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命的轉彎處-一個紐西蘭華裔青年的生命故事探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生命的轉彎處-一個紐西蘭華裔青年的生命故事探究"

Copied!
2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 碩士論文. 生命的轉彎處-一個紐西蘭 華裔青年的生命故事探究 The Turning of Life – Life Story of a Young Taiwanese-Chinese Descendent in New Zealand. 指導教授:楊聰榮教授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組研究生:周俐君 中華民國 一零二年一月.

(2) 中文摘要 當代海外華裔青年回流臺灣,是各有其經歷與動機所促成的,如過去 文獻所言,是多面向的考量、綜合評估下的決策。本文從過去文獻歸納出 海外華裔青年回流臺灣的因素包含就業需求因素、環境偏好因素、人際牽 動因素,及個人志願因素。 從就業需求來看,生命週期處於就業或職位安置的階段,若所選讀的 專業科系在移居國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而在臺灣則能提供更好的機會與 發展,海外華裔青年極有可能考慮回流臺灣。在人際牽動因素方面,若有 人際網絡產生的拉力,如有家人朋友在臺,或家庭需求或期待,也會增強 回流意願。至於環境偏好因素也促成回流,是一些海外華裔青年特別喜愛 臺灣豐富的、或某種特定的生活方式,如說中文或可享平價多元美食,也 會形成回流決策的因素之一。而個人志願因素則包括較晚移民而對臺有較 深歸屬感者,或一心想為臺灣服務、在臺灣求學或拓展人生經驗者,這樣 的個人志願也會促成回流決策。另外,有雙語能力及雙文化資本,也會增 加他們回流臺灣的意願。 本研究為看出回流決策的形成脈絡,以單一個案為素材、深度訪談為 手段、生命故事為工具、敘事分析為觀點,研究一名對於回流臺灣意願極 低的海外華裔青年轉為積極主動的歷程,透過他的生命故事,瞭解其思維 與認知,進而討論這些認知如何促成回流。目的是延伸過去文獻所歸納回 流因素,從生命故事中呈現回流決策形成型態,並表現出各回流因素在形 成決策前的互動與連結關係。研究結果發現各因素之間環環相扣,缺一不 可;而回流決策並非一開始便固定,本文研究對象有順從、抗拒、勉強、 積極等不同的轉折期,最後在回流決策形成後,原屬阻力的部分驟然消失, 以樂觀或必然的態度化解之。 此一個案回流決策的形成型態雖未必能推及所有回流的華裔青年,但 回流各因素間互動關係之由此研究可見其緊密性,以生命故事著眼的研究 方式亦能從小觀大、見微知著。 關鍵字:紐西蘭、華裔、回流、生命故事、海外華人、移民. i.

(3) 英文摘要 In recent years, the rationale for many overseas Chinese youths to migrate back to Taiwan consists of a multitude of reasons, experiences and motives. As discussed in other literature, the decision to return is the sum of many considerations and multi-faceted assessment that come together to make a final choice.. A study of the prior literature demonstrates many common. motivations, including career choice, environmental preferenc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personal aspirations. To the aspect of career choice, young returnees often make the decision in relation to their current stage in their life-span, which is more focused on career stability or the career-of-life searching. Therefore, they potentially consider turning back to Taiwan if what their field of study has little room for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ng in immigrate country while Taiwan could offer a greater space for development.. To the aspec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e. individual could be more inclined to return to Taiwan if there exists certain relationship-based connections, such as family or friends being in Taiwan, or family needs and expectation from them.. As to the motive of environmental. preferences stimulates overseas Chinese youths to return is for those who like the abundant and diverse or some certain lifestyle in Taiwan, speak Chinese or enjoy various foods with reasonable price, for example.. And to the reason of. personal aspiration can explain more of those who left Taiwan with their older age might share stronger belonging to Taiwan, and those who made their life-goal to benifit Taiwan, or who wants to study in Taiwan or expand their life experience. These reasons impel the overseas Chinese youths to return. Additionally, they could be more inclined to return to Taiwan if they could benefit from having dual-language and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This study is focused on a detailed analysis of a single case, and uses in-depth interviews, life stories and narrations depicts the miraculous change of. ii.

(4) heart for one to proactively decide to return to Taiwan.. It will analyze. different levels of understanding, thoughts and opinions throughout the individual's many stages in life, along with the impact of each on his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This research establishes a depiction of how this individual's.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and transition fits into the larger scope of other studies' observations, and points out the linkage between each consideration and its affect on the final decision. This study will show that every consideration is important;. the process can be broken into turning points of. capitulation, protest, compulsion, and enthusiasm, culminating in the dissipation of the individual's original reasons for resistance, and return to Taiwan. While the person's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may not be the same as those of other overseas Chinese youths, the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and its related motivations can be taken as a detailed example to further similar research. Keywords: New Zealand, Chinese descendent, returnee, life story, overseas Chinese, immigration. iii.

(5) 目錄 第一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二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三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四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五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參考文獻. 緒論.......................................................................................... 1 研究動機與背景 ................................................................. 1 研究理念與焦點 ................................................................. 5 研究範圍及選材 ................................................................. 8 名詞釋義 ........................................................................... 12 文獻回顧................................................................................ 20 青年發展生涯規劃 ........................................................... 20 紐西蘭華裔青年輪廓 ....................................................... 26 海外華人回流因素相關研究 ........................................... 28 小結 ................................................................................... 40 研究方法................................................................................ 42 方法取徑 ........................................................................... 42 重要考量 ........................................................................... 50 研究步驟 ........................................................................... 53 研究工具 ........................................................................... 56 生命故事................................................................................ 62 牽動-在紐華人轉變 ....................................................... 62 拼圖-成長階段歷程 ....................................................... 67 牽繫-重要他人 ............................................................... 82 角度-我眼中的他 ........................................................... 92 生命的轉彎處 ................................................................... 99 回流因素解析 ................................................................. 105 回流脈絡.............................................................................. 109 層遞的變項 ..................................................................... 109 生命週期轉化視角 .......................................................... 111 兩大推動力 ......................................................................115 跨國華人的利基 ..............................................................118 小結-天時地利人和 ..................................................... 121 結論...................................................................................... 123 研究結果 ......................................................................... 123 研究過程與限制 ............................................................. 128 延續研究發展 ................................................................. 132 134. iv.

(6) 圖次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一-1 研究基本概念 ........................................................................................ 6 二-1 Super 的生涯發展拱門模型 ................................................................. 23 二-2 就業機會少之成因脈絡之一 .............................................................. 38 四-1 綸綸口述家庭樹 .................................................................................. 83 四-2 在臺生活期待之形成因素 ................................................................ 107 四-3 及早回臺認知之形成因素 ................................................................. 107 五-1 回流決策的產生型態 ........................................................................ 121. 表次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二-1 回流因素文獻整理表 .......................................................................... 31 二-2 回流因素 .............................................................................................. 37 三-1 社會科學的不同典範內涵 .................................................................. 43 三-2 質性研究的知識獲得形式 ................................................................... 49 三-3 四類分析要義與本研究運用方式 .................................................... 55 三-4 生命故事研究自我要求要點 .............................................................. 59 三-5「訪談逐字稿及想法與重點備忘」範例 ............................................ 60 四-1 研究對象綸綸年事譜 ........................................................................... 68. 附錄次 附錄 附錄 附錄 附錄 附錄 附錄 附錄 附錄 附錄 附錄 附錄. 一 初探性研究受訪華裔青年資料表 ................................................... 163 二 初探性研究訪談大綱 ....................................................................... 164 三 Creswell (1998)五類質性研究取徑原文 ......................................... 165 四 Creswell (1998)質性研究取徑五類 ................................................. 166 五 研究參與同意書 ............................................................................... 167 六 主要研究對象訪談大綱 ................................................................... 168 七 經修編訪談逐字稿及想法與重點備忘 ........................................... 169 八 研究檢核函 ....................................................................................... 210 九 紐西蘭學制 ....................................................................................... 211 十 「綸綸的留言」原版影像 ............................................................... 212 十一 紐西蘭華人移民大事年表 ........................................................... 218. v.

(7) 第一章 緒論 「我沒想過我會自己想要再回來,但是我的想法真的改變了, 我一定會再回來!」 本文研究對象,綸綸,在 2010 年冬天對筆者所說的這段話啟動了本研 究。筆者接觸到許多海外華裔青年原本並非、也不願,或被動地將臺灣置 於生涯規劃中的長期落點,但後來卻有了思考上翻天覆地的、預期之外轉 向臺灣的規劃,更逐步落實長期在臺灣居住的理想,著手計畫進行求職或 求學申請。1此現象使筆者欲深入探析海外華裔青年的回流成因。2 本研究為單一個案研究,筆者從原本對多名華裔青年的研究興趣逐步 轉為對一名華裔青年單一個案的研究興趣,是經過初探性研究、文獻閱讀 的洗禮。3 本章第一節說明研究動機與背景;第二節提出研究問題與目的; 第三節為研究範圍與選材;最後為了接續研究範圍的設定,第四節為名詞 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社會建構主義下詮釋觀的生命故事敘事分析研究須詳述研究者的視角 及背景以供讀者理解研究,故筆者進入研究的脈絡及思維需翔實描述。4 筆者的華語教學工作與海外華人研究課業交織促成了一段初探性研究, 從中認識了華裔青年的輪廓及自身他者身份的差異後,筆者對於華裔青年 積極回流臺灣的決策產生了研究興趣。. 1. 本研究中「華裔」和「青年」兩詞定義於本章第四節名詞釋義。. 2. 「回流」定義請見本章第四節名詞釋義。. 3. 詳見第二章文獻閱讀及第三章研究方法。. 4. 「社會建構主義」 、「詮釋觀」 、「生命故事研究」、 「敘事分析」,見第三章研究方法。. 1.

