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桃園縣國中體育教師領導風格與學生參與動機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桃園縣國中體育教師領導風格與學生參與動機之研究"

Copied!
1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桃園縣國中體育教師領導風格與學生 參與動機之研究. 研 究 生:林國欽 指導教授:石明宗. 中華民國 101 年 6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桃園縣國中體育教師領導風格與學生參與動機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一、桃園縣國中體育教師領導風格與學生參與動 機之現況。二、不同背景學生對體育教師領導風格及學生參與動機之差異 情形。三、探討國中體育教師領導風格與學生參與動機之相關性。本研究 採問卷調查法,以桃園縣分層隨機抽測六所國中,發放 360 份問卷,得有 效問卷 352 份,可用率 97.8%,透過「體育教師領導風格量表」與「體育 課參與動機量表」為研究工具,依據資料分析結果,獲得研究結論如下: (一)體育教師領導風格中「轉型領導」層面得分最高,「非交易領導」 層面得分最低;學生參與動機方面以「內在動機」層面得分最高, 「無動機」層面得分最低。 (二)1.不同性別與年級別學生在「轉型」與「交易」領導層面達顯著差 異,且男生高於女生,七年級高於八、九年級;而「非交易領導」 層面上未達顯著差異。2.不同性別學生在「內在」 、 「外在」動機層 面上達顯著差異,且男生高於女生,在「無動機」層面上未達顯著 差異;而不同年級別學生在動機各層面均達顯著差異。 (三)轉型與交易領導在「內在」及「外在」動機層面彼此呈顯著正相關; 轉型領導在「無動機」層面呈現顯著負相關,交易領導在「無動機」 層面未達顯著差異;非交易領導風格在「內在」與「外在」動機未 達顯著差異,在「無動機」層面呈現正相關。. 關鍵詞:轉型領導、交易領導、參與動機、自我決定論. I.

(3) The Study of Leading Style of PE Teachers and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Taoyuan Secondary School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hreefold as follow: 1.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the leading style of PE teachers in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of students. 2. To compar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in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status students toward the certain leading style of PE teachers. 3. To discus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eading style of PE teachers” and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of students”. This research involv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by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and 6 schools of 352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We used “Leading Styles of PE Teacher Scale” and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in PE Class Scale” as our research tool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the followings: 1. The variable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got the highest score and “Non-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got the lowest score. In “Learning motivation of students” the variables “Internal motivation” got the highest score, and “Non-motivation” got the lowest score. 2. a.The boy and the girl were different in such variables a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also, the seventh, eighth, and ninth grade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also,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ed in “Non-transaction leadership”. b.The boy and girl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such factors as “Internal” and “External” motivation, and boys got higher score than girls. As to “Non-motivatio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boys and girls was founded. Different grades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Motivation” factor. 3.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in such factor as “Internal motivation” and “External motivation”.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in “Non-motivation”. “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Non-motivation”. “Non-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Internal motivation” and “External motivation” factors, but in “Non-motivation”, positive correlation Key words:transformationai leadership, 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self-decision II.

(4) 謝 誌 終於到了寫謝詞的時候,這意味著要畢業了!回首剛入學時忐忑的心 情,在面對無知的挑戰,只有不間斷的努力與學習;現在不敢相信,我做 到了。雖然研究的過程歷經喜怒哀樂,其箇中滋味,內心百感交集,而成 果的甜美,也令人感到欣慰。如今憶起週末穿梭於桃園與台北之間,每趟 學習之旅,都是滿滿的收穫,內心除了感激之外更有無限的懷念! 「感謝是無法估價的禮物」 ,論文得以順利完成,要感謝的人太多,首 先感謝指導教授石明宗博士耐心的指導,老師不僅學術涵養豐富,待人處 世更是氣度軒昂,在指導上經常用哲理以貫之,使我獲益良多;亦要感謝 陳錦龍、徐耀輝教授擔任我的口試委員,期間指出許多寶貴建議及匡正之 處,使論文更趨嚴謹及完整,在此致上謝意。 在研究期間非常感謝同我ㄧ起成長的同學貞治、思源,感謝彼此扶持 及齊心努力完成的使命,以及如玲主任、范姜、明治老師在論文最後階段 鼎力的協助;當然還有在這過程中一路相伴,鼓舞士氣的朋友們:鄭主任 、建華、良杰、俊賢、順福、國仁等好朋友,每次的聚會,都增添了一份 信心,衷心謝謝你們,有你們真好! 此外,最重要的是要感謝默默在背後支持我的老婆,當初因你的鼓勵 而報考,就學期間家庭有妳的攜心照顧,讓我得以放心以赴,無法將感受 逐一化為文字,在此說聲「老婆:辛苦了」 。最後,謹以此論文獻給我的 家人與所有幫忙過我的人,願將此喜悅與榮耀和你們分享。. 林國欽 謹致 中華民國 101 年 6 月 III.

(5) 目. 錄.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謝. 誌……………………………………………………………………Ⅲ. 目. 錄……………………………………………………………………Ⅳ. 表 目 錄……………………………………………………………………Ⅵ 圖 目 錄……………………………………………………………………Ⅷ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9 第三節 研究問題……………………………………………………10 第四節 研究之重要性………………………………………………11 第五節 研究限制……………………………………………………11 第六節 名詞解釋……………………………………………………12 第貳章 文獻探討........................................................................................16 第一節 領導理論與發展……………………………………………16 第二節 轉型、交易、非交易的領導風格…………………………24 第三節 體育教師領導風格…………………………………………44 第四節 自我決定理論相關意涵與研究……………………………50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60 第一節 研究方法……………………………………………………60 第二節 研究對象……………………………………………………61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62 第四節 研究工具之編制……………………………………………65 第五節 實施程序……………………………………………………76 IV.

(6) 第六節 資料處理……………………………………………………76 第肆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77 第一節 國中體育教師領導風格之現況分析………………………77 第二節 國中學生體育課參與動機之現況分析……………………81 第三節 分析不同背景學生對體育教師領導風格有無差異………83 第四節 分析不同背景學生對體育課參與動機有無差異…………86 第五節 國中體育教師領導風格與學生參與動機之相關分析……89 第六節 綜合討論……………………………………………………91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97 第一節 結論…………………………………………………………97 第二節 建議…………………………………………………………101 參考文獻……………………………………………………………………104 附錄…………………………………………………………………………114 一、領導風格預試量表題目與題號 二、學生參與動機預試量表題目與題號 三、「桃園縣國中體育教師領導風格與參與動機之研究」預試問卷 四、「桃園縣國中體育教師領導風格與參與動機之研究」正式問卷. V.

(7) 表 目 錄 表2-1 國內專家學者對「領導」的定義……………………………………17 表2-2 國外專家學者對「領導」的定義……………………………………18 表2-3 領導理論與研究發展趨勢……………………………………………20 表2-4 交易領導與轉型領導的差異分析表…………………………………37 表2-5 國內有關近期領導風格相關研究的結果……………………………38 表3-1 參與抽測學校一覽表…………………………………………………61 表3-2 問卷回收一覽表………………………………………………………61 表3-3 轉型領導風格分量表的名稱及其定義………………………………66 表3-4 交易、非交易領導風格分量表的名稱及其定義……………………66 表3-5 體育課參與動機分量表的名稱及其定義……………………………67 表3-6 體育教師領導風格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70 表3-7 學生參與動機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71 表3-8 體育教師領導風格預試問卷信效度分析表…………………………74 表3-9 學生參與動機預試問卷信效度分析表………………………………75 表4-1 各變項的偏態、峰度…………………………………………………78 表4-2 國中體育教師領導風格量表各層面分析摘要表……………………79 表4-3 國中體育教師領導風格量表各題平均數摘要表……………………79 表4-4 國中學生參與動機量表各層面分析摘要表…………………………81 表4-5 國中學生體育課參與動機量表各題平均數摘要表…………………82 表4-6 國中生不同性別與體育教師領導風格之差異分析摘要表…………84 表4-7 國中生不同年級別與體育教師領導風格之差異分析摘要表………85 表4-8 國中生不同性別與體育課參與動機之差異分析摘要表……………87 VI.

