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戰後臺灣農業科學化的推手:以農業推廣體系為中心(1945-1965)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戰後臺灣農業科學化的推手:以農業推廣體系為中心(1945-1965)"

Copied!
14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碩士論文.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戰後臺灣農業科學化的推手:以農業推廣體系為中心 (1945-1965).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指導教授:李為楨博士 研究生:曾獻緯 中華民國 102 年 6 月. v.

(2) 本論文獲得 財團法人鄭福田文教基金會學位論文獎助金 僅此特致謝忱.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本論文獲得 101 年度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獎補助訪問學員. 僅此特致謝忱.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4)

(5)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以戰後臺灣的「農業推廣體系」為考察對象,探討在農業復興與發 展的過程中,農業推廣體系如何建立及推行農業科學化,並進而說明推廣體系所 推廣的新技術對農民經濟產生何等影響。臺灣農業推廣體系的建立過程,承接了 各時期不同的推廣組織,包括縱向繼承於日治時期的農會與農事小組、橫向移植 中國農會的經費管理、隨美援而引進的四健會,以及自我創造與轉化的農事研究 班。這四個方面絕非獨立的因素,而是在互相交互作用下,令臺灣農業推廣體系 以「多源」而「多元」的樣態來呈現。 戰後臺灣社會如同日治末期與中國抗日戰爭期間陷入糧食短缺的窘境,以致 於提高糧食生產量成為政府首要的急務,在「糧食增產」的訴求下延續與強化戰 時措施。觀察科學化農業的推行過程中,充分展現戰後農業的發展完全是在戰前 便已建立的基礎繼續運作,並逐步改變農民傳統的耕作方式。在科學化農業推廣 過程中,農政單位透過農事小組及扮演其末稍組織的四健會、農事研究班之動員.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與組織,進行示範與宣導,農民眼見確實有利於增產而參與,更令其得以迅速普 及,因而使得農業推廣體系在協力農業科學化上擔任重要角色。. ‧. 臺灣農民在學習新技術後,生產量的確因此而增加,然而當 1960 年代臺灣 土地生產力已達高極限時,農民在償還地價的壓力下,只得不斷地投入資材與勞 動力,卻由於生產量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造成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再加上政府. y. Nat. sit. n. al. er. io. 刻意壓低糧價,稻穀販賣所得未能得到應有的利潤,收支相抵之下農業所得日漸 低落。在農家僅靠農業所得已不足以維持生活的情況下,不得不向外尋求收入來 源,導致非農業所得逐漸成為農家盈餘的主要來源。. Ch. engchi. i n U. v. 關鍵字:農業推廣、農業科學化、農會、農事小組、四健會、農事研究班、糧食 增產. i.

(6)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 on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ystem in post-war Taiwan, discussing how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ystem established and promoted Agricultural Science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agricultural renaissance and develop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ystem inherited from the extension organizations in different periods, such as famer’s association and Agricultural Unions in the Japanese period, the management from Chinese famer’s association, 4-H club coming with the US. Aid and local farm study clubs. Those four factors are not independent but interacting, therefore, there are many sources and features in Taiwanese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ystem.. 政 治 大. Post-war Taiwanese society was lacking of food, just like it had been in the end of Japanese period and the anti-Japanese war, so “how to increase food’s production”. 立. ‧. ‧ 國. 學. took the first place above the policies. Because of the demand of increasing the food, the government inherited and reinforced the system during the war. Observing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it shows that post-wa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as based on what it had been in the pre-war period, and changed farmers’ way to cultivate step by step. During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the government introduces this system into the farmers through Agricultural. y. Nat. sit. n. al. er. io. Unions, 4-h club, and farm study clubs so that the farmers could understand how it worked and became more willing to follow the policy, therefore,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Ch. engchi. i n U. v. The production increased after the Taiwanese famers learned the new techniques, however, when the productivity of farming lands reached its top in 1960, under the pressure of land loan, the farmers had no choice but keeping inputting capital and labor force, but the cost went up because the production can’t reach their expectation. Furthermore, food price was restrained by the government, the famers couldn’t earn enough profits by selling the rice, so the agricultural income became lower and lower. Because agricultural income is not enough to support their life, famers have to search for other revenues. As a result, the off-farm income became the major profit in farm household. Keywords: Agricultural Extension 、Agricultural Science、famer’s association、 Agricultural Unions、4-H club、farm study clubs、increase food’s production. ii.

(7)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 4 第三節 史料運用 ..............................................................................................................................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 .............................................................................................................................. 9. 第二章. 1940 年代臺灣的農業推廣.............................................................................. 12. 政 治 大. 第一節 戰前臺灣與中國的農業推廣 .............................................................................................. 12. 立. 第二節 戰後初期臺灣農業推廣體系的重組 .................................................................................. 18. ‧ 國. 學. 第三節 橫向移植至臺灣的「農業推廣委員會」 ........................................................................... 21. ‧. 第四節 農會推廣功能的轉變 ......................................................................................................... 27. sit. y. Nat. 第五節 農業推廣體系的整編 ......................................................................................................... 28. io. n. al. er. 小結 ................................................................................................................................................. 32. i n U. v. 第三章 農會推廣功能的展開.......................................................................................... 34. Ch. engchi. 第一節 農會組織架構之確立 ......................................................................................................... 34 第二節 虧損嚴重的農會 ................................................................................................................. 37 第三節 農會法人性質:「公益法人」抑或「營利法人」? .......................................................... 40 第四節 農會推廣功能的開展 ......................................................................................................... 43 小結 ................................................................................................................................................. 45. 第四章 美援四健會的引進 .............................................................................................. 47 第一節 戰後日本農村改造經驗的引進 .......................................................................................... 47 第二節 四健會的設置與使命 ......................................................................................................... 49 iii.

(8) 第三節 四健會在臺灣農業推廣體系的架構與位階 ....................................................................... 54 第四節 新知識的汲取與實踐 ......................................................................................................... 56 小結 ................................................................................................................................................. 59. 第五章 創造與轉化的農事研究班 ................................................................................. 60 第一節 農事研究班的成立背景 ..................................................................................................... 60 第二節 推廣活動的進行 ................................................................................................................. 64 第三節 從農事研究班到共同栽培研究班 ...................................................................................... 69 第四節 農業推廣制度的確立與檢討 .............................................................................................. 73. 政 治 大. 小結 ................................................................................................................................................. 76. 立. 科學化農業的推行及其影響 .......................................................................... 78. ‧ 國. 學. 第六章. 第一節 優良品種的維持 ................................................................................................................. 78. ‧. 第二節 密植栽培法的推行 ............................................................................................................. 86. y. Nat. io. sit. 第三節 肥料密集化 ........................................................................................................................ 89. n. al. er. 第四節 病蟲害的驅除與預防 ......................................................................................................... 99. Ch. i n U. v. 第五節 經濟效益的分析 ............................................................................................................... 106. engchi. 小結 ............................................................................................................................................... 112. 第七章 結論與研究限制 ................................................................................................ 114 附錄 ..................................................................................................................................... 118 徵引書目............................................................................................................................. 123. iv.

(9) 表次 表 2-1 1944 年臺灣農業會與中國農會收入比較 .................................................. 17 表 2-2 中國農會與合作社比較 ..................................................................................... 20 表 2-3 農會與合作社分布演變(1938-1948) ...................................................... 21 表 2-4 推廣督導區分布 ................................................................................................ 24 表 2-5 農推會組織成員分析........................................................................................... 25 表 3-1. 政 治 大. 臺灣鄉鎮農會虧損數量及金額 ....................................................................... 39. 立. 表 3-2 1953 年鄉鎮農會營利事業所得稅負擔與盈餘數額比較 .......................... 40. ‧ 國. 學. 表 3-3 鄉鎮農會歷年虧損金額與單位統計表(1953-1958) ................................ 43. ‧. 表 3-4. 歷年鄉鎮農會生產指導事業費募集數額 (1955-1960)........................ 43. y. Nat. er. io. sit. 表 3-5 歷年各級農會支用於推廣的經費(1953-1960 年) ......................................... 44 表 3-6 辦理農事小組活動前後的業務發展比較 ....................................................... 45. n. al. Ch. engchi. i n U. v. 表 4-1 四健會示範縣指導員簡介.................................................................................. 52 表 4-2 1955 年稻作四健會會員採用改良法統計表 ................................................ 54 表 4-3 歷年鄉鎮地區辦理四健會概況表(1952-1965) ......................................... 55 表 5-1. 歷年鄉鎮地區辦理農事研究班概況表(1957-1965) .................................... 63. 表 5-2 1959 年社頭鄉示範田噴藥示範區與對照區比較 ....................................... 67 表 6-1 臺灣蓬萊米原種繁殖栽培面積與收穫量(1950-1954) ...................... 81 表 6-2 1952 年堆肥競賽審查項目 ............................................................................ 93 v.

