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回流脈絡

第三節 兩大推動力

本文的研究對象 1990 年在臺灣出生,1994 年移民紐西蘭,2008 年進 入全球排名第五的醫學院,在紐西蘭住豪宅,念名校,成為課業上的菁英,

但目前決定 2013 年回到臺灣就讀大學,並往整型外科專業發展。這些歷程,

沒有一個能脫離家庭及社會環境的影響。

一、 家庭推動力

鄭惠文(2009)透過 907 份問卷研究在大學生社會資本的成就動機的 相關性,提出家庭社經背景越好,大學生社會資本越豐厚,其成就動機也 越佳。Pierre Bourdieu(1986)在進行社會階級和社會資本研究時發現家庭 社經背景越高,子女擁有的資本越具優勢。本文研究對象綸綸要積極回到 臺灣,和準備要往整型外科發展有極大的關係,而他能夠讀醫學院並有此 選擇權利,家人的經濟支持便是關鍵之一。譬如他的母親的「孟母三遷」

帶著他轉學、搬往名校學區居住,而那是全紐最高級的豪宅地段,這樣的 居住型態,需要家庭的經濟支持。另外,綸綸對於外表及個人所擁有的物 件有高品質的要求,這些也是來自於父母的經濟支持才能維持。除了經濟 上的支持外,父親是醫師的影響,也造就了他往上競爭的一股力量。如 Coleman(1966)的教育機會均等報告書(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指出,學校資源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有限,影響較大的是非學校因素;

家庭社經背景高的學生,學業成就表現較為優異。

另外在潛在的影響上,姊姊移往澳洲,也許使綸綸從中有了和澳洲相 關的經歷,形成潛在認知使他決定不像其他追求高薪的醫學院畢業生移往 澳洲工作,「大家都去我不一定要去啊#四 C09#」,「比較希望是紐西蘭,澳 洲太多臺灣人了#五 E03#」;123父親帶給綸綸事業成功的優良模範,使綸綸

123 紐西蘭一年約只有 300 名醫科生畢業,但一年就有接近 300 名紐西蘭醫生移往澳洲。2012 年 11 月 10 日取自新浪網全球新聞篇名「移民澳洲:紐西蘭畢業醫科生全部流失」網址:

116

保持競爭心,在學業上精進但不躁進,對於整型外科的興趣也或多或少感 染自父親。從抗拒到積極回流的規劃中,父親帶給他的經歷成為「觸動回 流決策的事件」之一;124而母親帶給綸綸隨遇而安的溫柔處事態度則使他 能在積極回流的生涯規劃中樂觀地淡化阻力與窒礙,更能輕鬆地接觸臺灣 豐富的次文化,不受限制地享受夜店、酒吧等的趣味生活。

父母花費時間、金錢來教養、照顧子女,雖然本文研究對象的父母保 持著開放的教育態度,不苛求也不介入綸綸的課業成績,但給他補習機會、

接觸不同領域、身教為榜樣、多次往返臺紐間增強對臺灣的認識與連結、

費心挑選最佳的學習環境和爭取最好的學習資源等等,在在都給了研究對 象建立紐西蘭社會資本的機會、同時也給了他建立臺灣社會資本的機會。

而能夠讓這位華裔青年積極地選擇回臺就讀大學,筆者認為正是因為 在臺灣的父親此一紐帶。如前述提及父親的人脈網絡之成功,故易於安排、

解決入學問題,「我還不知道,我爸在幫我問」。125這樣的便利性,正符合 姜蘭虹(2011)研究 1.5 代回流移民時發現的所有受訪者全來自「空中飛 人」家庭,他們是有家可回的,有親可依的。下節將持續討論「空中飛人」

家庭所形成的回流影響。

二、 社會推動力

從一個單一研究個案小小的回流決策,能夠看出社會推動力在其中扮 演的角色。本文研究對象 2013 年的回流規劃,其實和 26 年前的 1987 年紐 西蘭的移民開放政策和臺灣幾乎同時的出國觀光開放政策所帶動的往紐西 蘭的臺灣移民潮有相當清楚的連結關係。

有當時的移民潮,才有後來的同儕加分作用-綸綸在中學後的交友圈

http://dailynews.sina.com/bg/imm/information/ausdaily/file/20080203/15041371229.html

124 見前一節。

125 見「綸綸的留言」。

117

中,出現了固定的臺灣華裔朋友群,也就在這些人之中,有人也在 2010 年及 2011 年於假期在臺和他一起體驗臺灣次文化,後來也打算回流臺灣,

這使得同儕力量在回流決策中起了互動的加分作用。

此外,對於物質面的生活品質要求高、競爭心強、追求成功的綸綸,

因父親的事業而長期接觸社會聲望高的醫師專業,在這樣的社會價值下,

自然是人往高處爬,這是社會價值的影響其一。126但必須考慮到的是,若 他的選擇不是整型外科專業,筆者認為,他並不會輕易回流臺灣,這是因 為回流決策和選讀科系及就業機會有關,醫科人才因所學與臺灣不同而常 會選擇不回流,這類人才在紐較易找到工作(鍾佳君,2008;姜蘭虹、徐 榮崇,2005;張許家,2004;廖珮君,2005;呂青華,2010)。127因此,從 他選擇成為醫師以及後來選擇整型外科這部分,可以看出社會價值和家庭 影響力互融的結果。

社會的經濟體結構,也是形成回流決策的重要一環。陳鈺淳(2010)

在回流因素的歸納中特別將「阿根廷金融危機之影響」被列為因素分類項,

表現出不同國家社會與經濟體崩壞所形成的強大推力。128紐西蘭的經濟體 雖然並未如阿根廷般有崩壞的推力存在,但紐西蘭的醫師薪水並不高,這 也是本文研究對象綸綸的認知,紐西蘭醫學院畢業生多往外流,便是一項 社會經濟結構上的推力。再加上臺灣目前正蓬勃發展的醫學美容業,甚至 吸引了許多本土非整型外科醫師轉行投入整型外科業。129這樣的潮流,更

126 見第二章文獻回顧中的「成醫之路」。

127 見第二章文獻回顧。

128 見第二章文獻回顧。

129 紐西蘭第一年專科醫生薪資基本薪資為紐幣近十三萬,換算為台幣是三百多萬。2012 年 11 月 10 日資料取自大紀元新聞網,篇名「澳紐資深醫師薪資差距懸殊」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10/10/3/n3043600p.htm 。另外,臺灣醫師年薪從台幣十三萬到三十 萬都有,2012 年 11 月 10 日資料取自自由時報,篇名「醫師薪資下滑,金飯碗褪色」,網址: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un/20/today-life10.htm ;天下雜誌 489 期,篇名「臺灣醫 生薪水大解密」,網址: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9560 ;進入整型外科專 科診所則可以年薪台幣三百多萬近四百萬,2012 年 11 月 10 日資料取自聯合晚報,篇名「台大外

118 容易使綸綸看到在臺灣發展的拉力。

而兩地對於醫師人才流通的管制政策包括要通過以當地主要語言為本 的專業考試,影響本文研究對象及其父親皆做出了相因應的決策;父親是 原要赴紐工作但轉為空中飛人,而綸綸則是原要盡量晚回臺發展但轉為及 早在醫學院畢業前回臺。此一情形除了可見社會中存有的硬性規定可以使 移民者改變轉彎幅度,也發現父子在不同地有同一阻礙,而父親有了經驗,

便傳授兒子避開此一阻礙之法。山不轉,路轉;社會體制存在影響,而家 庭經驗因應變通,兩相交會後形成了回流決策的成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