了制 服、徽章等外在榮譽象徵外,更設計各種莊嚴的儀式活動,

激發學生的榮譽心,促使他們在品格方面力爭上游(沈六等,

1989)。在開幕儀式中,包含營主任致詞、授旗、宣誓、宣佈 露營期間重要注意事項等;閉幕儀式中,表揚優良的小隊,

並頒發榮譽旗,增強學生未來繼續努力表現的動機,也提供 其他學生學習的榜樣。據研究者發現,在少子化的衝擊下,

活動設計者又想鼓勵每一個學生,幾乎是班班有獎的給獎方 式,在物質條件不虞匱乏的學生心中,似乎也能體會師長們 的用心,仍然全力以赴投入每一場競賽活動,並樂於享受互 相合作又彼此競爭的活動氣氛中。

綜合歸納以上隔宿露營活動中,可以發現其活動精神就是「重視 團隊榮譽」及「做中學」(江佩珊,2017)。學生在活動中體驗露營的 過程與特性,運用平日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實踐在活動之中。藉由 製作小隊旗,先讓學生對於團體產生初步的認同感,之後透過露營活 動的設計,諸如營地建設、炊事活動、分站教育、營火晚會等活動建 立團體情感,共同達成任務目標。過程中,小隊成員必須分工合作、

發揮團隊精神;最後在露營結束之前表揚表現優異的小隊,讓學生把 在露營中所學的經驗帶回學校,運用在往後的生活中。這些隔宿露營 活動的課程與活動目的需透過學校教師與旅行業者的緊密合作安排與 規劃,才能達成目標。研究者認為活動課程規劃得宜,便能讓學生回 味無窮,甚至向學弟妹推薦此一活動的魅力,成為學生心目中,猶如 成年禮的重要體驗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