(10) 表 6-3 1951 年第 2 期硫酸錏與氰氮化鈣以及熔磷對稻作效用示範比較 ......... 95 表 6-4 1961 年各縣市第一期水稻第一期水稻農家施用化學肥料與自給肥料情 形............................................................................................................................................ 98 表 6-5 歷年稻作農藥施用量(1957-1963) ...................................................... 105 表 6-6 歷年臺灣稻米(糙米)生產量的變化(1946-1948 年) ..................... 106 表 6-7 歷年平均每公頃稻穀生產成本統計表(1950-1965) .......................... 108 表 6-8 歷年稻作肥料施用量與米穀生產的變化(1946-1961) ...................... 109. 政 治 大. 表 6-9 歷年平均稻穀每百公斤平均生產費(1950-1965) .................................... 110. 立. 表 6-10 歷年稻穀相對價格統計圖(1950-1965).................................................... 110. ‧ 國. 學. 表 6-11 1951 年與 1959 年稻作農家之農業收支比較 ........................................ 112.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11) 圖次 圖 1-1 1956 年臺灣農業推廣體系組織圖 ..................................................................... 2 圖 2-1. 臺灣農會組織系統圖(1938-1943 年) ....................................................... 14. 圖 2-2 臺灣農會組織系統圖(1944-1945 年) ......................................................... 16 圖 2-3 日治時期農務課組織圖(1944 年) ............................................................... 19 圖 2-5 1947 年農林處農業推廣委員會組織圖......................................................... 23. 政 治 大. 圖 3-1 1950 年代臺灣省農會組織架構 .................................................................... 35. 立. 圖 3-2 1950 年代縣市農會組織架構......................................................................... 35. ‧ 國. 學. 圖 3-3 1950 年代鄉鎮農會組織架構......................................................................... 35. ‧. 圖 5-1 農事研究班宣傳圖............................................................................................... 62. y. Nat. er. io. sit. 圖 5-2 正條密植施用情況 ............................................................................................... 66 圖 5-3 農事研究班班員互相觀摩水稻作業 ................................................................ 67. n.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6-1 1947 年後臺灣稻種繁殖制度 ....................................................................... 79 圖 6-2 向農民破除稗子同米價之迷思 ....................................................................... 85 圖 6-3 密植器之施用情形 .............................................................................................. 87 圖 6-4 全層施肥要點宣傳 .............................................................................................. 90 圖 6-5 推肥舍不得作為房舍之宣傳 ............................................................................ 92 圖 6-6 農民參觀化肥示範田暨肥料講習會 ............................................................. 95 圖 6-7 肥料配合圖(1958 年) .................................................................................. 97 vii.

(12) 圖 6-8 禁捕白鷺及青蛙之宣傳 ................................................................................... 100 圖 6-9 稻作病蟲害掛圖 ................................................................................................ 102 圖 6-10 使用劇毒性農藥注意事項 ............................................................................. 103 圖 6-11 每公斤肥料可生產稻穀數量趨勢圖 ........................................................... 109 圖 6-12 歷年稻穀相對價格統計圖(1950-1965)................................................... 11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n U. v.

(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臺灣在經濟蕭條、百廢待興的情況下,農業生產力 的恢復被視為帶動整體經濟復甦的主力。由於戰後初期臺灣外匯收支不能平衡, 為增加外匯收入,農產品的輸出更成為換取外匯的重要來源。為達增加外匯之目 的,政府積極投入「增產計畫」,以增加農作物生產量、提供輸出為首要目標, 例如 1953 年米糖出口占了出口總值的 77.8%,農業成為臺灣資本累積的重要來 源。1雖然如此,戰後臺灣農業如何復興與成長,又經歷何等方式和過程,仍是 朦朧不清。. 立. 政 治 大. 對於戰後臺灣農業復興與成長的研究,何益民(Yhi-min Ho)利用《臺灣五. ‧. ‧ 國. 學. 十一年來統計提要》 、 《臺灣農業》 、 《臺灣農業年鑑》 、 《臺灣統計要覽》等統計數 據,指出 1903 至 1960 年之間農業推廣體系的推廣,使得農民生產技術進步是臺 灣農業成長的動力。2何氏從總體經濟的角度,利用統計資料來分析,解釋數字 變化所顯示的意義,但對於戰後中華民國政府如何建立農業推廣體系與推廣農業 技術,仍未進行細緻、動態、全面的描述與討論。3因此,本論文的核心問題是:. y. Nat. sit. n. al. er. io. 戰後臺灣農業推廣體系是如何建立與推行?透過此問題的解答,將有助於廓清戰 後臺灣農業的復興及成長。. Ch. i n U. v. 目前學界探討戰後臺灣農業推廣體系的建立,約有兩類說法。其一,黃俊傑 認為日治時期臺灣各地雖設有農事試驗場,但系統性農業推廣制度尚未全面建 立,農作物新品種有時尚須依賴警察的力量來推動。直至戰後中國農村復興委員 會(簡稱為農復會)的大力推動,臺灣的農業推廣制度才逐步建立。4其二,馬 若孟(Ramon Myers)認為20世紀初期中國尚未建立完善的農業推廣體系,戰後 中華民國政府是將日治時期用以增加農產的推廣組織,進一步加以修正與改良, 再配合農復會引進的四健會,執行臺灣農業推廣工作。5. engchi. 段承璞,《臺灣戰後經濟》(臺北:人間,1992),頁 307。 YHI-Min Ho“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aiwan 1903-1960”,Vanderbilt University Press, 1966。 3 「農業推廣」即是推廣組織將農業試驗研究改良成果及經驗,用適當方法介紹給農民應用,使 農民獲得農業上之新知,從而採用及模仿,以增益其經濟收入。參見章之汶、李醒愚著,《農業 推廣》(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頁 16。楊懋春主編,《農業推廣叢書》(臺北:臺灣大 學農業推廣學系,1963),頁 5。 4 黃俊傑,《農復會與臺灣經驗》(臺北:三民,1991),頁 217-218。 5 馬若孟著;陳其南、陳秋坤等編譯,《臺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臺北:牧童,1979)頁 1 1 2.

(14) 關於黃俊傑之說,李力庸有關日治時期農會的研究曾指出,日治時期殖民政 府已設置完善的農業推廣組職,以期利用農會、基層行政措施將農業技術推廣至 農民來增加產量。6因而黃俊傑的論點不免會令人產生這樣的疑問:難道日治時 期所建立的推廣組織,對戰後臺灣農業推廣體系的建立沒有任何影響嗎?至於馬 孟若的說法,筆者從戰後初期的檔案,發現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曾將中國農業推 廣體系移植至臺灣。7然而橫向移植自中國的農業推廣組織,對戰後臺灣農業推 廣體系的建立,又產生何種程度的影響?質言之,黃俊傑並未對縱向繼承於日治 時期的推廣組織的影響作進一步的檢討,馬若孟則未對橫向移植的中國農業推廣 經驗的影響作深入討論,因此兩說雖然都指出了形塑臺灣農業推廣體系的重要面 向,但皆無法全面的究明臺灣農業推廣體系的形成與建立過程,而有必要再深入。 農村復興會委員會. 省農會. 農林廳. 縣市政府. 鄉鎮農會. 鄉鎮政府. 農事小組. 村里辦公室. ‧. 縣市農會. al. n. 班班. 圖說:. Ch. 1956 年臺灣農業推廣體系組織圖 主管. 協助. engchi. er. io. sit. y. Nat. 四健會. 農事研究班. 圖 1-1.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i n U. v. 資料來源:黃俊傑編,《面對歷史的挑戰》 (臺北:幼獅,1984) ,頁 315。. 從上述的討論出發,筆者再針對 1956 年的臺灣農業推廣工作組織圖進行比 對(參見圖 1-1) ,可以發現臺灣的農業推廣工作主要由基層農會辦理,各基層農 會則視境內人數與實際狀況籌組農事小組,作為基層農業推廣單位,並且以四健 會、農事研究班分別推廣農業。進一步對照檔案的記載更可以發現,臺灣農業體 系的組成呈現「多源而多元」的現象,8計有四個面向:縱向繼承於日治時期的 312-313。 6 李力庸,《日治時期臺中地區的農會與米作(1902-1945)》(臺北:稻鄉,2004),頁 137-151。 7 「臺灣省農業推廣委員會組織規程」,1947 年 1 月 31 日官制官規,《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 報》,民國 36 年春字第 34 期(1947 年 2 月 11 日),頁 531-532。 8 「多源而多元」的延究概念,是由法律史學者王泰升所提出,王泰升就法律史的角度出發,認 為臺灣法經由多個外來法的在地化,形塑出當今具有多元內涵的。王氏所提示「多源而多元」的 2.

