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韌性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中市某高中青少年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韌性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中市某高中青少年為例"

Copied!
15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李 思 賢. 博士. 韌性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 以台中市某高中青少年為例 Resilience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in Adolescents of a Se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研 究 生:吳 穎 臻. 撰. 中 華 民 國 一○五 年 ○七 月.

(2) 謝誌 南風徐徐吹來,似乎暗示著即將放晴的好消息,喝一口從家鄉特 地帶下來的養生茶,隨著音響裡 Bruno Mars 清澈帶有磁性的嗓音, 心情也跟著輕鬆了起來,我繼續揮舞著雙手,噠噠敲打起手中的旋律。 回顧這幾年,經歷了人生的轉折、低潮、生病、新的目標與冀望,每 當經歷一個又一個挑戰時,所幸身邊的親友們給予的溫暖及不厭其煩 的鼓勵,激勵了我的韌性與鬥志。 首先,由衷地感謝指導教授 李思賢教授的提攜,使我的論文能 順利完成,在此,謹向 李思賢教授致上最深的謝意。 特別感謝致用高中人事室 黃主任,同時也是我敬愛、信賴、依 賴,如同家人般的師父,謝謝您願意犧牲那麼多時間,耐心地陪伴我 成長,一起研究統計、一起討論結果,有人一起打拼的感覺真的很好, 謝謝您對我視如己出,謝謝您在工作上、生活上給予我的指引與分享, 真摯地感謝有您的陪伴。 感謝我摯愛的家人,謝謝您們總是支持、尊重我的選擇,這些年 伴隨我從北到南地奔波,辛苦您們了!謝謝您們包容我的任性、體恤 我的忙碌,以及無法在身邊好好照顧您們,您們就像我的定心丸,給 足了我無形也無敵的信心與力量,陪伴著我面對生命中的每個重要時 刻,讓我擁有繼續往前邁進的勇氣。 i.

(3) 感謝我的好友蓉蓉、瑋瑋、暖志同學,在我低落時,傾聽我的感 受,鼓勵我,無限量的正增強供應,讓我知道我是很好的。謝謝騷騷 一直以來分享的歡笑與關心,你讓我看到了人性的真善美,再過陣子 就可以是博班同學了。謝謝 WC 同學曾給予的正向能量,知足就是幸 福,永遠祝福你。另外,感謝偏偏,總是不小心地提醒我論文進度, 激發我的戰鬥力,謝謝你這些年的照顧與包容,還有美食的激勵。感 謝致用與預校的同事們,謝謝您們這些年的幫忙,在我需要時伸出溫 暖的援手,感謝 Beyu 大師與清宗,謝謝你們在我遇到論文瓶頸時, 指引思路;也謝謝貼心的詩涵,辛苦地幫我修改英文摘要。感謝姚萍 在我轉換環境時,曾給我的建議與鼓勵,受惠良多。最後,感謝懶稀, 那麼多年過去,是你讓我明白共甘苦的真正意義。 感謝過去成就現在,曾經揮灑青春,如今更深知珍惜每個當下, 人生像本手繪本,唯有自己才能畫出屬於自己的圖形,為它塗上最動 人的色彩。完成了這一個階段,自我期勉繼續努力朝往人生的下個階 段邁進。. 穎臻 謹於溫暖的小窩 2016/6/17. ii.

(4) 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某高中學生韌性現況,進而比較不同背景因素在 韌性上之差異,探討韌性與人際關係之關係,以及對憂鬱之預測。本 研究採問卷調查方式,以某高中 3,900 名學生為研究母群體,共回收 問卷 463 份,實際有效樣本數共 450 份,問卷有效率為 97.19%。 本研究所使用的工具包括: 「青少年復原力量表」、 「台灣兒童及 青少年關係量表」、 「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調查所得資料, 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 關以及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結論歸納如下: 1、 某高中生之韌性、人際關係現況屬中等以上,其憂鬱現況屬中等 以下。 2、 不同性別、年級之某高中生在韌性的整體表現上無顯著差異。 3、 父母教育程度及家庭收入不同之某高中生,其在韌性的整體表現 上有顯著差異。 4、 某高中生之人際關係與韌性呈現正相關。 5、 某高中生之韌性及人際關係可有效預測憂鬱。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以提供學校相關單位、 高中職教師、輔導人員及實務應用者未來教學及研究之參考。. 關鍵字:韌性、人際關係、憂鬱 iii.

(5) Resilience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in Adolescents of a Se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Abstract The research’s main purpose is to study the resilience of students at a certain se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By comparing different background factors that lead to the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resilience,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silienc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s well as the prediction of depressi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s the main method of this research with 3,900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the subjects of the study. 463 copies of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and 450 copies of which were valid. The validity percentage was 97.19%. The main research tools include 3 scales: Inventory of Adolescent Resilience, Taiwan Relationship Inventory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nd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Data obtained in this study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surveyed level of students’ resilience and thei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above average, and the level of depression is below average. 2、 The resilience shows no difference among the surveyed senior high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and grades. 3、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resilience with different education levels of parents and household income. 4、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their resilience. 5、 Students’ resilience and thei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ignificantly predict depression of adolescent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is study proposes the suggestions for school administration authorities, teachers of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counselo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as their reference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Key words:Resilienc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Depression. iv.

(6) 目錄 謝誌..................................................................................................................... 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目錄........................................................................................................... v 表目錄......................................................................................................viii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問題.......................................................................................7 第四節 研究假設....................................................................................... 8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青少年之韌性.............................................................................11 第二節 韌性之內涵.................................................................................15 第三節 青少年韌性之相關研究............................................................19 第四節 人際關係與青少年韌性之相關研究..................................... 23 第五節 青少年憂鬱現況.........................................................................26 第六節 憂鬱與青少年韌性之相關研究............................................ 31 v.

(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35 第二節 研究對象......................................................................................37 第三節 研究工具......................................................................................38 第四節 研究步驟......................................................................................44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46 第六節 研究倫理 ...................................................................... 4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49 第一節 樣本資料分析 ..................................................................... 49 第二節 研究對象韌性現況分析......................................................... 52 第三節 不同調節因素研究對象韌性現況之差異分析 ...................56 第四節 研究對象人際關係與韌性之相關分析..................................67 第五節 研究對象韌性對憂鬱之預測分析..........................................72 第六節 性別、年級、家庭收入、父母教育程度、人際關係與韌性 對憂鬱之複迴歸分析 ......................................................... 78 第五章 討論 ........................................................................................ 81 第一節 研究對象韌性現況之討論 ................................................. 81 第二節 不同調節因素研究對象韌性差異情形之討論 ............... 84 第三節 研究對象人際關係與韌性相關情形之討論 ..................... 91 第四節 研究對象韌性對憂鬱預測力之討論 ................................. 95 vi.

(8) 第五節 研究限制...................................................................................10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02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02 第二節 結論........................................................................................ 109 第三節 建議........................................................................................ 115 參考文獻 ........................................................................................ 123 附錄一 IRB 通過證明函.......................................................................141 附錄二 正式問卷 ....................................................................... 142. vii.

(9) 表目錄 表 4-1 有效樣本基本資料分布情形.................................................... 51 表 4-2-1 研究對象在青少年復原力量表各題項統計表......................53 表 4-2-2 研究對象在青少年復原力量表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54 表 4-3-1 不同性別研究對象韌性之得分及差異性考驗摘要表............57 表 4-3-2 不同年級研究對象韌性之得分及差異性考驗摘要表............58 表 4-3-3 不同家庭收入研究對象韌性之得分及差異性考驗摘要表....59 表 4-3-4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研究對象韌性之得分及差異性考驗摘要 表 ...................................................................................... 62 表 4-3-5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研究對象之韌性得分及差異性考驗摘要 表 ................................................................... ................... 64 表 4-4-1 研究對象在台灣兒童及青少年關係量表之描述統計摘要 表 ....................................................................................... 68 表 4-4-2 研究對象人際關係與韌性相關分析摘要表.............................69 表 4-5-1 研究對象在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各題項統計表........73 表 4-5-2 研究對象在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之描述性統計摘要 表 .......................................................................................... 73 表 4-5-3 不同性別研究對象憂鬱之得分及差異性考驗摘要表............74 表 4-5-4 不同性別研究對象之憂鬱最適切換點摘要表.......................74 viii.

(10) 表 4-5-5 韌性預測憂鬱之簡單迴歸分析摘要表.................................75 表 4-5-6 韌性各分量表預測憂鬱之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 ........... 76 表 4-6 調節因素、人際關係、韌性預測憂鬱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79 表 5-2-1 不同調節因素研究對象韌性差異綜合分析表 ................ 84 表 6-1 台中市某高中生韌性及其相關之探討研究假設與研究結果彙 整表 .................................................................................... 103. ix.

(11) 圖目錄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36. x.

