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盧溝橋事變後的一個多月,臺灣軍司令官古莊幹郎於 8 月 15 日下午發表聲明,強 調本島作為國防的第一線,地位重大,告籲臺灣全島官民進入戰時體制,除了注意防 衛與防牒等事項,也警告島民不要有破壞治安和不當的言行舉止。翌日,臺灣總督小 林躋造也發表類似聲明,指出本島是帝國南門的鎖鑰,也是南方國防的第一線,全體 五百萬島民進入戰時體制下應協力一致,盡帝國臣民之本分,切莫聽信流言、輕舉妄 動。15不過,這種官方的公告大概很難深入民心,戰爭依然遠在天邊,勢必要有一些親 民、不違和且少有排斥的方式,使臺灣民眾體認到自己處於戰時體制下,經由身體力 行來實踐「體位向上」的目標 (不論是國族的、私己的或共謀的目標) ,進而成為國家 動員的一份力量。

開戰的最初階段,具戰爭意象的廣告是當時一種鮮明的宣傳案例,它們顯露當時 的物質生活與消費趨勢,成為「時代變化的見證人」16。除了貼近庶民的日常,具有潛 移默化的作用,也承載著工商業接合官方政策的強烈意識,其利用圖文並敘的方式鑲

15〈全島官民に告く〉,《臺灣日日新報》,1937.08.16,2 版;〈全島を戰時體制化 臺灣軍全島民に 警告〉,《臺灣日報》,1937.08.16,2 版;〈臣民の本分を盡す秋 小林總督.全島民に布告〉,

《臺灣日報》,1937.08.17,2 版。

16陳柔縉,《廣告表示:╴╴╴。老牌子.時髦貨.推銷術,從日本時代廣告看見台灣的摩登生活》

(臺北:麥田,2015) ,7。

48

嵌著「戰時體制」與「體位向上」的概念,進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不僅將戰爭 的概念帶到眼前,也宣揚著理想國民應有的健康觀念與銃後意識。這類的研究能以郭 婷玉所著〈1930 年代葡萄酒廣告的健康訴求與臺灣社會〉為代表,該文透露,1930 年 代臺灣社會受日本重視保健概念的影響,使整個社會價值愈加偏重健康形象,酒商於 是透過廣告將葡萄酒強力塑造為「營養聖品」,為的即是趕上大眾消費風潮、增加商 品銷量,並於 1930 年代後期結合國家政策之概念,反映了社會氛圍既有戰時緊繃,又 有大眾消費娛樂的多樣面向。17確實,除了該文的呈現以外,在找尋有別於郭氏呈現的 圖像中,我也同意這樣的討論,例如《臺灣日報》兩款酒商在開戰前後的廣告圖像 (圖 3-1) :

圖 3-1 葡萄酒廣告 (左:中日開戰前;右:中日開戰後)

資料來源:由左至右擷取自《臺灣日報》,1937.06.23,夕 3 版;《臺灣日報》,1937.06.05, 6 版;

《臺灣日報》,1937.11.04,1 版;《臺灣日報》,1937.11.13 日, 6 版。

圖中,6 月份白玉葡萄酒廣告以一個女性的笑容呈現,並標示著葡萄酒的美味與滋 養特點;11 月份則出現「體位增進」的字眼,在右下角製造者的抬頭,也較過去添增

17見郭婷玉,〈1930 年代葡萄酒廣告的健康訴求與臺灣社會〉,《多元鑲嵌與創造轉化:臺灣公共衛生 百年史》,范燕秋編 (臺北:遠流,2011) ,239-274。郭氏搜集 1930 年 (昭和 5 年) 至 1940 年 (昭 和 15 年) 共 300 多個《臺灣日日新報》的葡萄酒廣告,附帶不同產品的實際圖像加以說明,並使用現 行研究觀點與歷時性的廣告內容相互考證。

49

了具民族意義的「日本魂」用語,推測它可能作為國產商品的表達方式,或與當時強 調「國體明徵」、「大和魂」等意識形態有關。至於冠王葡萄酒,6 月份廣告鼓吹早晚 一杯葡萄酒有助身體健康,更勝百藥,舉杯的袖口呈現了西裝穿著的紳士形象;到了 11 月,卻是以象徵力量的肌肉線條且用單手掌握住整個酒瓶,並強調飲用葡萄酒能達 至國民體位的向上。這兩款品牌廣告,戰前圖像的兩性都是用手指輕握酒杯,代表一 種優雅、上流階層的形象;開戰後雖然仍強調增血補腎的養生功能,但個人的身體健 康已經透過廣告的宣傳過程與國體意識或國民體位相互接合。不過,要從酒品找到與 戰爭直接相關的廣告並不多見,畢竟這帶有「奢侈品」的商品形象與戰時「勤儉奉 公」的號召不盡相符。18觀看白玉葡萄酒 11 月份廣告中,女性仍戴著洋帽、穿著洋裝 的纖瘦與時髦形象,可以推知葡萄酒仍是屬於一般閒暇享受和健康滋養的高級飲品。