(8) 一、. 初探研究引發研究興趣. 筆者曾進行的華裔青年初探性研究由華語教學工作與海外華人研究課 業的交織促成。5筆者自 2005 年起在大學附設的語言中心內教授外籍人士 華語,在教學經驗中發現華裔生的特殊性,語言特性或學習特性皆明顯與 非華裔學生不同。6如宋如瑜(2008)討論華語文教師的專業發展著書中描 述面對不同教學對象之困難,筆者為求教學精進,便於 2009 年起進入臺灣 師範大學華語教學研究所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組進修,學習研究有關海外 華人的知識。7同時自 2010 年起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教授全 班學生皆為華裔的班級。8此時,筆者藉研究所課業需求,持續以不同研究 題目對華裔學生進行一對一訪談、語言及行為的觀察分析,也曾赴海外探 查。9自 2010 年至 2012 年,筆者以多個案訪談及觀察法蒐集介於 17 歲至. 5. 請見附錄一「初探性研究受訪華裔青年資料表」 。. 6. 如世界華語文學會董鵬程秘書長所言:「各地華語文使用環境不同,文化背景及華語文程度參. 差懸殊,能力的差異,造成教師在教學上的困擾及僑生學習上的困難。」資料取自董鵬程(2007) 。 另筆者參考如王如音(2008)對於華裔學生所做的閱讀策略研究即為一例證,證實華裔生的語言 學習策略與前人研究的非華裔生有明顯不同。另趙德麟(1995) 、吳建玲(1996) 、夏明菊(2003) 、 畢念平(2006) 、黃富玉(2009)等和華裔生語言文化相關的調查研究皆有例證。 7. 原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組」於 2012 年與應用華語文學系整併為應用華語. 文研究所,目前應用華語文研究所中分有「應用華語文組」及「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組」。見系 所網站:http://www.ntnu.edu.tw/oces/ 8. 此類班級多為一期三個月,平日每日二至三小時課時。華裔生多來自歐美澳地區,如美. 加、德國、巴西、澳洲、紐西蘭等,年齡介於 17 歲至 35 歲間。筆者在這類華裔班級兩年 的教學經驗中,僅有三名來自亞洲的華裔生(韓國、日本、印尼)。相關資料見國語教學中 心網站:http://web.mtc.ntnu.edu.tw/mtcweb/index.php 9. 筆者曾針對海外華人議題進行的研討報告包括「九十七學年度臺灣公立大專院校有關僑. 民與海外華人知識性課程開設概況」、「美國中文學校僑教發展兼個案討論」、「短期華語班 華裔生課間語碼轉換與海外生活背景因素探析」、「華裔子弟來臺短期華語學習專班個案初 探」、「北美海外華人回流臺灣工作者之適應成功因素探討」、「探討臺灣大學校院語言中心 設置華僑裔華語專班之考量要素」、「美國華裔成人學習者的語言表達特色」、「踏上海外華 人研究之路的華語教師心路歷程」等。. 2.

(9) 40 歲之間的 26 名華裔青年的成長故事,其中包括身份認同、家族遷移故 事、回流規劃、語言學習經驗、家庭教育經驗等等。10 筆者發現,各種海外華裔子弟故事皆有著相類似的開頭,如下述五項 是他們認知中影響了他們的父母移民海外的因素(有些個案屬單一因素、 有些個案屬重疊的因素) :一、使子女獲得較臺灣開放的教育,二、避開兵 役給孩子帶來的壓力,三、為工作或進修、留學,四、為遠離中共飛彈威 脅,五、民國八0年代臺灣黑幫綁架富家小孩的威脅感所迫。11然而,在 各人與臺灣的連結方面,則因地區性或家庭背景不同而多樣化,但下述兩 點較為明顯相同:一、六至十次或十次以上往返成長國與臺灣者佔半數, 二、十歲前便隨父母移民海外者及在海外出生者佔九成以上。筆者認為是 因採樣場域為華語教學中心,受訪者皆同為中文能力仍須大量訓練者而有 此類共通性。 至於受訪者來臺進修短期密集華語課程的原因則是相當多元的。列舉 因素多是交融或重疊或互有連結:在海外成長國家中求職不易、準備在亞 洲工作、聽從父母的建議、將在臺申請大學、期與親戚建立更良好關係、 期能認識自己「根的文化」 、對語言有興趣、打發假期時間。在此初探研究 中,筆者最感興趣的是,其中幾位受訪者原僅利用假期或被動聽從父母建 議短期訪臺學習華語的華裔生,有的在學習一期(三個月)後,又主動延 長了學習的期限,有的則在學期結束後回到海外,下一個假期又主動回臺 續讀,有的是學期結束後便開始在臺求職或申請大學或研究所,更進一步 進修,甚至有人願不辭勞苦,即便得重讀一兩年,也計畫將在海外尚未完 成的學業移至臺灣。 筆者自此初探研究看到了一批華裔青年的生命歷程輪廓。其中筆者意 欲更深入探析的是—為何原本對於在臺發展並無理想或存排斥心理,但後 來卻轉變為自發地將臺灣設定為將要長期發展的「下一個根據地」 ,或較過. 10. 見附錄二「初探性研究訪談大綱」 。. 11. 見註解 73。. 3.

(10) 去更積極前來並考慮在此發展?. 二、. 他者距離的吸引力. 筆者是自小居住臺灣單一城市中的單一地區活動者,而這些華裔青年, 都有至少在兩個國家、兩種文化、兩種語系、兩類家庭及社會教育之間流 動、來去的主動或被動的慣性。在各種華裔議題的課堂報告、會議研究討 論、文獻閱讀中,筆者發現自己始終是充滿好奇心的「他者」。12 以筆者的他者觀點來看,華裔青年在兩地流動的慣性下原本以其中一 地為根據地,卻倏然決定要將根據地移往另一地並甚至預計長期延伸,定 然不易,況且是原本不願前往發展的臺灣,這樣極有落差的轉折,也是身 為局外人不易理解的;再者,臺灣氣候炎熱,尤其是臺北地小人稠,生活 空間狹窄,故多數受訪者提及的臺灣吸引他們回流的因素包括的臺灣生活 便利、物價親民、人們親切熱情等,使在臺土生土長的筆者不易體會其中 引人之處。 經過初探性研究,筆者瞭解此族群的觀點並非臺灣土生土長的本地人 所能體會,應進行進一步研究,才能理解。13身為他者,筆者希望能突破 距離,更接近真實地理解欲積極回流的華裔青年,更進一步認識其轉變的 認知。. 12. 筆者於所修讀的課程詳見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組中網站中的「課程總覽」網頁:. http://www.ntnu.edu.tw/oces/course.php。 13. 本文中經常出現「族群」一詞,根據楊聰榮(2004)的界定, 「族群」一詞有傳統用法與擬制. 用法。傳統用法指假定的一群人具有共同的文化特質,或許是共同的語言,或是共同的宗教等等, 可以透過群體繁衍,將共同的文化特質傳遞給下一代。而擬制用法是將各種人群的分類「比擬」 為傳統的族群,使用討論族群的語彙來討論人群分類。本文討論「海外華裔青年」 、 「1.5 代移民」 時,皆是以「擬制用法」的族群觀點來描述。. 4.

(11) 第二節 研究理念與焦點 從上節可知華裔青年赴臺學習中文的各因素並非為單一存在,多是交 融或重疊,或互有連結。筆者相信,決定回流臺灣發展者的決策因素亦然。 筆者在初探研究的過程中形成了進行本研究重要的研究理念,此研究理念 可由下述「混沌理論(Chaos Theory)」加以闡述。有了研究理念基礎,便 由回流研究的文獻回顧過程中發展出研究焦點,如不少研究強調回流因素 的「難以幾句道盡」及「多面向、複雜的考量」此類結語,影響筆者欲透 過單一個案的生命故事來研究回流成因。在這樣的研究理念與研究焦點下, 亦產生了本文的研究問題與目的-「研究對象決心回流臺灣的因素之形成 脈絡為何?各因素間是否存在不可分割的連結?」而研究目的則不僅要如 過去文獻分述歸納出回流動機,更是要確認回流因素不能忽視各現象、各 類動機及個人認知之間的互動與連結,並呈現出回流決策形成的其中一種 型態。. 一、. 研究理念. 巴西的蝴蝶展翅,會引起德州的一陣颶風(Gleick, 1987/2001),此一 說法稱為「蝴蝶效應」 (the Butterfly Effect) ,源自混沌理論(Chaos Theory), 原理為不起眼的小原因可能引發巨大震撼性的結果(Hayles, 1990) 。14該結 果是受到各種隨機的因素推波助瀾,可能甚至摧毀原有結構,自我重組生 成新結構。此原理已漸自自然科學研究延伸引用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如 秦夢群(2001)在教育行政的實務專書中描述:任何現象均代表某些意義, 不應被忽略,忽視表面上看來枝微末節的事件,很可能無法一窺各現象之 間的連結關係。心理學研究也藉此述及人類的心理轉變:越是複雜的系統 (如人類)越需要與環境有更多的交換與互動,因而越不穩定,甚至一變 量的微小改變都可能引起整個系統劇變,故影響心理發展的多種變化之間. 14. Gleick 及 Hayles 皆為早期著書說明混沌理論的物理學家。. 5.