(8) 表4-9 國中生不同年級別與體育課參與動機之差異分析摘要表…………88 表4-10 教師領導風格與學生參與動機相關係數摘要表…………………..90. VII.

(9) 圖 目 錄 圖2-1 轉型與交易領導模式…………………………………………………38 圖2-2 轉型領導-團隊績效的一般模式 …………………………………….41 圖2-3 領導行為與領導效能關係圖…………………………………………42 圖2-4 動機的七個型態……………………………………………………....52 圖2-5 動機順序圖…………………………………………………………....53 圖3-1 研究流程圖……………………………………………………………63 圖3-2 研究架構圖……………………………………………………………64. VIII.

(10) 1. 第壹章 緒論 本章之主要目的在於陳述本研究內容與範疇,依其屬性之不同,擬分 為第一節、問題背景;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 研究之重要性;第五節、研究限制;第六節、名詞解釋等方面進行闡述。. 第一節 問題背景 學校體育是教育的組成要素之一,而體育教學的目標是為了讓學生學 習運動技能,拓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鼓勵學生養成規律運動的習 慣,達成體適能的全面提升。體育教學亦是養成學生健全人格發展的重要 手段,也是培養國民道德、陶冶心靈情操的方式,更是提升與發展全民體 育的基礎。Myers(1989)指出,青少年時期是規律運動習慣養成的重要階 段,青少年時期所獲得的運動經驗與成人期的規律運動有關;在國內的研 究中也發現,青少年階段養成的身體活動習慣通常可以持續到成年時期(李 明憲,1998)。因此,瞭解影響學生將體育視為一個有價值、有趣、有意 義的課程,亦或視體育為沒有價值、無聊和勞累的課程之因素是很重要的 (Sallis、Mckenzie,1991)。由此可知,青少年時期的身體活動對於其日 後的身體活動習慣有重大的影響,甚至是養成終身運動習慣的立基點。 由於體育老師是運動推行的直接代理者,因此,自當全力支持與配合, 以協助新一代的年輕人有其基本的運動技能及正確的運動觀念,進而養成 終身運動的習慣。教師的不同領導方式直接與間接的影響了學生參與動.

(11) 2. 機,而此一時期所接觸到的運動最主要為學校體育課程,因此本研究將以 國中生為對象,探討體育老師的領導風格與學生上體育課參與動機的研究。 有關領導的研究早期從特質論開始演變到行為論、權變理論到今日的 新型領導風格,目前已逐漸將重點放在魅力與轉型的領導風格上。在1980 年代以後,研究者大多在分析領導者所具有的遠景、授權、激勵部屬、對 組織現況的挑戰及採取積極前瞻性的立場,亦即是分析領導者激發部屬工 作動機,並提昇組織成員對組織的參與及投入的動機,進而提升其工作績 效,稱之為「新型領導」。 新型領導最先由Burns(1978)提出轉型領導的基礎概念將領導分成轉 型領導與交易領導兩個類型,而後Bass(1985)將Burns的轉型領導的理念 加以擴大,提出轉型領導與交易領導的模式及行為組成要素並發展出量化 的研究工具;Bass認為,轉型領導者就像一個教練、老師和指導者能改變 部屬的價值與信念,提升部屬動機以及對組織目標或任務的承諾,激發部 屬的潛能並建立其信心,使其有意願付出超出個人期望的努力,同時也區 分出不同於轉型領導的交易領導與非交易領導,認為交易領導是基於部屬 順從領導者期望而獲得獎勵酬賞的一種交換關係上,領導者運用妥協、磋 商策略以滿足部屬需求,並透過適時的獎賞誘因、懲罰和工作分配來達成 組織目標和任務,多數傳統領導理論其注重領導者與部屬間利益價值的交 換,皆應視為交易領導取向;Bass認為,轉型領導可以擴大交易領導對滿 意度、領導效能與特別努力程度等之預測力;亦認為這種擴大效果是因為.

(12) 3. 交易領導與轉型領導間最佳組合的結果。 雖然領導理論經常被廣泛的運用在各個領域,像是在企業界、教育界 (包括學校組織、一般教學或競技運動上),可是採用上述領導風格實際 應用在體育領域中卻不多見。而類似的領導風格,似乎有些國中體育老師 會不經意的展現,例如:有些體育老師所散發出來的魅力,會改變學生上 體育課的態度或行為;有些體育老師會利用加分條件,來誘發學生上體育 課參與的動機。尤其將領導風格區分為轉型、交易及非交易等三種領導類 型時,更可完整的解釋體育老師的各種領導形式,因此本研究將利用問卷 為基礎,編製適合國內使用的國中體育老師領導風格量表。而有關國內教 師領導行為的研究,在1980年代以前也大都偏向於特質論、行為論以及權 變理論等三種主要的研究取向,而其中以教師領導行為中的關懷及倡導層 面的研究文獻居多(王俊明,1982;李彥儀,1990)。 隨著社會的民主化,領導研究開始產生了變革,自1980年代以來,Burns (1978)與Bass(1985)分別提出轉型領導及交易領導的內涵及作法,同時 也較能符合當今民主時代的潮流,所以近年來新型領導理論備受重視。國 內有關轉型與交易領導在教育組織的研究,其中主要是以校長的領導為主 (朱淑子,2002 ;何淑妃,1996 ;邵俊豪,2002;張慶勳,2000;陳龍 彬,2000;陳世聰,2001;黃傳永,1999;廖裕月,1998),而在教師的 領導類型方面,雖有迴異於以往領導行為的研究;但仍以多面向的型態來.

(13) 4. 區分教師的領導行為,例如:關懷、秩序、要求(吳愛玲,1999);規範 型、強制型、利酬型(莊耀隆,1999)。 「轉型領導與交易領導」是近年來教育組織中經常被應用且極為重要的 領導理論,但是針對教師探討轉型與交易領導的研究仍屬於在初期的階 段。由於國中體育老師影響學生對於體育運動的態度至巨,也為了要達成 其教育的目的,因此對於學生上體育課的動機應經常關注,除了冀望學生 上課的動機能朝向較正向的型態外,也必須審慎注重自己的領導風格,可 能對於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利用轉型、交易和非交易領導等目前 領導研究的新趨勢下,將探討國中體育老師的領導風格與國中學生上體育 課動機的關係。 從社會層面或心理層面的觀點而言,個體最初參與活動時的動機是影 響其後續行為的關鍵因素,尤其行為的持續性大都起因於動機的形式 (如:內在動機會導致較強烈的後續行為)。在心理學的領域中,通常是 以「動機」來代表一個人積極參與及努力的方向與強度。近三十年來的研 究顯示,當個體因為不同的動機參與活動時,在經驗和表現上會有很大的 不同,而有關動機的研究也因其理論的發展而發現有不同的動機型態。近 年來,有關動機的研究,經常以Deci(1980)的自我決定理論做為研究的基 礎,由於此一理論能充分解釋所有的動機類型,除了可深入了解參與者的 不同動機類型外,也可以充分運用在不同的研究領域中。.

(14) 5. 自我決定理論以三種動機型態呈現---內在動機、外在動機和無動機來 解釋個體為什麼從事活動的原因。此外,根據自我決定程度的不同,內在 動機和各種型態的外在動機及無動機依序形成一個自我決定連續區。而其 中最高的動機型態是內在動機,代表個體從事活動是因為活動本身的樂趣 和從活動中得到滿足感。而外在動機代表個體為了達成某一目標,得到他 人認同或為了獎賞而從事活動的驅力。依據自我決定程度,從低到高可區 分為四種不同的動機型態,分別為外在調節、內射調節、認同調節和整合 調節。外在調節代表行為是受到外在手段的影響,如獎賞或處罰。內射調 節代表行為要開始內化,但仍未完全的屬於自我決定的行為,這類行為的 產生是為了獲得社會的認同或避免內在的壓力和感到罪惡感。認同調節代 表行為屬於更多的自我決定,行為的結果是受到高度的評價,即使參與這 項行為不是那麼愉快的,個體也不會感到有太多的壓力。整合調節是屬於 外在動機中自我決定程度最高的動機型式,這類行為的產生是經過選擇 的,為了自我的調和與整合自我的不同層面以達到一致性。Deci and Ryan (1985)發現口頭獎勵並不會像有形獎勵一樣損害內在動機,反而會增強 內在動機。Cameron and Peirce(1994)針對酬賞、增強物及內在動機之間 的關係也發現,那些被口頭稱讚獎勵或接受正面回饋者比沒有被獎勵者擁 有更高的內在動機。由這些論點及研究可以發現,並非所有外在因素皆會 造成負面的影響,而是依據個體如何解釋外在因素的意義而定。.