(12) 第一章. 緒論. 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估計全球約有 3.5 億人受到影響,隨 著文明的發展越來越嚴重,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指出憂鬱症為西元 2020 年以前世界三大疾病之一,此外,憂 鬱將是除心血管疾病之外,造成人類失能(disability)的第二大主因。 不僅在高壓力的已開發國家,甚至在貧窮的國家中更顯嚴重,因而被 稱為「二十一世紀的癌症」 ,預測十年後,憂鬱症將成為全世界罹患 人數最多的疾病(Holden, 2000;WHO, 2002;WHO, 2012b)。 當人們對憂鬱症重視之際,許多學者也開始關注到青少年時期的 憂鬱症發生頻率似乎日益增加(謝佳容、張玨,2003)。青少年既不 是兒童,也不是成人,卻努力獨立邁向成年,以獲得父母與社會的認 同(Cicchetti & Rogosch, 2002)。青春期正值生理成長、身心變化最急 劇的時期,在過去,青春期被視為一個狂飆時期(Hall, 1904),是人生 的重要探索階段,對青少年而言,他們正經歷人生重大身體、認知以 及社交轉變的過度時期,所面臨的不僅是外觀、第二性徵等生理方面 的變化,同時也表現於認知、情感、情緒、價值觀、社會關係等心理 方面的發展,容易產生自我認同與混淆,加上生活可能遭遇學業、感 情、同儕與家庭等不同程度的壓力影響,因此,青少年常呈現矛盾、 1.

(13) 尷尬、多變的情緒反應及困擾,其憂鬱問題也逐漸浮現(何佳玲,2011; 張瓊珠、簡秀芬、林宜美,2009;曾瓊禛、徐享良,2006)。過去有 關青少年的研究多數都著重在探討問題行為,認為他們是面對壓力就 無法承受的草莓族,反之,若能瞭解是什麼讓青少年從逆境中遠離創 傷之主因,就能藉此增強他們的抗壓性與因應能力(王昭琪、蕭文, 2007)。近年來,在諮商心理學領域中,許多研究開始強調人類的正 向層面(高民凱、林清文,2008),認為正向的人格特質與經驗能有 助於生活品質之提升(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而 Rak and Patterson(1996)強調幫助個人發掘自己的優點、長處,提供解決問題 的資源,鼓勵與環境產生良好的互動,有助於個人適應能力的提升, 即使遭遇挫折情況也能快速地自我調整。因此,心理預防工作由探究 困境中的危險因子,轉為探討韌性的概念及運用(謝佳容、張玨, 2003)。 類似的困境,有些青少年會因挫敗而產生心理與行為問題,但卻 有些青少年能藉此勤勉努力,克服困難險阻,越挫越勇,這正說明了 個人與環境必定有助長個體免於危險因子侵擾的力量(洪福源,2005; 黃德祥,2008),而韌性的概念,就是相信每個人內在都蘊含著保護 因子,能抵擋外在壓力事件帶來的衝擊(李俊原,2000) 。Masten, Best and Garmezy(1990)認為韌性的表現指在高風險的環境中擁有良好的 2.

(14) 結果,並能持續因應能力,從創傷中恢復。當個人所面臨到的困境或 挑戰增加時,所激發韌性的可能就越大,越能成功地因應環境之變遷, 因此,韌性的概念是一種動態的學習過程,因應困境不但是一種考驗, 更是一種學習的機會(洪福源,2005)。韌性的青少年具有潛在保護 因子,有助於個體成功適應生活事件的刺激,當面對外在諸多挑戰與 壓力的衝擊時,會採取適當的因應策略,改變自己的認知、情緒、行 為以調適自我,並且以積極、樂觀的心態與環境相抗衡,甚至將他人 的問題調整為個人經驗,做為自省之用,使自己免於傷害或往負面發 展,成功應對生命的挑戰(Dumont & Provost, 1999;陳佩鈺、林杏足, 2004)。 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研究動機與重要性;第二節研究目的; 第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研究假設;第五節名詞操作型定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韌性是個長期且持續的過程,需要時間和精力來提升自己對困境 的彈性(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9)。正向心理學之父 Martin Seligman 曾言「幸福感有 60%取決於天生基因和環境因素, 但有 40%仍可操之在己」 ,在過去三十年來,高風險的青少年能克服 困境一直受到學者的關注,尤其是兒童與青少年暴露在危機環境中卻 3.

(15) 能良好適應或克服環境之韌性,是被受許多學者討論及探討(常欣怡、 宋麗玉,2007);近期,相關的研究方向也從過去靜態轉為動態,從 危險因子轉為保護因子,強調個體韌性與困境之間的關係(Luthar, Cicchetti, & Becker, 2000),而瞭解韌性之保護因子與保護機制,更有 助於實務工作者在規畫介入及韌性方案上的提升(常欣怡、宋麗玉, 2007)。因此,韌性相關之研究,從過去探討高危險群兒童與青少年 如何在創傷中保持心理健康與完整之醫療體系,擴展至教育環境,以 瞭解學生如何克服困境,有助於協助他們成功學習(王琡棻,2011)。 相較於其他年齡族群,青少年憂鬱的比例明顯較高,且與自殺有 顯著相關(Lewinsohn, Clarke, Seeley, & Rohde, 1994),當面臨衝擊事件 時青少年能否樂觀因應還是因感到挫敗而逃避?個人的韌性特質是否 能減少憂鬱的發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生活中每個人多少都會 遇到不如意、難以克服的困境,其可能帶來失望、無助、憤怒,但也 可能是另一個契機,提供一個重新整理思考的機會,進而找到更適合 自己的出路,如何在困境當中越挫越勇,化危機為轉機,這種正向的 力量,是值得去探討與重視,心理學家 Peter Kramer 曾說「憂鬱的相 反不是快樂,而是韌性」 ,因此瞭解學生在高中時期生活是快樂學習 還是鬱鬱寡悶是重要的。韌性的青少年具有保護因子可緩衝生活中的 負向衝擊,因此培養韌性可以增進其心理健康和憂鬱的預防,對於促 4.

(16) 進心理健康及預防有實質性的幫助(Carbonell et al., 2002),良好的支 持系統有助於青少年韌性的產生,減少憂鬱的發生(Burk & Sher, 1990)。過去我們傾向於對負面思考、弱勢、高風險等學生進行諮商 輔導,或者研究其導致負向的前因後果;但若能以學生的優點去看待, 多給予讚美,從教育環境中營造正向的氛圍,提升學生在困境當中的 解決問題的能力。期望藉由探討台中市某高中學生個人背景因素、人 際關係與韌性、憂鬱之相關性,以提供未來瞭解及協助學生韌性與憂 鬱相關研究之參考。. 5.

(17)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探討影響高中學生韌性情況與其相關因素之探討。由 上述研究動機中,擬出研究目的: 一、 瞭解研究對象韌性之情況。 二、 瞭解研究對象憂鬱之情況。 三、 探討研究對象的背景因素與韌性之間的關係。 四、 探討研究對象的人際關係與韌性之間的關係。 五、 探討研究對象的韌性情況對憂鬱情況的預測力。. 6.

(18) 第三節. 研究問題. 基於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所要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 研究對象韌性的得分分佈為何? 二、 研究對象憂鬱的得分分佈為何? 三、 研究對象的背景因素與韌性得分的相關為何? 四、 研究對象的人際關係與韌性得分的相關為何? 五、 研究對象的韌性得分是否能有效預測憂鬱得分?. 7.

(19)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並以相關文獻為依據,提出本研究之 假設如下: 一、 研究對象的韌性情況會因背景因素的不同而有顯著性的差異。 1-1. 研究對象的韌性得分會因性別的不同而有顯著性的差異。. 1-2. 研究對象的韌性得分會因年級的不同而有顯著性的差異。. 1-3. 研究對象的韌性得分會因家庭收入的不同而有顯著性的差異。. 1-4. 研究對象的韌性得分會因父母教育程度的不同而有顯著性的差 異。. 二、 研究對象的韌性情況會因人際關係的情況不同而有顯著性的差 異。 1-1. 研究對象的親子關係與韌性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1-2. 研究對象的師生關係與韌性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1-3. 研究對象的同儕關係與韌性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三、 研究對象的韌性情況能有效預測憂鬱情況。. 8.

(20)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為了使本研究所使用之名詞定義明確,茲將各名詞加以界定如 下: 一、. 高中學生. 本研究之高中學生係指正值一〇四學年度就讀於台中市立某高中 的高中階段,一、二、三年級在學學生,包括高中部及高職部。 二、. 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是指社會人群中因交往而構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聯繫 的社會關係,又稱為社交。本研究係以受試者在「台灣兒童及青少年 關係量表」上的得分來代表個人人際關係之表現,其量表分為「親子 關係分量表」 、 「師生關係分量表」 、 「同儕關係分量表」三大內涵(吳 治勳、吳英璋、許文耀、蕭仁釗,2008)。 三、. 韌性. 韌性係指個體在面對壓力、挫折、創傷、衝突事件或重大威脅時, 能面對困境並擁有良好適應的過程(APA, 2009)。本研究係以受試者在 「青少年復原力量表」上的得分來代表韌性之表現,其量表分為「問 題解決與認知成熟」 、 「希望與樂觀」 、 「同理心與人際互動」 、 「情緒調 節」四大內涵,得分越高者,表示其在困境中之韌性表現越好;反之 9.