(12) 並非加減關係,而是複雜的交互作用(鄧明昱等人,2010)。15 筆者的研究認知由此產生。上述理論雖原本立論於自然科學中的物理 現象,但在人文社會學科的應用漸廣,其重視細微與隨機事件以及各個體 的異質性,並對現象的類化持保留的態度。筆者認為,決定回流臺灣此一 生涯規劃中的轉變,透過類化或共比的研究不能觀察其中個體的「不起眼 小原因」或「各現象之間的連結關係」 ,生涯規劃的一個轉變應與其整體生 圖 一-1 研究基本概念. 命歷程及周遭環境相連結。如圖一-1 研究基本概念圖,構想中最基本的層 次是藍色的箭號:個人的經歷、背景及外在事件會形成個人的某些認知及 偏好,而這些認知及偏好會形成回流動機,足夠的或夠強的動機聚集後會 形成回流決策。而不同事件及人的認知之間存有的「複雜的交互作用」 ,增 加了來回影響的箭號,若再加入時間推演及事件與認知之間的轉變,應能 看出整個回流決策形成的脈絡。. 二、. 研究焦點. 如上節所言,身為他者,筆者期許能更接近真實地理解研究對象,更 進一步認識他們的生活經歷和認知,並從中找出他們回流的考量點,希望 能發現回流考量點背後的意義及成因。筆者認為,從研究對象的生活經歷 和認知來探析各種影響回流決策的可能,不僅能盡量彌補他者距離,更能 檢視「不起眼小原因」或「各現象之間的連結關係」 ,以見回流動機背後的. 15. 引自鄧明昱、李青蓮 2010 年於國際醫學家心理學家聯合會所編輯的文章。. 6.

(13) 成因。16 此外,在初探性研究中,26 名訪談對象中有 6 位曾提過: 「我跟別人 應該不太一樣」、「我從小就不太一樣」 、 「我的個性可能比較特別」 、 「我的 想法不太一樣」等的語句,不論是否過於主觀,此種自我描述提醒了筆者: 應該要有研究是關注於他們個人生命歷程如何影響他們的價值觀與認知, 而最後影響至積極回流。 有關華裔的回流動機及適應研究不少,博碩士論文、會議論文、期刊 論文皆有,報章雜誌也有資料可參考。 17但學術論文中關注回流因素如何 透過個人生命歷程及價值觀形成的脈絡描述卻不多,相關的論文或專書也 是以多個案自述或針對一特定議題綜合整理或歸納比較多個案情形等方式 呈現。過去文獻雖已清楚歸納了回流因素,但因採用多個案訪談、多問卷 量化統計,或多個案自述的歸納比較等方式,使其限於篇幅或主題設定, 研究主軸與重心便不能完整看到研究對象生命歷程對回流的影響,也有不 少研究在最後仍強調回流因素的「難以幾句道盡」及「多面向、複雜的考 量」 。18 如何縮短「他者」與「被研究者」之間的距離並減少兩者間的縫隙— 他們因何而轉變?轉向的堅持與期待因何而產生?轉變的認知如何形成? 筆者認為要回答這些問題,除了透過各種文獻學習,多個案的認識外,應 再集中焦點了解研究對象的生命經驗,方能更有效地悟視回流決策是何種 經歷與認知所交織而成的動機所造成的結果。以單一個案來討論過去文獻 提及的「多面向複雜的考量」及「難以幾句道盡」的回流脈絡,雖不能擴 及整體但必能清楚呈現回流決策形成的其中一種型態。 經過初探性研究、文獻回顧,及筆者研究理念與研究焦點的交集綜合 思考,發展出本研究之研究問題: 「研究對象決心回流臺灣的因素之形成脈 16. 詳見第三章研究方法中所描述的「生命故事研究法」。. 17. 查找文獻所用關鍵字詞為「來臺」 、「返臺」 、「回流」、 「海歸」、 「來華」 、「返華」等。. 18. 見第二章「文獻回顧」中的表二-1「回流因素文獻整理表」。. 7.

(14) 絡為何?各因素間是否存在不可分割的連結?」而研究目的則不僅要如過 去文獻分述歸納出回流動機,更是要確認回流因素不能忽視各現象、各類 動機及個人認知之間的互動與連結,並呈現出回流決策形成的其中一種型 態。.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選材 透過研究理念與焦點確立了研究問題與目的,研究範圍便隨之確定- 一個要積極回流的海外華裔青年的生命故事-單一個案的生命故事探究。 本節接續討論研究範圍,首先再次說明排除多個案的原因,其次則為選材 描述。. 一、. 範圍-單一個案. 在初探性研究及文獻閱讀時,筆者發現回流因素雖已有了歸納整理, 但也許是因採用了多個案訪談、多問卷量化統計,或多個案自述的歸納比 較等方式,限於篇幅或主題,使研究主軸與重心不能回應筆者的研究問題: 「研究對象決心回流臺灣的因素之形成脈絡為何?各因素間是否存在不可 分割的連結?」於是採取單一個案的研究材料,透過生命故事補強已有的 海外華人回流因素研究-探析回流各因素間的連結存在型態和脈絡。19 為何不多選幾個個案來做深入、長時間的訪談研究呢?難道不能達到 更有說服力的效果嗎?筆者認為: 一、回流決策的產生,各文獻已一致表示是多面向的考量、難以幾句 道盡的,故鑑於研究問題,毋須再利用更多個案來增加研究說服力。本文 研究目的在於「呈現」回流決策多面向考量的型態之一,盡量補強文獻中 表示「難以幾句道盡」的多面向考量,盡量「道盡」其中一種回流決策的 產生脈絡。各因素間的互動連結及形成脈絡,透過單一個案已足以窺知。. 19. 詳細請見第二章「文獻回顧」以及第三章「研究方法」 。. 8.

(15) 二、各人對生命歷程中的事件有不同的認知,而研究目的是求得從被 動轉為積極回流的各因素間的連結與互動,換言之,無論是選擇哪一個研 究對象,都有其足夠的內涵與獨特性可以看到該案例認知下的各回流因素 間存在的連結與互動,而本研究所選擇的研究對象其積極度強,甚至放棄 在紐學業而來臺重讀,以此案例可查知該特定回流決策型態。 三、超過一個個案的分析,或為加強說服力,但應有比較及差異的討 論。本研究主旨不在於比較,僅在於「呈現」回流各因素之間的互動與連 結的型態之一。 四、清楚呈現一個生命故事回流各因素之間的互動與連結的型態,已 經可能超過本文的研究篇幅和規模。 五、其他文獻及初探性訪談已顯示:多個案研究為求整體歸納而在單 一事件形成的成因上不能吹毛求疵地鑽深,因此進行採取單一個案研究的 動機是來自文獻閱讀及初探性研究的心得,再增加個案,可能使本文的針 對性擴散、失焦,脫離筆者初始的研究目的。. 二、. 選材-研究對象綸綸. 綜上所述,單一個案的生命故事確定為本研究之主要素材,為加強本 研究的深入性及延續性,便自初探性研究的受訪者中選取適合的研究對象。 其中有五位華裔青年從被動不確定轉向積極主動地希望在臺長期發展。筆 者最後選定的是一位自幼自臺移民至紐西蘭的華裔青年-綸綸(此暱名稱 之以維研究倫理)。選定綸綸為研究對象之因有五: (一)綸綸最早促使筆者注意到華裔青年生涯規劃轉向,筆者對其轉 變和瞭解較深,認識時間最久。可達本研究所求深入性和延續性的最佳化。 (二)綸綸對回流臺灣原先處於強烈排斥、觀望、被動心態,接著轉 向積極主動,為所有受訪者中差距最大者,符合本研究探查旨趣。 (三)綸綸在初探性研究中表現出記憶力強的特質,此特質對於進行. 9.