(15) 農會與農事小組、9橫向移植中國農業的推廣經驗、隨美援而引進的四健會、10自 我創造與轉化的農事研究班。11可見戰後臺灣農業廣體系的建立,不只是奠基於 戰前既有農業推廣組織或是隨美援而帶進來的四建會,而是匯集多方來源的推廣 組織,以多元的樣態展現。因此,本文以「農業推廣體系」為研究對象,探討臺 灣農業推廣體系如何承接各時期不同的推廣組織,進而形塑出具有「多源而多元」 內涵的農業推廣體系,以重新檢視以往有關臺灣農業推廣體系建立之說法。 要言之,本文以「農業推廣體系」為考察對象,追溯中國對日抗戰以及日本 殖民末期,比較這兩個不同的政權同樣在增產計畫下所實施的農業推廣,重新思 索 1945 年當台灣面臨政權轉換之際,縱向繼承於日治時期的推廣組織,與橫向 移植中國的農業組織,兩者如何在臺灣接軌與重組?1949 年 8 月中國農村復興 委員會遷臺後,究竟是延續舊有的推廣組織,抑或另闢新徑引進其他的農業推廣 體系?臺灣又是如何轉化各種推廣組織的基礎,從而創造出臺灣獨有的推廣組 織?隨著時間的進展,推廣內容有何變化?對於面臨國家力量介入的基層農民, 其如何回應及改變?此外,也欲重新省思在戰後增產計畫下所推廣的技術,對農.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民經濟生活的影響。以上種種的問題,即是本文欲透過臺灣農業推廣體系所要嘗 試解明的。. ‧. 換句話說,本文的目的是透過一手材料,具體論證台灣農業推廣體系在農業 復興與發展的過程中,如何建立與推行農業科學化,進而說明推廣體系所推廣的 技術對臺灣農民經濟又有何等影響。.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i n U. v. 研究概念,則為筆者建構問題意識的重要基礎。參見王泰升,〈多源而多元的台灣法:外來法的 在地化〉,《當代》220(2005 年 12 月),頁 10-27。 9 「農事小組」是日治時期台灣農業推廣體系中的一環。日本殖民政府因街庄、州廳農會之制 度,無法深入偏僻的鄉村,亦即無法滿足此等地區居民與個別農民之需要。為擴展農會之活 動,將農民編成「農實行組合」,以村里及鄰近地區為其工作範圍。由農民中選舉農事實行組合 長。任何消息之傳遞,均經由組合長轉達農民。農業技術人員欲對農民傳授某種工作方法時, 亦由農事實行組合召集農民集合聽講。戰後台灣的推廣事業仍沿襲此種與農民接觸方法,規定 各基層農會應視人數與實際狀況籌組農事小組作為基層農業推廣。參見安德生(W. A.Anderson),夏之驊蔡文希、龔弼譯,《台灣之農會》(臺北:中國農業復興委員會,1951),頁 26。 10 「四健會」創立於 1902 年的美國,是美國農業部的農業合作推廣體系,是由 13 歲至 22 歲的 農村青年所組成,由於農村青年勇敢學習新知識、新技術,並帶回家中嘗試試作,將新技術及 新知識實踐。臺灣四健會於 1952 年農復會由美國引進,目地為訓練培育農村青少年,強調從做 中學,從學中做。四健會又分為學校型四健會、農村型四健會,透過組織及活動,以增進農民 其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採用新品種,是農業推廣的有效管道。參見王俊雄總編輯,《五十 年穗月 臺灣農業推廣學會 50 周年紀念專輯》(臺北:臺灣農業推廣學會,2005),頁 25-26。 11 「農事研究班」於 1956 年台灣的農業技術官僚陳錦文提倡,認為台灣應該要組織成年農民像 四健會工作組織青年一樣。由二、三十個農民興趣相投的成年農民,自然組合成班,每個月舉 行班會研究其增產之方法與互相觀摩。參見王俊雄總編輯,《五十年穗月 臺灣農業推廣學會 50 周年紀念專輯》,頁 25-26。 3. engchi.

(16) 第二節 研究回顧 本文以「農業推廣體系」為研究對象,理解農業復興與發展的過程中,農業 推廣體系如何建立與推行「農業科學化」,進而考察推廣體系所推廣的新技術是 否改善了農民經濟生活。就筆者管見,專以「農業推廣體系」為焦點的學術論文 並不多見,但凡有政治、經濟問題的相關論文則多少會提及。是以在此擴大回顧 的範疇,並主要集中在「戰後農業經濟史」、「農業推廣組織與農業技術」這個 二部分。 一、戰後臺灣農業經濟史 戰後臺灣由於受戰爭的影響,農業生產後退到只有戰前高峰期的一半。加 上,隨著 1949 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數以百萬計的軍民大量湧入後,更對臺灣 的糧食供給產生莫大壓力。因此,如何解決糧荒、增進生產,成為政府當務之急。 嗣後農業迅速的復興,從 1946 至 1951 年間,每年平均有 10.2%的高成長,195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年更已恢復到戰前高峰期的水平。自 1952 年到 1968 年,也持續有年平均 5.5% 的成長。12若從方法論的角度來看戰後臺灣農業復興與成長的研究,可以區分「原 因」、「結果」的研究取徑。. y. Nat. 關於戰後臺灣農業復興與發展的「原因」,蕭錚認為由於土地改革後出現了 大批擁有自己土地的自耕農階層,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促進了臺灣農業生. sit. n. al. er. io. 產量增加。 13 凃照彥認為美援帶來的品種改良和技術的進步,生產資材如肥 料、農藥等供應充足,使得農業生產增加。14 至於臺灣農業發展的「結果」,主 要從「以農業培養工業」的研究視角出發,如李登輝、劉進慶、凃照彥均認為政 府藉由肥料換穀、分糖法、田賦徵實等政策的運作,從農業生產部門攝取剩餘 資本與勞動力來扶植工業部門。15 廖正宏、黃俊傑及蕭新煌進一步指陳,戰後 政府對農業的擠壓所造成的低糧價,使得單靠農業收入難以維持生活,導致農 村青年紛紛離開鄉村進入城市工業部門就業。16. Ch. engchi. i n U. v. 劉進慶著;王宏仁、林繼文、李明俊漢譯,《戰後臺灣經濟分析》(臺北:人間,1992), 頁 57。 13 蕭錚,《土地改革五十年》(臺北:中國地政研究所,1980),頁 396-398。 14 劉進慶、凃照彥、隅谷三喜男著;雷慧英、吳偉健、耿景華,《臺灣之經濟-典型 NIES 之成 就與問題》(臺北:人間,1992),頁 58。 15 李登輝,〈臺灣農工部門間的資本流通〉,收於李登輝著《臺灣農業發展的經濟分析》(臺 北:聯經,1980),頁 369-391。凃照彥,〈戰後台灣經濟における資本蓄積過程-とくに農業 部門に重点をおいて〉,收於凃照彥著《台湾の経済》(東京都:福京,2010),頁 162-174。 劉進慶著;王宏仁、林繼文、李明俊漢譯,《戰後臺灣經濟分析》,頁 133-162。劉進慶、凃照 彥、隅谷三喜男著;雷慧英、吳偉健、耿景華,《臺灣之經濟-典型 NIES 之成就與問題》,頁 57-92。 16 蕭新煌、廖正宏、黃俊傑,《光復後臺灣農業政策的演變:歷史與社會的分析》(臺北:中 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頁 53-73。 4 12.