因此,或許我們應該從其他產品的廣告內容來加以檢視,以及具體描述這一媒介將何 種處於遠方的戰爭意象帶到殖民地臺灣的眼前,而利於體位向上的推銷。

像這樣注意到歷時性廣告的鮮明變化是有趣的。這裡,我的作法很簡單,不同於 郭氏的題材,先剔除當時被視為奢侈的產品,如酒品、化妝品、電氣品等,然後,僅 以 1937 年 (昭和 12 年) 《臺灣日報》中 6 月份與 8 月份同一品牌廣告作相互對照,以 符合 7 月中日開戰前後期的差異比較 (雖然 7 月份的報紙已經毀損或佚失,但 8 月份 的刊登通常意味著內文在戰爭開打後的 7 月中至 7 月底時被定案送交) ,部分廣告若 無 8 月份樣板或另有特殊形式變化的話,則往後引用 11 月份資料 (9 月與 10 月份的報 紙也已毀損或佚失) ,仍可以表達在短暫的數個月間,戰爭概念已經透過廣告被普遍 傳遞,並反映出部分的戰時生活情形。當然了,報紙廣告只是庶民生活的一部分,相 同的手法是否在大街小巷之間,經由電影、音樂、文學、講座等其他媒介加以宣傳,

則是另一個有份量的研究工作了,故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以下,就所搜集的資料,包含日常用品、保健用品、醫藥用品等加以說明,儘 管,這些廣告主要的目的是基於商業考量,如:作為恤兵慰問品以增加販售利潤,此

18郭婷玉,〈1930 年代葡萄酒廣告的健康訴求與臺灣社會〉,260。

50

種作法仍影響當時宣導的不僅是延續原有「健康意識」的個人身體,更灌輸庶民具

「銃後意識」的國民身體應以強化健康為己責,以消費行為展現對國家政策與對戰場 前線的支持,進而也是展現堅守戰場後方的一種理想生活。

一般而言,戰爭初期的 8 月份廣告,圖像內容鮮少有針對戰場殺敵的直接關聯 性,一種符合「政治經濟 (學) 」的概念是清楚地擴展商品價值的同時,讓民眾接受時 局、肯定政策、順從安排。或許,是這些資本家、企業家,莫不受惠於帝國領土與經 濟規模的有效擴張,他們願意,也不得不配合時勢,在廣告中植入適當圖文來獲取消 費者的認同,以創造產品附加價值。最普遍常見的,就是引導自家產品具有作為恤兵 慰問的功能,成為「慰問袋」19的一部分,以刺激消費者或官方單位加以添購。以圖 3-2 與圖 3-3 為例,迥異於戰前,8 月份的牙膏 (日:齒磨) 廣告除了增加軍用頭盔和懸 掛國旗的軍刀之外,明顯地多了「慰問袋」的用語,至 11 月則用軍機和國旗的圖像,

搭配產品具有守護「銃後の健康」的文宣。另外,殺蟲劑 (日:蠅取粉) 在 8 月份的廣 告除了較 6 月份多了飛彈圖像,也同樣強調可作為提供在中國 (支那、滿州等) 地區服 役軍人的慰問袋用品。這些都是在自家產品既有的功能之外,擴增有關戰爭時期的另 一項用途,亦即慰問前線的親人或將士。

19「慰問袋」是指發送至戰地軍人的恤兵慰問品,內容物多為長效性的生活用品或包裝食品,如醫藥 品、乾糧、罐頭等等,通常由戰場後方的學生與女性協助配給工作。在戰爭期間,無論是校刊或報紙 資料,都留有相當多的記錄與照片,例如「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中,在中日戰爭開打後計有 508 筆 的檔案可供查證。

51

圖 3-2 牙膏廣告 (左 1:中日開戰前;左 2 及其右:中日開戰後)

資料來源:由左至右擷取自《臺灣日報》,1937.06.28,8 版;《臺灣日報》,1937.08.11,4 版;《臺 灣日報》,1937.08.28,1 版;《臺灣日報》,1937.11.29,5 版。