(16) 回溯過去的訪談研究應相當有助益。 (四)筆者閱讀回流研究文獻所得時有主修醫科領域者較不易回流之 歸納,但綸綸為醫學院學生,筆者也可藉本研究了解綸綸不同於該歸納之 因由。20 (五)綸綸的語言能力在過去兩年間筆者所做的初探性研究受訪者中 為程度較高者,臺灣華語能力測驗已通過高級,平時會話與理解無礙,讀 寫能力雖不似臺灣母語者,但仍屬優於其他學生,故不易產生溝通上因語 言能力而起的誤會。21 上述五項原因雖可見其特殊處,但並非其他受訪者不適合研究;任何 一名受訪者,或不在筆者初探性研究內的其他華裔青年,皆可成為研究對 象。正如研究問題與目的所述,本研究所求的是各種文獻述及的回流因素 的互動與連結,呈現回流因素形成脈絡,因此筆者假設,從任何一位受訪 者延續進行他的生命故事深訪,從中探析他的認知與成長背景及做決策時 的考慮,皆能證實各個回流因素之間有強烈的連結並呈現其中一種回流決 策型態。故研究對象的選取主要為研究的方便性而為,並非特殊性。 研究範圍即圍繞著研究對象的成長歷程、喜怒哀樂、人際關係、跨國 流動情形、生活場域、教育歷程等與他人生相關的故事、心情、個人看法, 尤其是可能與他決心回流相關的大小原因及思考歷程;而筆者揀選內容的 觀點與詮釋也同為重要的考量。以下簡述綸綸簡歷: 綸綸 1990 年出生於臺灣高雄,1994 年隨母親與姐姐移居紐西蘭奧克 蘭市,長期居於奧克蘭,目前就讀奧克蘭大學醫科,幼年曾多次於假期和 家人返臺探視親友。綸綸父親為自營診所的整型外科醫師,是往返台紐兩. 20. 詳見第二章「文獻回顧」之回流因素相關研究整理。. 21. 臺灣華語能力測驗相關說明可見「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網站. http://www.sc-top.org.tw/。. 10.

(17) 地的「空中飛人」父親。222010 至 2012 年間綸綸曾兩次返台參加三個月期 中文班,筆者即為綸綸 2010 年返台時的班授課老師。232010 年為其開始轉 向積極規劃返回臺灣長期發展的關鍵年。當時綸綸原本僅是順從父母的期 望而進修一期,但隔年 2011 年同一時間又再次主動赴台,不僅學習中文, 也在醫院當志工,查詢將課業轉至臺灣的可能性。雖得知在臺念醫必須重 念兩到三年,但他仍表示這並未改變他想在臺灣發展的興趣。當綸綸 2012 年年中回紐,筆者再次與他聯繫,他的規劃更為明確,他說: 「我明年這個. 時候會回到臺灣念醫學院。」生活好玩、食物好吃,此兩者因素是初探性 研究中綸綸向筆者所透露的轉變原因。 此研究對象原本再過幾年即將成為整形外科醫師,但現在為回台發展, 重讀幾年大學也在所不辭。按其原本規劃是在紐西蘭先執業幾年再赴臺, 因此其回流動機中不含明顯就業動機,綸綸的生涯規劃轉向與他生命故事 的互動關係即是本研究圍繞的討論重心,本研究則進一步從其生命故事中 找出他的回流因素形成脈絡。 這名紐西蘭華裔青年的生命歷程由初探研究中所知雖看來尚未經過大 風大浪,未必是具戲劇性的生命故事,但筆者認為,本研究依研究旨趣, 並不應刻意選擇具高豐富性、代表性,或特殊性的研究對象而為。他也不 必是具有更成熟的生活經驗、年紀較長的研究對象,正因為一個生活順遂 的華裔青年目前正在積極地準備回流,便能提供他現時性的認知與最鮮活. 22. 「空中飛人」意指家庭因移民而一家分成兩地:母親或父親一方在海外移居國照顧子女,另一. 方留在移出國以維持家計、照顧生意,但經常往返兩國之間以聯繫家庭關係。本文研究對象綸綸 的父親即為「空中飛人」 ,自綸綸四歲起,父親便經常往返台紐兩地之間,長居臺工作維持家計, 常赴紐短住探望妻兒。 「空中飛人」的家庭實例相當多,可見於各種案例分享,其一為 2012 年 4 月 28 日取自「空中飛人家庭實例」的網站頁面: http://www.sushiboy.com/viewtopic.php?f=18&t=8510 ,或書籍,如王平安(2000)著的《老爸的 寂寞芳心》 。 23. 當時綸綸所進修之中文班為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Mandarin Training Center)所開設的短期密集班。. 11.

(18) 的決策歷程。在時間序列的這個當下的研究,自然存在相當值得探討的研 究價值。. 第四節 名詞釋義 延續前節範圍設定,本節針對研究中名詞界定其意。首先是有關「華 裔」一詞,在不同的海外華人研究中,未必使用「華裔」 ,有的以「僑」或 「華人」等為名,其意義未必相同;其次是「青年」一詞,研究對象年齡 層之差異不可忽視的變項,研究應該避免泛化而必須點明其年齡差異;其 是「生涯規劃」 ,在其他相同議題的研究中,詮釋也不盡相同;而第四項「生 命故事」一詞則為研究切入的取徑;最後則是與在臺華裔相關的名詞「1.5 代移民」和「回流移民」 。本節將依研究旨趣闡明本研究對於各詞彙的概念 或定義。. 一、. 華裔、華人、華僑、僑生. 本段從學術法規面、實際應用面、本研究範疇面來看這些詞彙。在學 術法規定義面,依據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僑委會」)的定義, 「華僑」指僑居在海外的國民, 「華人」即「華僑」加上歸化為外國國民的 中國人, 「華裔」則泛指在海外出生的中國人後裔。24林若雩(2001)在研 究臺灣的僑務政策時另外的界定是: 「華僑」指凡僑居海外而未加入僑居地 國籍,仍持有中華民國護照者, 「華人」指雖有華人血統但於海外取得僑居 地國籍者,「華裔」指無論華僑或華人於海外的子女兒孫。饒尚東(2005) 認為「華僑」是中國居留在國外的保留中國國籍的僑民,而「華人」是具 有中國血緣,但已加入或取得了居留國國籍或具有永久居留權的華族。 《現 代漢語辭典》指「華裔」為華僑在僑居國所生並取得僑居國國籍的子女。 《辭 24. 2012 年 5 月 1 日取自「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網站的「國際學術研討會」頁:. http://www.ocac.gov.tw/public/dep3public.asp?selno=2476&no=2476&level=B. 12.

(19) 海》稱「華裔」即外籍華人,指原是華僑或華僑後裔,後已加入居住國國 籍者。前者只涉及華僑子女,後者則還包括華僑本人和其子女以外的後代 並沒提及出生地。至於「僑生」一詞,和「華僑」的定義則未必有同屬義。 臺灣教育部指「僑生」為在海外出生連續居留迄今,或最近連續居留海外 六年以上,並取得當地永久或長期居留證件回國就學之華裔學生。但申請 回國就讀大學醫學、牙醫及中醫學系者,其連續居留年限為八年以上。25 在實際應用面,則與學術法規面不盡相同。教育部的調查研究發現, 目前臺灣所稱「僑生」 ,其實泛指旅居海外僑居他國,不論是否已取得當地 國籍或在海外出生之華裔子弟(王世英等人,2006) 。但筆者以「在臺的海 外華人」的文獻查詢中發現,研究若以「僑生」此詞為研究主體詞,則多 以從東南亞地區移入臺灣就學者為主。再加上本研究主要研究對象表示若 回到臺灣就學,會持中華民國身份證以臺灣本國學生身份就學,而非僑生 身份。因此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的描述排除以「僑生」名之。 「華僑」、「華人」、「華裔」在實際應用面亦極富彈性。無論臺灣政府 定義,為了服務廣大的海外華人,如政府辦理「華僑回國升學」時,即便 已是他國國民的華人或華裔亦包含在「華僑」的認定之中(侯丞芝,2006)。 「華裔」雖指在海外出生的華人後裔,但僑委會本身所委辦或親辦的各種 以「華裔」為名的活動,卻並非依此限執行,如「2012 年海外華裔子弟臺 灣觀摩團」活動簡介中提及「報名資格為年滿 16 足歲至 27 歲(以護照所 載年齡為憑) ,目前居住於海外,身心健康、學行良好,能適應團體生活之 華裔子弟均可報名。」26但筆者的初探性研究中也有在臺灣而非海外出生, 年幼時移民至海外成長的受訪者,也以「華裔子弟」的身份參加「海外華 裔子弟臺灣觀摩團」。. 25 2012 年 5 月 1 日取自「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網站的「申請護照加簽僑居身份事宜答客問」 頁:http://www.ocac.gov.tw/public/public.asp?selno=5547&no=5547&level=B 。 「僑生」身份認定, 由僑務委員會為之。 26 2012 年 4 月 21 日取自「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網站「海外華裔子弟臺灣觀摩團」頁面: http://www.ocac.gov.tw/public/public.asp?selno=2984&no=2984&level=C. 13.

