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名詞釋義

第一章 緒論

「我沒想過我會自己想要再回來,但是我的想法真的改變了,

我一定會再回來!」

本文研究對象,綸綸,在 2010 年冬天對筆者所說的這段話啟動了本研 究。筆者接觸到許多海外華裔青年原本並非、也不願,或被動地將臺灣置 於生涯規劃中的長期落點,但後來卻有了思考上翻天覆地的、預期之外轉 向臺灣的規劃,更逐步落實長期在臺灣居住的理想,著手計畫進行求職或 求學申請。1此現象使筆者欲深入探析海外華裔青年的回流成因。2

本研究為單一個案研究,筆者從原本對多名華裔青年的研究興趣逐步 轉為對一名華裔青年單一個案的研究興趣,是經過初探性研究、文獻閱讀 的洗禮。3 本章第一節說明研究動機與背景;第二節提出研究問題與目的;

第三節為研究範圍與選材;最後為了接續研究範圍的設定,第四節為名詞 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社會建構主義下詮釋觀的生命故事敘事分析研究須詳述研究者的視角 及背景以供讀者理解研究,故筆者進入研究的脈絡及思維需翔實描述。4

筆者的華語教學工作與海外華人研究課業交織促成了一段初探性研究,

從中認識了華裔青年的輪廓及自身他者身份的差異後,筆者對於華裔青年 積極回流臺灣的決策產生了研究興趣。

1 本研究中「華裔」和「青年」兩詞定義於本章第四節名詞釋義。

2 「回流」定義請見本章第四節名詞釋義。

3 詳見第二章文獻閱讀及第三章研究方法。

4「社會建構主義」、「詮釋觀」、「生命故事研究」、「敘事分析」,見第三章研究方法。

2

一、 初探研究引發研究興趣

筆者曾進行的華裔青年初探性研究由華語教學工作與海外華人研究課 業的交織促成。5筆者自 2005 年起在大學附設的語言中心內教授外籍人士 華語,在教學經驗中發現華裔生的特殊性,語言特性或學習特性皆明顯與 非華裔學生不同。6如宋如瑜(2008)討論華語文教師的專業發展著書中描 述面對不同教學對象之困難,筆者為求教學精進,便於 2009 年起進入臺灣 師範大學華語教學研究所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組進修,學習研究有關海外 華人的知識。7同時自 2010 年起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教授全 班學生皆為華裔的班級。8此時,筆者藉研究所課業需求,持續以不同研究 題目對華裔學生進行一對一訪談、語言及行為的觀察分析,也曾赴海外探 查。9自 2010 年至 2012 年,筆者以多個案訪談及觀察法蒐集介於 17 歲至

5 請見附錄一「初探性研究受訪華裔青年資料表」

6 如世界華語文學會董鵬程秘書長所言:「各地華語文使用環境不同,文化背景及華語文程度參 差懸殊,能力的差異,造成教師在教學上的困擾及僑生學習上的困難。」資料取自董鵬程(2007)。

另筆者參考如王如音(2008)對於華裔學生所做的閱讀策略研究即為一例證,證實華裔生的語言 學習策略與前人研究的非華裔生有明顯不同。另趙德麟(1995)、吳建玲(1996)、夏明菊(2003)、

畢念平(2006)、黃富玉(2009)等和華裔生語言文化相關的調查研究皆有例證。

7 原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組」於 2012 年與應用華語文學系整併為應用華語 文研究所,目前應用華語文研究所中分有「應用華語文組」及「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組」。見系 所網站:http://www.ntnu.edu.tw/oces/

8 此類班級多為一期三個月,平日每日二至三小時課時。華裔生多來自歐美澳地區,如美 加、德國、巴西、澳洲、紐西蘭等,年齡介於 17 歲至 35 歲間。筆者在這類華裔班級兩年 的教學經驗中,僅有三名來自亞洲的華裔生(韓國、日本、印尼)。相關資料見國語教學中 心網站:http://web.mtc.ntnu.edu.tw/mtcweb/index.php

9 筆者曾針對海外華人議題進行的研討報告 包括「九十七學年度臺灣公立大專院校有關僑 民與海外華人知識性課程開設概況」、「美國中文學校僑教發展兼個案討論」、「短期華語班 華裔生課間語碼轉換與海外生活背景因素探析」、「華裔子弟來臺短期華語學習專班個案初 探」、「北美海外華人回流臺灣工作者之適應成功因素探討」、「探討臺灣大學校院語言中心 設置華僑裔華語專班之考量要素」、「美國華裔成人學習者的語言表達特色」、「踏上海外華 人研究之路的華語教師心路歷程」等。

3

40 歲之間的 26 名華裔青年的成長故事,其中包括身份認同、家族遷移故 事、回流規劃、語言學習經驗、家庭教育經驗等等。10

筆者發現,各種海外華裔子弟故事皆有著相類似的開頭,如下述五項 是他們認知中影響了他們的父母移民海外的因素(有些個案屬單一因素、

有些個案屬重疊的因素):一、使子女獲得較臺灣開放的教育,二、避開兵 役給孩子帶來的壓力,三、為工作或進修、留學,四、為遠離中共飛彈威 脅,五、民國八0年代臺灣黑幫綁架富家小孩的威脅感所迫。11然而,在 各人與臺灣的連結方面,則因地區性或家庭背景不同而多樣化,但下述兩 點較為明顯相同:一、六至十次或十次以上往返成長國與臺灣者佔半數,