(17) 單就戰後臺灣農業復興的研究成果而言,亦即相關研究的積累明顯著重於 「原因」 、 「結果」的論析,然而對於其中「過程」的分析,也就是說相關研究對 於戰後農業生產力如何復興及成長的歷程,仍尚未有深入的探討。臺灣農業生產 力復興及增加,並不是耕地增加的結果,而是藉由生物性的技術革新來提高單位 生產力。17那麼政府如何透過農業推廣體系將新技術推廣於農民,使得農業產量 增加?簡言之,釐清農業推廣的建立與運作,有助於吾人了解戰後農業復興及成 長過程。 二、農業推廣組織與農業技術 關於戰後臺灣農業推廣組織的相關研究,其作品多為早期參與農業推廣相關 工作者與農推學者的介紹性著作。18其中關於他們的親身經歷和對推廣活動的描 寫,可以視為一種傳記史料,對了解農業推廣活動非常有幫助。而對於農業推廣 組織的專論,主要關注於農會與四健會的討論。其中,戰後臺灣農會的研究成果 多聚焦於農會改組對臺灣菁英的影響。如林寶安首先提出政府進行農會改革,乃.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試圖排除地主階層的勢力及防堵其重新集結,實為土地改革得以成功的關鍵。19 薛化元與黃仁姿則進一步以省、縣市農會領導階層的人事作為分析對象,挑戰過 去研究以二二八事件為臺灣政治菁英斷層的分水嶺的看法。其論證二二八事件後 原有農會幹部仍高達81%的延續率,反而是經過幾次農會整頓與會員資格設限 後,到1953年農會領導階層才有明顯斷裂,國民黨始將農會系統的地方菁英收編 成其統治基盤。20上述的農會研究頗具參考價值與啟發性,不過研究焦點著重於. y. Nat. sit. n. al. er. io. 農會改組過程中省、縣市農會領導階層的變化,而對於與農民第一線接觸的鄉鎮 農會之推廣功能變與不變,均簡單一語帶過。本文將在這些研究基礎上,從農會 農業推廣功能的確立與展開進行觀察,期藉功能實踐面的思考,對農會研究進一 步探究。. Ch. engchi. i n U. v. 此外,另一個重要推廣組織四健會的研究,安後暐聚焦於美援對職業教育的. 史濟增,〈臺灣農業發展問題之重點檢討〉,收於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編《臺灣經濟發展 方向及策略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76),頁 121。 18 郭敏學,《合作化農會體制》(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郭敏學,《臺灣農會發展軌跡》 (臺北:商務印書館,1984)。沈宗瀚,《農復會與我國農業建設》 (臺北:商務印書館,1972)。 黃俊傑編著,《沈宗瀚先生年譜》(臺北:東昇,1981)。吳聰賢,《中國農業推廣工作之今昔》 (臺北:臺灣大學農學院推廣學系,1963)。楊懋春,《我國農業建設的回顧與展望》(臺北: 時報,1983)。楊懋春,《新勉齋文集》(臺北:茂昌,1989)。劉清榕編,《四健文選》(臺 北:中華民國四健協會,2011)。王俊雄,《五十年穗月 臺灣農業推廣學會 50 周年紀念專輯》 (臺北:臺灣農業推廣學會,2005)。 19 林寶安,〈農會改進:戰後初期臺灣農會的建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1:1(2009 年 3 月),頁 143-188。 20 黃仁姿、薛化元,〈戰後臺灣菁英的連續與斷裂:以農會菁英為例(1945-1953)〉,《臺灣 史研究》18:3(2011 年 9 月),頁 93-140。黃仁姿,《國民黨政權與地方菁英:1950 年代的 農會改組》(臺北:國史館,2011)。 5 17.

(18) 影響,指出美援藉由技職學校的四健會以推廣農業技術,對學校四健會的形成、 組織及運作有清楚的描繪。21然而,四健會分為學校型四健會、農村型四健會, 該書以學校教育為出發,尚未討論農村的四健會。林杰民的碩士論文〈從美國到 臺灣:四建會的移植與國際農業交流工作(1951-1965)〉也勤於爬梳當時的報 刊雜誌,更為全面的追溯美國四健會之源由,詳盡介紹臺灣四健會的成立與發 展。進一步說明作為「草根大使」的四建會青年,進行著臺灣與美國間的國際交 流。但是該文認為臺灣四健會的設置受「中國經驗」的影響,22卻相對忽略了美 國於日本農村的改造經驗,以及農會自身推廣功能的不足之處,這些因素可能對 臺灣四健會的設置產生更大的影響。因此,本文要從歷史脈絡進行更為細緻的論 證臺灣四健會的設立原因。另一方面,四健會在農業推廣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為 何?也是本文意圖加以探究之處。 在臺灣農業技術研究領域中,川野重任率先細述日治時期農業生產技術進步 與農業產量穩定成長的關係,包括米作改良、肥料密集化,以及病蟲害防治等技 術面向都是極為重要的因素。23李力庸進一步以臺中地區為考察對象,探討殖民.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政府如何透過農會推廣米作改良措施、精進農民的生產技能,進而提升稻作生產 量。24既有研究成果皆以政權遞嬗為研究斷限,在歷史延續性留下很大空白。蔡 承豪採取超越政治史分期的方式,探討史前時代至1950年代臺灣稻作的品種、技 術以經營。日治時期則強調統治者透過農事、行政以及警察體系的動員,將技術 改良強制鑲入臺灣在地農法,並著重於過去較被忽略的被殖民者農民的反應,指 出殖民政府的政策並非可以完全落實,而是處處受到固守原來地方傳統知識的農. y. Nat. sit. n. al. er. io. 民的反彈。25該文不僅提供筆者了解日治時期臺灣農業技術改革過程與影響的基 礎背景,也提示在討論農業新技術的落實時,須留意技術接受者農民的反應,及 新技術推廣過程中,國家與農民間如何雙向互動。不過,蔡氏針對日治時期至戰 後台灣農業技術是否產生變化則是鮮少著墨,尚有研究的空間。. Ch. engchi. i n U. v. 綜合上述研究,農業復興與成長著重於「原因」與「結果」的分析,留有探 安後暐,《美援與臺灣職業教育(1950-1956)》(臺北:國史館,2010),頁 297-325。 林杰民將臺灣四健會的設立,歸結於中國 1935 年中央農業推廣委員會與金陵大學合作於「烏 江農業推廣實驗區」所成立兒童四進會(四健會)經驗的影響。但細究農復會檔案中四健會的成 立史料,似乎缺乏足夠的證據來支持其論點。例如林杰民於結論中提及「中國抗戰期間,美式農 村青年教育雖然也被部分人士引介、推行至中國,但與各方努力過程相似,深受各種歷史條件 影響,未能持續。但上述這些『中國經驗』或多或少影響日後農復會的工作原則。因此,當農復 會在臺正式運作後,農復會面對臺灣農村的諸多問題,決定引進四建會工作,從鄉村青年開 始,逐步推動農業推廣事業。」參見林杰民,〈從美國到臺灣:四建會的移植與國際農業交流工 作(1951-1965)〉(臺北:輔仁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頁 116。 23 川野重任著;林英彥翻譯,《日據時代台灣米穀經濟論》(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9),頁 29-51。 24 李力庸,《日治時期臺灣地區的農會與米作(1902-1945)》 (臺北:稻鄉,2004),頁 137-151。 25 蔡承豪,〈天工開物-臺灣稻作技術變遷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 論文,2008 年)。蔡承豪,〈「軍刀農政」下的臺灣稻作技術改革與地方因應〉。《臺灣學研 究》8(2009.12),頁 83-118。 6 21 22.

(19) 討農業復興與成長「過程」的課題。故本文則從農業復興與發展的過程中,欲釐 清農業推廣體系如何建立及推行農業科學化的問題,進而說明推廣體系所推廣的 新技術對農民經濟產生何等影響。. 第三節 史料運用 有關農業推廣的史料相當豐富,茲分為三個部分,分別說明如下: 一、官方檔案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藏「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包含戰後初期有關接 收農會資料、農業推廣委員會資料、會議記錄、人事履歷等。戰後初期中華民國 政府接收臺灣同時把在中國的農業推廣委員會移植過來,該檔案是日治時期與戰 後時期農業推廣體系有何銜接與變遷最直接的史料,從中可見戰後初期農業推廣 人員是如何進行填補和培養,以及中央與地方政府在農會改組意見的互動與折 衝,一窺臺灣農業推廣體系於戰後的轉變。.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是臺灣農業復興及成長的關鍵角色,其引進四健會發展 臺灣農業推廣,此部分可見於國史館館藏「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檔案」(原名為中. y. Nat. 國農村復興委員會檔案),其中兩個專檔更成為架構本文最基礎資料。一為農作 物的生產與改良檔(TW-A),有各種作物增產計劃、農業教育及研究機構計劃、. sit. n. al. er. io. 稻種增產計劃。另外,農業推廣檔(TW-B)則包括農業職業學校的四健會推廣 活動,農村四健會培育計劃,農會人員訓練計劃,農業推廣會議紀錄,對農業家 政推廣計劃之贊助,農事推廣工作室等。農復會檔案有助於理解在增產運動下, 各地推廣組職建立與發展情形。. Ch. engchi. i n U. v. 戰後在農業推廣的體制上,乃以農復會為輔導單位,並以臺灣省農林廳及農 會為執行機構。目前對於農業推廣研究有利之處,在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藏「農 林廳檔案」已經公開,當中保存了農產增產與農業推廣計畫書、預算、會議紀錄、 執行經過、工作報告。而檔案管理局典藏「北斗鎮農會檔案」與臺南區農會保存 「臺南市農會」以及嘉義縣政府所藏的「民雄鄉福興村公文檔案」,其史料內容 涵蓋各地農事小組、農事研究班、四健會的成立與運作等各項資料,有助於理解 在糧食增產的脈絡下,究明增產與農業推廣體系互動的過程。 最後,《臺灣省政府公報》中農業法規資料則提供官方如何透過法令,推廣 農業技術及農業增產。又參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臺灣省參議會檔案」 與「臺灣省臨時省議會檔案」 (1946-1959) ,保存了許多省議會對農業推廣與農 業技術落實的提案及質詢議事錄,相當程度論及人民對於農業推廣的想法。還有 7.