(21) 亦然(詹雨臻、葉玉珠、彭月茵、葉碧玲,2009)。 四、. 憂鬱. 「憂鬱」一詞有許多不同的定義,罹患憂鬱症狀的個體不一定會 發展至憂鬱症的地步,憂鬱它可以是一個形容情緒的現象,稱之為憂 鬱感(depressive feelings),也可以是表示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種偏差或 是一種心理疾病,稱為憂鬱(depression disorder)(Rutter, Izard, & Read, 1986)。由於憂鬱的概念相當廣泛且模糊,因此本研究所謂的憂鬱, 泛指憂鬱疾患或是憂鬱症狀的通稱。因此本研究係以受試者在「流行 病學研究中心憂鬱症量表(CES-D)」(Radloff, 1977)上的得分來代表憂 鬱之情況,本量表共有 20 題有關憂鬱症狀的自陳式問卷(楊浩然, 2002)。. 10.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依據本研究目的,希望能瞭解影響青少年韌性之相關因素,以及 學者對青少年韌性之相關研究,以提供研究架構之擬定,佐證研究結 果。本章為敘述與研究主題相關之文獻與研究,全章共分為五節,第 一節青少年之韌性;第二節韌性之內涵;第三節青少年韌性之相關研 究;第四節青少年憂鬱現況;第五節青少年韌性與憂鬱之關係。. 第一節. 青少年之韌性. 韌性(resilience)源自於精神醫學界與心理諮商界的概念 (陳金彌、 陳月枝,2007),指個體能成功因應生活困境的能力與特質(詹雨臻 等人,2009)。過去,韌性被定義為一種靜態的人格特質,而現在被 視為一種動態,是種現象或過程,能不斷因環境需求而調整個人應變 的能力(Haeffel & Grigorenko, 2007;Parr, Montgomery, & DeBell, 1998)。廣義上,韌性是指擁有策略與變通的適應力,以因應環境的 壓力與衝擊,具體來說,韌性是一種個人資源,使個體在不確定性的 條件下,可以調整與修正自我特質及自我控制,藉此來面對與適應所 身處的當下及未來(Klohnen, 1996;陳佩鈺、林杏足,2004) 。Block and Block(1980)曾使用「ego-resiliency」自我韌性一詞,指個人的機 11.

(23) 智反應及堅忍個性,而 Luthar et al. (2000)認為「ego-resiliency」是個 人適應困境之人格特質,與個人所處環境無關;而將「resilience」解 釋為個人展現自發性能力,進以適應困境並朝向正向之過程,是與環 境互動後之效應,因此,韌性應以 「resilience」較為恰當。而 「resilience」 翻譯成中文時又有「復原力」與「韌性」兩種不同的譯法,追溯過去 有關韌性的研究,發現國外有關韌性的研究是從實務界對危險家庭的 觀察出發,由重視個人的靜態特質,走向個人與家人間關係互動的歷 程,而台灣學界對「復原力」的翻譯,是反映的早年實務界協助家庭 解決問題、從危機中恢復的能力,而「韌性」的譯法則反映了近代後 現代精神的崛起,強調個人或家庭本身的力量與資源(利翠珊、蕭英 玲,2008)。 韌性並非是一種絕對的能力,韌性的產生、增加或改變是依據個 人與環境互動的結果,結合環境資源及過去成功的經驗,因此韌性並 非是靜止不動的,然而,韌性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的情境,因此,擁 有韌性的青少年不代表他就能夠因應生活中的所有壓力(Grotberg, 1996;張淑敏、宋惠娟,2003) 。從 1950 年代開始,韌性它被視為一 種能夠協助個體適應壓力或異常環境的個人特質(Block & Kremen, 1996)。隨著人們對正向特質的強調與重視,有研究發現,有些青少 年在高風險的家庭或環境中成長,卻仍然能保有正常的發展,這些青 12.

(24) 少 年 對 於生 活壓力 事 件 的衝 擊,似 乎 具 有韌 性或不 易 受 傷害 的 (invulnerable)的特質(Grotberg, 1996);並開始探究如何運用韌性來降 低 或 減 輕 易 受 傷 害 (vulnerable) 之 心 理 健 康 問 題 (Place, Reynolds, Cousins, & O’Neill, 2002)。 當個體遭受負面生活事件、壓力、創傷或面臨危機時,具有韌性 的青少年,人格特質上對周遭的環境有較高的洞察力,相對也較容易 得到他人的關心與注意,並從中培養積極主動的個性(陳佩鈺、林杏 足,2004),正向積極的反應,並能夠顯著地成功適應,其內涵包括 一系列社會與個人內在交互作用的動力過程,並結合個人特質、人際 資源、社會支持與環境因素,使人雖處於逆境之中,仍可獲得自我控 制,進一步展出健康的因應行為,藉由自己的正向調適與外在支持, 化助力為阻力,適應未來的環境(Deluca et al., 2010;Grotberg, 1996; Lauer, 2002;McConnell, Savage, & Breitkreuz, 2014;Rutter, 1993)。 然而,韌性的產生並非一夕之間,對於那些青少年來說,韌性的產生 可能需要經歷很多年的時間,或艱辛刻苦的過程,個體能產生一定的 實力及保護性因素,克服不利條件,成功適應或抵禦逆境以茁壯成長, 因此,韌性可以減少某些逆境的發生,甚至有些人可以運用韌性,成 功適應壓力及不利的環境(Gündoğar, Kesebir, Demirkan, & Yaylaci, 2014;Dowrick, Kokanovic, Hegarty, Griffiths, & Gunn, 2008;Sam & 13.

(25) Berry, 2006;Jacelon, 1997;Zolkoski & Bullock, 2012)。. 14.

(26) 第二節. 韌性之內涵. Parr et al. (1998)認為韌性與樂觀特質似乎是相輔相成,其特性包 含善於社交、積極、自信、擁有樂觀的願景、接受責任和承擔風險、 情緒管理與自我控制、敏銳觀察力等,既使處於惡劣的環境中,韌性 的個體積能極地適應環境,保持或恢復心理的健康,而產生韌性的來 源和途徑,往往是相輔相成的,包括人格特質、生物遺傳、心理健康、 社會支持系統以及社會制度等(Herrman et al., 2011)。從根本來說,韌 性可謂是人們在生命過程中一種克服困境、求生存的能力特質,個體 必須自覺困境造成的危害,同時展現希望、樂觀及幸福感等正向情緒, 並付諸行動將危機化為轉機(溫雅蘭、溫千慧、王桂芸、陳金彌, 2003)。 文獻查證眾學者對韌性的定義後,大致上可將韌性歸納出兩項指 標,第一、個體曾經或正暴露於高危險或重大的環境中;第二、個體 在此環境下,能有效克服困難並積極往正向發展(Luthar et al., 2000; 常欣怡、宋麗玉,2007;曾文志,2005)。簡單而言,韌性像是一個 動態的心理過程,隨著個人的生命旅程與環境的轉換,保護個人因應 負面的生活事件,成功適應生活(Hurd & Zimmerman, 2010;Rutter, 1987;沈瓊桃,2010)。韌性的內涵中有兩個必要的要素:一為危險 15.

(27) 因子(risk factor);二為保護因子(protection factor),韌性的顯現為發展 出正向、積極的策略,突破逆境,獲得成功因應,也是個人內在的機 制運轉,因此,只有個體在面臨危險因子時,韌性的保護因子才會顯 現作用,也就是說,若沒有困境,就不會有韌性的產生(Kathleen & Jim, 1997;吳慧菁、唐宜楨 2008) 。過去韌性研究對困境的評判標準,範 圍從單一的壓力經驗到橫跨多種負面事件之總和,包括生、心理健康 與環境背景因素,例如父母離異、單親家庭、疾病、遭受暴力等,這 些個人或環境的特質、經驗或事件由於與適應不良的結果具有相關, 因此在許多韌性的研究中成為困境的因素,稱作危險因子 (王琡棻, 2011;曾文志,2006)。危險因子有助於辨識個體易受傷害之特質, 若能及早辨識出個人的危險因子,及早發展出因應策略與支持力量, 將有助於個人提昇因應能力,並從中復原,這些支持性的力量即是來 自於韌性的保護因子(洪福源,2005),因此韌性的展現乃在於危險 因子與保護因子之間抗衡的過程(常欣怡、宋麗玉,2007)。 韌性能在不同的危機情境下產生不同的保護因子,使個體得以克 服壓力,減少暴露危險環境,或緩衝負面影響的正向特質,提升個體 積極適應逆境中(Kathleen & Jim, 1997;Schoon & Bynner,2003)。當 保護因子與環境中的危機事件交互作用時,所產生的效果不見得會完 全一樣,因此有人將保護因子分成三種型式,分別為:1.穩定性保護 16.