(15) 6. 最後,在參與活動中自我決定程度最低的動機稱為「無動機」。無動 機起源於個體缺少勝任感,甚至認為活動是不重要的信念以及個體無法知 覺他的行為和結果之間有任何關聯;屬於無動機的個體缺乏任何行動或只 是被動的去行動。 此外,Vallerand (1997)依據自我決定理論提出內在與外在動機的階層模 式,指出在整體的、情境的和處境的三種層面中,都有相同的動機歷程, 也就是:社會因素透過心理需求影響動機型態,進而影響結果。因此,使 用自我決定理論的研究目標就是獲得關於如何建構一個能夠提升自我決定 程度動機的情境,在體育課中,能夠影響學生參與體育課動機型態的社會 因素有教師的教學方式、同儕的互動、硬體設備或是學校辦學目標,而哪 一項是最關鍵的影響呢?周宏室與劉照金(2004)以質性研究的方式探討 各級學校中,影響學生參與體育課態度的關鍵因素中,其中「教師因素」 是最重要的一環。 在國內利用自我決定理論所編製的動機量表中,林季燕、季力康、劉 義群(2003)針對大學生所編製的體育課動機量表僅保留四個因素:內在 動機、內射調節、外在調節、無動機。林季燕(2003)以競技運動選手為 對象所編製的量表僅能獲取五個因素,分別為內在動機、認同調節、內射 調節、外在調節、無動機。而蘇琬鈞(2005)針對休閒活動參與者所編製 的量表獲得六個因素:完成的內在動機、經驗的內在動機、整合調節、認.

(16) 7. 同調節、內射調節、無動機。可見國人在利用自我決定理論所建構的量表 仍相當分歧,尤其是在外在動機部份,並無法對照在有機體整合理論的觀 點,因此這些量表都無法完全呈現出外在動機的所有類型,這對於要了解 不同動機型態與其他變項的關係將會受限,尤其是Pelletier 與 Sarrazin (2007)表示,動機是動態的且自身會改變,或是會造成某些特定結果的 改變,因此單獨測量每個分量表與特定結果的關係對於釐清不同動機型態 的效果是有幫助的。 因此,本研究為了能充分表現出所有的動機型態,尤其是外在動機的 部份,將以自我決定理論為基礎,編製適合國中生使用的體育課動機量表。 在針對體育課領域的實徵研究中,已有顯示自主性支持的環境和自我決定 形式的動機有直接和正面的關係。近年來,Haggeretal(2005)針對英國、 希臘、和波蘭的樣本也支持這樣的關係。此外,幾項研究也支持自我決定 形式的動機與在體育課中的反應一致。這些相關包括較高水準的正面情 意、較高的專注力、提高興趣、偏好嘗試有挑戰性的工作以及有意圖在閒 暇時間中從事身體活動。 根據上述實徵性的研究結果,可以發現動機對學生在上體育運動的認 知、情意、和行為的影響極為廣泛,尤其國中階段是大多數人完整接受體 育課程的初始階段,這對於將來成年時是否能繼續保有持續規律運動的習 慣將有很大的影響,對於此一階段學生上體育課的情形應多加以關注。.

(17) 8. 因此,本研究將以自我決定理論為基礎,編製一份適合國中生上體育 課動機的量表,也要探討影響國中生上體育課的動機為何?根據自我決定 理論的觀點,影響動機的因素,有過去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以及領導者的行 為,由於本研究是以國中生為對象,其影響國中生上體育課的參與動機莫 不以體育老師為最重要的關鍵,因此本研究將針對體育老師的領導風格對 學生上體育課參與動機的影響進行了解。.

(18) 9.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問題背景之敘述與相關文獻之分析,本研究之具體目的如下: 一、 瞭解桃園縣國中體育教師領導風格之現況。 二、 瞭解桃園縣國中生上體育課參與動機之現況。 三、 分析不同背景學生的參與動機有無差異。 四、 分析不同背景學生對教師領導風格有無差異。 五、 探討桃園縣國中體育教師的領導風格與學生體育課參與動機之相關。.

(19) 10.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據問題背景與研究目的,本研究之研究問題如下: 一、 目前桃園縣國中體育教師領導風格現況為何? 二、 目前桃園縣國中學生上體育課之參與動機現況為何? 三、 分析不同背景學生對於教師領導風格差異性為何? 四、 分析不同背景學生的參與動機差異為何? 五、 探討桃園縣國中體育教師的領導風格與學生參與動機之相關性為 何?.

(20) 11. 第四節. 研究之重要性. 體育課程對於學生不論生理、心理以及人際方面等都有正面的助益, 故體育教師領導的風格是不容忽視的。本研究旨在驗證體育教師領導風格 與國中學生學習動機之相關性及其影響。將依據不同背景變項瞭解體育教 師的領導風格與國中生上體育課之參與動機之關聯,本研究的重要性可分 為實際應用以及研究兩方面: (一) 應用方面: 探討體育教師領導風格與學生參與動機之相關性,藉以作為體育教學 的實施參考,可將研究結果提供國中體育教師教學策略的參考,增進體育 課程的效果並且提升國中學生對運動產生興趣。 (二) 學術方面: 了解國中體育教師領導風格,學生體育課程活動參與的動機、相關變 項與影響,探討自我決定理論的適用性,作為理論修正或介入研究的參考。. 第五節. 研究限制. 由於本研究採用自填問卷進行調查作為研究方法,故本研究假定研究 對象皆會按照實際情況誠實作答。而研究對象僅限於100學年度就讀桃園縣 九所國民中學學生,所以研究的發現在推論時有其限制,能夠推論至此母 群體,應避免過度推論。.

(21) 12. 第六節. 名詞解釋. 為了使研究主題易於了解,本節針對本研究之重要變項,提出下列概 念性與操作性定義: (一)轉型領導風格(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style) 指國中體育老師以互動式的領導過程,使學生願意超越自己原來的 努力程度,並幫助學生學習新技能與開發新潛能,賦與學生對於未 來的願景,完成且超越原定目標,提升抱負與道德層次,並發自內 心為團體、理想而奮鬥。本研究將轉型領導風格區分為四個向度來 探討:分別為激勵鼓舞、智能啟發、魅力領導、個別關懷,各向度 的得分越高,代表其在該向度的領導風格也愈明顯。 (二)交易領導風格(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style) 是指國中體育老師必須了解國中學生的需求,並利用責任、報酬獎 賞與懲罰的方式,驅使國中學生達到既定的目標。本研究將互易領 導風格區分為三個向度:權變酬賞、積極介入管理、消極介入管理 ,各向度的得分愈高,代表該向度的領導風格也愈明顯。 (三)非交易領導風格(laissez-faire leadership style) 指國中體育老師缺少領導,老師幾乎沒有產生任何作用,也不會有 任何交易的行為發生,是最沒有影響力的領導方式,例如:國中體 育老師對於學生上課的態度沒有反應,或是不在意學生上課的任何.

(22) 13. 表現。 (四)內在動機 指學生上體育課是因為藉由學習新知識或接觸新事物的過程中而體驗 到愉快與滿足感。例如:桌球課可以學到打桌球技巧的快樂情緒、在 練習發球過程能完成有效發球的滿足感、想到打桌球的活動就引發興 奮感。 (五)外在動機 外在動機是指學生從事某些行動或行為的誘因,來自於該行為能夠幫 助學生獲得某種外在的酬勞。 (六)無動機 學生無法了解上體育課對其有何意義,也無法找出任何理由解釋為何 要上體育課,在活動中是低能力感或無法控制預期結果的動機型態。.