二、十歲前便隨父母移民海外者及在海外出生者佔九成以上。筆者認為是 因採樣場域為華語教學中心,受訪者皆同為中文能力仍須大量訓練者而有 此類共通性。

至於受訪者來臺進修短期密集華語課程的原因則是相當多元的。列舉 因素多是交融或重疊或互有連結:在海外成長國家中求職不易、準備在亞 洲工作、聽從父母的建議、將在臺申請大學、期與親戚建立更良好關係、

期能認識自己「根的文化」、對語言有興趣、打發假期時間。在此初探研究 中,筆者最感興趣的是,其中幾位受訪者原僅利用假期或被動聽從父母建 議短期訪臺學習華語的華裔生,有的在學習一期(三個月)後,又主動延 長了學習的期限,有的則在學期結束後回到海外,下一個假期又主動回臺 續讀,有的是學期結束後便開始在臺求職或申請大學或研究所,更進一步 進修,甚至有人願不辭勞苦,即便得重讀一兩年,也計畫將在海外尚未完 成的學業移至臺灣。

筆者自此初探研究看到了一批華裔青年的生命歷程輪廓。其中筆者意 欲更深入探析的是—為何原本對於在臺發展並無理想或存排斥心理,但後 來卻轉變為自發地將臺灣設定為將要長期發展的「下一個根據地」,或較過

10 見附錄二「初探性研究訪談大綱」

11 見註解 73。

4 去更積極前來並考慮在此發展?

二、 他者距離的吸引力

筆者是自小居住臺灣單一城市中的單一地區活動者,而這些華裔青年,

都有至少在兩個國家、兩種文化、兩種語系、兩類家庭及社會教育之間流 動、來去的主動或被動的慣性。在各種華裔議題的課堂報告、會議研究討 論、文獻閱讀中,筆者發現自己始終是充滿好奇心的「他者」。12

以筆者的他者觀點來看,華裔青年在兩地流動的慣性下原本以其中一 地為根據地,卻倏然決定要將根據地移往另一地並甚至預計長期延伸,定 然不易,況且是原本不願前往發展的臺灣,這樣極有落差的轉折,也是身 為局外人不易理解的;再者,臺灣氣候炎熱,尤其是臺北地小人稠,生活 空間狹窄,故多數受訪者提及的臺灣吸引他們回流的因素包括的臺灣生活 便利、物價親民、人們親切熱情等,使在臺土生土長的筆者不易體會其中 引人之處。

經過初探性研究,筆者瞭解此族群的觀點並非臺灣土生土長的本地人 所能體會,應進行進一步研究,才能理解。13身為他者,筆者希望能突破 距離,更接近真實地理解欲積極回流的華裔青年,更進一步認識其轉變的 認知。

12 筆者於所修讀的課程詳見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組中網站中的「課程總覽」網頁:

http://www.ntnu.edu.tw/oces/course.php。

13 本文中經常出現「族群」一詞,根據楊聰榮(2004)的界定,「族群」一詞有傳統用法與擬制 用法。傳統用法指假定的一群人具有共同的文化特質,或許是共同的語言,或是共同的宗教等等,

可以透過群體繁衍,將共同的文化特質傳遞給下一代。而擬制用法是將各種人群的分類「比擬」

為傳統的族群,使用討論族群的語彙來討論人群分類。本文討論「海外華裔青年」「1.5 代移民」

時,皆是以「擬制用法」的族群觀點來描述。

5

第二節 研究理念與焦點

從上節可知華裔青年赴臺學習中文的各因素並非為單一存在,多是交 融或重疊,或互有連結。筆者相信,決定回流臺灣發展者的決策因素亦然。

筆者在初探研究的過程中形成了進行本研究重要的研究理念,此研究理念 可由下述「混沌理論(Chaos Theory)」加以闡述。有了研究理念基礎,便 由回流研究的文獻回顧過程中發展出研究焦點,如不少研究強調回流因素 的「難以幾句道盡」及「多面向、複雜的考量」此類結語,影響筆者欲透 過單一個案的生命故事來研究回流成因。在這樣的研究理念與研究焦點下,

亦產生了本文的研究問題與目的-「研究對象決心回流臺灣的因素之形成 脈絡為何?各因素間是否存在不可分割的連結?」而研究目的則不僅要如 過去文獻分述歸納出回流動機,更是要確認回流因素不能忽視各現象、各 類動機及個人認知之間的互動與連結,並呈現出回流決策形成的其中一種 型態。

一、 研究理念

巴西的蝴蝶展翅,會引起德州的一陣颶風(Gleick, 1987/2001),此一 說法稱為「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源自混沌理論(Chaos Theory),

巴西的蝴蝶展翅,會引起德州的一陣颶風(Gleick, 1987/2001),此一 說法稱為「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源自混沌理論(Chaos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