(28) (protectives-stablising):指不管在何種危機情境下,都能產生有效的 保護能力。2.增強性保護(protective-enhancing):指在危機程度小的情 境下,僅能發揮較低效果的保護能力。3.反應性保護(protective but reactive):指在危機程度低的情境下,能產生較高的保護效果,但在 危機程度高的情境下,則僅能產生較低的保護效果(Luthar et al., 2000)。 Benard(1993)提出,個體的保護因子是否能產生韌性的作用,需具備 三項要素:1.關懷的環境,至少有一位成人能關懷其未來的幸福,2. 積極的期望,清楚明確高度的期望,有目的的支持,3.參與的機會, 有責任地針對社會或他人進行有意義的投入。其產生的力量一部份是 來自於個人的內在能量,如身體外觀、樂觀、自信、自尊、自我激勵、 自我調整、自我概念、氣質、幽默感、能聚焦有注意力、目標任務導 向、延宕滿足能力、情緒管理能力、信任他人、問題解決的技巧、社 交能力等;另一部份則來自於與環境之互動,如個體在遇到逆境時, 借助家庭、學校與社會等支持系統,幫助個體對抗困難的環境,以正 向的能力面對生活(Jenson & Fraser, 2005;Killian, 2004;Place et al., 2002;Zolkoski & Bullock, 2012;何佳玲,2011;洪福源,2005;張 淑慧,2007;常欣怡、宋麗玉,2007;鄭如安、廖本富、王純琪,2009)。 整體而言,韌性的概念是正向、積極的,也是一種自我資源,韌 性能協助個人嘗試、探索環境,用來發現自己的存在與面對未來的勇 17.

(29) 氣(Kathleen & Jim, 1997)。在特定的屬性或情境下,保護因子被視為 是必需的,過去研究認為保護因子能夠帶給個體正向的能量,減少或 避免負面結果發生,其包括個人能力、因應技巧、自我效能、家庭支 持 、 良 師 益 友 或 社 區 資 源 等 (Dyer & McGuinness, 1996 ; Earvolino-Ramirez, 2007;Kathleen & Jim, 1997),然而,Rutter(1987) 認為,保護因子固然重要,但若能有方法來提升保護因子,並從中預 防負向結果的發生,更能帶來有意義的價值(Rutter, 1993)。每個人韌 性展現的歷程有其獨特性,哪些事件對個人韌性的展現具有意義及影 響力,取決於個人的主觀的認定(鄭如安等人,2009)。整體而言, 韌性是一種個人能力、自我資源,是一個人培養的心理特質、潛能或 能力,使處於創傷、危機或壓力情境的個人,在個體與環境互動的動 態結構中,能突破逆境,發展出良好的適應能力(張淑慧,2007)。 然而,縱然韌性可以經由後天的培養或訓練加以提昇,但是並不是每 個人皆可因訓練而強化自我,因此若能善加利用環境的力量,不但能 增強個體的因應能力,使個人處理這類事件時,能更具彈性,更能避 免身處於危險的情境當中(洪福源,2005)。. 18.

(30) 第三節. 青少年韌性之相關研究. 從早期有關韌性的研究,著重於韌性因子的發現,以及釐清保護 因子與危險因子的作用,後期的研究則開始把重心轉移到韌性的因子 如何與環境相互作用,以瞭解個人暴露在高危險的環境中,卻能發展 出正向因應能力的過程(Rutter, 1993;Rutter, 1987;張淑慧,2007; 蕭文,1999)。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APA) 在美國 911 攻擊事件發生後,為了防止人們陷入創傷後的恐慌,於全 國各地舉行焦點團體治療,傾聽人們渴望復原的心聲,並自 2002 年 8 月開始,進行一項公共衛生教育活動,稱為通往韌性之路(The Road to Resilience)。韌性是因應逆境所帶來的創傷、威脅、壓力或悲傷的 過程,APA 提出建構韌性的方法中,鼓勵受創者培養自己一個積極、 正向的信念,並勇於接受生活發生劇變的事實,避免將壓力或危機看 成無法克服的問題,而一蹶不振,更勿坐以待斃等待問題自己消失 (APA, 2009;Newman, 2005)。因此,多數韌性的研究焦點仍舊放在 個體本身的特質、能力, 亦或是個體與環境互動之歷程、作用。換 言之,無論從心理脈絡或由生態脈絡觀來檢視韌性,似乎是長久以來 所被爭論不止的課題(林志哲,2007)。 張淑慧(2007)指出,青少年因應危險因子的決定因素是一種特 19.

(31) 殊的心理素質,而在負向環境下卻能表現出正向適應能力的心理素質, 以優勢觀點來看韌性,相信每個人天生都擁有自我成長與改變的能力, 從正向的角度出發,並協助中途輟青少年找出自己的保護因子,積極、 樂觀面對生活中的挫折與適應危機的中輟情境。Anthony(1974)提出 不易受傷的兒童(psychologically invulnerable child)的概念,發現父母 有精神異常現象的兒童,雖然長期處於困難及高度的心理壓力的環境 下,卻仍可以發展健康的情緒和高度適應能力。Dowrick et al.(2008) 鼓勵青春期的青少年,把重點放在韌性能力上,首先為個人信念,指 個人相信自己可以影響環境,從做中學習,既使遇到挫折仍嘗試並克 服;其次,自我檢視,處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三則是與人建立信任 關係的能力。陳雅鈴(2012)從分析學童韌性發展的歷程,發現擁有 韌性的學童有一些共同的特質,能吸引周遭人想幫助他們,如:善解 人意、人緣好、獨立自主、問題解決能力強。 詹雨臻等人(2009)研究青少年之韌性,以非隨機分層抽樣 904 位國中學生,研究結果顯示女性在韌性的整體表現上優於男性;另外, Grotberg(1997)針對 1225 位 12 歲以下孩童做研究,發現女性吸取了 較多的同情心與樂於助人的特質,較男性善於人際溝通技巧,尋求幫 助及支持的能力,這些特質皆有助於女性韌性的提升(Grotberg, 1999); Somchit and Sriyaporn(2004)從 267 位 9 至 16 歲的學齡孩童調查結果 20.

(32) 也顯示女性的韌性高於男性。然而,Hänninen and Aro(1996)抽樣 1656 位 22 歲青壯年研究不同性別的因應能力與憂鬱之關係,結果則顯示 女性的韌性得分低於男性;Werner(1989)研究也發現 30 歲之前男性較 女性具有較高韌性,其因素可能與男性較有機會關愛他人,以及男性 的興趣、活動有關。另外,文獻查證其他學者有關青少年韌性之研究 結果,則在性別與年級上並無顯著差異(Hjemdal, Vogel, Solem, Hagen, & Stiles, 2011;Wichstrøm, 1999)。然而 Grotberg(1995)的國際韌性研 究計畫中發現,認為年齡的增長與韌性的增加有關,成人比兒童更具 提昇自我韌性的能力,而年長的兒童表現又比年幼的兒童佳,主要因 為年幼的個體較具易感性(vulnerability),抵抗壓力及危險的能力較 低,因此其在韌性的表現上較年長者差(Rutter, 1993)。 Bhana and Bachoo(2011) 於 1991 至 2010 年針對十二個城市的家 庭經濟收入進行調查,發現中等以上收入家庭較低等收入家庭具有較 高的韌性,且研究結果也顯示良好的支持系統在增加家庭韌性中具有 很高的影響力;家庭社經地位與韌性有加乘的作用,當家庭能提供子 女的資源越多時,子女面臨的生活問題就越少(謝美娥,2002);家 庭收入會影響家庭功能以及資源的獲得,家庭功能反映在成員之間的 溝通模式、父母對子女行為的掌控以及家庭能否提供支持的力量,這 些因素都將影響個體韌性的發展,再者,當父母面對較少的生活經濟 21.

(33) 壓力時,較能提供正向的親子關係,有助子女發展的安全依附關係 (McCubbin, 2001)。而 Grotberg(1997)研究結果則發現家庭社經地位不 影響個體韌性之表現,認為影響子女韌性的主要因素是家庭成員間的 互動,家庭如何用運韌性因子,與家庭經濟收入無相關。 許多研究也特別探討母親的教育程度對青少年韌性之影響,認為 受過高等教育的母親,能預測幼兒未來的韌性程度(Aratani, Wight, & Cooper, 2011),母親的教育程度與兒童的韌性有顯著相關(Grotberg, 1995),而教育和樂觀是兒童的保護因子,研究發現受過高等教育的 母親會更重視子女的成長,積極於參與子女的教育工作與情緒管理, 以增進子女的韌性(Ellingsen, Baker, Blacher, & Crnic, 2014)。父母的教 育程度越高與家庭總收入越多,對子女的教養態度越偏向開明權威式 (魏美惠、楊騏嘉,2010),而父母開明的教育方式有助於韌性的提 升(Kremen & Block, 1998)。. 22.