(23) 14. 小 結 參與上課動機對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的認知、情意和行為的影響極為 廣泛,尤其國中階段為大多數學生完整接受體育課程的初始階段,這對將 來成年時是否能繼續保有規律運動習慣影響甚遠。然而,什麼因素會使學 生有更高的參與動機呢?這是許多教育家都關心的議題,亦有不少學者紛 紛投入研究中,希望找出有效提升學生參與動機之策略。 「轉型領導風格」是指領導者可使成員提高理想及道德價值觀,並激 勵成員有更大的努力與表現,而成員本身也會自許為組織中的一員、被支 持、提升自信心,有意願並承諾達到領導者的願景。而「交易領導風格」 是指領導者與成員間的關係是建立在一連串的交換與協定上,往往是立基 在條件之間的交換。 綜上所述,教師領導風格與學生參與動機兩者之關係,是否有相互影 響,又或是因其中變項所引導所致,引起研究之動機,分別探討如下: 一、體育教師領導風格與學生參與動機有極大之相關,因此對於體育教師 的領導風格應加以探討。 二、轉型領導較適用於成長極遽的國中學生,將探討體育教師如何運用轉 型領導提升教學效能。 三、體育教師領導風格文獻國內研究較為缺乏,探討領導風格與參與動機 之關係,提供體育教師教學之參考。 四、有關轉型領導研究在國內偏重於企業界、校長、教練等,相較於體育.

(24) 15. 教師領導風格的研究較少,藉此研究,盼對體育教師教學有所助益。 在從事體育教學上,欲使教學生動活潑又有效,教學者對教學、教學 方法、教學內容及過程等都應深入了解,並能運用自如,方能發目標揮教 學的效果與價值。而體育教學是以學生、教材、教師、體育場地設備、教 學集團等五個因素所構成,其中,教師的因素最為重要。教師主宰著教學 的成效,體育教師尤然。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舉足輕重,而教師的領 導行為更是攸關整個教學的成敗,是故,教師領導風格的優劣變成為國內 外運動教育學者所關注的課題。為此,本研究探究體育教師領導風格與學 生參與動機之現況研究。.

(25) 1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依據本研究課題與目的,本研究之相關文獻,擬分為四大部份敘述, 依序為:第一節、領導理論與發展;第二節、轉型、交易、非交易的領導 風格;第三節、體育教師領導風格;第四節、自我決定理論。. 第一節. 領導理論與發展. 領導是一種行為、特質與技巧的結合,亦是領導者、被領導者與環境 等因素的交互影響過程。「領導」(Leadership)經由長期的研究,逐漸被構 念化,發展成為當代各種不同的領導理論,藉由領導者和被領導者的互動 過程,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為共同願景而努力,運用領導策略達成組織 效能(Northouse,2001)。本節針對領導之意涵及領導理論之發展進行探 討。本內容如下: 一、領導的定義 領導是一種權位、指揮和具有「拉」的意思,在性質上是指做對的事 情和講求效果,在功能上則有整合、激勵、啟發,帶領團隊邁向正確的方 向,可因時地而產生變革,在主體任務上有選擇性,著重組織規劃或在變 動中找尋並設定組織的方向,使組織可以適應環境的歷程。從上述領導的 概念、性質、以及功能任務上的說明,我們可了解領導在一群體中的重要 性,它不僅是消極的控制與維持現狀,更是積極突破原先所設定的標準以.

(26) 17. 達到成功。針對國內外學者專家有關「領導」的的定義,如表2 -1、表2-2 所示: 表2-1 國內專家學者對「領導」的定義 學. 者. 定. 義. 劉興漢 (1985) 領導含有率先示範、啟迪、訓教、誘引直到組織目標達 成實現。 吳秉恩 (1986) 領導是指在二人以上之人際關係,其中一人試圖影響他 人以達成既定目標的過程。 謝文全 (1987) 領導是在團體情境裡,藉著影響力來引導成員的努力方 向,使其同心協力齊赴共同目標的歷程。 許士軍 (1989) 領導係在一特定情境下,為影響一人或一群人之行為, 使其達成某種群體目標之人際互動程序。 張潤書 (1990) 領導是組織人員在交互行為下所產生的影響力。 林邦傑 (1993) 領導是在一個團體裡,領導者運用其智慧和能力使團體 朝向目標前進,而被領導者在領導者的尊重和接納下, 願意與之配合,共同為達成目標而努力的歷程。 領導乃是團體中的份子(領導者)在一定的情境下,試 吳清山 圖影響其他人行為,以達成特定目標的歷程。 (1993a) 廖春文 (1994) 領導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藝術,其乃領導者與部屬在 組織情境中所發生的互動歷程。 羅虞村 (1995) 領導乃是協調並且能統合團體中各種活動之中心功能, 其與團體或組織功能之發揮關係至為密切,是以領導乃 成為人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現象。 江文雄 (1996) 領導就是影響力的極致發揮,能夠感召他人達成工作目 標的歷程。 張瑞村 (1998) 領導乃是在組織團體裡,領導者與被領導者在交互作用 的歷程中,領導者本其權利基礎,運用人格感召或發揮 影響力,糾合組織成員的理念、意志與情感,引導成員 努力,以達成組織目標的一種行為。.

(27) 18. 表 2-1(續) 邱勝濱 (2000) 領導者運用其本身的特質和行為,與被領導者產生互動 ,經由互動的過程與內外環境的交互作用,並對成員產 生影響,獲得團體內外成員的支持與合作,最後達成團 體目標。 陳怡君 (2001) 領導是在組織或團體裡,領導與被領導者及內外在環境 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之歷程。 謝文全 (2004) 領導是在團體情境裡,藉著影響力來引導成員的努力方 向,使其同心協力齊赴共同目標的歷程。. 表2-2 國外專家學者對「領導」的定義 學. 者. Fiedler (1967) Stogdill (1974). 定. 義. 領導乃是在團體中負起指導與協調活動的工作。. 領導乃是一種在預期及交互作用下,對工作與結構的 維持。 Hersey &Blanchard 領導是引導與影響組織成員努力達成某一特定目標的 (1977) 過程。 Bennis & Nanus 領導是權力的一種形式,其代表一個人將意圖轉為實 (1985) 際的能力。 Moss & Liang 領導並非使用強制的方法影響團體成員來產生變革, (1990) 而是鼓勵成員達成目標與成就的過程。 Kotter (1990) 領導是巧妙處理變化多端之事情,領導者利用願景建 立出方向,藉由溝通、激勵部屬克服障礙,以合作達 成目標。此外領導也強調藝術。 Robbins (1991) 領導是影響團體達成目標的能力。這種影響的來源可 能是正式的,譬如:因為位於組織之管理階層而產生 的影響力。 Bass & Avoli 領導是領導者引導成員發展各方面的能力道德與動機 (1993) ,而激發部屬繼承原領導者的責任感而達自我實現, 進而超越原預期表現。.

(28) 19. 表 2-2(續) French (1994). 領導是影響他人行為朝向目標或未來的過程。. Yukl (1994). 領導是一種影響部屬活動的歷程,它包括團體或組織 目標的選擇、完成既定組織、激勵部屬達成目標的動 機、維持團隊與合作。 1.領導是群體作用,只發生於二人或多人之間互動的 過程之中。2.領導是領導者係有意圖從事影響他人的 行為。 領導為影響部屬之過程,也是使部屬能夠自我滿足, 承諾完成困難的任務,達到比原先預期還多的成果。 領導是個人階層的技巧,是一種社會過程,鼓勵在團 體的每一個人,協助組織成員建立承諾。 領導是一種社會歷程,在此歷程中,團體或組織內的 詮釋、目標的選擇、工作的組織、個人的激勵與能力、 權力的關係與共同的導向。 領導是領導者運用影響力影響團體中的成員來達成共 同目標的歷程。 領導是透過協調與仔細的溝通,建立一個清晰和醒目 的願景,提供部屬方向,建立信心。. Owens (1998). Yukl (1999) Wenger & Snyder (2000) Hoy & Miskel (2001) Northouse (2001) Bohn & Grafton (2002).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上所述,領導是一種行為、特質與技巧的結合,亦是領導者、被領 導者與環境等因素的交互影響過程,領導必須發生於團體之中,並且在團 體成員彼此的協力合作下,達成團體共同的目標。因此本研究將領導定義 為:「領導者運用其本身的特質和行為,與被領導經由互動的過程與內外 環境的交互作用,並對成員產生影響,獲得團體成員的支持與合作,最後 達成團體目標」。.