圖 3-3 殺蟲劑廣告 (上:中日開戰前;下:中日開戰後)

資料來源:由左至右擷取自《臺灣日報》,1937.06.07,夕 1 版;《臺灣日報》,1937.08.16,夕 3 版。

接著,圖 3-4 燈泡、圖 3-5 飲料、圖 3-6 味精等廣告都是淺顯的實例。由於中日開 戰後,因應可能的敵機空襲因素,8 月份就推出了適合燈火管制時使用的燈泡廣告,其 次,對照 11 月份,原本讀書或工作所需的照明設備,也出現被冠上保護眼睛健康的

「銃後」強調。另外,含有乳酸的カルピス (可爾必思) 產品被視為一種滋養飲料,圖 像從 6 月份健康形象的少女轉變為 8 月份的軍人漫畫,推銷產品能殲滅惡疾和保護腸 胃,固可作為在「北支 (中國北方) 」征戰軍人的恤兵品,以表達為國征戰之感謝。至 於味精廣告,6 月份的宣傳重點顯然只是在於增加食物美味,到了 11 月份,已經變成

52

陳述商品作為能增進將士食慾的慰問品,用以感謝皇軍勞苦。同時,像 8 月份出現的 防毒面具、11 月份出現的國防服等,這類原本罕見用品如今也一同進入廣告行列,20 都持續地將戰爭意識帶入遠在海峽另一端生活的臺灣人民。

圖 3-4 燈泡廣告 (左 1:中日開戰前;左 2 及其右:中日開戰後)

資料來源:由左至右擷取自《臺灣日報》,1937.06.26,1 版;《臺灣日報》,1937.08.25,4 版;《臺 灣日報》,1937.11.02,8 版。

圖 3-5 飲料廣告 (左:中日開戰前;右:中日開戰後)

資料來源:由左至右擷取自《臺灣日報》,1937.06.05,8 版;《臺灣日報》,1937.08.28,夕 2 版。

20參見《臺灣日報》,1937.08.26,版 7;《臺灣日報》,1937.11.05,版 4。

53

圖 3-6 味精廣告 (左:中日開戰前;右:中日開戰後)

資料來源:由左至右擷取自《臺灣日報》,1937.06.10,夕 4 版;《臺灣日報》,1937.11.09,6 版。

再者,因應 1930 年代起,健康已蔚為社會風潮,因此諸多商家都選擇此種消費大 眾之共識作為廣告言說策略主軸,以期能收得最大廣告效益。21醫藥和保健用品在這一 風潮之下,無疑地佔有了進軍市場的絕佳優勢,各式產品可謂琳琅滿目,成為廣告版 面的常客甚至是全版頁面的主角。這類產品雖然也能成為恤兵品的選項之一,但並不 像日常生活品一樣價格低廉和具備短期效益,以致「慰問袋」的圖文較不明顯。況 且,它們在戰爭以前,早已經以利於身體健康的廣告形象出現,開戰之後,同樣能順 應體位向上的國策,以促進「銃後」和「非常時」的國民健康自居。首先,在 (ロー ト) 眼藥水的廣告 (圖 3-7) 中,6 月廣告介紹眼疾的常見病菌,亦以諸多文字說明結 膜眼、角膜眼、砂眼等不適症狀,提醒群眾注意梅雨季節對眼疾的威脅;到 11 月,整

再者,因應 1930 年代起,健康已蔚為社會風潮,因此諸多商家都選擇此種消費大 眾之共識作為廣告言說策略主軸,以期能收得最大廣告效益。21醫藥和保健用品在這一 風潮之下,無疑地佔有了進軍市場的絕佳優勢,各式產品可謂琳琅滿目,成為廣告版 面的常客甚至是全版頁面的主角。這類產品雖然也能成為恤兵品的選項之一,但並不 像日常生活品一樣價格低廉和具備短期效益,以致「慰問袋」的圖文較不明顯。況 且,它們在戰爭以前,早已經以利於身體健康的廣告形象出現,開戰之後,同樣能順 應體位向上的國策,以促進「銃後」和「非常時」的國民健康自居。首先,在 (ロー ト) 眼藥水的廣告 (圖 3-7) 中,6 月廣告介紹眼疾的常見病菌,亦以諸多文字說明結 膜眼、角膜眼、砂眼等不適症狀,提醒群眾注意梅雨季節對眼疾的威脅;到 11 月,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