(34) 第四節. 人際關係與青少年韌性之相關研究. Hart, Hofmann, Edelstein and Keller(1997)針對兒童人格類型與青 少 年 的 行為 與發展 關 係 做研 究,將 人 格 類型 分為三 類 : 韌性 型 (resilience)、過度控制型(overcontrol)、不受控制型(undercontrol)。過 度控制型的孩子個性害羞、安靜、焦慮、可靠;不受控制型的孩子則 是衝動、倔將、好動;而韌性型的孩子是自信,獨立,流暢口頭上, 並能夠集中精力工作,在青春期有較好的人際關係、社會支持系統、 問題解決能力及較少的憂鬱情緒。沈瓊桃(2010)訪問六位在兒少時 期曾遭受雙重暴力的青少年研究發現,除了本身自己的能力與努力外, 與重要他人的良好關係、他人的支持與溫暖或正向特質,都能強化他 們對抗逆境,增加適應的能量。 良好的支持系統有助於青少年韌性的產生,這些來源可能來自家 庭、學校、朋友和社區等,如正向的家庭和諧關係、同儕的關心、擁 有成年的關愛、情感或實質助益等(Herrman et al., 2011;Hurd & Zimmerman, 2010;Jacelon, 1997;陳佩鈺、林杏足,2004)。因此, 青春期的發展階段,他人的支持可以做為因應環境的能力,並轉換為 重要的發展歷程(Cicchetti & Rogosch, 2002;Zolkoski & Bullock, 2012), 許多研究也證實支持系統能使個體更積極於與他人互動,從互動中, 23.

(35) 增進對他人的信任感,減少孤獨感的發生,能提升自我信心,以樂觀 的態度面對事物,因此擁有較高的支持系統的青少年,能產生較高的 韌性,以面對憂鬱及複雜的情緒問題(Carbonell et al., 2002;Carbonell, Reinherz, & Giaconia, 1998;Wright & Masten, 2005)。Werner(2012)從 1995 年開始縱斷研究兒童與青少年的韌性,發現其在支持系統上的 保護因子包含:正向的親子關係、支持性的網絡、同儕支持及良好的 課業表現,另外,也認為擁有較高韌性的青少年通常在家中有良好的 情緒支持,並且較積極參與團體活動,有至少一位或多位親密、可靠 的非正式網絡,如親戚、朋友、老師、長者等,藉由與他人互動中獲 得支持與安全感,增加自信與成就感,產生對生活的意義(Werner, 1989, 2005)。Grotberg(1997)針對 1225 位 12 歲以下兒童研究發現,良 好的親子關係能增進個體對他人之信任,增進自尊、自主及同理他人, 學習尋求協助,有助於其韌性的提升。鄭如安等人(2009)針對某十 六歲安置少女的質性研究結果發現,老師與同儕的關懷及支持,對青 少年之韌性有極重要的影響力。另外,McConnell et al. (2014)抽樣 538 個有撫養殘疾兒童的家庭,結果發現,如果家庭及社會能提供良好的 支持系統,即使在嚴重壓力的情況下,殘疾的兒童仍能有良好的發展。 因此,具有高度的期望、家人的期望和溫暖的支持可以建立個人自信, 有勇氣堅持完成任務,可讓人感覺有價值、感受自己的貢獻力,開始 24.

(36) 認識自己的價值和權益,進而發展問題解決能力、自主性和獨立性 (Benard, 1991;Anthony, 1974)。根據董氏基金會(2002)調查顯示, 青少年主要的支持管道來自同儕朋友,但家庭支持與否卻最能影響其 憂鬱程度,若家庭對青少年的支持越高,其憂鬱程度越低。因此,支 持系統能緩衝憂鬱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Carbonell et al., 2002;Hurd & Zimmerman, 2010;Wright & Masten, 2005;陳毓文,2004),擁有 較多的社會支持系統的青少年,可以減少憂鬱發生的機會(柯慧貞等 人,2004)。. 25.

(37) 第五節. 青少年憂鬱現況. 心理健康為 WHO 在 2001 年報告的焦點,說明心理健康已被長時 間的忽視,其重要性會影響到個人健康、整體社會以及國家,其中, 兒童與青少年時期的精神與行為障礙是常見的,然而有 1/10 的青少 年患精神疾病嚴重到有一定損害程度,卻只有不到 1/5 的青少年接受 到必要的治療(WHO, 2002)。青少年看似是個健康的年齡族群,但事 實上,根據美國國立精神衛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s of Mental Health, 2012)調查,約有 20%的青少年曾經歷精神健康的問題,其中 最常見的是憂鬱症或焦慮症(WHO, 2012a)。憂鬱的特點為情緒悲傷, 其他如對活動失去興趣、沒有精力、無法專心、睡眠障礙、低自信、 低自尊、自責和內疚,甚至產生輕生念頭或企圖自殺(WHO, 2002); 而青少年與成年的憂鬱症最大的不同點,易怒為主要的情緒表現,會 呈現嗜睡、暴食和經常合併偏差行為,若能對疾病的發生提早做初級 預防,對於其未來的生活適應以及身心健康上,皆有正面的影響及幫 助(謝佳容、張玨,2003)。 憂鬱是目前青少年經常面臨的心理疾病,而青少年的發展任務中, 此時面臨了自我認同與混淆的危機(楊年瑛、張高賓,2012),因此 在青少年期便可能經歷生平第一次的憂鬱發作(episode),甚至復發 26.

(38) (recurrence) (Lewinsohn et al., 1994)。台灣青少年憂鬱的盛行率、共病 率及發生率相當高,並不亞於西方國家(楊浩然,2002)。根據內政 部統計處(1999)針對台閩地區少年身心狀況調查結果,憂鬱為國內 12-17 歲青少年最常出現的情緒反應,約占 30.5%,其中 12-14 歲青 少年出現憂鬱情緒的比例為 28.1%,而 15-17 歲為 31.3%。Lin et al.(2008)針對台灣南部 9,586 位青少年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有 12.3% 青少年有憂鬱情況的發生。董氏基金會(2008)利用其專為大專學生 編製的大專生版董氏憂鬱量表進行「大學生主觀壓力源與憂鬱情緒之 相關性調查」 ,結果顯示 22.2%的大學生有明顯憂鬱情緒,幾乎每四 人就有一人有憂鬱情緒困擾,需有專業的協助。另外,董氏基金會 (2011)針對五都的國、高中職生進行了運動狀況、壓力源與憂鬱情 緒的調查,結果顯示:18.1%的國、高中生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 專業協助。台灣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3)針對青少年休閒生 活現況調查報告顯示:青少年因為課業壓力大,被上學和補習填滿的 狀態下,缺乏有效紓緩壓力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憂鬱情緒,根據兒 盟自編簡易青少年憂鬱情緒量表發現,有 72.3%以上的青少年曾經出 現憂鬱情緒,其中高達 25.9%的青少年曾出現中、高度憂鬱情緒。 導致青少年憂鬱的因素很多,如親人過世、父母離異、遭受家暴 或目睹家暴、搬家或改變學校、學習困難、課業壓力、友誼問題、感 27.

(39) 受被冷落或被拒絕、身體健康狀態、貧困或身處於有問題的家庭等 (Mumsnet, 2013;NIMH, 2012)。青少年普遍感受到壓力並伴隨有身心 困擾的問題,Erikson(1959)指出,青少年在此時期若對自我角色認同 順利,則日後將能在社會中扮演適當之角色以適應社會;反之,則將 造成自身角色的混淆,引發挫折與學習困擾,進而出現沮喪、憂鬱、 藥物濫用、暴力事件、犯罪、自殺、性活動、罹患精神疾病等負面行 為(Basch & Kersch, 1986;as cited in Mecabe, 1987)。青春期是很重要 的發展階段,能預測成年期憂鬱症的發生(Reinherz, Paradis, Giaconia, Stashwick, & Fitzmaurice, 2003),因此,憂鬱症狀越多的青少年,可 能因未能及時並正確地接受治療,而導致其憂鬱症狀延續至成年,增 加日後發展為憂鬱症的危險性(Harrington, Fudge, Rutter, Pickles, & Hill, 1990;Lewinsohn, Rohde, Seeley, & Hops, 1991;王昭琪、蕭文, 2007;柯澍馨、郭靜靜,2007)。 在精神病理學中,憂鬱症是最常見且以潛在致死形式出現的疾病 (Haeffel & Grigorenko, 2007),長期或過度的壓力皆可能引發憂鬱症的 產生,而憂鬱症會增加自殺的風險,估計每年約有 100 萬人因自殺死 亡(Hurd & Zimmerman, 2010;WHO, 2012b)。近年來,有關青少年因 壓力而自我傷害的社會事件層出不窮,而青少年憂鬱的現象普遍化也 逐漸成為社會隱憂(王昭琪、蕭文,2007),青少年自傷與自殺的行 28.