(20) 除了實務上的彈性,各種研究上也是各依旨趣及需求而定,如進行教 材研究的黃富玉(2009)將研究中「華裔」一詞限定在美、加出生長大, 或從小移居者,其父母應為臺灣或大陸、香港等地區的華人,語言特色是 受家庭或社區背景影響,其口語能力流利,普遍高於讀寫能力;或進行美 國華裔研究的李靜柔(2009)將研究中的「美國華裔」定義為臺籍美國移 民之後裔,即父母或祖父母為來自臺灣的移民。 綜整各詞在不同情形下使用的特性,可知「華僑」一詞特性多與「國 家」 、 「國民」 、 「國籍」相關; 「華人」的特性則是有統稱移居海外者的概括 性; 「華裔」的特性則有「後代」 、 「後裔」 、 「子女」 、 「在海外成長」等意義。 本研究範疇主要探討內容並非由國家意識切入,故排除使用「華僑」 指稱本文研究對象,但若與國家政策或規定的描述時,仍會使用到 「華僑」 。 而就研究對象自學齡前便在海外成長來看,筆者傾向使用「華裔」指稱之。 本研究擬採取從寬理解「華裔」 : 「無論在海外或在臺灣、大陸、香港 等地區出生者,學齡前至成人時期長年於海外成長的華人後裔。」. 二、. 青年. 「華裔青年」一詞點明本研究之討論範圍屬「青年期」華裔。在年齡 的界定上,在學理、法理及實務範疇,從生理發展與心理變化對於「青少 年」 、 「青年」年齡的定義各有其不同,因此,要制訂統一的標準來界定此 詞,本就有所困難。 《社會學辭典》將青年期定義為生命歷程介於童年和成 年間的階段,標誌是性徵出現,但還未達到完全的成年地位或還未完全脫 離出生或成長的家庭。翁寶美(2006)認為青年期下限以個體性器官成熟 為依據,上限則是心智和社會發展成熟為止,每人發展不一致,故無法明 確界定。但仍有學者嘗試界定:吳鼎(1980)根據生理以人類身心發展為 依據將 15 至 18 歲稱為前青年期,18 至 25 為後青年期;王煥琛、柯華葳 (1999)綜合各種觀點分別界定 12 至 18 歲為少年,18 至 25 歲則稱為青 年。而在政策上,聯合國的界定為 13 至 24 歲,而新加坡則將上限延伸至. 14.

(21) 30 歲,臺灣則是 12 至 24 歲。27 本研究綜合各家所述,重新將「青年」界定為 18 至 30 歲者。筆者認 為,18 歲至 22 歲之間多為剛準備進入大學或社會的新鮮人,在多數國家 的法律上也剛開始必須承擔起完全的法律責任,而 25 歲至 30 歲者則多為 工作一小段時間後決定再進修或者轉換職業方向者。也就是說,18 至 30 歲之間是變動相當大、確立人生方向的第一個時段。 當個體發展至青年,為了準備日後踏入社會,須一再調整自己的意識 形態、職業傾向及價值系統等自我結構,其目的在於能保持本身自我同時 又能適應社會要求,並與他人形成互動關係。除了逐漸發展出自己認定的 一套信仰或價值體系,且對此價值體系做出具有承諾的忠誠感。此時期是 個體第一次有足夠的認知與社會資源,以統合的思考能力探索自我(陳坤 虎等人,2005) 。故本研究所界定的青年期,18 至 30 歲,是人生觀、未來 規劃及自我認知正自轉變逐漸初步穩定的階段。. 三、. 生涯規劃. 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網站查詢, 「生涯」今廣義指所過的生活或所經歷的 人生,或狹義指賴以謀生的事業。28臺灣各種博碩士論文中所言的「生涯規 劃」或「生涯轉換」中的「生涯」概念雖然可能包含了前者,但就研究內 容來看,多數僅以後者-賴以謀生的事業-為定義。29如 Heppner 等人(1994) 在討論工作轉換的研究中指與工作相關的任務、職位、職業三者之一發生 改變,即是生涯規劃轉換。本研究則選擇以廣義釋之,Super(1990)有關人 27 2012 年 4 月 29 日取自「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青少年事務促進專案小組」網站的「青 少年政策白皮書綱領」頁面: http://ey.cbi.gov.tw/internet/main/doc/doc_detail.aspx?uid=381&docid=1513 28 2012 年 5 月 1 日取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站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的查 詢。 29 筆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網站,以「生涯規劃」或「生涯轉換」為關鍵詞查詢後,進入多篇 文章觀看摘要後歸納所得,此不贅述各篇文章內容。. 15.

(22) 生歷程、生命週期的研究中指出生涯轉換為調整的概念;張德聰(1999) 在生涯轉換諮商相關的研究中認為生涯轉換是整個人生的改變,包括工作 或生活型態。. 30. 鑒於本研究之旨趣並非僅於職業方面,正如 Norm Brodsky & Bo Berlingham (2008/2009)於終身學習相關的專書中所提: 「生涯規劃需優先於 事業規劃」 ,本研究的取向是廣義的「人在生活中主動地對自己的未來發展 道路做出一種預先的策劃和設計。」故本研究的「生涯規劃」界定不同於 過去台灣研究中多以狹義界定「生涯轉換」的屬性混淆,筆者以「生涯規 劃轉向」描述研究對象的改變,其意並不單以職業轉向為內涵,指「個人 依社會情境或個人的志向,對自己的未來發展道路所做的預先的策劃和設 計因故而改變方向。」. 四、. 生命故事. 生命故事是一種研究方法取徑(research approach),著重於生命歷程中 的某些歷程、事件、生涯或轉捩點,並強調要將故事置身於當時的社會文 化脈絡情境中來分析,視其所處的文化價值與傳統如何影響生命的循環發 展(王麗雲,2000;Atkinson, 1998)。本研究中「生命故事」的角色是探 究事實的一個工具與素材。31 本文研究對象雖年紀尚輕,但此「生命故事」 其內涵為筆者透過研究對象所述以及筆者對研究對象之觀察綜合整理出的 一段生命歷程描述,以其目前面對生涯規劃轉向「現時性」之認知作為本 研究「生命故事」之核心。故本文「生命故事」焦點除了循序漸進的時段 描寫外,仍著重於可能影響研究對象的回流決策的歷程與現時性的認知。. 五、. 1.5 代移民. 第二章文獻回顧中多篇青年回流的文獻中出現「1.5 代移民」,本段說 30. 有關生涯規劃轉向議題,將在第三章文獻回顧有更深入的討論。. 31. 本取徑之詳述見本文第三章研究方法。. 16.

(23) 明本文研究對象綸綸符合其表層意義,但本質意義則與過去文獻中之「1.5 代移民」有所差異。 Levitt and Waters (2002:12)指「1.5 代移民」是隨父母移居海外的年輕 移民,通常是未成年的兒童或青少年,這群青少年在移居國接受當地教育 長大。筆者參考移民研究學者 Chiang, Hsu & Liao (2008)、Salaff 等人(2008) 及 Ip and Hsu (2006)等文獻定義統合, 「1.5 代回流移民」是:出生於臺灣, 並於 1980 年以後,在成年之前或能自我獨立生活之前,隨父母或其中一方 遷居海外,於完成學業或成年之後,返回臺灣,至少居住臺灣達一年以上 之時間。 至於其本質意義可見 Bernardo Trejos & Lan-Hung Chiang(2012)的一段 話: 「They earn the label of "1.5 generation" because they bring with them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ir home country but continue their assimilation and socialisation in the new country.」 本文研究對象綸綸符合「1.5 代回流移民」表層定義-出生於臺灣,4 歲隨家長移民至紐西蘭,在紐西蘭成長受教育,成年後將回臺。但其實他 的移民時間不同於過去文獻中的多數樣本,學齡前便離台的受訪樣本在過 去相關研究中屬極少數。如 Ip and Hsu (2006)針對澳洲布理斯本 1.5 代移民 研究中有 20 個樣本,其中 18 個皆是 10 歲後移民者,僅有兩位是 5、6 歲 移民者;廖珮君(2005)研究台澳回流年輕移民時也 22 個樣本中最小 8 歲,最大 24 歲;多篇以 1.5 代移民為主的研究受訪樣本之年齡範圍皆廣, 但學齡前便離台者極少。32 本文研究對象學齡前離台,曾在臺四年,上過兩年幼稚園,但在海外 接受十多年的正式教育。依「1.5 代移民」的本質意義,學齡前所受的影響 與上述「they bring with them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ir home country」之切合 度與其他研究樣本必有所差異,故本文研究對象並不同享過去文獻所述. 32. 見第二章「文獻回顧」的「回流因素文獻整理表」 。. 17.

