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農事研究班到共同栽培研究班

第五章 創造與轉化的農事研究班

第三節 從農事研究班到共同栽培研究班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9

第三節 從農事研究班到共同栽培研究班

臺灣由於耕地面積有限,農家採用勞力密集的方式生產,藉此提高單位面積 生產量。戰後臺灣人口不斷增加,耕地面積有限的情況下,農戶經營規模急速零 碎化。由表 5-3 觀之,1949 年農戶平均耕地面積為 1.51 公頃,至 1965 年農戶平 均耕地已降地為 1.06 公頃,顯示農戶的耕地面積規模呈現零細化。

表 5-3 農家人口、戶數、就業人口以及耕地面積的變化(1949-1965 年)

年別 耕地面積 農戶數 每戶農場面積 年別 耕地面積 農戶數 每戶農場面積

1949 833,952 553,308 1.51 1958 875,791 746,318 1.17

1950 863,157 597,333 1.45 1959 873,263 759,234 1.15

1951 864,864 620,875 1.39 1960 883,466 769,925 1.15

1952 870,633 638,062 1.36 1961 877,740 780,402 1.12

1953 873,871 661,125 1.32 1962 869,223 785,592 1.11

1954 876,100 679,750 1.29 1963 871,759 800,835 1.09

1955 872,738 702,325 1.24 1964 871,858 809,917 1.08

1956 874,097 716,582 1.22 1965 889,563 824,568 1.06

1957 873,002 732,555 1.19

單位:公頃

資料來源:戴旭如,〈臺灣農場經營型態之研究〉,《土地金融》21:2(1984 年 6 月),頁 5-6

由表 5-3 清楚顯示臺灣農戶的耕地面積規模呈現零細化,而農家人口持續的 成長,為了維持家庭生計,投入更多的勞動力,藉此提高單位面積之產量。但當 土地生產力達到最高峰時,生產量並未隨勞動力投入的增加而持續提高。36在此 情況下,農家僅靠農業所得將漸不足以維持生活,不得不向外謀求各種兼業工 作。37當兼業農戶的非農業收入越來越多時,自然減少資金和勞力於農業的投 資。例如土地面積太小,購置價格昂貴的農機具,不符經濟效益,且土地面積零 細不利機械耕作。因此,不得不繼續使用舊式的農用器具,使得勞動生產率無法 提高,臺灣農業發展呈現停滯不前的狀態。38

而欲解決土地零細化的問題,可透過開發土地,增加耕地面積,但臺灣之農 地開發因受自然條件之限制,已將接近飽和。39省農會認為耕地面積無法在短時

36 戴旭如,〈臺灣農場經營型態之研究〉,《臺灣土地金融季刊》21:2(1984 年 6 月),頁 145;洪筆鋒,〈努力發展共同栽培〉,《豐年》18:10(1968 年 5 月 16 日),頁 22-23。

37 羅明哲,〈日據以來土地所有權結構之變遷-兼論土地改革〉,收於許雪姬編《臺灣歷史上 的土地問題》(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1992),頁 278-279。

38 柯天德,〈農業增產新途徑 共同栽培〉,《農友》14:1(1963 年 1 月 1 日),頁 14。

39 毛育剛,〈臺灣農場面積問題之研究〉,《臺灣土地金融季刊》7:4(1970 年 12 月),頁

41沈宗瀚,《農業發展與政策》(臺北:商務印書館,1975),頁 163。蔡海塗,〈本省農業推 廣教育工作的新途徑〉,《農業推廣文彙》11(1966),頁 10。

http://tdares.coa.gov.tw/show_monthly.php?id=tdais_tdais_edit_20080324031712 2013 年 6 月 12 日下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1

價值 499,867 元,兩者間的收成量實有天壤之別。

究其稻穀增產的主要原因,為共同栽培區實施病蟲害防治極為徹底,故未受 窒息病影響而減產。再考察其成本支出,水稻共同栽培區採用疏播及小株正條密 植法,稻種比一般農戶區少用 487 公斤,支出 8,120 元,而一般農戶區計 10,068 元,故節省了 1,948 元。農藥噴灑方面,共同栽培區比一般農戶區防治更徹底,