(29) 20. 二、領導理論的發展 一般而言,西方領導理論的科學實徵研究,經由各種領導理論的分析 ,可歸納為四種主要的取向:特質理論、行為理論、權變理論、新領導理 論等,(Bryman , 1992;莊柏年,1997;張慶勳,2000 )。領導從 1940 到 1980 區分成四個發展階段趨勢。Bryman(1992)將領導理論與研究,依時 間的劃分,將二十世紀初期以來的領導與理論分成四個階段;表2-3針對四 個主要理論做分析: 表2-3 領導理論與研究發展趨勢 時 期. 取 向. 核 心 主 題. 1940 年代. 特質取向. 領導能力是天生的. 1940至1960年代. 行為取向. 領導行為與效能的關聯性. 1960至1980年代. 權變取向. 領導的風格受情境影響. 新型領導取向. 領導者需賦予遠景、授權、激勵. 1980 年代. 資料來源:Bryman(1992). (一)、特質論 領導特質研究於二十世紀初期,其盛行於1930年代至1940年代之間, 為最早將領導的研究帶入科學研究領域的研究典範。此一時期的觀點認為 領導是一種人格或該種人格之效應。這些的人格特質,可辨別一名領導者 和非領導者人格差異。而領導者特質與研究者所強調的領導者特質不盡相 同,但領導者特質有可能會受情境的影響,所以要找出一套領導者所共同 擁有的特質,實有困難,其研究均缺乏一致性。.

(30) 21. (二)、行為論 自1940-1960年代中期,領導研究之焦點開始注意領導者的實際領導行 為或領導方式,探究何種領導者有助於團體效能。特質研究強調靜態人格 分析,而行為研究重視外顯行為的探究。有關領導行為最具影響力如學者 Lewin,Lippitt,and White(1939)將領導者分成三種領導型態(獨裁、民主 及放任型),探討參與者對三種不同形式之反應。 (三)、權變領導論 權變論在1960-1980年代為當時領導研究的主流,其發展、運用及預測 功能亦最受人矚目。權變論認為領導或組織效能之高低,應視領導方式與 情境配合,而非一成不變,採適宜的領導,才能有效達到效果。在此階段 研究不僅切合實際且靈活,而逐漸受到重視。其中以學者 Fiedler(1967) 的權變模式最被注意。 (四)、新型領導 自1980年代起,由於組織面臨外在環境日益加劇的競爭,為了在此環 境中求生存體認到有必要做些改變,因此領導者會使組織轉型。目的均在 試圖找出如何有影響員工的行為及最有效的領導模式,以促使組織達成目 的。新型領導最先由Burn(1978)提出,對於政治領導的描述區分成交易 領導和轉型領導,奠定了一些概念性的基礎,但在當時並沒有很完整,後 來由Bass和他的同事一起完成,往後繼續發展為更詳盡的理論。交易和轉.

(31) 22. 型領導為新型領導研究之一,交易領導強調領導者藉由角色的澄清及工作 要求來建立目標之方向,藉此激發成員(Bass,1985);而轉型領導的方 式,指出領導者必須具有遠景,其領導效能是在對於成員產生轉型的影響 ,目前已逐漸成為領導研究之趨勢。而轉型領導與傳統領導有兩點的不同 之處:(濮世緯,1997) 1、傳統的領導型態以達成成員的工作績效、滿意度為主,而在型領導是 成員對領導者高度的信任與深具信心,會提升成員自尊、激勵成員超 出工作職責的額外努力。 2、傳統的領導者將領導者界定為完成任務取向的人。在轉型領導者則是 提出共創願景、授權、鼓舞成員、為成員設定有挑戰性的工作,並影 響成員想法,領導者有改變的能力。 綜合上述的領導理論的發展,領導理論從1940年發展1980年不斷被更 新。更值得去關注的是在各領導理論之間,其實它不是互斥的,也不是彼 此可取代的,且後期的領導理論在既有的領導理論之上,產生新的觀點, 並豐富了領導理論研究的內容(蔡進雄,2000)。更進一步理解後期的領 導,蘊育了新的觀點,在顯現出當時的環境與領導現象的複雜,交易和轉 型領導提供領導者新的方向,也成為現在的主流。 Bass 領導的理論與量表不只被廣泛的運用在企業界,之後也常應用 在學校教育的改革上,像是校長的領導風格與老師工作投入或老師工作效.

(32) 23. 能的研究,認為組織效能須視成員對組織的價值與信念而定。其後,國內 外研究者將此理論運用在班級經營,像是老師的班級領導風格對學生成就 動機、學習適應或學生疏離感的影響;在體育方面則是應用在體育主管對 組織承諾的影響。最近,國內有關領導的研究已延伸到運動教練身上,例 如張永鄖(2001)針對大專教練,進行轉型領導與運動員成就目標、運動 員組織承諾關係的研究。由此可知,領導風格已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然 而在體育老師專業方面仍未深入探究此一議題,因此,本研究想透過此一 理論來了解體育老師的領導風格與學生參與動機之相關性。.

(33) 24. 第二節 轉型、交易、非交易的領導風格 本節旨在探討轉型領導、交易領導及非交易領導之義,及其差異與相 關理論,並分析轉型領導、交易領導及非交易領導各行為層面。本節內容 如下:一、轉型領導、交易領導及非交易領導之意涵。二、轉型領導、交 易領導及非交易領導之各層面分析。三、轉型領導與交易領導之比較。四 、轉型領導、交易領導及非交易領導之相關研究。. 一、轉型領導、交易領導及非交易領導之意涵 與轉型領導有關的理論包含魅力理論、願景理論、轉型理論、需求層 級理論、以及道德認知發展論。首先就轉型領導、交易領導、及非交易領 導三者的定義加以探究,並分述如下: (一)、轉型領導的定義 Burns 首先提出轉型領導的觀念,並於1978年出版《Leadership》一 書後蔚為風潮,Burns 在這本經典著作中,嘗試連結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 間的關係,希望領導者都能洞悉被領導者的期望,以利達成領導者和被領 導者的組織目標,領導有別於權力指使,因為那是不考量被領導者需求的 命令。在此書中Burns 認為轉型領導是個領導的歷程,強調領導者提昇部 屬的道德價值及更高層次需求動機。由此可知,轉型領導理論強調領導者 和成員的共同成長,提昇組織成員間的共識,促使其超越自我以達到更高 層次。.

(34) 25. Bass( 1985 )將轉型領導定義為:「領導者是教練、老師和諮詢者來引 導成員,藉由引起成員強烈的工作動機,並提昇部屬的工作滿意的一種領 導。」此外,Bass 還強調成員行為和態度的轉變是經由領導者的激發、引 導與影響而逐漸形成的。 Roberts(1985)對轉型領導下的定義為:「轉型領導提供一種願景, 能激勵部屬,使部屬期望未來,並能分享願景。」 Bennis 和 Nanus(1985)認為:「轉型領導者善於運用權力和情境等 有利因素,激發成員創新的意願和能力,使得組織在面臨環境變動時,能 調整運作的方式,為組織察覺出潛在改變的機會,以適應環境的變遷。」 Yukl(1989)定義轉型領導:「轉型領導可能在組織中的任何職位任 何人來表現,轉型領導可使個人在任何職位上影響同儕、上司和部屬;它 可能發生在一般人,日復一日的活動中,但它不是一般性或是共通性。」 Sergiovanni(1990)認為:「轉型領導是一種領導者和成員彼此提昇 與激勵的交互關係。」在領導的過程中,領導者著重成員正向道德價值和 高層級需求的啟發,由於彼此的交互影響,使領導者與成員共同成長。 國內學者廖春文(1994)認為轉型領導者與部屬之間的關係,屬於理 性的溝通關係,其目的在超越並轉型現實的契約關係,以改變組織文化。 張慶勳(1996)也指出:「轉型領導是領導者具有前瞻性的願景及個 人的魅力,運用各種激勵的策略,激發部屬提升工作動機,以使部屬更加.