(20) 關於農業增產與推廣的省議會與各級機關往返公文,可以反映出不同於官方的想 法,可進而比對、分析官方與民間對農業推廣的想法與作為。 二、調查資料與統計資料 在美國援助臺灣之際,農復會針對臺灣的農業發展作詳細的調查報告,如《臺灣省農業組織 調查報告》、26《臺灣之農會》,27提供了戰後初期的農業推廣的情形,並論及日治時期所遺留 的農業推廣基礎與官僚引進中國式推廣組織間的銜接問題。在出版品方面,主要是以《中國農村 復興委員會工作報告》為主,28內容包含了農業政策執行成果與推廣工作報告,透過檔案間的相 互參照比對,使得以呈現更全面的歷史面貌。此外,政府也出版了許多農業統計資料,如《臺灣 糧食統計要覽》、29《臺灣主要作物生產成本調查統計報告》等,30詳細記錄每年稻作面積、產 量、價格,以及肥料、農藥的使用量等,藉此統計資料整理與製表分析,可清楚反映農業推廣 的技術對產量的影響。. 政 治 大. 三、報刊雜誌 在報紙資料方面,本文主要以《臺灣民聲日報》、31《中央日報》、32《聯合. 立. ‧. ‧ 國. 學. 報》為主,33透過報紙的記載重建各地農業推廣情形、推廣組織的運作,及農業 政策的報導,甚至報紙中會論及農業推廣的建議與看法。由於這些報導資料有主 觀性質,不免會有敘事差異和錯誤報導,唯有將之與檔案所記載的內容互作驗 證,方能建立較為嚴謹的論述。. y. Nat. 在雜誌方面,以《臺灣農業推廣通訊》、34《農林月刊》、35《豐年》、36《農. sit. n. al. er. io. 友》等刊物為主,37這些雜誌是由當時人寫當時事,往往讓吾人更充分體會到時 代的氛圍,也比報紙提供更深入現場的臺灣農業新聞報導、各地推廣組織運作的 情形、推廣成果,能直接深入考察當時的農業推廣內容,加以理解農業推廣方式 的轉型與影響。. Ch. engchi. i n U. v. 臺灣省農業組織調查委員會,《臺灣省農業組織調查報告》(臺北:臺灣省農業組織調查委 員會,1949)。 27 安德生(W. A. Anderson)撰;夏之驊等譯,《臺灣之農會》(臺北: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 1951)。 28 《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工作報告》農委會圖書館藏(臺北: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1948-1969)。 29 《臺灣糧食統計要覽》中央研究院經濟所圖書館藏(南投:臺灣省農林廳,1948-2012)。 30 《臺灣主要作物生產成本調查統計報告》中央研究院經濟所圖書館藏(南投:臺灣省農林廳, 1954-1958)。 31 《臺灣民聲日報》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藏(臺中:臺灣民聲日報社,1946-1955)。 32 《中央日報》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臺北:中央日報社,1949-1973)。 33 《聯合報》中央研究院郭廷以圖書館藏(臺北:聯合報社,1955-2012)。 34 《臺灣農業推廣通訊》中央研究院郭廷以圖書館藏(臺北:臺灣推廣委員會,1948)。 35 《農林月刊》中央研究院郭廷以圖書館藏(臺北:臺灣推廣委員會,1947-1949)。 36 《豐年》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藏(臺北:豐年社,1951-2011)。 37 《農友》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藏(臺北:農友半月刊社,1951-2011)。 8 26.

(21) 四、私文書及口述歷史資料 農民的私文書是前人研究成果中所沒有使用過的資料,不僅足以反映出農民 對於農業推廣活動及政策的反應以及如何建構其農業知識,亦可反映出對應官方 說法的立足點。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陸季盈先生文書」,與本文直接相關的是 耕種筆記及日治至戰後長達 71 年日記。臺南縣人陸季盈先生長年從事農業,並 參與四健會擔任農業推廣輔導員。陸季盈的耕種筆記詳載各種作物耕種方式與心 得,從農藥與施肥的種類、濃度、用量,到降雨量、植物病蟲害、收成的量化紀 錄等。日記中則記載參與四健會推廣活動的記錄及心得,有助於吾人理解戰後臺 灣農民農業知識的取得與學習網絡之形成。 另外,口述歷史資料同樣具有補充官方檔案的效度,得以更加接近具體的歷 史事實。現已出版有關農業推廣的口述歷史有《穗月之拓:臺灣農業推廣口述歷 史》,38內容包括農業推廣人員的口述訪談資料,有助於理解當時農業推廣工作 的樣貌。而筆者也利用農林廳出版的農業推廣人名錄為基礎,並透過人際網絡進 一步訪問當時曾擔任基層農業推廣人員,以及參與推廣組織的農民,與文獻相對 照或補其不足,進而釐清農民參與推廣組織背景、參與過程,以及推廣人員與農 民間的互動。.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y. Nat. 一、名詞解釋. ‧. 第四節 研究方法. sit. n. al. er. io. 關於本文所指的「農業科學化」,參酌楊懋春的說法,即為不依賴迷信,固 執個人的經驗,而運用農業推廣體系所推廣的技術,如育種、除蟲、肥料密集化 等,增加農作物的產量,以追求經濟上最高的利益。39然而,臺灣農業的科學化 始自日治時期,由日本當局帶來學理的基礎,在臺灣進行風土試驗,以國家力量 推廣品種改良、肥料密集化、病蟲害防治來增進產能;並隨著化學工業的進步, 化肥、農藥供應充足,農民開始使用化肥與農藥。40因此,本文欲探討的是戰後 臺灣在進行增產計畫時,如何的透過農業推廣體系推廣科學化農業技術,在農業 科學化方面又如何傳承或創新日治時期的農業技術。. Ch. engchi. i n U. v. 二、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以歷史文獻分析為主,口述訪問為輔。首先透過文獻蒐集, 如《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 、 《行政院農委會檔案》 、 《臺灣省農林廳檔案》與 報刊雜誌等,進而仔細爬梳此一時期各種公私檔案文書,探討臺灣農業推廣體系 的建立和推行過程。進而利用《臺灣農業年報》 、 《臺灣省農家記帳報告》 、 《農家. 38 39 40. 王俊雄主編,《穗月之拓:台灣農業推廣口述歷史》(臺北:臺灣農業推廣學會,2005)。 楊懋春,〈農業發展中的社會因素〉,《東方雜誌》復刊 2:1(1968 年 7 月),頁 27-29。 李力庸,《日治時期臺中地區的農會與米作(1902-1945)》,頁 131-151。 9.