支出 65,655 元,而一般農戶區計 35,605 元,增加了 30,050 元。工資之支出部分,

因共同栽培區採取共同作業,勞動效率提高,支出 86,916 元,而一般農戶區計 97,151 元,一般區比共同栽培區增加支出 10,234 元。至於總成本的方面,共同 栽培區總成本為 260,325 元,單位成本為 6,412 元,一般農戶區總成本為 254,266 元,單位成本為 6,262 元,雖共同栽培區之成本比一般農戶區多投資 6,059 元,

其為徹底防治病蟲害費用的支出。再將產量總價值扣除成本,可知共同栽培區仍 可獲盈餘 239,541 元,每公頃盈餘 5,900 元;一般農戶虧損 185,926 元,每公頃 虧損 4,579 元。盈餘指數以共同栽培區為 100,一般農戶即為負 177。43(參見表 5-4)

二崙鄉與屏東市共同栽培示範田收穫後,由於其單位面積之產量顯著增加,

引起附近農民的注意與興趣,並使他們相信共同栽培之成果與利益。農復會見於 共同栽培的成果顯著,於是擬定「水稻生產改良技術綜合示範及推廣計畫」,自 1963 年第二期作起農復會與農林廳以及省農會共同合作擴大辦理水稻共同栽培 工作。44各地的農事研究班的班員在農業推廣人員的鼓勵與指導下,紛紛自動組 成「水稻共同培栽研究班」。共同栽培實施之初(1964 年),栽培面積 1,714 公頃,

水稻共同栽培班的數量為 10 班,參加農戶 2,325 戶。之後,如雨後出筍般地發 展,1968 年增加到 10,027 公頃,水稻共同栽培研究班數量為 679 班,參加農戶 19,594 戶,呈倍數之成長,使水稻生產共同栽培示範由「點」演變成「面」的推 展。45

水稻共同栽培研究班設置後,將原有耕地合併擴大,不但可節省田埂用地,

也便於機械耕作,節省人力與工時。46農復會為促進臺灣農業機械化,提供農事 研究班購買農機之補助,作為增加農事研究班的生產設備。47由此可知,共同栽 培促進臺灣農業的機械化,亦提高班員的生產效率,減少生產成本。

至於歷年水稻共同栽培研究班的經營情形,亦可由表 5-5「水稻共同栽培成

43 蔡德潛,〈簡述水稻共同栽培示範計畫成果〉,《農友》14:3(1963 年 3 月 1 日),頁 45。

44 〈Integrated Demonstration on Improved Rice Cultivation〉,《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檔案》,國史 館藏,入藏登錄號:034000008785A。

45 張富群,《臺灣農業共同經營之研究》,頁 42。

46 洪筆鋒,〈農地重劃必須推行共同栽培〉,《豐年》18:20(1968 年 10 月 16 日),頁 19。

47 張富群,《臺灣農業共同經營之研究》(臺北:成文,1881),頁 3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2

果一覽表」的數值獲一輪廓。每公頃平均產量方面,每公頃平均產量的C欄表示 共同區與對照區之比較,C欄 (A-B)為正值時,為共同區平均生產高於對照 區。相反地,如果為負值,則共同區生產成本低於對照區。歷年每公頃平均產量 的C欄均為正值,共同栽培區的產量較一般區增幅約 11%至 15%。至於生產成 本,每百公斤生產成本的E欄表示共同區與對照區之比較,E欄(C-D)為正 值時,為共同區生產成本高於對照區。相反地,如果為負值,則共同區生產成本 低於對照區。歷年每百公斤生產成本E欄均為負值,反映出共同栽培區的生產成 本低於對照區,每公頃節省約有 10%至 20%,由此皆可知擴大生產規模,有助 於降低生產成本。共同區之每公頃平均產量高於對照區,且生產成本低於對照 區。所以,共同栽培區每公頃平均盈餘較一般區增加 21%至 32%。綜合上述,

共同栽培不僅能增加其單位面積產量,還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經濟效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