(35) 26. 努力工作的一種領導。」 林碧真(1999)指出:「轉型領導是一種領導過程,藉由領導者的願 景、價值觀、技巧及行為等,引導、提昇成員的潛在能力與需求層次,使 成員心甘情願意為組織賣命。」 蔡進雄(2000)認為轉型領導乃是領導者藉由個人魅力及建立願景, 運用各種激勵策略,提升部屬工作態度,以激發部屬對工作更加努力的一 種領導。 張賜光(2004)認為轉型領導是指領導者有一種清晰、高瞻遠矚的願 景,訴諸道德理想,運用各種策略,激勵使成員心理調整;並勇於授權, 使成員超越自我利益,做出超越期望的水準;且領導者和部屬一起投入到 組織目標中,使成員成為領導者,期能帶動組織革新,實現願景,完成組 織目標。 綜合上述專家學者的看法,轉型領導係指領導者以前瞻性的願景與魅 力,訴諸道德理想與授權組織同仁,並運用各種激勵策略,以提昇工作動 機及高層次需求,並帶領成員追求卓越、創新、突破現狀的領導。 (二)、交易領導的定義 Burns(1978)認為轉型領導與交易領導是相對的領導型式,其將交易領 導定義為「領導者以提供部屬本身利益的需求為原則,是基於價值的互換 ,來提升其工作動機,並達成領導者所要求的目標。」交易領導所具有的.

(36) 27. 價值觀和交易過程有關,如公平、負責和互惠等。 Bass ( 1985 ) 認為交易領導的交換性質不盡相同,因為成員的需求與 慾望不盡相同,因此把交易領導看作是領導者與成員之間,連續不斷的利 益磋商與交換的歷程。 Sergiovanni ( 1990 ) 則將交易領導定義為:「交易領導強調領導者與成 員之間的關係是互惠的,並且是基於政治的、經濟的、心理的交換價值。 領導者使用磋商、妥協的策略,來滿足成員的需求,以獲得成員工作。」 廖春文(1994)認為交易領導強調基本的、外在的需求滿足,領導與 部屬之間的關係屬於現實的契約關係,是一種外鑠式的領導,其目的在維 持組織的安定。 張慶勳(1996)指出交易領導含有領導者與部屬之間交換、交易、磋 商、交互作用等行為,因而定義交易領導為領導者運用磋商、妥協、討價 還價的策略,滿足部屬的需求,促使部屬工作的一種領導。 Bass 和 Avolio(1997)認為:「交易領導是一種獲得部屬承諾的過 程,經由部屬和領導者訂定契約的關係而獲得承諾,期望部屬能努力和達 成一定的績效層次。」 林碧真(1999)指出交易領導是領導者與部屬之間,透過不斷地磋商 及交易的過程,滿足雙方的需求之領導。可以說是領導者以酬賞或獎勵來 交換部屬的工作績效。.

(37) 28. Pounder ( 2001 )認為交易型領導以需求為導向,其具有合理的標準程 序控制,是一種利益交換的過程。 Kreiter 和 Kinicki(2001)認為交易型領導是主管與部屬相互依賴的 交易過程。 Robbins 和 Coulter ( 2002 )交易型領導是領導者透過清楚的角色和任 務需求,來指引或激勵部屬朝既定之目標前進。 Kim 和 Shim(2003)交易型領導以利益為導向,且領導者與部屬的 關係是基於互易的關係。 Bass、Avolio、Jung 和Berson(2003)交易型領導意指部屬認同、接 受或順從領導者是為了換取讚賞、報酬或是免於被懲罰等。 Avolio 和 Bass(2004)認為交易型領導呈現建設性和校正性的交易 領導行為,建設性的模式稱為權宜獎賞、例外管理稱為校正性模式,交易 型領導定義為預期和改善績效達到水準。其中權宜獎賞和例外管理是與組 織「管理」功能相關的兩個核心行為。 承上述,交易領導係指領導者認知成員的需求,對成員的工作績效給 予獎賞與激勵,而對成員的偏差行為則予以糾正,使成員得到立即的回饋。 (三)、非交易領導之定義 非交易領導行為,只有一個行為層面,即是放任行為。放任行為屬於 非交易領導層面,意謂著缺席的領導,表示領導者不插手管事、任由事件.

(38) 29. 發展,領導者不擔當責任、延遲做決策、沒有回饋、不支援、不關心被領 導者需求。領導者對組織的決策、活動程序與進行方式,完全不加以控制 ,也不參與,更不予以批評建議,任由組織成員自己決定,即使成員遇到 任何困難,亦由成員自行設法解決(郭逸瑄,2003)。例如:在學校校長 對學校事務的決策過程,完全不加以掌握和參與,更不予以批評建議,任 由學校同仁自己決定,即使學校遇到任何困難,亦由同仁自行設法解決, 且對於同仁的表現,也不在乎。換句話說,基本上,非交易領導既沒有利 益交換,也沒有成長期望,交易領導所帶來的是預期結果,而轉型領導所 帶來超越預期的、比預期還好的表現,而轉型領導比交易領導帶來更積極 顯著的領導成效。 Bass 和 Avolio清楚的指出非交易領導是負面的領導,即領導者在領 導過程中避免做決定、避免處理成員衝突及不清楚表示對成員的期望。因 而,非交易領導行為是較無效能的領導行為,並會對領導效能和領導滿意 度造成負面影響(Bass & Avolio , 1997;林碧真,1999;邱勝濱,2000)。 非交易領導是領導者放任一切事物,不加干涉與參與,任其發展,且領導 者不給予回饋或做任何決策(邱勝濱,2000)。非交易領導是一種負向領 導,領導者避免作決策、避免處理衝突以及缺乏願景(郭逸瑄,2003)。 Avolio 和 Bass(2004)將放任領導下了這樣的註解:「當重要的議題出 現時避免涉及、當部屬有需求時故意缺席、避免做決策及延遲對急迫性問.

(39) 30. 題的回應」。 綜合上述看法,非交易領導是領導者在領導過程中避免做決策、對同 仁表現不給予回饋、避免處理同仁間衝突及不清楚表明對同仁的期望,組 織內一切事務交由同仁自行處理。. 二、轉型領導、交易領導及非交易領導之各層面分析 (一)、轉型領導層面分析 在國內和國外的研究,轉型領導的層面並沒有一致的名詞,不過目的 卻是一樣的,促進組織成員進步,激發成員心理層面的動機,為組織追求 更高的承諾感,以下是轉型領導層面的意義及結果:其依據 Bass(1985) 、Bass 和Avolio(1990 , 1993)發展出多元因素領導問卷,將轉型領導分 成五個層面的內涵: 1、建立願景:領導者具有洞察力,前瞻性的視野,能遇見團隊未來的發展, 並能將遠見與成員分享。 2、魅力領導:領導者具有自信、意識型態的態度,會令人尊重和信任;或 領導者具有迷人的吸引力,以激勵成員對於組織的忠誠及參與的能力。 還具有前瞻的遠景,更有讓成員心服口服的氣質。例如:將老師當成是 學習的典範。其根據Bass (1985)的分析指出,魅力型的領導者具有以下 特徵(黃輝雄,1999): (1)、自信心 ( self-confidence ):具有強烈的自信心是魅力型領導者的共同.

(40) 31. 特徵,領導者藉以塑造良好的公共形象,以維持成員對領導者的信心 與支持。 (2)、自主性 ( self – determination ):魅力型領導者把自己視為組織的主人 而非奴隸。因此有內控(inner-direction)、原創性 (originality)與使命感 (sense of duty)等性格,能展望未來而為組織建立新的價值與目標。 (3)、轉型的能力(abilities required to be transformational):魅力型領導者 能洞悉成員的需求、價值觀與期望,並能以戲劇化、具說服力的言語 和行動解釋領導者所構築的願景,以喚起成員脫離個人的淺見,提升 其價值觀與期望。 (4)、解決內部衝突( resolution of internal conflict ):魅力型領導者能確認自 己所認同的價值觀,並清晰地傳達給組織中的每個角落,而感染每一 位成員。 (5)、參照權的運用(referent power):魅力型領導者除了利用感情訴求來 引起成員情感認同之外,亦借重理性的訴求,而取得成員的認同。例 如:老師擁有專業的知識與技巧。 綜合上述,魅力領導係指教師具有專業與活力,透過個人的動作示範 、自信、態度、情緒上的吸引,引導學生投入學習、期以達到教學目標。 3、激發鼓舞:激發鼓舞和魅力領導其實在概念上,會有些重疊的地方。 領導者對於成員寄予厚望,並且以簡單的方式表達重要的目的,藉由象.