(24) 「1.5 代移民」多數樣本的特色。然而,其幼年在臺四年生活的影響仍是存 在事實,故本文指稱該對象為「學齡前移民的 1.5 代」。. 六、. 回流移民. 來臺/返臺長住或發展的海外華人的研究,除語言學習主題外,多以 「回流移民」(return migration)稱之(東南亞地區華人相關的研究除外)。 廖正宏(1985)在人的遷移的著述中提到「回流移民」是「一個遷回 過去居住地點的人」 ,此廣義定義可能為城鄉間移動或國際間移動。本研究 所指僅為國際間的移動,不含城鄉間移動,如廖珮君(2005)研究自澳洲 前往臺灣的回流移民,定義是在臺灣出生,曾移居澳洲,又回到臺灣居住, 且在臺灣居住時間大於他處者,且這些人擁有澳洲公民權或永久居留權。 其他多數在回流的華裔研究中,對回流移民的定義也類似上述定義(鍾佳 君,2008;陳鈺淳,2010) 。 本研究對「回流移民」之界定為:在臺灣出生,移居海外後擁有移居 地公民權或永久居留權,因故再回到臺灣居住,且除移居地外,在台灣居 住時間大於其他地方者。 「回流移民」在過去文獻中有許多分類,其中與本文主題回流因素相 關者是 King (1986)依回流的意圖將其分為四類:一開始移出時便意圖回流 者、一開始意圖短暫停留後回流但最後並未回流者、意圖永久移民但最後 卻回流者、根本就沒意圖回流也並未回流者。33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對象綸綸仍處於規劃成為回流移民的決策準備中,. 33. 鍾佳君(2008)將回流依時間長短分為五類:偶發性回流、定期性回流、季節性回流、暫時. 性回流、永久性回流。指回流移民可能因各種情況在回流的時間性有所不同。Cerase(1974)則依 適應情形將回流移民分五類:移民初期適應失敗的回流者、移民後融合於社會但仍較適應家鄉的 回流者、移民後積極成功融入社會但無法繼續向上流動而思返的回流者、退休後思念成長家鄉的 回流者。. 18.

(25) 在此觀點下,他屬於「準備回流臺灣的華裔移民」。. 19.

(2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文研究問題為「研究對象決心回流臺灣的因素之形成脈絡為何?各 因素間是否存在不可分割的連結?」不僅求回流動機,也要看出回流動機 並非止於分述的幾項歸納,目的是要確認回流的因素不能忽視各現象、各 類動機之間的互動與連結並呈現回流決策形成的脈絡。本章文獻回顧分三 部分,一是從研究內涵的需求來回顧青年發展與生涯規劃相關的文獻,二 是為輔助認識研究對象所處的環境而整理紐西蘭海外華人的資料,三是分 析過去曾研究海外華人回流動機的文獻,強調本研究的價值。. 第一節 青年發展生涯規劃 本文研究對象綸綸出生於 1990 年,現年 22 歲,他從出生至今的生命 故事為本研究重心,綸綸在成長時的認知轉折與發展和生涯規劃積極轉向 有關,在第三節有關回流的文獻中亦提及目前的 1.5 代華裔在生命週期中 正處於重視未來就業發展的階段,故需透過文獻以認識青年發展與生涯規 劃來輔佐以提供相關知識。另外,第三節亦提及華裔青年所選擇的專業也 對回流的決策有關鍵性的影響,由於研究對象綸綸所念的科系為醫學,因 此筆者閱讀醫師相關的生涯規劃研究以窺一二。. 一、. 青年發展理論. Bee & Mitchell (1984)指 18 至 22 歲為青年期,本研究則泛指 18 歲至 30 歲者為青年。34 綸綸便是在青年期,這個當下,決定積極轉向的。 決定留紐或回臺,綸綸不同年齡時有不同的想法,從陳坤虎等人 (2005) 研究不同階段青少年的認同來看,的確有跡可尋。35其研究發現,國中生. 34. 見第一章第四節名詞釋義有關本文「青年」的定義。. 35. 移民研究中論及「認同」時多指「身份認同」、「國族認同」、「族群認同」、「文化認同」. 等,近期的相關文獻中皆顯示海外華人移民的諸多「認同」為流動的或/和多重的(蔡珮,2007;. 20.

(27) 及高中生比大學生更重視形象認同及社會認同,大學生則較重視個人認同, 至於國中生及高中生較重視社會認同,可能與青少年重視同儕關係有關, 大學生則可能因追求自主需求及在短時間內便需面臨職業選擇及生涯規劃 而更重視個人認同。36青少年中期(該研究指高中時期)的自我解構、重 塑的歷程可能使高中生出現更多不確定感,而回頭看童年時期(該研究指 小學時期),孩子通常對於自己的個人認同與形象認同有較高的確定感。 Meilman(1979)發現 12 到 18 歲的青少年之認同狀態仍以認同迷失型或他主 定向型居多,亦即仍在摸索自我的性質,而到 21 歲以後,則大多數青少年 都已逐漸轉變成延期未定型與認同達成型,也就是可能還在摸索或已經不 再迷失於自我何在的問題。37雷庚玲(1999)曾提及在認同形成的過程中, 不管是解決兒童早期尚未處理完的危機或現今面臨的危機,皆蘊含個體邁 向自我認同的形成。個體在青少年期嘗試各樣的社會角色和活動,探索自 己的價值體系及未來方向,這些人生大大小小的抉擇與經歷,終究會環環 相扣、累累相疊,形成個體的自我認同。 Gottfredson(1981, 1996)認為最影響兒童和青少年的外在自我概念的便 是社會對職業的性別觀念和職業聲譽的看法,他提出,9 歲至 13 歲時,青. 鍾佳君,2008;)。但此處討論的「認同」為青年心理發展研究領域中的專詞,見註 36。 36. 「個人認同」是以私我的自我屬性為基礎,乃個體經由獨特、真實的自我經驗所形塑,其面. 向包含個人價值體系、生涯目標、自我知識,及獨特的心理狀態等等。「社會認同」是以公我的 自我屬性為基礎,乃個體與環境互動後所形所的認同,它與公眾的自我意識及個人的社會角色有 關,其面向包含個人的名譽、受歡迎度、印象整飭等等。 「形象認同」之構念是以私我擁有的屬 性為基礎,如個人顯現的特質。取自陳坤虎等人(2005) 。 37. 根據 Marica(1966)對自我認同的研究有四種分類:「他主定向型」指未經歷危機但已在價值觀. 及職業方向上做出承諾,可能是受父母或師長的期待安排。這種類型的人通常給人有目標、有方 向、乾淨、整齊、有教養的印象。權威導向的,缺乏事情況而定的變通性。「尋求方向型」指證 處危機中,在職業及價值信念上正尋找方向,尋求結果應能達成自主定向,也可能迷失方向。內 在因強大的不安定與焦慮感,道德判斷上發展層次頗高,不以外在衡量對錯。「自主定向型」指 經歷過內在危機,在職業及價值信念上經過探索而找到方向,對未來有所承諾,知道外界的期待 但能按自己的判斷來決定。內在穩定也有彈性。「迷失方向型」指可能為經歷危機或尋求方向失 敗,一類是與社會隔絕,另一類則迫切尋求社交關係,但都得不到安頓感。. 21.

(28) 少年更注意到同輩及社會上所重視的東西,他們將職業視作勢力、階級和 地會的象徵。14 歲以上便將注意力集中在內在自我概念如性格、興趣、技 能和價值觀。雖然這裡的年齡界線較上段的文獻所述略微提早,但同樣可 見到清楚的兩個青少年階段-從外在社會到內在自我。 透過綸綸的自我描述,筆者認為他的認知轉折也正是如此。從小學、 中學、到大學的成長,相當符合上述從社會認同轉往個人認同,以及從他 主定向型轉往認同達成型的概念。. 二、. 生涯規劃相關研究與理論. 廣義來看,林美蓉(1999)稱生涯轉換是一系列動態的歷程,隨個人 發展、成長及外在環境的改變,在工作或生活上產生變化;Anderson, Goodman & Schlossberg(2006)認為生涯轉換沒有終點,生涯轉換乃是階段 轉換的連續性過程,會因事件、抱負或期望及個人和環境等多方面的影響 而有所不同,轉換有危機、轉折和改變的意思在內範圍包含人生全程; O’Niel 和 Fishman(1992)認為轉換包括價值觀、世界觀及個人外在的改變。 但在臺灣實際的研究中,蔡依婷(2009) 、郭珍虹(2007) 、汪光慧(2004)、 陳品妏(2009)等人於心理、教育等不同學科的碩士畢業論文,以及韓楷 檉等人(2011)於臺灣心理諮商季刊發表的論文中皆將「生涯規劃」或「生 涯轉換」以狹義界定,如韓(2011)將成人的生涯轉換界定為個人因自願 或非自願在生涯發展過程中調整生活形態或與職業有關的工作、職務、職 位時,以積極的態度或行動結合個人與社會資源,克服阻礙,提高生涯改 變成功機會,實現生涯目標的歷程。本研究取「生涯規劃」廣義之意。 Super(1990)認為生涯發展是個人因素與社會因素互相交融與影響的動 力性歷程,自我概念是居間協調的要素,根據 Super 的拱門模式,可以清 楚看到左邊的生理基石和右邊的地理基石穩固了中間的「自我」 ,其中所有 的概念都互相連接並影響了個人生涯選擇與發展。進行有關生涯規劃與發 展的研究不能只從單一面向討論之。本文以單一研究對象的生命故事中觀. 22.