(22) 經濟調查報告書》等統計資料,討論農業推廣體系所推廣的技術對農民經濟的影 響。 基於官方檔案所呈現的史實傾向於直線性的「進步史觀」,且對於推廣體系 所推廣的新技術與地方傳統耕作知識如何碰撞的問題較少觸及,本文將透過口述 訪談彌補其缺陷。另外,目前臺灣各農業推廣組織,保留許多推動活動的照片、 掛圖等,可以作為理解文字紀錄的輔助工具,以期更具體了解增產計畫下農業推 廣的實況。 在時間斷限方面,本文以1945年至1965年。但由於過去的研究成果中,考察 的面向多以1945年作為研究的分界點,切割成戰前與戰後兩個區塊,無法進一步 呈現臺灣歷史的延續性。近年來,臺灣史學界已有應重視跨政權研究的呼籲,如 臺灣法律史之研究,王泰升認為若將探究歷史的縱深,延伸至國家法規範之起源 的清末與民國時代之中國,將有助於1945年之後臺灣法律史的理解。41因此,本 文雖以1945年為始,但仍追溯中國抗戰以及日本殖民末期所實施的農業推廣,並.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將重心置於兩造的經驗如何影響戰後臺灣推廣體系之建立。而以1965年為下限的 理由是該年臺灣省政府公布「臺灣省臺灣農業推廣實施辦法」,該辦法正式確立 臺灣農業推廣體系的制度化。加上1965年左右,農業生產情況發生改變、農戶經 濟收入轉為多元,42臺灣的農業推廣性質與內容也異於以往,農業推廣不再只是 推廣稻作技術,也開始輔導農民轉業,故本文以此時間點為下限。. y. Nat. sit. n. al. er. io. 三、章節架構 透過上述研究方法與史料運用,本文論文架構如下:第一章為緒論、第七章 為結論。第二章首先簡單回顧日本殖民末期以及中國抗戰期間,這兩個國家在糧 食增產計畫下所實施的農業推廣之異同。接著探討戰後初期(1945-1949年), 縱向繼承於日治時期的推廣組織,與橫向移植中國的農業體系,兩者如何在臺灣 接軌與重組,在制度、人事方面又有何繼承與變化。. Ch. engchi. i n U. v. 第三章探討1949年農會與合作社合併後,在農會經費來源變得拮据的情況 下,農會的推廣功能如何確立與展開。第四章從農業推廣的角度出發,重新釐清 臺灣四健會的設立原因,並探究農政機關如何透過四健會推廣農業技術,又四健 會在臺落實後,臺灣推廣體系的變化及其反映的意義。第五章首先探討臺灣農業 近年來臺灣史漸重視跨政權的研究,就法律史之研究,王泰升認為若能將探究歷史的縱深, 延伸至國家法規範所起源的清末與民國時代中國,將有助於 1945 年之後臺灣法律史。如同欲探 討日治時期臺灣的法律史,可能須先觀察原非發生於臺灣之明治前期的法律經驗;欲探討戰後 臺灣的法律史,亦可能先觀察原非發生於臺灣之清末民國時代中國的法律經驗。王泰升,〈四個 世代形塑而成的戰後法學〉,《臺大法學論叢》40(2011 年 10 月),頁 1369。 42 石田浩著;郭雲萍譯,〈臺灣農業生產結構的變化與工業化-農業所扮演的作用〉,收於石 田浩著;石田浩文集編譯小組譯《臺灣經濟的結構與開展-臺灣適用「開發獨裁」理論嗎?》 (臺 北:稻鄉,2007),頁 67-72。 10 41.

(23) 推廣體系的建立過程中,在推廣業務已有農會與四健會負責的情況下,為何又新 成立農事研究班。其次,說明農事研究班之推廣活動及其在臺灣的推廣體系中所 扮演的角色,並分析在臺灣土地零碎化之後農事研究班的演變,以闡明該組織在 推廣體系中的特色。最後,檢討臺灣農業推廣制度確立的過程所衍生之問題。 第六章首先分別就品種、栽培技術、多肥、病蟲害防治等四項科學化農業的 指標,逐一進行探討其施行的情況,及所面對的各種問題。進而釐清農業推廣體 系在農業科學化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後,省思農業科學化究竟對臺灣農民經 濟產生何種影響.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1. i n U. v.

(24) 第二章. 1940 年代臺灣的農業推廣.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臺灣告別了約半世紀的日本殖民統治,轉由國民政 府治理。就農業技術推廣而言,縱向繼承於日治時期的推廣組織,與橫向移植中 國的農業體系,兩者如何在臺灣接軌與重組,在制度、人事方面又有何繼承與變 化,是本章所要闡釋的重點。. 第一節 戰前臺灣與中國的農業推廣. 政 治 大. 為了便於討論,在此先比較日本殖民末期以及中國抗戰期間,這兩個國家在 糧食增產計畫下所實施的農業推廣之異同,有助於了解戰後縱向繼承於日治時期 的推廣組織,與橫向移植中國的農業推廣組織,兩者如何在臺灣接軌與重組。. 立. ‧ 國. 學. ‧. 糧食補給常是扮演戰爭勝負關鍵的角色。中日戰爭爆發後,戰況進入膠著狀 態,日本意識到無法短期內結束戰爭,為確保日本帝國糧食供應無缺,乃對臺灣、 朝鮮所產的稻米嚴加控管並統籌調度,臺灣成為日本帝國下的糧食補給站。1為 因應戰爭糧食的需求,臺灣總督府自 1939 年起推行「米作增產十年計畫」 ,以增. y. Nat. sit. n. al. er. io. 加臺灣糧食的生產。2相對的中國實施糧食增產的背景,同樣是由於戰爭的關係。 中日戰爭爆發後,中國糧食供給失調,糧食價格出現飆漲的現象。中國知識分子 們,率皆高聲呼籲國民政府應以德國為借鏡,3仿照英、美、德各缺糧國家,著 重於糧食增產方面,以改善中國日漸惡化的糧食問題。4緣此,國民政府也以德 國戰敗為警惕,認為軍糧民食絕不容匱乏,著手計畫大規模之增產運動,發動人 力與物力,以求增加糧食的生產。5可以看的出來臺灣的糧食增產運動與中國的 糧食增產運動有甚多相同的地方,都是因應戰爭的需求。. Ch. engchi. i n U. v. 李力庸,《日治時期臺中地區的農會與米作(1902-1945)》,頁 217。 臺灣總督府,《臺灣事情》(臺北:臺灣總督府,1940),頁 480-482。 3 1916 年秋天,由於德國實施糧食配給,居住都市的民眾,每月所配給的糧食,減少至 1340 加 洛里。1917 年 5 月,糧食缺乏的問題,更加嚴重。每人配給的糧食,一減再減,導致德國民眾 體力,異常衰弱,而病毒抵抗力相形減少。至於前線作戰的部隊,所得糧食的分配量,雖較人 民多,可是仍屬不足,戰鬥力大量消減,影響士氣,終導致德國敗亡。參見張家良,〈論戰時糧 食增產問題〉,《三民主義半月刊》4:12(1944 年 6 月),頁 31。 4 黃霖生,〈抗戰三年之糧食行政〉,《東方雜誌》37:14(1940 年 7 月),頁 45-46。侯紹文, 〈怎麼增加糧食生產〉,《中國農民月刊》1:4(1942 年 5 月),頁 26。 5 全國糧食管理局,〈各省糧食增產計畫大綱〉,《農業推廣通訊》3:4(1941 年 4 月),頁 36。 12 1 2.

(25) 戰時體制下糧食增產成為中日兩國首要急務,以下接著由農業推廣體系的建 立、糧食增產工作的推行、農會在糧食增產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等三個面向,討 論兩國政府如何建立農業推廣體系,精進農民的生產技術,以提升糧食生產量。 一、農業推廣體系的建立 1930 年代以降,臺灣總督府陸續在臺灣建置農業推廣體系,以總督府農商 局「農務課」為中樞,指揮各地農會執行其農業政策,使行政機關與推廣機構相 輔配合,形成從中央到地方,一元化的推廣體系。農務課有獨立之預算,有大量 農業技術人員,分駐各州廳及試驗所,執行其推廣業務。臺灣總督府並在各地設 立各種專業指導所,如蔗苗養成所、獸疫血清製造所、茶葉傳習所、棉作指導所 等,配合執行其農業推廣政策,增強農務課推廣力量。6 進入戰時體制後,隨著糧食需求緊迫,農會更積極擴充農業推廣網絡,達成 每一保皆設有農事實行組合及農事指導員,建置緊密的推廣體系。(參見圖 2-1) 農會並受命為糧食增產指導機關,1941 年五州二廳農會實施「米穀增產關係獎 勵事業實施計畫」,各州廳農會設置了 100 名產業技手為專任指導員及 3,069 名 增產委員,執行增產工作。7為鼓勵農民產米,農會以農事實行組合為單位舉行.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米穀增產競賽獎勵」,農會將計畫達成的糧食生產、供出數量事先算好,分配 各實行小組合執行。受攤派之農事實行組合再與農戶協調,指定組合內生產者個 別之分擔量,農事實行組合長負責監督執行。8由此可知,統治者企圖透過農會 與農事實行組合的動員達到預定的生產數量。.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臺灣總督府農商局,〈農務行政及農事試驗機關〉,《臺灣農業年報》昭和 19 年版(1945 年 10 月 30 日),頁 181-182。何家泌演講;高章換、陳紹淦筆記,〈臺灣農業推廣制度〉,《農 業通訊》1:4(1947 年 2 月),頁 20-21。何家泌,〈臺灣之農業推廣〉,《農業通訊》1:6 (1947 年 6 月),頁 27。 7 李力庸,《日治時期臺中地區的農會與米作(1902-1945)》,頁 217。 8 李力庸,《日治時期臺中地區的農會與米作(1902-194)》,頁 217。蔡慧玉,〈一九三0年代 臺灣基層行政的空間結構〉,《臺灣史研究》5:2(2000 年 4 月),頁 76。 13 6.