(41) 32. 徵性的符號與具有情緒性的說服力,然而讓成員對於未來樂觀、自信, 而產生強烈的工作動機與向心力。例如:國中體育老師會對表現良好的 學生給予口頭鼓勵。 綜上所述,激勵係指教師經由激勵學生的行為,並與學生分享教學目 標與心得,達成彼此的共識,激勵並提昇學生追求成功之動機,藉以發揮 領導的影響力 4、智能啟發:能積極告訴成員從不同的角度多方面的思考方式和信念被啟 發,強調面對問題時,以新的方式克服舊的問題,讓成員更能圓融成熟。 另外,讓成員參與整個過程,認同成員採取新的思考與創新解決方法, 當成員的意見與領導者不同時也不會受到懲罰(Avolio & Bass ,2002),例 如:教師與學生共同制定體育課程的實施方式,或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Bass (1985) 提出領導者在智能啟發上的行為特徵包含: (1)、當成員遇到困難時,領導者會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2)、領導者的觀念促使成員將重新思考視為理所當然的事。 (3)、領導者鼓勵成員發現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5、個別化關懷:領導者除了滿足成員的需求,更能進一步去了解成員的個 人需求,並能充分授權,尊重每一個成員。也讓成員熟知組織的運作, 建立參與感。 綜合上述,個別關懷係指教師關心並尊重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發展需.

(42) 33. 求及個別差異、協助學生發揮個人的潛能與成長。 (二)、交易領導層面分析 交易領導風格共分三個面向,包括較正面的權變酬賞、較負面的積極 介入管理與消極介入管理,如下述: 1、權變酬賞:權變酬賞雖然不同於轉型領導,但是能幫助成員達到最佳表 現狀態與發展,因此也算是對成員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領導者執行分派 或採取契約協定,制定成員須要達成的標準。領導者所提供獎賞的方式 包含「承諾酬賞」(promise reward)、「實質酬賞」(acually reward)兩種, 所謂「承諾酬賞」是指領導者事先向成員保證,會根據表現提供想要的 獎賞,而「實質酬賞」是指領導者依照成員表現的情形,提供想要的獎 賞(Avolio & Bass 2002)例如:當學生進步愈多時,國中體育老師給予的 鼓勵就會愈多。 綜合上述,權宜獎賞係指教師對學生清楚地的宣示,只要有良好表現 就有獎勵,當學生完成交付之任務時,教師給予適當的獎勵。 2、介入管理:介入管理屬於行為修正的方式,因此這類交易領導較不具有 影響力,它根據領導者介入的時間先順序後又可細分為二種(Avolio & Bass ,2002): (1)、積極介入管理:領導者會積極監督成員是否會發生錯誤,如果有不符 合標準的偏差行為將發生時,會立即介入糾正,並認為這種積極介入.

(43) 34. 是必要的,例如:老師會主動對學生的錯誤動作講解及指導。 (2)、消極介入管理:領導者只是靜靜的等待偏差行為發生,然後才會給予 指正,如:國中體育老師必需看到學生的錯誤動作後,才會給予糾正。 綜合上述,例外管理係指教師在積極方面,能注意並了解動作的指導 未能符合標準時,做必要的介入及修正;在消極方面,教師關心學生的錯 誤動作給予負增強及處罰的歷程,即教師將注意力放在學生錯誤動作上。 (三)、非交易領導層面分析 此一風格是避免或缺乏領導、領導者幾乎沒有任何作用,是屬於最沒 有影響力的,並且也不會應用任何交易行為來影響成員(Avolio & Bass , 2002),例如:國中體育老師對於學生上課的態度沒有任何反應;或是國 中體育老師並不在意學生平時上課的表現。放任型領導包括以下四種特徵 (張紹勳,2002): 1、領導者處於被動。 2、一切措施由部屬自行摸索,也無事前規範,決策亦由部屬擬定。 3、對優劣不做批評,功過亦無獎懲。 4、領導者既是無為而治,與部屬之間亦有極大的社會距離。 綜合上述,放任係指教師對學生指導動作的過程,完全不加以教導與 參與,更不予以批評建議,任由學生自己任意學習。即使學生遇到任何困 難,由學生自行設法解決,且對於同學的表現,也不在乎。.

(44) 35. 二、轉型領導與交易領導之比較 「轉型領導」與「交易型領導」最大的差異,在於將員工對於工作的 需求拉高到心靈層次(張漢宜,2007)。相關的文獻亦指出員工的授權賦 能是轉型領導行為下常會出現的主要特徵,且有不少的文獻指出多數的轉 換型領導者同時具有交易型領導行為的存在,然而有許多研究者提出,轉 型領導行為是建立在交易型領導行為之上(黃敏萍、王建忠,2003;呂佩 紋,2004),說明領導者會同時使用轉型領導和交易型領導兩種行為。以 下就差異部份進行探討: (一) 基本觀點之差異 轉型領導乃是一種內發式領導,而交易領導則為一種外鑠式領導(廖 春文,1994)。轉型領導行為是源於領導者的個人價值與信仰,並不是與 部屬間物品的交易(Bass,1985)。轉型領導基於道德文化之觀點,而交易 領導基於社會交換之觀點。轉型領導強調並提昇成員高層次的、內在的需 求滿足,而領導者與成員之間的關係,是屬於理想的溝通型態,轉型領導 目的是在超越並轉換現實的契約型態,進而改變組織文化(Burns,1978) 。交易領導強調成員基本的、外在的需求滿足,領導者與部屬之間的關係 是屬於現實的契約型態,交易領導目的在維持組織的安定(邱勝濱,2000)。 Sergiovanni(1990)形容交易領導是一種「以物易物式」的領導,領 導者和部屬之間關係是互惠的,基於經濟、政治、心理的價值交換。交易.

(45) 36. 領導模式的關鍵是在領導者和部屬之間的交易。因此,交易領導層面十分 容易觀察,在組織中十分普遍。轉型領導則有別於交易領導;並且強調在 人與人合作歷程中,彼此共同增長成就動機與組織忠誠度,目的在於改變 組織文化,這一類型的領導者關心被領導者的需求與動機,盡力協助他們 能發揮潛能自我實現(郭逸瑄,2003)。 (二)、在領導者與成員之間的差異及特徵上的差異 轉型領導者付出額外的努力,旨在提昇部屬的動機,以獲得成效,使 組織績效超越原來的期望;交易領導中部屬的努力是在預期之內,組織績 效和部屬的努力相等而已。 (三)、從Burns 和 Bass二派理論的觀點分析之差異 Bryman(1992)曾將Bass 和Burns二派之轉型領導和交易領導之差異,歸 納成下列幾點: 1、Burns 相信這兩種領導型態是相反的連續向度,而Bass把它們看成是分 離的;對Bass而言領導具有轉型和交易領導兩種。 2、Bass 尋求出這兩種型態的成分,能精確的定義它們的內容而不像Burns 具混淆性。 3、轉型領導的歸因性不同,Bass認為轉型領導是由它的影響來決定。 綜上所述,轉型領導在領導行為、工作動機、權力基礎、成員間的關 係均有別於交易領導。國內學者蔡進雄(2000)也將交易領導和轉型領導.