(29) 察在他的認知中,這些所有的影響因素的存在。. 圖 二-1 Super 的生涯發展拱門模型. 資料來源:Super (1990:206) 譯文引自吳芝儀(1996) 而在生涯規劃的積極主動或消極被動地轉變方面,並非真正是來自於 外在的環境或是他人影響,認知的轉變便為重要因素之一,黃盈彰(2008) 針對男性繼承家業的生涯選擇歷程研究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以一位研究對 象的生命故事作為主體指出,研究對象在最後對生涯選擇產生新的理解與 想法,用不同的視角觀看原本不喜歡的生涯規劃,從被動轉為主動,從他 人的束縛轉為自我自由的力量,從家庭的包袱轉為家庭的支持。換言之, 變項相同,但視角轉換,是使其在生涯規劃上積極轉向的一個重要可能性。 筆者在進行研究時便注意研究對象綸綸描述記憶內容時的認知及態度, 方可看出其生涯規劃積極轉向的思考層次。. 23.

(30) 三、. 醫科發展相關研究與回流. 本文研究對象綸綸目前主修醫科,與醫師相關的生涯規劃研究應有基 本的瞭解,下述文獻可見醫學生決策動機的可能性。 張家納(2006)針對臺灣醫學生的習醫動機研究有相當完整的文獻整 理,其中經筆者歸納,包含興趣、父母期望、社會需要、穩定、高收入、 學術成就、受人尊敬、探討生命奧秘、社會認可等。 國內外也有不少文獻研究醫學生選擇專科的因素,綜合各篇因素含: 研究興趣、社會需求之利他主義、符合個人特性(如喜歡與人為伍或否) 、 生活品質的需求(如休假及工作時程之固定與否、工作壓力、工作量) 、婚 姻狀態、經濟需求、需花費的時間與精力、醫療誤失的賠償費用、有景仰 的模範人物、學校針對鼓勵的訓練方向、他人期望、實習過程學習經驗等。 根據蔡淑鈴等人(1992)發表臺灣的職業聲望量表,在 126 種職業中, 若僅按照職業聲望高低,醫師排名第 24 名,但若考慮教育程度和所得收入 兩個變項分析後,醫師這份職業的排名躍升為第一名。可知一般臺灣人對 醫師此一職業的態度。這樣的職業聲望在許多地區也有類似的調查,醫師 是排名較前的職業,達到高教育水平要成為醫師也有其難度,但綸綸的父 親便是一名醫師,也許降低了綸綸所見的難度或因為喜愛挑戰的他有攀頂 的欲望,或是因為對該領域有強烈的研究興趣。 廖立欣(2004)研究實習醫師選擇專科的決定歷程。一位醫師的養成, 自進入醫學系,在學校修習七年畢業,進入專業,終至穩定的專業生涯, 是一個長期動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醫學生自對醫療的陌生,經由社 會化,逐漸接受所處的醫學文化環境定義下之醫師角色,建立屬於醫療領 域的專業價值觀及行為態度。在七年修畢基礎醫學及臨床實習的課程後, 參加醫師資格考,再繼續接受約四年的專科醫師訓練才能開設專科醫院診. 24.

(31) 所。38學醫之路從一開始對一般人來說就是相當困難的事,而綸綸就讀的 紐西蘭第一學府奧克蘭大學的醫學院排名世界第五,也需要優異的成績才 能選讀。39即使成績優異,也不一定能錄取。40在錄取之後,要經過 6 年的 課程,但紐西蘭醫生因為薪水少,為了追求高薪,培訓出來的醫生多朝海 外發展。41綸綸在 18 歲進入奧克蘭大學後,以優秀的成績得到選擇醫學院 的機會,但他也表示其實早在 15 歲時,便已經對醫科有興趣。第三節所提 「醫科、工科、法律背景的人較不易回流,因在紐澳就業環境好,且專業 程度高若回臺需再考一次證照則成為回流阻力」以及「選讀的科系和就業 環境為考量之一,醫科、法律等專業人才因所學與臺灣不同而常會選擇不 回流」的確曾在他中學時期影響了他的回流決策(張許家,2004;姜蘭虹、 徐榮崇,2005)。但他後來的積極轉向是在於他 19 歲時所選擇的專科-外 科,使他有了不同其他醫科學生的考量,但也並非為直接使他決定回流臺 灣的原因。本研究將透過他的生命故事抽絲剝繭顯示醫科專業的選擇在何 種程度上成為影響他回流的因素之一。. 38. 「專科醫師」之分科含家庭醫學科、內科、外科、小兒科、婦產科、骨科、神經科、神經外. 科、泌尿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膚科、精神科、復健科、麻醉科、放射線科、病理科、核子醫 學科、急診醫學科及職業醫學科等 20 個專科,並含外科之細分科─整形外科。取自:廖(2004)。 39. 2012 年 10 月 20 日取自臺灣大學學務處畢業生就業輔導組生涯電子報第 14 期 2006 年 12 月. 10 日的專題報導「紐西蘭留學專題」http://career.ntu.edu.tw/epaper/paper/014.htm 40. Dr. Shulruf 說明在紐西蘭唸完大學一年級的健康科學課程(八門課)後才能申請同一所大學醫. 學院的醫學系,錄取條件是學業成績平均(B+以上,但因競爭激烈,多以 A 以上有錄取機會) 與醫學院入學考試成績之總和排序進入第二階段的多站短面試(依序和不同評審委員短時間對 談) ,再以 60:25:15 的比重加總學業成績平均、醫學院入學考試成績、面試,以此總和排序決定 錄取。應考人多餘錄取人數三倍以上,因此成績是以極微小的差距計算。資料來源: 紐西蘭醫 學聯盟電子報,2009 年 11 月刊,medical studant selection in New Zealand: Looking to the Future. 2012 年 11 月 4 日取自 http://www.nzma.org.nz/ 41. 2012 年 10 月 20 日取自 NCCU 大學線上第 1421 期大學報雜誌社發行之大學報,2008 年 10 月. 10 日焦點新聞「紐西蘭醫生短缺,學院增額解危機」 http://www.uonline.nccu.edu.tw/index_content.asp?sn=0&an=3005. 25.

(32) 第二節 紐西蘭華裔青年輪廓 透過一些文獻可認識有關紐西蘭 1.5 代的臺灣華裔移民的概況,針對 紐西蘭的臺灣華裔研究並不多,但有的相關文獻仍可見其大概的輪廓,仍 有不少可茲參考者。. 1. 「空中飛人」家庭 紐西蘭 1.5 代臺灣華裔移民的家庭有不少為「空中飛人」家庭,從社 會人口統計看臺灣移民特質,其中 25 歲至 54 歲女性特多,男女比例是 27 比 15,顯示父親返臺賺錢以提供妻兒在紐生活的「空中飛人」現象非常普 遍(NZIS,2000)。Lan-hung Nora Chiang(2011b)的研究對象多為 30、40 多歲臺灣移民,從中也可見 2006 年的紐西蘭人口普查中,目前 15 至 19 歲的臺灣出生華裔移民男多於女,30 至 44 歲及 45 至 49 歲者則明顯女遠 多於男。正如 David Ip(2011)的研究,這些 1.5 代移民在幼時也多與母親居 住,父親在臺灣工作,每兩、三個月赴紐探望妻兒一次。Elsie Ho, Joanna Lewin & Queenie Ip(2011)以 40 名 1986 年後自香港移至 40 名紐西蘭的老中 青三代移民為研究對象,其中有 34 名為 1.5 代移民,研究進行時年 20 多 歲至 30 多歲。他們指出,1990 年代紐西蘭正值社會經濟重組,就業機會 不多。因此「空中飛人」家庭是紐西蘭常見的現象。 Ho(2002)也發現華人移民家庭中的年輕人在學業完成時有不少會離開 紐西蘭往海外尋求更好的工作機會,但同時他們的空中飛人家長則多會在 此時因想要更好的生活環境而退休回到紐西蘭養老,結果就是這些家庭持 續的因家庭成員的移動方向不同而內部再重組、再分開。 這種情況, Manying Ip (2003)便指為臺灣移民在台紐間的移動是循環的,也許能說是 不偏某一邊的(equally),是一直在移動的,靠人際網絡和家族關係達到最 大效益和最好的人生選擇,無論是為自己或為家人。 綸綸的家庭同樣也是空中飛人家庭,他的父親也是因在臺較易維持家. 26.

