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雜誌社場域結構與資本累積的規則

第四章、 場域的構成:架構與規則

第一節、 雜誌社場域結構與資本累積的規則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第一節、雜誌社場域結構與資本累積的規則

要深入探討雜誌社裡面的工作者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就必須先梳理這些不 同部門在整個組織內部的角色與功能,分別占有哪些關鍵資源、優勢,而且各有 哪些業務的負責,以及部門間利益的衝突與規避,才得以明確刻劃出內部工作者 的關係和位置。在此之前,我先概述整個雜誌社的組織配置、各別部門間的運作 方式,再闡述其中行動者的位置。

根據田野觀察,《趨勢在線》的產製部門與各部門裡的層級結構如圖三,其 規模適中,臺灣很多雜誌社可以適用此一配置方式。《趨勢在線》組織結構大致 可劃分成九大部門,包含編輯部、業務部、企劃部、網路部、行銷部、美術部、

攝影組、行政部,以及讀者服務部。由於最後四個部門屬於後勤單位,在本文不 列入討論,以下主要深入介紹具有實質產製、涉及獲利的單位。本章第二節則再 深入企劃部的工作階段針對本文研究對象企劃人員進行探討。

圖三:《趨勢在線》生產組織結構,研究者繪製

雜誌社內最主要掌管營運決策的是社長,產製部門多分為三至四個層級的職 務,管理階層依序為總監、經理或副理,再下一層就是非管理階層進行產製的工 作者,各個部門的人員數約在10~12 名之間;網路部的層級劃分較少,人員最少,

約5 名左右。各個部門的實質工作內容,構建了雜誌營利運作系統,不同部門所 具備的資源差異,影響這些部門在社內各自占據了不同位置。部門間儘管各自獨

創辦人兼發行人 

社長 

企劃部  業務部  編輯部  行銷部  網路部 

總監  部門經理 

總監 

業務人員

總監  主編 

總監  總監 

部門副理 

企劃人員  業務人員  編輯  企劃人員 

編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立運作,各有其存在的目的,但身處在同一個雜誌場域,必要時資源的流通或借 用,仍會使得各部門存在一種競合的關係。

第一、編輯部,為雜誌產製內文的部門,主要由編輯(記者)構思報導議題、

採訪與撰稿來進行。每個月由編輯總監主持編輯會議,所有編輯都必須提出當月 的採訪規劃,經由編輯會議討論後,決議議題走向設定,即該期的Cover Story15 與各單元的配置與內容。《趨勢在線》在內容生產一向秉持「與廣告主保持距離」, 所有報導題材皆透過編輯挖掘而來,須保持「客觀中立」的立場,幾乎不涉及商 業行為或任何商業置入。除了新聞自由的理念外,其目的也在藉由「去商業化」

的專業形象,累積雜誌本身的權威感、中立性,並建立口碑。

然而,編輯部在此處的立場常產生矛盾,因其無法全然杜絕所有商業行為。

例如只要特定的議題、話題趨勢經內部衡量後,認為有銷售市場、或有相關企業 提出行銷需求,業務部便會與編輯部合作,為廣告客戶量身企劃、製作「特刊」

(special issues)16。由業務部先行向廣告主推售,再推派編輯為特定廣告業主採 訪、撰寫專題報導,從中置入廣告主訊息。除了紙本雜誌之外,網路平台的經營 是編輯部另外一項重要任務,包括了《趨勢在線》官網內文、電子報(newsletter)

的採訪與撰寫,以及最重要的社群媒體「臉書粉絲團17」經營。總而言之,社群 媒體、官方網站或電子報的運作,目的都在累積高素質「雜誌會員」、「目標讀者」

的數量與黏著度、忠誠度等可被兌換成「雜誌品牌價值」的量化數據。

整體而言,編輯部在場域內的定位可以從兩層面分析:首先,對編輯部來說,

去商業化的運作,使它可以獨立於其他部門。同時,長期耕耘科技產業界報導、

使得編輯部累積許多關鍵知識等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大至產業界的人脈與關係、

或者歷年產業報導、資料數據之蒐集,小至科技公司關鍵人士或公司主管的聯絡 方式等等,其資本累積與再生產(reproduce)的能力是其他部門無法望其項背。

因此,作為一種「非商業」的區隔(distinction)與維持資本的獨特性,編輯部雖 然掌握了諸多資本,卻也未必將其所資源與其他商業化的部門分享。相對地,對 其他部門如業務部和企劃部來說,編輯部所經營的象徵符號,或者具體的「粉絲 數」、「會員人數」的多寡,以及「讀者素質」的高低,皆是彰顯雜誌對於目標受 眾的象徵資本。在實際的操作方式上,雜誌編輯部的權威感和非商業性的「象徵        

15  雜誌的封面故事是每期重點,雜誌封面配合圖文呈現、簡潔大標彰顯刊物的本月「賣點」,

封面故事的選材關係著雜誌能否暢銷,廣告主也會選擇適合的主題決定投入多少廣告預算。

16「特刊」仍屬雜誌範疇,但是為非定期性的刊物,以獨立的編輯方式出版、沒有期別碼。其 內容題材較一般的雜誌來得更為廣泛,可以是單一新聞事件、政經新聞、時尚、娛樂及特殊名 人的專題報導。在發行形式上,特刊有其獨特的市場需求,出刊模式較為多元,可隨書附贈、

