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黑門山上的劇團

第四章 個案研究與綜合分析

第三節 黑門山上的劇團

一、 劇團簡介

(一) 發展歷程

「黑門山上的劇團」由顏美珍於1996 年 8 月 5 日創團,團名起初是「黑門 山上的書拉密女 s 劇團」,由顏美珍與共同創團的三個姊妹所發想,後來簡化成 為「黑門山上的劇團」。取中東黑門山以其雪水、露水滋潤大地與人民之意,「黑 門山上的劇團」希望他們也可以藉著作品滋潤這塊土地。

劇團成立年份雖短,卻採大劇團脈絡清楚的經營方式:有系統的規劃人力、

詳列經營目標、發展方向,並且統計詳盡的演出紀錄。劇團初始目的是為了以戲 劇來服事,在全台的學校或公立場所演出寓教於樂、帶有福音信息的舞台劇,創 團之作:《眼神》(音同「演神」)就是為了教會和團契所製作的耶誕劇。近年來 他們逐漸跳脫教會戲劇形式,製作透過喜劇手法表現生活面的作品,包括與飲食 相關的劇碼,例如《豆漿大王》、《美味ㄩˋ便當》、《煞不了的愛》、改編自易卜 生的《人民公敵》以及《戲劇原理》等。其中《醫院風雲之我的右腿》、《美味ㄩ ˋ便當》、《豆漿大王》三齣戲獲選參加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所舉辦基層巡演及 校園巡演,劇團並在2004、2006 年獲得文建會評選為「優良扶植團隊」,目前團 長為謝念祖。

(二) 經營面向

1、 戲劇公演:每年固定兩次對外公演。

2、 聖誕劇:教會籌辦聖誕晚會時常需要戲劇專業的支援,所以黑門山在 1998 年和「2000 年福音運動中心」合作,舉辦了「聖誕福音戲劇研習營」, 包含戲劇概念、表演課、基礎燈光等相關課程,許多教會也熱情參與,

藉由這樣的課程訓練,期望可以提昇教會界於戲劇演出的水準。2006 年 與「一元布偶劇團」合作,企劃六齣不同性質的聖誕劇,分別是《深夜 的對話》、《最後平安夜》、《眼神》、《小牛過聖誕》、《醜小鴨》、《小黑點》,

提供教會籌辦聖誕節活動邀演之用。

團長

劇團經理 藝術總監

總務組 行政組 靈修組 推廣組會計組 人力資源 技術組

3、 戲劇營:1996 年,「黑門山上的劇團」與基督教機構「飛颺青少年成長 中心」為了傳福音合辦第一屆國中生戲劇營,學生反應十分踴躍,至2004 年已舉辦了11 屆,使青少年朋友們有安全且正當的休閒娛樂,但目前因 為找不到適合的人來承接,所以已經停辦。此外,劇團也配合各級學校 舉辦不同需求的戲劇營,讓青年學子更進一步了解戲劇的藝術。

4、 校園巡迴及下鄉:為了拓展藝術,劇團受邀至全國各大專院校參加藝術 季,或配合學校、教會、各項公益活動進行不同形式的演出。

二、 組織編制與人力資源管理

早期黑門山嘗試以「團契」來連結團員,不過實行幾年後效果不彰,就此停擺。

目前的組織運作就以劇團事務為主。演員都是兼職的;行政人員則專職,包括團長本 身共有七個,做滿一年以上的話,薪水約平均三萬塊,年薪大概36 到 50 萬,有許多 核心同工已經超過5 年以上。行政人員除了行政業務之外,大多還要執行技術層面的 工作。「出去演出的時候,就重新任務編制。每人除了你的行政業務之外,還有一個演 出時候的業務。這樣才能夠打仗。」謝念祖說。但還是會額外去找技術人才,因為「專 業必須相信專業。」

圖4-3 「黑門山上的劇團」組織圖 資料來源:附錄一「黑門山上的劇團組織章程」

黑門山的團員不會限制一定要基督徒,因為謝念祖認為台灣只有 2%的基督徒,

堅持只用基督徒演員真的是太難了。所以他回過頭來想:「我們的團主要是要幹什麼?

我們希望用好的作品去表達基督教的概念,『吸引』,這是我們的第一目標。」當然能 夠所有環節都由基督徒來做是最好的,但不可能,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以『作品 最好』為一個標準。」由於對於人才的需求量大,所以必須退到核心價值去思考,看 見自己劇團真正要做的是什麼;但他們還是會透過演出繼續尋求能夠加入「黑門山」

的基督徒。

三、 製作與演出管理

(一) 製作

目前的年度計畫大約是一年一個大製作,一個小製作。對演員的挑選,謝念 祖是將「專業度」擺第一,其次才是他們的「信仰」,但合作的團員至少都一定 要能接受基督教。謝念祖說:「如果是非基督徒來跟我們合作,我們第一個會問 說:你對基督教的概念怎麼樣?你排斥的話那我們就真的沒有辦法。你再有能力 我也沒有辦法。」將專業度列為優先考量原因除了人才難找之外,也由於劇團是 售票演出,所以演員更應該有一定的程度與水準;表演成熟度還不夠的,會暫時 把他歸為「二軍」,在巡迴場次中有機會就上場磨練。

