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生命故事

第六節 回流因素解析

從他的生命歷程、他的重要他人,和他的個人特質,可以看出推動著 他的回流的兩個想法:想在臺灣生活、及早回臺發展較好。這兩個想法從 何而來?這要從他的認知和所接觸的事情來判斷。在他決定要積極回流時 的兩個變化是:

變化一:想在臺灣生活了。

變化二:認同及早回臺鋪路較好了。

接著再仔細解構變化一的產生:

變化一變項 1:有豐富的夜生活。

變化一變項 2:有多元的美食。

變化一變項 3:一天的生活有更多選擇。

這三個變項又來自於三個輔佐要件:

變化一輔件 1:透過中文班認識更多在台的華裔朋友引導享受次文 化。

變化一輔件 2:回台目的已非僅為探親,而開始有自己運用時間自由。

變化一輔件 3:他有經濟背景能享受不同生活上的選擇。

變化一得以成立,還需要兩個支持要點:

變化一支持 1:他喜歡富趣味性的生活。

變化一支持 2:他喜歡物質化的享受。

106

有關綸綸喜歡富趣味性的生活,筆者認為長期在紐西蘭生活,接觸的 生活方式的確較為固定,如他曾提過的在家和朋友喝酒、打麻將、看電影、

出去吃飯等,小時候回台時也由於沒有朋友帶領,只限於一個空間,因此 2010 年回到臺灣的趣味生活給他帶來的新鮮感甚至使他感到「每天去夜店,

很好玩」,也不會膩。而喜歡物質化的享受從他還小時便喜歡與人競爭便可 見一斑,對外表及外在物質是否優秀的要求,他有一套高標準。

有上述的變項、輔件、支持後,變化一「他喜歡台北的生活了」成立。

再看變化二,認同及早回台鋪路較好了。此變化的產生來自兩個變項:

變化二變項 1:實際體驗父親學生時期的人脈之重要性。

變化二變項 2:將整型外科做為專科。

這兩個變項又來自於三個輔佐要件:

變化二輔件 1:父親學生時期的人脈網絡強大。

變化二輔件 2:父親長年相識的名人和富人在周遭出現。

變化二輔件 3:看到父親事業和廣告形象的成功。

變化二得以成立,還需要五個支持要點:

變化二支持 1:綸綸喜歡競爭、攀頂追求成功的優越感。

變化二支持 2:綸綸喜歡物質化的享受。

變化二支持 3:綸綸喜歡對事要求完美的高標準。

變化二支持 4:臺灣整型外科業正蓬勃發展。

變化二支持 5:父親已灌輸若畢業回臺發展的考照困難

綸綸喜歡競爭、攀頂、追求成功的優越感是從幼年便已經存在的特質,

他讀了醫學院,選了現時最與外表和美麗相關的整型外科做為專科,到這

107

一專業發達的臺灣或韓國發展已經是攀頂的必要選項之一了,而 2010 年年 底父親帶領他接觸的這一領域中的人事物,以及要長期及早準備才能達到 攀頂的優越成效,使綸綸認同並肯定,如果他在早兩年選擇專科前接觸這 些人事物,未必會有如此認知上的撼動。

上述的變項、輔件、支持,變化二「認同了及早回台鋪路較好」成立。

我們也可再從另外一種推演式的角度來看「想在臺灣生活」、「感到及 早回臺發展較好」的形成原因。

由上圖可知,綸綸想在臺灣生活,家庭經濟背景、家庭教育,便已是 推動的力量之一,他個人的喜好、人際網絡的變動,再加上生活經歷,使 得他想在臺灣生活。下圖則為第二個認知的形成原因:

讓綸綸認同及早回臺發展較好的形成因素同樣包括了家庭經濟背景,

家庭教育、他的個人特質、個人偏好、社會經濟情形和他的實際經歷。

圖 四-3 及早回臺認知之形成因素 圖 四-2 在臺生活期待之形成因素

108

從上面兩圖可知,綸綸的回流受到家庭教育、家庭經濟、人際網絡、

個人特質、個人偏好、實際經歷、社會經濟情形等關係交叉互連的影響。

少了一項,他積極回流的決策形成脈絡便會有不同的型態。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