單獨發行或非常態性的出刊,或是舊的內容經過重新整理編排後再出版。

17臉書粉絲團的經營,主要藉著時事報導、選書摘要與議題轉發,除了能提高雜誌能見度之 外,還能擴展「粉絲」人數、「按讚」數,並將臉書粉絲引導進入雜誌官網、成為「雜誌會 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目標。業務人員頻繁地成功提案不只有經濟資本的增加,要是拿到的是大型或長 期配合的企劃案,更可使業務被塑造為超級業務的形象,增加其象徵資本。

業務部設立的「業績目標與數額」、「獎金比」、「客戶數」與「客戶知名度」

的衡量指標皆構成業務人員相互較量的動力,資本在此競爭、累積與轉換,但也 造成權力場域內的業務人員與企劃人員間的爭鬥,通常來自三大面向:

(一)業務人員累積的象徵資本,來自經濟資本的兌換,而要有足夠的經濟資本,

必然得開發新客源、招攬與承接專案,這是業務人員受到場域規則影響以 及個人習性所共同模塑而成的傾向。然而,競爭與追趕來的提案,撰寫、

規劃文案內容,以及執行階段的工作項目幾乎都落在企劃人員身上,業務 人員僅做企劃與廣告主之間的溝通中介。業務人員在累積經濟資本的同時,

卻影響企劃人員必須產製、執行一個又一個的企劃案,如此工作量的大幅 增加更容易使兩種不同勞動型態的工作者的權利關係不均等。

(二)業務人員盡可能藉由接案方式來提昇自我的經濟資本,但這些經濟資本卻 有一大部分是從企劃人員所提供的資源才得以獲取。不過,業務人員提及 和企劃人員之間的關係時,常戲稱自己是最前線的戰鬥部隊,企劃人員就 是他們填充彈源、後備補給的重要角色,意指他們在外頭奔波「找錢」,

企劃「在家」必須不斷且隨時提供他們所需要的企劃案資源。

(三)業務人員與企劃人員對「資源分配」的爭執,在於業務人員為了追求更多 經濟資本的累積,多半要求企劃人員盡量以最低的成本24,但用最好的方 式達成廣告客戶需要,至於如何達成業務人員並不會給予太多協助。如此 導致企劃人員執行案子的資源相對拮据,或是須聽命業務人員的預算安排,

有一種上對下的感受。

第三、企劃部,該部門在社內有兩大任務,一個是開發、承接「政府專案」

25,由該部門底下的業務人員進行。另一個是由企劃人員做「產製」導向的工作,

負責撰寫、規劃、執行「政府專案」與「廣告案」。《趨勢在線》於成立之初就已 經有所謂的企劃工作者專門承接整合行銷案,當時人員配置仍歸屬在業務部底下

26。直至2007 年,政府部門的專案量提高到可以支撐一個獨立部門,便開始成立

「企劃部」,而主要做公部門專案的業務人員因而獨立出來。一開始《趨勢在線》

區分了做「廣告企劃」與「公部門專案」的企劃人員,人員數各有2 名,並分別 納入在業務部與企劃部。在2011 年我任職企劃部的期間,企劃人員數共 5 名,

       

單價高,但如果要做到65 萬的營收,相當於 10 個客戶買廣告,不過這卻是一個中小型專案就 可達成的毛利。 

24業務人員掌握企劃案的預算分配,時常會拿一個案子賺七成、三成當作預算的「潛規則」施 壓企劃人員。 

25開發「政府單位」的專案是企劃部最重要的營收來源,且該部門與業務部一樣,皆有訂定年 度「業績目標」,所以有一定的業績壓力。

26 經 2014 年 1 月 6 日訪談企劃總監,有關《趨勢在線》專案部門的成立源起得知。她也透漏 另一家競爭對手《產業觀察》(化名)是2008 年年底才決定成立專案部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2 

上述兩種企劃案的分工不甚明確,儘管部門有明定工作者各自負責哪一邊的案子

27,但那時人員數不足,因此每個人都會兼做公與私兩種性質的企劃案,只是比 例多少的差別。

2013 年底我進行訪談時,企劃部的組成人數已擴增到 15~17 人,因為人員 較為充裕,公部門與私部門企劃案的任務分派已經明顯區隔。然而,人員數的 增加並不表示勞動狀況得以改善,勞動過程會有所改變。因為每一年的業績目 標只會逐年增長,意味著業務人員要拉進更多的企劃案以追上達成率。舉例來 說,專案部門從一開始每一年1000 萬元的業績目標,中間歷經 2500 萬,到目 前2014 年已增長到 4000 萬元;業務部則由年營業目標 3500 萬,到現今要做到 4000~4500 萬。企劃人員的工作便勢必深受這些標準的影響,必須不斷地「生 產」文案。

部門人員的配置,包括主管階級的總監、經理各 1 名,企劃人數維持在 10

部門人員的配置,包括主管階級的總監、經理各 1 名,企劃人數維持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