劇團並不提供課程訓練團員,因為謝念祖認為:「你畢業之後,你自己要去 外面學習,你自己要在生活裡面感受,不應該是我們這邊來負責。」由於演員的 流動量很大,目前黑門山與「好消息」電視台合作,承接一小段戲劇時段,讓這 些演員有固定發揮的空間。謝念祖說:「唯一能留住這些人的最好的方法就是:

我們持續在創作,我們可以持續提供很好的待遇,讓他們來演出,這是我覺得要 長久經營下去的話,一個經營者的概念,否則我覺得熱情很容易用完。」

(二) 演出

《約瑟的真愛風雲》是劇團唯一演出與《聖經》有關的戲劇,因為這是「校 園團契」的邀演,他們希望就做這樣的主題。黑門山因為邀請單位的需求而重新 創作劇本的狀況並不多,《約瑟的真愛風雲》是唯一一次。劇團有出版劇本集《眼

神》一、二集,其中的福音短劇專門為教會需要而設計,包括短講、討論題綱等 等,可以在教會邀演時使用。

不同於其他福音劇團採用的呼召、短講,「黑門山上的劇團」是用「座談」

的方式,在自在聊天的氣氛中跟觀眾分享:「我是一個基督徒,我們的概念是什 麼。」謝念祖希望觀眾看完戲劇之後,覺得戲很好看,不會反對基督教,甚至能 覺得基督徒也能做很有趣的東西,產生好感,黑門山希望做的是福音傳播的最初 階。劇團會在不同的場地做不同的呈現,如果對方以文化藝術角度來邀演,劇團 就不會呈現出宗教的東西,畢竟團名是「黑門山上的『劇團』」,而不是「黑門山 上的『團契』」,藝術與宗教的東西必須要分開來看:「我是劇團,那我第一件事 情要做好的就是『做好劇團該做的事情』。把戲演好,這是本分…先把我們的本 分做好,再一步才是說,我如何在我的那個本分當中能夠傳福音。」

因為他們的目標觀眾是「非基督徒」,而且團員大部分支薪,所以除了教會 較有多餘經費舉辦的聖誕節活動之外,黑門山很少接受教會其他邀演。教會大多 只能提供一場一萬元、一萬五千元的經費,雖然不足,但謝念祖也認為「不夠就 算了。反正不夠,上帝會從別的地方補啊。」到教會演出時,劇團除了福音的內 容之外,會加入「短講」跟問題思考,給予基督徒一些挑戰。黑門山會因為場地 不同而在劇本上做修改,將同樣的劇碼分為:「外面版」、「社會通俗版」、「福音 預工版」;「在教會裡的話信仰就要講得很清楚。」謝念祖說。對於非信徒,因為 他們在意戲劇本身,所以福音就會點到為止。

在演出地點方面,黑門山考量的是「交通」及「設備」狀況,希望是交通方 便、設備完全的場地。此外,黑門山會做大型的商業戲劇,也做小型的實驗戲劇,

謝念祖表示:「我們劇團在台灣劇場來講很尷尬,剛好卡中間,我們不是最小的,

也沒到最大的那邊去。」因此他們兩邊都做,以場地為區隔,大型戲劇在大劇場,

小型在小劇場,也許未來大型戲劇在社會中走不下去的話,他們就往小型戲劇去 發展。

黑門山創團並沒有教會的支持,也沒有與教會做連結,是因為創團的姊妹們 沒有熟識的教會,後來謝念祖加入之後,開始向跟教會借用資源例如器材等,其 他就跟教會沒有更多的連結。目前黑門山有自己的處所,供排練與聚會之用。

四、 行銷策略

黑門山一開始創作小劇場時,顏美珍即不走當時小劇場強調個人風格的作法,因 為這會讓觀眾視小劇場為畏途。她以融入「信仰」與「觀眾需要」為首要考量,因此 有些戲劇的表現手法和內容她就不會採用(蕭惠文,2000)。

「劇本」、「編劇」是謝念祖覺得一個劇團很重要的部分。現在的福音劇團普遍現 象就是「缺乏劇本」。謝念祖認為,天藝持續演出舊作的狀況,可能會面臨「社會風氣 改變」帶來的困難。天藝劇團將「劇團」視為傳福音的工具,但現在社會的誘惑太多、

感官刺激也多,相較之下天藝的東西就比較不吸引人,他說:「台灣的市場就是這樣,

好的東西大家會排隊搶著要,不好的東西免費都沒人要。」亞東劇團在朱雯過世之後,

也是面臨「新劇本缺乏」的狀況,對此,謝念祖說:「沒有新的產品,就像MOTOROLLA 還在用最早的海豚機,這真的是很難賣。」

劇本吸引人、演員專業,至少劇團本身的「產品」本身就比較好賣。謝念祖認為 在作品、演員方面如果不夠專業,就很像是自己在家包水餃,自己吃還可以,但是端 出來就勢必要面對很多批評與標準,所以謝念祖對黑門山的期許是:「我今天不是跟這 些弟兄姊妹比較,而是我如何跟表坊一樣,我如何跟屏風一樣,甚至,像雲門那樣,

能夠被更多人知道。」

黑門山上的劇團一直以「非基督徒」為目標觀眾,所以黑門山不會在劇中直接表 達信仰:「我們不太會主動講說:『我這齣戲其實是希望你信耶穌』,絕對不會講這個話。

黑門山上的劇團一直以「非基督徒」為目標觀眾,所以黑門山不會在劇中直接表 達信仰:「我們不太會主動講說:『我這齣戲其實是希望你信耶穌』,絕對不會講這個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