(26) 臺灣總督府. 臺灣農會. 州廳農會. 農事實行組合. 組合員 圖 2-1. 政 治 大. 臺灣農會組織系統圖(1938-1943 年). 立. 資料來源:李力庸,《日治時期臺中地區的農會與米作(1902-1945)》,頁 54。. ‧. ‧ 國. 學. 相對的國民政府則是在 1938 年 5 月成立「農產促進委員會」(以下簡稱農促 會),統籌中國農業推廣事務,協助地方建立農業推廣機構,以農業推廣機構為 媒介,精進農民的生產技能。9隨著糧食問題日趨嚴重,由於農產促進委員會的 推廣不單只是針對糧食作物。農林部為集中力量於糧食增產,1941 年增設「糧 食增產委員會」統籌規劃全國糧食增產計畫。「糧食增產委員會」為貫徹糧食增. y. Nat. sit. n. al. er. io. 產之政策,制定「督導」制度,其基本管理架構是「糧食增產委員會→省督導團 →縣督導團→鄉鎮增產會議」,實行垂直式行政管理,富含監督意味。10糧食增 產委員會透過各級督導機構,運用行政的力量,將農業試驗所的研究成果,逐漸 推行於鄉村,以達到糧食增產之目的。11但是督導機構除中央層級外,其餘各地 都是原有的農業機關主管兼任,人力皆臨時組合。這些人力除了要完成其本身的 各項任務外,所有國家一切行政命令,如役政、糧政等,都要付其完成的責任, 導致無暇積極執行增產工作。12隨著戰火的蔓延,國家財政日益困難,國民政府 以農促會與糧食增產委員會的工作業務性質相仿,有重複之嫌,1944 年將糧食 增產委員會併入農產促進會。13. Ch. engchi. i n U. v. 李力庸,〈走出實驗室-抗戰時期農產促進委員會的農業推廣事業〉,《兩岸發展史》6(2008 年 12 月),頁 36-37。 10 〈糧食增產委員會 30 年 10 來之糧食增產〉,《農林部檔案》,近史所檔案廣館藏,檔號: 20-07-033-02。 11 〈糧食增產計畫〉,《農林部檔案》,近史所檔案廣館藏,檔號:20-21-58-03。 12 胡仲紫,〈一年來湘南糧食增產工作之檢討(上)〉,《農業推廣通訊》4:5(1942 年 5 月), 頁 92。吳其玉,〈一個糧食增產指導員自述〉,《農業推廣通訊》4:5(1942 年 5 月),頁 93。 13 李力庸,〈走出實驗室-抗戰時期農產促進委員會的農業推廣事業〉,頁 38。 14 9.

(27) 二、糧食增產工作的推行 在農業推廣體系建立漸完備後,臺灣總督府積極透過農業會及末梢組織農事 實行組合,進行相關新技術之落實及宣傳,向農民宣導種植好的品種、密植栽培、 施用化學肥料、驅除病蟲害等,以增加農作物的單位面積生產量。14農民眼見其 新技術良好的成效,而逐漸仿效。運作結果,臺灣的糧食生產穩定成長。15 國民政府則以迅速有效為原則,遂擱置短期難無法看到成效的試驗、育種等 工作。自1941年起國民政府全力投入利用荒山隙地種植、減少土地休耕,以增加 糧食生產。16統治者認為該方式無需大量資金或高度技術,只需技術人員協同保 甲,辦理宣傳、登記、督促、指導,即可達到增產的效果。17由此可知,國民政 府是透過行政力量強制農民利用荒山隙地種植、減少土地休耕,以增加糧食生 產。而此增產方式,一開始成效良好,隨著地力急速衰減,各省辦理糧食增產之 成效日減。18. 立. 政 治 大. 三、農會在糧食增產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 ‧ 國. 學. 隨著日本戰爭日漸失利,國事日益艱困,為了方便動員,臺灣總督府將臺灣 所有的農業團體加以整合,成立一元化的農業組織。1944 年 1 月 12 日臺灣總督 府以府令第七號公佈「臺灣農業會令」 ,同年(1944)1 月 15 日又以府令第八號 公佈「臺灣農業會令施行規定」,將當時各種農業團體包括農會、產業組合、畜 產會山林會青果同業組合等合併,成立「農業會」 。19原本農會在市街庄無組織,. y. Nat. sit. n. al. er. io. 產業組合在州廳無組織,合併後則成為完整的三級制組織,全島、州廳、市街庄 皆有農業會。 (參見圖 2-2)由此可知,農業推廣體系變為更具「組織化」與「一 體化」。. Ch. engchi. i n U. v. 川野重任著;林英彥翻譯,《日據時代臺灣米穀經濟論》(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9),頁 29-51。 15 蔡承豪,〈「軍刀農政」下的臺灣稻作技術改革與地方因應〉。《臺灣學研究》8(2009.12), 頁 83-118。 16 喬啟明,〈糧食問題與農業推廣〉,《農業推廣通訊》4:10(1942 年 10 月),頁 68。 17 潘簡良,〈二年來之糧食增產〉,《農業推廣通訊》5:7(1943 年 7 月),頁 38。 18 〈三十五年度糧食作物推廣計畫大綱〉,《農林部檔案》,近史所檔案廣館藏,檔號: 20-42-03-06。 19 李力庸,《日治時期臺中地區的農會與米作(1902-1945)》,頁 52。 15 14.

(28) 臺灣總督府. 臺灣農業會. 州廳農業會. 市街庄農業會. 農事實行組合. 政 治 大 組合員. 立. 圖 2-2 臺灣農會組織系統圖(1944-1945 年). ‧ 國. 學. 資料來源:李力庸,《日治時期臺中地區的農會與米作(1902-1945)》,頁 54。. ‧. 從「臺灣農業會令施行規定」的內容來看,農業會是合併許多農業團體,會 員數眾多,幾乎每一臺灣人都是會員,均需負擔會費。而農業會除了原有農會財 產收入、雜收入、存款利息的收益外,臺灣總督府將該會之會費徵收入範圍擴大,. y. Nat. sit. n. al. er. io. 細分為會員費、生產費、地租費、家畜費,尤其政府賦予農會於田賦中代收會費 的權利,使會費來源穩固。20(參見表2-1)加上,農業會屬於公法人,有權向區 域內會員強制徵集會費,使得農業會有龐大且穩定的收入。21臺灣總督府為加強 農民耕作技術以利增產,每年更補助農業會龐大經費。22上面所述的農會會費、 政府補助等收入,依臺灣農業會10%、州廳農業會30%、市街庄農業會60%的比 例分配。23顯然,政府為確保農業會的收入,動用相當程度的行政資源,使得農 業會有充裕的經費,得以運用指導農民增產技術。. Ch. engchi. i n U. v. 〈臺灣農業會實施規則〉,《臺灣總督府府報》0531e(1944 年 1 月 12 日),頁 3。 李力庸,《日治時期臺中地區的農會與米作(1902-1945)》,頁 79。 22 臺灣省農業組織調查委員會,《臺灣省農業組織調查報告》(臺北:臺灣省農業組織調查委 員會,1949),頁 10。 23 蔡源法,〈臺灣的農會-今昔之檢討與展望〉,收於陳雲林主編《館藏民國臺灣檔案彙編: 第 275 冊》(九州,北京:2007),頁 73-74。 16 20 21.