(40) 為比例明顯高於其他年齡群,且國內外的調查均證實憂鬱與自殺具有 相當高的關連性(Lewinsohn et al., 1994;黃惠貞、姜逸群,2005), 青少年憂鬱症與自殺有極度密切的關聯,約七至八成以上有自殺傾向 的青少年有罹患憂鬱症(楊浩然,2002),有鑑於此,更需要加以重 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與憂鬱的預防,避免其自我傷害的行為發生 (謝佳容、張玨,2003)。陳為堅(2005)在「學校憂鬱傾向學生推 估及預防策略之研究」指出,針對台灣北、中、南、東四都會區 10-18 歲的青少年,有 14%曾有過自殺念頭、3%曾有自殺行為、重鬱症盛 行率高達 8.66%。女性有重鬱症的比率是男性的 2.5 倍,女性自殺意 念的比率是男性的 1.77 倍,女性自殺行為的比率更是男性的 17.6 倍。 隨著青少年身、心理及社會等各方面的快速發展,青少年憂鬱症 的盛行率較兒童時期有明顯增加的趨勢(Basch & Kersch, 1986; Lewinsohn et al., 1994;Rutter, 1995;Weissman & Klerman, 1977;陳 為堅,2005) ,大約為兒童時期的兩倍(Lewinsohn et al., 1994;McGee, Feehan, Williams, & Anderson, 1992)。因此,有關兒童期發病的憂鬱 症診斷相對很少,並在男女發病率相似,而在青春期憂鬱症的比例迅 速增加,尤其是女性(Calles, 2007;Hjemdal et al., 2011;Hodes, Jagdev, Chandra, & Cunniff, 2008;Hänninen & Aro, 1996;McGee et al., 1992; Rutter et al., 1990)。Beck(1988)憂鬱的研究發現,平均女性的憂鬱指 29.

(41) 數(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高於男性,青少年的憂鬱指數高 於成人,這也表示青少年可能比成人更憂鬱(Reinherz et al., 2003);而 國內研究結果發現青春期女性的憂鬱經驗明顯高於男性,高年級學生 較低年級容易出現憂鬱的反應(王昭琪、蕭文,2007;柯澍馨、郭靜 靜,2007)。估計憂鬱症在 13 歲以前,每年的發病率為 1%至 2%, 在 15 歲以前,年發病率是 3%〜7%,而在 19 歲以前,可能高達約 28%(Calles, 2007)。從青春期至成年期,女性可能較男性有兩倍的憂 鬱經驗(Nolen-Hoeksema, 2001)。相較於兒童時期,青春期女性往往更 自我為中心、內化,從而導致重視自己的感受,顯得低自尊與苦惱, 而當青春期男性面對挫折時,則表現出衝動、憤怒和反抗等,這些情 緒表現皆有可能影響青少年成功解決問題(Gjerde & Block, 1996)。另 外,15-19 歲的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嘗試自殺,但男性比女性更容易 自殺成功(Mumsnet, 2013),因女性對自我的知覺感受與情緒表達已經 漸趨成熟,故求助動機高過男性(楊年瑛、張高賓,2012)。. 30.

(42) 第六節. 憂鬱與青少年韌性之相關研究. Erikson 將人類發展分為八個發展階段,推測人從出生到成年晚期, 八個發展階段會依序發生,此外,在每個階段會有某些危機的出現, 而這些危機被形容為一個人努力適應社會環境需求的歷程(as cited in Garrett, 1995)。青春期是一個人在發展過程中最具挑戰性的階段之一, 而韌性在此階段尤其重要(Masten, 1994),在此重要的轉型階段,面對 負面的刺激及危險的環境,有些孩子無法克服衝擊事件,產生憂鬱, 卻有些人可以戰勝逆境,而成功適應(Dumont & Provost, 1999)。 青少年正值表現獨立自主與發展角色認同的階段,而韌性的概念 是生活經驗的獨特性質,相信自己具有正向的信念與能力(陳金彌、 陳月枝,2007),當青少年面臨生活改變時,是否擁有足夠的人格韌 性來因應,以維持良好的處理,以發展此階段任務,格外顯得重要(林 秀娟、顏文娟、李選,2011)。個人本身調適壓力的能力及與正向的 個人特質,如高活動量、較高的智力、對他人有正向態度、學校成績 優異、自我認同等,可以避免個體暴露於困難的環境,減少個人產生 負面的結果(Jacelon, 1997)。憂鬱的相關研究中指出人格特質與憂鬱 有密切的關係(林秀娟等人,2011),人格是指個人對人事物及整個 環境適應時所顯示的獨特性,此獨特性是由個人在其遺傳、環境、成 31.

(43) 熟以及學習因素之交互作用之下,表現於身心各方面的特徵所組成 (張春興,1997)。當青少年面臨生活改變時,韌性越強,越能適應 環境的壓力,其憂鬱情況的發生率就越低,因此青少年是否擁有足夠 的韌性來適應環境,維持良好的情緒及正常的生活機能,顯得格外重 要(林秀娟等人,2011)。 憂鬱與個人因應壓力能力及自我調適過程有關(Block, Gjerde, & Block, 1991),而韌性的青少年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因應生活事件並克 服困難的,並且以積極的態度來處理問題(Dowrick et al., 2008; Dumont & Provost, 1999)。韌性的特點與降低青少年憂鬱的產生有關, 如正向思考、樂觀積極、良好的人際關係等(Carbonell et al., 2002; Dumont & Provost, 1999),這些特點能緩衝生活上的壓力,並形成積 極、正向的因應技能,使逆境中的青少年能成功適應環境,減少壓力 所帶來的困擾,在他們長大後,也能建立正常的家庭,擁有良好的社 會關係以及成功的事業(Janas, 2002)。因此韌性有助於個人面對環境 中的壓力,較高韌性的青少年,有較低的憂鬱氣質及具有對抗憂鬱的 保護作用(Dumont & Provost, 1999;Gündoğar et al., 2014;Luthar, 1991), 因此,具有韌性的青少年雖然處於已達高危的憂鬱險閾值,卻能克服 不利條件,積極運作並得到安適,增加個人成功的機會與適應成長, 使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Carbonell et al., 1998;Haddadi & Besharat, 32.

(44) 2010)。 憂鬱讓人心情低落、對事物缺乏興趣、內疚、低自我價值、失眠、 食慾不振、沒有精力、無法專心,它像是毒藥般,影響正常的生活, 而韌性是一種信仰,可以逃脫憂鬱的獠牙,在困境挫折的環境中,堅 持下去(Cooper, 2010;WHO, 2012b)。前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Seligman 強調,幫助個人找到內在的心理能量,作為生活事件中對抗挫折的緩 衝、掌握住逆境與困難,不易輕易落入憂鬱的狀態中,探討人性中積 極方面,如勇氣、樂觀等的心理學,以幫助少年過更快樂、更健康的 生活(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韌性的保護因子可緩和生 活中負向事件的衝擊,因此強化保護因子和培養韌性可以增進青少年 的心理健康和憂鬱症的預防,對青年心理衛生的健康促進有更積極的 意義與實踐減少青少年憂鬱的發生,對於促進心理健康及預防有實質 性的幫助(Carbonell et al., 2002;Luthar et al., 2000;Rutter, 2000;Wright & Masten, 2005)。 美國新自由心理健康委員會(The New Freedom Commission on Mental Health, 2003)主張心理健康服務應從治療反應性方法,轉化為 預防及建立韌性,韌性的介入是指個人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內化憂鬱、 焦慮、憤怒、外在侵略等的歷程(Ng, Ang, & Ho, 2012)。Hjemdal et al. (2011)研究調查發現挪威約有 20%的青少年有心理健康的困擾,主要 33.

(45) 是因為青少年容易受挫折、危險及缺乏保護力所導致,而憂鬱的結果 是可以預測的,高韌性者在憂鬱的表現上有較低的得分。韌性較高的 青少年能堅韌因應事件及請求協助,以正向思考來代替負向思維,降 低憂鬱情緒帶來的衝擊(Dumont & Provost, 1999;Ng et al., 2012),因 此,若缺乏韌性地使用某些因應策略來降低憂鬱情緒時,反而會使個 體憂鬱情緒增加(劉若蘭、陳淑惠、徐麗明,2000),具有憂鬱症的 青少年比一般人更常使用逃避的方法來面對事件的發生(Berg et al., 2009)。此外,青少年無論男性與女性,在韌性與憂鬱上皆呈負向相 關(Haddadi & Besharat, 2010),但有研究認為青少年女性比男性有較 多的憂鬱症狀,且韌性低於男性(Hänninen & Aro, 1996)。然而綜合多 數學者研究,性別在韌性得分上,皆有不同的結果,有結果顯示女性 的得分高於男性,也有低於男性,或無性別差異(Hänninen & Aro,1996; Hjemdal, Vogel, Solem, Hagen, & Stiles, 2011;Wichstrøm, 1999;詹雨 臻等人,2009)。 因此,韌性是否受到性別、年級、家庭收入、父母教育程度及人 際關係之影響,韌性的得分是否能有效預測憂鬱的得分,都將是本研 究主要探討的重點。. 34.