(46) 37. 作了一個差異分析表(2-4)。從領導者與成員關係和領導行為方面做比較。 指出交易和轉型領導在各方面雖有所不同,但運用時卻可互補使用。. 表2-4 交易領導與轉型領導的差異分析表 比較項目 領導行為層面. 交易領導 1.主動例外管理 2.被動的例外管理 3.條件式的酬賞. 領導者與成員 的關係. 建立在角色澄清、工作 要求互惠的基礎上。. 轉型領導 1.建立遠景 2.啟發智慧 3.魅力影響 4.激勵鼓舞 5.個別關懷 將成員間的道德與機, 提升至較高層次。. 領導行為. 偏向『管理』,較為消 極、守成。. 偏向『領導』,較為積 極、開創。. 工作動機. 強調外在動機. 強調外在動機. 權力基礎. 法職權、強制權、獎賞權. 參照權、專家權. 交易領導和轉型領導兩者的差異,交易領導強調領導者和成員之間的 關係是互惠的原則,而績效也僅是和成員所努力的方向而已;但轉型領導 在於提升成員的期望和需求、領導者和成員間的關係由領導者所導引。轉 型領導和成員之間的關係,藉由 Bass and Avolio(1990)所提出的模式, 如圖2-1。.

(47) 38. 轉 魅力領導. 激. 交易領導. 型. 領. 勵. 智能啟發. 個別化關懷. 被期望的努力. 提升動機已獲得所要的 結果 (額外的努力). 被期望的績效. 超越期望的績效. 例外管理 條件事酬賞. 導. 圖2-1 轉型與交易領導模式 資料來源:(Bass & Avolio ,1990). 轉型與交易領導模式看出。交易領導並沒有顯現出轉型領導的行為, 而轉型領導實際上是兼具轉型領導和交易領導的。也就是說轉型領導並非 取代交易領導而是擴大交易領導的效果,在交易領導中,成員僅次於在被 期望的範圍內,組織之績效亦僅能與成員付出的努力相等罷了;但轉型領 導可提升成員的動機,會超越原來的期望。所以在以交易領導為基礎下, 轉型領導再介入,成員的結果就會超出期望。 三、轉型領導、交易領導及非交易領導之相關研究 (一)、表2-5 國內有關近期領導風格相關研究的結果 作 者. 評量對象. 領導類型. 黃輝雄. 高屏地區公 轉型、. (1999). 立小學四、 交易 六年級學生. 結 果 1 .國小教師大致表現出互易或轉型領 導風格的特徵。 2 .國小教師班級領導風格與學生成就 動機具有明顯的關係。 3 .高成就動機班級的教師在班級中領.

(48) 39. 黃輝雄. 高屏地區公 轉型、. (1999). 私立小學四 交易 六年級學生. 林碧真. 導師. 轉型、 交易、. (1999). 放任 曾榮祥. 國小教師. 轉型、. (2000). 和學生. 交易. 陳增彭. 體育主管. 轉型、 交易. (2001). 陳嘉惠. 國小教師. 轉型、. (2002). 和學生. 交易. 陳志勇. 老師. 轉型、 交易. (2002). 葉雅正. 運動組織. (2003). 領導人. 轉型、. 導的具體作法較傾向於互易與轉型 領導權衡用;而低成就動機班級的 教師較傾向於運用互易領導。 發現「權變酬賞」、 「魅力」、 「激勵」 及「個別關懷」是重要的領導風格, 其中以「激勵」與「個別關懷」的組 合最能達成高領導效能。 1. 國小教師轉型、互易領導與教學效 能之表現情形屬於中上程度。 2. 教師轉型、互易領導分別與教學效 能具顯著正相關。 3. 就教師教學效能方面而言,激勵、 魅力、個別化關懷是轉型領導的重 要組成因素。 「高轉型高交易」領導風格在組織承 諾全部構面上都是顯著高於「低轉型 低交易」,但知覺主管為「低轉型高 交易」的體育老師其認同及努力意願 顯著高於「高轉型低交易」者。 1. 教師轉型、互易領導對於學生文化 「同儕關係」與「學習態度」層面影 響較大。 2 .互易領導行為是奠定良好學生文化 的基礎,轉型領導行為是改變學生 文化的有效途徑。 老師整體領導風格與整體班級經營效 能均有顯著相關,其中互易的「有條 件酬賞」策略對班級經營效能之整體 解釋力為 49.9%;轉型的「智能激勵 對班級經營效能之整體解釋力為 50 %」;老師領導風格以「交易、轉型 領導」兩者的相互平衡運用較多。 「轉型與互易」領導的各面向與「領 導效能」的各面向中有正相關,而「.

(49) 40. 葉雅正. 運動組織. 互易、. (2003). 領導人. 放任. 廖啟雄. 老師. 轉型、 互易. (2003) 王楊智. 校長. 互易. (2003). 余宗勳. 轉型、. 老師. 轉型、 互易. (2004). 李國勝. 國中教師. 轉型、. (2004). 和學生. 互易. 洪鳳美. 國中學生. 轉型. 廖英昭. 國小教師. 轉型、. (2005). 和學生. 互易. 蔡炳坤. 高中校長. 轉型、. (2004). (2007). 互易. 放任領導」與「領導效能」各面向有 負相關,其中「智能啟發」可以解釋 「領導效能」77%的變異量,乃是具 有最大影響力。 老師領導風格與學生疏離感之間有負 相關;老師應交互運用轉型領導與互 易領導,則可產生相乘的領導效果。 轉型、互易領導風格與社區參與學校 教育均顯示有正相關。學校成員和家 長、社區人士對校長轉型領導的知覺 高於互易領導,屬中上程度。 轉型、互易領導風格與國小六年級學 童之學習適應上有正相關。其中以老 師「魅力」與「願景」對於學童的學 習適應是最具有影響力。 國中導師領導行為各層面與班級經營 效能各層面之間,有顯著正相關。國 中班級氣氛各層面關係與班級經營效 能各層面之間,有顯著正相關。而國 中導師領導行為、班級氣氛對班級經 營效能,具有顯著預測力。 導師轉型領導風格對班級氣氛有顯著 影響力。導師轉型領導風格對學習動 機有顯著影響力。 其教師轉型、互易領導行為表現佳, 班級經營效能越優異,其中以「整體 轉化領導」與「教學品質」的相關最 高。教師轉化、互易領導是提昇班級 經營效能的重要關鍵因素,其中以「 整體轉化領導」對班級經營效能整體 及各層面最具預測力。 校長領導風格對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 組織效能現況良好。.

(50) 41. 歸納本節所述得知,在眾多轉型及交易領導研究中,專家學者對轉型 領導及交易領導之定義頗多,以Burns 和 Bass兩位學者的理論最為著名, 尤其是Bass的轉型領導、交易領導理論,並且已有許多實徵性研究報告支持 其理論架構,並形成新近領導的一股潮流。 二、轉型領導、交易領導及非交易領導行為與領導效能之相關情形 Wofford 和 Goodwin(1994)發現轉型領導在許多組織情境中,與成 員滿意度和整體效能的相關都比交易領導高。Geijsel、Sleegers、Leithwood 及 Jantzi(2003)針對加拿大和荷蘭的研究結果比較,顯示轉型領導對教師 承諾和額外努力有顯著的影響,其中以願景與智力刺激的影響特別顯著。 Dionne等人(2004)提出一個轉型領導-團隊績效的一般模式,如圖2-2所示。. 轉型 領導. 中間物 產出. 團隊合 作過程. 團隊績 效產出. 圖2-2 轉型領導-團隊績效的一般模式 資料來源出自Dionneet al. (2004). 由於先前的相關研究,確立了轉型領導與團隊績效之間的連結,學者 Dionne等人更指出中間物產出也會影響到團隊合作運作的團隊通、凝聚力 及衝突管理等三個因素,研究結果證實團隊合作程序中,如凝聚力及衝突.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Middle school transition stress: Links with academic performance, motivation, and school experience.. Self-Concept

e-Learning activities that support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Courseware platforms for Reading Comprehension.. Practise downloading eBooks

Cost-Sensitive 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 CSMC Motivation and

採用全校參與模式推動有特殊教育 需要的學生積極參與體能活動..

Keywords: Financial and Insurance Industry, Work Motivation, Work Pressure,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計畫名稱/Title of the Project) 提升學習動機與解決實務問題能力於實用課程之研究- 以交通工程課程為例/A Study on the Promotion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Practical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learning method and motivation on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a business simulation system context: An experimental study. Four steps to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ehaviors of a low-carbon diet among with different mother’s occupations.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gained among knowledge attitudes