(29) 表 2-1. 1944 年臺灣農業會與中國農會收入比較 臺灣農業會. 中國農會. 收入 會費. 方式. 會員費:每人每年 1 圓. 由農業會每年於 11 月 25. 收入. 方式. 會費. 會員入會費. 日發單徵收 土地稅:按會員所納田賦附加 20%內. 由政府隨第一期地租徵收. 生產費:農業生產千分之十以內. 由政府隨第二期戶稅徵收. 家畜費:. 1.由農業會每年於 11 月 25. 1.牛每頭 2 圓、馬每頭 1 圓(長期的). 日發單徵收. 2.出售豬每頭 2 圓、羊每頭 1 圓、羊每. 2.由農業會交易發生時直. 頭 1 圓(臨時的). 接徵收. 3.屠宰豬每頭 2 圓、牛 2 圓、羊 1 圓(臨. 3.由政府代收,於屠宰稅內. 時的) 財產收入. 政 治 大 附加. 基本財產存款利息、家畜救濟基金利息、農會土地出租金、農會資金. 立. 貸款利息. 經濟和生產 事業的盈餘. 學. 款利息 存款利息. 事業盈餘. 農畜產品販賣斡旋、肥料共同購買、農業倉庫的手續費、農業資金貸. ‧ 國. 雜收入. 常年會費. 代購農用品販賣、佃租、部分稅收入. ‧. 說明:中國農會的會費,其最高數額由省級主管公署按照地方情形擬定,呈報社會部備案。 資料來源:「為總發臺灣省農會與合作社合併辦法及臺灣省農會與合作社合併辦法實施大綱合作. sit. y. Nat. 知照並轉飭知照由」 (1946年6月9日) , 〈臺灣省農會合作社合併等辦法附加加強農會 及指導辦法〉 , 《省級機關檔案》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檔號:0040766107222004。. n. al. er. io. 「修正「農會法」」,1943年6月14日法規,《國民政府公報》,民國32年渝字第579期 (1943年6月) ,頁7。. Ch. engchi. i n U. v. 中國糧食的糧食增產工作,主要是透過行政機構推行。然而,國民政府雖賦 與農會有農村組織動員和指導農民生產的雙重功能,但是國民政府著重農會的組 織動員,視為「政治性團體」。24農會指導農民生產的經費必需以會員自籌為原 則,利用自身的經濟力量,推行各種農業建設。25此點和臺灣農會是由政府賦予 廣泛經費來源,以及擁有政府的補助,迥然相異。(參見表 2-1)然而,根據魏文 享的研究指出,中國農會實際募集經費時,遭遇許多困難。由於農會會員本身經 濟困難,會費募集成效不彰,所能徵收的會費有限。加上通貨膨脹,農會好不容 易徵得的會費或補助,在通膨中消失殆盡,使得農會收支入不敷出。26農會經費. 24. 社會部研究室編,《農會會務與社務》(南京:正中,1944),頁 12-13。 「修正「農會法」」,1943 年 6 月 14 日法規,《國民政府公報》,民國 32 年渝字第 579 期 (1943 年 6 月),頁 7。 26 魏文享,《國民黨、農民與農會 近代中國農會組織研究(1924-1949)》,頁 140。 17 25.

(30) 處於短缺的情況下,以致農業推廣工作難以展開。27此情形引起農產促進委員會 主任委員喬啟明直言,「各地農會每月依賴會費及政府等機關津貼,開支職員薪 資及辦事費用以後,已無餘金,遑言其他農業建設工作」。28 綜合而言,雖然中國與臺灣積極投入糧食增產工作,兩者在推行糧食增產時 所採取的策略卻相當不同。臺灣因應糧食的緊迫,農業推廣體系變為更具「組織 化」與「一體化」,由農會推行糧食增產的工作,以增加單位面積的生產量。相 對的,中國農業推廣機構更迭的頻繁,彰顯了農業推廣體系仍未臻完善。29糧食 增產工作則是透過行政機構,藉由行政的力量,強制農民利用荒山隙地種植、減 少土地休耕。就農會在糧食增產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而言,日治時期殖民政府以 農會作為農業推廣的重要一環,農會成為一個名為法人但體質官方的機構,可獲 得充沛的資金可供農業推廣運用。30相形之下,國民政府著重於農會的組織動 員,反而未使農會成為糧食增產工作之一環。在未獲得國民政府的協力之下,會 費徵收困難,財政拮据,推廣活動難以開展,使得臺灣與中國大陸的農會在農業 推廣中所呈現不同的面貌。.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第二節 戰後初期臺灣農業推廣體系的重組. ‧. y. Nat.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派員來臺接收,接收人員認為日治時期遺 留的農業推廣體系,完善實用,其推廣成效均能達到增產,值得效法。31加上,. sit. n. al. er. io. 行政長官陳儀指示「工商不停頓、行政不中斷,工廠不停工」之接收原則。32行 政長官公署農林處基於上述的理由,並未立刻從事激進的全面轉型工作、否定前 政權的一切行政措施,而是沿用日治時期所遺留之農業推廣制度,執行其農業推. Ch. engchi. i n U. v. 李永芳,《近代中國農會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頁 459。 28 喬啟明,《中國農村社會經濟學》(重慶:商務印書館,1945),頁 449。 29 農業推廣委員會係 1929 年 6 月農礦、教育、內政教育三部會公布〈農業推廣規程〉,正式 確立農業推廣辦法及綱要,同年 12 月 25 日國民政府成立 「中央農業推廣委員會」 ,隸屬實業部, 負責充實地方農業推廣事業。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1938 年 1 月國民政府將實業部改組為經濟 部,1938 年 5 月國民政府成立成立「農產促進委員會」,直屬行政院,統籌辦理農業推廣,協 助地方建立完備農業推廣機構。1944 年 9 月再將農促會改組為農林部「農業推廣委員會」,主 辦全國糧食、棉花、其它增產及綏靖區復原業務。「農業推廣委員會」除行政部門外,下設六 組:糧食增產組、棉花及工藝組、推廣機構組、推廣材料組、宣傳組,及督導組,分別辦理推 廣事務。中國推廣體系雖日漸實施,以機構更迭的頻繁來看,推廣體系仍未臻穩定。郭霞,〈四 十年來之中國農業推廣〉,《農業推廣通訊》10:8(1948 年 8 月),頁 4-5。李力庸,〈走出 實驗室-抗戰時期農產促進委員會的農業推廣事業(1938-1944)〉,《兩岸發展史研究》6(2008 年 12 月),頁 26-65。 30 李力庸,〈戰爭與糧食:太平洋戰爭前後臺灣的米穀統制(1939-1945)〉,《兩岸發展史》2 (2006 年 12 月),頁 135。 31 何家泌,〈農業業務與機構〉,《臺灣農業推廣通訊》1:3.4(1947 年 11 月),頁 1。 32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編印,《行政長官公署施政報告》(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 年),頁 131。 18 27.

(31) 廣工作。. 圖 2-3 日治時期農務課組織圖(1944 年) 說明:農務課下農產第一係包括了食糧、園藝、病蟲害防治;農產第二係包括了甘蔗與蔗糖;農 產第三係包括了茶、棉、麻、藥用作物、蠶桑。 資料來源:何家泌,〈臺灣之農業推廣〉,《農業通訊》1:6(1947 年 6 月),頁 2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圖 2-4 1946 年農林科與畜產科組織圖. 資料來源:何家泌,〈臺灣之農業推廣〉, 《農業通訊》1:6(1947 年 6 月),頁 27。. al. n. v i n Ch 務。農務課下農產第一係包括了食糧、園藝、病蟲害防治;農產第二係包括了甘蔗與蔗糖;農產 engchi U 第三係包括了茶、棉、麻、藥用作物、蠶桑。. 說明:農商局內設置食糧部、庶務係、農務課、山林課、水產課、耕地課、商政課五課,推行業. 1946 年 2 月總督府農商局全部機關,除食糧部、商政課外,均由農林處接 收。農林處沿用日治時期農商局的組織架構 ,將「課」轉變成「科」 ,如農務科 承襲農務課、耕地科接替耕地課、水產課承襲水產科(參照圖 2-3 與 2-4) 。農林 處顧及事實需要,將行政機構分別予以調整,例如畜牧業務日益增加,故將日治 時期農務課下畜產係單獨成立畜產科。接收完畢後,農林處內分設四室四科,分 別掌理臺灣農林行政業務,如農業推廣工作,行政長官公署則沿用舊制,由農務 科與畜產科分別辦理推廣事業。33.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組織規程」,1946 年 2 月 7 日官制官規,《臺灣省政府公報》 民國 35 年夏字第 10 期(1946 年 4 月 22 日),頁 154。何家泌演講;高章換、陳紹淦筆記,〈臺 灣農業推廣制度〉,《農業通訊》1:4(1947 年 2 月),頁 21。 19 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國立旗美高級中學、國立中興大學附屬臺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國立臺東女子高

This research project aims to grasp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tatus of key industries which includes “Agricultural food and agritech industries”, (AFA industries) “Textile

Our model system is written in quasi-conservative form with spatially varying fluxes in generalized coordinates Our grid system is a time-varying grid. Extension of the model to

We conclude this section with the following theorem concern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Galois extension, normal extension and splitting fields..

z [8]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ducation, Mississippi State University。Module C: Verbs Connoting the Levels

相較於把作業系統核心置於 Ring 0 權限層級的作法,全虛擬化的方式是以 hypervisor 作為替代方案,被虛擬化的客作業系統 (guest operating system, Guest OS) 核心對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a monthly water quality predicting model using a grammatical evolution (GE) programming system for Feitsui Reservoir in Northern

Therefore, the focus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market structure of the tire companies in Taiwan rubber industry, discuss the issues of manufacturing, marketing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