(4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依據研究目的與文獻探討,本文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針對某高 中學生之韌性及其相關因素進行研究。本章共分為六節,第一節研究 設計與架構;第二節研究對象;第三節研究工具;第四節研究步驟; 第五節資料處理與分析;第六節研究倫理。.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本研究旨在對某高中學生進行調查,探討韌性及其相關因素。以 背景因素及人際關係為自變項,韌性為依變項進行分析。從圖可知, 某高中學生之韌性可能受背景因素及人際關係影響;在文獻查證中獲 得知,背景因素可能包含性別、年級、家庭收入、父母教育程度;人 際關係可能包含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同儕關係。根據研究動機、研 究目的及文獻探討,擬定研究架構,如圖 3-1 所示。. 35.

(47) 背景因素. 韌性. 性別. 問題解決與認知成熟. 年級. 希望與樂觀. 家庭收入. 同理心與人際互動. 父母教育程度. 情緒調節. 人際關係. 憂鬱. 3-1 研究架構圖. 36.

(48) 第二節. 一、. 研究對象. 研究母群體. 本研究以一〇四學年度就讀於台中市立某高中的高中、職學生為 研究母群體。該校一共有一、二、三個年級,每年級各有 26 個班, 高中部班級每班約 25 到 30 人,高職部班級每班約 45 到 50 人,全校 學生總人數為 3,900 人。 二、. 研究樣本. 參考抽樣曲線標準(Krejcie & Morgan, 1970) ,母群體為 3,900 人 時,需要樣本 346〜351 人,考慮可能的個案流失,故擬定抽取 420 人。採抽樣調查法,先以年級分層為一、二、三年級,每個年級各抽 140 人,男生 70 人,女生 70 人,預計男生抽 210 人,女生抽 210 人, 總共為 420 人。 本研究進行時是運用班級課堂時間在電腦教室線上填寫問卷,考 量到隨班督導老師在班級管理上好控制及無參與測驗學生干擾,因此 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團體施測,正式施測共 10 個班級,施測時間為民 國一〇四年十一月至十二月,共回收問卷 463 份,扣除連續選填相同 選項之無效問卷 13 份,有效樣本數為 450 份,問卷有效回覆率為 97.19%。 37.

(4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瞭解某高中學生之韌性情況,問卷共分為 四部分,包括:學生基本資料、台灣兒童及青少年關係量表、青少年 復原力量表、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症量表。其中,學生基本資料表 為研究者自擬,而台灣兒童及青少年關係量表、青少年復原力量表、 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症量表,皆為學者編製,經多次研究結果,具 有良好的信、效度。各問卷內容說明如下: 一、. 學生基本資料. 1、 性別:分為「男」、 「女」二類別。 2、 年級:分為「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三類別。 3、 家庭月平均收入:以家庭月平均收入來檢視家庭收入情形。分為 「20,000 元以下」 、 「20,001~50,000」、「50,001~80,000」、 「80,001~ 以上」四類別。 4、 父母教育程度:分為父親教育程度「國中以下」 、 「高中職」 、 「大 學專科以上」三類別;母親教育程度「國中以下」 、 「高中職」 、 「大 學專科以上」三類別。 二、. 台灣兒童及青少年關係量表. (一)量表介紹 38.

(50) 本研究使用吳治勳等人(2008)所編製之「台灣兒童及青少年關 係量表」(Taiwan Relationship Inventory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簡稱TRICA) 。TRICA由「父母關係分量表」 (Parents-Child Subscale)、 「師生關係分量表」 (Teacher-Student Subscale)及「同儕關係分量表」 (Peers Subscale)三個分量表組成。「父母關係分量表」包含正向母 子關係(6題) 、正向父子關係(6題) 、負向母子關係(6題) 、負向父 子關係(6題)四個因素。「師生關係分量表」包含正向師生關係(7 題)、負向師生關係(7題)兩個因素。「同儕關係分量表」包含正向 同儕關係(7題) 、負向同儕關係(7題)兩個因素。TRICA以1,018 位 五、七、九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各因素所形成量尺之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係數為 .77〜.86,以及間隔兩週之再測信度Pearson’s r 為 .73〜.88,在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均有良好的整體模式適 合度。因此已具有可接受的初步信、效度資料,結果顯示TRICA為結 構合理、穩定可靠的量表,可做為評量兒童及青少年的主觀社會關係 (吳治勳等人,2008)。 (二)計分方法 本量表共分為三個分量表: 「父母關係分量表」共 24 題、「師生 關係分量表」共 14 題、「同儕關係分量表」共 14 題,總計 52 題。 TRICA 為自陳式量表,以最近半年為時間參考點(time reference), 39.

(51) 請受試者自行評量與父母、老師和同儕的關係經驗。對量表題目的回 答,採用 Likert 式的四點計分法(Four-point Likert Scale),以 1〜4 分分別代表「從不如此」、「很少如此」 、「有時如此」、「總是如此」 , 將本量表中各分量表的負向關係進行反向計分,並與各分量表的正向 關係得分相加,所得分數越高,表示其關係越佳;整體量表總分越高 表示人際關係越好(吳治勳等人,2008)。 三、. 青少年復原力量表. (一)量表介紹 本研究使用詹雨臻等人於 2009 年發展之「青少年復原力量表」 (Inventory of Adolescent Resilience,簡稱 IAR)。該研究以非隨機分層抽 樣,共抽取 904 位七至九年級的學生,先以 452 人為預試參與者, 進行項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結果共抽取出四個因素: 問題解決與認知成熟、希望與樂觀、同理心與人際互動、情緒調節; 總量表 Cronbach’s α係數為 .936(共 28 題) ,因此,IAR 具有良 好的信度與效度。再以另外的 452 人為正式施測參與者,進行驗證性 因分析及效標關聯效度分析,其均方根近似誤(RMSEA)為.06,表 示模式有合理的適配;另外,GFI 為.87,AGFI 為.85,NC(正規化 卡方值)= 2.44,都表示 IAR 模式有合理的適配;而在效標關聯效度 上,以「青少年適應量表」(IAA)的測驗分數作為 IAR 的效標,進 40.

(52) 行效標關聯效度分析,IAR 四個指標與青少年學校適應均有顯著相關, r(s)=.197〜.421(p<.01) ,而且 IAR 總分與青少年學校適應亦有顯著 相關,r = .429(p<.01) ,表示 IAR 呈現良好的效標關聯效度;而 IAR 四個因素的組合信度依序為.862、.815、.875、.597,指標值均大於.52。 變異數的平均解釋量依序為.385、.432、437、.335,四個指標均未大 於.50。因此,IAR 具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可作為評量青少年韌性 的參考工具,以瞭解高中生韌性之發展狀況。 (二)計分方法 IAR 包含四個分量表:「問題解決與認知成熟」共 10 題、「希望 與樂觀」共 6 題、 「同理心與人際互動」共 9 題、 「情緒調節」共 3 題, 總計 28 題。IAR 採團體施測,沒有測驗時間的限制。採用 Likert 式 的四點計分法,以 1〜4 分分別代表「非常不符合」 、 「有些不符合」、 「有些符合」 、「非常符合」。在計分上,IAR 可測得四個分測驗和總 測驗的平均得分;得分越高者,表示在該韌性的向度或整體表現上越 好(詹雨臻等人,2009)。 四、. 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 (一)量表介紹 本研究採用美國流行病學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Clinical Trials and Epidemiological Research, CCTER)所發展出來,由 Radloff(1977) 41.

(53) 所編製的「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簡稱 CES-D) 。CES-D 是被廣泛應用的自陳式 憂鬱量表,原本設計用於社區樣本中成人憂鬱症狀的測量,在國外已 行之有年,具有穩定的信度與效度在美國樣本上獲得四因素的結構, 包括憂鬱情緒(depressed affect) 、正向情感(positive affect) 、身體症 狀(somatic and retarded activity) 、人際問題(interpersonal) ,該量表 內部一致性α信度係數與 Spearman 等級相關係數皆為 0.90,再測信 度為 0.32(間隔 12 個月) 到 0.67(間隔 4 週)之間,聚合效度 (convergent validity)顯示與臨床醫師及護士評定的 Hamilton Clinician’s Rating Scale 及 Raski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之相關為 0.44~0.56(引自楊中 芳,1997),近期陸續有研究人員將 CES-D 運用於兒童及青少年上, 其結果同樣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Belsky, Steinberg, & Draper, 1991; Culp, Clyman, & Culp, 1995;Makini et al., 1996)。 青少年 CES-D 最適切換點之分數會因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然而最適切換點分數高於成人最適切換點 16 分的結果是相當一致的; 楊浩然(2002)針對台灣青少年憂鬱疾患及憂鬱症狀之追蹤研究,結 果顯示在台灣國中生年齡的青少年以 26 分為全樣本篩選重鬱症的最 適切換點,男生以 23 分、女生以 26 分為最適切換點。因此本研究將 以楊浩然博士針對台灣青少年之建議,男生以 23 分、女生以 26 分做 42.