(33) 計而頻繁往返台紐多年,本章第三節可見許多回流者都來自空中飛人家庭, 本研究便可透過綸綸的故事窺知這樣的背景是如何推動回流的決策。. 2. 華文教育與臺灣文化連結 紐西蘭逐年對中文教育愈發重視,1990 和 1996 年左右有慈濟兒童靜 思語班、北島佛光學校、臺灣華夏學校等等的創建,再加上 1996 年全紐有 60 所中小學、6 所大學和 7 所理工學院開設華語課程,2000 年紐西蘭教育 部將華語作為外語考試科目,正式列為中學會考內容,可見在紐西蘭的中 文教育也持續受到華人或當地政府的重視。 42民間中文教育辦學情形現況 以慈濟兒童靜思語班為例,學生年齡介於 4 至 14 歲,生源除了華人外,尚 有馬來西亞人、新加坡人、韓國人,多數教材由老師自編,僑委會分發的 課本僅供參考,師資為臺灣退休的中小學教師(呂青華,2010) 。就呂(2010) 的觀察,臺灣華人父母若要送孩子到中文學校,多會送往臺灣人開設的機 構。David Ip(2011)的多個案訪談研究顯示許多 1.5 代華裔移民多表示他們 的父母都要他們在家用功,閱讀臺灣出版的中文教材,寫數學習題,說中 文,也年年赴台,他們現在都很高興保持與臺灣的文化連結,雖然過去沒 有這種感覺,但這種連結使他們有機會到臺灣或中國工作。在接受臺灣資 訊方面,他們都表示父母像資訊狂熱者不停從媒體取得臺灣新聞、資訊、 看臺灣連續劇、聽臺灣音樂,而自己在長大後雖然沒有那麼狂熱,但也會 透過網路、電視,聽臺灣歌、看臺灣連續劇、綜藝節目等。 1990 年出生,1994 年移民紐西蘭的綸綸也曾短暫進入過中文學校,家 長也曾請中文家教、多次帶綸綸返台接觸臺灣文化。在筆者所教過的 30. 42. 1955 年有 5 所中文學校,3000 多名學生;1968 年有華僑組織正式建立的華文義校,自此各式. 語言班、中文學校和義校便接連興起。1970 年惠靈頓中文學校、1977 年 2 所華僑小學。資料取 自 2012 年 5 月 3 日取自「紐西蘭北島佛光山」http://www.fgs.org.nz/aboutus.aspx 及《中文先驅 報》-「參加 2004 年新西蘭地方選舉的奧克蘭華裔參選人談感受」及 「徐州師範大學歷史文化 與旅遊學院 澳大利亞研究中心」- 「試析新西蘭華文教育的發展及特點」 http://ayzx.xznu.edu.cn/onews.asp?id=278. 27.

(34) 多名華裔華語學生中,除了寫字之外,他的中文水平屬高級程度。本研究 第四、五章綸綸對自小這樣的教育和學習有何認知,對他積極準備回流到 臺灣生活的影響。. 第三節 海外華人回流因素相關研究 以單一個案為研究對象,是筆者在文獻閱讀後所感到必須嘗試的作法, 本研究的價值是補強延伸過去有關海外華人回流的研究。本節從過去研究 討論移民、回流的因素,並加以分析之。. 一、. 移民因素. 回流是一種遷移、移民行為,因此研究回流因素便需要認識移民因素。 Donald J. Bogue(1959)的「推拉理論(Push-Pull Theory) 」是研究移民因 素時參考的基本討論方式:原居地存在推力,移入地存在拉力,兩相交互 作用下產生了遷移,這是「推拉理論」的基本概念。Everett Lee(1966)的「遷 移理論」中涵蓋了「推拉理論」 ,並進一步歸納出四類遷移因素:43 1.. 與原居地有關的因素. 2.. 與移入地有關的因素. 3.. 中間障礙. 4.. 個人因素. Everett 指出前三項因素是因人而異的,而不同人也會因不同生命階段 而異,例如,許多原居地是移民者成年前的成長地,對於人生的責任可能 是尚未接觸的,這會造成他們高估環境的正面考量而低估負面考量。另外, 每個人對原居地的瞭解勝於移入地,大部分對移入地的瞭解要到真正移入. 43. Everett Lee (1966)在 Donald J. Boegue(1959)後發展出的「遷移理論」 ,其中為「推拉理論」作出. 更細部的說明,並強調原居地與移入地中間障礙因素的重要性。. 28.

(35) 居住後才能知道。不僅如此,由於移民者進入移入地時是初來乍到,因此 所產生的正負面考量的判斷也未必正確,因此會對移入地展生一種認識上 的忽略或神秘感的影響以及不確定感(Evertt Lee, 1966:51) 。而最後一項如 每人的人格特徵-個性、智慧、敏感程度、對人事物的認知,都會影響他 的判斷(Evertt Lee, 1966:52) 。44 Everett「遷移理論」補強過後的「推拉理論」 ,強化了個人主觀的判斷, 從廣義的角度來看,除了政治性迫害和國際難民的遷移移民因素研究外, 其他因素討論大抵不脫前三項因素,例如經濟因素、人際網絡因素等也是 推力和拉力的型態之一。 研究移民因素的理論除「推拉理論」外,另一常見的「新古典經濟學」 是以經濟因素的觀點來討論的:遷移的發生原因是兩地勞動力及酬勞高低 差異,而實際收益與心理因素(名為心理成本,受不同生命階段影響)共 同視為投資效益(Lewis, 1954; Todaro, 1969; Harris & Todaro, 1970)。45另有 一群「新移民經濟」觀點的學者則認為決策單位應由個人擴大至家庭/家 族,家庭/家族整體的投資效益才是考量因素,遷移是家人或關係人共同 商議的結果(Massey et al., 1993;Stark & Bloom. 1985;Stark & Lucas 1988) 。 另外有傾向人際網絡因素的「網絡理論」則強調人際紐帶,包括現在 移民、先前移民和尚未移民三者在原居地與移居地之間的血緣、朋友和社 群的關係,關係高則降低遷移成本和風險,有人際社會網絡的幫助,人會 更有意願遷移(Choldin, 1973; Boyd, 1989; Gurak & Caces, 1992; Ho, 1993)。 「組織與機構理論」則認為,功能健全的組織可不斷幫助移民而使遷移永 不休止,遷移是有累積性的,每一次/個遷移都會影響到下一次/個遷移. 44. 譯文為筆者自譯或參考夏誠華(2002)於海外華族研究論集中的台灣地區移民變遷之研究一. 文。 45. 「新古典經濟學」的移民理論主要用於解釋經濟發展中的勞工遷移過程,發展自「二元經濟. 模型」的概念,類似城鄉差距造成資本與人口流動的現象。. 29.

(36) (Massey et al., 1993: 450)。 以上不同理論皆符合 Everett 的「遷移理論」中的前三項因素:有關原 居地的因素、有關移入地的因素、中間阻礙因素,包含了推力與拉力以及 阻力,萬變不出其宗。移民回流是一種遷移行為,本土海外華人回流臺灣 研究,亦多從推力和拉力的相互作用來討論回流因素。本研究除前三項因 素的討論外,也透過研究對象的生命故事探討「個人因素」在回流決策形 成脈絡中的重要性。. 二、. 回流因素. 早期臺灣的回流移民研究多關注於海外高科技人才回臺的發展,如蕭 新煌(1994;1995)主持的研究報告指出,1991 年前後美國臺灣留學生回 臺人數激增主要是因全球不景氣及臺灣服務業及高科技產業蓬勃發展的影 響。陳秉華(1995)的青輔會專案研究指出,海外學人回國服務的動機排 名第一者與就業機會相關,另外也有國家的認同和家庭因素。蘇建忠 (1995) 對新竹工業園區中回流的海外華人進行研究,其中發現心理因素大於經濟 因素,重要的阻力則為回流後生活品質會變差。林慧蘭(2002)研究結果 顯示,人才返國工作之動機多為前程發展動機與歸屬感動機。 由上述歸納可知,早期研究所發現的海外華人回流動機包含就業因素、 國家認同或歸屬感因素、家庭因素,阻力則為生活品質的差異。 這一類文獻多是針對以留學生身份移民,學成後在台灣經濟蓬勃發展 時選擇回臺發展的回流族群的研究。如今,回流臺灣的移民研究已經不僅 限於當初出國留學的大小留學生,也出現了許多華裔青年回流的研究。近 期有關華裔青年回流臺灣的研究不僅止於回流因素,還有回流適應和回流 政策等面向的討論。不論是否為專門討論回流因素的文獻,只要提及回流 因素者,筆者均在此整理分析之。.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開始,老師先教我們認識 器材,後來就讓我們自己拍 照。我覺得拍蚜蟲的照片很 好玩,因為蚜蟲本來只有一

那個老闆娘,從來沒有請過像我這麼高薪的人,而且他的理念跟我們不一

但是 T, A, O, I 出現的次數幾乎不相上下。 要是把每一種組合都試一遍, 直到得出一個 意思 來, 那會是一項沒完沒了的工作。 所以, 只好等新材料來了再說。

按計算機得到 log 2 的近似值的確是十分簡便,但不免有學生會好奇,以前的數學家 是怎麼求出 log

首先第一個是堅強 ,每當自己想放 棄做一件事時,我會想起孤兒們的 情況,我們也要學像他們一樣堅強 起來。第二個是 笑

當然,儘管根據以往的經驗,某個問題的解決看似比較容易,但通常事先不會知道困難

我是一個很喜歡將事情拖延至最後一刻才做 的人。記得有一次,有一份作業,老師讓我們三天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 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