(54) 為 CES-D 篩選重鬱症的最適切換點。 (二)計分方法 CES-D 量表為自陳式問卷,包括「憂鬱情緒」共 7 題、「正向情 感」共 4 題、 「身體症狀」共 7 題、 「人際問題」共 2 題,總計 20 題。 採 Likert 式的四點計分法,每題有 4 個不同頻率程度的選項,以 0 〜3 分,分別代表「沒有或極少(每週少於 1 天)」 、「有時(每週有 1-2 天) 」、 「時常(每週有 3-4 天) 」、 「經常(每週有 5 天以上) 」。 具有正反兩面的情緒結構,其中的第 4、8、12、16 題以正向語氣詢 問,屬於反向計分題,故計分範圍由 0 分至 60 分不等,得分越高表 示憂鬱症狀頻率越高,若男生得分超過 23 分、女生得分超過 26 分以 上,即為高危險群人口(李仁豪、謝進昌、余民寧,2008;楊浩然, 2002)。. 43.

(55) 第四節. 研究步驟. 本研究實施程序分為研究工具選擇、行政聯繫、正式施測三部分。 茲將各階段分別說明如下: 一、. 研究工具選擇.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瞭解某高中學生之韌性情況,問卷共包括 四個部分,分別為學生基本資料、 「台灣兒童及青少年關係量表」 、 「青 少年韌性量表」 、「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症量表」 。施測方式,利用 DoSurvey 問卷市調網網路平台,編制問卷、指導語及貼心提醒,設 定逐一填答選項,避免遺漏答題形況,進行電腦施測。施測後再以 Excel 彙整資料,SPSS 進行資料分析。 二、. 行政聯繫. 與某高中校方聯繫,取得校方同意及經口頭取得家長同意後,再 請學校提供行政協助,調查各班的施測時間,並徵詢課堂老師的配合 意願,確定後,即由研究者親自前往施測。本調查採不記名,因此調 查結果不會另行告知研究對象,僅提供結果資料校方,作為輔導及觀 察學生之參考。 三、. 正式施測. 施測時,調查人員先向全班自我介紹,再說明研究目的、填答注 44.

(56) 意事項,強調資料的保密性,施測過程中若有任何疑問或感到不適, 可隨時提出終止參與研究的調查。利用 DoSurvey 問卷市調網網路平 台施測後,將資料匯整至 Excel,篩選出連續選填相同選項之無效問 卷,再針對有效問卷進行資料編碼與計分,並以 SPSS for Windows 22.0 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的統計與處理,再據以探討待答問題。. 45.

(5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將回收問卷進行篩檢、整理後,以文書處理軟體 Excel 進行問卷 資料檢核、編碼及校對,再利用 SPSS for Windows 22.0 版統計套裝 軟體進行分析工作。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研究問題及研究架構, 茲分述如下: 一、. 描述性統計. 分析研究對象的自變項(包括: 「家庭收入」 、 「父母親教育程度」 ) 及依變項(包括:「台灣兒童及青少年關係量表」、「青少年復原力量 表」、「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症量表」 )的分布情形加以描述,類別 變項之資料以次數分配、百分率描述之;等距資料則以平均數、標準 差、最大值、最小值等敘述。 二、. 獨立樣本 t 檢定(t-test). 採用獨立樣本 t 檢定,以分析不同「性別」之研究對象分別在「青 少年復原力量表」及「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鬰量表」的得分,以了解 不同性別在韌性及憂鬰之表現情況與差異情形。 三、.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 為了解研究對象在不同的「年級」 、 「家庭月平均收入」 、 「父親教 育程度」 、 「母親教育程度」變項下,其韌性的表現是否有所差異,採 46.

(58) 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研究各個變項與韌性(包含:「問題解決與認 知成熟」 、 「希望與樂觀」 、 「同理心與人際互動」及「情緒調節」四個 分量)的關係;若差異達到顯著,再以 Scheffé 法進行事後比較,以 分析各組之間的差異。 四、. 皮爾森積差相關(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以皮爾森積差相關檢驗「人際關係」 (包含: 「親子關係分量表」 、 「師生關係分量表」 、 「同儕關係分量表」 )與韌性之相關性(包含: 「問 題解決與認知成熟」 、 「希望與樂觀」 、 「同理心與人際互動」 、 「情緒調 節」 ) ,用以討論研究對象的韌性是否會因人際關係的不同而有顯著的 差異。 五、. 多元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以簡單迴歸分析研究對象韌性整體得分對「憂鬱」之預測力,再 以韌性的四個分量表(包括「問題解決與認知成熟」 、 「希望與樂觀」、 「同理心與人際互動」及「情緒調節」 )為預測變項,進行以多元逐 步迴歸分析,以了解韌性的四個分量對憂鬰的預測情形。 以研究對象的背景因素,包括性別、年級、父母親教育程度及家 庭收入,以及韌性整體得分、人際關係整體分數為預測變項,進行多 元逐步迴歸分析,以了解其對憂鬰情形的預測力。 47.

(59) 第六節. 研究倫理. 基於保護研究對象之權益,確保研究對象不受任何傷害,本研究 遵循研究倫理的自主與保密原則,通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體試驗委 員會之審查(附錄一),本研究為無侵入性、匿名之研究,不會造成 生理傷害。首先,先向研究對象說明研究的目的及施測流程,告知本 研究就為不記名之研究,研究對象有決定是否參與研究之權利,經研 究對象瞭解並同意後,再開始進行問卷調查。而為保護研究對象的自 主原則,在填答問卷中,若研究對象因問卷內容感到任何不適,研究 對象可隨時要求中止研究。. 48.

(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根據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採用適當之統計方法來進行分析, 藉以瞭解某高中學生背景因素、人際關係、憂鬱與韌性之關係。本章 共分為五節,第一節樣本資料分析;第二節研究對象韌性現況分析; 第三節不同背景因素研究對象韌性現況之差異分析;第四節研究對象 人際關係與韌性之相關分析;第五節研究對象韌性對憂鬱之預測分析; 第六節性別、年級、家庭收入、父母教育程度、人際關係與韌性對憂 鬱之複迴歸分析。. 第一節. 樣本資料分析. 實施問卷調查後,共回收問卷 463 份,扣除連續選填相同題項之 無效問卷 13 份,有效問卷共回收 450 份,研究對象基本資料(背景 因素)分布情形如表 4-1 所示,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 性別 男性 225 位,佔有效樣本的 50%;女性 225 位,佔有效樣本的 50%。 二、 年級 一年級 150 位,佔有效樣本的 33.3%;二年級 150 位,佔有效樣 49.

(61) 本的 33.3%;三年級 150 位,佔有效樣本的 33.3%。 三、 家庭月平均收入 20,000 元以下 61 位,佔有效樣本的 13.6%;20,001~50,000 元 248 位,佔有效樣本的 55.1%;50,001~80,000 元 114 位,佔有效樣本的 25.3%;80,001 元以上 27 位,佔有效樣本的 6.0%。 四、 父親教育程度 國中以下 110 位,佔有效樣本的 24.4%;高中職 262 位,佔有效 樣本的 58.2%;大學專科以上 78 位,佔有效樣本的 17.3%。根據上 述,研究對象的父親教育程度以高中職以下居多。 五、 母親教育程度 國中以下 78 位,佔有效樣本的 17.3%;高中職 286 位,佔有效 樣本的 63.6%;大學專科以上 86 位,佔有效樣本的 19.1%。根據上 述,研究對象的母親教育程度以高中職居多,母親教育程度平均較父 親教育程度高。. 5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ontact information of NGOs or school services that provide mental health support. News articles/video clips relating to this

important to not just have intuition (building), but know definition (building block).. More on

• For novice writers, a good strategy is imitation: choose a well-written paper that is of a similar flavor, analyze its organization, and sketch an organization for your results

Two cross pieces at bottom of the stand to make a firm base with stays fixed diagonally to posts. Sliding metal buckles for adjustment of height. Measures accumulated split times.

– Lower of cost/NRV, sales or return and 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inventory costing

Debentures are (3) loan capital and are reported as (4) liabilities part in the 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 No adjustment is required. If Cost > NRV, inventory is valued

 It is worthwhile to sacrifice one person to save five.  Passser-by A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incident. In the basic version, the worker on the side tracks also has nothing

Daily operation - Sanitizing after guest checked-in / swab test (guest flo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